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73464A - 电路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电路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73464A
CN113573464A CN202110742383.XA CN202110742383A CN113573464A CN 113573464 A CN113573464 A CN 113573464A CN 202110742383 A CN202110742383 A CN 202110742383A CN 113573464 A CN113573464 A CN 1135734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fferential
lattice
circuit board
adjacent
signal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4238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73464B (zh
Inventor
陈珑
唐佳茵
谭绿水
李露
廖引
戴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4238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734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73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34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734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34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13Electrical arrang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1/0237High frequency adaptations
    • H05K1/0245Lay-out of balanced signal pairs, e.g. differential lines or twisted lin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13Electrical arrang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1/0216Reduction of cross-talk, noise 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 H05K1/0228Compensation of cross-talk by a mutually correlated lay-out of printed circuit traces, e.g. for compensation of cross-talk in mounted 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13Electrical arrang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1/0237High frequency adaptations
    • H05K1/025Impedance arrangements, e.g. impedance matching, reduction of parasitic imped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tructure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路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电路板包括绝缘层、参考层以及信号传输层,绝缘层包括两个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参考层设置于第一表面一侧,参考层包括由多个第一格子单元构成的网格状导体,第一格子单元为具有第一对称轴的对称结构单元;信号传输层设置于第二表面一侧,信号传输层包括多组差分线对,各组差分线对包括与第一对称轴平行的两条差分线,且两条差分线关于部分第一对称轴在信号传输层上的正投影对称。上述电路板的每组差分线对的两根差分线均关于相应第一对称轴对称分布,从而保证差分线的阻抗一致,降低差分线在上传信号时的噪音,进而保证信号传输质量。

Description

电路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路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电路板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用来实现电路中的各个电子元件的电性连接。电路板通过差分线进行信号传输。
