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66327B - 冷风扇 - Google Patents

冷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66327B
CN113566327B CN202110801221.9A CN202110801221A CN113566327B CN 113566327 B CN113566327 B CN 113566327B CN 202110801221 A CN202110801221 A CN 202110801221A CN 113566327 B CN113566327 B CN 1135663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water
support
assembly
cooling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0122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66327A (zh
Inventor
刘哲
梁桂明
白建东
张逸鸿
侯剑飞
孙明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080122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663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66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63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663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63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 F24F5/0035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using evapo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H02G3/0462Tubings, i.e. having a closed section
    • H02G3/0481Tubings, i.e. having a closed section with a circular cross-s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4Free-cooling system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风扇,包括出风组件、加湿组件、支撑组件及连通管道。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件上开设有走管孔,走管孔的轴线与出风组件相对于第一支撑件的转动轴线同轴,且连通管道的一端穿过走管孔并连接于通水孔处,便于通过连通管道将水通过通水孔输送至加湿组件。而当出风组件带动加湿组件相对于第一支撑件转动或摆动时,由于走管孔的轴线与出风组件相对于第一支撑件的转动轴线同轴,使得穿设于走管孔内的管道仅在走管孔内转动,而不会发生位置变化。利用走管孔不仅能够支撑连通管道,同时保证连通管道设置的稳定性,进而保证通过连通管道向加湿组件输水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冷风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扇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冷风扇。
背景技术
冷风扇一般是利用循环水泵不间断地把输送的冷风扇的加湿组件上,以使经过冷风扇吹出的风能够经过加湿组件,进而实现对空气加湿降温的目的。对于能够实现转动调节出风角度的冷风扇,由于冷风扇需要在转动的过程中将水输送至加湿组件上,进而导致冷风扇输水的结构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冷风扇在摇头过程中输水的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冷风扇,该冷风扇可以达到提高摇头过程中输水稳定的技术效果。
一种冷风扇,所述冷风扇包括出风组件、加湿组件、支撑组件及连通管道,所述加湿组件安装于所述出风组件上,所述加湿组件上开设有通水孔;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出风组件上,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上开设有走管孔,且所述走管孔的轴线与所述出风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转动轴线同轴;所述连通管道的一端穿过所述走管孔并连接于所述通水孔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冷风扇还包括摇头组件,所述摇头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出风组件带动所述加湿组件相对于所述支撑组件以所述转动轴线为轴线摆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间隔设置,所述摇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上;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出风组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上开设有走线孔,所述走线孔的轴线与所述出风组件的转动轴线同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冷风扇还包括储水件,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于所述储水件上,且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撑座背向于所述储水件的一侧上,所述储水件内形成有蓄水腔,所述连通管道远离所述通水孔的一端穿设于所述蓄水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组件包括风壳、风机及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安装于所述风壳内,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并位于所述风壳内,所述加湿组件设置于所述风壳内并位于所述安装支架的一侧;所述风壳上开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条形的摆动避让槽,单个所述摆动避让槽的长度方向为所述出风组件相对于所述支撑组件的摆动方向,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摆动避让槽与所述安装支架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上形成有第一转动结构,所述第一转动结构穿设于所述走管孔内并能够在所述走管孔内转动;所述第一转动结构上开设有与所述走管孔同轴的第一连通孔,所述连通管道的一端能够穿过所述第一连通孔;和/或
