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49174A - 聚合物、聚合物的制造方法以及人工晶状体 - Google Patents

聚合物、聚合物的制造方法以及人工晶状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49174A
CN113549174A CN202110369187.2A CN202110369187A CN113549174A CN 113549174 A CN113549174 A CN 113549174A CN 202110369187 A CN202110369187 A CN 202110369187A CN 113549174 A CN113549174 A CN 1135491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mer
lens
acrylate
component
intraocular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6918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49174B (zh
Inventor
甲斐元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luo Shangha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luo Shangha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luo Shangha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luo Shangha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6918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491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49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91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491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91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22Esters containing halogen
    • C08F220/24Esters containing halogen containing perhaloalkyl radic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7/00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 A61L27/14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A61L27/26Mixture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7/00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 A61L27/50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injectable or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shape-memory materials, surface modified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40Est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e.g. allyl (meth)acrylat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430/00Materials or treatment for tissue regeneration
    • A61L2430/16Materials or treatment for tissue regeneration for reconstruction of eye parts, e.g. intraocular lens, cornea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ostheses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用于制备可植入眼中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将至少含有如下物质的混合物聚合而成:成分(A),由高屈光率的具有芳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构成;以及成分(B),由低屈光率的具有氟取代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构成。

Description

聚合物、聚合物的制造方法以及人工晶状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作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聚合物。
背景技术
人工晶状体(IOL)是一种能植入眼内的人造透镜,用于取代因为白内障疾病而变混浊的人眼中的天然晶体,或者用于屈光手术以纠正人眼的视力。由于人眼中的晶状体具有一定的柔性,其通过睫状肌的作用而允许眼睛适应远视觉或近视觉。若使用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来置换天然的晶状体,则患者的焦点距离会被固定,无法实现近距离和远距离都同时得到改善的效果,也就是说清晰视觉的范围将会变得较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提出了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进一步地,通过在人工晶状体内侧添加特定的色素制作着色透镜,用来减少手术后的眩光、减少视网膜光损伤以及减少手术后的色觉异常(例如蓝视症)。
以往关于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主要有通过车间切割来制作人工晶状体的方法、以及通过模具来制作人工晶状体的方法。
