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80900A - 卡条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卡条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80900A
CN113580900A CN202110694925.0A CN202110694925A CN113580900A CN 113580900 A CN113580900 A CN 113580900A CN 202110694925 A CN202110694925 A CN 202110694925A CN 113580900 A CN113580900 A CN 1135809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segment
rib
sealing element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9492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80900B (zh
Inventor
陈乐�
连锦阳
黄宁敏
詹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Wanda Automobile Glass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Wanda Automobile Glas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Wanda Automobile Glass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Wanda Automobile Glas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9492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809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809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809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809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809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20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B60J10/25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characterised by water drainage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20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B60J10/23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assembled from two or more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30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asten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30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astening means
    • B60J10/34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astening means using adhes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50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prevention or reduction of noise, e.g. of rattling or vibration of windo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卡条及车辆,卡条用于连接车辆的透光件和水箱,卡条包括:支撑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区段、第二区段及第三区段,所述第一区段用于通过粘接件粘接于所述透光件,所述第二区段包括相背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端用于配合所述第三区段以固定所述水箱的连接头;第三密封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区段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密封件用于抵接所述连接头的装配肋;第四密封件,连接于所述第三区段,所述第四密封件用于抵接所述装配肋背离所述第三密封件的一侧,以使得所述装配肋往所述第三密封件的所在位置弯曲。本申请提供的卡条应用于车辆时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

Description

卡条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卡条及车辆。
背景技术
对于车辆车窗挡风玻璃,通常在其下方设置有用于导水与排水的水箱,车窗挡风玻璃与水箱需进行固定连接。相关技术中,采用卡条进行车窗挡风玻璃与水箱的连接,并进行密封。然而,相关技术中的卡条结构设计的不合理,导致密封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卡条及车辆,所述卡条应用于车辆时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卡条,用于连接车辆的透光件和水箱,所述卡条包括:
支撑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区段、第二区段及第三区段,所述第一区段用于通过粘接件粘接于所述透光件,所述第二区段包括相背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端用于配合所述第三区段以固定所述水箱的连接头;
第三密封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区段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密封件用于抵接所述连接头的装配肋;
第四密封件,连接于所述第三区段,所述第四密封件用于抵接所述装配肋背离所述第三密封件的一侧,以使得所述装配肋往所述第三密封件的所在位置弯曲。
其中,所述卡条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区段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密封件用于抵接所述透光件以及用于抵接所述水箱的连接头。
其中,所述卡条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具有弹性且相较于所述第一密封件更靠近于所述第一区段,所述第二密封件用于弹性抵接所述透光件,且在所述第三区段指向所述第一区段的方向上,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所述第二密封件凸出于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所述第一密封件。
其中,所述第二区段的第一端和第一区段共同围设成一沟槽,所述第二密封件自所述第二区段的第一端往所述第一区段延伸,所述第二密封件用于在所述透光件的抵接下往所述沟槽弹性弯曲。
其中,所述第三区段呈弯曲状,所述第二区段和所述第三区段共同构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于收容所述连接头的装配肋。
其中,所述第三区段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及第三段,所述第一段连接于所述第一区段及所述第二区段,所述第二段连接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之间,所述第四密封件倾斜的连接于所述第一段和第三段。
其中,所述第三段远离所述第二段的端部具有限位凸头,所述限位凸头用于抵接所述装配肋,以对所述装配肋退出所述容置空间起限制作用。
其中,所述卡条还包括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沿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三区段的走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三区段的内部,所述第二加强件沿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区段的内部。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透光件、水箱及卡条,所述透光件和所述水箱通过所述卡条连接。
其中,所述卡条包括第三密封件及第四密封件,所述水箱包括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包括弯折连接的连接段和装配肋,所述装配肋的相背两侧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三密封件和所述第四密封件,且在所述第四密封件的抵接作用下朝向所述第三密封件的方向弯曲。
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装配肋被第四密封件抵接而朝向第三密封件弯曲,该连接形式有助于使得第三密封件和装配肋紧密抵接,同样,由于第三密封件的紧密抵接作用,第四密封件与装配肋也会保持紧密抵接形式,也就是说,第三密封件和第四密封件相互配合限制了装配肋的运动,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因车辆抖动而造成装配肋和卡条出现松动现象的可能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两者的密封失效、产生噪音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透光件、水箱及卡条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水箱的连接头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卡条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透光件、水箱及卡条配合后的局部示意图。
标号说明:车辆-1,透光件-10,第一侧-A1,第二侧-A2,水箱-20,连接头-210,连接段-211,装配肋-212,第一凸起-2121,第二凸起-2122,本体2123,第一表面-M1,第二表面-M2,第一倾斜面M3,第二倾斜面M4,卡条-30,容置空间-K1,沟槽-K2,第一密封件-310,第二密封件-320,第三密封件-330,第四密封件-340,支撑硬体-350,第一区段-351,第二区段-352,第一端-3521,第二端-3522,第三区段-353,第一段-3531,第二段-3532,第三段-3533,限位凸头-3534,第一加强件-360,第二加强件-370,粘接件-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在至少两个实施例结合在一起不存在矛盾的情况下,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照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1,所述车辆1可以但不仅限于为轿车、多用途汽车(multi-Purpose Vehicles,MPV)、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port/Suburban UtilityVehicle,SUV)、越野车(Off-Road Vehicle,ORV)、皮卡、面包车、客车、货车等。
