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39077B - 可折叠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折叠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39077B
CN113539077B CN202010745841.0A CN202010745841A CN113539077B CN 113539077 B CN113539077 B CN 113539077B CN 202010745841 A CN202010745841 A CN 202010745841A CN 113539077 B CN113539077 B CN 1135390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main shaft
shaft
bracket
combi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4584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39077A (zh
Inventor
宋寅星
赵承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R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R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0007956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250197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0007956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250196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IRM CO LTD filed Critical IRM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539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390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390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390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12Pivotal connections incorporating flexible connections, e.g. leaf spring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适用本发明之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第1主体以及第2主体,以相同的板状形状形成且对称排列;画面部,粘附到第1主体以及第2主体进行折叠或展开,在折叠时形成弯曲的弧形部;以及,铰链装置,以对第1主体以及第2主体进行连接的方式结合,并以可在位于相同平面上的展开状态与相互重叠的折叠状态范围内转动的方式进行连接。

Description

可折叠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所公开的内容涉及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配备有可折叠的显示屏的电子装置的第1主体以及第2主体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且能够灵活地对第1主体、第2主体之间的旋转角度进行设定的可折叠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除非在本说明书中明确的记载,否则在本部分进行说明的内容并不是与本申请的权利要求相关的现有技术,并不能因为包含在本部分中而认定为属于现有技术。
对包括便携式终端在内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产业需求正在逐年快速增加,因此近年来推出了很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多种形态以及多种功能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在如手机等一般的便携式终端中,配备有用于对影像或图片等进行显示的显示部,而最近还出现了能够通过如上所述的显示部收看电视(TV)节目或利用有线无线网络获取各种视觉信息的附加有特定功能的便携式终端。
此外,便携式终端还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以及功能性特征开发成了多种不同的形态,包括如翻盖型、滑动型以及条(bar)状型等。
其中,翻盖形终端是指为了对可用面积进行扩展而由两个主体以可相互铰链展开的形态构成的终端,因为其结构特性方面的优越性而得到了持续的发展。
尤其是,最近伴随着薄膜型液晶技术的开发以及其他部件实现小型化,大部分便携式终端都呈现出了轻薄化的趋势且市场需求也在逐步增加。
但是,因为现有的便携式终端的外形是以适合于执行语音通话、信息传送等通信功能的外形为基础发展而来,因此在使用如多媒体服务等时多多少少会有些不便,例如,一般的便携式终端的显示装置是以纵向较长的状态构成,所以并不能方便地收看如数字多媒体广播以及视频文件等。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韩国注册专利第10-0909713号作为本申请人的注册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终端用铰链装置”,在上述发明的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公开一种能够在保证整体装置的结构稳定性的同时将便携式终端的盖子沿着上下方向进行基准展开角度以及360度旋转的便携式终端用铰链装置。
通过采用如上所述的韩国注册专利第10-0909713号,虽然能够提升使用便利性并满足希望使用更大范围的便携式终端显示部的消费者需求,但是仍然有一定的改良空间,而且目前仍然需要开发出全新形态的铰链装置以及使用上述铰链装置的电子装置。
例如,为了满足在大小较小的电子装置中使用较大显示画面的消费者需求,需要提供一种在铰链转动的两个主体上均形成液晶画面并在展开电子装置时能够使两个液晶画面结合成一个大画面的形态的电子装置,并需要开发出一种适合于上述形态的铰链装置。
此外,如上所述的可折叠显示屏的显示部并不能向纸张一样进行折叠,而是必然会形成一定半径的弧形弯曲部,因此需要通过将上述弧形弯曲部最小化而避免折叠状态下的两个主体相互分离。
专利内容
所公开的内容能够提供一种通过在可折叠显示屏的折叠区域配置铰链结构而对折叠以及展开时发生变化的柔性显示屏的长度偏差进行补正并借此防止显示屏发生变形以及破损的铰链。
为了达成如上所述的目的,适用本发明之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第1主体以及第2主体,以相同的板状形状形成且对称排列;画面部,粘附到第1主体以及第2主体进行折叠或展开,在折叠时形成弯曲的弧形部;以及,铰链装置,以对第1主体以及第2主体进行连接的方式结合,并以可在位于相同平面上的展开状态与相互重叠的折叠状态范围内转动的方式进行连接;其中,铰链装置,包括:结合到第1主体的第1支架以及结合到第2主体的第2支架;第1主轴、第2主轴,贯通结合到第1支架、第2支架的各自的一端,在外周面凸出形成销且并列配置;旋转诱导部,配备有分别被嵌入结合到第1主轴、第2主轴的外侧面且沿着斜线方向形成导向槽的第1管体、第2管体,通过使形成于上述第1主轴、第2主轴中的各自的销与第1管体、第2管体的各自的导向槽结合而对上述第1主轴、第2主轴的旋转进行导向;移动部,由被嵌入结合到第1主轴、第2主轴的外侧面并与上述旋转诱导部连接的第1连杆连接件,被嵌入结合到上述第1主轴、第2主轴的外侧面的第2连杆连接件,各自铰链结合到第1连杆连接件、第2连杆连接件的第1连杆、第2连杆以及形成于第1连杆、第2连杆并粘附到第1主体的第1连接板、第2连接板构成;借此,在对第1主体、第2主体进行折叠时第1连接板、第2连接板将靠近且第1连杆、第2连杆连接件将沿着第1主轴、第2主轴进行移动并相互靠近。