所述安装支架上形成有第二转动结构,所述第二转动结构穿设于所述走线孔内并能够在所述走线孔内转动;所述第二转动结构上开设有与所述走线孔同轴的第二连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冷风扇还包括水管转接头,所述水管转接头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水管转接头的另一端能够穿过一所述摆动避让槽,所述水管转接头内形成有走水通道,所述连通管道远离所述通水孔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水管转接头的另一端上,以使所述走水通道通过所述连通管道与所述走管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管转接头包括第一转接部及与所述第一转接部相连接的第二转接部,所述第一转接部内形成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二转接部内形成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以形成所述走水通道;所述第一转接部与所述第二转接部的连接处形成有所述第一安装结构,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与所述蓄水腔连通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转接部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处,所述第二转接部远离所述第一转接部的一端能够穿过所述摆动避让槽与所述连通管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冷风扇还包括导线保护套,所述导线保护套内形成有保护槽,所述导线保护套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导线保护套的另一端能够穿过一所述摆动避让槽,且所述保护槽能够与所述走线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线保护套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安装结构,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导线保护套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处。
上述冷风扇,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件上开设有走管孔,走管孔的轴线与出风组件相对于第一支撑件的转动轴线同轴,且连通管道的一端穿过走管孔并连接于通水孔处,便于通过连通管道将水通过通水孔输送至加湿组件。而当出风组件带动加湿组件相对于第一支撑件转动或摆动时,由于走管孔的轴线与出风组件相对于第一支撑件的转动轴线同轴,使得穿设于走管孔内的管道仅在走管孔内转动,而不会发生位置变化。利用走管孔不仅能够支撑连通管道,同时保证连通管道设置的稳定性,进而保证通过连通管道向加湿组件输水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个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在附图中: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冷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冷风扇省略储水件及部分风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加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冷风扇省略加湿组件及连通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的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所示的冷风扇省略安装支架与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中的水管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4中的导线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4所示的冷风扇的侧视图;
图11为另一实施例的冷风扇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冷风扇,100、出风组件,110、风壳,112、摆动避让槽,113、进风孔,114、出风孔,120、风机,130、安装支架,132、第二转动结构,134、第二连通孔,200、加湿组件,210、通水孔,220、湿帘,230、分水件,240、接水件,300、支撑组件,310、第一支撑件,312、走管孔,320、第二支撑件,322、走线孔,330、支撑座,331、接水槽,332、第一安装孔,333、第二安装孔,340、安装件,400、连通管道,500、摇头组件,510、驱动源,520、主动齿轮,530、从动齿轮,600、储水件,700、水管转接头,710、走水通道,720、第一转接部,730、第二转接部,732、第一防干扰槽,740、第一安装结构,800、导线保护套,810、保护槽,820、第二安装结构,830、卡入口,840、第二防干扰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地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冷风扇10,至少能够实现对空气的加湿制冷,保证使用的稳定性。具体地,所述冷风扇10包括出风组件100、加湿组件200、支撑组件300(如图5所示)及连通管道400,所述加湿组件200安装于所述出风组件100上,所述加湿组件200上开设有通水孔210;所述支撑组件300包括第一支撑件310,所述第一支撑件310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出风组件100上,所述第一支撑件310的一端上开设有走管孔312,且所述走管孔312的轴线与所述出风组件100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件310的转动轴线同轴,所述连通管道400的一端穿过所述走管孔312并连接于所述通水孔210处。