请参照图2,所述车辆1包括透光件10、水箱20及以下任意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卡条30。所述透光件10具有透光特性,其可以但不仅限于为透明玻璃、透明塑料等。在以下实施例中,以所述透光件10为车辆1的前挡风玻璃进行示例性说明。所述透光件10具有第一侧A1和第二侧A2,其中,所述第一侧A1至少部分位于车辆1的外部,所述第二侧A2位于车辆1的内部。所述水箱20用于收集沿透光件10的第一侧A1流下的液体并排出,所述水箱20用于收集液体的主体部分未示意出。所述透光件10和所述水箱20通过所述卡条30连接,即通过所述卡条30固定透光件10和水箱20的相对位置。
请参照图2,所述卡条30包括第三密封件330及第四密封件340。所述水箱20包括连接头210,该连接头210用于连接卡条30。所述连接头210包括弯折连接的连接段211和装配肋212,所述装配肋212用于连接卡条30。所述装配肋212包括第一表面M1以及背离于所述第一表面M1的第二表面M2(请参照图3)。所述第三密封件330抵接于第一表面M1,第四密封件340抵接于第二表面M2,即所述装配肋212的相背两侧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三密封件330和所述第四密封件340,以通过第三密封件330和第四密封件340密封装配肋212的相背两侧与卡条30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的,第四密封件340抵接于装配肋212上远离连接段的一端,并且,所述装配肋212在所述第四密封件340的抵接作用下朝向所述第三密封件330的方向弯曲,换而言之,当装配肋212未连接卡条30时(装配肋212处于自然状态,如图3所示实线部分的装配肋212),装配肋212未弯曲;当装配肋212已连接卡条30时(装配肋212处于连接状态,如图3所示虚线部分的装配肋212"),装配肋212受到第四密封件340抵接而朝向第三密封件330弯曲。可选的,所述装配肋的相对于水平面的最大摆动幅度(或弯曲幅度)为4.7°。
为便于后续说明,以图2所示视角定义XY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中,X轴平行于所述透光件10的第一侧A1指向第二侧A2的方向,Y轴平行于所述连接头210指向所述透光件10的方向。X轴的箭头所指方向为X轴正向,X轴的箭头所指方向的相背方向则为X轴负向,Y轴的箭头所指方向为Y轴正向,Y轴的箭头所指方向的相背方向则为Y轴负向,以下关于坐标系的描述请参照此处。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车辆1中的卡条30,以及卡条30、透光件10、水箱20的连接关系。
请一并参照图2和图4,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卡条30,所述卡条30包括支撑硬体350。其中,所述支撑硬体35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区段351、第二区段352及第三区段353。所述第一区段351用于通过粘接件40粘接于所述透光件10(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区段352包括相背离的第一端3521和第二端3522,其中,所述第一端3521邻近于第一区段351,所述第二端3522邻近于第三区段353。所述第二端3522用于配合所述第三区段353固定所述水箱20的连接头210。
请一并参照图2和图4,所述卡条30包括第三密封件330,所述第三密封件330连接于所述第二区段352的第二端3522。所述第三密封件330用于抵接所述装配肋212。所述卡条30还包括第四密封件340,所述第四密封件340连接于所述第三区段353。所述第四密封件340用于抵接所述装配肋212背离所述第三密封件330的一侧,以使得所述装配肋212往所述第三密封件330的所在位置弯曲。装配肋212与第三密封件330的连接处相较于装配肋212与第四密封件340的连接处更靠近于连接段211,且第四密封件340对装配肋212的作用力倾斜朝向第三密封件330。第三密封件330和第四密封件340均可以起到密封作用,以避免外界液体通过连接头210和卡条30之间而进入到车辆1内部。
可以理解的是,车辆1在行驶过程中,可以说时刻都产生或大或小的抖动,因此,卡条30与装配肋212的连接关系时刻受到挑战,从而使得卡条30与装配肋212的连接可能出现松动现象,在实际情况中则体现为第三密封件330与装配肋212可能在X轴和/或Y轴方向上出现间隙,出现间隙则意味着第三密封件330和装配肋212之间的密封失效,且松动现象还会造成两者相互碰撞而产生噪音。
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装配肋212被第四密封件340抵接而朝向第三密封件330弯曲,该连接形式有助于使得第三密封件330和装配肋212紧密抵接,同样,由于第三密封件330的紧密抵接作用,第四密封件340与装配肋212也会保持紧密抵接形式,也就是说,第三密封件330和第四密封件340相互配合限制了装配肋212在Y轴方向的运动,从而可以克服因车辆1抖动而造成装配肋212在Y轴方向出现松动现象的可能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密封失效、产生噪音的技术问题。
从力学角度来讲,装配肋212远离连接段211的自由端受到第四密封件340施加的作用力,该作用力倾斜向上,即作用力的分力在X轴上的投影朝向X轴负向,在Y轴上的投影朝向Y轴正向,装配肋212在该作用力的抵接作用下往第三密封件330方向弯曲,使得第三密封件330与装配肋212紧密连接,第三密封件330和第四密封件340相配合在Y轴方向上限制了装配肋212的自由端,且第四密封件340在X轴正向上限制了装配肋212的自由端。
请参照图2,装配肋212包括本体2123和第一凸起2121,所述本体2123具有所述第一表面M1和第二表面M2。所述第一凸起2121连接于本体2123且凸出于第一表面M1。所述第三密封件330还用于抵接第一凸起2121,且第三密封件330施加在第一凸起2121上的作用力的方向为X轴正向,或者作用力的分量沿X轴正向。换而言之,第三密封件330限制了装配肋212在X轴负向的自由度。结合上述第四密封件340,第一凸起2121的设置,从而可以通过第三密封件330和第四密封件340限制装配肋212在X轴方向的自由度,即使得装配肋212不能从卡条30上脱离。