在一实施例中,包括:第1轴销、第2轴销,分别嵌入结合到旋转诱导部的第1管体、第2管体;以及,第1弹簧、第2弹簧,各自结合到上述第1轴销、第2轴销。
在一实施例中,包括:齿轮连接部,由被第1弹簧、第2弹簧支撑且结合到第1轴销、第2轴销的第1支撑板,平行结合到第1支撑板且结合到第1轴销、第2轴销的第2支撑板,介于第1支撑板、第2支撑板之间且各自结合到第1轴销、第2轴销的第1齿轮、第2齿轮以及与第1齿轮、第2齿轮进行齿轮结合的多个连动齿轮构成。
所公开的实施例能够提供一种通过在可折叠显示屏的折叠区域配置铰链结构而对折叠以及展开时发生变化的柔性显示屏的长度偏差进行补正并借此防止显示屏发生变形以及破损的铰链。
附图说明
图1是对适用一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进行图示的分解斜视图。
图2是与适用一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展开状态相关的截面图。
图3是与适用一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中的“铰链装置”的展开状态相关的斜视图。
图4是对上述图3中的一部分进行放大的分解斜视图。
图5是对适用一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中的“铰链装置”的折叠状态进行图示的斜视图。
图6是对上述图5中的“铰链装置”进行图示的斜视图。
图7是对适用一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中的“铰链装置”的半展开状态进行图示的放大斜视图。
图8是对适用一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中的“铰链装置”的水平展开状态进行图示的放大斜视图。
图9是适用另一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展开时的斜视图。
图10是从上部观察适用另一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铰链装置”时的斜视图。
图11是与上述图10相关的分解斜视图。
图12是从下部观察适用另一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铰链装置”时的斜视图。
图13是与上述图12相关的分解斜视图。
图14是对适用另一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铰链装置”的展开状态进行图示的正面放大图。
图15是对适用另一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铰链装置”的展开状态进行图示的斜视图。
图16是对适用另一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铰链装置”的折叠状态进行图示的斜视图。
图17是与适用一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中的用于对显示部的弯曲弧形部进行收容的“铰链装置”相关的放大斜视图。
图18是与上述图17中的“铰链装置”相关的分解斜视图。
图19是对适用一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展开状态进行图示的背面斜视图。
图20是与上述图19相关的正面图。
图21是对适用一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折叠状态进行图示的斜视图。
图22是与上述图21相关的正面图。
【符号说明】
P1:第1主体
P2:第2主体
P3:显示部
A:第1铰链装置
A2:第2铰链装置
2a:第1支架
2b:第2支架
4a:第1主轴
4b:第2主轴
6:旋转诱导部
8:移动部
41a:第1轴销
41b:第2轴销
52a:第1弹簧
52b:第2弹簧
61:第1管体
62:第2管体
63:导向槽
81:第1连杆连接件
82:第2连杆连接件
83a:第1连杆
83b:第2连杆
84:第1连接板
85:第2连接板
60:第1收容部
120:第2收容部
240:第3收容部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较佳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如下。
在下述内容中进行说明的实施例只是为了便于具有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之一般知识的人员轻易的实施本发明而对本发明进行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以及范畴并不因此而受到限定。
此外,附图中所图示的构成要素的大小或形状等可能会为了说明的明确以及便利而进行夸张图示,而且在考虑本发明的构成以及作用的前提下特别定义的术语可能会根据使用者、应用者的意图或惯例而发生变更,这些术语应以本说明书的整体内容为基础做出定义。
【实施例1】
在附图中,图1是对适用一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进行图示的分解斜视图,图2是与适用一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展开状态相关的截面图,图3是与适用一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中的“铰链装置”的展开状态相关的斜视图,图4是对上述图3中的一部分进行放大的分解斜视图,图5是对适用一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中的“铰链装置”的折叠状态进行图示的斜视图,图6是对上述图5中的“铰链装置”进行图示的斜视图,图7是对适用一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中的“铰链装置”的半展开状态进行图示的放大斜视图,图8是对适用一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中的“铰链装置”的水平展开状态进行图示的放大斜视图。
适用一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第1主体P1以及第2主体P2,以相同的板状形状形成且对称排列;画面部P3,粘附到第1主体P1以及第2主体P2进行折叠或展开;以及,铰链装置A,可使第1主体P1以及第2主体P2展开或折叠。
铰链装置A,以对第1主体P1以及第2主体P2进行连接的方式结合,并以可在位于相同平面上的展开状态与相互重叠的折叠状态范围内转动的方式进行连接。
铰链装置A,包括:
结合到第1主体P1的第1支架2a以及结合到第2主体P2的第2支架2b;
第1主轴4a、第2主轴4b,贯通结合到第1支架2a、第2支架2b的各自的一端且并列配置;旋转诱导部6,配备有分别被嵌入结合到第1主轴4a、第2主轴4b的外侧面且在上述第1主轴4a、第2主轴4b旋转时诱导引起直线运动;
移动部8,由被嵌入结合到第1主轴4a、第2主轴4b的外侧面并与上述旋转诱导部6连接的第1连杆连接件81、第2连杆连接件82,各自铰链结合到第1连杆连接件81、第2连杆连接件82的第1连杆83a、第2连杆83b以及铰链结合到第1连杆83a、第2连杆83b并分别粘附到第1主体P1、第2主体P2的第1连接板84、第2连接板85构成;
借此,在对第1主体P1、第2主体P2进行折叠时第1连接板84、第2连接板85将相互靠近且第1连杆连接件81、第2连杆连接件82将沿着第1主轴4a、第2主轴4b进行移动并相互靠近。
第1主体P1以及第2主体P2分别由相同的形状以及大小的长方形的板材构成,其面积相当于显示部P3的面积的一半。
在第1主体P1以及第2主体P2上,各自形成可供第1支架2a、第2支架2b以可滑动的方式结合的第1滑动槽P10、第2滑动槽P20。
较佳地,在第1滑动槽P10、第2滑动槽P20上形成第1滑动凸起P13、第2滑动凸起P23,而且在第1支架2a、第2支架2b上各自形成可供第1滑动凸起P13、第2滑动凸起P23嵌入的第1轨道槽20a、第2轨道槽20b。