上述冷风扇10,支撑组件300的第一支撑件310上开设有走管孔312,走管孔312的轴线与出风组件100相对于第一支撑件310的转动轴线同轴,且连通管道400的一端穿过走管孔312并连接于通水孔210处,便于通过连通管道400将水通过通水孔210输送至加湿组件200。而当出风组件100带动加湿组件200相对于第一支撑件310转动或摆动时,由于走管孔312的轴线与出风组件100相对于第一支撑件310的转动轴线同轴,使得穿设于走管孔312内的连通管道400仅在走管孔312内转动,而不会发生位置变化。利用走管孔312不仅能够支撑连通管道400,同时保证连通管道400设置的稳定性,进而保证通过连通管道400向加湿组件200输水的稳定性。
参阅图2及图3,一实施例中,通水孔210开设于加湿组件200的顶壁或靠近顶壁位置上,以保证水能够淋湿加湿组件200。具体地,所述加湿组件200包括湿帘220及分水件230,所述分水件230设置于所述湿帘220的上方并安装于所述出风组件100上,所述分水件230内形成有分水空间,所述分水件230朝向所述湿帘220的一侧上开设有与所述分水空间相连通的分水孔,所述通水孔210开设有于所述分水件230上并与所述分水空间连通。连通管道400穿过走管孔312能够与分水件230上的通水孔210连通,进而便于通过分水件230的分水孔将水淋在湿帘220上。
进一步地,所述分水孔为多个,多个所述分水孔沿着所述湿帘220与所述分水件230连接的侧边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连通管道400穿过走管孔312能够与分水件230上的进水孔连通,进而便于通过分水件230的分水孔将水淋在湿帘220上。
一实施例中,所述加湿组件200还包括接水件240,所述接水件240设置于所述湿帘220的下方,且所述接水件240朝向所述湿帘220的一侧上形成有储水槽,储水槽的底壁上开设有排水孔。
参阅图2、图4及图5,一实施例中,冷风扇10还包括摇头组件500,所述摇头组件500用于驱动所述出风组件100带动所述加湿组件200相对于所述支撑组件300以所述转动轴线为轴线摆动。通过摇头组件500便于实现出风组件100带动加湿组件200的自动摆动,实现出风方向的改变。
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300还包括第二支撑件320,所述第二支撑件320与所述第一支撑件310间隔设置,所述摇头组件500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320的一端上;所述第二支撑件320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出风组件100上。由于连通管道400穿设于第一支撑件310的走管孔312,而摇头组件500设置第二支撑件320,避免摇头组件500与连通管道400在摇头的过程中相互干扰。
具体地,所述第二支撑件320的一端上开设有走线孔322,所述走线孔322的轴线与所述出风组件100的转动轴线同轴。进一步地,所述走线孔322的轴线与走管孔312的轴线同轴。通过设置走线孔322,能够避免出风组件100在转动的过程中,穿设于走线孔322的导线发生位置变化,进而影响摇头组件500的电性连接。
参阅图1、图2及图5,一实施例中,冷风扇10还包括储水件600,所述第二支撑件320与所述第一支撑件310分别安装于所述储水件600上,所述储水件600内形成有蓄水腔,所述连通管道400远离所述通水孔210的一端穿设于所述蓄水腔内。通过储水件600便于储存水分,进而便于通过连通管道400将蓄水腔内的水分输送至加湿组件200。
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300还包括支撑座330,所述支撑座330设置于所述储水件600上,且所述第二支撑件320与所述第一支撑件310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撑座330背向于所述储水件600的一侧上。通过支撑座330进一步便于第一支撑件310与第二支撑件320的安装。
具体地,支撑座330朝向出风组件100的一侧形成有接水槽331,加湿组件200的底壁上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孔沿竖直方向能够对准所述接水槽331并与所述接水槽331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排水孔开设于加湿组件200的接水件240的底壁上。在本实施例中,接水槽331位于第一支撑件310与第二支撑件320之间。在摇头的过程中,使得加湿组件200通过排水孔排出的水能够始终落入到与排水孔对准的接水槽331内,实现对加湿组件200排出的水的收集,降低冷风扇10在摇头的过程中漏水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330上开设有与所述接水槽331连通的漏水孔,所述接水槽331能够通过所述漏水孔与所述蓄水腔连通。具体地,所述漏水孔开设于所述接水槽331的底壁上。通过设置储水件600便于接水槽331内水能够有效排入到蓄水腔内,避免水在接水槽331内堆积,而导致出风组件100相对于支撑组件300摆动的过程中接水槽331内的水飞溅。
参阅图4、图6及图7,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组件100包括风壳110、风机120及安装支架130,所述安装支架130安装于所述风壳110内,所述风机120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130上并位于所述风壳110内,所述加湿组件200设置于所述风壳110内并位于所述安装支架130的一侧;所述风壳110上开设有摆动避让槽112,所述第一支撑件310的一端穿过所述摆动避让槽112与所述安装支架130转动连接。通过在风壳110上开设摆动避让槽112,便于第一支撑件310与安装支架130的连接,进而能够实现第一支撑件310与安装支架130的连接部分隐藏在风壳110内,进一步有利于结构的紧凑化。且由于风机120安装于安装支架130上,进而通过驱动安装支架130摆动带动风机120摆动,实现出风方向的调整。
