CN113589596A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89596A
CN113589596A CN202110807372.5A CN202110807372A CN113589596A CN 113589596 A CN113589596 A CN 113589596A CN 202110807372 A CN202110807372 A CN 202110807372A CN 113589596 A CN113589596 A CN 1135895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ant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frame glue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073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89596B (zh
Inventor
李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Huizhou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Huizhou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Huizhou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0737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89596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08675 priority patent/WO2023284007A1/zh
Priority to US17/440,729 priority patent/US20240027839A1/en
Publication of CN1135895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895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895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895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02F1/13398Spacer materials; Spacer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16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conductive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第一框胶和第二框胶。所述第一框胶中掺杂有导电体。本申请通过设置掺杂有导电体的第一框胶,利用导电体将第一基板中的信号走线和第二基板中的公共电极导通。由于导电体直接掺杂在第一框胶中,增加了导电体的数量,从而提高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信号连接稳定性,减少了制程时间。同时将第二框胶设置为一围绕显示区的封闭结构,或者第二框胶和第一框胶至少构成一围绕显示区的封闭结构,可以隔离水氧和杂质,提高显示面板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一般由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配置于两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和框胶(Seal)层构成。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分别制作。且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对组后形成液晶盒。其中,框胶层起密封作用,框胶层内的金球起着将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的电极导通的作用。
在目前的框胶形成工艺中,需要先进行密封胶的涂布,完成密封胶的涂布后,再以打点方式单独将金球制作到框胶层中。为了提高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信号连接稳定性,现有设计通常会增加金球的打点个数,但是该方法会增加制程时间(tact time),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可以提高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信号连接稳定性,并减少制程时间。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信号走线,所述信号走线位于所述非显示区;
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基板包括公共电极;
第一框胶,覆盖部分所述信号走线,所述第一框胶中掺杂有导电体,所述导电体导通所述信号走线和所述公共电极;以及
第二框胶,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第二框胶位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第二框胶为一围绕所述显示区的封闭结构,或者所述第二框胶和所述第一框胶至少构成一围绕所述显示区的封闭结构。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区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三侧边和所述第四侧边依次相连;
所述信号走线包括信号输出线和至少一信号输入线,所述信号输出线与所述信号输入线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线围绕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三侧边以及所述第四侧边设置,所述信号输入线围绕部分所述第一侧边设置;
所述第一框胶包括第一子框胶部,所述第一子框胶部覆盖所述信号输出线。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走线部,所述走线部位于所述非显示区,且邻近所述第一侧边设置,所述信号输入线至少跨过一所述走线部;
