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37675A - 装载方案输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装载方案输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37675A
CN113537675A CN202010309750.2A CN202010309750A CN113537675A CN 113537675 A CN113537675 A CN 113537675A CN 202010309750 A CN202010309750 A CN 202010309750A CN 113537675 A CN113537675 A CN 1135376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loaded
loading
stacked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0975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苗魁
吕祥东
易文斌
裴艳林
黄一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F Technology Co Ltd
SF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F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0975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376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376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376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2Adjustment or analysis of established resource schedule, e.g. resource or task levelling, or dynamic reschedu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Stacking Of Articles And Auxili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装载方案输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装载容器的第一装载参数以及装载工具的第二装载参数,第一装载参数包括容器参数以及第一待配送时间戳;根据容器参数以及第一待配送时间戳,对待装载容器进行分类,得到待装载容器集合;获取待装载容器集合的待堆叠高度,根据待堆叠高度对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得到待装载的堆叠容器;获取堆叠容器的第二待配送时间戳,根据第二待配送时间戳以及第二装载参数对堆叠容器进行模拟装载,得到装载方案。采用本方法能够实现节约装载资源。

Description

装载方案输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载方案输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物流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装载方案输出技术,装载方案输出技术是指在货物配送之前,根据限定的货物送达时间以及装载规则得到待配送货物的装载方案并输出。在实际装载时,通常并不是直接把待配送货物装车,而是先将待配送货物装载到中间容器(如台车、龙车等),再将中间容器装车。
传统技术中,在进行装载方案输出时,通常是采用用户查看各待装载中间容器的参数信息,在计算机上选取各待装载中间容器,计算机响应用户选择的各待装载中间容器进行装车拼载的方式来输出装载方案的。
然而,传统方法由于在输出装载方案时需要计算机与人工多次进行交互,过于依赖个人经验,可能会无法做出准确的装载决策,存在浪费装载资源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节约装载资源的装载方案输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装载方案输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装载容器的第一装载参数以及装载工具的第二装载参数,第一装载参数包括容器参数以及第一待配送时间戳;
根据容器参数以及第一待配送时间戳,对待装载容器进行分类,得到待装载容器集合;
获取待装载容器集合的待堆叠高度,根据待堆叠高度对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得到待装载的堆叠容器;
获取堆叠容器的第二待配送时间戳,根据第二待配送时间戳以及第二装载参数对堆叠容器进行模拟装载,得到装载方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待装载容器集合的待堆叠高度,根据待堆叠高度对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包括:
获取待装载容器集合的待堆叠高度以及装载工具的预设高度阈值;
比对待堆叠高度和预设高度阈值;
当待堆叠高度小于预设高度阈值时,根据预设时间窗长度阈值对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
当待堆叠高度大于预设高度阈值时,根据预设高度阈值对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待堆叠高度小于预设高度阈值时,根据预设时间窗长度阈值对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包括:
当待堆叠高度小于预设高度阈值时,对与待堆叠高度对应的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并获取待装载容器集合中待装载容器的容器高度;
计算待堆叠高度和预设高度阈值的差值,比对差值和容器高度;
当差值大于容器高度时,根据预设时间窗长度阈值获取目标待装载容器,根据目标待装载容器进行二次堆叠,目标待装载容器与待装载容器集合中待装载容器的容器参数相同且第一待配送时间戳不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二待配送时间戳以及第二装载参数对堆叠容器进行模拟装载,得到装载方案包括:
根据第二待配送时间戳对堆叠容器进行排序,得到堆叠容器的装载次序,并根据第二装载参数选取当前装载工具;
根据装载次序对当前装载工具进行放置点搜索,得到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
根据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对装载次序进行调整,得到新的装载次序,并根据第二装载参数确定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下一装载工具,根据下一装载工具得到新的当前装载工具;
当新的装载次序不为空集时,返回根据装载次序对当前装载工具进行放置点搜索,得到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的步骤;
当新的装载次序为空集时,根据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得到装载方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装载次序对当前装载工具进行放置点搜索,得到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包括:
获取当前装载工具的初始放置点以及放置点阈值,并根据装载次序得到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
根据初始放置点和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确定与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对应的待比对放置点;
比对待比对放置点和放置点阈值;
根据比对结果得到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比对结果得到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包括:
当待比对放置点小于放置点阈值时,将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归为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根据待比对放置点更新初始放置点,并获取新的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返回根据初始放置点和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确定与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对应待比对放置点的步骤;
当待比对放置点大于放置点阈值时,对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进行姿态调整,得到与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对应的目标待比对放置点,比对目标待比对放置点和放置点阈值,得到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新的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包括:
根据装载次序,得到与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对应的下一次序待装载的堆叠容器;
根据下一次序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得到新的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
一种装载方案输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装载容器的第一装载参数以及装载工具的第二装载参数,第一装载参数包括容器参数以及第一待配送时间戳;
分类模块,用于根据容器参数以及第一待配送时间戳,对待装载容器进行分类,得到待装载容器集合;
