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87407A - 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87407A
CN113587407A CN202110879607.1A CN202110879607A CN113587407A CN 113587407 A CN113587407 A CN 113587407A CN 202110879607 A CN202110879607 A CN 202110879607A CN 113587407 A CN113587407 A CN 1135874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ensation
air conditioner
heat exchanger
refriger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796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声浩
李健锋
武运动
李东
姚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HVA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7960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874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87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874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2013/221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to avoid the formation of condensate, e.g. de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在本发明中,在空调器制冷运行的情况下,根据当前环境湿度以及当前运行参数来判断是否控制空调器进入防凝露再热模式,若是,则先通过内机主换热器对室内回风降温,然后再将得到的降温空气通过内机辅换热器进行升温,以得到出风空气,从而利用三管制的再热功能,可以有效的提升出风温度,避免出风温度过低易造成凝露风险的问题。

Description

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空调系统在高湿度的环境中长期制冷运行,容易凝露有凝露水滴下,影响用户体验。在部分工况条件特别是内机单开时,由于多联机系统内机小、外机大,即使外机在低频率以及低风机转速运转,其内机蒸发温度及出风温度仍然偏低,容易造成不适以及凝露问题。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内机蒸发温度及出风温度偏低,容易造成凝露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所述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内机主换热器和内机辅换热器;
所述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空调器制冷运行时,根据当前环境湿度和当前运行参数判断是否进入防凝露再热模式;
若进入防凝露再热模式,则通过内机主换热器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获得降温空气;
通过内机辅换热器对所述降温空气进行升温,获得出风空气,以实现空调防凝露。
可选地,所述根据当前环境湿度和当前运行参数判断是否进入防凝露再热模式,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运行参数确定压缩机频率、制冷连续运行时间、蒸发温度、蒸发压力以及送风温度;
根据所述当前环境湿度对应的湿度范围确定目标蒸发温度、目标蒸发压力以及目标送风温度;
在所述压缩机频率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频率阈值、且制冷连续运行时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阈值时,根据所述蒸发温度、蒸发压力、送风温度、目标蒸发温度、目标蒸发压力以及目标送风温度判断是否进入防凝露再热模式。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蒸发温度、蒸发压力、送风温度、目标蒸发温度、目标蒸发压力以及目标送风温度判断是否进入防凝露再热模式之后,还包括:
若蒸发温度小于等于目标蒸发温度、或蒸发压力小于等于目标蒸发压力、或送风温度小于等于目标送风温度,则进入防凝露再热模式。
可选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压缩机和外机换热器;
所述通过内机主换热器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获得降温空气之前,还包括:
将压缩机排出的气态冷媒分为第一气态冷媒和第二气态冷媒;
控制第一气态冷媒进入外机换热器进行冷凝放热,得到第一液态冷媒;
控制第二气态冷媒进入内机辅换热器进行冷凝放热,得到第二液态冷媒;
控制所述第一液态冷媒和所述第二液态冷媒进入内机主换热器进行蒸发吸热。
可选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外机电子膨胀阀、内机主电子膨胀阀和内机辅电子膨胀阀;
所述控制所述第一液态冷媒和所述第二液态冷媒进入内机主换热器进行蒸发吸热,包括:
根据当前环境湿度对应的湿度范围确定电子膨胀阀步数;
根据所述电子膨胀阀步数对所述内机辅电子膨胀阀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
控制所述第一液态冷媒经过外机电子膨胀阀,得到第一待换热冷媒;
控制所述第二液态冷媒经过内机辅电子膨胀阀,得到第二待换热冷媒;
控制所述第一待换热冷媒和所述第二待换热冷媒经过内机主电子膨胀阀,得到目标待换热冷媒;
控制所述目标待换热冷媒进入内机主换热器进行蒸发吸热。
可选地,所述通过内机辅换热器对所述降温空气进行升温,获得出风空气之后,还包括:
在空调器处于防凝露再热模式时,根据当前环境湿度、压缩机频率以及压缩机运行状态判断是否进入制冷模式;
若当前环境湿度小于等于预设湿度阈值、或压缩机频率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频率阈值、或压缩机运行状态为停机状态,则进入制冷模式;
通过内机主换热器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获得降温空气;
通过内机辅换热器对所述降温空气进行降温,获得出风空气。
可选地,所述通过内机主换热器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获得降温空气之前,还包括:
控制压缩机排出的气态冷媒进入外机换热器进行冷凝放热,得到液态冷媒;
将所述液态冷媒分为第一液态冷媒和第二液态冷媒;
控制所述第一液态冷媒经过内机主电子膨胀阀后,进入内机主换热器进行蒸发吸热;
控制所述第二液态冷媒经过内机辅电子膨胀阀后,进入内机辅换热器进行蒸发吸热。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防凝露控制装置,所述空调防凝露控制装置包括:
运行模式模块,用于在空调器制冷运行时,根据当前环境湿度和当前运行参数判断是否进入防凝露再热模式;
防凝露模块,用于若进入防凝露再热模式,则通过内机主换热器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获得降温空气;
所述防凝露模块,还用于通过内机辅换热器对所述降温空气进行升温,获得出风空气,以实现空调防凝露。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内机主换热器和内机辅换热器,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防凝露控制程序,所述空调防凝露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空调防凝露控制程序,所述空调防凝露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中,在空调器制冷运行的情况下,根据当前环境湿度以及当前运行参数来判断是否控制空调器进入防凝露再热模式,若是,则先通过内机主换热器对室内回风降温,然后再将得到的降温空气通过内机辅换热器进行升温,以得到出风空气,从而利用三管制的再热功能,可以有效的提升出风温度,避免出风温度过低易造成凝露风险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空调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防凝露逻辑图;
图6为本发明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空调防凝露控制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内机主换热器 101 内机主电子膨胀阀
200 内机辅换热器 201 内机辅电子膨胀阀
300 外机换热器 301 外机电子膨胀阀
400 压缩机 500 回油毛细管
600 油分离器 700 四通阀
800 低压电磁阀 900 高压电磁阀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空调器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空调器可以包括:内机主换热器和内机辅换热器,该空调器还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按键,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空调器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空调防凝露控制程序。
在图1所示的空调器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外网,与其他网络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用户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数据通信;本发明设备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空调防凝露控制程序,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
基于上述硬件结构,提出本发明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实施例。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内机主换热器和内机辅换热器,所述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在空调器制冷运行时,根据当前环境湿度和当前运行参数判断是否进入防凝露再热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为空调器,例如三管制多联机空调,还可为其他可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的设备,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在本实施例中,以三管制多联机空调为例进行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可如图3所示,图3为空调器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可包括内机主换热器100和内机辅换热器200,其中,内机主换热器100和内机辅换热器200可为相同型号的换热器,也可为不同型号的换热器,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室内回风的回风管道可设置为先经过内机主换热器,再经过内机辅换热器,室内回风在依次经过内机主换热器和内机辅换热器的两次换热之后,再送入室内。
应当理解的是,在检测到空调器制冷运行时,可获取当前环境湿度和空调器对应的当前运行参数,其中,当前运行参数可包括制冷连续运行时间、压缩机频率、蒸发压力、蒸发温度以及送风温度等参数,除此之外,还可包括其他更多的参数,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当前运行参数可确定空调器当前对应的一些参数,根据当前环境湿度可确定预先设定的一些参数,将空调器当前对应的参数与预先设定的参数进行比较,可根据比较结果来判断是否需要进入防凝露再热模式。
