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582C - 按压开关 - Google Patents

按压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582C
CN1135582C CNB001028189A CN00102818A CN1135582C CN 1135582 C CN1135582 C CN 1135582C CN B001028189 A CNB001028189 A CN B001028189A CN 00102818 A CN00102818 A CN 00102818A CN 1135582 C CN1135582 C CN 113558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ce
contact point
housing
push switch
fixed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01028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67072A (zh
Inventor
�紨��ϣ
早川和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67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70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58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8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0Bases; Stationary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58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contacts; Terminals
    • H01H2001/5888Terminals of surface mounted devices [SM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07/00Connections
    • H01H2207/032Surface mounted component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按压开关,具有呈箱形的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固定端子,可滑动地保持在壳体内的轴套杆部件,及与轴套杆部件的移动相联动的配置在固定端子上的可动接触点部,且一对固定端子由嵌埋在壳体内的基部延伸至壳体外侧的端子部,及曝露在壳体内侧底面的、具有一定间隔方式配置的接触点部构成,一对固定端子分别将它们的基部定位配置在一条直线上,且使接触点部在与基部的配置方向垂直相交的线上,彼此相对折曲的方式相对配置。

Description

按压开关
本发明涉及可以在各种电子装置中作为操作开关使用的按压开关,特别涉及配置在壳体内部处的固定端子的结构配置。
下面参考图11和图12,对现有技术的一种按压开关中的固定端子的结构配置进行说明。其中图11为表示这种按压开关的壳体部分的平面图,图12为表示沿图11中的线12-12剖开时的剖面图。
壳体11可以由合成树脂等的成型材料制作,并在上面处形成具有开口的箱形。在该壳体11的内侧底部处设置有由黄铜等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制作的固定端子22,而且该固定端子22可以通过嵌入成型等方法实施配置。这种固定端子22被嵌埋在所述壳体11的内侧底部处,而且在该嵌埋部分中还设置着若干个折曲部22a所构成的基部22b,和这种基部22b向所述壳体11的外侧方向延伸设置的端子部22c,以及由所述壳体11的内侧底部处曝露出来的、按照与图中未表示出的可动接触点部相接触、分离的方式相对形成的一对接触点部22d。
所述的一对接触点部22d按照沿着所述固定端子22上的基部22b的排列方向且彼此间具有一定间隔的方式相对配置,而且所述接触点部22d的宽度按照与所述固定端子22上的基部22b的宽度大体相等的方式形成。向所述壳体11的外侧方向延伸设置的端子部22c,通过在所述基部22b处在位于所述壳体11的内侧底部处设置的若干个折曲部22a的方式,与所述壳体11的底面形成在同一面上,而且使该端子部22c的前端部沿着所述壳体11的外侧面而直立起来,以呈J形。通过使该端子部22c的前端部形成为J形,可以按照表面安装方式将其安装在使用所述壳体11的按压开关的回路基板上。
对于将所述壳体11使用在按压开关中的场合,可以通过在所述壳体11的开口内部处,收装入图中未示出的、公知的可动接触点部,并且安装上图中未示出的、公知的橡胶类弹簧部件和轴套杆部件上,构造出这种现有技术中的按压开关。
然而在如上所述的这种原有的、位于按压开关中的壳体11内部处的固定端子结构配置中,固定端子22上的一对接触点部22d是按照沿着固定端子22的基部22b的排列方向且彼此间具有一定间隔的方式相对配置的,而且嵌埋在壳体11处的固定端子22的基部22b的配置方向上,还需要再对一对接触点部22d实施连接相对配置,因此沿固定端子22配置方向上的长度比较长,从而使壳体11的尺寸比较大,进而产生整个按压开关的尺寸比较大的问题。