第1支架2a、第2支架2b分别在一侧形成配备有通孔的第1凸台21a、第2凸台21b,而在另一侧形成一定长度的第1轨道槽20a、第2轨道槽20b。
如图4所示,第1主轴4a、第2主轴4b,
分别为相同的长度以及直径的棒状形状,以与第1主体P1、第2主体P2的长边相同的长度形成,
贯通结合到在第1支架2a、第2支架2b的各自的一端形成的第1凸台21a、第2凸台21b中,在外周面凸出形成第1轴销41a、第2轴销41b且并列配置。
旋转诱导部6,包括:
第1管体61、第2管体62,分别被嵌入结合到第1主体4a、第2主轴4b的外侧面且沿着斜线方向形成导向槽63;
连接杆64,以横穿第1管体61、第2管体62的一端的方式连接;以及,
支架65,对第1管体61、第2管体62的中间部位进行连接且配备有结合孔650。
在第1主轴4a、第2主轴4b中,分别各自凸出形成第1轴销41a、第2轴销41b。
第1主轴4a、第2主轴4b的各个第1轴销41a、第2轴销41b通过与第1管体61、第2管体62的各自的导向槽63结合而对上述第1主轴4a、第2主轴4b的旋转进行导向。
导向槽63在第1管体61、第2管体62上各自形成2个导向槽63,而2个导向槽63分别沿着相互相反的方向形成,从而大致以“X”字形态排列。
在2个导向槽63中各自嵌入结合第1轴销41a、第2轴销41b,从而在第1主轴4a、第2主轴4b旋转时使得第1轴销41a、第2轴销41b沿着导向槽63的倾斜方向进行移动。
如上所述,通过使第1轴销41a、第2轴销41b沿着导向槽63进行移动,能够准确地对第1主轴4a、第2主轴4b的旋转动作进行导向,并使得旋转诱导部6在第1主轴4a、第2主轴4b上进行直线移动。
通过使旋转诱导部6进行直线移动,通过连杆83铰链结合的移动部8将借助于导向槽63的倾斜角度而在90°的夹角内沿着水平、垂直或倾斜角度进行旋转,从而最终诱发第1支架2a、第2支架2b展开或折叠的动作或倾斜展开的动作。
移动部8,包括:
第1连杆连接件81,被嵌入结合到第1主轴4a的外侧面并与上述旋转诱导部6连接;第2连杆连接件82,被嵌入结合到上述第2主轴4b的外侧面;第1连杆83a、第2连杆83b,各自铰链结合到第1连杆连接件81、第2连杆连接件82;以及,第1连接板、第2连接板,形成于第1连杆83a、第2连杆83b并粘附到第1主体P1。
第1连接板84、第2连接板85分别与第1主体P1、第2主体P2结合,且第1连接板84、第2连接板85分别在其两侧各自形成第1连杆83a、第2连杆83b,连杆83通过与一体结合到旋转诱导部6的第1连杆连接件81、第2连杆连接件82铰链连接而在两侧的第1连杆83a、第2连杆83b旋转时执行两侧的第1连杆连接件81、第2连杆连接件82之间的接近或远离动作。
当两侧的第1连杆连接件81、第2连杆连接件82之间执行接近动作时,如图6所示,进入第1主体P1、第2主体P2折叠的状态。
与此相反,当第1连杆连接件81、第2连杆连接件82之间执行远离动作时,如图7以及图8所示,进入第1主体P1、第2主体P2展开的状态。
重新参阅图4,第1支架2a、第2支架2b各自在一端形成第1凸台21a、第2凸台21b,而第1主轴4a、第2主轴4b将被嵌入结合到第1凸台21a、第2凸台21b中。
此外,配备有以对第1支架2a、第2支架2b的两侧第1凸台21a、第2凸台21b进行支撑的方式结合的支撑杆24,而且在支撑杆24的一侧形成配备有可供第1轴销41a、第2轴销41b贯通结合的通孔的凸缘25。
如图5以及图6所示,在对第1主体P1、第2主体P2进行折叠时第1连接板84、第2连接板85将靠近且第1连杆连接件81、第2连杆连接件82将沿着第1主轴4a、第2主轴4b进行移动并相互靠近。
第1轴销41a、第2轴销41b将各自嵌入结合到旋转诱导部6的第1管体61、第2管体62。
此外,第1弹簧52a、第2弹簧52b将各自结合到第1轴销41a、第2轴销41b。
第1弹簧52a、第2弹簧52b的一端部各自贴紧到可供第1支架2a、第2支架2b结合的支撑杆24的凸缘25中,而另一端部被贴紧到齿轮连接部5的第1支撑板53并得到支撑。
第1轴销41a、第2轴销41b贯通凸缘25并各自嵌入结合到旋转诱导部6的各个第1管体61、第2管体62中。
齿轮连接部5能够起到通过对第1主轴4a以及第2主轴4b的旋转角度进行补正而使其相互相同的作用。
参阅图4,齿轮连接部5,包括:第1支撑板53,被第1弹簧52a、第2弹簧52b支撑且结合到第1轴销41a、第2轴销41b中;第2支撑板56,平行结合到第1支撑板53且结合到第1轴销41a、第2轴销41b中;第1齿轮54a、第2齿轮54b,介于第1支撑板53、第2支撑板56之间且各自结合到第1轴销41a、第2轴销41b;以及,多个连动齿轮55,与第1齿轮54a、第2齿轮54b进行齿轮结合。
第1齿轮54a、第2齿轮54b是齿数相同的行星齿轮。
多个连动齿轮55是齿数小于第1齿轮54a、第2齿轮54b的行星齿轮,能够通过配备偶数个而达成使第1齿轮54a、第2齿轮54b向相互相反的方向旋转驱动的方向转换效果。
接下来,将对本发明的动作进行说明。
【半折叠状态】
如图7所示,第1支架2a、第2支架2b展开至半展开状态,而第1主体P1、第2主体P2将在第1滑动槽P10、第2滑动槽P20上进行移动。
第1主轴4a、第2主轴4b将随之一起旋转,第1轴销41a、第2轴销41b将位于导向槽63的中间部位。
与此同时,齿轮连接部5的第1齿轮54a、第2齿轮54b将随之一起半展开并以维持旋转角度的状态得到固定。
【展开动作】
如图8所示,第1主体P1、第2主体P2展开至间隔180度的状态,
而第1支架2a、第2支架2b将继续在第1滑动槽P10、第2滑动槽P20上进行移动并贴紧到末端部分。
第1主轴4a、第2主轴4b将随之一起旋转,第1轴销41a、第2轴销41b将位于导向槽63的末端部位。
与此同时,齿轮连接部5的第1齿轮54a、第2齿轮54b将随之一起旋转180度并以维持旋转角度的状态得到固定。
【实施例2】
在附图中,图9是适用另一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展开时的斜视图,图10是从上部观察适用另一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铰链装置”时的斜视图,图11是与上述图10相关的分解斜视图,图12是从下部观察适用另一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铰链装置”时的斜视图,图13是与上述图12相关的分解斜视图,图14是对适用另一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铰链装置”的展开状态进行图示的正面放大图,图15是对适用另一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铰链装置”的展开状态进行图示的斜视图,图16是对适用另一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铰链装置”的折叠状态进行图示的斜视图。
适用另一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
第1主体P1以及第2主体P2,以相同的板状形状形成且对称排列;
画面部P3,粘附到第1主体P1以及第2主体P2进行折叠或展开;以及,
铰链装置A2,以对上述第1主体P1以及第2主体P2进行连接的方式结合,可使第1主体P1以及第2主体P2展开或折叠。
铰链装置A2,以对第1主体P1以及第2主体P2进行连接的方式结合,并以可在位于相同平面上的展开状态与相互重叠的折叠状态范围内转动的方式进行连接。
铰链装置A2与实施例1大同小异,其差异点在于旋转诱导部6被结合到第1连杆连接件81、第2连杆连接件82的内部并自由旋转。
铰链装置A2,包括:
第1连接板3a,结合到第1主体P1,粘附形成配备有结合孔的第1连杆连接件81以及配备有结合孔202a的第1铰链环200a,在下部配备有水平形成长孔322a的移动导向器32a;
第2连接板3b,结合到第2主体P2,粘附形成配备有结合孔的第2连杆连接件82以及配备有结合孔202b的第2铰链环200b,在下部配备有水平形成长孔322b的移动导向器32b;
第1主轴4a,贯通结合到第1连杆连接件81;
第2主轴4a,贯通结合到第2连杆连接件82且与第1主轴4a并列配置;
旋转诱导部6,各自嵌入结合到上述第1主轴4a、第2主轴4b的外侧面且嵌入结合到上述第1连杆连接件81、第2连杆连接件82的内部,在上述第1主轴4a、第2主轴4b旋转时沿着第1主轴4a、第2主轴4b与第1连杆连接件81、第2连杆连接件82一起进行直线运动;以及,