应当理解的是,如果经过上述的判断,结果为需要进入防凝露再热模式,则说明当前空调器可能会出现凝露的情况,因此,可控制空调器进入防凝露再热模式,以防凝露再热模式运行。如果结果为不需要进入防凝露再热模式,则说明当前空调器不会出现凝露的情况,因此,可保持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不便,仍以正常制冷模式运行。
步骤S20,若进入防凝露再热模式,则通过内机主换热器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获得降温空气。
需要说明的是,可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还包括低压电磁阀800、高压电磁阀900、四通阀700、压缩机400、外机换热器300、油分离器600以及回油毛细管500。当空调器以防凝露再热模式运行时,可控制高压电磁阀打开、低压电磁阀关闭,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一部分通过四通阀后进入外机换热器冷凝放热,另一部分直接通过高压电磁阀进入内机辅换热器冷凝放热,然后通过内机辅电子膨胀阀后与通过室外冷凝器的液态冷媒一同送入室内主换热器蒸发吸热,最后通过油分离器和回油毛细管后回到压缩机。
需要说明的是,可如图3所示,空调器还可包括内机主电子膨胀阀101、内机辅电子膨胀阀201以及外机电子膨胀阀301。可将从压缩机排出的气态冷媒划分为两部分,将一部分气态冷媒称为第一气态冷媒,将另一部分气态冷媒称之为第二气态冷媒。然后可对第一气态冷媒和第二气态冷媒通过不同的控制方式进行控制,可控制第一气态冷媒通过管路进入外机换热器进行冷凝放热,并将经过外机换热器换热后的冷媒称之为第一液态冷媒;可控制第二其他冷媒通过管路进入内机辅换热器进行冷凝放热,并将经过内机辅换热器换热后的冷媒称之为第二液态冷媒。然后,在同时通过上述两种换热方式得到第一液态冷媒以及第二液态冷媒之后,可控制第一液态冷媒以及第二液态冷媒汇合,并同时进入内机主换热器,以在内机主换热器内进行蒸发吸热。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膨胀阀步数K与当前环境湿度相关,可预先为不同的湿度范围设置对应的电子膨胀阀步数,其中,电子膨胀阀步数即代表电子膨胀阀开度。可查找当前环境湿度对应的湿度范围对应的电子膨胀阀步数,然后根据查找到的电子膨胀阀步数对内机辅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进行调整,以调整内机辅电子膨胀阀的运行状态。其中,在本步骤中,只需要对内机辅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进行调整,保持内机主电子膨胀阀与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不变,使其保持预设的开度。
可以理解的是,可控制第一液态冷媒进入外机电子膨胀阀,经过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处理之后,可以得到第一待换热冷媒。可控制第二液态冷媒进入内机辅电子膨胀阀,经过内机辅电子膨胀阀的处理之后,可以得到第二待换热冷媒。并且,在经过上述操作,得到第一待换热冷媒以及第二待换热冷媒之后,可控制第一待换热冷媒以及第二待换热冷媒进行汇合后进入内机主电子膨胀阀,经过内机主电子膨胀阀的处理之后,可以得到目标待换热冷媒。然后,控制目标待换热冷媒进入内机主换热器,以在内机主换热器内进行蒸发吸热。
应当理解的是,在进行上述控制之后,由于目标待换热冷媒在内机主换热器内进行蒸发吸热,因此,内机主换热器可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由于第二气态冷媒在内机辅换热器内进行冷凝放热,因此,内机辅换热器可对室内回风进行升温。
所以,基于上述控制逻辑以及运行原理,在防凝露再热模式下,室内回风可先通过回风管路流至内机主换热器,通过内机主换热器对回风管路内的室内回风进行降温处理,可以得到对室内回风降温后的降温空气。
步骤S30,通过内机辅换热器对所述降温空气进行升温,获得出风空气,以实现空调防凝露。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避免出风温度过低带来的不适感,以及可能会带来的凝露问题,可将经过内机主换热器降温后的降温空气通过回风管路再传输至内机辅换热器,通过内机辅换热器对回风管路内的降温空气进行升温处理,可以得到对降温空气升温后的出风空气,将出风空气送入室内。通过上述方式,可提高出风空气的温度,防止出风空气的温度过低,以达到防止空调器凝露的效果,并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利用三管制空调系统的再热功能,利用余热可以在保证制冷效果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出风温度,既可以解决多联机空调在单开情况下出风温度过低带来的不适感,同时可以解决出风口面板的凝露问题,能耗低。并且,由于本方案对空调系统的预热进行了回收利用,还可以起到节能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在空调器制冷运行的情况下,根据当前环境湿度以及当前运行参数来判断是否控制空调器进入防凝露再热模式,若是,则先通过内机主换热器对室内回风降温,然后再将得到的降温空气通过内机辅换热器进行升温,以得到出风空气,从而利用三管制的再热功能,可以有效的提升出风温度,避免出风温度过低易造成凝露风险的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压缩机和外机换热器,所述步骤S10,包括:
步骤S101,在空调器制冷运行时,根据所述当前运行参数确定压缩机频率、制冷连续运行时间、蒸发温度、蒸发压力以及送风温度。
应当理解的是,在空调器制冷运行时,可获取当前环境湿度和空调器对应的当前运行参数。并且,在确定当前运行参数以及当前环境湿度之后,可从当前运行参数中提取出制冷连续运行时间、压缩机频率、蒸发压力、蒸发温度以及送风温度等参数。