堆叠模块,用于获取待装载容器集合的待堆叠高度,根据待堆叠高度对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得到待装载的堆叠容器;
装载模块,用于获取堆叠容器的第二待配送时间戳,根据第二待配送时间戳以及第二装载参数对堆叠容器进行模拟装载,得到装载方案。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待装载容器的第一装载参数以及装载工具的第二装载参数,第一装载参数包括容器参数以及第一待配送时间戳;
根据容器参数以及第一待配送时间戳,对待装载容器进行分类,得到待装载容器集合;
获取待装载容器集合的待堆叠高度,根据待堆叠高度对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得到待装载的堆叠容器;
获取堆叠容器的第二待配送时间戳,根据第二待配送时间戳以及第二装载参数对堆叠容器进行模拟装载,得到装载方案。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待装载容器的第一装载参数以及装载工具的第二装载参数,第一装载参数包括容器参数以及第一待配送时间戳;
根据容器参数以及第一待配送时间戳,对待装载容器进行分类,得到待装载容器集合;
获取待装载容器集合的待堆叠高度,根据待堆叠高度对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得到待装载的堆叠容器;
获取堆叠容器的第二待配送时间戳,根据第二待配送时间戳以及第二装载参数对堆叠容器进行模拟装载,得到装载方案。
上述装载方案输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根据容器参数以及第一待配送时间戳,对待装载容器进行分类,得到待装载容器集合,能够实现对待装载容器的分类整理,获取待装载容器集合的待堆叠高度,根据待堆叠高度对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得到待装载的堆叠容器,能够在分类整理的基础上实现对待装载容器的分类堆叠,进而通过获取堆叠容器的第二待配送时间戳,根据第二待配送时间戳以及第二装载参数对堆叠容器进行模拟装载,得到装载方案,能够在分类堆叠的基础上进行装载优化,整个过程,通过分类整理、分类堆叠以及模拟装载,能够实现对待装载容器的第一装载参数以及装载工具的第二装载参数的客观分析,得到优化的装载方案,从而可以根据优化的装载方案进行装载,实现节约装载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装载方案输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装载方案输出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装载方案输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装载方案输出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装载方案输出方法,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进行举例说明,可以理解的是,该方法也可以应用于服务器,还可以应用于包括终端和服务器的系统,并通过终端和服务器的交互实现。本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2,获取待装载容器的第一装载参数以及装载工具的第二装载参数,第一装载参数包括容器参数以及第一待配送时间戳。
其中,待装载容器是指待装载的中间容器,中间容器用于装载待配送货物。比如,中间容器具体可以是台车。又比如,中车容器具体可以是龙车。每种中间容器都有自己的堆叠规则,不同种中间容器不能堆叠。装载工具是指装载中间容器的运输工具。比如,装载工具具体可以是指货车。第一装载参数包括容器参数以及第一待配送时间戳。容器参数是指中间容器的尺寸参数,包括容器的高度、长度以及宽度等。第一待配送时间戳是指容器被标记的需要送达时间,是具体的时刻。举例说明,第一待配送时间戳可以为八点十分,表示该容器需在八点十分之前送达。第二装载参数是指装载工具的装载参数,包括装载工具的尺寸、数量以及装载次序等。
具体的,第一装载参数以及第二装载参数可以是用户事先输入至终端的,终端在接收到第一装载参数以及第二装载参数之后会将第一装载参数以及第二装载参数进行存储,当要进行装载方案输出时,终端会直接获取待装载容器的第一装载参数以及装载工具的第二装载参数,第一装载参数包括容器参数以及第一待配送时间戳。
步骤104,根据容器参数以及第一待配送时间戳,对待装载容器进行分类,得到待装载容器集合。
其中,待装载容器集合是指在对待装载容器进行分类后,得到的同类型的待装载容器的集合,这里的同类型是指容器参数均相同且第一待配送时间戳相同,容器参数均相同是指高度、长度以及宽度均相同。
具体的,终端会根据容器参数以及第一待配送时间戳,对待装载容器进行分类,将容器参数相同且第一待配送时间戳相同的待装载容器分为一类,得到待装载容器集合。
步骤106,获取待装载容器集合的待堆叠高度,根据待堆叠高度对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得到待装载的堆叠容器。
其中,待堆叠高度是指待装载容器集合中待装载容器的容器高度的累加值,可通过计算得到。待装载的堆叠容器是指对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后得到的已堆叠的容器集合。
具体的,终端会获取待装载容器集合的待堆叠高度以及装载工具的预设高度阈值,将待堆叠高度与预设高度阈值进行比对,来判断待装载容器集合是否可以进行堆叠,当待堆叠高度小于预设高度阈值时,表示待装载容器集合在堆叠后可以被放置入装载工具内,此时可以将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当待堆叠高度大于预设高度阈值时,表示待装载容器集合在堆叠后不能被放置入装载工具内,此时需要根据预设高度阈值对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使得待装载容器集合在堆叠后可以被放置入装载工具内。
进一步的,当待堆叠高度小于预设高度阈值时,表示在堆叠完待装载容器集合后,在装载工具中的对应位置还有可堆叠的空间,此时终端可以根据预设时间窗长度阈值去获取与待装载容器集合中待装载容器的容器参数相同且第一待配送时间戳不同的待装载容器去进行二次堆叠,以实现对装载工具的装载空间的有效利用。其中,预设高度阈值就是指装载工具的高度,预设时间窗长度阈值是指预先设定的时间窗长度,可按照需要自行设置,比如,当预设时间窗长度阈值为一小时时,终端可以获取到与待装载容器集合中待装载容器的第一待配送时间戳对应的往后一小时内的待装载容器的容器参数,从而从中筛选出与待装载容器集合中待装载容器的容器参数相同的待装载容器。
步骤108,获取堆叠容器的第二待配送时间戳,根据第二待配送时间戳以及第二装载参数对堆叠容器进行模拟装载,得到装载方案。
其中,第二待配送时间戳是指与堆叠容器对应的时间戳,当堆叠容器中待装载容器的第一待配送时间戳都相同时(即堆叠容器不存在二次堆叠的情况),该第一待配送时间戳就是堆叠容器的第二待配送时间戳,当堆叠容器中待装载容器的第一待配送时间戳并不完全相同时(即堆叠容器存在二次堆叠的情况),以最小第一待配送时间戳作为堆叠容器的第二待配送时间戳。比如,举例说明,当堆叠容器中待装载容器的第一待配送时间戳分别为八点十分、八点三十分以及八点五十分时,终端会将八点十分作为堆叠容器的第二待配送时间戳。进行模拟装载是指利用装箱优化算法对堆叠容器进行装载模拟,从而更有效的利用装载工具的装载空间。装载方案包括待装载容器和装载工具的对应关系,即将哪些待装载容器装载入哪些装载工具内。
具体的,终端会根据堆叠容器中待装载容器的第一待配送时间戳获取堆叠容器的第二待配送时间戳,根据第二待配送时间戳以及第二装载参数中装载工具的长度、宽度以及装载次序对堆叠容器进行模拟装载,得到装载方案。其中,根据第二待配送时间戳以及第二装载参数中装载工具的长度、宽度以及装载次序对堆叠容器进行模拟装载的方式具体可以为:根据第二待配送时间戳确定堆叠容器的放置次序,并根据装载工具的装载次序选定当前装载工具,根据当前装载工具的长度以及宽度确定放置点,根据放置次序和放置点进行模拟装载。
上述装载方案输出方法,根据容器参数以及第一待配送时间戳,对待装载容器进行分类,得到待装载容器集合,能够实现对待装载容器的分类整理,获取待装载容器集合的待堆叠高度,根据待堆叠高度对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得到待装载的堆叠容器,能够在分类整理的基础上实现对待装载容器的分类堆叠,进而通过获取堆叠容器的第二待配送时间戳,根据第二待配送时间戳以及第二装载参数对堆叠容器进行模拟装载,得到装载方案,能够在分类堆叠的基础上进行装载优化,整个过程,通过分类整理、分类堆叠以及模拟装载,能够实现对待装载容器的第一装载参数以及装载工具的第二装载参数的客观分析,得到优化的装载方案,从而可以根据优化的装载方案进行装载,实现节约装载资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待装载容器集合的待堆叠高度,根据待堆叠高度对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包括:
获取待装载容器集合的待堆叠高度以及装载工具的预设高度阈值;
比对待堆叠高度和预设高度阈值;
当待堆叠高度小于预设高度阈值时,根据预设时间窗长度阈值对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
当待堆叠高度大于预设高度阈值时,根据预设高度阈值对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
具体的,终端会通过计算待装载容器集合中待装载容器的容器高度的累加值,得到待堆叠高度,并从第二装载参数中获取到装载工具的预设高度阈值,通过比对待堆叠高度和预设高度阈值来确定如何进行堆叠。当待堆叠高度小于预设高度阈值时,表示待装载容器集合在堆叠后可以被放置入装载工具内,此时可以将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当待堆叠高度大于预设高度阈值时,表示待装载容器集合在堆叠后不能被放置入装载工具内,此时需要根据预设高度阈值对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使得待装载容器集合在堆叠后可以被放置入装载工具内。
进一步的,当待堆叠高度小于预设高度阈值时,表示在堆叠完待装载容器集合后,在装载工具中的对应位置还有可堆叠的空间,此时终端可以根据预设时间窗长度阈值去获取与待装载容器集合中待装载容器的容器参数相同且第一待配送时间戳不同的待装载容器去进行二次堆叠,以实现对装载工具的装载空间的有效利用。其中,预设高度阈值就是指装载工具的高度,预设时间窗长度阈值是指预先设定的时间窗长度,可按照需要自行设置,比如,当预设时间窗长度阈值为一小时时,终端可以获取到与待装载容器集合中待装载容器的第一待配送时间戳对应的往后一小时内的待装载容器的容器参数,从而从中筛选出与待装载容器集合中待装载容器的容器参数相同的待装载容器。