第1连杆83a、第2连杆83b,一端各自铰链结合到上述第1连杆连接件81、第2连杆连接件82,而另一端铰链结合到上述第1连接板3a、第2连接板3b;
借此,在对第1主体P1、第2主体P2进行折叠时第1连接板84、第2连接板85将相互靠近且第1连杆连接件81、第2连杆连接件82与旋转诱导部6将沿着第1主轴4a、第2主轴4b进行移动并相互靠近。
第1主轴4a、第2主轴4b分别为相同的长度以及直径的棒状形状,以与第1主体P1、第2主体P2的长边相同的长度形成,贯通结合到在第1支架2a、第2支架2b的各自的一端形成的第1凸台21a、第2凸台21b中,在外周面凸出形成第1轴销41a、第2轴销41b且并列配置。
旋转诱导部6被插入到第1连杆连接件81、第2连杆连接件82的内部。较佳地,旋转诱导部6被嵌入结合到第1连杆连接件81、第2连杆连接件82的第1结合孔810、第2结合孔820中。
如图11以及图15所示,旋转诱导部6,包括:
第1管体61、第2管体62,分别被嵌入结合到第1主轴4a、第2主轴4b的外侧面且沿着斜线方向形成导向槽63;
在第1主轴4a、第2主轴4b中,分别各自凸出形成第1轴销41a、第2轴销41b。
第1主轴4a、第2主轴4b的各个第1轴销41a、第2轴销41b通过与第1管体61、第2管体62的各自的导向槽63结合而对上述第1主轴4a、第2主轴4b的旋转进行导向。
在第1管体61、第2管体62上各自形成2个导向槽63,而2个导向槽63分别沿着相互相反的方向形成,从而大致以“X”字形态排列。
在2个导向槽63中各自嵌入结合第1轴销41a、第2轴销41b,从而在第1主轴4a、第2主轴4b旋转时使得第1轴销41a、第2轴销41b沿着导向槽63的倾斜方向进行移动。
如上所述,通过使第1轴销41a、第2轴销41b沿着导向槽63进行移动,能够准确地对第1主轴4a、第2主轴4b的旋转动作进行导向,并使得旋转诱导部6在第1主轴4a、第2主轴4b上进行直线移动。
因为能够根据导向槽63的长度规定旋转角度,因此较佳地能够将其旋转角度设定为90度,也能够根据需要加长或缩短导向槽63的长度,从而对旋转角度进行变更。
通过使旋转诱导部6在第1主轴4a、第2主轴4b上进行直线移动,通过连杆83铰链结合的移动部8将借助于导向槽63的倾斜角度而在90°的夹角内沿着水平、垂直或倾斜角度进行旋转,从而最终诱发第1支架2a、第2支架2b展开或折叠的动作或倾斜展开的动作。
参阅图11以及图12,移动部8,包括:第1连杆连接件81,被嵌入结合到第1主轴4a的外侧面并与上述旋转诱导部6连接;第2连杆连接件82,被嵌入结合到上述第2主轴4b的外侧面;以及,第1连杆83a、第2连杆83b,各自铰链结合到第1连杆连接件81、第2连杆连接件82。
第1连杆83a、第2连杆83b各自铰链结合到第1连接板3a或第2连接板3b中。
第1连接板3a、第2连接板3b各自结合到第1主体P1、第2主体P2中(参阅图9以及图15)。
第1连接板3a、第2连接板3b分别在背面各自与第1连杆83a、第2连杆83b连接,且在一侧各自安装第1连接环200a、第2连接环200b(参阅图11)。
第1连杆83a、第2连杆83b对称配置,各自的一端与结合到旋转诱导部6的第1连杆连接件81、第2连杆连接件82铰链连接,而另一端铰链结合到第1连接板3a、第2连接板3b的底面。
在两侧的第1连杆83a、第2连杆83b进行折叠动作的过程中,两侧的第1连杆连接件81、第2连杆连接件82之间将进行接近或远离动作,从而完成折叠动作。
当第1连杆连接件81、第2连杆连接件82之间执行远离动作时,如图12以及图15所示,进入第1主体P1、第2主体P2展开的状态。
与此相反,当两侧的第1连杆连接件81、第2连杆连接件82之间执行接近动作时,如图16所示,进入第1主体P1、第2主体P2折叠的状态。
接下来,将对第1连接环200a、第2连接环200b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第1连接环200a在一端形成结合孔202a并在另一侧形成导向销204a。
第1主轴4a被嵌入结合到结合孔202a中,而导向销204a被结合到移动导向器32a的长孔322a中。
第2连接环200b在一端形成结合孔202b并在另一侧形成导向销204b,第2主轴4b被嵌入结合到结合孔202b中,而导向销204b被结合到移动导向器32b的长孔322b中。
如图16所示,在对第1主体P1、第2主体P2进行折叠时,第1连接板3a、第2连接板3b将靠近且在第1连杆连接件81、第2连杆连接件82旋转的同时将各自沿着第1主轴4a、第2主轴4b进行移动并相互接近,而且在各自通过销结合到与第1连杆连接件81、第2连杆连接件82的内部结合的旋转诱导部6的第1管体61、第2管体62中的第1主轴4a、第2主轴4b旋转的同时第1连杆连接件81、第2连杆连接件82将进行移动并相互接近。
此外,如图11以及图13所示,第1轴销41a、第2轴销41b各自与第1弹簧52a、第2弹簧52b结合。
第1弹簧52a、第2弹簧52b的一端部各自贴紧到凸轮板57中,而另一端部被贴紧到角度设定部7的末端部件59并得到支撑。
第1轴销41a、第2轴销41b贯通支撑板53、第1凸轮板57以及第2凸轮板58并各自嵌入结合到第1弹簧52a、第2弹簧52b以及末端部件59中。
此外,角度设定部7能够起到通过对第1主轴4a以及第2主轴4b的旋转角度进行补正而使其相互相同的作用。
如图13以及图14所示,角度设定部7,包括:
支撑板53,两侧结合到第1主轴4a、第2主轴4b中;
第1齿轮54a、第2齿轮54b,各自结合到第1主轴4a、第2主轴4b并贴紧到支撑板53中;多个连动齿轮55,与第1齿轮54a、第2齿轮54b进行齿轮结合;
第1凸轮板57,两侧结合到第1主轴4a、第2主轴4b中且在两侧各自形成第1凸轮572;
第2凸轮板58,两侧结合到第1主轴4a、第2主轴4b中且在两侧各自形成第2凸轮583,与上述第1凸轮板57结合;
第1弹簧52a、第2弹簧52b,各自结合到第1主轴4a、第2主轴4b中并被第1凸轮板57支撑;以及,
末端部件59,各自结合到第1主轴4a、第2主轴4b并被第1弹簧52a、第2弹簧52b支撑。
第1凸轮572、第2凸轮583能够通过交互形成凹部和凸部而相互嵌入结合,各个凹部以及凸部为弧形弯曲的形状,因此能够起到在各自为对方提供临时固定力的同时维持规定角度的作用。
因此,能够通过增减凹部以及凸部的数量而按照不同类型简化设定角度,或决定多种设定角度类型。
第1齿轮54a、第2齿轮54b是齿数相同的行星齿轮。
连动齿轮55是齿数小于第1齿轮54a、第2齿轮54b的行星齿轮,能够通过连接多个而达成使第1齿轮54a、第2齿轮54b向相互相反的方向旋转驱动的方向转换效果,还能够减慢旋转速度。
接下来,将对本发明的动作进行说明。
【展开动作】
如图15所示,第1主体P1、第2主体P2展开至间隔180度的状态,
第1连接环200a、第2连接环200b的各个第1导向销204a、第2导向销204b将移动到第1移动导向器32a、第2移动导向器32b的第1长孔322a、第2长孔322b的一端部。
第1主轴4a、第2主轴4b将各自发生旋转,而第1轴销41a、第2轴销41b将移动到导向槽3的末端部位,从而被设定为180°的旋转角度。
与此同时,角度设定部7的第1齿轮54a、第2齿轮54b将在随之一起旋转180度之后维持如上所述的旋转角度状态并得到固定。
【折叠状态】
如图16所示,当第1主体P1、第2主体P2平行折叠时,
第1连接环200a、第2连接环200b的各个第1导向销204a、第2导向销204b将移动到第1移动导向器32a、第2移动导向器32b的第1长孔322a、第2长孔322b的另一端部。
第1支架2a、第2支架2b将在第1滑动槽P10、第2滑动槽P20上进行移动。
第1主轴4a、第2主轴4b将随之一起旋转,第1轴销41a、第2轴销41b将位于导向槽63的中间部位。
与此同时,角度设定部7的第1齿轮54a、第2齿轮54b将在随之一起旋转90度之后维持如上所述的旋转角度状态并得到固定。
此外,图17是与适用一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中的用于对显示部的弯曲弧形部进行收容的“铰链装置”相关的放大斜视图,图18是与上述图17中的“铰链装置”相关的分解斜视图,图19是对适用一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展开状态进行图示的背面斜视图,图20是与上述图19相关的正面图,图21是对适用一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折叠状态进行图示的斜视图,图22是与上述图21相关的正面图。
需要明确的是,接下来进行说明的铰链装置能够共同适用于上述的实施例1、实施例2。