为了能够按照表面安装方式将其安装在回路基板上,使位于配置在壳体11处的固定端子22上的端子部22c的前端部呈J形,使端子部22c与壳体11上的底面形成在同一个面上,以便能够在壳体11的内侧底部,将若干个折曲部22a设置在位于固定端子22上的基部22b处,因此存在有固定端子22的一对接触点部22d的接触点之间的间隙,受到对该折曲部22a实施加工的加工精度的影响,从而使接触点之间的间隙比较大的问题。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以在缩短壳体内部固定端子的排列方向长度的同时,使可以表面安装在回路基板上的固定端子的形状,呈即使在壳体内部处设置有若干个折曲部,也不会受到由于对折曲部实施加工而造成不良影响的形状,从而可以将接触点之间的间隙设定为最小尺寸、进而可以实现小型化的壳体的固定端子结构配置。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第一解决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按压开关,它具有呈箱形的壳体,固定安装在该壳体内部处的一对固定端子,以可滑动方式保持在所述壳体内侧面处的轴套杆部件,以及按照与该轴套杆部件的移动相联动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固定端子上的可动接触点部,而且所述一对固定端子包含嵌埋在所述壳体内部处的基部,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侧处的端子部,以及曝露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底面处的、按照具有一定间隔的方式配置的接触点部,所述一对固定端子分别将它们的所述基部定位配置在一条直线上,而且使所述接触点部在与所述基部配置方向垂直线上相交,彼此相对折曲相对配置。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第二解决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按压开关,它还可以进一步使所述接触点部按照与所述基部配置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上所成宽度,比所述基部的宽度小的方式形成。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第三解决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按压开关,它还可以进一步使所述接触点部在与所述基部配置方向的中心线垂直相交的线上,按照夹持所述中心线且向相反侧彼此错开的方式相对配置。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第四解决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按压开关,它还可以进一步使嵌埋在所述壳体内部的一对固定端子上的基部,在所述壳体内部处形成若干个折曲部,并通过设置有这种若干个折曲部且向外侧延伸的端子部,与所述壳体的底面形成在同一个面上。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第五解决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按压开关,它还可以进一步使配置在所述固定端子上的所述可动接触点部由形成在外侧处的支架部,在该支架部处延伸设置的连接部,以及通过所述连接部以可摇动方式设置在所述支架部处的接触片构成,而且设置在所述可动接触点部处的所述接触片按照沿着所述连接部设置方向上的长度,比沿着与所述连接部设置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上的长度短的方式形成。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第六解决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按压开关,它还可以进一步使所述可动接触点部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板等形成,在所述支架部的中央部处设置有呈圆弧状的孔,而且在该孔的中央部处通过所述连接部在金属板上形成整体切割开的所述接触片。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第七解决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按压开关,它还可以进一步使所述可动接触点部上的所述接触片形成为椭圆形。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按压开关进行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按压开关的平面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按压开关的正面图。
图3为表示沿着图1中的线3-3剖开时的剖面图。
图4为表示沿着图1中的线4-4剖开时的剖面图。
图5为表示由如图4所示的初始状态移动轴套杆部件而使橡胶类弹簧部件处于折曲状态时的说明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壳体的平面图。
图7为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可动接触点部的平面图。
图8为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可动接触点部的正面图。
图9为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轴套杆部件的底面图。
图10为表示沿着图9中的线10-10剖开时的剖面图。
图11为表示作为现有技术的一种按压开关中的壳体的平面图。
图12为表示沿着图11中的线12-12剖开时的剖面图。
壳体1可以由合成树脂等的成型材料制作,并形成为具有底部的、上面处开口的箱形。在该壳体1的内侧底部处设置有黄铜等的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制作的固定端子2,而且该固定端子2可以通过嵌入成型等方式与所述壳体1形成为一体。这种固定端子2可以嵌埋在所述壳体1的内侧底部处,而且在该嵌埋部分中还形成有若干个由折曲部2a构成的基部2b,并与这种基部2b形成为一体的、向所述壳体1的外侧方向延伸设置的端子部2c,以及由所述壳体1的内侧底部处曝露出来的、按照保持一定间隔的方式配置的一对接触点部2d。所述的一对接触点部2d按照相对折曲的方式,分别配置在与所述基部2b的配置方向垂直相交的线上。所述接触点部2d的其中一个接触点部按照使沿着与所述基部2b的配置方向垂直相交方向上的宽度尺寸,比沿着与所述基部2b的配置方向垂直相交方向上的另一个基点部的宽度尺寸更小的方式形成。而且所述接触点部2d还在与位于所述基部2b的配置方向上的中心线L垂直相交的线上,以夹有所述中心线L且向相反侧彼此错开的方式相对配置。通过这种构成形式对所述接触点部2d实施配置,即可以缩短位于所述壳体1内部处的固定端子2沿配置方向上的长度。