对于利用车间切割来制作人工晶状体的方法,已知有一种通常被称为区域(zone)型的切割法,需要在切割程序中预先设置有多条曲率不同的切割曲线,并通过依照所有切割曲线来对透镜材料的块状物进行层层切割,最终获得所期望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而另一种通过模具制作人工晶状体的方法则是利用了铸造成型的原理。通过设计出与所期望的人工晶状体的光焦度匹配的模具,将作为人工晶状体的原材料的聚合物单体混合物注入模具中,使该液体混合物在模具中完成聚合,形成具有特定曲率的人工晶状体材料。最后再利用机械切割工具切割出特定尺寸的人工晶状体即可。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以上两种制作方法都是利用聚合物材料来制成多焦点透镜。如上文所述,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市场的需求,人工晶状体已经从单焦点的单一形式转变为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并且还要在其内侧添加调节紫外线可见透过率、追加光致变色等光学性能。这就对作为原材料的聚合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合物,被应用于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制作,不仅适配于人工晶状体的玻璃化温度、屈光率的调节要求,并且能够容易地制作着色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无论人工晶状体度数如何,该透镜颜色都能保持均一。
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涉及一种聚合物,用于制备可植入眼中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将至少含有如下物质的混合物聚合而成:成分(A),由高屈光率的具有芳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构成;以及成分(B),由低屈光率的具有氟取代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构成。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聚合物,是在第一方案中,所述成分(A)由2-甲基丙烯酸苯乙烯酯、2-丙烯酸苯乙烯酯、甲基丙烯酸2-苯氧乙酯、丙烯酸2-苯氧乙酯、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组成。
本发明的第三方案的聚合物,是在第一方案中,所述成分(B)由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和/或丙烯酸三氟乙酯组成。
本发明的第四方案的聚合物,是在第一方案中,还聚合有无芳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交联剂单体。
本发明的第五方案的聚合物,是在第一方案中,还聚合有具有紫外线吸收能力的聚合物单体或具有着色性的聚合物单体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第六方案的聚合物,是在第一方案中,所述成分(A)与所述成分(B)的质量比为15:58-88:7。
本发明的第七方案涉及一种聚合物的制造方法,该聚合物用于制备可植入眼中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将至少含有成分(A)以及成分(B)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持续搅拌1小时以上,制备单体混合液,其中成分(A)由高屈光率的具有芳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构成,成分(B)由低屈光率的具有氟取代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构成;将所述单体混合液注入成型模具中,在氮气气氛下加压同时进行分段加热后冷却,形成透镜形状的聚合物。
本发明的第八方案涉及一种人工晶状体,由第一方案至第六方案的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形成。
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用含有高屈光率的具有芳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和低屈光率的具有氟取代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两种成分的聚合物来制作人工晶状体,能够以简单的模具设计结构适配于人工晶状体的玻璃化温度、屈光率的调节要求,并且能够通过进一步添加其他成分来容易地制作着色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无论人工晶状体度数如何,该透镜颜色都能保持均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人工晶状体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涉及的人工晶状体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人工晶状体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制备本发明涉及的内侧透镜的成型模具的剖视图。
图5是制备本发明涉及的外侧透镜的成型模具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涉及的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人工晶状体
1 透镜部
2 襷部
11 内侧透镜部
12 外侧透镜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图1示出了本发明涉及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100的立体图。图2示出了本发明涉及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100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人工晶状体100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人工晶状体100由透镜部1以及与透镜部1的外侧边缘相连的襷部2构成。透镜部1大致呈圆片状且中心部分较厚而略微向两面凸起。透镜部1是对眼球视觉功能具有矫正作用的部件,其由内部的内侧透镜11以及外圈的外侧透镜12构成。襷部2作为连接固定部件,在将人工晶状体100植入人眼球时,通过使呈弯钩状的襷部2与眼球黏连,而对透镜部1起到支撑及固定的作用。
透镜部1由内侧透镜11和外侧透镜组合形成,该内侧透镜11和外侧透镜12由屈光率彼此不同的聚合物材料分别形成。关于其聚合物材料的成分及形成方法将在后文叙述。参照图3可见,内侧透镜11被完全内包于外侧透镜12中,且外侧透镜12与内侧透镜11的中心在同一光轴上重合,通过使两层透镜各自的光学特性相互叠加,形成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最终具备的光学性能。
作为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光学性能,除了如常见的视觉功能矫正工具那样具有特定的视力矫正度数、拥有多个焦点能够同时矫正远视和近视之外,还能够具备特定的紫外线可视透过率、光致变色等特殊光学性能。
在整个透镜部1中,外侧透镜12与内侧透镜11的重叠区域以及重叠区域附近的位置形成有多个焦点,用于对人眼的视力起到矫正作用。这一部分通常也被称为光学部。而外侧透镜12的边缘部分则没有这样的视力矫正功能,因此将这一部分称为非光学部(未图示)。但在本发明的人工晶状体中,还能够对非光学部赋予光致变色等光学性能,具体内容将在下文详细叙述。
