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85907A - 一种发动机温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温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85907A
CN106285907A CN201610910948.XA CN201610910948A CN106285907A CN 106285907 A CN106285907 A CN 106285907A CN 201610910948 A CN201610910948 A CN 201610910948A CN 106285907 A CN106285907 A CN 1062859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emperature
gear
temperature
electromotor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1094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贵琛
么丽丽
董晓彬
樊京元
徐胜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1094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859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285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85907A/zh
Priority to CN201710966186.XA priority patent/CN1077251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02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cooling-air
    • F01P7/0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cooling-air by varying pump speed, e.g. by changing pump-drive gear ratio
    • F01P7/048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cooling-air by varying pump speed, e.g. by changing pump-drive gear ratio using electrical dri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02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cooling-air
    • F01P7/08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cooling-air by cutting in or out of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7/1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 F01P7/16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by varying pump spe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50/00Applications
    • F01P2050/22Motor-c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温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得发动机的当前工况参数及当前水温;确定与当前工况参数相对应的第一目标水温及第二目标水温,判断当前水温是否小于第一目标水温;如果当前水温小于第一目标水温,控制节温器的开度输出占空比,使得节温器的开度与第一目标水温与当前水温之间的第一差值相对应,实现发动机的当前水温趋近第二目标水温;如果当前水温大于或等于第一目标水温,控制节温器的开度输出占空比,使得节温器处于全开位置,并基于当前水温与第二目标水温之间的大小关系,控制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处于目标挡位,实现发动机的当前水温趋近第二目标水温。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温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温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的冷却系统核心零部件如电控节温器、电控水泵及电控风扇等应用到车辆等设备的发动机上,实现发动机的节能减排。
但目前还没有能够针对这些冷却零部件的协调控制策略,来精确控制发动机温度,缩短暖车时间,实现节能减排。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温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针对冷却系统中的零部件进行协调控制的实现控制发动机温度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温度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得发动机的当前工况参数及当前水温,所述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中至少包括冷却部件:节温器、水泵及风扇;
确定与所述当前工况参数相对应的第一目标水温及第二目标水温,所述第一目标水温为节温器全开所需要发动机达到的水温,所述第二目标水温为所述发动机所需要保持的水温;
判断所述当前水温是否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
如果所述当前水温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控制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输出占空比,使得所述节温器的开度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与所述当前水温之间的第一差值相对应,实现所述发动机的当前水温趋近所述第二目标水温;
如果所述当前水温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控制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输出占空比,使得所述节温器处于全开位置,并基于所述当前水温与所述第二目标水温之间的大小关系,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处于目标挡位,实现所述发动机的当前水温趋近所述第二目标水温。
上述方法,优选的,在判断所述当前水温是否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发动机是否开启辅助制动;
如果所述发动机开启辅助制动,控制节温器的开度输出占空比,使得所述节温器处于全开位置;
如果所述发动机没有开启辅助制动,继续执行所述判断所述当前水温是否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
上述方法,优选的,基于所述当前水温与所述第二目标水温之间的大小关系,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处于目标挡位,包括:
判断所述当前水温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最高水温;
如果所述当前水温大于或等于所述最高水温,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处于最高挡位;
如果所述当前水温小于所述最高水温,基于所述当前水温与所述第二目标水温之间的第二差值,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处于与所述第二差值相对应的挡位。
上述方法,优选的,基于所述当前水温与所述第二目标水温之间的第二差值,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处于与所述第二差值相对应的挡位,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最大温差且持续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一时长,如果是,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增加一个挡位;
判断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最小温差且持续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二时长,如果是,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降低一个挡位。
上述方法,优选的:
所述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增加一个挡位,包括:
如果所述水泵的挡位未处于水泵的最高挡位,则控制所述水泵的挡位增加一个挡位且保持所述风扇的挡位不变,否则,控制所述风扇的挡位增加一个挡位;
所述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降低一个挡位,包括:
如果所述水泵的挡位未处于水泵的最低挡位,则控制所述水泵的挡位降低一个挡位且保持所述风扇的挡位不变,否则,控制所述风扇的挡位降低一个挡位。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温度的控制装置,包括:
参数采集单元,用于获得发动机的当前工况参数及当前水温,所述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中至少包括冷却部件:节温器、水泵及风扇;
水温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当前工况参数相对应的第一目标水温、第二目标水温及所述发动机的预设的最高水温,所述第一目标水温为节温器全开所需要发动机达到的水温,所述第二目标水温为所述发动机所需要保持的水温;
水温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当前水温是否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如果所述当前水温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触发第一控制单元,如果所述当前水温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触发第二控制单元;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输出占空比,使得所述节温器的开度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与所述当前水温之间的第一差值相对应,实现所述发动机的当前水温趋近所述第二目标水温;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输出占空比,使得所述节温器处于全开位置,并基于所述当前水温与所述第二目标水温之间的大小关系,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处于目标挡位,实现所述发动机的当前水温趋近所述第二目标水温。
上述装置,优选的,还包括:
制动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水温判断单元判断所述当前水温是否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之前,判断所述发动机是否开启辅助制动,如果所述发动机开启辅助制动,触发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输出占空比,使得所述节温器处于全开位置,如果所述发动机没有开启辅助制动,触发所述水温判断单元判断所述当前水温是否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
