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11226B - 医用轨道列车 - Google Patents

医用轨道列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11226B
CN113511226B CN202010274964.0A CN202010274964A CN113511226B CN 113511226 B CN113511226 B CN 113511226B CN 202010274964 A CN202010274964 A CN 202010274964A CN 113511226 B CN113511226 B CN 1135112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age
medical
car
train
rail t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7496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11226A (zh
Inventor
李明高
王语博
龚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Industry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Academ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Academ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Academ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7496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112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112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112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112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112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5/00Other railway vehicles, e.g. scaffold cars; Adaptations of vehicles for use on railway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新概念的医用救护特种专用轨道列车。该医用特种轨道列车包括司机室以及由司机室带动的多节车厢,多节车厢至少包括构造成医疗舱的医疗车厢、用于进行手术操作的手术车厢、用于进行体检操作的体检车厢、用于进行病患隔离的隔离车厢以及用于医药冷藏的医药冷藏车厢中的一种或多种。并留有监护救护车改装升级插口,配备双向无线卫星通讯装置,必要的基本的抢救、抢险、防疫或转运设备。配备自我保障系统,可完成水、电、油的自我保障。该列车能进行包括不仅限于传染性疾病的综合病患诊断治疗并且能够大规模急速全国区域内医疗驰援、转移运输病患,容量满足至少同时救治及转运千人以上,并可随时进行增扩容,可视为“移动集成方舱医院”。

Description

医用轨道列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轨道列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全新概念的医用救护特种专用轨道列车。涉及一种紧急医疗服务以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的特殊铁路机动列车。
背景技术
当前社会中,轨道列车(例如普速火车、高铁、动车等)通常仅具备乘客运输的功能。而对于普通的救护车而言,其功能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多种随时救助需要;并且普通救护车不适合高速进行大规模病人转移和运输。针对性发明一种用于紧急医疗服务以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的特殊铁路机动列车。满足对疫情区的医疗援助快速、灵活、规模的需求。
兼具救护车和临时疫情医院的功能,在疫情爆发期,停靠在远离聚集人群区的备用线路,其容量因其列车厢体的增减连挂可以实现迅速扩张,具有区域调配瞬移性。
发明内容
为填补现有轨道交通领域的医用特种列车的空白,满足疫、战共性的医疗援助快速、灵活、规模的需求,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用特种机动轨道列车,以至少实现能够进行综合病患诊断治疗并且能够大规模转移运输病患。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用轨道列车,包括司机室以及由所述司机室带动的多节车厢,其中,多节所述车厢至少包括构造成医疗舱的医疗车厢、用于进行手术操作的手术车厢、用于进行体检操作的体检车厢、用于进行病患隔离的隔离车厢、用于医药冷藏的医药冷藏车厢、用于医疗检测的医疗电磁屏蔽检测车厢、用于重症监护的ICU车厢、污物集中处理车厢、用于医护/工作人员睡眠/休息/常规会议的双层车厢、承载辅助用车的承载车厢、带临时通道的冷藏车厢以及带临时通道的保温车厢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医用轨道列车还包括单双层车厢、高空间车厢、横向双侧扩展车厢、独立运行车厢、高速重载特种货运车厢、医疗方舱自卸载车厢的编组形式,其中,所述手术车厢构造成所述高空间车厢并且车顶构造成弧面形状并且车底构造成下沉式车底板,其中所述医用轨道列车中的至少医护/工作人员休息睡眠车厢和餐饮车厢为双层结构,并且所有所述车厢之间以及所述车厢与所述司机室之间能够通过模块化自动车钩系统彼此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其中一节所述车厢构造成所述横向双侧扩展车厢,所述横向双侧扩展车厢包括主车厢以及沿所述医用轨道列车的横向方向设置在所述主车厢两侧的扩展车厢,其中,所述主车厢和所述扩展车厢之间设置有多个电动滑轨滑道结构,以使所述扩展车厢能够相对于所述主车厢扩展或收缩,所述车厢的框架结构由复合碳纤维材料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彼此相接的所述司机室和所述车厢之间、以及彼此相接的所述车厢之间设置成双向双通道或三通道结构,其中有能够沿医用轨道列车的横向方向伸缩变形的对接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医疗车厢、所述体检车厢和所述隔离车厢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内部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上安装有用于将相应的车厢分隔成多个隔间的间隔件,其中,所述滑道设置在相应车厢的顶部和底部,并且所述间隔件为能够沿所述滑道移动的间隔墙,所述间隔墙上设置有观察窗;或者所述滑道设置在相应车厢的顶部,并且所述间隔件为能够沿所述滑道移动的医用帷布。