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65615B - 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65615B
CN113565615B CN202110764913.0A CN202110764913A CN113565615B CN 113565615 B CN113565615 B CN 113565615B CN 202110764913 A CN202110764913 A CN 202110764913A CN 113565615 B CN113565615 B CN 1135656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historical
water temperature
climbing
condi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6491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65615A (zh
Inventor
林泽鸿
李强
姚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Liuzhou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Liuzhou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Liuzhou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Liuzhou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6491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656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656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56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656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56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02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cooling-air
    • F01P7/0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cooling-air by varying pump speed, e.g. by changing pump-drive gear ratio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P1/00 - F01P9/00
    • F01P11/14Indicating devices; Other safety devices
    • F01P11/16Indicating devices; Other safety devices concerning coolant 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50/00Applications
    • F01P2050/22Motor-ca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Vehicle Eng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fic Uses (AREA)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本发明通过历史爬坡工况信息和待行驶路程点确定待行驶路段对应的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根据当前环境温度和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判断是否开启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控制发动机冷却风扇进行运转,并根据预设最佳发动机水温控制发动机冷却风扇的转速。由于本发明通过环境温度和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对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的开启进行预判,并持续检测发动机水温控制冷却风扇转速,本发明通过上述方式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车辆通过爬坡路段时,由于发动机水温过高导致爬坡失败的问题,提升车辆后续爬坡的可冷却能力,进而提升可爬坡路程。

Description

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夏季驾驶燃油车经常路过的长陡坡路段,出现发动机水温过高,需要停车等待再重新爬坡。市场上绝大部分在售车型都会出现水温过高问题。解决的方式都将散热器更换为更大性能,满足使用要求。因需求量小,更换复杂,对应成本代价大。在云贵川藏等部分地区,有很长的连续陡坡(连续几个公里),一些本地居民,每天都需要驾车经过这些路段,车辆通过爬坡路段时,由于发动机水温过高容易导致爬坡失败。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车辆通过爬坡路段时,由于发动机水温过高导致爬坡失败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方法,所述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历史爬坡工况信息和待行驶路程点确定待行驶路段对应的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
根据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判断是否开启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
若是,则开启所述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控制发动机冷却风扇按照所述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对应的转速进行运转,并持续检测发动机水温;
根据所述发动机水温和所述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中的预设最佳发动机水温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风扇的转速。
可选地,所述根据历史爬坡工况信息和待行驶路程点确定待行驶路段对应的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的步骤,包括:
根据历史爬坡工况信息和待行驶路程点确定待行驶路段中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开启的第一路程点及发动机水温报警的第二路程点;
根据所述第一路程点对应的爬坡工况信息及所述第二路程点对应的爬坡工况信息确定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
可选地,所述根据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判断是否开启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的步骤,包括:
在目标车辆行驶至所述第一路程点对应的预设距离路段时,从所述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中提取历史环境温度阈值;
根据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历史环境温度阈值判断是否开启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
可选地,所述根据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历史环境温度阈值判断是否开启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的步骤,包括:
在当前环境温度大于所述历史环境温度阈值时,判定开启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
在所述当前环境温度不大于所述历史环境温度阈值时,判定不开启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并控制发动机冷却风扇保持原转速。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发动机水温和所述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中的预设最佳发动机水温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风扇的转速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发动机水温和所述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中的预设最佳发动机水温判断所述发动机冷却风扇是否保持所述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对应的转速进行运转;