上述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
节温器控制子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输出占空比,使得所述节温器处于全开位置;
组合挡控制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当前水温与所述第二目标水温之间的大小关系,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处于目标挡位;
其中,所述组合挡控制子单元具体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当前水温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最高水温,如果是,触发第一挡位控制模块,否则,触发第二挡位控制模块;
第一挡位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处于最高挡位;
第二挡位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当前水温与所述第二目标水温之间的第二差值,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处于与所述第二差值相对应的挡位。
上述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二挡位控制模块包括:
挡位增加控制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最大温差且持续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一时长,如果是,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增加一个挡位;
挡位降低控制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最小温差且持续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二时长,如果是,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降低一个挡位。
上述装置,优选的:
所述挡位增加控制子模块,具体用于如果所述水泵的挡位未处于水泵的最高挡位,则控制所述水泵的挡位增加一个挡位且保持所述风扇的挡位不变,否则,控制所述风扇的挡位增加一个挡位;
所述挡位降低控制子模块,具体用于如果所述水泵的挡位未处于水泵的最低挡位,则控制所述水泵的挡位降低一个挡位且保持所述风扇的挡位不变,否则,控制所述风扇的挡位降低一个挡位。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温度的控制系统,所述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中至少包括冷却部件:节温器、水泵及风扇,所述系统包括:
参数采集接口,与所述发动机相连接,用于采集所述发动机的当前工况参数及当前水温;
第一处理器,与所述参数采集接口相连接,用于确定与所述当前工况参数相对应的第一目标水温,所述第一目标水温为节温器全开所需要发动机达到的水温;
第二处理器,与所述参数采集接口相连接,用于确定与所述当前工况参数相对应的第二目标水温,所述第二目标水温为所述发动机所需要保持的水温;
第一比较器,与所述第一处理器、所述第一电控装置及所述参数采集接口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控装置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控装置为节温器的电控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比较器用于判断所述当前水温是否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如果所述当前水温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触发所述第一电控装置控制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输出占空比,使得所述节温器的开度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与所述当前水温之间的第一差值相对应,实现所述发动机的当前水温趋近所述第二目标水温,如果所述当前水温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触发所述第一电控装置控制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输出占空比,使得所述节温器处于全开位置,并触发第二比较器;
第二比较器,与所述参数采集接口及第二电控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控装置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控装置为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电控装置;
其中,所述第二比较器用于基于所述当前水温与所述第二目标水温之间的大小关系,触发所述第二电控装置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处于目标挡位,实现所述发动机的当前水温趋近所述第二目标水温。
上述系统,优选的,还包括:
制动检测器,与所述发动机相连接,用于判断所述发动机是否开启辅助制动,如果所述发动机开启辅助制动,由所述第一电控装置控制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输出占空比,使得所述节温器处于全开位置,如果所述发动机没有开启辅助制动,触发所述第一比较器判断所述当前水温是否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
上述系统,优选的,所述第二比较器具体包括:
当前水温比较器,用于判断所述当前水温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最高水温,如果所述当前水温大于或等于所述最高水温,运行第一触发单元,如果所述当前水温小于所述最高水温,运行第二触发单元;
第一触发单元,用于触发所述第二电控装置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处于最高挡位;
第二触发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当前水温与所述第二目标水温之间的第二差值,触发所述第二电控装置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处于与所述第二差值相对应的挡位。
上述系统,优选的,所述第二触发单元包括:
温差比较器,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最大温差或小于预设的最小温差;
计时器,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所述最大温差的持续时间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一时长或者所述第二差值小于所述最小温差的持续时间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二时长,如果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所述最大温差的持续时间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一时长,触发所述第二电控装置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增加一个挡位,如果所述第二差值小于所述最小温差的持续时间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二时长,触发所述第二电控装置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降低一个挡位。
上述系统,优选的,还包括:
滤波器,与所述参数采集接口相连接,用于将所述参数采集接口采集到的当前工况参数进行滤波。
上述系统,优选的,所述第一处理器包括:
第一曲线比对芯片,用于将所述当前工况参数与预设的第一水温曲线进行比对,得到所述转速与所述负荷率对应的第一目标水温;
其中,所述第一水温曲线为预设的工况参数与节温器全开所需要发动机所达到的水温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
上述系统,优选的,还包括:
第一修正芯片,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相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目标水温基于预设的环境温度修正曲线及环境压力修正曲线进行修正;
其中,所述环境温度修正曲线为多个环境温度参数与温度修正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所述环境压力修正曲线为多个环境压力参数与温度修正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
上述系统,优选的,所述第二处理器包括:
第二曲线对比芯片,用于将所述当前工况参数与预设的第二水温曲线进行比对,得到所述当前转速与所述当前负荷率对应的第二目标水温;
其中,所述第二水温曲线为预设的工况参数与发动机所需要保持的水温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
上述系统,优选的,还包括:
第二修正芯片,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相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二目标水温基于预设的环境温度修正曲线及环境压力修正曲线进行修正;
其中,所述环境温度修正曲线为多个环境温度参数与温度修正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所述环境压力修正曲线为多个环境压力参数与温度修正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温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在获得发动机的工况参数及目标水温之后,通过对发动机的当前水温的大小判断,来协调控制节温器、水泵与风扇之间的运行,如优先控制节温器进行运行冷却,在节温器全开之后,基于当前水温与发动机所需要达到的目标水温的大小关系,再调整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对节温器、水泵与风扇进行逐级控制,最终使得发动机的当前水温能够向目标水温趋近,由此,实现通过对冷却系统中各个零部件之间的协调控制,来实现对发动机的温度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发动机中冷却系统的各个零部件的布局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温度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温度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发动机温度的控制装置;