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医疗车厢设置有下拉式门体,所述下拉式门体能够在闭合位置以及拉下平放在站台上的打开位置之间枢转,其中,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下拉式门体构造成走行板。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车厢的侧部设置有侧旋式电动车门,其中,所述侧旋式电动车门包括沿所述医用轨道列车的高度方向分隔并能够独立操作的上舱门和下舱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医用轨道列车包括双电气系统,所述双电气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车厢的车顶和车底并用于驱动列车行驶和制动的主电气系统,所述主电气系统还连接有主电气备用启动系统;为列车中的用电设备进行供电的列车内外固定辅助设备供电系统,所述列车内外固定辅助设备供电系统包括照明系统、警报系统、综合消毒系统、正、负、零三态新风换气及负压净化系统、排污消毒处置系统、消防系统、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及病患生活用电系统、车门走行通道用电系统并连接有辅助设备备用启动系统,其中,所述警报系统包括轨道车辆内部警报模块和与车外系统进行通信的外部警报模块;为列车中医疗设备进行供电的医疗设备供电系统,所述医疗设备供电系统连接有医疗设备备用启动系统;为列车中通讯设备进行供电的通讯供电系统,所述通讯供电系统还连接有通讯供电备用启动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主供电备用启动系统、所述辅助设备备用启动系统、所述医疗设备备用启动系统和所述通讯供电备用启动系统均设置有发电机、充电机和蓄电池,并且所述发电机配置成在所述蓄电池耗尽、故障或无法启动的状态下进行供电,所述充电机用于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保证持续从所述主电气系统给所述蓄电池充电。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每节所述车厢外部均设置有预留直连电网220V接电口,并且每节所述车厢内部的所有电路中均设置有电路断路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医疗车厢、所述手术车厢、所述体检车厢、所述隔离车厢和所述医药冷藏车厢设置有一体化内饰件,其中,所述一体化内饰件由抗氧化、自抗病毒的高分子材料及VOC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制成,所述医用轨道车辆的外部贴附有识别标识,所述司机室和各节所述车厢的外部四周设置有爆闪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手术车厢构造成方舱式结构车厢,其中,所述方舱式结构车厢能够在折叠状态以及顶升变形为厢式结构的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并且所述方舱式结构车厢所处车体车架上设置有自卸载装置,所述自卸载装置与所述方舱式结构车厢连接,以使所述方舱式结构车厢在位于所述车体车架上的位置和放置在地面上的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排污消毒处置系统包括:用于收集旅排废物的置换型旅排废物回收器、一天两次的撒药系统以及用于收集医疗废物的医疗废物回收器,其中,在其中一节所述车厢上设置有固体污物消毒处理后研磨、焚烧、烟雾处理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新风换气及负压净化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ICU车厢和重症传染病隔离车厢内的可过滤净化且可调方向的条状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基于三态要求设置成引导气流方向,以使负压状态时气流朝远离所述车厢内的人员的方向吹动;设置在所述ICU车厢内病床床头位置的负压过滤装置上的进排风口,所述进排风口与负压隔离罩配合以在所述负压隔离罩启用罩设病患时进行进排风并在所述负压隔离罩收起时停止工作;设置在所述ICU车厢内病床床头位置的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位于所述进排风口的两侧;设置在所述重症传染病隔离车厢的侧墙上的排风口。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各节所述车厢中还设置有监护、传染病救护车厢改装配置插口、医疗设备拓展插口、通信设备拓展插口以及机器人控制设备拓展插口。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一节所述车厢配置成所述独立运行车厢,其中,所述独立运行车厢安装有能够驱动其独立行驶的驱动电机以及基于5G路站网络的数字化内置传感调整转向控制系统,其中轮对及其附属结构内置四向传感器、命令响应及反馈装置、集成控制器,并实时数显于司机室可视控制集成中心,所述集成控制器配置成控制所述独立驱动车厢的行进方向、行进速度及行进角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综合消毒系统包括:紫外线消毒灯,所述紫外线消毒灯设置在所述车厢中以对所述车厢进行紫外线消毒;消毒喷雾装置,所述消毒喷雾装置设置在所述车厢中以对所述车厢进行雾化消毒;缓释气态二氧化氯装置扩装接口,所述缓释气态二氧化氯装置扩装接口设置在所述车厢中。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医用轨道列车还包括诊断检测系统,所述诊断检测系统包括:用于监控列车运行状态的列车运行状态自诊断子系统;用于监控新风换气及负压净化系统状态的三态自诊断子系统;用于监控警报系统状态的警报系统自诊断子系统。
在本发明提供的医用轨道列车中,多节车厢至少包括构造成医疗舱的医疗车厢、用于进行手术操作的手术车厢、用于进行体检操作的体检车厢、用于进行病患隔离的隔离车厢、用于医药冷藏的医药冷藏车厢、用于医疗电磁屏蔽检测的医疗电磁屏蔽检测车厢、用于重症监护的ICU车厢和污物集中处理车厢中的至少一种,从而使得该医用轨道列车能够进行综合病患诊断治疗并且能够大规模转移运输病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至图4B示出了本发明医用轨道列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A、图2A、图3A和图4A为侧视图,图1B、图2B、图3B和图4B为俯视图;