步骤S102,根据所述当前环境湿度对应的湿度范围确定目标蒸发温度、目标蒸发压力以及目标送风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可如表1所示,可预先为不同的湿度范围设置对应的目标蒸发温度、目标送风温度、目标蒸发压力以及内机辅电子膨胀阀开度。目标蒸发温度、目标送风温度以及目标蒸发压力均与环境湿度相关,例如,在湿度范围为Hcr1≥75时,其对应的目标蒸发温度为X1,对应的目标蒸发压力为Y1,对应的目标送风温度为Z1,对应的内机辅电子膨胀阀开度为K1;在湿度范围为60≤Hcr1<75时,其对应的目标蒸发温度为X2,对应的目标蒸发压力为Y2,对应的目标送风温度为Z2,对应的内机辅电子膨胀阀开度为K2;在湿度范围为Hcr1<60时,其对应的目标蒸发温度为X3,对应的目标蒸发压力为Y3,对应的目标送风温度为Z3,对应的内机辅电子膨胀阀开度为K3。其中,Hcr1代表的是环境湿度,环境湿度越高则目标蒸发温度、目标送风温度、目标蒸发压力越高,即X1>X2>X3,Y1>Y2>Y3,Z1>Z2>Z3。并且,内机辅电子膨胀阀开度K的取值也与环境湿度相关,环境湿度越高开度越大,即K1>K2>K3。
表1
Figure BDA0003190323780000091
可确定当前环境湿度所处的湿度范围,然后根据表1中预先设定的对应关系,查找当前环境湿度所处的湿度范围对应的目标蒸发压力、目标蒸发温度以及目标送风温度等参数。
步骤S103,在所述压缩机频率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频率阈值、且制冷连续运行时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阈值时,根据所述蒸发温度、蒸发压力、送风温度、目标蒸发温度、目标蒸发压力以及目标送风温度判断是否进入防凝露再热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可预先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第一预设频率阈值H1,以及预设时间阈值TIME1,本实施例对H1和TIME1的具体数值不作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可将当前的压缩机频率与第一预设频率阈值H1进行比较,并将当前的制冷连续运行时间与预设时间阈值TIME1进行比较,获得两个比较结果。如果压缩机频率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频率阈值H1,并且制冷连续时间运行大于等于预设时间阈值TIME1时,可进一步进行逻辑判断,根据判断结果来确定是否需要进入防凝露再热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可分别将当前的蒸发温度与当前环境湿度所处的湿度范围对应的目标蒸发温度进行比较,将当前的蒸发压力与当前环境湿度所处的湿度范围对应的目标蒸发压力进行比较,将当前的送风温度与当前环境湿度所处的湿度范围对应的目标送风温度进行比较。在进行上述比较之后,如果蒸发温度≤目标蒸发温度、或蒸发压力≤目标蒸发压力、或送风温度≤目标送风温度,则说明当前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凝露现象,需要使空调器进入防凝露再热模式。
在具体实现中,可如图5所示,图5为防凝露逻辑图,上述判断逻辑具体可为:空调系统制冷运行时,当前内机检测到同时满足:1、蒸发温度T2≤目标蒸发温度或蒸发压力A2≤目标蒸发压力或送风温度T1≤目标送风温度;2、制冷连续运行时间≥TIME1;3、压缩机频率≤H1,则进入防凝露再热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预先设置各湿度范围对应的目标参数,然后在获取当前运行参数以及当前环境湿度之后,可根据当前环境湿度所处的湿度范围查找对应的目标参数,然后通过将当前运行参数与目标参数进行比较的方式来判断是否进入防凝露再热模式,从而在有凝露风险的情况下才切换至防凝露再热模式,提高了模式切换的准确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基于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基于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所述步骤S30之后,还包括:
步骤S401,在空调器处于防凝露再热模式时,根据当前环境湿度、压缩机频率以及压缩机运行状态判断是否进入制冷模式。
应当理解的是,由于空调器在以防凝露再热模式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可能已经不存在凝露风险了,在这种情况下可退出防凝露再热模式,切换至正常制冷模式运行。因此,为了准确地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模式切换,可在空调器以防凝露再热模式运行时,获取当前的当前环境湿度、压缩机频率、压缩机运行状态等参数,根据这些参数来判断是否切换至制冷模式。
步骤S402,若当前环境湿度小于等于预设湿度阈值、或压缩机频率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频率阈值、或压缩机运行状态为停机状态,则进入制冷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预先设置预设湿度阈值预设Hcr1以及第二预设频率阈值H2,本实施例对预设湿度阈值以及第二预设频率阈值的具体数值不作限制。可将当前环境湿度与预设湿度阈值进行比较,以判断当前环境湿度是否小于等于预设湿度阈值,将压缩机频率与第二预设频率阈值进行比较,以判断压缩机频率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频率阈值,并判断压缩机运行状态是否为停机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可参照图5,在满足以下任一条件时,切换至制冷模式:1、环境湿度≤预设Hcr1;2、压缩机频率≥H2;3、压缩机停机。
步骤S403,通过内机主换热器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获得降温空气。
需要说明的是,当空调器以正常制冷模式运行时,高压电磁阀关闭,低压电磁阀开启,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通过四通阀进入冷凝器冷凝,从冷凝器出来的液态制冷剂分别通过内机主电子膨胀阀和内机辅电子膨胀阀节流降温降压后,分成两部分进入内机主换热器和内机辅换热器蒸发吸热,通过内机主换热器的冷媒通过四通阀后进入回气管回到压缩机,内机辅换热器的气态冷媒直接通过低压电磁阀进入回气管回到压缩机。室内回风会被内机主换热器降温后,再后内机辅换热器二次降温送入室内。