然而电路板容易出现差分线之间存在阻抗不一致,影响信号传输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路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旨在解决柔性电路板容易出现差分线之间存在阻抗不一致,影响信号传输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路板,包括:绝缘层,包括两个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参考层,设置于第一表面一侧,参考层包括由多个第一格子单元构成的网格状导体,第一格子单元为具有第一对称轴的对称结构单元;信号传输层,设置于第二表面一侧,信号传输层包括多组差分线对,各组差分线对包括与第一对称轴平行的两条差分线,且两条差分线关于部分第一对称轴在信号传输层上的正投影对称。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路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绝缘层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设置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将第一金属层制作成参考层,参考层包括由多个格子单元构成的网格状导体,格子单元为具有第一对称轴的对称结构单元;根据参考层将第二金属层制作成信号传输层,信号传输层包括多组差分线对,各组差分线对包括与第一对称轴平行的两条差分线,且两条差分线关于部分第一对称轴在信号传输层上的正投影对称。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电路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电路板包括具有绝缘层、参考层和信号传输层。参考层和信号传输层分别设置于绝缘层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参考层包括网格状导体,网格状导体的第一格子单元具有第一对称轴。信号传输层的各组差分线对均以第一格子单元为参照进行设置,均与第一对称轴平行。每组差分线对的两根差分线关于第一表面其中一条第一对称轴在信号传输层上的正投影对称分布。上述电路板的每组差分线对的两根差分线均关于相应第一对称轴对称分布,从而保证差分线的阻抗一致,降低差分线在上传信号时的噪音,进而保证信号传输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路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路板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的一种电路板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图1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附图未必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申请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即本申请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垂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垂直,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平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平行,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路板,电路板10包括绝缘层100、参考层200和信号传输层300。绝缘层100包括两个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参考层200设置于第一表面一侧,参考层200包括由多个第一格子单元210构成的网格状导体,第一格子单元210为具有第一对称轴212的对称结构单元。信号传输层300设置于第二表面一侧,信号传输层300包括多组差分线对310,各组差分线对310包括与第一对称轴212平行的两条差分线311,且两条差分线311关于部分第一对称轴212在信号传输层300上的正投影对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路板10,电路板10包括具有绝缘层100、参考层200和信号传输层300。参考层200和信号传输层300分别设置于绝缘层10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参考层200包括网格状导体,网格状导体的第一格子单元210具有第一对称轴212。信号传输层300的各组差分线对310均以第一格子单元210为参照进行设置,均与第一对称轴212平行。每组差分线对310的两根差分线311关于第一表面其中一条第一对称轴212在信号传输层300上的正投影对称分布。由于每组差分线对310的两根差分线311均关于相应第一对称轴212对称分布,从而保证差分线311的阻抗一致,降低差分线311在上传信号时的噪音,进而保证信号传输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电路板10可以是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其绝缘层可以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相应的参考层200和信号传输层300则是铜箔为基材制成的。绝缘层100厚度相对较薄,其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对较大,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为绝缘层100的两个相对于厚度方向的相背的表面。参考层200设置于第一表面一侧,位于第一表面。参考层200包括由多个第一格子单元210构成的网格状导体。各第一格子单元210为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为第一对称轴212,第一对称轴212位于第一表面内。第一格子单元210可为正三角形格子单元、正方形格子单元、正六边形格子单元以及正八边形格子单元等规则的格子单元结构。上述不同形状的第一格子单元210均是以第一格子单元210在绝缘层100的厚度方向正投影的形状进行命名和区分。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格子单元210可以具有多个对称轴,可选择其中的一个对称轴作为第一对称轴212。当某个第一格子单元210,如第一格子单元M的第一对称轴212确定后,其他第一格子单元210的第一对称轴212也随之确定,即为与第一格子单元M的第一对称轴212平行的对称轴或与第一格子单元M的第一对称轴212的延长线重合的对称轴。