向所述壳体1的外侧方向延伸设置的端子部2c,通过在所述基部2b处设置位于所述壳体1的内侧底部处的若干个折曲部2a的方式,而与所述壳体1的底面形成在同一个面上,从而使该端子部2c的前端部沿着所述壳体1的外侧面向上侧直立,而呈J形。由于该端了部2c的前端部形成J形,所以可以对使用所述壳体1的按压开关回路基板进行表面安装。对于这种情况,所述的一对接触点部2d不会由于所述基部2b上的若干个折曲部2a的加工而产生变形方向,即相对配置在与所述基部2b的垂直相交线的方向上,所以即使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折曲部2a,也不会受到对该折曲部2a实施加工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可以高精度地将接触点间的间隙设定为最小尺寸,进而还可以使所述壳体1进一步小型化。
在所述壳体1上相对设置的一对内侧面处还设置有结合沟槽部1a,该结合沟槽部1a与位于如后所述的轴套杆部件上的钩形部处的结合突起部相结合。通过设置有这种结合用沟槽部1a的方式,可以在实施如后所述的移动及其复原时,使该轴套杆部件在壳体1内导向移动,并且可以实施位置限定。在位于所述壳体1上的、呈矩形的内侧面的四个角部处,还设置呈平面状的滑动面部1b,从而形成如后所述的滑动面的滑动。由于在所述壳体1的内侧面上的四个角部处设有所述滑动面1b,即使在对所述轴套杆部件的角部实施倾斜挤压的情况下,也可以使轴套杆部件产生稳定的滑动,从而可以提高操作时的手感性。而且设置在所述壳体1处的滑动面部1b并不仅限于这种平面形,也可以呈圆弧面等形状。
可动接触点部3可以由具有弹性的、青铜板或不锈钢板等材料制作,而且可以使其外侧大体呈圆形,在其外侧处形成环状的支架部3a。在该支架部3a的中央部处形成圆弧状的孔3b,在该孔3b的中央部处还形成有其一端部通过连接部3c连接在所述支架部3a处、而另一端部被整体切开的接触片3d。这种接触片3d可以通过所述连接部3c在所述支架部3a处摇动的方式设置,而且在其前端部还按照大体向上侧倾斜的角度实施折曲。所述接触片3d可以形成为椭圆形,而且使该椭圆的纵向方向,按照与位于所述一对固定端子2上的所述接触点部2d的配置方向为同一条线的方式分别实施配置。由于所述接触片3d形成椭圆形,所以所述连接部3c可以形成比较长的长度(可动跨度),从而可以增大所述接触片3d的接触弹簧荷重的设计自由度,并可以获得稳定的咯哒感。而且还可以使所述的可动接触点部3整体小型化。
在所述接触片3d上、并与如后所述的橡胶类弹簧部件相对面处,即由于切开而倾斜折曲的上侧面处,还形成有与该橡胶类弹簧部件相抵接的突起部3e。这种突起部3e可以设置为一个,也可以设置为若干个,而且它们的形状并不仅限于一种形式,比如说还可以形成圆弧状或圆环状等各种形状的突起。通过设置这种突起部3e的方式,可以防止如后所述的橡胶类弹簧部件与所述接触片3d间产生的密接,从而可以防止在操作过程中由于它们彼此脱开而产生的金属撞击声。而且在这儿是对接触片3d的大体中央部实施挤压的,所以可以实现稳定的接触。
橡胶类弹簧部件4可以由具有可挠曲性的、合成橡胶或硅酮橡胶等的材料制作,其外部形状可以呈下面开口的拱起形,并且由在如后所述的移动、和复原时产生折曲而具有弹性力的裙裾部4a,以及形成在该裙裾部4a的上部处的动作部4b构成。在该动作部4b的下面侧处还形成有动作用突起部4c,该动作用突起部4c的前端部可以与设置在所述可动接触点部3上的接触片3d处的突起部3e相抵接。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可动接触点部3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板等构成,并且按照配置在所述固定端子2与橡胶类弹簧部件4之间的方式形成,所以也可以将公知的、由碳类材料制造的接触点等,整体形成在所述橡胶类弹簧部件4上的动作突起部4c的下端面处。对于这种场合,因为不再设置所述的可动接触点部3,所以可以减少部件的数目。
轴套杆部件5可以由合成树脂等的成型材料制作,并且大体呈矩形,在其上面部处设置可供手指等实施按压操作、呈平面状的按压部5a。在与该按压部5a相对的下面侧处,还形成有向下面侧突出的按压突起部5b,该按压突起部5b可用于与所述橡胶类弹簧部件4上的动作部4b的上侧面相抵接,并且使所述橡胶类弹簧部件4向所述可动接触点部3侧折曲。而且在所述轴套杆部件5上相对的一对侧面部处,形成具有结合突起部5c的一对钩形部5d,该结合突起部5c可以与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侧面处的结合用沟槽部1a相结合,从而在所述轴套杆部件5实施移动和复原的过程中,可以将所述轴套杆部件5限制定位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位置处。在这种钩形部5d的内侧处,即在与所述橡胶类弹簧部件4上的裙裾部4a相对面处,还形成逃逸部5e,该逃逸部5e在对所述裙裾部4a实施挤压时可以对折曲着的折曲部4d支撑,并且可以沿着所述裙裾部4a的外侧形成呈凹入状的圆弧形。通过设置有这种逃逸部5e的方式,可以使所述的轴套杆部件5小型化。
而且通过设置有该逃逸部5e的方式,还可以在使所述钩形部5d沿着所述钩形部5d的延伸设置方向上的中央部处的厚度,即在所述逃逸部5e处的厚度形成的比较薄,降低所述钩形部5d强度的同时,所述逃逸部5e相对的两侧部处的厚度形成的比较厚。由于该两侧部的厚度形成的比较厚,所以即使所述钩形部5d上的逃逸部5e的厚度比较薄,也可以使整个所述钩形部5d具有所需要的整体折曲强度,而且由于不再需要使所述的整个钩形部5d的尺寸变大(比较厚),所以还可以使所述轴套杆部件5小型化。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逃逸部5e是沿着位于所述橡胶类弹簧部件4上的裙裾部4a处的外侧形成圆弧状,然而所述逃逸部5e并不仅限于这种形状,还可以呈其它的、能够对所述裙裾部4a上的折面部4d实施支撑的形状,比如说还可以形成为呈四边形的凹部。