请参照图2和图3,所述第一凸起2121具有倾斜设置的第一倾斜面M3和第二倾斜面M4(如图3所示)。第一倾斜面M3和第二倾斜面M4大致呈尖角形式连接。当装配肋212沿X轴正向与卡条30装配的过程中,第二倾斜面M4抵接于第三密封件330,由于第二倾斜面M4倾斜设置,因此,第二倾斜面M4可以起到引导作用,使得装配肋212顺利沿第三密封件330的表面滑动。当装配肋212与卡条30装配完成后,第一倾斜面M3则抵接于第三密封件330。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倾斜面M3倾斜设置,从而有利于装配肋212从卡条30上拆卸下来。具体的,在拆卸的过程中,第三密封件330可以沿着倾斜设置的第一倾斜面M3滑动,直至脱离第一倾斜面M3,第一倾斜面M3可以在此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从而有利于装配肋212的拆卸。
需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装配肋212与卡条30的拆卸过程需要使用比安装过程更大的力,换而言之,装配肋212与卡条30在拆卸过程需要使用大小为F1的作用力,而装配肋212与卡条30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使用大小为F2的作用力,其中,F1大于F2。
请一并参照图2和图4,所述卡条30还包括第一密封件310,所述第一密封件310固连于所述第二区段352的第一端3521。第一密封件310同时作为连接头210与卡条30之间以及卡条30与透光件10之间的第一级密封,而上述第三密封件330和第四密封件340则可以依次作为第二级密封和第三级密封。具体的,所述第一密封件310用于抵接所述透光件10以及用于抵接所述水箱20的连接头210,即第一密封件310的相背两端分别抵接于透光件10的边缘以及连接头210的连接段211,从而通过第一密封件310实现密封第二区段352与透光件10之间的间隙以及密封第二区段352与连接段211之间的间隙。
可选的,所述第一密封件310可以具有弹性,且第一密封件310的相背两端分别弹性抵接于透光件10和连接段211,换而言之,在抵接状态下的第一密封件310的相背两端都具有一定的压缩量。所述第一密封件310的材料可以但不仅限于为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 Elastomer,TPE)或其它软弹性材料。
请一并参照图2和图4,所述卡条30还包括第二密封件320,所述第二密封件320具有弹性且相较于所述第一密封件310更靠近于所述第一区段351。所述第二密封件320用于弹性抵接所述透光件10。并且在所述第三区段353指向所述第一区段351的方向上(即Y轴正向),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所述第二密封件320凸出于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所述第一密封件310。其中,所述自然状态是指第一密封件310和第二密封件320未连接于透光件10时的状态。在图4中,实线部分为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所述第二密封件320,虚线部分为被透光件10抵接而处于弯曲状态的第二密封件320"。所述第二密封件320的材料可以但不仅限于为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 Elastomer,TPE)或其它软弹性材料。
相关技术中,由于透光件10在不同的生产条件下存在不同的吻合度公差,且挤压成型的卡条30通过挤压后的曲弯成型,其弯曲度与标准透光件10的弯曲度存在一定的公差,与不同生产条件下的透光件10的匹配性更是难以把控,而且车辆1在行驶过程中还会产生抖动。因此,制造公差和车辆1抖动都可能导致第一密封件310与透光件10之间产生间隙而导致密封失效,外界液体从而可以通过该间隙进入到卡条30和透光件10之间,若不设置第二密封件320,外界液体则会接触到透光件10和第一区段351之间的粘接件40,而粘接件40长期在液体的侵蚀下可能造成粘接性能下降甚至失效的问题,最终导致卡条30与透光件10的粘接不稳定甚至出现卡条30从透光件10上脱落的情况。
在本申请中,通过在卡条30的第二区段352上设置了第二密封件320来配合与第一密封件310共同密封第二区段352与透光件10边缘之间的间隙,从而实现了多级密封,提高了密封效果。并且,所述第二密封件320具有弹性,且在所述第三区段353指向所述第一区段351的方向上,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所述第二密封件320凸出于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所述第一密封件310,可以理解的是,该设计形式,即使第一密封件310与透光件10之间出现了间隙,第二密封件320在恢复到原始形状的过程中仍然可以弹性抵接于透光件10,从而实现持续良好的密封效果,避免卡条30与透光件10的粘接不稳定甚至出现卡条30从透光件10上脱落的情况。
请一并参照图2和图4,所述第二区段352的第一端3521和第一区段351共同围设成一沟槽K2。所述第二密封件320自所述第二区段352的第一端3521往所述第一区段351延伸。所述第二密封件320用于在所述透光件10的抵接下往所述沟槽K2弹性弯曲,即图4中的第二密封件320的所在位置弯曲至第二密封件320"的所在位置。可以理解的是,若将第二密封件320填充满整个沟槽K2,会导致卡条30、透光件10、连接头210三者之间的装配更困难而配合不到位,而且还会增加重量,也不利于节省材料。而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密封件320未填满整个沟槽K2,沟槽K2则可以为第二密封件320提供弯曲变形的空间,此种设计形式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需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密封件320远离所述第二区段35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区段351可以间隔设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密封件320远离所述第二区段352的一端也可以连接于所述第一区段351的侧壁,从而使得第二密封件320与透光件10边缘抵接的更为紧密。