进一步的,根据预设高度阈值对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包括:根据预设高度阈值以及待堆叠高度对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拆分,将待装载容器集合拆分为待装载容器集合,且其中一个拆分后的待装载容器集合的待堆叠高度接近预设高度阈值,再对拆分后得到的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其中,对拆分后得到的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时,也可以对拆分后待堆叠高度小于预设高度阈值的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二次堆叠。
本实施例中,通过比对待堆叠高度和预设高度阈值,根据预设时间窗长度阈值或预设高度阈值对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能够实现对待装载容器集合的堆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待堆叠高度小于预设高度阈值时,根据预设时间窗长度阈值对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包括:
当待堆叠高度小于预设高度阈值时,对与待堆叠高度对应的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并获取待装载容器集合中待装载容器的容器高度;
计算待堆叠高度和预设高度阈值的差值,比对差值和容器高度;
当差值大于容器高度时,根据预设时间窗长度阈值获取目标待装载容器,根据目标待装载容器进行二次堆叠,目标待装载容器与待装载容器集合中待装载容器的容器参数相同且第一待配送时间戳不同。
其中,容器参数包括容器的高度、长度以及宽度等。目标待装载容器是指与待装载容器集合中待装载容器的容器参数相同且第一待配送时间戳不同的待装载容器。
具体的,当待堆叠高度小于预设高度阈值时,表示在堆叠完待装载容器集合后,在装载工具中的对应位置还有可堆叠的空间,此时终端会首先对与待堆叠高度对应的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并通过待装载容器的容器参数获取待装载容器集合中待装载容器的容器高度,计算待堆叠高度和预设高度阈值的差值,比对差值和容器高度,判断是否还可以继续进行二次堆叠。当差值大于容器高度时,表示还可以进行二次堆叠,终端会根据预设时间窗长度阈值获取目标待装载容器,根据目标待装载容器进行二次堆叠,当差值小于容器高度时,表示无法进行二次堆叠,终端会直接根据与待堆叠高度对应的待装载容器集合得到堆叠容器。
进一步的,根据预设时间窗长度阈值获取目标待装载容器,根据目标待装载容器进行二次堆叠包括:当差值大于容器高度时,计算差值与容器高度的比值,根据差值与容器高度的比值,判断可二次堆叠的容器数量,根据容器数量和预设时间窗长度阈值去获取目标待装载容器。在根据容器数量和预设时间窗长度阈值去获取目标待装载容器时,首先会根据预设时间窗长度阈值去获取备选目标待装载容器,再根据容器数量和待装载容器集合中待装载容器的容器参数对备选目标待装载容器进行筛选,从中间筛选出目标待装载容器,目标待装载容器的容器参数与待装载容器集合中待装载容器的容器参数相同,且第一待配送时间戳不同。
举例说明,如图2所示,按照第一待配送时间戳进行堆叠装车,第一个待堆叠容器集合的第一待配送时间戳为0:00,由图示可知,第一个待堆叠容器集合的待堆叠高度小于装载工具的预设高度阈值,此时通过计算待堆叠高度和预设高度阈值的差值,比对差值和容器高度,可知差值大于容器高度,进一步计算差值和容器高度的比值,可得到可二次堆叠的容器数量为1,终端会根据预设时间窗长度阈值(此处设定为1小时)去获取到目标待装载容器(与第一待配送时间戳为0:00的待堆叠容器集合中待堆叠容器的容器参数相同,且第一待配送时间戳为0:20的待装载容器),根据目标待装载容器进行二次堆叠。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待装载容器集合中待装载容器的容器高度,计算待堆叠高度和预设高度阈值的差值,比对差值和容器高度,在差值大于容器高度时,根据预设时间窗长度阈值获取目标待装载容器,根据目标待装载容器进行二次堆叠,能够实现对待装载容器集合的二次堆叠,节约了装载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二待配送时间戳以及第二装载参数对堆叠容器进行模拟装载,得到装载方案包括:
根据第二待配送时间戳对堆叠容器进行排序,得到堆叠容器的装载次序,并根据第二装载参数选取当前装载工具;
根据装载次序对当前装载工具进行放置点搜索,得到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
根据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对装载次序进行调整,得到新的装载次序,并根据第二装载参数确定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下一装载工具,根据下一装载工具得到新的当前装载工具;
当新的装载次序不为空集时,返回根据装载次序对当前装载工具进行放置点搜索,得到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的步骤;
当新的装载次序为空集时,根据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得到装载方案。
其中,当前装载工具是指当前用于装载堆叠容器的工具。放置点是指堆叠容器与当前装载工具的接触点。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是指经过放置点搜索后、确定可以放入当前装载工具的堆叠容器。
具体的,终端会根据第二待配送时间戳对堆叠容器进行排序,得到堆叠容器的装载次序,第二待配送时间戳越小的堆叠容器的装载优先级越高,并根据第二装载参数选取出当前装载工具,在第二装载参数中包括装载工具的装载次序,终端按照次序选取即可。在得到装载次序和当前装载工具后,终端会根据装载次序对当前装载工具进行放置点搜索,以判断堆叠容器是否能够放置入当前装载工具内,得到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在得到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后,终端会根据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对装载次序进行调整(即将已确定对应关系的堆叠容器从装载次序中删除),得到新的装载次序,并根据第二装载参数中装载工具的装载次序确定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下一装载工具,将下一装载工具作为新的当前装载工具。
具体的,在得到新的装载次序和当前装载工具后,终端要先判断新的装载次序是否为空集,当新的装载次序为空集时,表示堆叠容器都已确定对应的装载工具,此时可根据对的容器和装载工具的对应关系,得到装载方案,当新的装载次序不为空集时,表示存在尚未确定对应的装载工具的堆叠容器,终端会返回根据装载次序对当前装载工具进行放置点搜索,得到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的步骤,继续确定堆叠容器与装载工具的对应关系。
本实施例中,通过根据第二待配送时间戳对堆叠容器进行排序,得到堆叠容器的装载次序,并根据第二装载参数选取当前装载工具,根据装载次序对当前装载工具进行放置点搜索,得到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能够实现对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的获取,进而通过根据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对装载次序进行调整,得到新的装载次序,并根据第二装载参数确定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下一装载工具,根据下一装载工具得到新的当前装载工具,当新的装载次序不为空集时,继续根据装载次序对新得到的当前装载工具进行放置点搜索,当新的装载次序为空集时,根据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得到装载方案,能够实现对装载方案的获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装载次序对当前装载工具进行放置点搜索,得到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包括:
获取当前装载工具的初始放置点以及放置点阈值,并根据装载次序得到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
根据初始放置点和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确定与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对应的待比对放置点;
比对待比对放置点和放置点阈值;
根据比对结果得到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
其中,初始放置点是指预先设置的当前装载工具的放置原点。比如,初始放置点具体可以是指当前装载工具的两个相邻侧面以及底面的交点,每个当前装载工具的初始放置点的数量都为一个,可以选择两个相邻侧面以及底面的四个交点中的任意一个作为初始放置点。放置点阈值是指根据初始放置点和当前装载工具的尺寸(长度、宽度以及高度)确定的阈值。比如,可以设定初始放置点为(0,0,0),若装载工具的长度阈值为a,宽度阈值为b,高度阈值为c,则可以确定放置点阈值为(a,b,c)。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是指装载次序中装载优先级最高的堆叠容器。待比对放置点是指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与当前装载工具的接触点,可根据初始放置点以及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的容器参数确定。举例说明,在第一次进行放置点搜索时,根据初始放置点(0,0,0)和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的容器参数(长度为m1、宽度为m2、高度为m3),可以得到与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对应的待比对放置点为(m1,0,0)、(0,m2,0)以及(0,m3,0)。