而且在所述轴套杆部件5上呈矩形的四个角部处,还设置有沿着所述壳体1的内侧底面延伸的脚部5f。在位于该脚部5f外侧的角部处形成有具有倒角的、呈平面形的滑动面部5g,而且该脚部5f上的滑动面部5g是以可以在位于所述壳体1上的内侧面处的四个脚部的滑动面部1b上的滑动方式设置的。通过在所述轴套杆部件5上呈矩形的四个角部处设置的所述脚部5f的方式,可以在所述壳体1的内侧面与所述轴套杆部件5的外侧面间产生平稳滑动,从而可以准确地实施轴套杆部件5在壳体1之内的滑动。
而且,通过在所述轴套杆部件5上的脚部5f的外侧角部处设置有所述滑动面部5g的方式,即使在所述轴套杆部件5上的角部产生倾斜挤压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与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内侧面处滑动面部1b间的滑动,而使所述轴套杆部件5实现更稳定的滑动,从而可以提高对所述轴套杆部件5的操作手感性。而且,设置在所述轴套杆部件5处的滑动面部5g并不仅限于这种平面形,也可以呈圆弧面等的形状。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构造的按压开关可以将一对固定端子的基部分别配置定位在一条直线上,并且使接触点部按照在与基部配置方向垂直相交的线上,彼此相对折曲的方式相对配置,所以可以使固定端子的形状小型化,进而位于壳体内部的固定端子沿配置方向上的长度比较短,因此可以使壳体小型化,进而可以使整个按压开关小型化。
而且,还可以使接触点部按照沿与基部配置方向垂直相交方向上所成宽度,比基部的宽度小的方式形成,所以可以利用最小的尺寸形成彼此相对的一对接触点部,从而可以减少所使用部件的材料费用,而且在需要对固定端子实施加工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加工精度。
而且,还可以使接触点部在与基部配置方向的中心线垂直相交的线上,按照夹持着中心线且向相反侧彼此错开的方式相对配置,所以即使在壳体内的基部处设置有若干个折曲部,也不会受到在对该折曲部实施加工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可以将接触点之间的间隙尺寸设定为最小。
而且,还可以使一对固定端子的基部由位于壳体内部处的若干个折曲部形成,而且由于设置这种若干个折曲部而向外侧延伸的端子部,与壳体的底面形成在同一个面上,所以可以通过简单的构成形式,将其表面安装在回路基板上,并且可以获得小型化的按压开关中的壳体结构配置。
而且,还可以使配置在固定端子上的可动接触点部按照连接部设置方向上的长度,比沿着与连接部的设置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上的长度短的方式形成,所以可以使整个可动接触点部的尺寸比较小。
而且,还可以使可动接触点部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板等形成,在呈圆弧状孔的中央部处通过连接部在金属板上形成整体切割开的接触片,从而可以获得小型且接触稳定的可动接触点部。
而且,还可以使可动接触点部上的接触片形成为椭圆形,所以加工简便,并能准确地与一对固定端子上的接触点部相接触,从而可以提高接触点部的接触可靠性。

Claims (6)

1.一种按压开关,具有呈箱形的壳体,固定安装在该壳体内部处的一对固定端子,以可滑动方式保持在所述壳体的内侧面处的轴套杆部件,以及按照与该轴套杆部件的移动相联动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固定端子上的可动接触点部,而且所述一对固定端子包含有嵌埋在所述壳体内部处的基部,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侧处的端子部,以及曝露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底面处的、按照具有一定间隔的方式配置的接触点部,所述一对固定端子分别将它们的所述基部定位配置在一条直线上,而且使所述接触点部在与所述基部配置方向垂直相交线上,彼此相对折曲相对配置;
所述接触点部在与所述基部配置方向的中心线垂直相交的线上,按照夹持所述中心线且向相反侧彼此错开的方式相对配置;
所述可动接触点具有在相对于所述接触点接近离开的方向可摇动的片状接触片;
所述接触点部最接近所述接触片的顶部,在与所述基部的排列方向的中心线垂直的线上,分别相互在相反侧错开相对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点部按照沿与所述基部配置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上所成宽度,比所述基部的宽度小的方式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嵌埋在所述壳体内部处的一对固定端子上的基部,在所述壳体内部处形成若干个折曲部,并通过设置有这种若干个折曲部而向外侧延伸的端子部,与所述壳体的底面形成在同一个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配置在所述固定端子上的所述可动接触点部由形成在外侧处的支架部,在该支架部处的连接部延伸设置,以及通过所述连接部以可摇动方式设置在所述支架部处的接触片构成,而且设置在所述可动接触点部处的所述接触片按照沿着所述连接部设置方向上的长度,比沿着与所述连接部设置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上的长度短的方式形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接触点部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板等形成,在所述支架部的中央部处设置呈圆弧状的孔,而且在该孔的中央部处通过所述连接部在金属板上形成整体切割开的所述接触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接触点部上的所述接触片形成为椭圆形。