信号传输层300设置于第二表面一侧,位于第二表面。信号传输层300包括多组差分线对310,每组差分线对310包括两条差分线311。每组差分线对310均以第一格子单元210为参照物进行设置,其中的两条差分线31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对称轴212的延伸方向平行。每组差分线对310根据可在第二表面的设计位置需求选择第一表面的第一格子单元210作为参照物。当差分线311的设计长度较长时,作为参照物的第一格子单元210数量相对较多。通常,选择作为参照物的第一格子单元210为多个,多个作为参照物的第一格子单元210的第一对称轴212位于参考层200所在平面的同一直线上,其投影到信号传输层300作为该组差分线对310中的两条差分线311之间的对称轴。不同组的差分线对310选择不同的第一格子单元210作为参照物,与之相应的第一对称轴212也不同。为便于描述,后续将两条差分线311关于某结构在信号传输层300上厚度方向的正投影对称,简写为两条差分线311关于某结构对称。如关于第一对称轴212在信号传输层300上的厚度正投影对称,简写为两条差分线311关于第一对称轴212对称。
当然,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每组差分线对310的两条差分线311也可以关于第一格子单元210的格线211对称。多条格线211首尾相接围绕形成第一格子单元210。格线211具有一定的宽度,其具有两条边。因此,每组差分线对310的两条差分线311可关于格线211的两条边中的任一条边对称,也可以关于格线211的中心线对称。以每组差分线对310的两条差分线31关于格线211的中心线对称为例,两条差分线31各自靠近中心线的边部到中心线的距离相等。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差分线对310中的两条差分线311的对称轴为第二对称轴312,相邻两组差分线对310的第二对称轴312之间的第一距离为h1,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一列第一格子单元210的第一对称轴212与该一列第一格子单元210相邻的另一列第一格子单元210的第一对称轴212之间的第二距离为h2,第一距离h1和第二距离h2满足关系式:h1=n*h2,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第二对称轴312为差分线对310中的两条差分线311的对称轴,其实际上是作为参照物的第一格子单元210的第一对称轴212在信号传输层300的投影,即位于信号传输层300所在平面。相邻两组差分线对310的第二对称轴312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h1。两条第二对称轴312平行,二者间的距离为任一条第二对称轴312的点到另一条第二对称轴312的垂线段的长度。
网格状导体的第一格子单元210呈行列分布,同一列的第一格子单元210的第一对称轴212在同一条直线上,即列的排布方向为第一对称轴212的延伸方向,而行的排布方向为第一对称轴212的垂直方向。同一行的第一格子单元210可平齐或在列方向上错开设置。相邻两列第一格子单元210的两条第一对称轴212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h2。两条第一对称轴212平行,二者间的距离为任一条第一对称轴212的点到另一条第一对称轴212的垂线段的长度。
第一距离h1和第二距离h2满足关系式:h1=n*h2。
当n为1,h1=h2,如图3所示。与两组差分线对310对应的用于为两组差分线311提供参考的两列第一格子单元210也是相邻状态。在第一格子单元210的设计尺寸和两组差分线对310之间的设计距离相近时,则第一距离h1和第二距离h2符合该种情形。
当n为大于1的正整数时,与两组差分线对310对应的用于为两组差分线311提供参考的两列第一格子单元210之间不是相邻状态。两列第一格子单元210之间还包括其他列第一格子单元210。如图2所示,当n为2时,与两组差分线对310应的两列第一格子单元210之间还包括一列格子单元。在第一格子单元210的设计尺寸较小(如格线211距离较短),而两组差分线对310之间的设计距离较大时,则第一距离h1和第二距离h2符合该种情形。
上述电路板10可满足第一格子单元210和差分线对310不同设计需求,使得多种规格的差分线311均可以关于相应第一对称轴212对称分布,从而保证差分线311的阻抗一致,降低差分线311在上传信号时的噪音,进而保证信号传输质量。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4,第一格子单元210为正方形第一格子单元,第一格子单元210的边部为格线211,且相邻第一格子单元210共用一条格线211,第一对称轴212为第一格子单元210的对角线,格线211的线宽为c,一组相对设置的格线211的两相邻边部之间的距离为e。每组差分线对310中,两条差分线311之间的距离的一半为a,差分线311的线宽的一半为b。相邻差分线对310的两条相邻差分线311之间的距离为f。其中,
Figure BDA0003141781110000061
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申请人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当存在多组差分线对310等间距排布时,容易出现部分差分线对310关于第一对称轴212对称分布,而其他组差分线对310则无法关于第一对称轴212对称分布,从而造成部分差分线311之间存在阻抗不一致,影响信号传输的问题。
基于申请人发现的上述问题,申请人对电路板10的结构进行改进,对其中的差分线对310和第一格子单元210的各项参数进行优化。