图5为医用轨道列车中ICU车厢的结构示意图;
图6A和图6B分别示出了滑道及间隔件结构的示意图;
图7A和图7B分别示出了医用病床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处于不同位置的负压隔离罩;
图8A和图8B分别示出了侧旋式电动车门的结构示意图和使用状态图;
图9示出了方舱式结构车厢的结构示意图;
图10A至图10C分别示出了重症传染病隔离车厢的布局图以及横向双侧扩展车厢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下拉式门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医用轨道列车;102:司机室;104:车厢;106:医疗电磁屏蔽检测舱;108:ICU车厢;110:手术车厢;112:体检车厢;114:传染病重症隔离救治车厢;116:传染病轻症隔离救治车厢;118:非传染性重症救治车厢;120:普通救治车厢;122:医药冷藏车厢;124:横向双侧扩展车厢;126:主车厢;128:扩展车厢;130:内侧滑道;132:外侧滑道;134:固定骨架;136:双向双通道结构;138:滑道;140:间隔件;142:观察窗;144:下拉式门体;146:滑槽;148:上旋门;146:侧旋式电动车门;148:上舱门;150:下舱门;152:方舱式结构车厢;154:负压过滤装置;156:负压隔离罩;158:病床;300:进风口;302:驱动装置;304:伸缩杆;306、308:滑块;400:紫外线消毒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磁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现参照图1A至图11,对本发明提供的医用轨道列车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应当理解的是,以下所述仅是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特别限定。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用轨道列车100,包括司机室102以及由司机室102带动的多节车厢104。其中,多节车厢104至少包括构造成医疗舱的医疗车厢、用于进行手术操作的手术车厢、用于进行体检操作的体检车厢、用于进行病患隔离的隔离车厢、用于医药冷藏的医药冷藏车厢、用于医疗检测的医疗电磁屏蔽检测车厢、用于重症监护的ICU车厢、污物集中处理车厢、用于医护/工作人员睡眠/休息/常规会议的双层车厢、承载辅助用车的承载车厢、带临时通道的冷藏车厢以及带临时通道的保温车厢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涉及轨道列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新概念的医用救护特种专用轨道列车--移动医院列车。涉及一种紧急医疗服务以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的特殊铁路机动列车。该医用特种轨道列车包括司机室以及由所述司机室带动的多节车厢,其中,多节所述车厢至少包括构造成医疗舱的医疗车厢、用于进行手术操作的手术车厢、用于进行体检操作的体检车厢、用于进行病患隔离的隔离车厢以及用于医药冷藏的医药冷藏车厢中的一种或多种。并留有监护救护车进一步改装升级插口,配备双向无线卫星通讯装置,以及必要的基本的抢救、抢险、防疫或转运设备。配备自我保障系统,可完成水、电、油的自我保障。
该医用特种轨道列车该医用特种轨道列车能够进行包括不仅限于传染性疾病的综合病患诊断治疗并且能够大规模急速全国区域内医疗驰援、转移运输病患,容量满足至少同时救治及转运千人以上,并可随时进行增扩容,可视为“移动集成方舱医院”。该医用特种轨道列车能有效的和迅速的解决现有的和将有可能出现的疫情需求问题,包括不仅限于疫情期医疗物资、医护人员等大规模、急速、集中地异地调配,战役最前线进行支援。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根据运载病人的不同病症,可以设置不同种车辆类型,以及必要的基本的抢救、抢险、防疫或转运设备和内部设施方案,司机室102、医疗电磁屏蔽检测舱106、ICU车厢108、手术车厢110、体检车厢112、传染病重症隔离救治车厢114、传染病轻症隔离救治车厢116、非传染性重症救治车厢118、普通救治车厢120、医药冷藏车厢122等,形成一系列的列车标准体系。
具体来说,根据运载病人的不同病症,可以区分的车厢类型分类:
A型:普通型:为基础处理、观察和转运和装备的车厢。
B型:抢救监护型为救治、监护和转运非传染性病人和装备的救护车厢。
C型:防护监护型为救治、监护和传染性病人教备的救护车厢。
D型:ICU重症监护车厢。
E型:手术车厢。
F型:传染性病人隔离车厢。
G型:体检、扫描等特殊用途的救护车厢。
H型:普通设备药品供给储运车厢。
I型:医护、工作人员休息区车厢。
J型:承载辅助用车的车厢。
K型:带临时通道的冷藏车厢。
L型:带临时通道的保温车厢。
M型:水、电、油自供己车厢、污物处理车厢及医用特种高速列车消防自救车厢。
N型:医用方舱储备、载运车厢。
O型:万能扩充医用装备、帐篷储备车厢。
P型:生活物资。
Q型:医疗物资、器械。
R型:给其它各车厢的医护、工作、病患供应餐食车厢。
其中,手术车作为移动医院的核心部份,是医疗救援的关键,作业区至少需达到二级手术室洁净标准,通过配置完成无菌手术。在此基础上,本发明手术车厢整体为独立式手术舱体,车体留有接口根据需要将普通车厢快速构建成手术车厢,迅速扩容,适合疫情和战时。方舱配置自动升降系统,可实现方舱整体自装卸。采用大板方舱,满足水陆空运输方式,快捷方便,同时具有强度高、质量轻,保温效果好等优点。既可以临时改装列车,也可根据需要在列车附近迅速搭建临时移动手术室。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医用轨道列车还包括单双层车厢、高空间车厢、横向双侧扩展车厢、独立运行车厢、高速重载特种货运车厢、医疗方舱自卸载车厢的编组形式,其中,手术车厢构造成高空间车厢并且车顶构造成弧面形状并且车底构造成下沉式车底板,其中医用轨道列车中的至少医护/工作人员休息睡眠车厢和餐饮车厢为双层结构,并且所有车厢之间以及车厢与所述司机室之间能够通过模块化自动车钩系统彼此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B至图10C所示,至少其中一节车厢构造成横向双侧扩展车厢124,横向双侧扩展车厢124包括主车厢126以及沿医用轨道列车的横向方向设置在主车厢126两侧的扩展车厢128,其中,主车厢126和扩展车厢128之间设置有多个电动滑轨滑道结构,以使扩展车厢能够相对于主车厢扩展或收缩,车厢的框架结构由复合碳纤维材料制成。采用螺旋织法的复合碳纤维材料,发明新型车厢框架结构,在减少车厢的车体重量的同时采用三明治结构实现在驻车救治点可横向双侧扩展,同时能有效控制噪音。