所述第一框胶还包括至少一第二子框胶部,所述第二子框胶部覆盖部分所述信号输入线,且与所述走线部错开设置。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框胶包括主体框胶,所述主体框胶为一围绕所述显示区的封闭结构,所述主体框胶位于所述第一框胶和所述显示区之间。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框胶还包括连接框胶,所述连接框胶邻近所述第一侧边设置;
所述连接框胶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连接所述第一子框胶部与所述第二子框胶部。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框胶还包括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一子框胶部。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框胶还包括第三子框胶部,所述第三子框胶部连接于所述主体框胶和所述第一子框胶部之间,且邻近所述第一侧边设置。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框胶为一围绕所述显示区的封闭结构,所述第二框胶位于所述第一框胶远离所述显示区的周侧。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框胶位于所述第二子框胶部和所述第一侧边之间,所述第二框胶沿平行于所述第一侧边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框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子框胶部连接。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绝缘层和透明导电层,所述绝缘层覆盖所述信号走线,所述绝缘层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暴露出所述信号走线,所述透明导电层位于所述开口中,所述导电体通过所述透明导电层与所述信号走线连接。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框胶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合。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胶中还设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与所述导电体的质量比为1:1.5至1:4。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第一框胶和第二框胶。所述第一框胶中掺杂有导电体。本申请通过设置掺杂有导电体的第一框胶,使其至少覆盖部分第一基板中的信号走线,利用导电体将第一基板中的信号走线和第二基板中的公共电极导通。由于导电体直接掺杂在第一框胶中,增加了导电体的数量,从而提高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信号连接稳定性,降低了制程时间。同时将第二框胶设置为一围绕显示区的封闭结构,或者第二框胶和第一框胶至少构成一围绕显示区的封闭结构,可以隔离水氧和杂质,提高显示面板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XX’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二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三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四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下、左和右,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以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本申请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且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XX’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显示面板100具有显示区AA和围绕显示区AA设置的非显示区NA。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基板10、第二基板20、第一框胶31和第二框胶32。其中,第一基板10包括信号走线11。信号走线11位于非显示区NA。第二基板20与第一基板10相对设置。第二基板20包括公共电极21。第一框胶31覆盖部分信号走线11。第一框胶31中掺杂有导电体310。导电体310导通信号走线11和公共电极21。第二框胶32位于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第二框胶32位于非显示区NA。第二框胶32为一围绕显示区AA的封闭结构,或者第二框胶32和第一框胶31至少构成一围绕显示区AA的封闭结构。
本申请通过设置掺杂有导电体310的第一框胶31,使其覆盖部分信号走线11。利用导电体310将第一基板10中的信号走线11和第二基板20中的公共电极21导通。由于导电体310直接掺杂在第一框胶31中,数量较多,且不需要通过打点的方式增加导电体310的数量。因此,提高了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的信号连接稳定性,同时简化了制作流程,减少了制程时间。此外,将第二框胶32设置为一围绕显示区AA的封闭结构,或者第二框胶32和第一框胶31至少构成一围绕显示区AA的封闭结构,可以将显示区AA密封起来,从而隔离水氧和杂质,提高显示面板100的稳定性。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为液晶显示面板。显示面板100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上施加驱动电压来控制液晶层23的液晶分子旋转,从而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其中,第二基板20上所需的驱动电压通过信号走线11传输至公共电极21。
第一基板10为阵列基板。第一基板1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衬底、薄膜晶体管层以及像素电极层(图中未示出)。薄膜晶体管层通常包括栅金属层、有源层和源漏金属层。信号走线11可以与栅金属层同层设置,也可以与源漏金属层同层设置,或者信号走线11单独设置。像素电极层通过薄膜晶体管层接收第一基板10所需的驱动电压。薄膜晶体管层的具体结构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熟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基板10还包括绝缘层12。绝缘层12覆盖信号走线11,起到绝缘保护的作用。绝缘层12可以为多层绝缘层的叠层结构。绝缘层12上设置有开口120。开口120暴露出信号走线11。导电体310通过开口120与信号走线11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基板10还包括透明导电层13。透明导电层13位于开口120中。透明导电层13与信号走线11接触连接。导电体310通过透明导电层13与信号走线11连接。