具体的,终端会根据第二装载参数中当前装载工具的两个相邻侧面以及底面获取当前装载工具的初始放置点,并在获取初始放置点的基础上,根据第二装载参数中当前装载工具的尺寸(长度、宽度以及高度)确定放置点阈值,根据装载次序得到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根据初始放置点和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的容器参数(长度、宽度以及高度),计算与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对应的待比对放置点,通过比对待比对放置点和放置点阈值,来判断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能否被放置进当前装载工具内,根据比对结果得到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根据初始放置点和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确定与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对应的待比对放置点,比对待比对放置点和放置点阈值,根据比对结果得到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能够实现对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的获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比对结果得到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包括:
当待比对放置点小于放置点阈值时,将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归为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根据待比对放置点更新初始放置点,并获取新的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返回根据初始放置点和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确定与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对应待比对放置点的步骤;
当待比对放置点大于放置点阈值时,对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进行姿态调整,得到与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对应的目标待比对放置点,比对目标待比对放置点和放置点阈值,得到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
其中,目标待比对放置点是指对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进行姿态调整后得到的、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与当前装载工具的接触点。
具体的,当待比对放置点小于放置点阈值时,表示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可以被放置入当前装载工具内,终端会将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归为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将待比对放置点作为新的初始放置点,对初始放置点进行更新,并获取新的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返回根据初始放置点和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确定与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对应待比对放置点的步骤,继续判断新的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能否被放置进当前装载工具内。
具体的,当待比对放置点大于放置点阈值时,终端会对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进行姿态调整,得到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与当前装载工具的新的接触点,将新的接触点作为目标待比对放置点,通过比对目标待比对放置点和放置点阈值,来确定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是否可以放置入当前装载工具内。进一步的,若在对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进行姿态调整时,终端已确定有归属于当前装载工具的待装载的堆叠容器,也会对该待装载的堆叠容器进行姿态调整,以得到更多用于比对的目标待比对放置点,实现装载优化。
其中,在进行装载优化时,也要考虑到待装载的堆叠容器的第二待配送时间戳,第二待配送时间戳小的堆叠容器要优先放入当前装载工具内。举例说明,若在进行模拟装载的过程中,放入第二待配送时间戳为十点十分的堆叠容器能比放入第二待配送时间戳为九点五十分的堆叠容器更节省当前装载工具的装载空间,考虑到两个堆叠容器的第二待配送时间戳,终端会选择将第二待配送时间戳为九点五十分的堆叠容器放入当前装载工具内,以确保能实现准时送达。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待比对放置点小于放置点阈值时,将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归为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根据待比对放置点更新初始放置点,并获取新的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返回根据初始放置点和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确定与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对应待比对放置点的步骤,在待比对放置点大于放置点阈值时,对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进行姿态调整,得到与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对应的目标待比对放置点,比对目标待比对放置点和放置点阈值,得到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能够实现对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的获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新的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包括:
根据装载次序,得到与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对应的下一次序待装载的堆叠容器;
根据下一次序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得到新的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
具体的,终端会根据装载次序,得到与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对应的下一次序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将下一次序待装载的堆叠容器作为新的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
本实施例中,通过根据装载次序,得到与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对应的下一次序待装载的堆叠容器,根据下一次序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得到新的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能够实现对新的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的获取。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应用场景,如图2所示,该应用场景应用上述的装载方案输出方法,在该应用场景下包括九个待装载容器,九个待装载容器的第一待配送时间戳分别为0:00、0:00、0:10、0:10、0:20、0:30、0:30、0:30、0:40。具体地,该装载方案输出方法在该应用场景的应用如下:
终端获取待装载容器的第一装载参数以及装载工具的第二装载参数,第一装载参数包括容器参数以及第一待配送时间戳,根据容器参数以及第一待配送时间戳,对待装载容器进行分类,得到五个待装载容器集合(待装载容器集合中待装载容器的容器参数相同且第一待配送时间戳相同),获取待装载容器集合的待堆叠高度以及装载工具的预设高度阈值,比对待堆叠高度和预设高度阈值,当待堆叠高度小于预设高度阈值时,对与待堆叠高度对应的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并获取待装载容器集合中待装载容器的容器高度,计算待堆叠高度和预设高度阈值的差值,比对差值和容器高度,当差值大于容器高度时,根据预设时间窗长度阈值获取目标待装载容器(图2中第一待配送时间戳为0:20的待装载容器即为第一待配送时间戳为0:00的待装载容器集合的目标待装载容器),根据目标待装载容器进行二次堆叠(将第一待配送时间戳为0:20的待装载容器堆叠至第一待配送时间戳为0:00的待装载容器集合),目标待装载容器与待装载容器集合中待装载容器的容器参数相同且第一待配送时间戳不同,当待堆叠高度大于预设高度阈值时,根据预设高度阈值对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得到待装载的堆叠容器。
在得到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后,终端获取堆叠容器的第二待配送时间戳,根据第二待配送时间戳对堆叠容器进行排序,得到堆叠容器的装载次序,并根据第二装载参数选取当前装载工具,获取当前装载工具的初始放置点以及放置点阈值,并根据装载次序得到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根据初始放置点和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确定与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对应的待比对放置点,比对待比对放置点和放置点阈值。