图5及图6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温度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三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9及图10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三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温度的控制系统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三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3~图15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三的逻辑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发动机中冷却系统的各个零部件的布局示意图。发动机可以为柴油发动机,也可以为汽油发动机等。冷却系统中的零部件至少包括有:节温器、水泵及风扇等。节温器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为石蜡型的电控节温器,水泵及风扇均可以为电控触发。节温器、水泵及风扇的运行能够对发动机进行降温。
本申请为实现对冷却系统中各个零部件之间的协调控制,来实现对发动机的温度控制,可以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发动机的水温进行控制的实现流程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获得发动机的当前工况参数及当前水温。
其中,当前工况参数中可以包括有:当前转速、当前输出扭矩及当前负荷率等。
步骤202:对获得的当前工况参数进行滤波。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当前工况参数等数据进行滤波,以除去所获得数据中的杂质或杂波数据,进而得到精确的当前工况参数。
步骤203:确定与当前工况参数相对应的第一目标水温及第二目标水温。
其中,第一目标水温为节温器全开所需要发动机达到的水温,也就是说,在发动机达到所述第一目标水温时,节温器处于全开位置。
第二目标水温为发动机所需要保持的水温,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所需要控制发动机达到并保持的水温,也可以理解成发动机的理想水温。第一目标水温大于第二目标水温。
在一种实现中,本实施例可以预先设置第一水温曲线及第二水温曲线。
其中,第一水温曲线为预设的转速扭矩负荷率等工况参数与节温器全开所需要发动机所达到的水温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这里的工况参数是指转速、扭矩及负荷率等参数的组合,发动机在每个工况参数下会分别对应一个节温器全开所需要的水温,也就是说,例如,每个转速、扭矩与负荷率的组合均会对应一个水温,且在每个转速、扭矩及负荷率的组合下所对应的节温器全开所需要的水温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因此,第一水温曲线中具有多个映射关系,分别为多个转速、扭矩及负荷率的组合与水温之间的对应关系。
基于此,本实施例中可以基于第一水温曲线,将当前工况参数如当前转速、当前输出扭矩与当前负荷率的组合与第一水温曲线进行比对,在第一水温曲线中查找相对应的水温值,作为第一目标水温。
第二水温曲线为预设的工况参数与发动机所需要保持的水温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这里的工况参数是指转速、扭矩及负荷率等参数的组合,发动机在每个转速、扭矩及负荷率等参数的组合下所需要达到的水温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因此,第二水温曲线中具有多个映射关系,分别为多个转速、扭矩及负荷率的组合与水温之间的对应关系。
基于此,本实施例中可以基于第二水温曲线,将当前工况参数如当前转速、当前输出扭矩与当前负荷率的组合与第二水温曲线进行比对,在第二水温曲线中查找相对应的水温值,作为第二目标水温。
可见,本实施例中预先根据发动机的工况参数来标定两个水温曲线,作为前馈控制的输入,使得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都可以分别运行在合适的工作温度。
在一种实现中,由于外界环境不同,可能会使得发动机的第一目标水温及第二目标水温有所不同,例如,环境温度越高,第一目标水温与第二目标水温相对较低,环境压力越高,第一目标水温与第二目标水温相对较低,由此,本实施例在获得第一目标水温及第二目标水温之后,需要对第一目标水温及第二目标水温进行修正。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对第一目标水温及第二目标水温基于预设的环境温度修正曲线及环境压力修正曲线进行修正。
其中,环境温度修正曲线为多个环境温度参数与温度修正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环境压力修正曲线为多个环境压力参数与温度修正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例如,环境温度参数越高,相应的温度修正参数为负值,在修正目标水温时,降低相应的参数值;再如,环境压力参数越高,相应的温度修正参数为负值,在修正目标水温时,减低相应的参数值。
以环境温度参数及环境压力参数处于正常范围,如发动机处于秋天或春天的平原地带时,设定第一目标水温为X为例,若发动机进入高原区域,环境压力升高,若仍然设定第一目标水温为X,则会出现误差,因此,基于环境压力升高,液体沸点减低的原则,对X进行修正,减去一定的参数值,由此降低第一目标水温。
步骤204:判断发动机是否开启辅助制动,如果是,执行步骤205,否则,执行步骤206。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发动机上设置检测器如各种比较器及逻辑门等组件来监测发动机是否开启辅助制动。
步骤205:控制节温器的开度输出占空比,使得节温器处于全开位置。
其中,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预设的节温器全开最大占空比曲线中查找到能够将节温器全开的开度输出占空比,进而通过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来调整节温器的开度,使得节温器处于全开位置。
步骤206:判断当前水温是否小于第一目标水温,如果时,执行步骤207,否则,执行步骤208。
步骤207:控制节温器的开度输出占空比,使得节温器的开度与第一差值相对应,实现发动机的当前水温趋近第二目标水温。
其中,第一差值为第一目标水温与当前水温之间的差值。
其中,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预设的节温器开度占空比曲线中查找到能够将节温器的开度输出占空比,进而通过PWM来调整节温器的开度,使得节温器处于与第一差值相对应的位置。
步骤208:控制节温器的开度输出占空比,使得节温器处于全开位置,之后,执行步骤209~步骤212,即基于当前水温与发动机的预设的最高水温之间的大小关系,控制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处于目标挡位,实现发动机的当前水温趋近第二目标水温。
本实施例中,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中,挡位升高调整时,水泵的挡位变换可以优先于风扇的挡位变动,挡位降低调整时,风扇的挡位变换优先于水泵的挡位变动,例如,在控制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进行挡位升高变换时,可以首先变换水泵的挡位,在水泵的挡位处于最高之后,再变换风扇的挡位,或者,在挡位降低变换时,首先变换风扇的挡位,在风扇的挡位处于最低之后,再变换水泵的挡位。
步骤209:判断当前水温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最高水温,如果是,执行步骤210,否则,执行步骤211~步骤212,即基于当前水温与第二目标水温之间的第二差值,控制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处于与第二差值相对应的挡位上。
步骤210:控制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处于最高挡位。
步骤211:在第二差值大于预设的最大温差且持续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一时长时,控制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增加一个挡位。
优选的,本实施例在控制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增加一个挡位时,可以优先增加水泵的挡位,在水泵的挡位处于最高挡位之后再增加风扇的挡位,即:如果水泵的挡位未处于水泵的最高挡位,则控制水泵的挡位增加一个挡位且保持风扇的挡位不变,如果水泵的挡位已经处于最高挡位,则控制风扇的挡位增加一个挡位。
步骤212:在第二差值小于预设的最小温差且持续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二时长时,控制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降低一个挡位。
优选的,本实施例在控制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降低一个挡位时,可以优先降低水泵的挡位,在水泵的挡位处于最低挡之后再降低风扇的挡位,即:如果水泵的挡位未处于水泵的最低档,则控制水泵的挡位降低一个挡位且保持风扇的挡位不变,如果水泵的挡位已经处于最低挡位,则控制风扇的挡位增加一个挡位。
由此,本实施例中利用温差与持续时间的组合控制方案,根据散热需求,调节节温器开度、水泵与风扇组合挡位,实现按需冷却。
其中,第一时长与第二时长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根据用户需求和/或发动机的实际工况进行设置。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当前水温与发动机的第二目标水温的差值,即第二差值,经过不同的滞环处理调整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处于相应的挡位,滞环处理的目的在于减小波动,实现逐步调整挡位,避免挡位频繁波动,影响发动机工作平顺。而若当前水温高于最高水温,则直接调整到最高档位。
以四速风扇和两速水泵为例,基于上述实现方案,节温器的开度、水泵及风扇的挡位状态如表1中所示:
表1
模式号 节温器状态 水泵状态 风扇状态 备注
0 全开 0 0 水泵半速、风扇不运转
1 全开 1 0 水泵全速、风扇不运转
2 全开 1 1 水泵全速、风扇2档
3 全开 1 2 水泵全速、风扇3档
4 全开 1 3 水泵全速,风扇4档
也就是说,基于上述实现方案,如果发动机开启辅助制动,则直接全开节温器对发动机降温,而在发动机不开启辅助制动的通常状态下,则根据发动机的当前水温与预设的节温器全开所需要的发动机水温之间的差值,来控制节温器的开度,例如:在发动机的当前水温比较低,小于节温器全开所需要的发动机水温时,控制节温器的开度输出占空比,使得节温器的开度与水温差相对应,由节温器对发动机进行降温,若在发动机的当前水温升高,升高到大于或等于节温器全开所需要的发动机水温时,则控制节温器的开度输出占空比,使得节温器处于全开位置,并监测当前水温是否升高到预设的发动机的最高水温,如果当前水温已经升高到发动机所设定的最高水温,则直接将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调整到最高挡位,即表1中的模式号4,如果当前水温并没有升高到最高水温,则监测当前水温与第二目标水温之间的大小关系,在当前水温高于第二目标水温的温差超出最大温差时开始计时,若计时的时长超过第一时长,则控制水泵的挡位升高,如表1中的由模式号0变换到模式号1,由节温器及水泵对发动机进行降温,之后若当前水温与第二目标水温的温差仍然超出最大温差并再次超过第一时长,则控制风扇的挡位升高,如表1中的由模式号1变换到模式号2,或者由模式号2变换到模式号3等,由节温器、水泵及风扇同时对发动机进行降温,可见,本实施例中按照节温器全开后,水泵再介入,水泵全速后,风扇再介入的原则,缩短暖车时间,节省油耗,优化排放。
而在当前水温高于第二目标水温的温差小于最小温差,则重新计时,若计时的时长超过第二时长,则控制风扇的挡位降低一个挡位,如表1中的由模式号4变换到模式号3,由节温器、水泵及风扇对发动机进行降温,之后,如果当前水温与第二目标水温的温差仍然小于最小温差且持续时间超出第二时长,则继续控制风扇的挡位降低,直到风扇的挡位处于最低挡,由节温器及水泵对发动机进行降温,如表1中的由模式号2变换到模式号1,若当前水温与第二目标水温的温差仍然小于最小温差且持续时间超出第二时长,再变换水泵的挡位降低,如表1中由模式号1变换到模式号0,由节温器对发动机进行降温。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温度的控制方法,在获得发动机的工况参数及目标水温之后,通过对发动机的当前水温的大小判断,来协调控制节温器、水泵与风扇之间的运行,如优先控制节温器进行运行冷却,在节温器全开之后,基于当前水温与发动机的目标水温的大小关系,再调整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对节温器、水泵与风扇进行逐级控制,最终使得发动机的当前水温能够向目标水温趋近,由此,实现通过对冷却系统中各个零部件之间的协调控制,来实现对发动机的温度控制。
