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19939B - 一种可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19939B
CN113519939B CN202111090209.8A CN202111090209A CN113519939B CN 113519939 B CN113519939 B CN 113519939B CN 202111090209 A CN202111090209 A CN 202111090209A CN 113519939 B CN113519939 B CN 1135199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visual
collection
pathogen
oronasal ma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9020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19939A (zh
Inventor
熊力
林良武
杨治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09020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199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19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1993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29266 priority patent/WO202304002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199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199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41D13/11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31/00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 A41D31/02Layered materi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31/00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 A41D31/04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 or 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个人防护领域和病原体样本采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可视警示的口鼻罩。所述口鼻罩包括耳挂和口鼻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口鼻罩体最外层为防污层,最内层为亲肤层,中间层包括可视化病原体靶向采集层或/和过滤层;所述可视化病原体靶向采集层中包含可变色材料。该口鼻罩能够可视靶向采集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疑似患者或患者唾液、飞沫和气溶胶病原体,并起到警示功能,实现新型冠状病毒病原体样本采集时,被采集人与医护人员的分离,降低被感染的风险,同时提高样本的采集效率、降低假阴性率。

Description

一种可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个人防护领域和病原体样本采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背景技术
2020年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经由呼吸道传染。 呼吸、咳嗽或打喷嚏时产生的唾液、飞沫和气溶胶是新型冠状病毒的重要载体。大型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筛查、确诊和治愈,都离不开核酸检测,而鼻、咽拭子采集是核酸检测的一个关键步骤。当前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样本时,医护人员需要穿戴医用防护服、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近距离接触被检测人员进行操作。一方面,在操作过程中难免由于操作的刺激引起被采集者咳嗽或打喷嚏,大大增加医护人员被感染的几率。另一方面,医用防护服密不透风,而且穿脱也很不方便,长时间在气温偏高的环境中工作会导致医护人员的不适和体能下降,大大降低了采集效率。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口鼻罩是一种高效、方便、安全、经济和普适性的切断新型冠状病毒在人群中传播的重要工具,同时口鼻罩采集是一种具有巨大潜能替代现有鼻、咽拭子采集方式的采集工具。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多种用于新型冠状病毒采用的口罩,比如一种气溶胶和飞沫新型冠状病毒病原体收集口罩与收集方法(CN111513377A)、降低新型冠病毒传染风险的咽拭子采集装置及其采集方法(CN111166391A)、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原体采样的口罩(CN210445776U)、一种用于收集呼气中新冠病毒核酸的口罩(CN212117167U)等,都是用于呼吸道新冠病毒样本的收集与分析的口鼻罩,在一定程度下,降低了医护人员被感染的风险,增加了采集效率,但存在结构复杂、制备成本高、样本采集面积大,采集点随机性高、操作困难、普适性差等缺陷,不利于实际推广,特别是无可视靶向采集病毒样本的功能,易造成阳性率低,假阴性率高的现象。
因此,为了降低医护人员被感染的风险,同时提高样本的采集效率、降低假阴性率,迫切需要研发一种高效、方便、实用、经济、安全的可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的口鼻罩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高效、方便、实用、经济、安全的可视靶向采集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疑似患者或患者唾液、飞沫和气溶胶病原体为检测样本的口鼻罩,填补无商业化可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样本的工具与方法,解决现有新型冠状病病原体采集口鼻罩结构复杂、制备成本高、采集面积巨大,采集点随机性高、操作困难、普适性差、不利于推广,且无可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可视警示功能等缺陷。实现新型冠状病毒病原体样本采集时,被采集人与医护人员的分离,降低被感染的风险,同时提高样本的采集效率、降低假阴性率。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可视警示的口鼻罩,所述口鼻罩包括耳挂和口鼻罩体,所述口鼻罩体最外层为防污层,最内层为亲肤层,中间层为可视化病原体靶向采集层单层结构或者是包含可视化病原体靶向采集层和过滤层的多层结构;
所述可视化病原体靶向采集层中包含可变色材料;
所述可视化病原体靶向采集层具有微孔结构,所述微孔结构的尺寸小于100nm;
所述可视化病原体靶向采集层中的可变色材料包括:
水致变色油墨或吲哚并噁唑啉及其衍生物染料中的任意一种,或者是水致变色油墨或吲哚并噁唑啉及其衍生物染料中的任意一种和聚二乙炔、1,8-萘酰亚胺及其衍生物染料、全无机铅卤钙钛矿纳米晶体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可视化病原体靶向采集层通过丝网印刷法将可变色材料印染在纤维织物上。
进一步的,所述口鼻罩体为三层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防污层、可视化病原体靶向采集层和亲肤层。
进一步的,所述口鼻罩体为四层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防污层、过滤层、可视化病原体靶向采集层和亲肤层。
进一步的,所述口鼻罩体为五层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防污层、第一可视化病原体靶向采集层、过滤层、第二可视化病原体靶向采集层和亲肤层。
进一步的,所述纤维织物为木质纤维布、无纺布或聚丙烯喷绒布。