当待比对放置点小于放置点阈值时,将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归为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根据待比对放置点更新初始放置点,并根据装载次序,得到与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对应的下一次序待装载的堆叠容器,根据下一次序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得到新的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返回根据初始放置点和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确定与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对应待比对放置点的步骤。
当待比对放置点大于放置点阈值时,对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进行姿态调整,得到与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对应的目标待比对放置点,比对目标待比对放置点和放置点阈值,得到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根据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对装载次序进行调整,得到新的装载次序,并根据第二装载参数确定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下一装载工具,根据下一装载工具得到新的当前装载工具,当新的装载次序不为空集时,返回获取当前装载工具的初始放置点以及放置点阈值,并根据装载次序得到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的步骤,当新的装载次序为空集时,根据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得到装载方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提供一个详细实施例来说明本申请的装载方案输出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2,获取待装载容器的第一装载参数以及装载工具的第二装载参数,第一装载参数包括容器参数以及第一待配送时间戳;
步骤304,根据容器参数以及第一待配送时间戳,对待装载容器进行分类,得到待装载容器集合;
步骤306,获取待装载容器集合的待堆叠高度以及装载工具的预设高度阈值;
步骤308,比对待堆叠高度和预设高度阈值,判断待堆叠高度是否小于预设高度阈值,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跳转至步骤310,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跳转至步骤316;
步骤310,对与待堆叠高度对应的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并获取待装载容器集合中待装载容器的容器高度;
步骤312,计算待堆叠高度和预设高度阈值的差值,比对差值和容器高度;
步骤314,当差值大于容器高度时,根据预设时间窗长度阈值获取目标待装载容器,根据目标待装载容器进行二次堆叠,跳转至步骤318,目标待装载容器与待装载容器集合中待装载容器的容器参数相同且第一待配送时间戳不同;
步骤316,根据预设高度阈值对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
步骤318,得到待装载的堆叠容器;
步骤320,获取堆叠容器的第二待配送时间戳;
步骤322,根据第二待配送时间戳对堆叠容器进行排序,得到堆叠容器的装载次序,并根据第二装载参数选取当前装载工具;
步骤324,获取当前装载工具的初始放置点以及放置点阈值,并根据装载次序得到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
步骤326,根据初始放置点和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确定与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对应的待比对放置点;
步骤328,比对待比对放置点和放置点阈值,判断待比对放置点是否小于放置点阈值,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跳转至步骤330,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跳转至步骤334;
步骤330,将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归为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根据待比对放置点更新初始放置点,并根据装载次序,得到与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对应的下一次序待装载的堆叠容器;
步骤332,根据下一次序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得到新的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返回步骤326;
步骤334,对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进行姿态调整,得到与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对应的目标待比对放置点,比对目标待比对放置点和放置点阈值,得到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
步骤336,根据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对装载次序进行调整,得到新的装载次序,并根据第二装载参数确定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下一装载工具,根据下一装载工具得到新的当前装载工具;
步骤338,判断新的装载次序是否为空集,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跳转至步骤324,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得到装载方案。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1以及图3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1以及图3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装载方案输出装置,包括:获取模块402、分类模块404、堆叠模块406和装载模块408,其中:
获取模块402,用于获取待装载容器的第一装载参数以及装载工具的第二装载参数,第一装载参数包括容器参数以及第一待配送时间戳;
分类模块404,用于根据容器参数以及第一待配送时间戳,对待装载容器进行分类,得到待装载容器集合;
堆叠模块406,用于获取待装载容器集合的待堆叠高度,根据待堆叠高度对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得到待装载的堆叠容器;
装载模块408,用于获取堆叠容器的第二待配送时间戳,根据第二待配送时间戳以及第二装载参数对堆叠容器进行模拟装载,得到装载方案。
上述装载方案输出装置,根据容器参数以及第一待配送时间戳,对待装载容器进行分类,得到待装载容器集合,能够实现对待装载容器的分类整理,获取待装载容器集合的待堆叠高度,根据待堆叠高度对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得到待装载的堆叠容器,能够在分类整理的基础上实现对待装载容器的分类堆叠,进而通过获取堆叠容器的第二待配送时间戳,根据第二待配送时间戳以及第二装载参数对堆叠容器进行模拟装载,得到装载方案,能够在分类堆叠的基础上进行装载优化,整个过程,通过分类整理、分类堆叠以及模拟装载,能够实现对待装载容器的第一装载参数以及装载工具的第二装载参数的客观分析,得到优化的装载方案,从而可以根据优化的装载方案进行装载,实现节约装载资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堆叠模块还用于获取待装载容器集合的待堆叠高度以及装载工具的预设高度阈值,比对待堆叠高度和预设高度阈值,当待堆叠高度小于预设高度阈值时,根据预设时间窗长度阈值对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当待堆叠高度大于预设高度阈值时,根据预设高度阈值对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堆叠模块还用于堆叠模块还用于当待堆叠高度小于预设高度阈值时,对与待堆叠高度对应的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并获取待装载容器集合中待装载容器的容器高度,计算待堆叠高度和预设高度阈值的差值,比对差值和容器高度,当差值大于容器高度时,根据预设时间窗长度阈值获取目标待装载容器,根据目标待装载容器进行二次堆叠,目标待装载容器与待装载容器集合中待装载容器的容器参数相同且第一待配送时间戳不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装载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二待配送时间戳对堆叠容器进行排序,得到堆叠容器的装载次序,并根据第二装载参数选取当前装载工具,根据装载次序对当前装载工具进行放置点搜索,得到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根据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对装载次序进行调整,得到新的装载次序,并根据第二装载参数确定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下一装载工具,根据下一装载工具得到新的当前装载工具,当新的装载次序不为空集时,返回根据装载次序对当前装载工具进行放置点搜索,得到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