在所述发动机水温大于所述预设最佳发动机水温时,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风扇保持所述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对应的转速进行运转。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发动机水温大于所述预设最佳发动机水温时,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风扇保持所述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对应的转速进行运转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目标车辆的当前行驶路程;
在所述当前行驶路程超出所述第二路程点对应的第一预设距离时,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风扇退出所述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并恢复所述发动机冷却风扇原转速。
可选地,所述获取目标车辆的历史爬坡工况信息、导航信息中的待行驶路程点及当前环境温度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目标车辆的当前发动机水温;
在所述当前发动机水温大于预设水温预警温度时,发出警报。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设备,所述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程序,所述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文所述的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程序,所述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装置,所述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装置包括:
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历史爬坡工况信息和待行驶路程点确定待行驶路段对应的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
条件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判断是否开启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
冷却控制模块,用于若需要开启所述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时,控制发动机冷却风扇按照所述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对应的转速进行运转,并持续检测发动机水温;
所述冷却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发动机水温和所述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中的预设最佳发动机水温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风扇的转速。
本发明通过根据历史爬坡工况信息和待行驶路程点确定待行驶路段对应的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根据当前环境温度和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判断是否开启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若是,则开启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控制发动机冷却风扇按照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对应的转速进行运转,并持续检测发动机水温,并根据发动机水温和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中的预设最佳发动机水温控制发动机冷却风扇的转速。由于本发明通过环境温度和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对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的开启进行预判,并持续检测发动机水温控制冷却风扇转速,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车辆通过爬坡路段时,由于发动机水温过高导致爬坡失败,本发明实现了提升车辆后续爬坡的可冷却能力,进而提升可爬坡路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设备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对于用户接口1003的有线接口在本发明中可为USB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NVM),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认定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程序。
在图1所示的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设备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所述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用户设备;所述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设备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程序,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方法。
基于上述硬件结构,提出本发明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方法的实施例。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提出本发明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根据历史爬坡工况信息和待行驶路程点确定待行驶路段对应的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
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包含发动机冷却控制系统的车载电脑,还可为其他可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的设备,如:计算机、笔记本及电脑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以及下述各实施例中以发动机冷却控制系统为例对本发明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应理解的是,历史爬坡工况信息可以是通过车联网系统从云端数据库或本地数据库中获取历史记录信息,所述历史记录信息可以是指目标车辆在长陡爬坡工况碰到发动机水温过高时,记录下的路程点及对应的环境温度。所述目标车辆可以是指进行爬坡的车辆。历史爬坡工况信息可以包含目标车辆在进行长陡爬坡时,发动机对应的历史工况信息,所述历史工况信息中可以包含发动机冷却风扇的工况信息及发动机水温信息,所述发动机冷却风扇的工况信息可以是包含发动机在进行冷却运作时风扇的转速信息,发动机水温信息可以是包含目标车辆在处于爬坡工况时的水温的信息。
可理解的是,待行驶路程点可以是根据目标车辆地图导航系统确定的待行驶路程,并根据历史地图导航行驶记录将待行驶路程分为各个待行驶路段对应的待行驶路程点,即待行驶路程点与待行驶路段可以根据预先存储的地图导航记录所确定,待行驶路程点可以根据发动机运作工况划分为爬坡路程点和非爬坡路程点,所述爬坡路程点可以分为发动机冷却风扇最大档起动对应的路程点和发动机水温报警路程点,即开启发动机冷却风扇最大冷却模式的路程点和发动机水温报警路程点。
应理解的是,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可以是目标车辆进行长陡爬坡工况碰到发动机水温过高,但通过改变发动机冷却风扇转速以达到成功爬坡对应的工况信息,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可以包含目标车辆在历史记录中在通过爬坡路段时成功爬坡对应的发动机冷却风扇转速和发动机水温及外部环境温度等信息。
具体实现中,发动机冷却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车联网系统从云端数据库或本地数据库中获取历史爬坡工况信息,并根据地图导航系统记录的历史行驶信息中确定待行驶路程点,并根据历史爬坡工况信息和待行驶路程点确定确定待行驶路段对应的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
步骤S20:根据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判断是否开启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
需说明的是,当前环境温度可以是指目标车辆在驾驶过程中外部环境温度。
可理解的是,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可以是指发动机冷却风扇在进行冷却工况时可以开启到最大档位的最大风量对发动机进行冷却。
具体实现中,发动机冷却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利用空调系统外部温度传感器监测外部环境温度值,并根据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判断目标车辆在经过爬坡路段时是否需要开启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