一实施例中,所述风壳110上开设有进风孔113及出风孔114,所述加湿组件200位于所述风机120与所述进风孔113之间。以便于使得通过进风孔113进来的风经过加湿组件200的加湿降温后能够由出风孔114吹出。在其他实施例中,加湿组件200还可以位于风机120与出风孔114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壳110上开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条形的摆动避让槽112,单个所述摆动避让槽112的长度方向为所述出风组件100相对于所述支撑组件300的摆动方向,所述第二支撑件32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310的一端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摆动避让槽112与所述安装支架130转动连接。其中安装支架130与风壳110连接,加湿组件200与风壳110连接,通过驱动安装支架130摆动,能够带动风壳110与加湿组件200同步摆动。通过条形的摆动避让槽112能够避免摆动过程中第一支撑件310与第二支撑件320对出风组件100的干扰。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仅驱动安装支架130带动风机120摆动,风壳110相对于支撑座330的位置固定,进而摆动避让槽112仅需第一支撑件310及第二支撑件320能够穿设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130相对于所述支撑座330的转动轴线的方向为第一支撑件310朝向所述第二支撑件320的方向,即为走管孔312的轴线方向,也即为走线孔322的轴线方向。通过设置第一支撑件310与第二支撑件320同时与安装支架130转动连接,能够提高安装支架130摆动的稳定性。
参阅图5及图6,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130上形成有第一转动结构,所述第一转动结构穿设于所述走管孔312内并能够在所述走管孔312内转动;所述第一转动结构上开设有与所述走管孔312同轴的第一连通孔,所述连通管道400的一端能够穿过所述第一连通孔。通过第一转动结构便于实现安装支架130相对于支撑件的转动配合。通过第一连通孔便于实现管道的穿设。
具体地,第一转动结构与走管孔312之间还可以设置转动套,以保护第一转动结构的外壁和/或保护走管孔312的内壁。
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130上形成有第二转动结构132,所述第二转动结构132穿设于所述走线孔322内并能够在所述走线孔322内转动;所述第二转动结构132上开设有与所述走线孔322同轴的第二连通孔134。导线能够穿过第二连通孔134,实现与摇头组件500的电性连接。
一实施例中,摇头组件500包括驱动源510、主动齿轮520及与所述主动齿轮520相啮合的从动齿轮530,所述从动齿轮530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320的一端上,且所述从动齿轮530的轴线与所述安装支架130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件320的转动轴线重合,所述驱动源510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130上,所述驱动源510用于驱动所述主动齿轮520转动。具体地,从动齿轮530固定于第二支撑件320的一端上。从动齿轮530上开设有与走线孔322连通的穿孔,便于导线能够有效穿过穿孔并穿设于走线孔322。在本实施例中,从动齿轮530的轴线与走线孔322的轴线同轴,同时与安装支架130的转动轴线一致。
在摇头的过程中,由于从动齿轮530相对于第二支撑件320的位置固定,进而当驱动源510驱动主动齿轮520转动时,主动齿轮520相对于从动齿轮530转动,以使主动齿轮520围绕从动齿轮530的轴线转动的作用。进而摆动驱动源510及与驱动源510安装连接的安装支架130围绕上从动齿轮530的轴线转动,实现出风组件100摇头的效果。
在其他实施例中,摇头组件500还可以仅包括驱动源510,通过驱动源510直接驱动安装支架130相对于的第二支撑件320转动。或者摇头组件500包括驱动源510及连杆组件,驱动源510通过连杆组件驱动安装支架130相对于第二支撑件320转动,或者摇头组件500还可以通过驱动结构驱动安装支架130,只要能够实现安装支架130相对于第二支撑件320转动即可。
一实施例中,冷风扇10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风壳110内,所述摇头组件500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器和/或所述风机120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器。具体地,驱动源510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器便于实现对摇头组件500和/或风机120的控制,进而便于实现摇头和/或出风效果的控制。
具体地,所述出风组件100还包括风道件,所述风道件设置于风壳110内,且所述风机120设置于所述风道件内,所述安装支架130安装于所述风道件的一侧,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风道件背向于所述支撑座330的一侧,并位于所述风壳110的内壁与所述风道件的外壁之间。在本实施例中,风壳110的进风孔113与出风孔114通过风道件内的通道连通。通过风道件一方面提高风机120出风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便于支撑控制器,以使控制器远离支撑座330,进而远离接水槽331,避免水飞溅或泄露对控制器的影响。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器还可以设置于安装支架130上,只要能够实现对控制器的安装支撑即可。
参阅图2、图5及图8,一实施例中,冷风扇10还包括水管转接头700,所述水管转接头700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支撑座330上,所述水管转接头700的另一端能够穿过一所述摆动避让槽112,所述水管转接头700内形成有走水通道710,所述连通管道400远离所述通水孔21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水管转接头700的另一端上,以使所述走水通道710通过所述连通管道400与所述走管孔312连通。其中,所述水管转接头700与第一支撑件310能够穿过同一所述摆动避让槽112。通过设置水管转接头700,避免连通管道400穿设于摆动避让槽112,导致风壳110在摆动的过程中,对连通管道400造成磨损,通过水管转接头700有效保护连通管道400,且能够保证水路流通的稳定性。
具体地,所述水管转接头700远离所述连通管道400的一端能够连接至所述储水件600的蓄水腔,以使所述走水通道710与所述蓄水腔连通。蓄水腔内的水能够通过水管转接头700的走水通道710流入到连通管道400内,并通过连通管道400输送至加湿组件200。