如前文所述,本发明的人工晶状体100的透镜部1形成为中心部分厚度较厚,边缘部分厚度较薄的形状。对应地,内侧透镜11以及外侧透镜12也均为中心较厚、边缘较薄的圆片状且以同心圆状态形成内包结构。在利用后文所述的制作方法得到的人工晶状体中,该内侧透镜11的中心部分厚度约为0.1mm,外侧透镜12的中心部分厚度为0.75mm。
但内侧透镜11和外侧透镜12的形状和设置位置不限于此。例如,内侧透镜11和外侧透镜12的圆心位置也可以不重合。或者,内侧透镜11也可以形成为扇形。更进一步地,多种透镜材料的内包结构可以不止一层,也可以通过使三种透镜材料形成两重内包、或更多种透镜材料形成多重内包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下面,对用于制备该人工晶状体材料的聚合物进行说明。
<用于制备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聚合物>
在本发明所采用的用于制备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聚合物中,为了调节屈光率而含有高屈光率的具有芳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以及低屈光率的具有氟取代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组合。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具有芳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能够例举2-甲基丙烯酸苯乙烯酯(Ph-MA,2-Phenylethyl methacrylate)、2-丙烯酸苯乙烯酯(Ph-A,2-Phenylethylacrylate)、甲基丙烯酸2-苯氧乙酯(2-Phenoxy methacrylate)、丙烯酸2-苯氧乙酯(2-Phenoxyethyl acrylate)、丙烯酸正丁酯(n-Butyl acrylate)、甲基丙烯酸正丁酯(n-Butyl methacrylate)、丙烯酸乙酯(Ethyl acrylate),甲基丙烯酸乙酯(Ethylmethacrylate)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具有氟取代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能够例举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TFE-MA,Trifluoroethyl methacrylate)和/或丙烯酸三氟乙酯(TFE-A,Trifluoroethyl acrylate)。
在此基础上,为了满足聚合得到的聚合物的硬度以使得制作出的人工晶状体能够适应可被折叠的需求,可以通过适当地调节具有芳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与具有氟取代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混合比,或者再另外加入适量的不具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以获得玻璃化温度(Tg)较低的聚合物。作为不具有芳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可以例举正丁基丙烯酸酯(n-BuA,n-Butyl acrylate)。如下表1中示出了关于聚合物组成比例及添加量与预想得到的玻璃化温度的示例。
【表1】
Figure BDA0003008621470000061
除了作为主要成分的具有芳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以及具有氟取代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之外,在聚合物中包含如下其它添加成分。
例如为了提高所制备的聚合物的安全性,期望适量加入作为交联性单体的丙烯酸二(甲基)酯成分。为了提高聚合物交联性需要加入的交联性单体可以例举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Ethyleneglycol dimethacrylate)或丁二醇二丙烯酸酯(BDDA,Butanedioldiacrylate)。此外还有作为聚合引发剂加入的2,2'-偶氮双(异丁腈),(AIBN,2,2'-Azobis(isobutyronitrile))。
以及将在后文叙述的,本发明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除了能够被制作为具备不同屈光率的人工晶状体、还能够制作为具备不同紫外线可视透过率的人工晶状体、或具备光致变色功能的人工晶状体等。针对这样的制作需求,还考虑根据需要加入具有紫外线吸收性的聚合性单体,例如2-(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乙基苯基)-2H-苯并三唑(Norbloc7966,2-(2'-Hydroxy-5'-methacryloxyethylphenyl)-2H-Benzotriazole);具有着色性的聚合性单体,例如4-(苯基二氮烯基)苯基-2-甲基丙烯酸酯(BL01,4-(Phenyldiazenyl)phenyl-2-methacrylate);以及具有光致变色聚合性单体1-丙烯酰氧乙基-3,3-二甲基螺[吲哚啉-2,3'-[3H]-萘并[2,1-b](1,4)恶嗪](ADINO,1-Acryloxyethyl-3,3-dimethylspiro[indoline-2,3'-[3H]-naphtho[2,1-b](1,4)oxazine])。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光致变色聚合性单体ADINO的具体结构式如下所示(化合物1)。
【化1】
Figure BDA0003008621470000071
作为可用于人工晶状体的光致变色材料的化合物种类有三芳基甲烷、二苯乙烯、氮杂二苯乙烯、硝酮、俘精酸酐、螺吡喃、萘并吡喃、螺恶嗪等化合物。作为代表例,有作为螺吡喃的1',3'-二氢-1',3',3'-三甲基-6-硝基螺[2H-1-苯并吡喃-2,2'-(2H)-吲哚](1',3'-Dihydro-1',3',3'-trimethyl-6-nitrospiro[2H-1-benzopyran-2,2'-(2H)-indole],化合物2)、作为螺恶嗪的1,3-二氢-1,3,3-三甲基-螺[2H-吲哚-2,3'-[3H]菲并[9,10-b](1,4)恶嗪(1,3-Dihydro-1,3,3-trimethyl-spiro[2H-indole-2,3'-[3H]phenanthro[9,10-b](1,4)oxazine,化合物3)。并且已知有将这些化合物以0.01~0.4重量%的浓度包含于人工晶状体材料从而制作光致变色人工晶状体的方法(参照美国专利US 8,133,274)。
【化2】
Figure BDA0003008621470000081
【化3】
Figure BDA0003008621470000082