的步骤,当新的装载次序为空集时,根据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得到装载方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装载模块还用于获取当前装载工具的初始放置点以及放置点阈值,并根据装载次序得到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根据初始放置点和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确定与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对应的待比对放置点,比对待比对放置点和放置点阈值,根据比对结果得到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装载模块还用于当待比对放置点小于放置点阈值时,将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归为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根据待比对放置点更新初始放置点,并获取新的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返回根据初始放置点和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确定与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对应待比对放置点的步骤,当待比对放置点大于放置点阈值时,对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进行姿态调整,得到与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对应的目标待比对放置点,比对目标待比对放置点和放置点阈值,得到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装载模块还用于根据装载次序,得到与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对应的下一次序待装载的堆叠容器,根据下一次序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得到新的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
关于装载方案输出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装载方案输出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装载方案输出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5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运营商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装载方案输出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待装载容器的第一装载参数以及装载工具的第二装载参数,第一装载参数包括容器参数以及第一待配送时间戳;
根据容器参数以及第一待配送时间戳,对待装载容器进行分类,得到待装载容器集合;
获取待装载容器集合的待堆叠高度,根据待堆叠高度对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得到待装载的堆叠容器;
获取堆叠容器的第二待配送时间戳,根据第二待配送时间戳以及第二装载参数对堆叠容器进行模拟装载,得到装载方案。
上述装载方案输出计算机设备,根据容器参数以及第一待配送时间戳,对待装载容器进行分类,得到待装载容器集合,能够实现对待装载容器的分类整理,获取待装载容器集合的待堆叠高度,根据待堆叠高度对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得到待装载的堆叠容器,能够在分类整理的基础上实现对待装载容器的分类堆叠,进而通过获取堆叠容器的第二待配送时间戳,根据第二待配送时间戳以及第二装载参数对堆叠容器进行模拟装载,得到装载方案,能够在分类堆叠的基础上进行装载优化,整个过程,通过分类整理、分类堆叠以及模拟装载,能够实现对待装载容器的第一装载参数以及装载工具的第二装载参数的客观分析,得到优化的装载方案,从而可以根据优化的装载方案进行装载,实现节约装载资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待装载容器集合的待堆叠高度以及装载工具的预设高度阈值;
比对待堆叠高度和预设高度阈值;
当待堆叠高度小于预设高度阈值时,根据预设时间窗长度阈值对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
当待堆叠高度大于预设高度阈值时,根据预设高度阈值对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待堆叠高度小于预设高度阈值时,对与待堆叠高度对应的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并获取待装载容器集合中待装载容器的容器高度;
计算待堆叠高度和预设高度阈值的差值,比对差值和容器高度;
当差值大于容器高度时,根据预设时间窗长度阈值获取目标待装载容器,根据目标待装载容器进行二次堆叠,目标待装载容器与待装载容器集合中待装载容器的容器参数相同且第一待配送时间戳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第二待配送时间戳对堆叠容器进行排序,得到堆叠容器的装载次序,并根据第二装载参数选取当前装载工具;
根据装载次序对当前装载工具进行放置点搜索,得到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
根据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对装载次序进行调整,得到新的装载次序,并根据第二装载参数确定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下一装载工具,根据下一装载工具得到新的当前装载工具;
当新的装载次序不为空集时,返回根据装载次序对当前装载工具进行放置点搜索,得到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的步骤;
当新的装载次序为空集时,根据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得到装载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当前装载工具的初始放置点以及放置点阈值,并根据装载次序得到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
根据初始放置点和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确定与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对应的待比对放置点;
比对待比对放置点和放置点阈值;
根据比对结果得到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待比对放置点小于放置点阈值时,将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归为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根据待比对放置点更新初始放置点,并获取新的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返回根据初始放置点和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确定与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对应待比对放置点的步骤;
当待比对放置点大于放置点阈值时,对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进行姿态调整,得到与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对应的目标待比对放置点,比对目标待比对放置点和放置点阈值,得到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装载次序,得到与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对应的下一次序待装载的堆叠容器;
根据下一次序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得到新的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待装载容器的第一装载参数以及装载工具的第二装载参数,第一装载参数包括容器参数以及第一待配送时间戳;
根据容器参数以及第一待配送时间戳,对待装载容器进行分类,得到待装载容器集合;
获取待装载容器集合的待堆叠高度,根据待堆叠高度对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得到待装载的堆叠容器;
获取堆叠容器的第二待配送时间戳,根据第二待配送时间戳以及第二装载参数对堆叠容器进行模拟装载,得到装载方案。
上述装载方案输出存储介质,根据容器参数以及第一待配送时间戳,对待装载容器进行分类,得到待装载容器集合,能够实现对待装载容器的分类整理,获取待装载容器集合的待堆叠高度,根据待堆叠高度对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得到待装载的堆叠容器,能够在分类整理的基础上实现对待装载容器的分类堆叠,进而通过获取堆叠容器的第二待配送时间戳,根据第二待配送时间戳以及第二装载参数对堆叠容器进行模拟装载,得到装载方案,能够在分类堆叠的基础上进行装载优化,整个过程,通过分类整理、分类堆叠以及模拟装载,能够实现对待装载容器的第一装载参数以及装载工具的第二装载参数的客观分析,得到优化的装载方案,从而可以根据优化的装载方案进行装载,实现节约装载资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待装载容器集合的待堆叠高度以及装载工具的预设高度阈值;
比对待堆叠高度和预设高度阈值;
当待堆叠高度小于预设高度阈值时,根据预设时间窗长度阈值对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