信号走线11通常是一条几十微米宽、数百微米厚的金属线。信号走线11设置在非显示区NA,并位于总线模组(Busline)的最外面。信号走线11至少围绕部分显示区AA设置,具体可根据显示面板100的结构设计。其中,Busline具有多条信号走线,用于为阵列基板行驱动电路(Gate On Array,GOA)提供驱动信号。比如Busline包括时钟信号线、直流高电平信号线LC以及直流低电平信号线VSS,在此不再赘述。
信号走线11采用的材料可以为银(Ag)、铝(Al)、镍(Ni)、铬(Cr)、钼(Mo)、铜(Cu)、钨(W)或钛(Ti)中的任一种。上述金属的导电性好,成本较低,在保证信号走线11的导电性的同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透明导电层13采用的材料可以为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铟铝锌氧化物(IAZO)、锑锡氧化物(ATO)、氧化锌(ZnO)等透明金属氧化物材料中的任一种。
本申请通过设置导电率较高的透明导电层13,可以减小导电体310和信号走线11之间的接触电阻,增强信号走线11和公共电极21之间的导通性。
在本申请中,开口120可以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开口120在第一基板10上的正投影可与第一框胶31在第一基板10上的正投影重合。也即,第一框胶31仅对应开口120处设置,从而使得未被第一框胶31覆盖的信号走线11可以被绝缘层12保护。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框胶31中掺杂有导电体310,导电体310的数量较多,因此可以增大开口120的面积,暴露出更多的信号走线11,提高第一框胶31和导电体310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的信号连接稳定性。
第二基板20为彩膜基板。彩膜基板上通常设置有黑色矩阵、R/G/B色阻层、PS光阻层(图中未示出))以及公共电极21。公共电极21可以整面成膜于第二基板20上。当然也可以根据第一基板10上的像素电极层的结构对公共电极21进行相应图案化处理,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公共电极21采用的材料可以为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铟铝锌氧化物(IAZO)、锑锡氧化物(ATO)、氧化锌(ZnO)等透明金属氧化物材料中的任一种。通过透明材料成膜工艺的控制,可以调节公共电极21的电阻率和光透过率,以提高公共电极21的供电能力和显示面板100的光透过率。
第一框胶31的材料是将导电体310与密封胶材按一定质量比进行混合得到的。密封胶材可以是环氧树脂胶体,具有绝缘性。导电体310主要由金球与框胶混合而成。其中,作为导电填料使用的金球,内层为粒径均匀的球状且有弹性的高分子材料,外层包覆镍(Ni),再通过化学镀方法在Ni表面镀一层金(Au),或此处以银(Ag)层代替Ni层和Au层,形成导电粒子。其中,导电体310中的高分子材料可以是聚苯乙烯、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以及聚丙烯酸树脂微球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在本申请中,第一框胶31中还设有支撑体320。支撑体320起到支撑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保持液晶盒厚(Cell Gap)的作用。其中,支撑体320可以是硅球。
可以理解的是,导电体310的占比越高,信号走线11和公共电极21之间的导通性能越好,显示面板100的不良率越低。但同时,由于导电体310的成本较高,整体成本也越高。反之亦然。因此需要寻求其中的平衡点。可选的,本申请中支撑体320与导电体310的质量比为1:1.5至1:4。比如,支撑体320与导电体310的质量比为1:2。在保证信号走线11和公共电极21之间的导通良好的同时,可以有效保持液晶盒厚。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在本申请中,显示区AA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101和第二侧边102,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边103和第四侧边104。第一侧边101、第二侧边102、第三侧边103和第四侧边104依次相连。信号走线11包括信号输出线111和至少一信号输入线112。信号输出线111与信号输入线112连接。信号输出线111围绕第二侧边102、第三侧边103以及第四侧边104设置。信号输入线112围绕部分第一侧边101设置。第一框胶31包括第一子框胶部301,第一子框胶部301覆盖信号输出线111。
可以理解的是,公共电压自显示面板100中的源驱动侧输入至信号走线11中。在本申请中,源驱动侧为显示面板100邻近第一侧边101的一端。信号输入线112由源驱动侧延伸至第一侧边101,并至少围绕部分第一侧边101设置。也即,由信号输入线112将公共电压传输至信号输出线111。
当显示面板100的尺寸较小时,仅设置一条信号输入线112即可。当显示面板100的尺寸较大时,可以设置多条信号输入线112以将公共电压从源驱动侧引入信号输出线111,从而减小电压降的影响。本申请以设置2条信号输入线112为例进行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由于信号输出线111围绕第二侧边102、第三侧边103以及第四侧边104设置,在信号走线11中占比较大。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子框胶部301覆盖信号输出线111,通过第一子框胶部301中掺杂的导电体310,可以实现信号输出线111与公共电极21的稳定连接。