铰链装置,包括:旋转部R,各自结合到两侧的第1主体P1、第2主体P2并被旋转驱动;以及,连接部100,连接到旋转部R并以维持间隔的状态进行支撑。
在连接部100中,形成与显示部P3的弯曲的弧形部P3-2对应的凹陷的第2收容部120。
第2收容部120以半圆形、矩形、三角形中的某一种形状凹陷形成。
此外,在后续说明的旋转诱导部6的连接杆64的上侧面同样凹陷形成第2收容部120。
旋转部R,包括:
结合到第1主体P1的第1支架2a以及结合到第2主体P2的第2支架2b;
第1主轴4a、第2主轴4b,贯通结合到第1支架2a、第2支架2b的各自的一端且并列配置;旋转诱导部6,配备有分别被嵌入结合到第1主轴4a、第2主轴4b的外侧面且在上述第1主轴4a、第2主轴4b旋转时诱导引起直线运动。
此外,还包括:移动部8,由被嵌入结合到第1主轴4a、第2主轴4b的外侧面并与上述旋转诱导部6连接的第1连杆连接件81、第2连杆连接件82,各自铰链结合到第1连杆连接件81、第2连杆连接件82的第1连杆83a、第2连杆83b以及铰链结合到第1连杆83a、第2连杆83b并分别粘附到第1主体P1、第2主体P2的第1连接板84、第2连接板85构成。
因此,在对第1主体P1、第2主体P2进行折叠时(使得第1主体P1、第2主体P2进入相互重叠的状态),第1连接板84、第2连接板85将相互接近,同时第1连杆连接件81、第2连杆连接件82将沿着第1主轴4a、第2主轴4b进行移动并相互接近(参阅图21、图22)。
第1主体P1以及第2主体P2分别由相同的形状以及大小的长方形的板材构成,其面积相当于显示部P3的面积的一半。
在第1主体P1以及第2主体P2上,各自形成可供第1支架2a、第2支架2b以可滑动的方式结合的第1滑动槽P10、第2滑动槽P20。
较佳地,在第1滑动槽P10、第2滑动槽P20上形成第1滑动凸起P13、第2滑动凸起P23,而且在第1支架2a、第2支架2b上各自形成可供第1滑动凸起P13、第2滑动凸起P23嵌入的第1轨道槽20a、第2轨道槽20b。
第1支架2a、第2支架2b分别在一侧形成配备有通孔的第1凸台21a、第2凸台21b,而在另一侧形成一定长度的第1轨道槽20a、第2轨道槽20b。
如图18所示,第1主轴4a、第2主轴4b分别为相同的长度以及直径的棒状形状,较佳地以与第1主体P1、第2主体P2的长边相同的长度形成,贯通结合到在第1支架2a、第2支架2b的各自的一端形成的第1凸台21a、第2凸台21b中,在第1主轴4a、第2主轴4b的各自的外周面凸出形成第1销41a、第2轴销41b,且第1主轴4a、第2主轴4b并列配置。
参阅图18,旋转诱导部6,包括:第1管体61、第2管体62,分别被嵌入结合到第1主轴4a、第2主轴4b的外侧面且沿着斜线方向形成导向槽63;连接杆64,以横穿第1管体61、第2管体62的一端的方式连接;以及,支架65,对第1管体61、第2管体62的中间部位进行连接且配备有结合孔650。
此外,如图18所示,连接部100,包括:贴紧部160,重叠结合到旋转诱导部6的支架65上;以及,两侧环170,形成于贴紧部160的两侧且可供第1主轴4a、第2主轴4b各自贯通结合;其中,在两侧环170以及贴紧部160的上侧面凹陷形成第2收容部120。
第2收容部120以半圆形、矩形、三角形中的某一种形状凹陷形成。
此外,在旋转诱导部6的连接杆64的上侧面同样凹陷形成第1收容部60。
在第1主轴4a、第2主轴4b中,分别各自凸出形成第1轴销41a、第2轴销41b。
第1主轴4a、第2主轴4b的各个第1轴销41a、第2轴销41b通过与第1管体61、第2管体62的各自的导向槽63结合而对上述第1主轴4a、第2主轴4b的旋转进行导向。
导向槽63在第1管体61、第2管体62上各自形成2个导向槽63,而2个导向槽63分别沿着相互相反的方向形成,从而大致以“X”字形态排列。
在2个导向槽63中各自嵌入结合第1轴销41a、第2轴销41b,从而在第1主轴4a、第2主轴4b旋转时使得第1轴销41a、第2轴销41b沿着导向槽63的倾斜方向进行移动。
如上所述,通过使第1轴销41a、第2轴销41b沿着导向槽63进行移动,能够准确地对第1主轴4a、第2主轴4b的旋转动作进行导向,并使得旋转诱导部6在第1主轴4a、第2主轴4b上进行直线移动。
通过使旋转诱导部6进行直线移动,通过连杆83铰链结合的移动部8将借助于导向槽63的倾斜角度而在90°的夹角内沿着水平、垂直或倾斜角度进行旋转,从而最终诱发第1支架2a、第2支架2b展开或折叠的动作或倾斜展开的动作。
移动部8,包括:第1连杆连接件81,被嵌入结合到第1主轴4a的外侧面并与上述旋转诱导部6连接;第2连杆连接件82,被嵌入结合到上述第2主轴4b的外侧面;第1连杆83a、第2连杆83b,各自铰链结合到第1连杆连接件81、第2连杆连接件82;以及,第1连接板、第2连接板,形成于第1连杆83a、第2连杆83b并粘附到第1主体P1。
第1连接板84、第2连接板85分别与第1主体P1、第2主体P2结合,且第1连接板84、第2连接板85分别在其两侧各自形成第1连杆83a、第2连杆83b,连杆83通过与一体结合到旋转诱导部6的第1连杆连接件81、第2连杆连接件82铰链连接而在两侧的第1连杆83a、第2连杆83b旋转时执行两侧的第1连杆连接件81、第2连杆连接件82之间的接近或远离动作。
当两侧的第1连杆连接件81、第2连杆连接件82之间执行接近动作时,如图6所示,进入第1主体P1、第2主体P2折叠的状态。
与此相反,当第1连杆连接件81、第2连杆连接件82之间执行远离动作时,如图19以及图20所示,进入第1主体P1、第2主体P2展开的状态。
第1支架2a、第2支架2b的各自的一端与第1主轴4a、第2主轴4b结合。
如图21以及图22所示,在对第1主体P1、第2主体P2进行折叠时第1连接板84、第2连接板85将靠近且第1连杆连接件81、第2连杆连接件82将分别沿着第1主轴4a、第2主轴4b进行移动并相互靠近。
第1轴销41a、第2轴销41b将各自嵌入结合到旋转诱导部6的第1管体61、第2管体62。
此外,如图18所示,第1主轴4a、第2主轴4b各自与第1弹簧52a、第2弹簧52b结合。即,第1弹簧52a、第2弹簧52b各自与贯通结合到支撑杆24中的第1主轴4a、第2主轴4b结合,第1支架2a、第2支架2b的一侧与支撑杆24结合,而另一侧与第1弹簧52a、第2弹簧52b结合。
较佳地,在支撑杆24的上部形成第3收容部240。借此,在对显示部进行折叠时所形成的弧形部P3-2能够被插入到第3收容部240中。
第1弹簧52a、第2弹簧52b的一端部各自被贴紧到凸缘25中,而另一端部被贴紧到齿轮连接部5的第1支撑板53中,从而能够增加齿轮连接部5的各个齿轮之间的结合力并借此在对角度进行调节时提供暂时的固定力。
齿轮连接部5能够维持第1主轴4a以及第2主轴4b的旋转角度相互相同的状态。
齿轮连接部5,包括:第1支撑板53,被第1弹簧52a、第2弹簧52b支撑且结合到第1主轴4a、第2主轴4b中;第2支撑板56,平行结合到上述第1支撑板53且结合到第1主轴4a、第2主轴4b中;第1齿轮54a、第2齿轮54b,介于第1支撑板53、第2支撑板56之间且各自结合到第1主轴4a、第2主轴4b;以及,多个连动齿轮55,与第1齿轮54a、第2齿轮54b进行齿轮结合。
第1齿轮54a、第2齿轮54b是齿数相同的行星齿轮。
多个连动齿轮55是齿数小于第1齿轮54a、第2齿轮54b的行星齿轮,能够通过配备偶数个而达成使第1齿轮54a、第2齿轮54b向相互相反的方向旋转驱动的方向转换效果。
接下来,将对本发明的动作进行说明。
【展开动作】
接下来,将参阅图19以及图20进行说明。图19是显示部位于下部的状态,即,是对铰链装置A的背面进行图示的示意图。
如图19以及图20所示,
当第1主体P1、第2主体P2展开至180°间隔时,第1主体P1、第2主体P2将在第1滑动槽P10、第2滑动槽P20与第1支架2a、第2支架2b结合的状态下滑动移动,而第1支架2a、第2支架2b将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进行旋转并进入水平状态。
与此同时,与第1支架2a、第2支架2b结合的第1主轴4a、第2主轴4b将随之一起进行旋转,
而第1轴销41a、第2轴销41b将在第1管体61、第2管体62的导向槽63内进行移动并大致位于导向槽63的末端部位。
与此同时,齿轮连接部5的第1齿轮54a、第2齿轮54b也将随之一起旋转并以维持一定的旋转角度(较佳地为180°)的状态得到固定。
【折叠状态】
如图21以及图22所示,
当第1主体P1、第2主体P2旋转折叠至约90°间隔时,第1主体P1、第2主体P2将在第1滑动槽P10、第2滑动槽P20与第1支架2a、第2支架2b结合的状态下滑动移动,而第1支架2a、第2支架2b将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进行旋转并进入几乎垂直的状态。