一实施例中,所述水管转接头700包括第一转接部720及与第一转接部720相连接的第二转接部730,所述第一转接部720内形成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二转接部730内形成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形成所述走水通道710。
具体地,所述第一转接部720与所述第二转接部730的连接处形成有所述第一安装结构740,所述支撑座330上开设有与所述蓄水腔连通的第一安装孔332,所述第一转接部720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332,所述第一安装结构740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332处,所述第二转接部730远离所述第一转接部720的一端能够穿过所述摆动避让槽112与所述连通管道400连接。通过第二转接部730便于实现与连通管道400的连接,通过第一安装结构740便于实现在支撑座330上的安装,通过第一转接部720穿过第一安装孔332,便于实现走水通道710与蓄水腔的连通。
具体地,第一安装结构740通过螺钉安装于第一安装孔332处。或者第一安装结构740还可以通过卡扣结构卡设于第一安装孔332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安装结构740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安装于第一安装孔332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接部730穿设于所述摆动避让槽112内部分的外壁上形成有第一防干扰槽732,以使所述第二转接部730位于所述摆动避让槽112内部分的宽度小于所述摆动避让槽112的宽度。具体地,所述第一防干扰槽732形成于所述第二转接部730朝向所述摆动避让槽112宽度方向的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接部730上形成有两个间隔设置第一防干扰槽732,两个第一防干扰槽732分别朝向摆动避让槽112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壁。通过设置第一防干扰槽732,能够进一步避免摆动避让槽112内壁与第二转接部730的接触磨损。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防干扰槽732还可以省略,直接将所述第二转接部730穿设于所述摆动避让槽112内部分的宽度设置为小于所述摆动避让槽112的宽度的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水管转接头700由耐磨材料制成。例如,水管转接头700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或者水管转接头700可以由塑料制成。在其他实施例中,水管转接头700还可以有其他耐磨材料制成。
参阅图2、图4及图9,一实施例中,冷风扇10还包括导线保护套800,所述导线保护套800内形成有保护槽810,所述导线保护套800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支撑座330上,所述导线保护套800的另一端能够穿过一所述摆动避让槽112,且所述保护槽810能够与所述走线孔322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导线保护套800与第二支撑件320能够穿过同一摆动避让槽112。由于导线能够穿设于保护槽810内,进而当风壳110摆动时,由于导线位于导线保护套800的保护槽810,避免了导线与摆动避让槽112内壁的摩擦,保证了导线连接的稳定性。
一并参阅图10,具体地,所述导线保护套800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安装结构820,所述支撑座330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333,所述导线保护套800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333内,所述第二安装结构820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孔333处。进一步地,第二安装结构820通过螺钉安装于第二安装孔333处。或者第二安装结构820还可以通过卡扣结构卡设于第二安装孔333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安装结构820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安装于第二安装孔333处。通过第二安装结构820便于实现导线保护套800在支撑座330上的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槽810沿着所述摆动避让槽112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导线保护套800的一侧形成卡入口830,以便于导线能够由卡入口830有效卡入到保护槽810内。
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线保护套800穿设于所述摆动避让槽112内的部分的外壁上形成有第二防干扰槽840,以使所述导线保护套800位于所述摆动避让槽112内的部分的宽度小于所述摆动避让槽112的宽度。具体地,所述第二防干扰槽840形成于所述导线保护套800朝向所述摆动避让槽112宽度方向的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导线保护套800上形成有两个间隔设置第二防干扰槽840,两个第二防干扰槽840分别朝向摆动避让槽112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壁。通过设置第二防干扰槽840,能够进一步避免摆动避让槽112内壁与导线保护套800的接触磨损。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防干扰槽840还可以省略,直接将导线保护套800穿设于摆动避让槽112内部分的宽度设置为小于摆动避让槽112宽度的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导线保护套800由耐磨材料制成。例如,导线保护套800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或者导线保护套800可以由塑料制成。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线保护套800还可以有其他耐磨材料制成。