可选的,当第一子框胶部301覆盖信号输出线111时,开口120可以完全暴露出信号输出线111。也即,信号输出线111上方的绝缘层12被完全去除,从而保证第一框胶31和导电体310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的信号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的,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至少一走线部40。走线部40位于非显示区AA。走线部40邻近第一侧边101设置。信号输入线112至少跨过一走线部40。第一框胶31还包括至少一第二子框胶部302。第二子框胶部302覆盖部分信号输入线112。第二子框胶部302与走线部40错开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源驱动侧设有电源电压输入端、数据信号输入端等接入端口,信号复杂。比如,以分辨率为3840*2160的超清显示面板为例,通常需要在源驱动侧设置12个驱动芯片。在占用面积最大的扇出走线区,仅接入驱动芯片输入的数据信号,就需设置接近960*12根走线,并以一定的间隔分布在源驱动侧的12个不同区域。其中,走线部40可以包括上述位于一个扇形走线区的扇形走线。走线部40还可以包括电源走线等。
具体的,当走线部40包括扇形走线或电源走线时,绝缘层12中的开口120需避开走线部40设置,以避免刻蚀等工艺造成扇形走线、电源走线等短路或断路。此时,本申请将第二子框胶部302与走线部40错开设置,使得第二子框胶部302仅覆盖对应开口120的信号输入线112,可以减少第一框胶31的占比。由于第一框胶31中掺杂的导电体310的价格较高,从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走线部40也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基板10上,且裸露在外的焊盘、测试线等。而第一框胶31中掺杂有导电体310。所以本申请将第二子框胶部302和走线部40错开设置,从而将第二子框胶部302与第一基板10上的裸露走线错开设置,还可以避免导电体310造成信号短路。
在本申请中,第二框胶32包括主体框胶30。主体框胶30围绕显示区AA周缘设置。也即,主体框胶30围绕显示区AA形成一封闭结构。由于第一框胶31仅围绕部分显示区AA设置。因此,本申请通过设置围绕显示区AA设置的主体框胶30,可以增强框胶的阻水隔氧作用,并增强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的结合力。
其中,主体框胶30位于第一框胶31和显示区AA之间。由上述实施例知,信号走线11通常设置在Busline的外侧。也即,信号走线11位于非显示区NA的较外侧区域。因此,信号走线11与显示区AA之间具有一定空间。本申请将主体框胶30设置在第一框胶31和显示区AA之间,可以充分利用非显示区NA的空间,在阻水隔氧的同时,最大程度的窄边框化。
当然,在本申请中,主体框胶30也可以位于第一框胶31远离显示区AA的周侧。也即,主体框胶30还起到封闭第一框胶31的作用。由于第一框胶31至少覆盖部分信号走线11,且第一框胶中掺杂有导电体310。则将主体框胶30设置在第一框胶31的外侧,主体框胶30起到封闭信号走线11和公共电极21的作用,从而可以对未被第一框胶31覆盖的信号走线11、公共电极21进行保护。进一步提高了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的信号连接稳定性。
其中,第二框胶32由密封胶材形成。密封胶材可以是环氧树脂胶体,具有绝缘性。即,第二框胶32没有导电性,可以避免与第一基板10或第二基板20上的导线接触,导致不同信号的短路。第二框胶32主要起到阻水隔氧和隔离杂质的作用,以保证显示面板100的稳定性。此外,由于导电体310的成本较高,通过设置第二框胶32与第一框胶31形成围绕显示区AA设置的封闭结构,可以节约成本。
可选的,第二框胶32中设有支撑体320。通过在第二框胶32中设置支撑体320,可以进一步加强对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的支撑作用,从而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抗震动性。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框胶32中设有支撑体320时,可以仅在第一框胶31中设置导电体310。该方案可以进一步增加导电体310的数量,同时使得导电体310在第一框胶31中均匀分布,进一步提高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的信号连接稳定性。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二平面结构示意图。与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00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200中,第二框胶32还包括连接框胶33。连接框胶33围绕第一侧边101设置。
其中,连接框胶33包括第一部分331。第一部分331连接第二子框胶部302与第一子框胶部301。
可选的,连接框胶33还包括第二部分332。第二部分332连接相邻的第二子框胶部302。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子框胶部302与走线部40交错设置。因此,在实际工艺中,若走线部40和第二子框胶部302均设置为多个。则相邻第二子框胶部302之间具有间隙。若第二子框胶部302设置在第一侧边101的靠近中间的位置。则第二子框胶部302和第一子框胶部301之间具有间隙。
因此,当第二子框胶部302和第一子框胶部301之间具有间隙时,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部分331,将第一子框胶部301与第二子框胶部302连接。当第二子框胶部302设置为多个时,通过设置第二部分332,连接相邻的第二子框胶部302。第一部分331和第二部分332的数量可根据第二子框胶部302的具体结构进行设计。
本申请通过设置连接框胶33,将第一框胶31连接为封闭结构,可以进一步增强对显示面板200的保护。同时由于连接框胶33的设置,使得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各位置处受到的支撑力更加均衡,从而提高盒厚的均一性。
可选的,连接框胶33与第二子框胶部302位于同一水平线,以减少第二框胶32的占用空间,便于实现窄边框。
当然,在本申请中,在设置连接框胶33将第一框胶31连接为封闭结构时,可以省去主体框胶30,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也即,第二框胶32仅为一将第一框胶31连接为封闭结构的间隔分布结构。或者,在设置主体框胶30为一围绕显示区AA的封闭结构时,可以省去连接框胶33,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也即,第二框胶32仅为一围绕显示区AA的封闭结构。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三平面结构示意图。与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00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300中,第二框胶32还包括第三子框胶部321。第三子框胶部321位于主体框胶30和第一子框胶部301之间。第三子框胶部321邻近第一侧边101设置。第三子框胶部321连接主体框胶30和第一子框胶部301。