在图10B和图10C所示的实施例中,横向双侧扩展车厢124包括内侧滑道130和外侧滑道132,并且主车厢126设置有固定骨架134。图10B和图10C所示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图10B中结构的车顶、夹层地板、侧墙蒙皮及部分移动骨架能够共同外扩伸缩;而图10C中结构仅车顶和侧墙蒙皮能够滑动外扩。
在如图10A所示的实施例中,彼此相接的司机室和车厢之间、以及彼此相接的车厢之间设置成双向双通道结构136或者三通道结构,其中有能够沿医用轨道列车的横向方向伸缩变形的对接通道。
如图5至图6B所示,医疗车厢、体检车厢和隔离车厢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内部设置有滑道138,滑道138上安装有用于将相应的车厢分隔成多个隔间的间隔件140。
其中,滑道设置在相应车厢的顶部和底部,并且间隔件为能够沿滑道移动的间隔墙,间隔墙上设置有观察窗142;或者滑道设置在相应车厢的顶部,并且间隔件为能够沿滑道移动的医用帷布。
具体地,驱动装置302驱动伸缩杆304伸缩,带动滑块306和308移动从而带动间隔件140移动。
如图11所示,医疗车厢设置有下拉式门体144,下拉式门体144能够在闭合位置以及拉下平放在站台上的打开位置之间枢转,其中,在打开位置,下拉式门体144构造成走行板。在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下拉式门体144可以沿滑槽146滑动并枢转成为走行板。还可以相应的设置上旋门148以与下拉式门体144配合使用。
如图8A和图8B所示,车厢的侧部设置有侧旋式电动车门146,其中,侧旋式电动车门146包括沿医用轨道列车的高度方向分隔并能够独立操作的上舱门148和下舱门15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医用轨道列车包括双电气系统。该双电气系统包括:
设置在车厢的车顶和车底并用于驱动列车行驶和制动的主电气系统,主电气系统还连接有主电气备用启动系统;
为列车中的用电设备进行供电的列车内外固定辅助设备供电系统,列车内外固定辅助设备供电系统包括照明系统、警报系统、综合消毒系统、正、负、零三态新风换气及净化系统、排污消毒处置系统、消防系统、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及病患生活用电系统、车门走行通道用电系统并连接有辅助设备备用启动系统,其中,警报系统包括轨道车辆内部警报模块和与车外系统进行通信的外部警报模块;
为列车中医疗设备进行供电的医疗设备供电系统,医疗设备供电系统连接有医疗设备备用启动系统;
为列车中通讯设备进行供电的通讯供电系统,通讯供电系统还连接有通讯供电备用启动系统。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主供电备用启动系统、辅助设备备用启动系统、医疗设备备用启动系统和通讯供电备用启动系统均设置有发电机、充电机和蓄电池,并且发电机配置成在蓄电池耗尽、故障或无法启动的状态下进行供电,充电机用于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保证持续从主电气系统给所述蓄电池充电。
对于双电气系统而言,电气要求供电冗余设计及系统保护设计:
1、概述
为了安全运行,电气安装至少遵循如下原则进行。220/240V电气系统中的电气性能应符合满足列车内、外所有相关电气设备的性能指标,应有视觉和听觉警示系统,以警示现场及即将交会的其他车辆、列车。警灯和警报器应分别符合GB/T13954和GB8108的规定。
2、蓄电池和发电机
(1)救护列车装备附加蓄电池,蓄电池安装在方便检查的位置或采取方便检查的措施。蓄电池的安装及其所有连接应防止任何疏忽短路的可能。
(2)在附加蓄电池装置中做到车辆停驶时附加蓄电池和启动蓄电池自动断开。车辆启动时自动连接,以保证救护车辆的正常启动和附加用电设备的用电需要。
(3)线路中应安装分路过载保护器。在使用蓄电池正极出线处安装专用保险丝盒,经保险丝盒后拉出供救护车专用设备接线柱,以保证附加用电设备过载后保险丝能自动断开。
(4)救护列车医疗专用功能的电气系统应与行车电气系统分离,保证重新启动发动机所需要的电能。
(5)发电机应适用或通过转换适用于列车所带所有供配电系统的供电。
(6)蓄电池和发电机最小额定值满足极端气候地区特殊情况下驱动力在时速100km/h情况下持续运行15min。在火灾情况下不蔓延至临近车厢的火灾警报防控系统。
照明灯数量与照度满足不同工作环境下最低照度要求,以及应急照明启用时间3S限定及最低疏散照度且控制开关有效可靠。
3、电气安装
(1)每节车厢应具备2个总并联电源线缆,并在驻车时,车厢外部接口连接电源,能够为蓄其池充电,并供其他医疗设备用电,以及给医疗舱空调设备供电。
(2)系统保护
医疗输运气系统加紧急开关
插入式速接器安装在车车厢前进方两侧,倘若不妨碍电气和机械安全,允许自动断。220/240V电路应具备可靠的“接地漏电保护装置”或独立变器保护,在仅有“接地漏电保护装置”保护时,插头附近标有电压和交、直流电等明显标记。
电源需加装防护盖,并有可靠的接地措施。
在外接220/240V电源时,连接器未断或过于靠近列车,救护列车发动机不能启动。
医疗车厢中安装的插座数目应满足扩展医疗设备接口时的冗余量。
(3)医疗车厢内所有电路应有分路的保险或有效的电路断电器
保险或电路断电器应标记清楚,每个电路的功能标识清楚,应至少有2个并行电路。配线应能承受大于保险或电路断电器断电电流。
电线和电路应能经受住振动,电线不能安装在医用气体通过的地方。
有不同电路系数的地方,电源插座不可互换。
当救护车息速状态时,发电机必须恒定输出表中指定发电机电流的40%。
此外,每节车厢外部均设置有预留直连电网220V接电口,并且每节车厢内部的所有电路中均设置有电路断路器。
进一步地,医疗车厢、手术车厢、体检车厢、隔离车厢和医药冷藏车厢设置有一体化内饰件,其中,一体化内饰件由抗氧化、自抗病毒的高分子材料及VOC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制成,医用轨道车辆的外部贴附有识别标识,司机室和各节车厢的外部四周设置有爆闪灯。
另外,如图9所示,手术车厢构造成方舱式结构车厢152,其中,方舱式结构车厢152能够在折叠状态以及顶升变形为厢式结构的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并且方舱式结构车厢所处车体车架上设置有自卸载装置,自卸载装置与方舱式结构车厢152连接,以使方舱式结构车厢152在位于车体车架上的位置和放置在地面上的位置之间移动。
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长度十几米甚至二十米的方舱设置自降折叠装置,列车所带卸载方舱装置和方舱结构配合,从强度、刚度、共振角度模拟计算。综合考虑碰撞试验下的设施、人员安全保护。分析整个系统在冲击、振动下的动力响应,特别要重视舱内精密电子仪器和装备的动态响应,以便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对确保系统可靠,正常地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综合考虑每种车厢因医疗抢救、检测设备等采取不同等级电磁屏蔽,以确保设备系统运行可靠。