请一并参照图2和图4,所述第三区段353为大致呈U型的弯曲状。所述第二区段352和所述第三区段353的第二端3522共同构成一容置空间K1。连接头210的装配肋212可沿X轴正向插入到容置空间K1内,并被限定在该容置空间K1内,以实现水箱20与卡条30的固定连接,需说明的是,此处所述的固定连接并非是指不可拆卸的连接,而是指两者连接的较为牢固而不易拆卸,在本申请中,装配肋212与卡条30为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容置空间K1用于收容所述连接头210的装配肋212,可以理解的是,将装配肋212设置于容置空间K1内,从而可以避免装配肋212被外物破坏。
请一并参照图4和图5,所述第三区段35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3531、第二段3532及第三段3533,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段3531弯折连接于所述第一区段351及所述第二区段352的第二端3522。所述第二段3532弯折连接于所述第一段3531和所述第三段3533之间,换而言之,所述第二段3532的相背两端分别弯折连接于所述第一段3531和所述第二段3532。所述第四密封件340的相背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段3531和第三段3533,从而以倾斜的状态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K1内。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四密封件340倾斜设置,从而可以使得所述装配肋212远离所述连接段211的一端在所述第四密封件340的抵接作用下朝向所述第三密封件330的方向弯曲,如此有助于使得第三密封件330和装配肋212紧密抵接,进而解决上述因制造公差、车辆1抖动而导致的密封失效、产生噪音等技术问题,具体可以参照前面关于制造公差、车辆1抖动问题的相关实施例中的描述。而且,正是由于第四密封件340倾斜抵接于装配肋212上远离连接段211的端部,因此第四密封件340可以同时限制装配肋212往X轴正向和Y轴负向的运动,从而使得卡条30与装配肋212的连接更牢固。
可选的,所述第三密封件330和所述第四密封件340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弹性,且所述第三密封件330和所述第四密封件340中的至少一个弹性抵接于所述装配肋212,即所述第三密封件330和所述第四密封件340中的至少一个发生挤压形变。第三密封件330、第四密封件340的材料可以但不仅限于为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 Elastomer,TPE)或其它软弹性材料。前面的实施例中已经提到,车辆1在行驶过程会抖动,从而导致装配肋212和卡条30具有相对晃动的趋势,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密封件330和第四密封件340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弹性,从而可以通过具有弹性的密封件来缓冲相对晃动过程中的作用力,从而减小卡条30和装配肋212损坏的可能性,而且还能减小或者消灭相对晃动带来的噪音,使得车辆1的降噪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请一并参照图4和图5,所述第三段3533远离所述第二段3532的端部具有限位凸头3534。所述装配肋212还包括第二凸起2122,所述第二凸起2122位于装配肋212的本体2123背离所述第一凸起2121的一侧,所述第二凸起2122凸出于第二表面M2。所述限位凸头3534用于抵接所述装配肋212上的第二凸起2122,以对所述装配肋212退出所述容置空间K1起限制作用,换而言之,所述限位凸头3534抵接所述第二凸起2122的方向为装配肋212退出所述容置空间K1的方向(X轴负向),从而使得该限位凸头3534能够限制装配肋212退出容置空间K1的运动,结合上述第三密封件330和第四密封件340与装配肋212的连接关系,卡条30在X轴、Y轴方向都限制了装配肋212的运动,从而实现了卡条30与装配肋212的牢固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密封件310、第二密封件320、第三密封件330和第四密封件340的硬度小于所述支撑硬体350的硬度,或者说,在相同作用力的作用下,所述第一密封件310、第二密封件320、第三密封件330和第四密封件340相较于支撑硬体350更易发生形变。
请参照图4,所述卡条30还包括第一加强件360和第二加强件370。其中,所述第一加强件360沿所述第一区段351和所述第三区段353的走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区段351和所述第三区段353的内部。所述第一加强件360用于增加第一区段351和第三区段353的强度。所述第二加强件370沿所述第一端3521朝向所述第二端3522的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区段352的内部。所述第二加强件370用来加强第二区段352的强度。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设置形式可以在整体上增加卡条30的强度,从而确保透光件10、水箱20、卡条30三者之间的连接更稳固。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卡条,其特征在于,用于连接车辆的透光件和水箱,所述卡条包括:
支撑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区段、第二区段及第三区段,所述第一区段用于通过粘接件粘接于所述透光件,所述第二区段包括相背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端用于配合所述第三区段以固定所述水箱的连接头;