具体的,第三子框胶部321设置为两个。其中一第三子框胶部321将主体框胶30与位于第三侧边103的第一子框胶部301连接。另一第三子框胶部321将主体框胶30与位于第四侧边104的第一子框胶部301连接。其中,第三子框胶部321可以与第一子框胶部301交叉重叠,也可以仅与第一子框胶部301接触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二子框胶部302仅围绕部分第一侧边101设置,因此,外界水汽或杂质易通过源驱动侧侵蚀第二框胶32和显示面板300。本实施例将第二框胶32设置为第三子框胶部321和主体框胶30,第三子框胶部321连接主体框胶30和第一子框胶部301,可以提高源驱动侧的水氧阻隔能力,避免水氧或杂质穿过未设置第二子框胶部302的间隙进入第一子框胶部301和主体框胶30之间。从而减少水氧入侵的路径,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300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第四平面结构示意图。与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00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400中,第二框胶32位于第二子框胶部302和第一侧边101之间。第二框胶32沿与第一侧边101平行的方向延伸,直至与位于第三侧边103以及第四侧边104的第一子框胶部301连接。第二框胶32可以与第一子框胶部301交叉重叠,也可以仅与第一子框胶部301接触连接。
本实施例设置第二框胶32与第一子框胶部301连接,使得第一框胶31和第二框胶32构成一围绕显示区AA的封闭结构。该方案可以提高第一框胶31和第二框胶32的水氧阻隔能力,避免水氧或杂质穿过第二子框胶部302进入显示面板400,从而提高显示面板400的稳定性。同时,由于第二框胶32仅围绕第一侧边101设置,使得框胶结构简单,可以简化制程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相应的,本申请可以通过两次涂布的方法制备上述显示面板。具体的,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
首先,在第一基板10或第二基板20位于非显示区NA的位置涂布一圈第一框胶材料,以形成第一框胶31。本申请以在第一基板10上形成框胶为例进行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其中,第一框胶31至少覆盖部分信号走线11,以实现导电体310与信号走线11的连接。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在第一侧边101涂布第一框胶材料,形成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子框胶部302。且第二子框胶部302与走线部40错开设置。围绕第二侧边102、第三侧边103以及第四侧边104涂布第一框胶材料,形成第一子框胶部301。
其中,可将导电体310与密封胶材按一定混合质量比进行混合得到第一框胶材料。密封胶材可以是环氧树脂胶体,具有绝缘性。导电体310主要由金球与框胶混合而成。其中,作为导电填料使用的金球,内层为粒径均匀的球状且有弹性的高分子材料,外层包覆镍(Ni),再通过化学镀方法在Ni表面镀一层金(Au),或此处以银(Ag)层代替Ni层和Au层,形成导电粒子。其中,导电体310中的高分子材料可以是聚苯乙烯、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以及聚丙烯酸树脂微球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还可以在第一框胶31中设置支撑体320。支撑体320与导电体310的质量比为1:1.5至1:4。在保证信号走线11和公共电极21之间的导通良好的同时,可以有效保持液晶盒厚。
然后,在第一基板10的非显示区NA涂布形成第二框胶32。第二框胶32可以为围绕显示区AA的一封闭结构。第二框胶32也可以与第一框胶31至少构成一围绕显示区AA的封闭结构。
其中,第二框胶32由第二框胶材料形成。第二框胶材料为密封胶材。密封胶材可以是环氧树脂胶体,具有绝缘性。
可选的,也可以在第二框胶32中设置支撑体320。
具体的,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围绕显示区AA涂布第二框胶材料,以形成围绕显示区AA设置的具有封闭结构的第二框胶32。第二框胶32可以位于第一框胶31与显示区AA之间。第二框胶32也可以位于第一框胶31的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可以在相邻第二子框胶部302之间,和/或在第二子框胶部302与第一子框胶部301之间涂布第二框胶材料,以形成连接框胶33。由此,通过连接框胶33将第一框胶31连接为封闭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可以在第一侧边101和第二子框胶部302之间涂布第二框胶材料,形成第二框胶32。第二框胶32沿与第一侧边101平行的方向延伸,直至与位于第三侧边103以及第四侧边104的第二子框胶部302连接。从而使得第一框胶31和第二框胶32构成一围绕显示区AA的封闭结构。
最后,可使用液晶滴下装置在第一框胶31和第二框胶32围成的封闭结构内滴下适量的液晶,形成液晶层23。在真空环境中将第二基板20与第一基板10贴合,使用紫外光照射和热硬化使封框胶硬化固定(封框胶成型),从而得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第一次涂布工艺形成掺杂有导电体310的第一框胶31,导电体310导通信号走线11和公共电极21。然后,通过第二次涂布工艺形成第二框胶32和/或连接框胶33,以形成至少一围绕显示区AA的封闭结构。由此,通过两次涂布的方式,使导通信号走线11与公共电极21的导电体310数量增加,使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的信号连接更稳定,改善串扰,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同时,相较于利用打点工艺增加导电体310数量的方法,本申请能够有效简化工艺制程,减少制程时间。此外,两次涂布形成的第二框胶32为一围绕显示区AA的封闭结构,或者第二框胶32和第一框胶31至少构成一围绕显示区AA的封闭结构,可以隔离水氧和杂质,提高显示面板的稳定性。
以上对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信号走线,所述信号走线位于所述非显示区;
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基板包括公共电极;