可以理解的是,可将压缩机排出的气态冷媒全部传输至外机换热器,通过外机换热器对气态冷媒进行冷凝换热,并将经过外机换热器换热后的冷媒称之为液态冷媒。然后将液态冷媒划分为两部分,将一部分液态冷媒称为第一液态冷媒,将另一部分液态冷媒称之为第二液态冷媒。然后可对第一液态冷媒和第二液态冷媒通过不同的控制方式进行控制,可控制第一液态冷媒通过管路经过内机主电子膨胀阀后,流入内机主换热器,通过内机主换热器对第一液态冷媒进行蒸发吸热。可控制第二液态冷媒通过管路经过内机辅换热器后,流入内机辅换热器,通过内机辅换热器对第二液态冷媒进行蒸发吸热。
应当理解的是,在进行上述控制之后,由于第一液态冷媒在内机主换热器内进行蒸发吸热,因此,内机主换热器可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由于第二液态冷媒在内机辅换热器内进行蒸发吸热,因此,内机辅换热器也可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
所以,基于上述控制逻辑以及运行原理,在正常制冷模式下,室内回风可先通过回风管路流至内机主换热器,通过内机主换热器对回风管路内的室内回风进行降温处理,可以得到对室内回风降温后的降温空气。
步骤S404,通过内机辅换热器对所述降温空气进行降温,获得出风空气。
可以理解的是,可将经过内机主换热器降温后的降温空气通过回风管路再传输至内机辅换热器,通过内机辅换热器对回风管路内的降温空气再次进行降温处理,可以得到二次降温后的出风空气,将出风空气送入室内。通过上述方式,可在正常制冷模式下,提高制冷的效率,以达到更好的制冷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在需要切换至正常制冷模式的情况下,控制空调器进入正常制冷模式,通过内机主换热器和内机辅换热器对室内回风进行二次降温,以在不需要进行防凝露的情况下,达到更好的制冷效果。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空调防凝露控制程序,所述空调防凝露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的步骤。
由于本存储介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此外,参照图7,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空调防凝露控制装置,所述空调防凝露控制装置包括:
运行模式模块10,用于在空调器制冷运行时,根据当前环境湿度和当前运行参数判断是否进入防凝露再热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可如图3所示,图3为空调器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可包括内机主换热器100和内机辅换热器200,其中,内机主换热器100和内机辅换热器200可为相同型号的换热器,也可为不同型号的换热器,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室内回风的回风管道可设置为先经过内机主换热器,再经过内机辅换热器,室内回风在依次经过内机主换热器和内机辅换热器的两次换热之后,再送入室内。
应当理解的是,在检测到空调器制冷运行时,可获取当前环境湿度和空调器对应的当前运行参数,其中,当前运行参数可包括制冷连续运行时间、压缩机频率、蒸发压力、蒸发温度以及送风温度等参数,除此之外,还可包括其他更多的参数,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当前运行参数可确定空调器当前对应的一些参数,根据当前环境湿度可确定预先设定的一些参数,将空调器当前对应的参数与预先设定的参数进行比较,可根据比较结果来判断是否需要进入防凝露再热模式。
应当理解的是,如果经过上述的判断,结果为需要进入防凝露再热模式,则说明当前空调器可能会出现凝露的情况,因此,可控制空调器进入防凝露再热模式,以防凝露再热模式运行。如果结果为不需要进入防凝露再热模式,则说明当前空调器不会出现凝露的情况,因此,可保持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不便,仍以正常制冷模式运行。
防凝露模块20,用于若进入防凝露再热模式,则通过内机主换热器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获得降温空气。
需要说明的是,可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还包括低压电磁阀800、高压电磁阀900、四通阀700、压缩机400、外机换热器300、油分离器600以及回油毛细管500。当空调器以防凝露再热模式运行时,可控制高压电磁阀打开、低压电磁阀关闭,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一部分通过四通阀后进入外机换热器冷凝放热,另一部分直接通过高压电磁阀进入内机辅换热器冷凝放热,然后通过内机辅电子膨胀阀后与通过室外冷凝器的液态冷媒一同送入室内主换热器蒸发吸热,最后通过油分离器和回油毛细管后回到压缩机。
需要说明的是,可如图3所示,空调器还可包括内机主电子膨胀阀101、内机辅电子膨胀阀201以及外机电子膨胀阀301。可将从压缩机排出的气态冷媒划分为两部分,将一部分气态冷媒称为第一气态冷媒,将另一部分气态冷媒称之为第二气态冷媒。然后可对第一气态冷媒和第二气态冷媒通过不同的控制方式进行控制,可控制第一气态冷媒通过管路进入外机换热器进行冷凝放热,并将经过外机换热器换热后的冷媒称之为第一液态冷媒;可控制第二其他冷媒通过管路进入内机辅换热器进行冷凝放热,并将经过内机辅换热器换热后的冷媒称之为第二液态冷媒。然后,在同时通过上述两种换热方式得到第一液态冷媒以及第二液态冷媒之后,可控制第一液态冷媒以及第二液态冷媒汇合,并同时进入内机主换热器,以在内机主换热器内进行蒸发吸热。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膨胀阀步数K与当前环境湿度相关,可预先为不同的湿度范围设置对应的电子膨胀阀步数,其中,电子膨胀阀步数即代表电子膨胀阀开度。可查找当前环境湿度对应的湿度范围对应的电子膨胀阀步数,然后根据查找到的电子膨胀阀步数对内机辅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进行调整,以调整内机辅电子膨胀阀的运行状态。其中,在本步骤中,只需要对内机辅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进行调整,保持内机主电子膨胀阀与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不变,使其保持预设的开度。