第三密封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区段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密封件用于抵接所述连接头的装配肋;
第四密封件,连接于所述第三区段,所述第四密封件用于抵接所述装配肋背离所述第三密封件的一侧,以使得所述装配肋往所述第三密封件的所在位置弯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条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区段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密封件用于抵接所述透光件以及用于抵接所述水箱的连接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条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具有弹性且相较于所述第一密封件更靠近于所述第一区段,所述第二密封件用于弹性抵接所述透光件,且在所述第三区段指向所述第一区段的方向上,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所述第二密封件凸出于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所述第一密封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段的第一端和第一区段共同围设成一沟槽,所述第二密封件自所述第二区段的第一端往所述第一区段延伸,所述第二密封件用于在所述透光件的抵接下往所述沟槽弹性弯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区段呈弯曲状,所述第二区段和所述第三区段共同构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于收容所述连接头的装配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区段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及第三段,所述第一段连接于所述第一区段及所述第二区段,所述第二段连接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之间,所述第四密封件倾斜的连接于所述第一段和第三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段远离所述第二段的端部具有限位凸头,所述限位凸头用于抵接所述装配肋,以对所述装配肋退出所述容置空间起限制作用。
8.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卡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条还包括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沿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三区段的走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三区段的内部,所述第二加强件沿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区段的内部。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透光件、水箱及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卡条,所述透光件和所述水箱通过所述卡条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条包括第三密封件及第四密封件,所述水箱包括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包括弯折连接的连接段和装配肋,所述装配肋的相背两侧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三密封件和所述第四密封件,且在所述第四密封件的抵接作用下朝向所述第三密封件的方向弯曲。
CN202110694925.0A 2021-06-22 2021-06-22 卡条及车辆 Active CN1135809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94925.0A CN113580900B (zh) 2021-06-22 2021-06-22 卡条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94925.0A CN113580900B (zh) 2021-06-22 2021-06-22 卡条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80900A true CN113580900A (zh) 2021-11-02
CN113580900B CN113580900B (zh) 2023-08-22

Family

ID=78244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94925.0A Active CN113580900B (zh) 2021-06-22 2021-06-22 卡条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80900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40961A1 (de) * 1985-11-19 1987-05-21 Erbsloeh Julius & August Dichtungsleiste zum dichten befestigen von fensterscheiben in fahrzeugkarosserien