步骤S30:若是,则开启所述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控制发动机冷却风扇按照所述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对应的转速进行运转,并持续检测发动机水温。
需说明的是,发动机水温可以是汽车水温传感器获取的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
具体实现中,发动机冷却控制系统可以通过空调系统控制盒接收到外部环境温度信号后,确认需要开启最大冷却模式时,控制发动机冷却风扇按照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可以达到的最大风量对应的转速进行运转,并持续检测发动机冷却水温度。
步骤S40:根据所述发动机水温和所述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中的预设最佳发动机水温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风扇的转速。
需说明的是,预设最佳发动机水温可以是指发动机在最佳工作状态下冷却水对应的温度下极限阈值。预设最佳发动机水温可以是在预先设置的温度值,预设最佳发动机水温可以是通过历史爬坡测试数据所确定的发动机最佳工作状态对应的水温下极限阈值。
具体实现中,发动机冷却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汽车水温传感器持续监测发动机冷却水温度,并根据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中预先设置的发动机最佳工作状态对应的水温下极限阈值控制发动机冷却风扇的转速。
进一步地,为提升车辆安全性,所述步骤S10之前,还包括:获取目标车辆的当前发动机水温;在所述当前发动机水温大于预设水温预警温度时,发出警报。
需说明的是,预设水温预警温度可以是指发动机在进入山路等长陡爬坡工况时,为防止发动机水温过高导致爬坡失败所设置的安全预警温度,预设水温预警温度可以是预先设置的温度,所述水温预警温度可以是对目标车辆进行爬坡测试对应的参数信息所设定的最佳安全温度。
可理解的是,警报可以是通过车辆提示系统及预警系统发出的提示音或信号灯,以提示驾驶员。
本实施例通过根据历史爬坡工况信息和待行驶路程点确定待行驶路段对应的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根据当前环境温度和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判断是否开启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若是,则开启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控制发动机冷却风扇按照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对应的转速进行运转,并持续检测发动机水温,并根据发动机水温和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中的预设最佳发动机水温控制发动机冷却风扇的转速。由于本实施例通过环境温度和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对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的开启进行预判,并持续检测发动机水温控制冷却风扇转速,本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车辆通过爬坡路段时,由于发动机水温过高导致爬坡失败,本实施例实现了提升车辆后续爬坡的可冷却能力,进而提升可爬坡路程。
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包括:
步骤S101:根据历史爬坡工况信息和待行驶路程点确定待行驶路段中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开启的第一路程点及发动机水温报警的第二路程点。
需说明的是,第一路程点可以是指历史爬坡工况信息中待行驶路程点对应的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开启的路段点,所述第一路程点对应的路段点可以为多个,第二路程点可以是指历史爬坡工况信息中待行驶路程点对应的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达到预设报警温度的路段点,所述第二路程点对应的路段点可以为多个。
步骤S102:根据所述第一路程点对应的爬坡工况信息及所述第二路程点对应的爬坡工况信息确定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
需说明的是,第一路程点对应的爬坡工况信息可以是指目标车辆处于爬坡工况时,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开启时对应的车辆爬坡工况信息,第二路程点对应的爬坡工况信息可以是指目标车辆处于爬坡工况时,发动机水温达到预设报警温度对应的车辆爬坡工况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包括:
步骤S201:在目标车辆行驶至所述第一路程点对应的预设距离路段时,从所述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中提取历史环境温度阈值。
需说明的是,第一路程点对应的预设距离路段可以是目标车辆导航系统在监测到目标车辆会再次经过第一路程点对应的路段时,预先设置的距离第一路程点的预设距离,例如:第一路程点为A1,预设距离为3km,与预设距离路段为A1点之前3km。
可理解的是,历史环境温度阈值可以是历史记录中车辆在经过第一路程点之前的预设距离路段时车辆外部环境温度阈值。车辆外部环境温度阈值可以通过利用空调系统外部温度传感器监测外部环境温度值并存储至本地数据库或云端数据库中。
具体实现中,发动机冷却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导航系统监测到目标车辆会再次经过第一路程点对应的爬坡路段时,从历史记录中提取在第一路程点对应的爬坡路段前的预设距离路段的历史环境温度阈值。
步骤S202:根据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历史环境温度阈值判断是否开启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
需说明的是,当前环境温度可以是目标车辆通过空调系统外部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到的外部环境温度值。
具体实现中,发动机冷却控制系统通过导航系统监测到车辆将会再次经过第一路程点对应的爬坡路段,并在第一路程点之前的预设距离路段通过空调系统的外部温度传感器监测当前外部环境温度,并根据检测到的当前外部环境温度和历史环境温度阈值判断是否开启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02,包括:在当前环境温度大于所述历史环境温度阈值时,判定开启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在所述当前环境温度不大于所述历史环境温度阈值时,判定不开启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并控制发动机冷却风扇保持原转速。
需说明的是,原转速可以是指目标车辆再通过第一路程点之前的预设距离路段时发动机冷却扇的转速,对原转速不加以不具体限制。
可理解的是,历史环境温度阈值可以是指温度范围,不仅限于一个温度值。
具体实现中,发动机冷却控制系统在识别到当前环境温度大于历史环境温度阈值时,判定开启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即控制发动机冷却风扇开启到最大风量,若当前还款温度不大于历史环境温度阈值时,判定不开启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并控制发动机冷却风扇按原转速就进行运转,例如:当前环境温度为T1℃,历史环境温度阈值可以是(T0-2)℃,当T1℃>(T0-2)℃时,发动机冷却风扇开启到最大风量,当T1℃≤(T0-2)℃时,控制发动机冷却风扇按原转速就进行运转。
本实施例通过根据历史爬坡工况信息和待行驶路程点确定待行驶路段中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开启的第一路程点及发动机水温报警的第二路程点;根据第一路程点对应的爬坡工况信息及第二路程点对应的爬坡工况信息确定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在目标车辆行驶至第一路程点对应的预设距离路段时,从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中提取历史环境温度阈值;根据当前环境温度和历史环境温度阈值判断是否开启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若是,则开启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控制发动机冷却风扇按照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对应的转速进行运转,并持续检测发动机水温;根据发动机水温和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中的预设最佳发动机水温控制发动机冷却风扇的转速。由于本实施例通过对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开启的第一路程点及发动机水温报警的第二路程点的识别,并通过环境温度和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对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的开启进行预判,并持续检测发动机水温控制冷却风扇转速,本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车辆通过爬坡路段时,由于发动机水温过高导致爬坡失败,本实施例实现了在爬坡前,提前将散热器冷却液温度控制在最佳温度最下限,为爬坡时,提供更大的散热性能空间,提升车辆后续爬坡的可冷却能力,进而提升可爬坡路程