进一步的,所述口鼻罩体还包括鼻梁筋,所述鼻梁筋设置在口鼻罩体上沿居中位置,由可弯折的可塑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防污层和亲肤层为无纺布,所述过滤层为过滤防菌率为99 .999%以上的熔喷布。
所述上述可变色材料为光致变色、水致变色或CO2介导的酸致变色无毒材料具有对唾液、飞沫和气溶胶中H2O,以及呼气中CO2高度灵敏的响应能力,具有随吸水量或呼气量的增加颜色变化逐渐加深或发生色彩变化。从而一方面能够显示唾液、飞沫和气溶胶病原体吸附的位置,使得新型冠状病毒病原体采集口鼻罩具有可视化靶向采集功能,大大缩小采集面积,提高现有新型冠状病毒病原体采集口鼻罩的采集准确性,提高采集效率、降低假阴性率;另一方面,随佩戴时间的延长,颜色变化的逐渐加深或色彩的变化,使得新型冠状病毒病原体采集口鼻罩具有可视化警示功能,通过内外表面的颜色变化情况,能够提醒佩戴者及时更换新口鼻罩或远离高危人群,以免增加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几率。
本发明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可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可视警示的口鼻罩通过在病原体采集层设置有可变色材料,该材料具有随吸水量或呼气量的增加颜色变化逐渐加深或发生色彩变化,能够显示唾液、飞沫和气溶胶病原体吸附的位置,使得新型冠状病毒病原体采集口鼻罩具有可视化靶向采集功能,大大缩小采集面积,提高现有新型冠状病毒病原体采集口鼻罩的采集准确性,提高采集效率、降低假阴性率。
(2)本发明具有单面或双面警示功能,随佩戴时间的延长,颜色变化的逐渐加深或色彩的变化,使得新型冠状病毒病原体采集口鼻罩具有可视化提醒功能,通过内外表面的颜色变化情况,能够提醒佩戴者及时更换新口鼻罩或远离高危人群,以免增加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几率。
(3)本发明可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口鼻罩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适用于大规模生产与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口鼻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三层结构的口鼻罩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四层结构的口鼻罩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五层结构的口鼻罩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化病原体采集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分别为:1、口鼻罩体;2、鼻梁筋;3、耳挂;4、亲肤层;5、可视化病原体采集层;6、过滤层;7、防污层;8、可变色材料;9、纤维织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发明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
实施例1
如图1、2、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可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可视警示的口鼻罩由耳挂、鼻梁筋和口鼻罩体组成。耳挂分别位于口鼻罩体两侧,由弹性材料制成。鼻梁筋位于口鼻罩体上沿居中位置,由可弯折的可塑性材料制成,长度8.5-10cm。口鼻罩体外侧的防污层和内侧亲肤层为无纺布,可视化靶向病原体采集层为通过丝网印刷法将水致变色油印染在熔喷布上形成的具有直径或间隔在100nm或以下的微孔结构的织物,并按照防污层、耳挂、鼻梁筋、可视化靶向病原体采集层和亲肤层叠加后,通过超声波焊接成一整体,即得可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双面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实施例2
如图1、3、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可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可视警示的口鼻罩由耳挂、鼻梁筋和口鼻罩体组成。耳挂分别位于口鼻罩体两侧,由弹性材料制成。鼻梁筋位于口鼻罩体上沿居中位置,由可弯折的可塑性材料制成,长度8.5-10cm。口鼻罩体外侧的防污层和内侧亲肤层为无纺布,过滤层起过滤防菌达99 .999%以上的熔喷布,可视化靶向病原体采集层为通过丝网印刷法将具有光致变色、水致变色和酸致变色能力的吲哚并噁唑啉及其衍生物染料印染在熔喷布上形成的具有直径或间隔在100nm或以下的微孔结构的织物,按防污层、过滤层、耳挂、鼻梁筋、可视化病原体靶向采集层和亲肤层叠加后,通过超声波焊接成一整体,即得可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单面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实施例3
如1、4、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可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可视警示的口鼻罩由耳挂、鼻梁筋和口鼻罩体组成。耳挂分别位于口鼻罩体两侧,由弹性材料制成。鼻梁筋位于口鼻罩体上沿居中位置,由可弯折的可塑性材料制成,长度8.5-10cm。口鼻罩体外侧的防污层和内侧亲肤层为无纺布,过滤层起过滤防菌达99 .999%以上的熔喷布,可视化靶向病原体采集层为通过丝网印刷法将具有光致变色和水致变色能力的水致变色油和PDA染料印染在熔喷布上形成的具有直径或间隔在100nm或以下的微孔结构的织物,按防污层、第一可视化病原体靶向采集层、过滤层、耳挂、鼻梁筋、第二可视化病原体靶向采集层和亲肤层叠加后,通过超声波焊接成一整体,即得可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双面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实施例4
如图1-5所示,可视化靶向病原体采集层为通过丝网印刷法将具有水致变色能力的吲哚并噁唑啉及其衍生物染料和1,8-萘酰亚胺及其衍生物染料印染在熔喷布上形成的具有直径或间隔在100nm或以下的微孔结构的织物。
其他结构、材料选择和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1获得三层结构的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双面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其他结构、材料选择和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2获得四层结构的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单面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其他结构、材料选择和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3获得五层结构的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双面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实施例5
如图1-5所示,可视化靶向病原体采集层为通过丝网印刷法将具有光致变色和水致变色能力的吲哚并噁唑啉及其衍生物染料和含全无机铅卤钙钛矿纳米晶体胶体印染在熔喷布上形成的具有直径或间隔在100nm或以下的微孔结构的织物。
其他结构、材料选择和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1获得三层结构的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双面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其他结构、材料选择和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2获得四层结构的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单面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其他结构、材料选择和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3获得五层结构的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双面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实施例6