CN1429155A (zh) * 2000-05-12 2003-07-09 埃尔卡梅特塑料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车窗玻璃的密封系统
CN102036844A (zh) * 2008-05-23 2011-04-27 埃卡麦特橡塑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将车窗玻璃与水箱连接起来的型材件
CN102245415A (zh) * 2008-12-09 2011-11-16 埃尔卡梅特塑料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将车窗玻璃与贮水件连接的u形型材元件
CN104890483A (zh) * 2014-03-05 2015-09-09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安装汽车空调进气格栅和前风挡玻璃的卡条
CN210390704U (zh) * 2019-07-29 2020-04-24 福建省万达汽车玻璃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安装的车辆玻璃总成及列车
CN111452736A (zh) * 2020-06-02 2020-07-28 河北科力汽车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软质空心结构的汽车进气格栅密封卡条
CN112238740A (zh) * 2020-01-20 2021-01-19 法国圣戈班玻璃公司 一种用于连接排水装置和车窗玻璃的密封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40961A1 (de) * 1985-11-19 1987-05-21 Erbsloeh Julius & August Dichtungsleiste zum dichten befestigen von fensterscheiben in fahrzeugkarosserien
CN1429155A (zh) * 2000-05-12 2003-07-09 埃尔卡梅特塑料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车窗玻璃的密封系统
CN102036844A (zh) * 2008-05-23 2011-04-27 埃卡麦特橡塑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将车窗玻璃与水箱连接起来的型材件
CN102245415A (zh) * 2008-12-09 2011-11-16 埃尔卡梅特塑料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将车窗玻璃与贮水件连接的u形型材元件
CN104890483A (zh) * 2014-03-05 2015-09-09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安装汽车空调进气格栅和前风挡玻璃的卡条
CN210390704U (zh) * 2019-07-29 2020-04-24 福建省万达汽车玻璃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安装的车辆玻璃总成及列车
CN112238740A (zh) * 2020-01-20 2021-01-19 法国圣戈班玻璃公司 一种用于连接排水装置和车窗玻璃的密封系统
CN111452736A (zh) * 2020-06-02 2020-07-28 河北科力汽车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软质空心结构的汽车进气格栅密封卡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80900B (zh) 2023-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53760B (zh) 车辆用前围上盖板定位构造
US7565771B2 (en) Sealing arrangement, especially for sealing window panes of motor vehicle
JP5614894B2 (ja) 車両のウィンドウガラスをウォータタンクに接続する側方部材
KR100699187B1 (ko) 와이퍼 블레이드
US6460300B2 (en) Window molding
US20110041280A1 (en) Method of assembling metal clamp and body springs of wiper blade for vehicle and assembly
US11117454B2 (en) Seal component for vehicle door window
JP4722611B2 (ja) フェンダカバー構造
JP2009143544A (ja) 車両用ベルトモールディング
CN113580900A (zh) 卡条及车辆
JP5269686B2 (ja) 車両用ベルトモールディング
WO2023169446A1 (zh) 包边结构及车辆
JP2015205656A (ja) 車両用モールディング及び車両におけるモールディングの取付構造
CN108621764B (zh) 用于汽车玻璃的密封组件
US7452022B2 (en) Front portion structure for vehicle
JP2018047858A (ja) カウルトップカバー
US10654526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JP7333007B2 (ja) ガラスラン
JP4620538B2 (ja) モール取付用クリップ
US9032586B2 (en) Wiper blade
US11081262B2 (en) Grommet
CN220742926U (zh) 汽车后门装饰板及汽车车门组件
CN211617397U (zh) 车辆天窗挡风网总成及车辆天窗
US10906462B2 (en) Trim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interior
CN113829846B (zh) 连接件及车辆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