如图4所示,第一格子单元210为正方形第一格子单元。两条差分线311之间的距离为两条差分线311的两条相邻边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上述距离的一半为a。差分线311的线宽的一半为b。一组相对设置的格线211中,两相邻边部相互平行,二者之间的距离为e。格线211的线宽为c。线段a、线段b和线段c构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者满足关系:
Figure BDA0003141781110000072
Figure BDA0003141781110000073
如图4所示,相邻差分线对310的两条相邻差分线311之间的距离f为两组差分线对310的两条相邻的差分线311相邻的边部之间的距离。在垂直第一对称轴212的方向上长度为a+2b+f+a+2b的线段、第一对称轴212延伸的方向上长度为a+2b+f+a+2b的线段与线段c/2+e+c/2形成了等腰直角三角形。而前述已经论述过第一距离h1和第二距离h2满足关系式:h1=n*h2,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因此,三者满足关系:
Figure BDA0003141781110000071
在差分线对310和第一格子单元210同时满足上述关系时,可保证多组差分线对310等间距排布时,所有的差分线对310均关于相应的第一对称轴212对称分布,从而保证差分线311之间的阻抗一致,降低差分线311在上传信号时的噪音,进而保证信号传输质量。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和图6,第一格子单元210为正八边形第一格子单元,第一格子单元210的边部为格线211,第一对称轴212垂直于一组格线211。在第一对称轴212的垂直方向上,相邻第一格子单元210的部分格线211重叠,且相邻第一格子单元210的中点之间连线与差分线对310的夹角为67.5°。格线外部的长度为x,格线内部的长度为y,第一格子单元210的中点至第一格子单元210外顶点的距离为R,第一格子单元210的中点至第一格子单元210内顶点的距离为r。每组差分线对310中,两条差分线311之间的距离的一半为a,差分线311的线宽的一半为b。相邻差分线对310之间的两个相邻差分线311之间的距离为f。其中,
Figure BDA0003141781110000081
y=2(a+2b)。
如图5所示,在图5和图6中,为了清楚显示相邻正八边形第一格子单元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各线段的标识,因此将两个相邻正八边形第一格子未进行填充。在第一表面内,正八边形第一格子单元包括四组平行的格线211,第一对称轴212垂直于其中一组格线211。同一列的正八边形第一格子单元的第一对称轴212在同一条直线上。相邻第一格子单元210的中点之间连线与差分线对310的夹角为67.5°,使得相邻两列的正八边形第一格子单元在列的方向上错开设置。而在第一对称轴212的垂直方向上,相邻正八边形第一格子单元的部分格线211重叠。
如图6所示,正八边形第一格子单元为环形结构,格线外部构成环形结构的外部轮廓,其长度为x。格线内部构成环形结构的内部轮廓,其长度为y。正八边形第一格子单元内顶点为相邻格线外部的交点,正八边形第一格子单元内顶点为相邻格线内部的交点。正八边形第一格子单元的中点至正八边形第一格子单元外顶点的距离为R,正八边形第一格子单元的中点至正八边形第一格子单元内顶点的距离为r。两条差分线311之间的距离为两条差分线311的两条相邻边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上述距离的一半为a。差分线311的线宽的一半为b。
如图6所示,具体地,在第一对称轴212的垂直方向上,相邻两个正八边形第一格子单元的中点到外顶点长度为R的线段形成了一个正方形C。该正方形C的对角线为相邻第一格子单元210的中点之间连线。且相邻第一格子单元210的中点之间连线与差分线对310的夹角为67.5°,即与第一对称轴212的夹角为67.5°。由此,正方形C的对角线、在垂直第一对称轴212的方向上长度为a+2b+f+a+2b的线段以及第一对称轴212的部分线段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D。该直角三角形D的夹角为22.5°。因此,在该直角三角形D中,
Figure BDA0003141781110000082
此外,该直角三角形D的长度为a+2b+f+a+2b的边为正方形C的对角线与边形成夹角的角平分线。且该边将格线211平分为两部分。因此,相应的,
Figure BDA0003141781110000083
在差分线对310和第一格子单元210同时满足上述关系时,可保证多组差分线对310等间距排布时,所有的差分线对310均关于相应的第一对称轴212对称分布,从而保证差分线311之间的阻抗一致,降低差分线311在上传信号时的噪音,进而保证信号传输质量。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在差分线对310延伸的方向上,相邻第一格子单元210的部分格线211重叠或相邻第一格子单元210的部分格线外部边缘相抵。
如图7所示,图7为一实施例的相邻第一格子单元210在差分线对310延伸的方向上部分格线外部边缘相抵的示意图。在差分线对310延伸的方向上的两个相邻第一格子单元210中,一个第一格子单元210沿差分线对310垂直方向的格线外部边缘与另一个第一格子单元210的最接近的格线外部边缘刚好接触,不存在重叠区域。该种方式的正八边形第一格子单元,同一列的正八边形第一格子单元结构完整,形状规则,便于制作。