研发整体独立式手术舱体,车体留有接口根据需要将普通救护车厢快速构建成手术车厢,方舱配置自动升降系统,可实现方舱整体自装卸。N型-医用方舱储备、O型-万能扩充医用装备、帐篷储备车厢,满足既可以临时改装列车,也可根据需要在列车附近迅速搭建临时移动手术室的需求。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排污消毒处置系统包括:用于收集旅排废物的置换型旅排废物回收器、至少一天两次的撒药系统以及用于收集医疗废物的医疗废物回收器,其中旅排废物回收器、医疗废物回收器置有容量、重量的监控、警示更换装置以及回收器在低温环境抗冻结构,其中,在其中一节车厢上设置有固体污物消毒处理后研磨、焚烧、烟雾处理设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的三态新风换气及净化系统包括:设置在ICU车厢和重症传染病隔离车厢内的可过滤净化且可调方向的条状进风口300,进风口基于三态要求设置成引导气流方向,以使负压状态时气流朝远离车厢内的人员的方向吹动;设置在ICU车厢内病床158的床头位置的负压过滤装置154上的进排风口,进排风口与负压隔离罩156配合以在负压隔离罩156启用罩设病患时进行进排风并在负压隔离罩156收起时停止工作;设置在ICU车厢内病床床头位置的排风口,排风口位于进排风口的两侧;以及设置在重症传染病隔离车厢的侧墙上的排风口。如图5、图7A、图7B及图10A所示。
对于本发明提供的医用轨道列车而言,一是利用负压原理隔离病原微生物,同时将室内被患者污染的空气经特殊处理后排放,不会污染环境;二是通过通风换气及合理的气流组织,稀释病房内的病原微生物浓度,并使医护人员、病患处于有利的风向段,保护人员安全。因此,合理的气流组织对于负压隔离病房实现其功能至关重要。
特别区域采用100%的全新风系统和全排风系统,车厢内每个房间的送、排风系统相互独立设置。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室内压力控制简单,安全性高,初投资及运行费用相对较低。同时在相对安全车厢采用第二种方案--同一病区的房间共用一个送、排系统。但是,对于不同的传染病区内或者是传染病区与车厢的其它区域,其空调系统的设计以避免交叉感染和改善污染物浓度为原则来合理选择系统的布置方式。
因为传染性隔离安全的核心措施就是通过排风来保持负压,总体设计思路为通过安装在墙上或车顶内板上的HEPA再循环单元过滤空气,考虑经济性通过便携式HEPA再循环系统过滤空气。除此之外送、排风系统的设计充分考虑到排风机万一出现故障而导致的危险。
此外,各节车厢中还设置有监护、传染病救护车厢改装配置插口、医疗设备拓展插口、通信设备拓展插口以及机器人控制设备拓展插口。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其中一节车厢配置成如上所述的独立运行车厢。其中,独立运行车厢安装有能够驱动其独立行驶的驱动电机以及基于5G路站网络的数字化内置传感调整转向控制系统,其中轮对及其附属结构内置四向传感器、命令响应及反馈装置、集成控制器,并实时数显于司机室可视控制集成中心,集成控制器配置成控制独立驱动车厢的行进方向、行进速度及行进角度。
另外,如上所述的综合消毒系统包括:
紫外线消毒灯400,紫外线消毒灯400设置在车厢中以对车厢进行紫外线消毒;
消毒喷雾装置,消毒喷雾装置设置在车厢中以对车厢进行雾化消毒;
缓释气态二氧化氯装置扩装接口,缓释气态二氧化氯装置扩装接口设置在车厢中,以进行缓释气态二氧化氯的操作。
另外,医用轨道列车还包括诊断检测系统,诊断检测系统包括用于监控列车运行状态的列车运行状态自诊断子系统、用于监控新风换气及负压净化系统状态的三态自诊断子系统、以及用于监控警报系统状态的警报系统自诊断子系统。
1、手术方舱--以下4)、5)、6)参照监控设计:
1)手术方舱平面一般布局(污物回收)
2)手术方舱一般流程(人、物)
3)空调系统一般划分
4)风量计算-新风量、循环风量、排风量
5)压力梯度控制(正压、零压、负压)
6)噪声控制、照明
2、ICU病房
3、顶板、墙板:材料要求外表洁、易擦洗,并具有一定的吸音效果。
灯具使用防尘、防菌、防爆、采光度好的洁净灯具,灯具表面要密封,易擦洗。
送风系统的标准要求:送风系统到房间要经过三级过滤,机组内安装拦阻级别G4初效过滤器及拦阻级别G8中效过滤器,送风末端安装H14(拦阻效率为99.999)高效过滤器,房间内回风口安装G3级别的初效过滤网。为了防止交叉感染,房间或区域内同级别净化房间和区域的压差相同,不同净化级别的房间或区域压差不小于10Pa,每个医院的ICU病房至少有一到两间的负压差病房,负压差病房的压差为负数,压力与相邻房间或区域的压差不小于-8Pa;为了防止房间内的医护人员及病人在房间内滞留时间过长因为缺氧而感觉头晕恶心,送风系统的新风和回风比例要适当,一般新风和回风的比例为4:6,并且在每个房间或不同区域设置一个排风口,每个排风口排出的气体为每个房间或区域送风量的8-10%,设置排风是为了房间内的污气得到及时排放,这样不容易造成污气再次进入送风机组后二次送到房间内部,避免各个房间及区域的交叉感染。
净化级别:ICU病房一般净化级别为万至几十万级,万级换气次数为20-25次/h。十万级为10-15次/h,三十万级换气次数为8-10次/h。
ICU病房一般采用顶式送风的乱流方式。
4、负压隔离车厢
1)整体布局:负压隔离车厢应独立设置,尽量置于列车最末的一端,并处于列车下风方向。驻车停靠期间负压隔离病房排风口与周围公共建筑的距离至少在20米以上。
2)车厢布局:负压隔离车厢应严格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一次更衣处及其之外为清洁区,之内的公共走廊为半污染区,病房及其卫生间、病人进入的外走廊为污染区,还应设置必要的辅助用房。不同区域之间,按空气洁净与污染控制的一般原则应设缓冲间。病房与公共走廊之间必须设置缓冲间。烈性呼吸道传染病区的病房、公共走廊与清洁区之间必须设置缓冲间。
其出入口应独立设置,可以封闭消毒。
车厢布置时,负压隔离病房分单人间、双人间和多人间。烈性呼吸道传染病人和疑似病人应使用单人间。多人间人数不应超过4人。
3)负压净化消毒系统设计--传染性病房、保护性病房、普通常压病房三态转换空调系统。
通过空气过滤、通风、气流组织控制以及压力控制等方法来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风险,单人隔离的合理换气次数取为12ACH:而对于双人及三人或三人以上隔离车厢取值为15ACH。
电气和自控系统必须保证各个区域的压差要求降低能耗,送风和排风系统必须可靠连锁,以保证压力梯度以防止新风被排风污染。而且风机一旦出现故障,备用排风机应能投入运行,同时应发出警报信号,立即进行维修。警报系统的压力传感仪表应使声讯警报结合气流组织形式以及不同换气次数与病人污染物扩散间延迟以表明门是打开的(不需警报)。因此,保证有的门打开时,负压值会降低。经时间延迟的信号应有效的气流组织和合理的通风量,建议从污染控制的角度考虑足够的时间供人员进入或离开房间而不会激活声讯警报角度出发,综合考虑病房内病人的数量、病人发菌浓度以及病房的体积等因素,负荷(尘浓负荷、热湿负荷、有害气溶胶负荷)。
源头控制技术局部排风有效降低病患污染物浓度,减少新风的换气次数。在污染源附近利用隔间帷罩、隔离病床和排风柜等有效局部控制装置对细菌、病毒进行捕获。
保证压力稳定的自控系统考虑节能设计变风量系统,由于新风负荷在整个空调系统负荷中所占比例较大。根据工作任务饱满及空闲(即病人的数量)以及病人所传播细菌、病毒的危害性、不同的使用状态、保护性来进行风量的调节转换。采用带有热回收的全新风系统,不使用转轮热回收装置,改为新、排风互不交叉感染的热回收装置。