此外,使用聚合性的光致变色材料对于抑制材料的洗脱和提高安全性非常重要,美国专利US 5,166,345所示的化合物具体可例举:1-丙烯酰氧乙基-3,3-二甲基螺[吲哚啉-2,3'-[3H]萘并[2,1-b](1,4)恶嗪](1-acryloxyethyl-3,3-dimethylspiro[indoline-2,3'-[3H]naphtho[2,1-b](1,4)oxazine])、1-甲基丙烯酰氧乙基-3,3-二甲基螺[吲哚啉-2,3'-[3H]萘并[2,1-b](1,4)恶嗪](1-methacryloxyethyl-3,3-dimethylspiro[indoline-2,3'-[3H]naphtho[2,1-b](1,4)oxazine])、1-甲基丙烯酰氧丙基-3,3-二甲基螺[吲哚啉-2,3'-[3H]萘并[2,1-b](1,4)恶嗪](1-methacryloxypropyl-3,3-dimethylspiro[indoline-2,3'-[3H]naphtho[2,1-b](1,4)oxazine])、1-甲基丙烯酰胺乙基-3,3-二甲基-5-氯螺[吲哚啉-2,3'-[3H]萘并[2,1-b](1,4)恶嗪](1-methacrylamideethyl-3,3-dimethyl-5-chlorospiro[indoline-2,3'-[3H]naphtho[2,1-b](1,4)oxazine])、1-甲基丙烯酰氧乙基-3,3-二甲基-8'-甲氧基螺(对乙烯基苯乙基)-3,3-二甲基-5,6-二氯螺[吲哚啉-2,3'-[3H]-萘并[2,1-b](1,4)恶嗪](1-methacryloxyethyl-3,3-dimethyl-8'-methoxyspiro(p-vinylphenethyl)-3,3-dimethyl-5,6-dhichlorospiro[indoline-2,3'-[3H]-naphtho[2,1-b](1,4)oxazine])、1,3,3-三甲基-9'-甲基丙烯酰氧基螺[吲哚啉-2,3'-[3H]-萘并[2,1-b](1,4)恶嗪](1,3,3-trimethyl-9'-methacryloxyspiro[indoline-2,3'-[3H]-naphtho[2,1-b](1,4)oxazine],)、1,3,3-三甲基-5'-甲基丙烯酰氧甲基螺[吲哚啉-2,3'-[3H]-萘并[2,1-b](1,4)恶嗪](1,3,3-trimethyl-5'-methacryloxymethylspiro[indoline-2,3'-[3H]-naphtho[2,1-b](1,4)oxazine])、1,3,3-三甲基-9'-甲基丙烯酰胺螺[吲哚啉-2,3'-[3H]-萘并[2,1-b](1,4)恶嗪](1,3,3-trimethyl-9'-methacrylamidespiro[indoline-2,3'-[3H]-naphtho[2,1-b](1,4)oxazine])、1,3,3-三甲基-5-氯-8'-丙烯酰氧基螺[吲哚啉-2,3'-[3H]-萘并[2,1-b](1,4)恶嗪](1,3,3-trimethyl-5-chloro-8'-acryloxyspiro[indoline-2,3'-[3H]-naphtho[2,1-b](1,4)oxazine])、1-苄基-3,3-二甲基-9'-乙烯基苯甲酰氧基螺[吲哚啉-2,3'-[3H]-萘并[2,1-b](1,4)恶嗪](1-benzyl-3,3-dimethyl-9'-vinylbenzoyloxyspiro[indoline-2,3'-[3H]-naphtho[2,1-b](1,4)oxazine])、3-三甲基-9'-甲基丙烯酰氧基螺[吲哚啉-2,3'-[3H]-吡啶并[2,1-b](1,4)苯并恶嗪(3-trimethyl-9'-methacryloxyspiro[indoline-2,3'-[3H]-pyrido[2,1-b](1,4)benzooxazine)、1,1"-(1,5-戊二基)双[3,3-二甲基-9'-甲基丙烯酰氧基螺[吲哚啉-2,3'-[3H]-萘并[2,1-b](1,4)恶嗪]](1,1"-(1,5-pentanediyl)bis[3,3-dimethyl-9'-methacryloxyspiro[indoline-2,3'-[3H]-naphtho[2,1-b](1,4)oxazine]])、1,1"-[1,4-亚苯基双(亚甲基)双[3,3-二甲基-5'-(甲基)丙烯酰氧甲基螺[吲哚啉-2,3'-[3H]-萘并[2,1-b](1,4)恶嗪]](1,1"-[1,4-phenylenebis(methylene)bis[3,3-dimethyl-5'-(meta)acryloxymethylspiro[indoline-2,3'-[3H]-naphtho[2,1-b](1,4)oxazine]])、1,1"-(1,4-丁二基)双[5,6-二氯-3,3-二甲基-8'-(甲基)丙烯酰氧基螺[吲哚啉-2,3'-[3H]-萘并[2,1-b](1,4)恶嗪]](1,1"-(1,4-butanediyl)bis[5,6-dichloro-3,3-dimethyl-8'-(meta)acryloxyspiro[indoline-2,3'-[3H]-naphtho[2,1-b](1,4)oxazine]])等化合物,或者如下化学式4、化学式5、化学式6所表示的化合物。
【化4】
Figure BDA0003008621470000101
【化5】
Figure BDA0003008621470000102
【化6】
Figure BDA0003008621470000111
下面,参照图6对本发明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制备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制备方法>
实施例1
本发明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由各自具有不同屈光率的两种聚合物材料聚合而成。
首先制备内侧透镜聚合物材料。在容量为10mL的玻璃瓶中以如下量分别加入Ph-A、n-BuA、TFE-MA、TFE-A、EGDMA、Norbloc7966以及AIBN,在室温下搅拌20小时获得内侧透镜用聚合物混合液。
Ph-A:15g(15质量%,13摩尔%)
n-BuA:28g(28质量%,33.4摩尔%)
TFE-MA:35g(35质量%,31.8摩尔%)
TFE-A:22g(22质量%,21.8摩尔%)
EGDMA:2g(相对于Ph-A、n-BuA、TFE-MA、TFE-A的合计量为2质量%)
Norbloc7966:0.4g(相对于Ph-A、n-BuA、TFE-MA、TFE-A的合计量为0.4质量%)
AIBN:0.3g(相对于Ph-A、n-BuA、TFE-MA、TFE-A的合计量为0.3质量%)
图4示出了内侧透镜用的模具。该模具以树脂材料制成上下一对的中空形状。该模具的整体直径长度l为12mm。在中心部分形成直径r为2mm的两凸透镜形状来作为内侧透镜的光学部成型部,周边部分形成为厚度h为0.2mm的均匀的平板状作为非光学部成型部。该两凸形状的内侧透镜的曲率被设计为正面40.00mm,背面50.00mm。
将上述内侧透镜用聚合物混合液缓慢注入内侧透镜用的模具中,使注入模具中的聚合物混合液没有气泡混入。之后,将充满了聚合物混合液的树脂模具放入聚合装置内。聚合装置内保持氮气气氛,且装置内的压力被设为0.2kgf/cm2(0.0196MPa)。
作为聚合的具体步骤,首先,使聚合装置从20℃开始升温,用30分钟时间升温到50℃,并以该50℃的温度维持8小时。接着,再继续缓慢进行升温,用6小时时间升温至120℃,并以120℃的温度维持2小时,最后用4小时时间降温至40℃。
聚合完成后,将模具从聚合装置中取出,打开模具并取出聚合完成的内侧透镜的聚合物材料。制备得到的内侧透镜的聚合物材料是具有屈光率为nD 20=1.450的聚合物材料。
接下来制备外侧透镜的聚合物材料。在容量为10mL的玻璃瓶中以如下量分别加入Ph-MA、Ph-A、n-BuA、EGDMA、Norbloc7966以及AIBN,在室温下搅拌20小时来制备外侧透镜用聚合物混合液。
Ph-MA:56g(56质量%,52.1摩尔%)
Ph-A:34g(34质量%,34.1摩尔%)