第一框胶,覆盖部分所述信号走线,所述第一框胶中掺杂有导电体,所述导电体导通所述信号走线和所述公共电极;以及
第二框胶,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第二框胶位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第二框胶为一围绕所述显示区的封闭结构,或者所述第二框胶和所述第一框胶至少构成一围绕所述显示区的封闭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三侧边和所述第四侧边依次相连;
所述信号走线包括信号输出线和至少一信号输入线,所述信号输出线与所述信号输入线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线围绕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三侧边以及所述第四侧边设置,所述信号输入线围绕部分所述第一侧边设置;
所述第一框胶包括第一子框胶部,所述第一子框胶部覆盖所述信号输出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走线部,所述走线部位于所述非显示区,且邻近所述第一侧边设置,所述信号输入线至少跨过一所述走线部;
所述第一框胶还包括至少一第二子框胶部,所述第二子框胶部覆盖部分所述信号输入线,且与所述走线部错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胶包括主体框胶,所述主体框胶为一围绕所述显示区的封闭结构,所述主体框胶位于所述第一框胶和所述显示区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胶还包括连接框胶,所述连接框胶邻近所述第一侧边设置;
所述连接框胶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连接所述第一子框胶部与所述第二子框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胶还包括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一子框胶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胶还包括第三子框胶部,所述第三子框胶部连接于所述主体框胶和所述第一子框胶部之间,且邻近所述第一侧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胶为一围绕所述显示区的封闭结构,所述第二框胶位于所述第一框胶远离所述显示区的周侧。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胶位于所述第二子框胶部和所述第一侧边之间,所述第二框胶沿平行于所述第一侧边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框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子框胶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绝缘层和透明导电层,所述绝缘层覆盖所述信号走线,所述绝缘层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暴露出所述信号走线,所述透明导电层位于所述开口中,所述导电体通过所述透明导电层与所述信号走线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框胶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胶中还设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与所述导电体的质量比为1:1.5至1:4。
CN202110807372.5A 2021-07-16 2021-07-16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35895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07372.5A CN113589596B (zh) 2021-07-16 2021-07-16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PCT/CN2021/108675 WO2023284007A1 (zh) 2021-07-16 2021-07-27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US17/440,729 US20240027839A1 (en) 2021-07-16 2021-07-27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07372.5A CN113589596B (zh) 2021-07-16 2021-07-16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89596A true CN113589596A (zh) 2021-11-02
CN113589596B CN113589596B (zh) 2023-01-10

Family

ID=78247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07372.5A Active CN113589596B (zh) 2021-07-16 2021-07-16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27839A1 (zh)
CN (1) CN113589596B (zh)
WO (1) WO202328400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21192A (zh) * 2022-03-30 2022-07-08 长沙惠科光电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41321A (ja) * 2001-05-16 2002-11-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614914A (zh) * 2008-06-25 2009-12-3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件