可以理解的是,可控制第一液态冷媒进入外机电子膨胀阀,经过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处理之后,可以得到第一待换热冷媒。可控制第二液态冷媒进入内机辅电子膨胀阀,经过内机辅电子膨胀阀的处理之后,可以得到第二待换热冷媒。并且,在经过上述操作,得到第一待换热冷媒以及第二待换热冷媒之后,可控制第一待换热冷媒以及第二待换热冷媒进行汇合后进入内机主电子膨胀阀,经过内机主电子膨胀阀的处理之后,可以得到目标待换热冷媒。然后,控制目标待换热冷媒进入内机主换热器,以在内机主换热器内进行蒸发吸热。
应当理解的是,在进行上述控制之后,由于目标待换热冷媒在内机主换热器内进行蒸发吸热,因此,内机主换热器可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由于第二气态冷媒在内机辅换热器内进行冷凝放热,因此,内机辅换热器可对室内回风进行升温。
所以,基于上述控制逻辑以及运行原理,在防凝露再热模式下,室内回风可先通过回风管路流至内机主换热器,通过内机主换热器对回风管路内的室内回风进行降温处理,可以得到对室内回风降温后的降温空气。
所述防凝露模块20,还用于通过内机辅换热器对所述降温空气进行升温,获得出风空气,以实现空调防凝露。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避免出风温度过低带来的不适感,以及可能会带来的凝露问题,可将经过内机主换热器降温后的降温空气通过回风管路再传输至内机辅换热器,通过内机辅换热器对回风管路内的降温空气进行升温处理,可以得到对降温空气升温后的出风空气,将出风空气送入室内。通过上述方式,可提高出风空气的温度,防止出风空气的温度过低,以达到防止空调器凝露的效果,并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利用三管制空调系统的再热功能,利用余热可以在保证制冷效果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出风温度,既可以解决多联机空调在单开情况下出风温度过低带来的不适感,同时可以解决出风口面板的凝露问题,能耗低。并且,由于本方案对空调系统的预热进行了回收利用,还可以起到节能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在空调器制冷运行的情况下,根据当前环境湿度以及当前运行参数来判断是否控制空调器进入防凝露再热模式,若是,则先通过内机主换热器对室内回风降温,然后再将得到的降温空气通过内机辅换热器进行升温,以得到出风空气,从而利用三管制的再热功能,可以有效的提升出风温度,避免出风温度过低易造成凝露风险的问题。
在本发明所述空调防凝露控制装置的其他实施例或具体实现方法可参照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估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估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智能设备(可以是手机,估算机,空调器,或者网络空调器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内机主换热器和内机辅换热器;
所述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空调器制冷运行时,根据当前环境湿度和当前运行参数判断是否进入防凝露再热模式;
若进入防凝露再热模式,则通过内机主换热器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获得降温空气;以及
通过内机辅换热器对所述降温空气进行升温,获得出风空气,以实现空调防凝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环境湿度和当前运行参数判断是否进入防凝露再热模式,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运行参数确定压缩机频率、制冷连续运行时间、蒸发温度、蒸发压力以及送风温度;
根据所述当前环境湿度对应的湿度范围确定目标蒸发温度、目标蒸发压力以及目标送风温度;以及
在所述压缩机频率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频率阈值、且制冷连续运行时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阈值时,根据所述蒸发温度、蒸发压力、送风温度、目标蒸发温度、目标蒸发压力以及目标送风温度判断是否进入防凝露再热模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蒸发温度、蒸发压力、送风温度、目标蒸发温度、目标蒸发压力以及目标送风温度判断是否进入防凝露再热模式之后,还包括:
若蒸发温度小于等于目标蒸发温度、或蒸发压力小于等于目标蒸发压力、或送风温度小于等于目标送风温度,则进入防凝露再热模式。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压缩机和外机换热器;
所述通过内机主换热器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获得降温空气之前,还包括:
将压缩机排出的气态冷媒分为第一气态冷媒和第二气态冷媒;
控制第一气态冷媒进入外机换热器进行冷凝放热,得到第一液态冷媒;
控制第二气态冷媒进入内机辅换热器进行冷凝放热,得到第二液态冷媒;以及
控制所述第一液态冷媒和所述第二液态冷媒进入内机主换热器进行蒸发吸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外机电子膨胀阀、内机主电子膨胀阀和内机辅电子膨胀阀;
所述控制所述第一液态冷媒和所述第二液态冷媒进入内机主换热器进行蒸发吸热,包括:
根据当前环境湿度对应的湿度范围确定电子膨胀阀步数;
根据所述电子膨胀阀步数对所述内机辅电子膨胀阀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
控制所述第一液态冷媒经过外机电子膨胀阀,得到第一待换热冷媒;
控制所述第二液态冷媒经过内机辅电子膨胀阀,得到第二待换热冷媒;
控制所述第一待换热冷媒和所述第二待换热冷媒经过内机主电子膨胀阀,得到目标待换热冷媒;以及