当待堆叠高度大于预设高度阈值时,根据预设高度阈值对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待堆叠高度小于预设高度阈值时,对与待堆叠高度对应的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并获取待装载容器集合中待装载容器的容器高度;
计算待堆叠高度和预设高度阈值的差值,比对差值和容器高度;
当差值大于容器高度时,根据预设时间窗长度阈值获取目标待装载容器,根据目标待装载容器进行二次堆叠,目标待装载容器与待装载容器集合中待装载容器的容器参数相同且第一待配送时间戳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第二待配送时间戳对堆叠容器进行排序,得到堆叠容器的装载次序,并根据第二装载参数选取当前装载工具;
根据装载次序对当前装载工具进行放置点搜索,得到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
根据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对装载次序进行调整,得到新的装载次序,并根据第二装载参数确定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下一装载工具,根据下一装载工具得到新的当前装载工具;
当新的装载次序不为空集时,返回根据装载次序对当前装载工具进行放置点搜索,得到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的步骤;
当新的装载次序为空集时,根据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得到装载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当前装载工具的初始放置点以及放置点阈值,并根据装载次序得到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
根据初始放置点和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确定与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对应的待比对放置点;
比对待比对放置点和放置点阈值;
根据比对结果得到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待比对放置点小于放置点阈值时,将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归为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根据待比对放置点更新初始放置点,并获取新的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返回根据初始放置点和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确定与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对应待比对放置点的步骤;
当待比对放置点大于放置点阈值时,对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进行姿态调整,得到与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对应的目标待比对放置点,比对目标待比对放置点和放置点阈值,得到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装载次序,得到与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对应的下一次序待装载的堆叠容器;
根据下一次序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得到新的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装载方案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装载容器的第一装载参数以及装载工具的第二装载参数,所述第一装载参数包括容器参数以及第一待配送时间戳;
根据所述容器参数以及所述第一待配送时间戳,对待装载容器进行分类,得到待装载容器集合;
获取所述待装载容器集合的待堆叠高度,根据所述待堆叠高度对所述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得到待装载的堆叠容器;
获取所述堆叠容器的第二待配送时间戳,根据所述第二待配送时间戳以及所述第二装载参数对所述堆叠容器进行模拟装载,得到装载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待装载容器集合的待堆叠高度,根据所述待堆叠高度对所述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包括:
获取所述待装载容器集合的待堆叠高度以及所述装载工具的预设高度阈值;
比对所述待堆叠高度和所述预设高度阈值;
当所述待堆叠高度小于所述预设高度阈值时,根据预设时间窗长度阈值对所述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
当所述待堆叠高度大于所述预设高度阈值时,根据所述预设高度阈值对所述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待堆叠高度小于所述预设高度阈值时,根据预设时间窗长度阈值对所述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包括:
当所述待堆叠高度小于所述预设高度阈值时,对与所述待堆叠高度对应的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并获取所述待装载容器集合中待装载容器的容器高度;
计算所述待堆叠高度和所述预设高度阈值的差值,比对所述差值和所述容器高度;
当所述差值大于所述容器高度时,根据预设时间窗长度阈值获取目标待装载容器,根据所述目标待装载容器进行二次堆叠,所述目标待装载容器与所述待装载容器集合中待装载容器的容器参数相同且第一待配送时间戳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待配送时间戳以及所述第二装载参数对所述堆叠容器进行模拟装载,得到装载方案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待配送时间戳对所述堆叠容器进行排序,得到堆叠容器的装载次序,并根据所述第二装载参数选取当前装载工具;
根据所述装载次序对所述当前装载工具进行放置点搜索,得到与所述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
根据所述与所述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对所述装载次序进行调整,得到新的装载次序,并根据所述第二装载参数确定与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下一装载工具,根据所述下一装载工具得到新的当前装载工具;
当所述新的装载次序不为空集时,返回根据所述装载次序对所述当前装载工具进行放置点搜索,得到与所述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的步骤;
当所述新的装载次序为空集时,根据与所述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得到装载方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装载次序对所述当前装载工具进行放置点搜索,得到与所述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装载工具的初始放置点以及放置点阈值,并根据所述装载次序得到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
根据所述初始放置点和所述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确定与所述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对应的待比对放置点;
比对所述待比对放置点和所述放置点阈值;
根据比对结果得到与所述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比对结果得到与所述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包括:
当所述待比对放置点小于所述放置点阈值时,将所述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归为与所述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根据所述待比对放置点更新初始放置点,并获取新的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返回根据所述初始放置点和所述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确定与所述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对应待比对放置点的步骤;
当所述待比对放置点大于所述放置点阈值时,对所述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进行姿态调整,得到与所述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对应的目标待比对放置点,比对所述目标待比对放置点和所述放置点阈值,得到与所述当前装载工具对应的堆叠容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新的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包括:
根据所述装载次序,得到与所述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对应的下一次序待装载的堆叠容器;
根据所述下一次序待装载的堆叠容器得到新的当前待装载的堆叠容器。
8.一种装载方案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装载容器的第一装载参数以及装载工具的第二装载参数,所述第一装载参数包括容器参数以及第一待配送时间戳;
分类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容器参数以及所述第一待配送时间戳,对待装载容器进行分类,得到待装载容器集合;
堆叠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待装载容器集合的待堆叠高度,根据所述待堆叠高度对所述待装载容器集合进行堆叠,得到待装载的堆叠容器;