(3)检测监控
①感染辨别误差和响应延迟时间,系统误报、漏报概率控制。
②送排风扫描检漏、警报系统。
自控系统监测控制车厢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速度、噪声、压力、洁净度保持在设定参数范围内。保证区域压差,送排风系统连锁启动,备用应急启动且警报。
气流流向和负压关系的保持与监测:压差传感器监测负压,连续或不连续的监测部件读取记录压力用于验证和自动调整通风控制系统,通过简单声光警报信号提示空气压力偏低。
压力测量仪表探测气流路径的车厢内压力值,特殊工况下的气流组织方式引起的压力差异,如开闭门窗、列车通过隧道、会车等。压力测量仪表应设置门打开声讯警报延迟时间。
通过模拟病人咳嗽和打喷嚏所产生的带有感染性微粒的气溶胶浓度等参数、人体模型的烟雾可视化来进行设计,可以阻止和减少感染性微粒扩散到其它区域中,对污染进行控制。
在本发明提供的医用轨道列车中,整个列车处于负压净化消毒系统,集成程序控制设备运行及医疗流程控制设施。为包括多种医疗救护设备、设施的医院列车。
对于列车传染病轻症隔离车厢、传染病重症救治车厢、体检车厢等整体平面布局及分区隔离,基于传染医院的国家指导意见标准,为达到有效隔离传染源,总体设计如下:
1、医院列车传染病隔离车厢平面“三区两通道”(污染车厢或区域、半污染车厢或区域、清洁车厢或区域;医务人员通道、患者通道)的格局、医患分离、洁污分离的互通组织、负压净化消毒通风系统以及平面的隔离防护、医院车厢保障系统的设置等。
2、按卫生部等相关规范要求设置“三区两通道”,具体要求如下:污染车厢包括轻症患者接收诊疗的车厢,如病室、处置室、污物间以及患者入院出院处理室。清洁车厢或区域包括更衣室、配餐室、值班室及库房,半污染车厢或区域指位于清洁车厢或区域与污染车厢或区域之间、有可能被患者血液体液等污染病毒的区域,包括医务人员的办公室、治疗室、护士站、患者用后的物品、医疗器械等处理室、内走廊等。医务人员通道、患者通道完全分开。污染车厢或区域、半污染车厢或区域和清洁车厢或域区采用不同色彩明显标识警示区分。由于医院列车空间及运行特殊性,应尽可能在列车停驻期间在车厢外或扩展通道、扩展车厢内进行一些流动医护处置。
3、合理设计医院列车诊疗卫生流程,清洁车厢或区域进出污染车厢或区域出入口处分别设置进入卫生通过室和返回卫生通过室。进入流程为:“一次更衣-二次更衣-缓冲间”以供医护人员穿戴防护装备后,从清洁车厢或区域进入到隔离车厢或区域。返回流程为:“缓冲间-一脱隔离服间-一脱防护服间-一脱制服间-一淋浴间-一次更衣”后,从隔离区返回清洁区,返回卫生通过室应男女分设。
4、各车辆内、外部设置明显标识或隔离带,病床应做好床位分区、男女分设不同车厢或车厢内采用移动隔墙分隔不同区域,每车厢床位设置16-42床,每个车厢两侧各有对称2个车厢外门,每节车厢至少设置6个紧急出口车窗,车厢内任一点至车厢外门的距离不大于30米,车厢之间通过1个或2个车厢连接通道形成消防疏散通道,紧急时双通道车门、三通道车门全部可以打开间隔合成一个通道,宽度不小于2米。车厢内通道及连接通道地面粘贴地面疏散指示标志。车厢连接及分区隔断材料应选用防火材料,表面耐擦洗,高度不小于1.8米。床位的排列应保持合适的距离,利于医生看护和治疗,平行的两床净距不小于1-1.2米,并设置床头柜。双排床位(床端)之间的通道净距不小于1.2-1.4米,单排床时床与对面墙体间通道净宽小于0.9-1.1米。
5、车厢内容纳的人数应根据设计疏散安全出口的疏散宽度确定,疏散安全出口净宽度按100人不小于1米计算。
6、病患和医护人员厕所分开设置,长时间在某地驻车实行医疗援助时,需搭建病人临时厕所,并走另行搭建的专用密闭通道;优先选用泡沫封堵型移动厕所,临时厕所数量原则按照卫生部要求可依据病人实际需求适当增加配置。厕所位置应在车厢下风向并尽量远离餐饮区和供水点。车厢厕所及临时厕所中的病人粪便等排泄物也需要进行投药消毒或集中无害化处理,安排专业投药消毒,1日两次。车厢内外设置仅供身体健康的医务工作人员使用的固定厕所。所有厕所粪便均需按照传病医院要求严格管理,严禁直接外排。列车行驶过程中紧急状况可启用列车配置的污物研磨、焚烧等处置医疗等污物处置装置。
7、无障碍设计:车厢上下主要出入口及内部医疗通道应有到达各车厢的保障无障碍通行的措施、装置。上下车厢及车厢间连接通道有高差处宜采用坡道连通,坡度宜符合无障碍通道要求,并确保移动病床及陪护人员同时通过的必要宽度。
8、配套设置辅助用房:列车设置行驶中病人个人物品的紧急寄存、消毒和安检用房,病人男女更衣室等。转诊患者和康复患者离开列车时有消毒和打包区域。此外还可在病人留观治疗车厢或区域以及污染隔离等车厢设置紧急抢救治疗室、处置室、备餐间、被服库、开水间、污洗间、生活垃圾暂存间(污洗间、暂存间宜靠车厢端部外侧墙,并临近污物出口)等用房。可在医护工作区设置配液(药)室、药品库房、洁净物品库、备餐间、休息值班室、办公室等用房。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医用轨道列车,包括司机室以及由所述司机室带动的多节车厢,其特征在于,
其中,多节车厢包括构造成医疗舱的医疗车厢、用于进行手术操作的手术车厢、用于进行体检操作的体检车厢、用于进行病患隔离的隔离车厢、用于医药冷藏的医药冷藏车厢、用于医疗检测的医疗电磁屏蔽检测车厢、用于重症监护的ICU车厢、污物集中处理车厢、用于医护/工作人员睡眠/休息/常规会议的双层车厢、承载辅助用车的承载车厢、带临时通道的冷藏车厢以及带临时通道的保温车厢;
其中,所述医用轨道列车包括双电气系统,所述双电气系统包括:
设置在车厢的车顶和车底并用于驱动列车行驶和制动的主电气系统,所述主电气系统还连接有主电气备用启动系统;
为列车中的用电设备进行供电的列车内外固定辅助设备供电系统,所述列车内外固定辅助设备供电系统包括照明系统、警报系统、综合消毒系统、正负零三态新风换气净化系统、排污消毒处置系统、消防系统、医护人员及工作人员及病患生活用电系统、车门走行通道用电系统,所述车门走行通道用电系统连接有辅助设备备用启动系统,其中,所述警报系统包括轨道车辆内部警报模块和与车外系统进行通信的外部警报模块;
为列车中医疗设备进行供电的医疗设备供电系统,所述医疗设备供电系统连接有医疗设备备用启动系统;
为列车中通讯设备进行供电的通讯供电系统,所述通讯供电系统还连接有通讯供电备用启动系统;
其中,所述排污消毒处置系统包括:用于收集旅排废物的置换型旅排废物回收器、一天两次的撒药系统以及用于收集医疗废物的医疗废物回收器,
其中,在其中一节车厢上设置有固体污物消毒处理后研磨、焚烧、烟雾处理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轨道列车还包括高空间车厢、横向双侧扩展车厢、独立运行车厢、高速重载特种货运车厢、医疗方舱自卸载车厢的编组形式,其中,所述手术车厢构造成所述高空间车厢并且车顶构造成弧面形状并且车底构造成下沉式车底板,其中所述医用轨道列车中的至少用于医护/工作人员睡眠/休息/常规会议的车厢和餐饮车厢为双层结构,并且所有车厢之间以及车厢与所述司机室之间能够通过自动车钩系统彼此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至少其中一节车厢构造成所述横向双侧扩展车厢,所述横向双侧扩展车厢包括主车厢以及沿所述医用轨道列车的横向方向设置在所述主车厢两侧的扩展车厢,其中,所述主车厢和所述扩展车厢之间设置有多个电动或磁动滑轨滑道结构,以使所述扩展车厢能够相对于所述主车厢扩展或收缩,所述横向双侧扩展车厢的框架结构由复合碳纤维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彼此相接的所述司机室和车厢之间、以及彼此相接的车厢之间设置成双向双通道或三通道结构,其中有能够沿所述医用轨道列车的横向方向伸缩变形的对接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车厢、所述体检车厢和所述隔离车厢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内部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上安装有用于将相应的车厢分隔成多个隔间的间隔件,