控制所述目标待换热冷媒进入内机主换热器进行蒸发吸热。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内机辅换热器对所述降温空气进行升温,获得出风空气之后,还包括:
在空调器处于防凝露再热模式时,根据当前环境湿度、压缩机频率以及压缩机运行状态判断是否进入制冷模式;
若当前环境湿度小于等于预设湿度阈值、或压缩机频率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频率阈值、或压缩机运行状态为停机状态,则进入制冷模式;
通过内机主换热器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获得降温空气;以及
通过内机辅换热器对所述降温空气进行降温,获得出风空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内机主换热器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获得降温空气之前,还包括:
控制压缩机排出的气态冷媒进入外机换热器进行冷凝放热,得到液态冷媒;
将所述液态冷媒分为第一液态冷媒和第二液态冷媒;
控制所述第一液态冷媒经过内机主电子膨胀阀后,进入内机主换热器进行蒸发吸热;以及
控制所述第二液态冷媒经过内机辅电子膨胀阀后,进入内机辅换热器进行蒸发吸热。
8.一种空调防凝露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防凝露控制装置包括:
运行模式模块,用于在空调器制冷运行时,根据当前环境湿度和当前运行参数判断是否进入防凝露再热模式;
防凝露模块,用于若进入防凝露再热模式,则通过内机主换热器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获得降温空气;
所述防凝露模块,还用于通过内机辅换热器对所述降温空气进行升温,获得出风空气,以实现空调防凝露。
9.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内机主换热器和内机辅换热器,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防凝露控制程序,所述空调防凝露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空调防凝露控制程序,所述空调防凝露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
CN202110879607.1A 2021-07-30 2021-07-30 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5874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9607.1A CN113587407A (zh) 2021-07-30 2021-07-30 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9607.1A CN113587407A (zh) 2021-07-30 2021-07-30 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87407A true CN113587407A (zh) 2021-11-02

Family

ID=78253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79607.1A Pending CN113587407A (zh) 2021-07-30 2021-07-30 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8740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3327A (zh) * 2021-12-24 2022-04-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及空调
CN115875839A (zh) * 2022-11-08 2023-03-3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却管的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59468A (zh) * 2014-01-08 2014-04-30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双温热源热泵系统
CN106765975A (zh) * 2017-01-05 2017-05-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024041A (zh) * 2017-05-31 2017-08-08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防凝露制冷系统
CN110486925A (zh) * 2019-08-22 2019-11-22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0529971A (zh) * 2019-09-16 2019-12-03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防凝露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0657554A (zh) * 2019-10-21 2020-01-0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1520872A (zh) * 2020-05-09 2020-08-1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WO2020191976A1 (zh) * 2019-03-25 2020-10-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2628852A (zh) * 2021-01-14 2021-04-09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房间湿度报警功能的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12902403A (zh) * 2021-03-05 2021-06-04 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防凝露控制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59468A (zh) * 2014-01-08 2014-04-30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双温热源热泵系统