装载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堆叠容器的第二待配送时间戳,根据所述第二待配送时间戳以及所述第二装载参数对所述堆叠容器进行模拟装载,得到装载方案。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0309750.2A 2020-04-20 2020-04-20 装载方案输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5376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09750.2A CN113537675A (zh) 2020-04-20 2020-04-20 装载方案输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09750.2A CN113537675A (zh) 2020-04-20 2020-04-20 装载方案输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37675A true CN113537675A (zh) 2021-10-22

Family

ID=78093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09750.2A Pending CN113537675A (zh) 2020-04-20 2020-04-20 装载方案输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37675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64116A (ja) * 1986-05-09 1987-11-17 Kao Corp 物品の仕分け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KR20020071318A (ko) * 2001-03-06 2002-09-12 에이티 앤드 씨 캄파니 리미티드 상품 분류 장치 및 방법
CN104866911A (zh) * 2014-02-21 2015-08-26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用于优化物流配载的设备和方法
EP3254770A1 (de) * 2016-06-09 2017-12-1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sortieren von flachen sortierstücken mit mobilen zwischenspeichern
CN107977756A (zh) * 2017-12-21 2018-05-01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解决三维装箱问题的三叉树规划计算方法
CN109447311A (zh) * 2018-09-13 2019-03-08 深圳市递四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遗传算法的适配装箱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948991A (zh) * 2019-04-09 2019-06-28 深圳蓝胖子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装箱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82270A (zh) * 2018-12-12 2019-11-22 广东天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货物装载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64116A (ja) * 1986-05-09 1987-11-17 Kao Corp 物品の仕分け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KR20020071318A (ko) * 2001-03-06 2002-09-12 에이티 앤드 씨 캄파니 리미티드 상품 분류 장치 및 방법
CN104866911A (zh) * 2014-02-21 2015-08-26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用于优化物流配载的设备和方法
EP3254770A1 (de) * 2016-06-09 2017-12-1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sortieren von flachen sortierstücken mit mobilen zwischenspeichern
WO2017211470A1 (de) * 2016-06-09 2017-12-1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sortieren von flachen sortierstücken mit mobilen zwischenspeichern
CN107977756A (zh) * 2017-12-21 2018-05-01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解决三维装箱问题的三叉树规划计算方法
CN109447311A (zh) * 2018-09-13 2019-03-08 深圳市递四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遗传算法的适配装箱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482270A (zh) * 2018-12-12 2019-11-22 广东天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货物装载方法
CN109948991A (zh) * 2019-04-09 2019-06-28 深圳蓝胖子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装箱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新 等: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集装箱综合应用系统设计", 物流技术, no. 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57848A (zh) 基于多层穿梭车自动仓储系统的建模优化方法
KR101813887B1 (ko) 팔레트 적재를 위한 가이드 제공 방법 및 그 장치
Forster et al. A tree search procedure for the container relocation problem
CN108475214A (zh) 自适应人工神经网络选择技术
CN108647810A (zh) 订单运输的分配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
US20130290336A1 (en) Flow line detection process data distribution system, flow line detection process data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program
CN106980571A (zh) 一种测试用例集的构建方法和设备
Zhang et al. Simulation optimization using th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with optimal computing budget allocation
CN115860645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物流仓储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1506485A (zh) 特征分箱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10331A (zh) 订单打包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559078B (zh) 一种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分级卸载任务方法及系统
EP3786816A1 (en) Local search with global view for large scale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CN113537675A (zh) 装载方案输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485161B (zh) 一种仓储空间需求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5186855A (zh) 物流网络的货量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570176B (zh) 货物装箱方案输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880089A (zh) 基于知识图谱的仓库空间分配方法及系统
KR20220079451A (ko) 인공지능 모델을 이용한 물류창고 솔루션 제공방법, 장치 및 컴퓨터프로그램
CN110175712B (zh) 一种港口出口集装箱堆存区域空间规划方法
CN111191982A (zh) 订单分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2023717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Machine Learning Using Data Completeness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Techniques
CN111598511A (zh) 运输货物的车线规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20029330A (ja) 配備数決定装置および配備数決定方法
CN116151595B (zh) 自动分播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