n-BuA:10g(10质量%,13.8摩尔%)
EGDMA:2g(相对于Ph-MA、Ph-A、n-BuA的合计量为2质量%)
Norbloc7966:0.4g(相对于Ph-MA、Ph-A、n-BuA的合计量为0.4质量%)
AIBN:0.3g(相对于Ph-MA、Ph-A、n-BuA的合计量为0.3质量%)
图5示出了外侧透镜用的模具。该模具同样地是以树脂材料制成上下一对的中空模具。模具的整体直径长度L为13-14mm。在中心部分形成直径R为6mm的两凸透镜形状来作为外侧透镜的光学部,周边部分形成为具有厚度H为0.32mm的均匀的平板状作为非光学部。该两凸形状的外侧透镜的曲率被设计为正面25.00mm,背面-19.00mm,两凸透镜的整体厚度可达到0.70mm。
接着,将之前制备完成的内侧透镜聚合物材料先放入该外侧透镜用的模具的光学部中心处,再将上述外侧透镜用聚合物混合液缓慢注入该外侧透镜用的模具中,使注入模具中的聚合物混合液没有气泡混入。之后,将充满了聚合物混合液且中心处浸有内侧透镜聚合物材料的树脂模具放入聚合装置内。聚合装置内保持为氮气气氛,装置内的压力被设为0.2kgf/cm2(0.0196MPa)。
该外侧透镜的聚合过程与内侧透镜的聚合过程基本相同。首先,使聚合装置从20℃开始升温,用30分钟时间升温到50℃,并以该50℃的温度维持8小时。接着,再继续缓慢进行升温,用6小时时间升温至120℃,并以120℃的温度维持2小时,最后用4小时时间降温至40℃。
聚合完成后从模具中取出的外侧透镜的聚合物材料的屈光率为nD 20=1.550。并且呈外侧透镜聚合物材料中内包有内侧透镜聚合物材料的状态。
将这样的具有内包结构的人工晶状体材料配置于预先设定为120℃的干燥器内,进行8小时的加热处理。通过该加热处理将人工晶状体材料中未反应的聚合物单体去除。
这样就获得了由具有两种不同的屈光率的聚合物构成的人工晶状体材料。接着,利用机械加工机在该材料上切出规定的形状,最终制成具有两种不同屈光率的双焦点人工晶状体。
对这样制成的人工晶状体利用光学测量机器进行分析可知,该人工晶状体的中心2mm的直径部分的光焦度为15.3D,周边部的光焦度为19.8D,整个人工晶状体形成为双焦点人工晶状体,附加光焦度为4.5D。
在本实施例1中,形成为外侧透镜聚合物材料的屈光率大于内侧透镜聚合物材料的屈光率。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使外侧透镜聚合物材料的屈光率小于内侧透镜聚合物材料的屈光率。只要是利用使屈光率不同的内侧透镜聚合物材料和外侧透镜聚合物材料进行叠加,即可实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通过采用这样的制作方法,将双焦点人工晶状体的设计工艺分解成两个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的设计,使设计难度大大降低,易于操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外侧透镜聚合物材料进行聚合的过程中,外侧透镜聚合物单体混合液与浸入其中的内侧透镜聚合物材料相接触,聚合过程中在该接触界面形成互穿聚合物。通过使两种聚合物材料在界面上形成互穿聚合物,分子链相互贯穿,从而使两种聚合物材料相互嵌合,不存在明显的分界界面,实现了自然的衔接。由此使得该人工晶状体材料形成统一的整体,不同区域的不同屈光度及焦点等光学性能自然过渡变化,能够改善患者的使用感。
实施例2
下面对具有不同的紫外线可视透过率的两种聚合物所构成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制作过程进行说明。
与实施例1同样地,首先制备内侧透镜聚合物材料。在容量为10mL的玻璃瓶中以如下量分别加入Ph-MA、Ph-A、n-BuA、TFE-MA、BL01、EGDMA、Norbloc7966以及AIBN,在室温下搅拌20小时来制备内侧透镜用聚合物混合液。
Ph-MA:24g(24质量%,22.1摩尔%)
Ph-A:64g(64质量%,63.7摩尔%)
n-BuA:5g(5质量%,6.8摩尔%)
TFE-MA:7g(7质量%,7.3摩尔%)
BL01:0.02g(相对于Ph-MA、Ph-A、n-BuA、TFE-MA的合计量为0.02质量%)
EGDMA:2g(相对于Ph-MA、Ph-A、n-BuA、TFE-MA的合计量为2质量%)
Norbloc7966:1.5g(相对于Ph-MA、Ph-A、n-BuA、TFE-MA的合计量为0.4质量%)
AIBN:0.3g(相对于Ph-MA、Ph-A、n-BuA、TFE-MA的合计量为0.3质量%)
与实施例1同样地,将上述内侧透镜用聚合物混合液缓慢注入内侧透镜用的模具中,使注入模具中的聚合物混合液没有气泡混入。之后,将充满了聚合物混合液的树脂模具放入聚合装置内。聚合装置内保持为氮气气氛,且装置内的压力被设为0.2kgf/cm2(0.0196MPa)。
作为聚合的具体步骤,首先,使聚合装置从20℃开始升温,用30分钟时间升温到50℃,并以该50℃的温度维持8小时。接着,再继续缓慢进行升温,用6小时时间升温至120℃,并以120℃的温度维持2小时,最后用4小时时间降温至40℃。
聚合完成后,将模具从聚合装置中取出,打开模具并取出聚合完成的内侧透镜聚合物材料。制备得到的内侧透镜聚合物材料是具有屈光率为nD 20=1.450的聚合物材料。
在内侧透镜制作完成之后,为了提高其与外侧透镜聚合的亲和性,也可以对制作好的内侧透镜进行等离子处理等表面处理。该处理也同样适用于其它实施例。
接下来制作外侧透镜聚合物材料。在容量为10mL的玻璃瓶中以如下量分别加入Ph-MA、Ph-A、n-BuA、TFE-MA、EGDMA、Norbloc7966以及AIBN,在室温下搅拌20小时来制备外侧透镜用聚合物混合液。除了不含有BL01之外,该外侧透镜用聚合物混合液中的组成比例与内侧透镜聚合物混合液中的组成比例完全相同。
接着,将之前制备完成的内侧透镜聚合物材料先放入外侧透镜用的模具的光学部中心处,再将上述外侧透镜用聚合物混合液缓慢注入该外侧透镜用的模具中,使注入模具中的聚合物混合液没有气泡混入。之后,将充满了聚合物混合液的树脂模具放入聚合装置内。聚合装置内保持为氮气气氛,且装置内的压力被设为0.2kgf/cm2(0.0196MPa)。
该外侧透镜的聚合过程与内侧透镜的聚合过程基本相同。首先,使聚合装置从20℃开始升温,用30分钟时间升温到50℃,并以该50℃的温度维持8小时。接着,再继续缓慢进行升温,用6小时时间升温至120℃,并以120℃的温度维持2小时,最后用4小时时间降温至40℃。
聚合完成后从模具中取出的是外侧透镜聚合物材料内包有内侧透镜聚合物材料的人工晶状体材料。将这样的人工晶状体材料配置于预先设定为120℃的干燥器内,进行8小时的加热处理。通过该加热处理将人工晶状体材料中未反应的聚合物去除。
这样获得的人工晶状体材料是中心透镜为黄色的由具有两种不同的紫外线可视透过率的聚合物构成的人工晶状体材料。并且形成为使内侧透镜聚合物材料的紫外线可视透过率小于外侧透镜聚合物材料的紫外线可视透过率。接着,利用机械加工机在该材料上切出规定的形状,最终制成了中心透镜为黄色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着色透镜也是目前现有的技术,通过在人工晶状体内侧添加特定的色素制作着色透镜,用来减少手术后的眩光、减少视网膜光损伤以及减少手术后的色觉异常。然而以往的着色人工晶状体由单一的材料制成,随着光焦度的不同、透镜的薄厚而使透镜颜色也浓淡各异。而通过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2所制作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能够具有无论光焦度高或低,人工晶状体本身始终具有固定的紫外线可视透过率的优点。
实施例3