CNB001028189A 1999-03-11 2000-03-10 按压开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558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65596/1999 1999-03-11
JP11065596A JP2000260259A (ja) 1999-03-11 1999-03-11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67072A CN1267072A (zh) 2000-09-20
CN1135582C true CN1135582C (zh) 2004-01-21

Family

ID=13291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0281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5582C (zh) 1999-03-11 2000-03-10 按压开关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1035556A3 (zh)
JP (1) JP2000260259A (zh)
KR (1) KR100331729B1 (zh)
CN (1) CN1135582C (zh)
TW (1) TW43461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4998A (zh) * 2012-10-04 2014-04-09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开关以及开关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37016A1 (de) * 2009-08-07 2011-02-24 Carl Zeiss Surgical Gmbh Drehschalter und Gerät, insbesondere medizinisches Gerät und/oder optisches Beobachtungsgerät
JP6187656B2 (ja) * 2016-08-26 2017-08-30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531841C3 (de) * 1975-07-16 1981-02-26 Rudolf Schadow Gmbh, 1000 Berlin Elektrischer Schnappschalter
JPS5824347Y2 (ja) * 1976-09-10 1983-05-25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押釦スイツチ
JPH0518819Y2 (zh) * 1988-04-27 1993-05-19
JP3794068B2 (ja) * 1996-09-17 2006-07-0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オンスイッチ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4998A (zh) * 2012-10-04 2014-04-09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开关以及开关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67072A (zh) 2000-09-20
JP2000260259A (ja) 2000-09-22
EP1035556A3 (en) 2001-08-29
KR100331729B1 (ko) 2002-04-09
TW434611B (en) 2001-05-16
KR20000062625A (ko) 2000-10-25
EP1035556A2 (en) 2000-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68804B2 (en) Connector terminal assembly
JP6415609B2 (ja) 可動コネクタ
US740208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retaining shell
US20060276085A1 (en) Electrical contact element
US7067748B1 (en) Omnidirectional tilt and vibration sensor
CN1353435A (zh) 杠杆开关
CN1767108A (zh) 按钮开关
CN1139956C (zh) 按钮开关
CN1129157C (zh) 按压开关
WO2014156531A1 (ja) 電気接触子及び電気部品用ソケット
CN1921233A (zh) 适于自动安装的板安装连接器
CN1129156C (zh) 按压开关
CN1135582C (zh) 按压开关
CN1236465C (zh) 电开关器件
US747313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9208971B2 (en) Keyboard insert
CN1701340A (zh) 存储卡适配器
US20060157332A1 (en) Omnidirectional tilt and vibration sensor
JP6726305B2 (ja) スプリングと端末
CN1269157C (zh) 按钮开关
US7538290B2 (en) Automotive push switch
CN1179385C (zh) 按钮开关
US7476107B2 (en) Socket connector with retaining device
CN1229833C (zh) 多联开关装置
KR102290726B1 (ko) 전자기기용 보드 커넥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