与第1支架2a、第2支架2b结合的第1主轴4a、第2主轴4b将随之一起旋转,而第1轴销41a、第2轴销41b将在第1管体61、第2管体62的导向槽63内进行移动并大致位于导向槽63的中间部位。
与此同时,齿轮连接部5的第1齿轮54a、第2齿轮54b也将随之一起旋转并以维持一定的旋转角度(较佳地为90°)的状态得到固定。
显示部P3在中间部位被折叠时形成小半径的弧形部P3-2,而上述弧形部P3-2能够被同时插入到连接部100的第2收容部120、连接杆64上侧面的第1收容部60以及支撑杆24的第3收容部240中,因此第1主体P1、第2主体P2能够进入贴紧的状态。
在上述内容中结合脚架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相关从业人员应能够理解,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其要旨以及范围的前提下进行各种修改以及变性,而如上所述的变更以及修改均包含于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主体以及第2主体,所述第1主体以及第2主体以板状形状形成且对称排列;
画面部,所述画面部粘附到上述第1主体以及第2主体,所述画面部折叠或展开;以及,
铰链装置,所述铰链装置以对上述第1主体以及第2主体进行连接的方式结合,使第1主体以及第2主体展开或折叠;
其中,上述铰链装置包括:
第1支架和第2支架,所述第1支架结合到上述第1主体,所述第2支架结合到第2主体;
第1主轴、第2主轴,所述第1主轴和第2主轴贯通结合到上述第1支架、第2支架的各自的一端且并列配置;
旋转诱导部,所述旋转诱导部被嵌入结合到上述第1主轴、第2主轴的外侧面且在上述第1主轴、第2主轴旋转时做直线运动;以及,
移动部,所述移动部由被嵌入结合到上述第1主轴、第2主轴的外侧面并与上述旋转诱导部连接的第1连杆连接件、第2连杆连接件,各自铰链结合到第1连杆连接件、第2连杆连接件的第1连杆、第2连杆以及铰链结合到第1连杆、第2连杆并分别粘附到第1主体、第2主体的第1连接板、第2连接板构成;
在对上述第1主体、第2主体进行折叠时第1连接板、第2连接板将相互靠近且第1连杆连接件、第2连杆连接件将沿着第1主轴、第2主轴进行移动并相互靠近;
上述旋转诱导部包括:
第1管体、第2管体,所述第1管体、第2管体分别被嵌入结合到上述第1主轴、第2主轴的外侧面且沿着斜线方向形成导向槽;
第1轴销、第2轴销,所述第1轴销、第2轴销各自形成于上述第1主轴、第2主轴上;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以横穿上述第1管体、第2管体的一端的方式连接;以及,
支架,所述支架对上述第1管体、第2管体的中间部位进行连接且配备有结合孔;
其中,上述第1轴销、第2轴销与第1管体、第2管体的各自的导向槽结合;所述第1主轴、第2主轴旋转时,所述第1轴销、第2轴销沿导向槽的倾斜方向进行移动,从而旋转诱导部在第1主轴、第2主轴上进行直线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弹簧、第2弹簧,所述第1弹簧、第2弹簧各自结合到上述第1轴销、第2轴销;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供上述第1支架、第2支架结合;以及,
凸缘,所述凸缘形成于上述支撑杆上;
上述第1弹簧、第2弹簧的一端部各自贴紧到支撑杆的凸缘中,而另一端部被贴紧到齿轮连接部并得到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齿轮连接部包括:
第1支撑板,所述第1支撑板被上述第1弹簧、第2弹簧支撑且结合到第1轴销、第2轴销;
第2支撑板,所述第2支撑板平行结合到上述第1支撑板且结合到第1轴销、第2轴销;
第1齿轮、第2齿轮,所述第1齿轮、第2齿轮介于上述第1支撑板、第2支撑板之间且各自结合到上述第1轴销、第2轴销;以及,
多个连动齿轮,所述连动齿轮与上述第1齿轮、第2齿轮进行齿轮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1主体、第2主体上各自形成供第1支架、第2支架以滑动的方式结合的滑动槽;
在上述滑动槽上形成滑动凸起;
在上述第1支架、第2支架中各自形成供滑动凸起嵌入的导轨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旋转诱导部结合到第1连杆连接件、第2连杆连接件的内部且旋转诱导部自由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1连接板配置第1连接环,第2连接板配置第2连接环;
在上述第1连接环中,形成供第1主轴嵌入结合的结合孔以及结合到移动导向器的长孔中的导向销,
在上述第2连接环中,形成供第2主轴嵌入结合的结合孔以及结合到移动导向器的长孔中的导向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旋转诱导部在连接杆的上侧面形成收容部,而显示部的弯曲的弧形部被插入到收容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供上述第1主轴、第2主轴结合并对第1弹簧、第2弹簧进行支撑;
在所述支撑杆的上部形成供画面部折叠时所形成的弧形部插入的收容部。
CN202010745841.0A 2020-04-22 2020-07-29 可折叠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5390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200048888 2020-04-22
KR10-2020-0048888 2020-04-22
KR10-2020-0079563 2020-06-29
KR1020200079563A KR102250197B1 (ko) 2020-06-29 2020-06-29 화면의 절곡부를 수용하는 폴더블 힌지장치
KR1020200079562A KR102250196B1 (ko) 2020-04-22 2020-06-29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20-0079562 2020-06-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39077A CN113539077A (zh) 2021-10-22
CN113539077B true CN113539077B (zh) 2023-01-10

Family

ID=78094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45841.0A Active CN113539077B (zh) 2020-04-22 2020-07-29 可折叠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435785B2 (zh)
CN (1) CN1135390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4413192U (zh) * 2020-02-20 2021-10-15 信锦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式电子装置
US11599155B2 (en) * 2020-04-21 2023-03-0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nged device
TWI811583B (zh) * 2020-11-09 2023-08-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鉸鏈組件及可攜式電子裝置
EP4184902A4 (en) * 2020-12-18 2024-02-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ING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N115234569B (zh) * 2021-04-25 2024-01-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连接模组及显示终端