其中,所述滑道设置在相应车厢的顶部和底部,并且所述间隔件为能够沿所述滑道移动的间隔墙,所述间隔墙上设置有观察窗;或者
所述滑道设置在相应车厢的顶部,并且所述间隔件为能够沿所述滑道移动的医用帷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车厢设置有下拉式门体,所述下拉式门体能够在闭合位置以及拉下平放在站台上的打开位置之间枢转,其中,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下拉式门体构造成走行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车厢的侧部设置有侧旋式电动车门,其中,所述侧旋式电动车门包括沿所述医用轨道列车的高度方向分隔并能够独立操作的上舱门和下舱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气备用启动系统、所述辅助设备备用启动系统、所述医疗设备备用启动系统和所述通讯供电备用启动系统均设置有发电机、充电机和蓄电池,并且所述发电机配置成在所述蓄电池耗尽、故障或无法启动的状态下进行供电,所述充电机用于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保证持续从所述主电气系统给所述蓄电池充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每节车厢外部均设置有预留直连电网220V接电口,并且每节车厢内部的所有电路中均设置有电路断路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车厢、所述手术车厢、所述体检车厢、所述隔离车厢和所述医药冷藏车厢设置有一体化内饰件,
其中,所述一体化内饰件由抗氧化、自抗病毒的高分子材料及VOC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制成,所述医用轨道列车的外部贴附有识别标识,所述司机室和各节车厢的外部四周设置有爆闪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车厢构造成方舱式结构车厢,其中,所述方舱式结构车厢能够在折叠状态以及顶升变形为厢式结构的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并且所述方舱式结构车厢所处车体车架上设置有自卸载装置,所述自卸载装置与所述方舱式结构车厢连接,以使所述方舱式结构车厢在位于所述车体车架上的位置和放置在地面上的位置之间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换气净化系统包括:
设置在所述ICU车厢和隔离车厢内的可过滤净化且可调方向的条状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基于三态要求设置成引导气流方向,以使负压状态时气流朝远离车厢内的人员的方向吹动;
设置在所述ICU车厢内病床床头位置的负压过滤装置上的进排风口,所述进排风口与负压隔离罩配合以在所述负压隔离罩启用罩设病患时进行进排风并在所述负压隔离罩收起时停止工作;
设置在所述ICU车厢内病床床头位置的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位于所述进排风口的两侧;
设置在所述隔离车厢的侧墙上的排风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各节车厢中还设置有监护传染病救护车厢改装配置插口、医疗设备拓展插口、通信设备拓展插口以及机器人控制设备拓展插口。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其中一节车厢配置成所述独立运行车厢,
其中,所述独立运行车厢安装有能够驱动其独立行驶的驱动电机以及基于5G路站网络的数字化内置传感调整转向控制系统,其中轮对及其附属结构内置四向传感器、命令响应及反馈装置、集成控制器,所述集成控制器配置成控制所述独立运行 车厢的行进方向、行进速度及行进角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消毒系统包括:
紫外线消毒灯,所述紫外线消毒灯设置在车厢中以对车厢进行紫外线消毒;
消毒喷雾装置,所述消毒喷雾装置设置在车厢中以对车厢进行雾化消毒;
缓释气态二氧化氯装置扩装接口,所述缓释气态二氧化氯装置扩装接口设置在车厢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轨道列车还包括诊断检测系统,所述诊断检测系统包括:
用于监控列车运行状态的列车运行状态自诊断子系统;
用于监控新风换气净化系统状态的三态自诊断子系统;
用于监控警报系统状态的警报系统自诊断子系统。
CN202010274964.0A 2020-04-09 2020-04-09 医用轨道列车 Active CN1135112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4964.0A CN113511226B (zh) 2020-04-09 2020-04-09 医用轨道列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4964.0A CN113511226B (zh) 2020-04-09 2020-04-09 医用轨道列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11226A CN113511226A (zh) 2021-10-19
CN113511226B true CN113511226B (zh) 2022-08-30

Family

ID=78060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74964.0A Active CN113511226B (zh) 2020-04-09 2020-04-09 医用轨道列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11226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04766A (ja) * 2000-01-28 2001-07-31 Hirayama Setsubi Kk 医療ステーション用車両連結部構造および連結部踏み板構造