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例,提出本发明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方法的第三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0,包括:
步骤S401:根据所述发动机水温和所述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中的预设最佳发动机水温判断所述发动机冷却风扇是否保持所述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对应的转速进行运转。
需说明的是,预设最佳发动机水温可以是预先设置的温度,预设最佳发动机水温可以是指发动机在最佳工作状态下冷却水对应的温度下极限阈值。预设最佳发动机水温可以是在预先设置的温度值,预设最佳发动机水温可以是通过历史爬坡测试数据所确定的发动机最佳工作状态对应的水温下极限阈值。
具体实现中,发动机冷却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发动机水温和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中的预先设置的最佳发送机水温判断发动机冷却风扇是否保持发送机最大冷却模式对应的转速进行运转。
步骤S402:在所述发动机水温大于所述预设最佳发动机水温时,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风扇保持所述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对应的转速进行运转。
具体实现中,发动机冷却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持续检测发动机水温,在发动机水温大于预设最佳发动机水温时,控制发动机冷却风扇保持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对应的转速进行运转,例如:持续检测发动机水温T,预设最佳发动机水温为80℃(发动机最佳工作状态冷却水温度下极限值),在检测到T>80℃时,控制发动机冷却风扇保持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对应的转速进行运转,在检测到T≤80℃时,关闭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并恢复冷却风扇原转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02之后,还包括:
步骤S501:获取目标车辆的当前行驶路程。
需说明的是,当前行驶路程可以是指目标车辆行驶经过的路段。
步骤S502:在所述当前行驶路程超出所述第二路程点对应的第一预设距离时,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风扇退出所述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并恢复所述发动机冷却风扇原转速。
需说明的是,第二路程点对应的第一预设距离可以是目标车辆导航系统在监测到目标车辆超过第二路程点的第一预设距离,第一预设距离可以是指预先设置的距离第二路程点的一段距离,例如:第二路程点为A2,预设距离为3km,超出A2路程点3km。
具体实现中,发动机冷却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导航系统监测到目标车辆超出第二路程点的预设距离路段时,发动机退出最大冷却模式,冷却风扇退出最大档位,并恢复冷却风扇原转速,及控制冷却风扇由最大风力恢复为原风量。
本实施例中通过根据历史爬坡工况信息和待行驶路程点确定待行驶路段对应的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根据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判断是否开启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若是,则开启所述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控制发动机冷却风扇按照所述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对应的转速进行运转,并持续检测发动机水温;根据所述发动机水温和所述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中的预设最佳发动机水温判断所述发动机冷却风扇是否保持所述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对应的转速进行运转;在所述发动机水温大于所述预设最佳发动机水温时,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风扇保持所述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对应的转速进行运转。获取目标车辆的当前行驶路程;在所述当前行驶路程超出所述第二路程点对应的预设距离路段时,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风扇退出所述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并恢复所述发动机冷却风扇原转速。由于本实施例通过持续监测发动机水温,并根据第二路程点对应的发动机水温控制冷却风扇转速,本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车辆通过爬坡路段时,由于发动机水温过高导致爬坡失败,本实施例实现了提升车辆后续爬坡的可冷却能力,进而提升可爬坡路程。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程序,所述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装置包括:
信息确定模块10,用于根据历史爬坡工况信息和待行驶路程点确定待行驶路段对应的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
条件判断模块20,用于根据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判断是否开启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
冷却控制模块30,用于若需要开启所述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时,控制发动机冷却风扇按照所述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对应的转速进行运转,并持续检测发动机水温;
所述冷却控制模块30,还用于根据所述发动机水温和所述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中的预设最佳发动机水温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风扇的转速。
本实施例通过根据历史爬坡工况信息和待行驶路程点确定待行驶路段对应的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根据当前环境温度和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判断是否开启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若是,则开启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控制发动机冷却风扇按照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对应的转速进行运转,并持续检测发动机水温,并根据发动机水温和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中的预设最佳发动机水温控制发动机冷却风扇的转速。由于本实施例通过环境温度和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对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的开启进行预判,并持续检测发动机水温控制冷却风扇转速,本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车辆通过爬坡路段时,由于发动机水温过高导致爬坡失败,本实施例实现了提升车辆后续爬坡的可冷却能力,进而提升可爬坡路程。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确定模块10还用于根据历史爬坡工况信息和待行驶路程点确定待行驶路段中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开启的第一路程点及发动机水温报警的第二路程点;根据所述第一路程点对应的爬坡工况信息及所述第二路程点对应的爬坡工况信息确定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条件判断模块20还用于在目标车辆行驶至所述第一路程点对应的预设距离路段时,从所述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中提取历史环境温度阈值;根据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历史环境温度阈值判断是否开启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条件判断模块20还用于在当前环境温度大于所述历史环境温度阈值时,确定开启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在所述当前环境温度不大于所述历史环境温度阈值时,确定不开启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并控制发动机冷却风扇保持原转速。