CN116168602A (zh) * 2021-11-24 2023-05-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4842743A (zh) * 2022-03-04 2022-08-02 深圳市科伦特电子有限公司 折叠led显示屏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2303A (zh) * 2014-02-21 2017-08-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折叠式设备
US10423019B1 (en) * 2018-05-28 2019-09-24 Prexco Co., Ltd.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26406B2 (en) * 2003-04-23 2008-09-16 Nokia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with synchronising hinge
KR100909713B1 (ko) 2009-02-16 2009-07-29 (주) 프렉코 휴대 단말기용 힌지장치
KR101139866B1 (ko) 2010-12-10 2012-05-02 (주) 프렉코 폴딩 방식 휴대 단말기의 힌지 장치
US9201464B2 (en) * 2011-11-28 2015-12-01 Lenovo (Beijing) Co., Ltd. Terminal apparatus
KR101958185B1 (ko) * 2011-12-14 2019-03-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 장치의 기어 힌지 장치
US8971031B2 (en) * 2012-08-07 2015-03-03 Creator Technology B.V. Display system with a flexible display
KR101389442B1 (ko) 2012-10-18 2014-04-30 이유구 플렉시블 힌지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장치
KR20140101274A (ko) 2013-02-08 2014-08-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휴대단말장치
US8904601B2 (en) * 2013-03-11 2014-12-09 First Dome Corporation Synchronous movement device applied to dual-shaft system
TWM475799U (en) * 2013-12-17 2014-04-01 First Dome Corp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rotary shaft
CN203655884U (zh) * 2013-12-17 2014-06-18 元镫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转动式双轴铰链
KR20150099676A (ko) 2014-02-22 2015-09-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소자를 구비한 접철식 전자 기기
KR101722447B1 (ko) 2014-04-18 2017-04-04 (주) 프렉코 가이드시트가 연동되는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단말기
KR102110975B1 (ko) 2015-06-23 2020-06-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곡률이 가변하는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JP6510057B2 (ja) * 2015-09-24 2019-05-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デバイス
KR101814067B1 (ko) * 2015-11-06 2018-01-02 (주) 프렉코 절첩식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05847346U (zh) * 2016-06-07 2016-12-28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铰链装置及柔性屏移动终端
KR101861602B1 (ko) 2016-07-20 2018-05-29 (주) 프렉코 절첩식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80030422A (ko) 2016-09-15 2018-03-23 노완동 2단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표시장치
JP2018054042A (ja) * 2016-09-29 2018-04-05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ヒンジ装置およびこのヒンジ装置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KR101912751B1 (ko) 2017-02-13 2018-10-31 주식회사 다이아벨 밴딩 힌지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전자기기
KR101894456B1 (ko) * 2017-03-24 2018-09-05 주식회사 세네카 케이스 장치
CN206918043U (zh) * 2017-04-19 2018-01-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转轴组件及可折叠终端
KR102426694B1 (ko) 2017-05-02 2022-07-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1941584B1 (ko) 2017-05-15 2019-01-25 주식회사 다이아벨 밴딩 힌지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전자기기
EP3627804A4 (en) * 2017-05-17 2020-05-2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OLDING MECHANISM, FOLDING MECHANISM ARRANGEMENT AND FOLDING MOBILE TERMINAL
EP3627805A4 (en) * 2017-05-17 2020-05-2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OLDABLE MOBILE DEVICE
WO2018210191A1 (zh) * 2017-05-17 2018-11-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折叠移动终端
WO2018210188A1 (zh) * 2017-05-17 2018-11-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折叠移动终端
WO2018210182A1 (zh) * 2017-05-17 2018-11-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折叠移动终端
EP3627803B1 (en) * 2017-05-17 2023-08-16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oldable mobile terminal
TWM559431U (zh) * 2017-05-19 2018-05-01 Fositek Corp 軟性顯示設備及支撐裝置