参考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温度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用以实现图2所示的控制方法,图3中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参数采集单元301,用于获得发动机的当前工况参数及当前水温,所述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中至少包括冷却部件:节温器、水泵及风扇。
水温确定单元302,用于确定与所述当前工况参数相对应的第一目标水温、第二目标水温及所述发动机的预设的最高水温,所述第一目标水温为节温器全开所需要发动机达到的水温,所述第二目标水温为所述发动机所需要保持的水温。
水温判断单元303,用于判断所述当前水温是否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如果所述当前水温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触发第一控制单元304,如果所述当前水温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触发第二控制单元305。
第一控制单元304,用于控制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输出占空比,使得所述节温器的开度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与所述当前水温之间的第一差值相对应,实现所述发动机的当前水温趋近所述第二目标水温。
第二控制单元305,用于控制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输出占空比,使得所述节温器处于全开位置,并基于所述当前水温与所述第二目标水温之间的大小关系,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处于目标挡位,实现所述发动机的当前水温趋近所述第二目标水温。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温度的控制装置,在获得发动机的工况参数及目标水温之后,通过对发动机的当前水温的大小判断,来协调控制节温器、水泵与风扇之间的运行,如优先控制节温器进行运行冷却,在节温器全开之后,基于当前水温与发动机的目标水温的大小关系,再调整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对节温器、水泵与风扇进行逐级控制,最终使得发动机的当前水温能够向目标水温趋近,由此,实现通过对冷却系统中各个零部件之间的协调控制,来实现对发动机的温度控制。
如图4中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发动机温度的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制动判断单元306,用于在所述水温判断单元303判断所述当前水温是否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之前,判断所述发动机是否开启辅助制动,如果所述发动机开启辅助制动,触发所述第二控制单元305控制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输出占空比,使得所述节温器处于全开位置,如果所述发动机没有开启辅助制动,触发所述水温判断单元303判断所述当前水温是否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
其中,图3及图4中的第二控制单元305可以由以下结构组成,如图5中所示:
节温器控制子单元351,用于控制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输出占空比,使得所述节温器处于全开位置;
组合挡控制子单元352,用于基于所述当前水温与所述第二目标水温之间的大小关系,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处于目标挡位;
其中,所述组合挡控制子单元352具体包括:
判断模块353,用于判断所述当前水温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最高水温,如果是,触发第一挡位控制模块354,否则,触发第二挡位控制模块355;
第一挡位控制模块354,用于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处于最高挡位;
第二挡位控制模块355,用于基于所述当前水温与所述第二目标水温之间的第二差值,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处于与所述第二差值相对应的挡位。
如图6所示,第二挡位控制模块355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挡位增加控制子模块601,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最大温差且持续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一时长,如果是,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增加一个挡位;
所述挡位增加控制子模块601,具体用于如果所述水泵的挡位未处于水泵的最高挡位,则控制所述水泵的挡位增加一个挡位且保持所述风扇的挡位不变,否则,控制所述风扇的挡位增加一个挡位;
挡位降低控制子模块602,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最小温差且持续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二时长,如果是,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降低一个挡位。
所述挡位降低控制子模块602,具体用于如果所述水泵的挡位未处于水泵的最低挡位,则控制所述水泵的挡位降低一个挡位且保持所述风扇的挡位不变,否则,控制所述风扇的挡位降低一个挡位。
参考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温度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中至少包括冷却部件:节温器、水泵及风扇,所述系统可以包括:
参数采集接口701,与所述发动机相连接,用于采集所述发动机的当前工况参数及当前水温。
其中,当前工况参数中可以包括有:当前转速、当前输出扭矩及当前负荷率等。
第一处理器702,与所述参数采集接口701相连接,用于确定与所述当前工况参数相对应的第一目标水温,所述第一目标水温为节温器全开所需要发动机达到的水温,也就是说,在发动机达到所述第一目标水温时,节温器处于全开位置。
第一处理器可以由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实现。
第二处理器703,与所述参数采集接口701相连接,用于确定与所述当前工况参数相对应的第二目标水温,所述第二目标水温为所述发动机所需要保持的水温,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所需要控制发动机达到并保持的水温,也可以理解成发动机的理想水温。第一目标水温大于第二目标水温。
第二处理器可以由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实现。
第一比较器704,与所述第一处理器702、所述第一电控装置及所述参数采集接口701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控装置与所述第二处理器703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控装置为节温器的电控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比较器704用于判断所述当前水温是否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如果所述当前水温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触发所述第一电控装置控制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输出占空比,使得所述节温器的开度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与所述当前水温之间的第一差值相对应,实现所述发动机的当前水温趋近所述第二目标水温,如果所述当前水温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触发所述第一电控装置控制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输出占空比,使得所述节温器处于全开位置,并触发第二比较器704。
其中,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控装置可以通过在预设的节温器全开最大占空比曲线中查找到能够将节温器全开的开度输出占空比,进而通过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来调整节温器的开度,使得节温器处于全开位置。
第二比较器705,与所述参数采集接口701及第二电控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控装置与所述第二处理器703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控装置为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电控装置。
其中,所述第二比较器705用于基于所述当前水温与所述第二目标水温之间的大小关系,触发所述第二电控装置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处于目标挡位,实现所述发动机的当前水温趋近所述第二目标水温。
本实施例中,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中,挡位升高调整时,水泵的挡位变换可以优先于风扇的挡位变动,挡位降低调整时,风扇的挡位变换优先于水泵的挡位变动,例如,在控制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进行挡位升高变换时,可以首先变换水泵的挡位,在水泵的挡位处于最高之后,再变换风扇的挡位,或者,在挡位降低变换时,首先变换风扇的挡位,在风扇的挡位处于最低之后,再变换水泵的挡位。
如图8中,系统还可以包括有:
制动检测器706,与所述发动机相连接,用于判断所述发动机是否开启辅助制动,如果所述发动机开启辅助制动,由所述第一电控装置控制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输出占空比,使得所述节温器处于全开位置,如果所述发动机没有开启辅助制动,触发所述第一比较器704判断所述当前水温是否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
具体的,第二比较器705具体可以通过以下芯片结构实现,如图9中所示:
当前水温比较器751,用于判断所述当前水温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最高水温,如果所述当前水温大于或等于所述最高水温,运行第一触发单元752,如果所述当前水温小于所述最高水温,运行第二触发单元753;
第一触发单元752,用于触发所述第二电控装置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处于最高挡位。
第二触发单元753,用于基于所述当前水温与所述第二目标水温之间的第二差值,触发所述第二电控装置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处于与所述第二差值相对应的挡位。