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控制模块30还用于根据所述发动机水温和所述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中的预设最佳发动机水温判断所述发动机冷却风扇是否保持所述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对应的转速进行运转;在所述发动机水温大于所述预设最佳发动机水温时,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风扇保持所述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对应的转速进行运转。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控制模块30还用于获取目标车辆的当前行驶路程;在所述当前行驶路程超出所述第二路程点对应的第一预设距离时,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风扇退出所述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并恢复所述发动机冷却风扇原转速。
进一步地,所述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装置还包括:安全预警模块,所述安全预警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车辆的当前发动机水温;在所述当前发动机水温大于预设水温预警温度时,发出警报。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仅为举例说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任何限定,在具体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工作流程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此处不做限制。
另外,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词语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词语解释为名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镜像(Read Only Memory image,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历史爬坡工况信息和待行驶路程点确定待行驶路段对应的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
根据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判断是否开启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
若是,则开启所述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控制发动机冷却风扇按照所述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对应的转速进行运转,并持续检测发动机水温;
根据所述发动机水温和所述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中的预设最佳发动机水温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风扇的转速;
所述根据历史爬坡工况信息和待行驶路程点确定待行驶路段对应的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的步骤,包括:
根据历史爬坡工况信息和待行驶路程点确定待行驶路段中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开启的第一路程点及发动机水温报警的第二路程点;
根据所述第一路程点对应的爬坡工况信息及所述第二路程点对应的爬坡工况信息确定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判断是否开启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的步骤,包括:
在目标车辆行驶至所述第一路程点对应的预设距离路段时,从所述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中提取历史环境温度阈值;
根据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历史环境温度阈值判断是否开启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历史环境温度阈值判断是否开启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的步骤,包括:
在当前环境温度大于所述历史环境温度阈值时,判定开启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
在所述当前环境温度不大于所述历史环境温度阈值时,判定不开启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并控制发动机冷却风扇保持原转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发动机水温和所述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中的预设最佳发动机水温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风扇的转速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发动机水温和所述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中的预设最佳发动机水温判断所述发动机冷却风扇是否保持所述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对应的转速进行运转;
在所述发动机水温大于所述预设最佳发动机水温时,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风扇保持所述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对应的转速进行运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发动机水温大于所述预设最佳发动机水温时,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风扇保持所述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对应的转速进行运转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目标车辆的当前行驶路程;
在所述当前行驶路程超出所述第二路程点对应的第一预设距离时,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风扇退出所述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并恢复所述发动机冷却风扇原转速。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车辆的历史爬坡工况信息、导航信息中的待行驶路程点及当前环境温度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目标车辆的当前发动机水温;
在所述当前发动机水温大于预设水温预警温度时,发出警报。
7.一种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程序,所述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方法。
8.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程序,所述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方法。
9.一种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装置包括:
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历史爬坡工况信息和待行驶路程点确定待行驶路段对应的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
条件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判断是否开启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
冷却控制模块,用于若需要开启所述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时,控制发动机冷却风扇按照所述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对应的转速进行运转,并持续检测发动机水温;
所述冷却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发动机水温和所述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中的预设最佳发动机水温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风扇的转速;