CN106765975A (zh) * 2017-01-05 2017-05-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024041A (zh) * 2017-05-31 2017-08-08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防凝露制冷系统
WO2020191976A1 (zh) * 2019-03-25 2020-10-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0486925A (zh) * 2019-08-22 2019-11-22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0529971A (zh) * 2019-09-16 2019-12-03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防凝露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0657554A (zh) * 2019-10-21 2020-01-0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1520872A (zh) * 2020-05-09 2020-08-1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2628852A (zh) * 2021-01-14 2021-04-09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房间湿度报警功能的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12902403A (zh) * 2021-03-05 2021-06-04 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防凝露控制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3327A (zh) * 2021-12-24 2022-04-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及空调
CN115875839A (zh) * 2022-11-08 2023-03-3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却管的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32285B (zh) 空调器系统
WO2017219650A1 (zh) 空调系统、复合冷凝器、空调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380180A (zh) 空调杀菌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87407A (zh) 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07461877B (zh) 一种多联机系统除霜控制方法
CN110186227B (zh) 空调室内机的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
CN105157171A (zh)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01592387B (zh) 多联式中央空调器制热时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CN106813322A (zh) 一种空调压力保护系统以及空调制冷、制热压力保护方法
CN105008823A (zh) 热泵热水器
CN112212467B (zh)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机组
CN111442552A (zh) 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空调设备和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3432264A (zh) 冷媒循环系统和控制空调器除湿的方法及空调器
CN113432261A (zh) 冷媒循环系统和控制空调器除湿的方法及空调器
CN103983038B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5174944U (zh) 一种空调冷凝器过冷段热电冷却系统
CN109737632B (zh) 高效节能型厨房卫浴一体式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6196343A (zh) 一拖多空调系统及其制热运行控制方法
EP4067778A1 (en) Heat recovery air conditioner hot water system and refrigerant flow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212029919U (zh) 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和空调设备
CN206235054U (zh) 一种三管制多功能多联式空调系统
CN210345948U (zh) 一种具有长时间不结霜或保持制热运转除霜的空调
JP4743223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14110982A (zh) 新风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新风设备
KR20170107212A (ko) 냉각수 리사이클 기능을 가지는 공기조화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