如图1-5所示,可视化靶向病原体采集层为通过丝网印刷法将水致变色油印染在木质纤维上形成的具有直径或间隔在100nm或以下的微孔结构的织物。
其他结构、材料选择和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1获得三层结构的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双面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其他结构、材料选择和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2获得四层结构的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单面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其他结构、材料选择和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3获得五层结构的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双面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实施例7
如图1-5所示,可视化靶向病原体采集层为通过丝网印刷法将具有水致变色能力的吲哚并噁唑啉及其衍生物染料和1,8-萘酰亚胺及其衍生物染料印染在木质纤维布上形成的具有直径或间隔在100nm或以下的微孔结构的织物。
其他结构、材料选择和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1获得三层结构的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双面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其他结构、材料选择和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2获得四层结构的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单面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其他结构、材料选择和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3获得五层结构的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双面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实施例8
如图1-5所示,可视化靶向病原体采集层为通过丝网印刷法将具有光致变色、水致变色和酸致变色能力的吲哚并噁唑啉及其衍生物染料印染在木质纤维布上形成的具有直径或间隔在100nm或以下的微孔结构的织物。
其他结构、材料选择和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1获得三层结构的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双面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其他结构、材料选择和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2获得四层结构的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单面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其他结构、材料选择和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3获得五层结构的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双面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实施例9
如图1-5所示,可视化靶向病原体采集层为通过丝网印刷法将具有光致变色和水致变色能力的水致变色油墨和PDA染料印染在木质纤维布上形成的具有直径或间隔在100nm或以下的微孔结构的织物。
其他结构、材料选择和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1获得三层结构的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双面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其他结构、材料选择和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2获得四层结构的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单面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其他结构、材料选择和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3获得五层结构的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双面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实施例10
如图1-5所示,可视化靶向病原体采集层为通过丝网印刷法将具有光致变色和水致变色能力的水致变色油墨和含全无机铅卤钙钛矿纳米晶体胶体印染在木质纤维上形成的具有直径或间隔在100nm或以下的微孔结构的织物。
其他结构、材料选择和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1获得三层结构的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双面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其他结构、材料选择和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2获得四层结构的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单面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其他结构、材料选择和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3获得五层结构的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双面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实施例11
如图1-5所示,可视化靶向病原体采集层为通过丝网印刷法将具有光致变色、水致变色和酸致变色能力的吲哚并噁唑啉及其衍生物染料印染在无纺布上形成的具有直径或间隔在100nm或以下的微孔结构的织物。
其他结构、材料选择和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1获得三层结构的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双面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其他结构、材料选择和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2获得四层结构的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单面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其他结构、材料选择和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3获得五层结构的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双面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实施例12
如图1-5所示,可视化靶向病原体采集层为通过丝网印刷法将水致变色油印染在无纺布上形成的具有直径或间隔在100nm或以下的微孔结构的织物。