TWI629584B (zh) * 2017-08-07 2018-07-11 富世達股份有限公司 軟性顯示設備及支撐裝置
TWI660260B (zh) * 2017-10-13 2019-05-21 富世達股份有限公司 軟性顯示設備及支撐裝置
CN110022386B (zh) * 2018-01-09 2021-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的终端设备
KR102108151B1 (ko) 2018-02-13 2020-05-11 주식회사 다이아벨 폴딩 힌지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전자기기
KR102114080B1 (ko) 2018-03-20 2020-05-26 주식회사 다이아벨 폴딩 힌지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전자기기
KR102578731B1 (ko) * 2018-03-23 2023-09-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폴딩 테스트 장치
KR102457059B1 (ko) * 2018-05-11 2022-10-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085236B1 (ko) * 2018-05-28 2020-03-05 (주) 프렉코 절첩식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I687795B (zh) * 2018-09-27 2020-03-11 兆利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折疊式裝置的轉軸模組
US10782739B2 (en) * 2018-10-29 2020-09-22 Google Ll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flexible display
CN113016022A (zh) * 2018-12-21 2021-06-22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铰链装置和柔性装置
US10754395B2 (en) * 2019-01-17 2020-08-25 Dell Products L.P. Multi-axis hinge translation to adjust housing position relative to flexible display position
TWI710308B (zh) * 2019-02-16 2020-11-11 兆利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折疊式裝置的轉軸模組(四)
TWI710309B (zh) * 2019-03-25 2020-11-11 兆利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折疊式裝置的轉軸模組(五)
CN112527049B (zh) * 2019-09-03 2024-04-30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式电子装置
US11099611B2 (en) * 2019-09-26 2021-08-24 Dell Products L.P. Synchronized expandable dual axle hinge and clutch
US10852776B1 (en) * 2019-09-26 2020-12-01 Dell Products L.P. Synchronized single axle hinge
JP6837586B1 (ja) * 2020-01-29 2021-03-03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用情報機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2303A (zh) * 2014-02-21 2017-08-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折叠式设备
US10423019B1 (en) * 2018-05-28 2019-09-24 Prexco Co., Ltd.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39077A (zh) 2021-10-22
US20210333838A1 (en) 2021-10-28
US11435785B2 (en) 2022-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39077B (zh)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0544429B (zh) 折叠式显示装置
KR102250196B1 (ko)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861602B1 (ko) 절첩식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0544428B (zh) 折叠式显示装置
KR102036913B1 (ko)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용 힌지장치
EP1062808B1 (en) Portable visual display device with a collapsible presentation screen
CN112041781A (zh) 设置柔性显示面板的内折叠型铰链结构
KR102498898B1 (ko) 연성디스플레이 패널이 설치되는 모바일 통신장치용 힌지구조
KR20200038903A (ko)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패널이 설치되는 인폴딩타입 힌지구조
US20120033353A1 (en)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KR20190065972A (ko)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패널이 설치되는 인폴딩타입 힌지구조
KR102311588B1 (ko)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0473468A (zh) 弯折模块及折叠式显示装置
KR20200005148A (ko) 양방향으로 접히는 단말기용 힌지구조
KR20200018176A (ko)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장치용 힌지
CN112333308A (zh) 折叠装置、折叠机壳及移动终端
KR102250197B1 (ko) 화면의 절곡부를 수용하는 폴더블 힌지장치
CN111937060A (zh) 设置有柔性显示面板的内折叠型铰链结构
KR20180052059A (ko) 반자동 구동부가 설치된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힌지구조
US20230103700A1 (en) Hinge structure for in-folding type display device
KR20170087002A (ko) 연성디스플레이 패널이 설치되는 모바일 통신장치용 힌지구조
KR20210016498A (ko)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에 설치되는 접히는 힌지모듈
KR20210116132A (ko) 인폴딩타입 디스플레이장치용 힌지구조
KR102397403B1 (ko)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의 화상부의 신축길이 보정이 가능한 힌지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