而第二触发单元753可以由以下结构实现,如图10中所示:
温差比较器1001,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最大温差,并判断第二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最小温差,并在第二差值大于最大温差时触发计时器1002开始计时,和,在第二差值小于最小温差时触发计时器1002。
计时器1002,用于记录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所述最大温差的持续时间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一时长,并记录判断所述第二差值小于所述最小温差的持续时间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二时长,如果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所述最大温差的持续时间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一时长,触发所述第二电控装置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增加一个挡位,如果所述第二差值小于所述最小温差的持续时间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二时长,触发所述第二电控装置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降低一个挡位。
优选的,本实施例在控制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增加一个挡位时,可以优先增加水泵的挡位,在水泵的挡位处于最高挡位之后再增加风扇的挡位,即:如果水泵的挡位未处于水泵的最高挡位,则控制水泵的挡位增加一个挡位且保持风扇的挡位不变,如果水泵的挡位已经处于最高挡位,则控制风扇的挡位增加一个挡位。
本实施例在控制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降低一个挡位时,可以优先降低水泵的挡位,在水泵的挡位处于最低挡之后再降低风扇的挡位,即:如果水泵的挡位未处于水泵的最低档,则控制水泵的挡位降低一个挡位且保持风扇的挡位不变,如果水泵的挡位已经处于最低挡位,则控制风扇的挡位增加一个挡位。
由此,本实施例中利用温差与持续时间的组合控制方案,根据散热需求,调节节温器开度、水泵与风扇组合挡位,实现按需冷却。
其中,第一时长与第二时长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根据用户需求和/或发动机的实际工况进行设置。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当前水温与发动机的第二目标水温的差值,即第二差值,经过不同的滞环处理调整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处于相应的挡位,滞环处理的目的在于减小波动,实现逐步调整挡位,避免挡位频繁波动,影响发动机工作平顺。而若当前水温高于最高水温,则直接调整到最高档位。
以四速风扇和两速水泵为例,基于上述实现方案,节温器的开度、水泵及风扇的挡位状态如表1中所示。
也就是说,基于上述实现方案,如果发动机开启辅助制动,则直接全开节温器对发动机降温,而在发动机不开启辅助制动的通常状态下,则根据发动机的当前水温与预设的节温器全开所需要的发动机水温之间的差值,来控制节温器的开度,例如:在发动机的当前水温比较低,小于节温器全开所需要的发动机水温时,控制节温器的开度输出占空比,使得节温器的开度与水温差相对应,由节温器对发动机进行降温,若在发动机的当前水温升高,升高到大于或等于节温器全开所需要的发动机水温时,则控制节温器的开度输出占空比,使得节温器处于全开位置,并监测当前水温是否升高到预设的发动机的最高水温,如果当前水温已经升高到发动机所设定的最高水温,则直接将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调整到最高挡位,即表1中的模式号4,如果当前水温并没有升高到最高水温,则监测当前水温与第二目标水温之间的大小关系,在当前水温高于第二目标水温的温差超出最大温差时开始计时,若计时的时长超过第一时长,则控制水泵的挡位升高,如表1中的由模式号0变换到模式号1,由节温器及水泵对发动机进行降温,之后若当前水温与第二目标水温的温差仍然超出最大温差并再次超过第一时长,则控制风扇的挡位升高,如表1中的由模式号1变换到模式号2,或者由模式号2变换到模式号3等,由节温器、水泵及风扇同时对发动机进行降温,可见,本实施例中按照节温器全开后,水泵再介入,水泵全速后,风扇再介入的原则,缩短暖车时间,节省油耗,优化排放。
而在当前水温高于第二目标水温的温差小于最小温差,则重新计时,若计时的时长超过第二时长,则控制风扇的挡位降低一个挡位,如表1中的由模式号4变换到模式号3,由节温器、水泵及风扇对发动机进行降温,之后,如果当前水温与第二目标水温的温差仍然小于最小温差且持续时间超出第二时长,则继续控制风扇的挡位降低,直到风扇的挡位处于最低挡,由节温器及水泵对发动机进行降温,如表1中的由模式号2变换到模式号1,若当前水温与第二目标水温的温差仍然小于最小温差且持续时间超出第二时长,再变换水泵的挡位降低,如表1中由模式号1变换到模式号0,由节温器对发动机进行降温。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温度的控制系统,在获得发动机的工况参数及目标水温之后,通过对发动机的当前水温的大小判断,来协调控制节温器、水泵与风扇之间的运行,如优先控制节温器进行运行冷却,在节温器全开之后,基于当前水温与发动机的目标水温的大小关系,再调整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对节温器、水泵与风扇进行逐级控制,最终使得发动机的当前水温能够向目标水温趋近,由此,实现通过对冷却系统中各个零部件之间的协调控制,来实现对发动机的温度控制。
如图11中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温度的控制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系统还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滤波器707,与所述参数采集接口701相连接,用于将所述参数采集接口采集到的当前工况参数进行滤波。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当前工况参数等数据进行滤波,以除去所获得数据中的杂质或杂波数据,进而得到精确的当前工况参数。
如图12中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三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处理器702可以通过以下芯片实现:
第一曲线比对芯片721,用于将所述当前工况参数与预设的第一水温曲线进行比对,得到所述转速与所述负荷率对应的第一目标水温;
其中,所述第一水温曲线为预设的工况参数与节温器全开所需要发动机所达到的水温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
也就是说,其中,第一水温曲线为预设的转速扭矩负荷率等工况参数与节温器全开所需要发动机所达到的水温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这里的工况参数是指转速、扭矩及负荷率等参数的组合,发动机在每个工况参数下会分别对应一个节温器全开所需要的水温,也就是说,例如,每个转速、扭矩与负荷率的组合均会对应一个水温,且在每个转速、扭矩及负荷率的组合下所对应的节温器全开所需要的水温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因此,第一水温曲线中具有多个映射关系,分别为多个转速、扭矩及负荷率的组合与水温之间的对应关系。
基于此,本实施例中第一曲线比对芯片721可以基于第一水温曲线,将当前工况参数如当前转速、当前输出扭矩与当前负荷率的组合与第一水温曲线进行比对,在第一水温曲线中查找相对应的水温值,作为第一目标水温。
而第二处理器703可以通过以下芯片实现:
第二曲线对比芯片731,用于将所述当前工况参数与预设的第二水温曲线进行比对,得到所述当前转速与所述当前负荷率对应的第二目标水温;
其中,所述第二水温曲线为预设的工况参数与发动机所需要保持的水温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这里的工况参数是指转速、扭矩及负荷率等参数的组合,发动机在每个转速、扭矩及负荷率等参数的组合下所需要达到的水温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因此,第二水温曲线中具有多个映射关系,分别为多个转速、扭矩及负荷率的组合与水温之间的对应关系。
基于此,本实施例中可以基于第二水温曲线,将当前工况参数如当前转速、当前输出扭矩与当前负荷率的组合与第二水温曲线进行比对,在第二水温曲线中查找相对应的水温值,作为第二目标水温。
可见,本实施例中预先根据发动机的工况参数来标定两个水温曲线,作为前馈控制的输入,使得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都可以分别运行在合适的工作温度。
由于外界环境不同,可能会使得发动机的第一目标水温及第二目标水温有所不同,例如,环境温度越高,第一目标水温与第二目标水温相对较低,环境压力越高,第一目标水温与第二目标水温相对较低,由此,本实施例在获得第一目标水温及第二目标水温之后,需要对第一目标水温及第二目标水温进行修正。
基于此,系统中还可以包括有以下芯片结构:
第一修正芯片708,与所述第一处理器702即第一曲线对比芯片721相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目标水温基于预设的环境温度修正曲线及环境压力修正曲线进行修正。
其中,所述环境温度修正曲线为多个环境温度参数与温度修正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所述环境压力修正曲线为多个环境压力参数与温度修正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
第二修正芯片709,与所述第二处理器703即第二曲线对比芯片731相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二目标水温基于预设的环境温度修正曲线及环境压力修正曲线进行修正;
其中,所述环境温度修正曲线为多个环境温度参数与温度修正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所述环境压力修正曲线为多个环境压力参数与温度修正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
第一修正芯片708及第二修正芯片709可以通过加法器和减法器实现。
例如,环境温度参数越高,相应的温度修正参数为负值,在修正目标水温时,降低相应的参数值;再如,环境压力参数越高,相应的温度修正参数为负值,在修正目标水温时,减低相应的参数值。
以环境温度参数及环境压力参数处于正常范围,如发动机处于秋天或春天的平原地带时,设定第一目标水温为X为例,若发动机进入高原区域,环境压力升高,若仍然设定第一目标水温为X,则会出现误差,因此,基于环境压力升高,液体沸点减低的原则,对X进行修正,减去一定的参数值,由此降低第一目标水温。
如图13~图15中所示,为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的组件或芯片的逻辑布局示意图,其中,结合上文方案描述,图13为两个目标水温的控制逻辑布局,包括有:滤波器、减法器及加法器等组件,图14为节温器的电控逻辑布局,包括有:比较器、减法器、选择开关及各种逻辑门组件等,图15为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逻辑布局,包括有:比较器、减法器、选择开关、滞环处理器、加法器及各种逻辑门组件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温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9)

1.一种发动机温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发动机的当前工况参数及当前水温,所述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中至少包括冷却部件:节温器、水泵及风扇;