如图8所示,图8为一实施例的相邻第一格子单元210在差分线对310延伸的方向上部分格线211重叠的示意图。在差分线对310延伸的方向上的两个相邻第一格子单元210中,一个第一格子单元210沿差分线对310垂直方向的格线211与另一个第一格子单元210的格线211存在重叠区域。重叠区域大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图8示例性的示出了一个第一格子单元210的格线外部边缘与另一个第一格子单元210的格线内部边缘平齐的重叠区域较大的方式,当然可减小二者的重叠区域大小。该种方式的正八边形第一格子单元,同一列的正八边形第一格子单元之间具有重叠部分,正八边形第一格子单元的环形结构的内部轮廓占比大,因而可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网格状导体易于弯折,从而减小电路板10的弯折应力。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9,电路板10还包括通孔240,通孔240穿透绝缘层100,并与第一格子单元210和差分线对310均间隔设置,通孔240位于相邻两组差分线对310之间,且通孔240的圆心在相邻两组差分线311之间的中心线上。
当相邻两组差分线对310之间的距离较大时,可在绝缘层100上设置通孔240。通孔240分别与第一格子单元210、差分线对310间隔设置。通孔240设置在相邻两组差分线311之间的中部。通孔240可作为地孔使用,用于接地,从而增强电路板10的安全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信号传输层300还包括金属线,金属线设置于相邻两组差分线311之间的中心线上。
当相邻两组差分线对310之间的距离较小时,可在绝缘层100上设置金属线。金属线与相邻两组差分线对310均间隔设置,且位于其中心线上。金属线可作为接地线使用,从而增强电路板10的安全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0,信号传输层300包括多个参数不同的第一格子单元210的区域,差分线311的延伸方向根据对应区域的第一格子单元210的参数对应设置,参数为第一格子单元210的形状、尺寸和排列角度中的一种或几种。
由于设计需求,差分线对310很可能不会一直保持沿同一方向延伸,甚至也可能出现差分线对310之间的间距调整的情况。基于此,信号传输层300可根据差分线对310的设计需要设置多个区域。相邻两个区域的第一格子单元210的形状、尺寸和排列角度中至少有一个不同。
第一格子单元210的形状差异可表现为:在两个相邻区域的第一格子单元210中,一个区域的第一格子单元210的形状为正方形第一格子单元,而另一个区域的第一格子单元210的形状为正六边形第一格子单元210。
第一格子单元210的尺寸差异可表现为:在两个相邻区域的第一格子单元210中,两个区域的第一格子单元210的形状相同,格线211长度和/或格线211的线宽不同。
第一格子单元210的排列角度差异可表现为:在两个相邻区域的第一格子单元210中,两个区域的第一格子单元210的朝向不同。如图10中,上方的第一区域220的各列第一格子单元210竖直分布,而下方的第二区域230的各列第一格子单元210倾斜分布。
第一对称轴212的位置和方向由第一格子单元210决定,由于不同区域的第一格子单元210的参数进行了调整,因而相应的第一对称轴212的位置和方向也会相应调整。差分线311的延伸方向和位置根据第一对称轴212的位置、第一对称轴212的位置方向、第一格子单元210的尺寸以及第一格子单元210的形状进行相应调整,使得每组差分线对310的两根差分线311均关于相应第一对称轴212对称分布的要求。上述电路板10可对差分线311进行合理布局,适应多种形状、尺寸的要求,且差分线311的阻抗一致,可降低差分线311在上传信号时的噪音,进而保证信号传输质量。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0,差分线311在两个相邻区域相接位置圆滑过渡。该设计使得差分线311在两个相邻区域相接位置的应力分散,增强了差分线311的强度,差分线311不容易折断,从而提高了电路板10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相邻区域的第一格子单元210的排列角度不同,其中一个区域中的各列第一格子单元210竖直分布,另一个区域中的的各列第一格子单元210倾斜分布。
如图10中,上方的第一区域220的各列第一格子单元210竖直分布,而下方的第二区域230的各列第一格子单元210倾斜分布,其倾斜角度可以是30°、45°、60°等角度。
该设计使得的电路板10的参考层的第一格子单元较为规整,可将竖直分布的第一格子单元210所在区域作为参考制作另一区域的第一格子单元210,使得制作更为方便。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面设有用于定位参考层200的第一标记物,和/或第二表面设有用于定位信号传输层300的第二标记物。
参考层200和信号传输层300位于绝缘层100的两个表面,分别进行制作。因此,可在第一表面设有第一标记物用于定位参考层200,使得确定第一格子单元210的位置更为方便。同样的,可在第二表面设有第二标记物用于信号传输层300,使得确定差分线311的位置更为方便。可以理解的是,绝缘层100可同时具有一标记物和第二标记物时,使得确定差分线311和参考层200的位置更为方便。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1和图12,电路板10包括弯折区700和非弯折区800,弯折区700和非弯折区800包括绝缘层100、参考层200和信号传输层300。位于弯折区700的信号传输层300包括由多个第二格子单元810构成的网格结构,网格结构与差分线311间隔设置,第二格子单元810和第一格子单元210相同或不同。
当电路板10有弯折需求时,电路板10在设计时会划分弯折区700和非弯折区800。在外观上,弯折区700和非弯折区800之间的区别可能不明显,为了清楚的表现弯折区700和非弯折区800的位置,申请人在弯折区700的区域外增加了一个虚线框。弯折区700和非弯折区800均包括绝缘层100、参考层200和信号传输层300。一般来说,电路板10是两面具有铜层的绝缘材料制作形成的。绝缘材料对应形成绝缘层100,两个铜层后续加工分别形成参考层200和信号传输层300。以信号传输层300为例,在铜层上刻蚀形成差分线311,实际除了差分线311的部分外,信号传输层300还包括部分未被刻蚀的铜层结构,即实铜。该实铜相较于绝缘层100,质地较硬,使得电路板10不易弯折。因而在弯折区700设置多个第二格子单元810构成的网格结构,实际上是在实铜上设置网格结构,不会与差分线311接触;同时减少了实铜的面积,增强了电路板10的易弯折性。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格子单元810和第一格子单元210的参数可完全相同、部分相同也可完全不同。第二格子单元810为正方形第二格子单元810时,其格线211的线宽可为0.1毫米,一个正方形第二格子单元810中两条平行的格线211相接边部之间的距离可为0.4毫米。该种第二格子单元810形成的网格结构使得电路板10的易弯折性好。在其他实施例中,信号传输层300也可以包括实铜,但是为了更清晰体现电路板10的结构,并未在图中示出。