其他结构、材料选择和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1获得三层结构的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双面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其他结构、材料选择和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2获得四层结构的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单面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其他结构、材料选择和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3获得五层结构的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双面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实施例13
如图1-5所示,可视化靶向病原体采集层为通过丝网印刷法将具有水致变色能力的吲哚并噁唑啉及其衍生物染料和1,8-萘酰亚胺及其衍生物染料印染在无纺布上形成的具有直径或间隔在100nm或以下的微孔结构的织物。
其他结构、材料选择和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1获得三层结构的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双面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其他结构、材料选择和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2获得四层结构的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单面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其他结构、材料选择和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3获得五层结构的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双面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实施例14
如图1-5所示,可视化靶向病原体采集层为通过丝网印刷法将具有光致变色和水致变色能力的水致变色油墨和PDA染料印染在无纺布上形成的具有直径或间隔在100nm或以下的微孔结构的织物。
其他结构、材料选择和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1获得三层结构的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双面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其他结构、材料选择和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2获得四层结构的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单面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其他结构、材料选择和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3获得五层结构的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双面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实施例15
如图1-5所示,可视化靶向病原体采集层为通过丝网印刷法将具有光致变色和水致变色能力的吲哚并噁唑啉及其衍生物染料和含全无机铅卤钙钛矿纳米晶体胶体印染在无纺布上形成的具有直径或间隔在100nm或以下的微孔结构的织物。
其他结构、材料选择和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1获得三层结构的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双面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其他结构、材料选择和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2获得四层结构的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单面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其他结构、材料选择和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3获得五层结构的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双面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可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可视警示的口鼻罩,所述口鼻罩包括耳挂和口鼻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口鼻罩体最外层为防污层,最内层为亲肤层,中间层为可视化病原体靶向采集层单层结构或者是包含可视化病原体靶向采集层和过滤层的多层结构;
所述可视化病原体靶向采集层中包含可变色材料;
所述可视化病原体靶向采集层具有微孔结构,所述微孔结构的尺寸小于100nm;
所述可视化病原体靶向采集层中的可变色材料包括:
水致变色油墨或吲哚并噁唑啉及其衍生物染料中的任意一种,或者是水致变色油墨或吲哚并噁唑啉及其衍生物染料中的任意一种和聚二乙炔、1,8-萘酰亚胺及其衍生物染料、全无机铅卤钙钛矿纳米晶体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可视化病原体靶向采集层通过丝网印刷法将可变色材料印染在纤维织物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可视警示的口鼻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鼻罩体为三层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防污层、可视化病原体靶向采集层和亲肤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可视警示的口鼻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鼻罩体为四层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防污层、过滤层、可视化病原体靶向采集层和亲肤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可视警示的口鼻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鼻罩体为五层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防污层、第一可视化病原体靶向采集层、过滤层、第二可视化病原体靶向采集层和亲肤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可视警示的口鼻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织物为木质纤维布、无纺布或聚丙烯喷绒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可视警示的口鼻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鼻罩体还包括鼻梁筋,所述鼻梁筋设置在口鼻罩体上沿居中位置,由可弯折的可塑性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可视警示的口鼻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污层和亲肤层为无纺布,所述过滤层为过滤防菌率为99 .999%以上的熔喷布。