参阅图11,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300还包括安装件340,所述第二支撑件320与所述第一支撑件310间隔设置于所述安装件340上,所述安装件340安装于所述支撑座330上。所述风壳110上开设有条形的摆动避让槽112,所述摆动避让槽112的长度方向为所述出风组件100相对于所述支撑组件300的摆动方向,所述安装件340能够穿过所述摆动避让槽112,以使所述第二支撑件320与所述第一支撑件310均位于所述风壳110内并分别与所述安装支架130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水管转接头700与导线保护套800均穿设一个摆动避让槽11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件320与所述第一支撑件310均一体成型于所述安装件340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件320与所述第一支撑件310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安装于所述安装件340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1)

1.一种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扇包括:
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包括风壳、风机及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安装于所述风壳内,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并位于所述风壳内;所述风壳上开设有摆动避让槽;
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设置于所述风壳内并位于所述安装支架的一侧,所述加湿组件上开设有通水孔;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穿过所述摆动避让槽与所述安装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上开设有走管孔,且所述走管孔的轴线与所述安装支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转动轴线同轴;及
连通管道,所述连通管道的一端穿过所述走管孔并连接于所述通水孔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摇头组件,所述摇头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出风组件带动所述加湿组件相对于所述支撑组件以所述转动轴线为轴线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间隔设置,所述摇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上;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上开设有走线孔,所述走线孔的轴线与所述出风组件的转动轴线同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水件,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于所述储水件上,且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撑座背向于所述储水件的一侧上,所述储水件内形成有蓄水腔,所述连通管道远离所述通水孔的一端穿设于所述蓄水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壳上开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条形的摆动避让槽,单个所述摆动避让槽的长度方向为所述出风组件相对于所述支撑组件的摆动方向,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摆动避让槽与所述安装支架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上形成有第一转动结构,所述第一转动结构穿设于所述走管孔内并能够在所述走管孔内转动;所述第一转动结构上开设有与所述走管孔同轴的第一连通孔,所述连通管道的一端能够穿过所述第一连通孔;和/或
所述安装支架上形成有第二转动结构,所述第二转动结构穿设于所述走线孔内并能够在所述走线孔内转动;所述第二转动结构上开设有与所述走线孔同轴的第二连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冷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管转接头,所述水管转接头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水管转接头的另一端能够穿过一所述摆动避让槽,所述水管转接头内形成有走水通道,所述连通管道远离所述通水孔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水管转接头的另一端上,以使所述走水通道通过所述连通管道与所述走管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转接头包括第一转接部及与所述第一转接部相连接的第二转接部,所述第一转接部内形成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二转接部内形成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以形成所述走水通道;所述第一转接部与所述第二转接部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一安装结构,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与所述蓄水腔连通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转接部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处,所述第二转接部远离所述第一转接部的一端能够穿过所述摆动避让槽与所述连通管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冷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线保护套,所述导线保护套内形成有保护槽,所述导线保护套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导线保护套的另一端能够穿过一所述摆动避让槽,且所述保护槽能够与所述走线孔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保护套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安装结构,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导线保护套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处。