下面对具有光致变色的两种聚合物所构成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制作过程进行说明。
光致变色材料通过光的照射而变色,并且在暗处变成透明。因此,如果将其用于人工晶状体材料,它可以像虹膜一样发挥作用。其光学性能类似于照相机的光圈,光圈通过改变孔径来控制光量。而光致变色材料能够通过改变透镜的透过率来控制光亮。两者原理不尽相同,但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相同。
以往的光致变色人工晶状体是由均质材料制成的,因此在不同焦度、不同厚度的透镜中颜色浓度是不同的。但是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制作方法,人工晶状体的颜色浓度可以在所有尺寸、所有光学性能范围内保持一致。
制造方法与实施例2同样地,首先制作内侧透镜聚合物材料。在容量为10mL的玻璃瓶中以如下量分别加入Ph-MA、Ph-A、n-BuA、TFE-MA、ADINO、EGDMA、Norbloc7966以及AIBN,在室温下搅拌20小时来制备内侧透镜用聚合物混合液。
Ph-MA:24g(24质量%,22.1摩尔%)
Ph-A:64g(64质量%,63.7摩尔%)
n-BuA:5g(5质量%,6.8摩尔%)
TFE-MA:7g(7质量%,7.3摩尔%)
ADINO:0.1g(相对于Ph-MA、Ph-A、n-BuA、TFE-MA的合计量为0.1质量%)
EGDMA:2g(相对于Ph-MA、Ph-A、n-BuA、TFE-MA的合计量为2质量%)
Norbloc7966:1.5g(相对于Ph-MA、Ph-A、n-BuA、TFE-MA的合计量为1.5质量%)
AIBN:0.3g(相对于Ph-MA、Ph-A、n-BuA、TFE-MA的合计量为0.3质量%)
接着,将内侧透镜用聚合物混合液缓慢注入内侧透镜用的模具中,使注入模具中的聚合物混合液没有气泡混入。之后,将充满了内侧透镜用聚合物混合液的树脂模具放入聚合装置内。聚合装置内保持为氮气气氛,且装置内的压力被设为0.2kgf/cm2(0.0196MPa)。
作为聚合的具体步骤,首先,使聚合装置从20℃开始升温,用30分钟时间升温到50℃,并以该50℃的温度维持8小时。接着,再继续缓慢进行升温,用6小时时间升温至120℃,并以120℃的温度维持2小时,最后用4小时时间降温至40℃。
接下来制备外侧透镜聚合物材料。在容量为10mL的玻璃瓶中分别加入Ph-MA、Ph-A、n-BuA、TFE-MA、EGDMA、Norbloc7966以及AIBN,在室温下搅拌20小时来制备外侧透镜用聚合物混合液。除了不含有ADINO之外,该外侧透镜用聚合物混合液中的组成比例与内侧透镜聚合物混合液中的组成比例完全相同。
接着,将之前制备完成的内侧透镜聚合物材料先放入外侧透镜用的模具的光学部中心处,再将上述外侧透镜用聚合物混合液缓慢注入该外侧透镜用的模具中,使注入模具中的聚合物混合液没有气泡混入。之后,将充满了聚合物混合液的树脂模具放入聚合装置内。聚合装置内保持为氮气气氛,且装置内的压力被设为0.2kgf/cm2(0.0196MPa)。
外侧透镜的聚合过程与内侧透镜的聚合过程基本相同。首先,使聚合装置从20℃开始升温,用30分钟时间升温到50℃,并以该50℃的温度维持8小时。接着,再继续缓慢进行升温,用6小时时间升温至120℃,并以120℃的温度维持2小时,最后用4小时时间降温至40℃。
聚合完成后从模具中取出的是外侧透镜聚合物材料内包有内侧透镜聚合物材料状态的人工晶状体材料。将这样的人工晶状体材料配置于预先设定为120℃的干燥器内,进行8小时的加热处理。通过该加热处理将人工晶状体材料中未反应的聚合物去除。
这样就获得了内包有光致变色材料的人工晶状体材料。接着,利用机械加工机在该材料上切出规定的形状,最终制成了由光致变色材料构成的人工晶状体。该人工晶状体在外侧透镜的边缘形成可调节进光量的具有光致变色功能的区域。
以往的光致变色人工晶状体随着光焦度的不同透镜颜色也浓淡各异。而通过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3所制作的人工晶状体,无论人工晶状体的光焦度高或低,透镜本身始终具有固定的紫外线可视透过率。
并且,对上述实施例1-3进行进一步应用,可以通过使放入中心的内侧透镜聚合物材料的形状尺寸保持不变,仅对所制作的外侧透镜的形状进行变更使其具有各种曲率,从而能够更加容易地制作对基本光焦度具有特定追加光焦度的多种双焦点透镜。
例如,使内侧透镜聚合物材料形成为正面的曲率为40.00mm,背面的曲率为-50.00mm的两凸透镜,接着形成外侧透镜聚合物材料将内侧透镜聚合物材料内包其中,并且使外侧透镜聚合物材料形成为背面的曲率固定呈-19.00mm。在这样的状态下,仅通过使该外侧透镜聚合物材料的正面的曲率在25.00mm到10.00mm的范围内自由变换,能够容易地制作具有特定的基本光焦度同时有多种附加光焦度的双焦点透镜。
如下表2中示出了内侧透镜的曲率恒定,外侧透镜也仅正面曲率发生变化时、使用本发明的多焦点透镜的制造方法所获得的人工晶状体具有的基本光焦度和附加光焦度的变化。
【表2】
Figure BDA0003008621470000181
一般而言,为了制作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即使附加光焦度恒定不变,也需要根据基本光焦度和附加光焦度的整体组合来进行单独设计。而根据本方法,能够使内侧透镜的设计不变,仅改变外侧透镜的光焦度,或者也可以反过来使外侧透镜的设计恒定,仅改变内侧透镜的光焦度,从而容易地制作出多种双焦点透镜。并且,由于将各个双焦点透镜的设计拆解成了单纯的单焦点透镜设计,也避免了人工晶状体设计的烦杂,能够使制造过程中需要重新开模的模具数量减少。
除了如上实施例所示之外,内侧透镜用的聚合物混合液组成和外侧透镜用的聚合物混合液的组成能够自由组合。例如如下表3所示,通过使内侧透镜用的聚合物混合物和外侧透镜用的聚合物混合物从如下所示的组成例1-5中自由选择,就能够获得具有各种屈光率的聚合物。上文的实施例1是采用了组成例1作为外侧透镜、组成例5作为内侧透镜的组合,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组合方式,来获得具有各种光学设计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表3】
Figure BDA0003008621470000191
应当领会,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出于精简本公开和辅助对各个发明性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理解的目的,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编组在单个实施例、附图或其描述中。然而,这种公开的方法不应被解释为反映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需要比每项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更多特征的意图。相反,如所附权利要求反映的,各发明方面可以存在比单个前述公开的实施例的全部特征更少的特征。因此,具体描述之后所附的权利要求由此被明确纳入该具体描述中,其中每一项权利要求独自作为本发明单独的实施例。