CN202111090209.8A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可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Active CN1135199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90209.8A CN113519939B (zh)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可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PCT/CN2021/129266 WO2023040023A1 (zh) 2021-09-17 2021-11-08 一种可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90209.8A CN113519939B (zh)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可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19939A CN113519939A (zh) 2021-10-22
CN113519939B true CN113519939B (zh) 2021-12-28

Family

ID=78093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90209.8A Active CN113519939B (zh)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可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19939B (zh)
WO (1) WO20230400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9939B (zh) * 2021-09-17 2021-12-28 中南大学 一种可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CN114018925B (zh) * 2022-01-04 2022-05-17 中南大学 可机读无创筛查新型冠状病毒的口鼻罩检测系统、检测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27347A (zh) * 2020-02-23 2020-06-05 刘巍 一种呼吸道传播病原体专用富集采样的医用口罩
CN111528928A (zh) * 2020-07-13 2020-08-14 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取样口罩
CN111938230A (zh) * 2020-06-16 2020-11-17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呼吸道传播病原体富集纺丝膜、采样口罩贴片及采样口罩
CN212590390U (zh) * 2020-02-21 2021-02-26 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 一种可采集病原体的口罩
CN213045306U (zh) * 2020-03-05 2021-04-27 广州市宝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气溶胶和飞沫病原体收集口罩
CN213848867U (zh) * 2020-05-12 2021-08-03 德路通(石家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可采集样本的口罩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125011A1 (en) * 2016-04-12 2019-05-02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Temperature sensitive surgical face mask for identifying at risk patients and reducing viral infection
CN210445776U (zh) * 2020-02-29 2020-05-05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原体采样的口罩
CN212117167U (zh) * 2020-03-03 2020-12-11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种用于收集呼气中新冠病毒核酸的口罩
CN214156290U (zh) * 2020-08-13 2021-09-10 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病原体检测口罩
CN112826160B (zh) * 2020-11-27 2023-12-15 浙江海阔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变色口罩及口罩使用时间的变色警示方法
JP3232769U (ja) * 2021-04-23 2021-07-01 合同会社カミイドラッグカンパニー マスク
CN113519939B (zh) * 2021-09-17 2021-12-28 中南大学 一种可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2590390U (zh) * 2020-02-21 2021-02-26 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 一种可采集病原体的口罩
CN111227347A (zh) * 2020-02-23 2020-06-05 刘巍 一种呼吸道传播病原体专用富集采样的医用口罩
CN213045306U (zh) * 2020-03-05 2021-04-27 广州市宝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气溶胶和飞沫病原体收集口罩
CN213848867U (zh) * 2020-05-12 2021-08-03 德路通(石家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可采集样本的口罩
CN111938230A (zh) * 2020-06-16 2020-11-17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呼吸道传播病原体富集纺丝膜、采样口罩贴片及采样口罩
CN111528928A (zh) * 2020-07-13 2020-08-14 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取样口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19939A (zh) 2021-10-22
WO2023040023A1 (zh) 2023-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19939B (zh) 一种可视靶向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和可视警示的口鼻罩
CN210445776U (zh) 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原体采样的口罩
AU2013381874B2 (en) A facemask having one or more nanofiber layers
CN111513377A (zh) 一种气溶胶和飞沫新型冠状病毒病原体收集口罩与收集方法
CN210696073U (zh) 精准感温口罩
CN111227347A (zh) 一种呼吸道传播病原体专用富集采样的医用口罩
CN204393422U (zh) 一种带有花青素滤片的分体式口罩
CN212066762U (zh) 一种用于新冠肺炎检疫现场的带防护罩的咽拭子
CN213045306U (zh) 一种气溶胶和飞沫病原体收集口罩
CN111345852A (zh) 防止病人飞沫的拭子取样用保护面罩
TWM619782U (zh) 用於收集人體與動物呼吸道病毒樣本之口罩
CN213665808U (zh) 一种咽拭子取样防护装置
CN111592976B (zh) 一种病毒核酸富集夹层结构及口罩
CN213030706U (zh) 防止病人口沫飞溅的拭子取样用防护面罩
CN213154125U (zh) 一种热敏变色防护口罩
US20210346735A1 (en) Fine Cover for a Respirator Mask
CN1267033C (zh) 医用三防全密封式防护头罩
CN209137667U (zh) 一种气切金属套管的防护装置
KR20220005500A (ko) 감염 방지를 위한 보호구와 방법
CN114009883A (zh) 一种可视快速无创闭环筛查新型冠状病毒和糖尿病患者的口鼻罩
CN211241829U (zh) 一种呼吸道传播病原体专用富集采样的医用口罩
CN111374366A (zh) 一种可以防止镜片起雾的口罩
CN2590402Y (zh) Sars防护仪
CN212787531U (zh) 一种口罩
CN215458203U (zh) 一种新冠病毒快速检测用咽拭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