CN202110801221.9A 2021-07-15 2021-07-15 冷风扇 Active CN1135663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01221.9A CN113566327B (zh) 2021-07-15 2021-07-15 冷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01221.9A CN113566327B (zh) 2021-07-15 2021-07-15 冷风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6327A CN113566327A (zh) 2021-10-29
CN113566327B true CN113566327B (zh) 2023-05-30

Family

ID=78164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01221.9A Active CN113566327B (zh) 2021-07-15 2021-07-15 冷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6632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628038U (zh) * 2015-02-12 2015-09-09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风扇
CN108686850A (zh) * 2017-03-08 2018-10-23 苏州博田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可自动旋转和摆动的高射程喷雾风机
CN112710040A (zh) * 2021-01-25 2021-04-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头及冷风扇
CN112761981A (zh) * 2021-01-26 2021-05-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吹风结构及风扇
CN112762535A (zh) * 2021-01-25 2021-05-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风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07562B2 (ja) * 2018-09-26 2022-07-27 アイリスオーヤマ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CN212536177U (zh) * 2020-05-14 2021-02-12 云米互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循环扇
CN112762534A (zh) * 2021-01-25 2021-05-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风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628038U (zh) * 2015-02-12 2015-09-09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风扇
CN108686850A (zh) * 2017-03-08 2018-10-23 苏州博田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可自动旋转和摆动的高射程喷雾风机
CN112710040A (zh) * 2021-01-25 2021-04-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头及冷风扇
CN112762535A (zh) * 2021-01-25 2021-05-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风扇
CN112761981A (zh) * 2021-01-26 2021-05-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吹风结构及风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6327A (zh) 2021-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23181B2 (en) Compact fan and air conditioner assembly
CN113404717B (zh) 摇头风扇
CN113566327B (zh) 冷风扇
KR20080059755A (ko) 천정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113719462B (zh) 风扇
CN111868451B (zh) 空调设备的室内机
CN211876177U (zh) 一种柜式空调器
CN215412277U (zh) 冷风扇
CN112413870B (zh) 空调导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
CN113432219A (zh) 冷风扇
CN218763757U (zh) 冷风扇
KR20090022106A (ko) 공기조화기
CN215927879U (zh) 风扇
CN115013875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8379727U (zh) 冷风扇
CN214249830U (zh) 柜式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CN218379726U (zh) 冷风扇
CN114459076B (zh) 立式空调
CN218581849U (zh) 一种有散热结构的风机
CN218523658U (zh) 空调器组件
KR20190078046A (ko)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CN218154596U (zh) 冷风扇
CN1693777B (zh) 一体型空调机的风扇电机固定结构
CN210463237U (zh) 空调器
KR102292089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