需要说明的是,弯折区700处,第二格子单元810处可以直接设置为镂空区,进一步减小应力。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格子单元810和第一格子单元210相同,在垂直于参考层200所在的平面,第二格子单元810的正投影和第一格子单元210的正投影重合。此时,弯折区700的易弯折性能更好。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路板的制备方法。
如图13所示,图13为一实施例的电路板的制备工艺流程图,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在绝缘层10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设置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
S200:将第一金属层制作成参考层200,参考层200包括由多个格子单元构成的网格状导体,格子单元为具有第一对称轴212的对称结构单元。
S300:根据参考层200将第二金属层制作成信号传输层300,信号传输层300包括多组差分线对310,各组差分线对310包括与第一对称轴212平行的两条差分线311,且两条差分线311关于部分第一对称轴212在信号传输层300上的正投影对称。
在步骤S200可通过前述的刻蚀方式将第一金属层制作成参考层200,在步骤S300中前述的刻蚀方式将第二金属层制作成信号传输层300。
上述电路板的制备方法,制备工艺成熟,制备的电路板的每组差分线对310的两根差分线311均关于相应第一对称轴212对称分布。电路板的差分线311的阻抗一致,降低差分线311在上传信号时的噪音,进而保证信号传输质量。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
如图14所示,图14为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面板1包括上述的电路板10。电路板10包括绝缘层100、参考层200和信号传输层300。
绝缘层100包括两个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参考层200设置于第一表面一侧,参考层200包括由多个第一格子单元210构成的网格状导体,第一格子单元210为具有第一对称轴212的对称结构单元。信号传输层300设置于第二表面一侧,信号传输层300包括多组差分线对310,各组差分线对310包括与第一对称轴212平行的两条差分线311,且两条差分线311关于部分第一对称轴212在信号传输层300上的正投影对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电路板10包括具有绝缘层100、参考层200和信号传输层300。参考层200和信号传输层300分别设置于绝缘层10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参考层200包括网格状导体,网格状导体的第一格子单元210具有第一对称轴212。信号传输层300的各组差分线对310均以第一格子单元210为参照进行设置,均与第一对称轴212平行。每组差分线对310的两根差分线311关于第一表面其中一条第一对称轴212在信号传输层300上的正投影对称分布。由于每组差分线对310的两根差分线311均关于相应第一对称轴212对称分布,从而保证差分线311的阻抗一致,降低差分线311在上传信号时的噪音,进而保证信号传输质量。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提供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4)

1.一种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层,包括两个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参考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一侧,所述参考层包括由多个第一格子单元构成的网格状导体,所述第一格子单元为具有第一对称轴的对称结构单元;
信号传输层,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一侧,所述信号传输层包括多组差分线对,各组所述差分线对包括与所述第一对称轴平行的两条差分线,且所述两条差分线关于部分所述第一对称轴在所述信号传输层上的正投影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线对中的两条差分线的对称轴为第二对称轴,相邻两组所述差分线对的第二对称轴之间的第一距离为h1,沿所述第一对称轴延伸方向的一列第一格子单元的第一对称轴与该一列第一格子单元相邻的另一列第一格子单元的第一对称轴之间的第二距离为h2,所述第一距离h1和所述第二距离h2满足关系式:
h1=n*h2
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格子单元为正方形第一格子单元,所述第一格子单元的边部为格线,且相邻第一格子单元共用一条格线,所述第一对称轴为所述第一格子单元的对角线,所述格线的线宽为c,一组相对设置的所述格线的两相邻边部之间的距离为e;
每组所述差分线对中,两条所述差分线之间的距离的一半为a,所述差分线的线宽的一半为b;相邻所述差分线对的两条相邻差分线之间的距离为f;
其中,
Figure FDA0003141781100000011