CN101167674A (zh) * 2007-11-26 2008-04-3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用于伤病员运输和救治的卫生列车
RU83983U1 (ru) * 2009-02-03 2009-06-27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Российские Железные Дороги" Вагон диагностический хирургический
CN101554853A (zh) * 2009-05-19 2009-10-14 中国航空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移动医院系统
CN201703381U (zh) * 2010-06-30 2011-01-12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列车手术室空气净化装置
CN103300986A (zh) * 2013-05-14 2013-09-18 郑静晨 一种智能拓展车载方舱医院
CN103395425A (zh) * 2013-08-07 2013-11-20 大连交通大学 地铁火灾应急救援综合功能车
CN204446341U (zh) * 2014-12-09 2015-07-08 青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拓展式高原大型供氧医疗救护车
CN105708630A (zh) * 2016-01-26 2016-06-29 孙汉军 一种用于重伤员批量运输的重症监护车厢
CN207106500U (zh) * 2017-06-14 2018-03-16 兰州交通大学 一种医疗列车车厢扩展结构
CN108706016A (zh) * 2018-06-29 2018-10-26 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健康医疗列车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04766A (ja) * 2000-01-28 2001-07-31 Hirayama Setsubi Kk 医療ステーション用車両連結部構造および連結部踏み板構造
CN101167674A (zh) * 2007-11-26 2008-04-3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用于伤病员运输和救治的卫生列车
RU83983U1 (ru) * 2009-02-03 2009-06-27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Российские Железные Дороги" Вагон диагностический хирургический
CN101554853A (zh) * 2009-05-19 2009-10-14 中国航空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移动医院系统
CN201703381U (zh) * 2010-06-30 2011-01-12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列车手术室空气净化装置
CN103300986A (zh) * 2013-05-14 2013-09-18 郑静晨 一种智能拓展车载方舱医院
CN103395425A (zh) * 2013-08-07 2013-11-20 大连交通大学 地铁火灾应急救援综合功能车
CN204446341U (zh) * 2014-12-09 2015-07-08 青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拓展式高原大型供氧医疗救护车
CN105708630A (zh) * 2016-01-26 2016-06-29 孙汉军 一种用于重伤员批量运输的重症监护车厢
CN207106500U (zh) * 2017-06-14 2018-03-16 兰州交通大学 一种医疗列车车厢扩展结构
CN108706016A (zh) * 2018-06-29 2018-10-26 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健康医疗列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11226A (zh) 2021-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41618B (zh) 可移动式传染病应急防护一体化智慧方舱
US6179358B1 (en) Mobile hospital system
TW478935B (en) Mobile hospital system
CN111532292B (zh) 基于疫情的客货两用轨道列车
US4915435A (en) Mobile operating room with pre and post-operational areas
CN111322680A (zh) 平疫双用的移动应急隔离方舱通风空调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AU2021100824A4 (en) Detachable mobile negative pressure isolation ward
JP2000142211A (ja) 移動病院システム
CN111413936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的负压病房单元智能化管理系统
CN114312535A (zh) 车载医疗方舱系统
CN113511226B (zh) 医用轨道列车
CN213309810U (zh) Ct系统医疗舱
KR20130002736U (ko) 이동식 의료 유닛
CN213038961U (zh) 一种可移动模块化医疗诊查单元
RU66723U1 (ru) Мобильный противоэпидемический комплекс
CN202294454U (zh) 具有净化功能的手术车
US11103406B1 (en) Airborne infectious disease isolation units and method of making using prefabricated containers
CN111938953A (zh) 牵引移动式可扩展负压隔离转运舱
CN220220532U (zh) 一种应急防疫扩展式手术方舱
CN113041043A (zh) 一种野外数字化手术车
CN208559355U (zh) 一种带手术室的健康医疗列车
CN115717489A (zh) 空陆水联运生物隔离集装箱系统
CN216184726U (zh) 扩展式移动生物安全实验室
CN111622542A (zh) 隔离系统
CN212466434U (zh) 移动式负压隔离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