确定与所述当前工况参数相对应的第一目标水温及第二目标水温,所述第一目标水温为节温器全开所需要发动机达到的水温,所述第二目标水温为所述发动机所需要保持的水温;
判断所述当前水温是否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
如果所述当前水温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控制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输出占空比,使得所述节温器的开度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与所述当前水温之间的第一差值相对应,实现所述发动机的当前水温趋近所述第二目标水温;
如果所述当前水温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控制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输出占空比,使得所述节温器处于全开位置,并基于所述当前水温与所述第二目标水温之间的大小关系,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处于目标挡位,实现所述发动机的当前水温趋近所述第二目标水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所述当前水温是否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发动机是否开启辅助制动;
如果所述发动机开启辅助制动,控制节温器的开度输出占空比,使得所述节温器处于全开位置;
如果所述发动机没有开启辅助制动,继续执行所述判断所述当前水温是否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当前水温与所述第二目标水温之间的大小关系,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处于目标挡位,包括:
判断所述当前水温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最高水温;
如果所述当前水温大于或等于所述最高水温,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处于最高挡位;
如果所述当前水温小于所述最高水温,基于所述当前水温与所述第二目标水温之间的第二差值,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处于与所述第二差值相对应的挡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当前水温与所述第二目标水温之间的第二差值,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处于与所述第二差值相对应的挡位,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最大温差且持续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一时长,如果是,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增加一个挡位;
判断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最小温差且持续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二时长,如果是,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降低一个挡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增加一个挡位,包括:
如果所述水泵的挡位未处于水泵的最高挡位,则控制所述水泵的挡位增加一个挡位且保持所述风扇的挡位不变,否则,控制所述风扇的挡位增加一个挡位;
所述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降低一个挡位,包括:
如果所述水泵的挡位未处于水泵的最低挡位,则控制所述水泵的挡位降低一个挡位且保持所述风扇的挡位不变,否则,控制所述风扇的挡位降低一个挡位。
6.一种发动机温度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参数采集单元,用于获得发动机的当前工况参数及当前水温,所述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中至少包括冷却部件:节温器、水泵及风扇;
水温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当前工况参数相对应的第一目标水温、第二目标水温及所述发动机的预设的最高水温,所述第一目标水温为节温器全开所需要发动机达到的水温,所述第二目标水温为所述发动机所需要保持的水温;
水温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当前水温是否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如果所述当前水温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触发第一控制单元,如果所述当前水温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触发第二控制单元;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输出占空比,使得所述节温器的开度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与所述当前水温之间的第一差值相对应,实现所述发动机的当前水温趋近所述第二目标水温;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输出占空比,使得所述节温器处于全开位置,并基于所述当前水温与所述第二目标水温之间的大小关系,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处于目标挡位,实现所述发动机的当前水温趋近所述第二目标水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制动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水温判断单元判断所述当前水温是否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之前,判断所述发动机是否开启辅助制动,如果所述发动机开启辅助制动,触发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输出占空比,使得所述节温器处于全开位置,如果所述发动机没有开启辅助制动,触发所述水温判断单元判断所述当前水温是否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
节温器控制子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输出占空比,使得所述节温器处于全开位置;
组合挡控制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当前水温与所述第二目标水温之间的大小关系,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处于目标挡位;
其中,所述组合挡控制子单元具体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当前水温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最高水温,如果是,触发第一挡位控制模块,否则,触发第二挡位控制模块;
第一挡位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处于最高挡位;
第二挡位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当前水温与所述第二目标水温之间的第二差值,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处于与所述第二差值相对应的挡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位控制模块包括:
挡位增加控制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最大温差且持续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一时长,如果是,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增加一个挡位;
挡位降低控制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最小温差且持续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二时长,如果是,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降低一个挡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位增加控制子模块,具体用于如果所述水泵的挡位未处于水泵的最高挡位,则控制所述水泵的挡位增加一个挡位且保持所述风扇的挡位不变,否则,控制所述风扇的挡位增加一个挡位;
所述挡位降低控制子模块,具体用于如果所述水泵的挡位未处于水泵的最低挡位,则控制所述水泵的挡位降低一个挡位且保持所述风扇的挡位不变,否则,控制所述风扇的挡位降低一个挡位。
11.一种发动机温度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中至少包括冷却部件:节温器、水泵及风扇,所述系统包括:
参数采集接口,与所述发动机相连接,用于采集所述发动机的当前工况参数及当前水温;
第一处理器,与所述参数采集接口相连接,用于确定与所述当前工况参数相对应的第一目标水温,所述第一目标水温为节温器全开所需要发动机达到的水温;
第二处理器,与所述参数采集接口相连接,用于确定与所述当前工况参数相对应的第二目标水温,所述第二目标水温为所述发动机所需要保持的水温;
第一比较器,与所述第一处理器、所述第一电控装置及所述参数采集接口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控装置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控装置为节温器的电控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比较器用于判断所述当前水温是否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如果所述当前水温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触发所述第一电控装置控制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输出占空比,使得所述节温器的开度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与所述当前水温之间的第一差值相对应,实现所述发动机的当前水温趋近所述第二目标水温,如果所述当前水温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触发所述第一电控装置控制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输出占空比,使得所述节温器处于全开位置,并触发第二比较器;
第二比较器,与所述参数采集接口及第二电控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控装置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控装置为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电控装置;