所述信息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历史爬坡工况信息和待行驶路程点确定待行驶路段中发动机最大冷却模式开启的第一路程点及发动机水温报警的第二路程点;
所述信息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路程点对应的爬坡工况信息及所述第二路程点对应的爬坡工况信息确定历史最佳爬坡工况信息。
CN202110764913.0A 2021-07-06 2021-07-06 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Active CN1135656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64913.0A CN113565615B (zh) 2021-07-06 2021-07-06 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64913.0A CN113565615B (zh) 2021-07-06 2021-07-06 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5615A CN113565615A (zh) 2021-10-29
CN113565615B true CN113565615B (zh) 2022-06-03

Family

ID=78163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64913.0A Active CN113565615B (zh) 2021-07-06 2021-07-06 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656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2691B (zh) * 2021-12-27 2023-10-24 中联重科土方机械有限公司 用于工程机械的温度控制方法、设备及处理器
CN114856792B (zh) * 2022-05-31 2023-03-03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风扇转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387894B (zh) * 2022-08-22 2023-11-28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33691B2 (ja) * 2006-05-15 2009-09-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冷却装置
CN202789085U (zh) * 2012-08-31 2013-03-13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
JP6361323B2 (ja) * 2014-06-30 2018-07-2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CN105781706B (zh) * 2016-03-10 2019-07-09 优数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数据远程分析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882625B (zh) * 2016-09-29 2020-01-10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电子风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285907A (zh) * 2016-10-19 2017-01-04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温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722966B (zh) * 2018-12-28 2021-06-22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散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936949B (zh) * 2019-12-12 2021-03-02 湖北文理学院 基于行驶工况的能量控制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0979342B (zh) * 2019-12-30 2021-02-05 吉林大学 一种用于车辆全局能量管理控制的工况信息获取方法
CN111156076B (zh) * 2020-01-09 2021-06-01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风扇控制方法及车辆
CN111997733B (zh) * 2020-07-16 2021-10-08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整车运行路况的冷却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253304B (zh) * 2020-10-21 2022-04-26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风扇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594048B (zh) * 2020-12-03 2022-08-23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发动机的控制方法、电子控制单元、处理器和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5615A (zh) 2021-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65615B (zh) 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US20220244063A1 (en) Data processing system communicating with a map data processing system to determine or alter a navigation path based on one or more road segments
US10949864B2 (en) Smart vehicle navigation and tracking system
US20180370537A1 (en) System providing remaining driving information of vehicle based on user behavior and method thereof
CA3036193C (en) Vehicle turn detection
US20190347582A1 (en) Matching Drivers with Shared Vehicles to Optimize Shared Vehicle Services
CN113348111A (zh) 车辆安全监视装置、方法以及程序
US20170115126A1 (en) Smart vehicle navigation and tracking system
US11269326B2 (en) Monitoring and tracking mode of operation of vehicles to determine services
JP2004272375A (ja) 遠隔故障予測システム
EP2249314B1 (en) System for monitoring the state and driving of a vehicle
CN113119985B (zh) 汽车驾驶数据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84482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vehicle performance analytics
CN112185147B (zh) 一种车辆行驶过程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6091379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CN110395205B (zh) 车辆事故告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US11823257B2 (en) Incentivizing and/or penalizing vehicle renters based on telematics data
JP2004268633A (ja) 遠隔故障予測システム
JP2020038595A (ja) データ収集装置、データ収集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ータ収集方法
US11403889B2 (en) Part maintenance and value estimation system
JP2008226041A (ja) 車両管理システム
CN114572138B (zh) 自动驾驶车辆事故故障自检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22006489A (ja) 車両用情報処理装置、運行管理サーバ、及び運行管理システム
US20210375073A1 (en) Server device, control device, vehicle, and operation method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CN115268306A (zh) 基于北斗定位设备的租车轨迹自动监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