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格子单元为正八边形第一格子单元,所述第一格子单元的边部为格线,所述第一对称轴垂直于一组格线;在所述第一对称轴的垂直方向上,相邻第一格子单元的部分格线重叠,且相邻第一格子单元的中点之间连线与所述差分线对的夹角为67.5°;
所述格线外部的长度为x,所述格线内部的长度为y,所述第一格子单元的中点至所述第一格子单元外顶点的距离为R,所述第一格子单元的中点至所述第一格子单元内顶点的距离为r;
每组所述差分线对中,两条所述差分线之间的距离的一半为a,所述差分线的线宽的一半为b;相邻所述差分线对之间的两个相邻所述差分线之间的距离为f;
其中,
Figure FDA0003141781100000021
y=2(a+2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差分线对延伸的方向上,相邻第一格子单元的部分格线重叠或相邻第一格子单元的部分格线外部边缘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还包括通孔通孔,所述通孔穿透所述绝缘层,并与所述第一格子单元和所述差分线对均间隔设置,所述通孔位于相邻两组所述差分线对之间,且所述通孔的圆心在相邻两组所述差分线之间的中心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层还包括金属线,所述金属线设置于相邻两组所述差分线之间的中心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层包括多个参数不同的第一格子单元的区域,所述差分线的延伸方向根据对应区域的第一格子单元的参数对应设置,所述参数为所述第一格子单元的形状、尺寸和排列角度中的一种或几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线在两个相邻所述区域相接位置圆滑过渡。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所述区域的第一格子单元的排列角度不同,其中一个所述区域中的各列所述第一格子单元竖直分布,另一个所述区域中的的各列所述第一格子单元倾斜分布。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设有用于定位所述参考层的第一标记物,和/或所述第二表面设有用于定位所述信号传输层的第二标记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弯折区和非弯折区,所述弯折区和所述非弯折区包括绝缘层、参考层和信号传输层;
位于所述弯折区的信号传输层包括由多个第二格子单元构成的网格结构,所述网格结构与所述差分线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格子单元和所述第一格子单元相同或不同。
13.一种电路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绝缘层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设置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
将第一金属层制作成参考层,所述参考层包括由多个格子单元构成的网格状导体,所述格子单元为具有第一对称轴的对称结构单元;
根据所述参考层将第二金属层制作成信号传输层,所述信号传输层包括多组差分线对,各组所述差分线对包括与所述第一对称轴平行的两条差分线,且所述两条差分线关于部分所述第一对称轴在所述信号传输层上的正投影对称。
14.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
CN202110742383.XA 2021-06-30 2021-06-30 电路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 Active CN1135734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2383.XA CN113573464B (zh) 2021-06-30 2021-06-30 电路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2383.XA CN113573464B (zh) 2021-06-30 2021-06-30 电路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3464A true CN113573464A (zh) 2021-10-29
CN113573464B CN113573464B (zh) 2022-11-15

Family

ID=78163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42383.XA Active CN113573464B (zh) 2021-06-30 2021-06-30 电路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7346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54582A (zh) * 2021-11-19 2022-03-29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差分线的布线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JP7423294B2 (ja) 2019-12-12 2024-01-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配線基板および電子機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8713A (zh) * 1999-11-24 2002-11-06 泰拉丁公司 差分信号电接插件
CN101594732A (zh) * 2008-05-27 2009-12-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路板