其中,所述第二比较器用于基于所述当前水温与所述第二目标水温之间的大小关系,触发所述第二电控装置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处于目标挡位,实现所述发动机的当前水温趋近所述第二目标水温。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制动检测器,与所述发动机相连接,用于判断所述发动机是否开启辅助制动,如果所述发动机开启辅助制动,由所述第一电控装置控制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输出占空比,使得所述节温器处于全开位置,如果所述发动机没有开启辅助制动,触发所述第一比较器判断所述当前水温是否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水温。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比较器具体包括:
当前水温比较器,用于判断所述当前水温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最高水温,如果所述当前水温大于或等于所述最高水温,运行第一触发单元,如果所述当前水温小于所述最高水温,运行第二触发单元;
第一触发单元,用于触发所述第二电控装置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处于最高挡位;
第二触发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当前水温与所述第二目标水温之间的第二差值,触发所述第二电控装置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处于与所述第二差值相对应的挡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发单元包括:
温差比较器,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最大温差或小于预设的最小温差;
计时器,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所述最大温差的持续时间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一时长或者所述第二差值小于所述最小温差的持续时间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二时长,如果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所述最大温差的持续时间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一时长,触发所述第二电控装置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增加一个挡位,如果所述第二差值小于所述最小温差的持续时间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二时长,触发所述第二电控装置控制所述水泵与风扇的组合挡降低一个挡位。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滤波器,与所述参数采集接口相连接,用于将所述参数采集接口采集到的当前工况参数进行滤波。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器包括:
第一曲线比对芯片,用于将所述当前工况参数与预设的第一水温曲线进行比对,得到所述转速与所述负荷率对应的第一目标水温;
其中,所述第一水温曲线为预设的工况参数与节温器全开所需要发动机所达到的水温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
17.根据权利要求11或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修正芯片,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相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目标水温基于预设的环境温度修正曲线及环境压力修正曲线进行修正;
其中,所述环境温度修正曲线为多个环境温度参数与温度修正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所述环境压力修正曲线为多个环境压力参数与温度修正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器包括:
第二曲线对比芯片,用于将所述当前工况参数与预设的第二水温曲线进行比对,得到所述当前转速与所述当前负荷率对应的第二目标水温;
其中,所述第二水温曲线为预设的工况参数与发动机所需要保持的水温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
19.根据权利要求11或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修正芯片,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相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二目标水温基于预设的环境温度修正曲线及环境压力修正曲线进行修正;
其中,所述环境温度修正曲线为多个环境温度参数与温度修正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所述环境压力修正曲线为多个环境压力参数与温度修正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
CN201610910948.XA 2016-10-19 2016-10-19 一种发动机温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062859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10948.XA CN106285907A (zh) 2016-10-19 2016-10-19 一种发动机温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1710966186.XA CN107725166A (zh) 2016-10-19 2017-10-17 一种发动机温度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10948.XA CN106285907A (zh) 2016-10-19 2016-10-19 一种发动机温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85907A true CN106285907A (zh) 2017-01-04

Family

ID=5771969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10948.XA Pending CN106285907A (zh) 2016-10-19 2016-10-19 一种发动机温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1710966186.XA Pending CN107725166A (zh) 2016-10-19 2017-10-17 一种发动机温度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66186.XA Pending CN107725166A (zh) 2016-10-19 2017-10-17 一种发动机温度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6285907A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62617A (zh) * 2017-11-10 2018-03-06 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恒温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829813A (zh) * 2017-11-01 2018-03-2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及方法
CN107869383A (zh) * 2017-11-03 2018-04-03 吉林大学 汽车发动机热管理系统建模及控制方法
CN107893697A (zh) * 2017-11-24 2018-04-1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节温器开度控制方法
CN108278151A (zh) * 2017-12-25 2018-07-13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加热式节温器的开度预估方法
CN108343501A (zh) * 2018-03-05 2018-07-31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降温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057940A (zh) * 2018-07-24 2018-12-2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汽车水泵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控制器
CN109611189A (zh) * 2018-11-28 2019-04-12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柴油机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9630231A (zh) * 2018-12-04 2019-04-16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油稀释的解决方法及装置
CN111434902A (zh) * 2019-01-15 2020-07-21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节温器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CN111779565A (zh) * 2020-07-10 2020-10-16 上海元城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发动机升温诊断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2783230A (zh) * 2020-12-31 2021-05-11 深圳市火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温度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027591A (zh) * 2021-03-31 2021-06-25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电子节温器主阀门运动的设备及方法
CN113482760A (zh) * 2021-07-09 2021-10-08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整车运行路况的冷却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4294088A (zh) * 2021-12-30 2022-04-08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冷却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冷却系统和驾驶设备