此外,尽管本文所描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他实施例中所包括的一些特征但不包括其他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其他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旨在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并且形成如将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不同实施例。例如,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中的任何实施例均可以任何组合来使用。
应当注意的是,在描述本发明的某些特征或方面时,特定术语的使用不应当用来暗示该术语在本文中被重新定义以受限于包括与所述术语相关联的本发明的特征或方面的任何特定特性。
在本文所提供的描述中,阐述了众多具体细节。然而应理解,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实践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其他实例中,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未被详细示出以免模糊本描述的理解。

Claims (8)

1.一种聚合物,用于制备可植入眼中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将至少含有如下物质的混合物聚合而成:
成分(A),由高屈光率的具有芳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构成;以及
成分(B),由低屈光率的具有氟取代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分(A)由2-甲基丙烯酸苯乙烯酯、2-丙烯酸苯乙烯酯、甲基丙烯酸2-苯氧乙酯、丙烯酸2-苯氧乙酯、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分(B)由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和/或丙烯酸三氟乙酯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其特征在于,
还聚合有无芳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交联剂单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其特征在于,
还聚合有具有紫外线吸收能力的聚合物单体或具有着色性的聚合物单体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分(A)与所述成分(B)的质量比为15:58-88:7。
7.一种聚合物的制造方法,该聚合物用于制备可植入眼中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
将至少含有成分(A)以及成分(B)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持续搅拌1小时以上,制备单体混合液,其中成分(A)由高屈光率的具有芳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构成,成分(B)由低屈光率的具有氟取代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构成;
将所述单体混合液注入成型模具中,在氮气气氛下加压同时进行分段加热后冷却,形成透镜形状的聚合物。
8.一种人工晶状体,由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形成。
CN202110369187.2A 2021-04-06 2021-04-06 聚合物、聚合物的制造方法以及人工晶状体 Active CN1135491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69187.2A CN113549174B (zh) 2021-04-06 2021-04-06 聚合物、聚合物的制造方法以及人工晶状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69187.2A CN113549174B (zh) 2021-04-06 2021-04-06 聚合物、聚合物的制造方法以及人工晶状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49174A true CN113549174A (zh) 2021-10-26
CN113549174B CN113549174B (zh) 2023-06-23

Family

ID=78101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69187.2A Active CN113549174B (zh) 2021-04-06 2021-04-06 聚合物、聚合物的制造方法以及人工晶状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4917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85580A (en) * 1943-11-23 1947-02-12 John Johnson Improvements in the manufacture of lenses from plastic materials
JPH0973052A (ja) * 1995-09-06 1997-03-18 Menicon Co Ltd 軟質眼内レンズ材料
US6767363B1 (en) * 1999-11-05 2004-07-27 Bausch & Lomb Surgical, Inc. Accommodati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traocular lens system
US20110037184A1 (en) * 2008-02-20 2011-02-17 Hoya Corporation Method of Producing Intraocular Lens
CN107635511A (zh) * 2015-06-10 2018-01-26 力景公司 人工晶状体材料和组分
WO2020226588A1 (en) * 2019-05-03 2020-11-12 Vsy Biyoteknoloji Ve Ilac Sanayi Anonim Sirketi A new advanced formulation for hydrophobic intraocular lenses and their production method
CN112204073A (zh) * 2018-06-01 2021-01-08 上海富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聚合物材料以及眼内透镜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85580A (en) * 1943-11-23 1947-02-12 John Johnson Improvements in the manufacture of lenses from plastic materials
JPH0973052A (ja) * 1995-09-06 1997-03-18 Menicon Co Ltd 軟質眼内レンズ材料
US6767363B1 (en) * 1999-11-05 2004-07-27 Bausch & Lomb Surgical, Inc. Accommodati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traocular lens system