CN102548187A (zh) * 2010-12-20 2012-07-0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印刷电路板
CN105611718A (zh) * 2016-01-29 2016-05-2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电路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8713A (zh) * 1999-11-24 2002-11-06 泰拉丁公司 差分信号电接插件
CN101594732A (zh) * 2008-05-27 2009-12-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路板
US20090294152A1 (en) * 2008-05-27 2009-12-03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102548187A (zh) * 2010-12-20 2012-07-0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印刷电路板
CN105611718A (zh) * 2016-01-29 2016-05-2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电路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23294B2 (ja) 2019-12-12 2024-01-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配線基板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14254582A (zh) * 2021-11-19 2022-03-29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差分线的布线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254582B (zh) * 2021-11-19 2024-01-30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差分线的布线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3464B (zh) 2022-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73464B (zh) 电路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
EP1720384B1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7633766B2 (en) Preferential via exit structures with triad configuration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US20050201065A1 (en) Preferential ground and via exit structures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US10038252B2 (en) Til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array antenna
KR102023338B1 (ko) 프린트 배선판
DE102011001029B4 (de) Antenneneinheit
JP2000507427A (ja) 双方向性、非中実の、インピーダンスが制御された基準平面
JP2021519943A (ja) フレキシブル表示パネルとフレキシブル表示装置
CN110740563B (zh) 布线基板
CN101112135A (zh) 改进的匹配阻抗表面贴装技术基底面
JPWO2008050706A1 (ja) プリント配線板、プリント配線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気機器
EP2640169A2 (en) Multilayered wiring substrat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15005744A (ja) フレキシブル回路板の差動モード信号伝送線のための減衰低減用接地構造体
WO2011048763A1 (ja) 配線基板設計支援装置、配線基板設計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配線基板
CN105611718A (zh) 柔性电路板
JP6289118B2 (ja) 信号伝送路
US8803003B2 (en) Delta arrangement of hexagonal-close-packed signal pairs
CN114333560A (zh) 显示面板和电路板
EP1841298A2 (en) Plated vias exit structure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20210185805A1 (en) Printed wiring board, electronic circuit, determining method of wiring, and program
CN219979788U (zh) 多层基板和电子设备
WO2024024365A1 (ja) 配線回路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4420704A (zh) 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显示装置
JP2024038529A (ja) 配線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