CN115962040A (zh) * 2023-02-02 2023-04-14 重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冷却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1335B (zh) * 2018-12-21 2022-01-25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热保护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005799B (zh) * 2019-11-25 2021-01-19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水温的控制方法、装置、热管理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2748752B (zh) * 2020-12-21 2022-07-26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冷却系统温度调节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565615B (zh) * 2021-07-06 2022-06-03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提升发动机冷却能力的控制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40160B2 (ja) * 2000-01-20 2008-08-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液冷式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CN102182540B (zh) * 2011-05-27 2013-04-03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冷却液温度控制方法
CN103397930B (zh) * 2013-07-02 2015-08-19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全开型节温器
CN204060899U (zh) * 2014-08-14 2014-12-3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液力缓速器在整车传动系统的布置结构
CN104842774A (zh) * 2014-10-27 2015-08-19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系统、应用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以及车辆
CN104481662B (zh) * 2014-12-08 2017-03-08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匹配液力缓速器的整车散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5041446A (zh) * 2015-06-18 2015-11-11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搭载液力缓速器车型的双阀芯电子节温器
CN105673181B (zh) * 2016-02-15 2018-04-03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整车热管理方法及整车热管理系统
CN105756763B (zh) * 2016-03-14 2018-10-16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设有该系统的车辆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29813A (zh) * 2017-11-01 2018-03-2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及方法
CN107829813B (zh) * 2017-11-01 2020-07-0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及方法
CN107869383A (zh) * 2017-11-03 2018-04-03 吉林大学 汽车发动机热管理系统建模及控制方法
CN107762617A (zh) * 2017-11-10 2018-03-06 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恒温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893697B (zh) * 2017-11-24 2020-04-0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节温器开度控制方法
CN107893697A (zh) * 2017-11-24 2018-04-1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节温器开度控制方法
CN108278151A (zh) * 2017-12-25 2018-07-13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加热式节温器的开度预估方法
CN108278151B (zh) * 2017-12-25 2020-05-22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加热式节温器的开度预估方法
CN108343501A (zh) * 2018-03-05 2018-07-31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降温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057940A (zh) * 2018-07-24 2018-12-2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汽车水泵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控制器
CN109611189A (zh) * 2018-11-28 2019-04-12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柴油机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9630231A (zh) * 2018-12-04 2019-04-16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油稀释的解决方法及装置
CN109630231B (zh) * 2018-12-04 2020-06-02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油稀释的解决方法及装置
CN111434902A (zh) * 2019-01-15 2020-07-21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节温器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CN111779565A (zh) * 2020-07-10 2020-10-16 上海元城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发动机升温诊断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2783230A (zh) * 2020-12-31 2021-05-11 深圳市火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温度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027591A (zh) * 2021-03-31 2021-06-25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电子节温器主阀门运动的设备及方法
CN113027591B (zh) * 2021-03-31 2022-10-25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电子节温器主阀门运动的设备及方法
CN113482760A (zh) * 2021-07-09 2021-10-08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整车运行路况的冷却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4294088A (zh) * 2021-12-30 2022-04-08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冷却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冷却系统和驾驶设备
CN114294088B (zh) * 2021-12-30 2022-10-28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冷却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冷却系统和驾驶设备
CN115962040A (zh) * 2023-02-02 2023-04-14 重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冷却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962040B (zh) * 2023-02-02 2024-06-11 重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冷却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25166A (zh) 2018-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85907A (zh) 一种发动机温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645020B (zh) 电动车热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979061B (zh) 一种发动机电子水泵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080173B (zh) 电动汽车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06837509B (zh) 一种风扇转速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402148B (zh) 一种ptn设备风扇调速的方法及装置
CN107166733B (zh) 电磁加热装置及其负荷自适应方法
CN107070364A (zh) 空调器、电机驱动器及其的防过热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162799A (zh) 一种智能冷却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458265A (zh) 一种发动机起动方法和装置
CN104218788A (zh) 一种矩阵整流器的网侧功率因数滑模自适应控制方法
CN103486071A (zh) 基于设备反馈温度的风扇智能调速方法及装置
CN107168412A (zh) 电力变压器冷却系统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13187597A (zh) 车辆冷却系统控制方法、控制器及车辆
CN115628530B (zh) 一种风机控制方法、装置及机组
CN107128154A (zh) 电动车辆、采暖系统及电加热器的功率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07003013A (zh) 水暖垫的加热器控制方法以及适用其加热器控制方法的水暖垫
CN109654887A (zh) 一种循环水冷却系统及其自动控制方法
CN202493330U (zh) 一种车载冷却系统
CN107288735A (zh) 一种建立汽车电子风扇转速控制函数的方法
CN111396227A (zh) 冷起动辅助系统、加热辅助控制方法及工程机械
CN103248106B (zh) 基于单周期控制策略的电动汽车充电机
CN110607819A (zh) 一种动力机械烟度控制方法、装置及动力机械
CN108088073A (zh) 热泵热水机水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611190A (zh) 一种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0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