CN101676776A (zh) * 2008-09-16 2010-03-24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面板及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02243405A (zh) * 2010-05-13 2011-11-1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5093629A (zh) * 2015-08-21 2015-1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4013B (zh) * 2010-06-30 2015-08-1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TWI486692B (zh) * 2012-06-29 2015-06-01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顯示裝置
CN103926759B (zh) * 2014-04-28 2016-08-17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4375330B (zh) * 2014-11-20 2016-07-2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535921B (zh) * 2018-06-08 2024-01-16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8805659U (zh) * 2018-10-08 2019-04-3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41321A (ja) * 2001-05-16 2002-11-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614914A (zh) * 2008-06-25 2009-12-3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件
CN101676776A (zh) * 2008-09-16 2010-03-24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面板及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02243405A (zh) * 2010-05-13 2011-11-1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5093629A (zh) * 2015-08-21 2015-1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21192A (zh) * 2022-03-30 2022-07-08 长沙惠科光电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CN114721192B (zh) * 2022-03-30 2023-09-29 长沙惠科光电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27839A1 (en) 2024-01-25
CN113589596B (zh) 2023-01-10
WO2023284007A1 (zh) 2023-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53415B (zh) 水平电场液晶显示设备
CN1992291B (zh) 薄膜晶体管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US5608559A (en) Display board having wiring with three-layered structure and a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display board
CN112035013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KR100493869B1 (ko) 횡전계 방식의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1806982B (zh) 液晶显示器件和使用该器件的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780859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common electrode substrate
KR20120014749A (ko) 표시 기판,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20110116019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201624086A (zh) 顯示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CN111413831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2830550B (zh) 液晶显示装置
KR20030074282A (ko) 전기 광학 장치와 그 제조 방법 및 전자 기기
CN113589596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JP2010519593A (ja) フレキシブル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フレキシブルディスプレイの製造方法
CN112071206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2314029B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KR20120040916A (ko) 표시 기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2011017821A (ja) 液晶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4341965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WO2015098192A1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KR20060103652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6940507B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US20240030237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308813B (zh) 一种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