US20110037184A1 (en) * 2008-02-20 2011-02-17 Hoya Corporation Method of Producing Intraocular Lens
CN107635511A (zh) * 2015-06-10 2018-01-26 力景公司 人工晶状体材料和组分
CN112204073A (zh) * 2018-06-01 2021-01-08 上海富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聚合物材料以及眼内透镜
WO2020226588A1 (en) * 2019-05-03 2020-11-12 Vsy Biyoteknoloji Ve Ilac Sanayi Anonim Sirketi A new advanced formulation for hydrophobic intraocular lenses and their production method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IONEL TORTOLANO ET AL: "Interaction of intraocular lenses with fibronectin and 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 Effect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aging", 《SOCIETY FOR BIOMATERIAL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49174B (zh) 2023-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58521B1 (en) Photochromic intraocular lens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US7857848B2 (en) Infinite refractive index gradient (IRIG) polymers for ocular implant and contact lens applications
CA2149873C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oric single vision, spherical or aspheric bifocal, multifocal or progressive contact lenses
CN102448404B (zh) 掩盖型眼内植入物和透镜
CN105278008B (zh) 用于制造光致变色的接触镜片材料的方法
EP1083844B1 (en) Intraocular lens
US20080137030A1 (en) Optical devices with reduced chromatic aberration
US7659325B2 (en) Functionalized dyes and use thereof in ophthalmic lens material
WO2011123484A2 (en) Adjustable intraocular lens system
CN101031411A (zh) 可调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EP2983618A1 (en) Phakic lens device with openings and concentric annular zones
CA3152310A1 (en) Adjustable intraocular lenses and methods of post-operatively adjusting intraocular lenses
US5517259A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oric single vision, spherical or aspheric bifocal, multifocal or progressive contact lenses
EP1877840A2 (en) Ophthalmic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US20210132416A1 (en) Contact lens with selective wavelength transmittance
CN113549174B (zh) 聚合物、聚合物的制造方法以及人工晶状体
CN113545884A (zh) 人工晶状体
CN113545886A (zh) 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
CN113545887A (zh) 人工晶状体
CN113545885A (zh) 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
EP3207076B1 (en) Polymers and methods for opthalmic applications
TR201906605A2 (zh)
JPH119616A (ja) 眼用レンズ
JPS63191606A (ja) 眼用レンズ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成形型
ES2321204T3 (es) Colorantes funcionalizados y uso de los mismos en material para lentes oftalmica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3

Address after: 200331 room 187, 1f, No. 4, Lane 889, Suide Road,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Fuji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233 1st floor, building 12, 470 Guiping Road,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before: Fuluo (Shanghai) medical equipment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18

Address after: 200233 1st floor, building 12, 470 Guiping Road,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Fuluo (Shanghai) medical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331 room 187, 1f, No. 4, Lane 889, Suide Road,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Fuji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