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96131A - 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epc数据和tid值的双重校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epc数据和tid值的双重校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96131A
CN113496131A CN202110689978.3A CN202110689978A CN113496131A CN 113496131 A CN113496131 A CN 113496131A CN 202110689978 A CN202110689978 A CN 202110689978A CN 113496131 A CN113496131 A CN 1134961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tag
code
vehicle
server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8997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Baoc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Baoc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Baoc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Baoc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8997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961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96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613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25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the interrogation against piracy attac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54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by scanning of the records by radiation in the optical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 G06K7/10821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by scanning of the records by radiation in the optical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further details of bar or optical code scanning devices
    • G06K7/10861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by scanning of the records by radiation in the optical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further details of bar or optical code scanning devices sensing of data fields affixed to objects or articles, e.g. coded lab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18Certifying business or products
    • G06Q30/0185Product, service or business identity frau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8Insur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Finance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EPC数据和TID值的双重校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给每个电子标签设定特定位数的EPC数据,并将每个EPC数据与电子标签的TID值建立对应关系,并将EPC数据、TID数据及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到服务器中;S2)、将每个电子标签的EPC数据,分别转换成对应的二维码图形,并将二维码打印到电子标签实物的背面;S3)、赋码装置将二维码赋予电子标签;S4)、赋码人员按电子标签粘贴规范,将电子标签粘贴到目标配件上;S5)、验车人员利用手持机RFID读写器验车。本发明采用EPC数据和TID值的双重校验方法可有效规避标签被恶意替换的风险;确保防欺诈管理系统的有效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EPC数据和TID值的双重校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标签校验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EPC数据和TID值的双重校验方法。
背景技术
机动车辆保险是指财产保险的一种。又称汽车保险。它是以机动车辆本身及机动车辆的第三者责任为保险标的一种运输工具保险。
针对非4S体系的独立维修厂,重点是定损的“原厂原包”配件(或高价值配件),尤其是高金额的外观事故件;现有的流程是定损员到现场复核,检查之前核验的配件是否装车,一般在配件到货后,利用纸质易损贴,提前粘贴到配件上。
纸质易损贴采用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用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代替传统的IC卡在安全防范系统等需要身份识别的领域中进行授权管理,具有远距离感应读取,方便使用者的特点。目前应用的方式主要为:以EPC码作为唯一标识,或以USER区作为唯一标识,或以TID码作为唯一标识,进行ID码标识。
如果只选择EPC,虽然EPC码有96bit,或者更高的128bit容量,但由于EPC码是公开的,任何符合EPC C1GEN2的读写器都可将它读出,或修改其内容,甚至复制一张EPC码完全相同的标签,这也给应用造成了安全上的局限性。
带USER区的RFID电子标签,虽然在读写时需要密码验证,但一方面不是所有的标签都带USER区;另一方面在读写器与标签进行空中通讯时,验证用的密码容易被第三方截获与破解,这同样也降低了标签作为身份识别ID的使用安全性。同时,在对多标签读取USER区时,操作速度较慢,不适合密集标签情况下的加密读取。
TID码是芯片厂商出厂时固化在ROM里面的由若干字节组成的全球唯一ID号。TID码不需要密码可直接用读写器读出。如果选择TID码,虽然TID码具有唯一性,可用于身份的代表与识别,但由于TID码本身8字节信息无法修改其内容,所以同样造成了应用的局限性。
以上方法均存在被复制或被截获的可能,从而导致安全方法的问题。
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的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EPC数据和TID值的双重校验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EPC数据和TID值的双重校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给每个电子标签设定特定位数的EPC数据,并将每个EPC数据与电子标签的TID值建立对应关系,并将EPC数据、TID数据及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到服务器中;
S2)、将每个电子标签的EPC数据,分别转换成对应的二维码图形,并将二维码打印到电子标签实物的背面;
S3)、赋码装置将二维码赋予电子标签;
S4)、赋码人员按电子标签粘贴规范,将电子标签粘贴到目标配件上,并用赋码手机客户端扫描电子标签上的二维码,将该电子标签的EPC数据读取出来并关联至该配件的原厂零件号数据;实现了配件实物、电子标签实物、电子标签EPC数据、TID数据、配件相应的系统信息多者之间的信息关联,并将数据存储到服务器;
S5)、验车人员利用手持机RFID读写器验车,读取到电子标签的TID值后,与系统服务器中存储的TID值和EPC数据进行核验,如果匹配成功,则将读取成功的信息写入服务器,记录在该配件的系统信息中,否则,反馈并写入读取失败的信息。
作为对本发明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EPC数据和TID值的双重校验方法的改进:
步骤S3)赋予二维码的方式为:使用标签打印机,将二维码打印到对应的标签背面贴纸上。
作为对本发明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EPC数据和TID值的双重校验方法的改进:
1)、服务器接收到定损单,根据定损单得到赋码需求;服务器根据定损单将赋码需求发送到赋码人员客户端;同时获取赋予了二维码的电子标签;
定损单包含车辆信息、车主信息和需要更换的配件等等;
服务器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若干定损单生成定损单列表页面;在定损单列表页面可显示所有定损单,并可以查看定损单的详情;待赋码配件都需要黏贴一个电子标签进行标识;
获取赋予了二维码的电子标签包括以下步骤:
S1)、给每个电子标签设定特定位数的EPC数据,并将每个EPC数据与电子标签的TID值建立对应关系,并将EPC数据、TID数据及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到服务器中;
S2)、将每个电子标签的EPC数据,分别转换成对应的二维码图形,并将二维码打印到电子标签实物的背面;
这样,就建立了EPC数据、TID值、二维码的对应关系;
S3)、赋码装置将二维码赋予电子标签;
赋予二维码的方式为:使用标签打印机,将二维码打印到对应的标签背面贴纸上;
S4)、赋码人员按电子标签粘贴规范,将电子标签粘贴到目标配件上,并用赋码手机客户端扫描电子标签上的二维码,将该电子标签的EPC数据读取出来并关联至该配件的原厂零件号数据;
这样就实现了配件实物、电子标签实物、电子标签EPC数据、TID数据、配件相应的系统信息多者之间的信息关联,并将数据存储到服务器;
2)、赋码人员根据赋码人员客户端接收到的赋码需求对配件进行赋码,粘贴电子标签并将赋码信息上传至服务器;
3)、将已赋码配件运送到修理厂,服务器将相应的定损单发送到修理厂客户端,修理厂接收配件并确认电子标签是否完整,确认后再进行车辆维修;
4)、修理完成并结案后,保险公司后台人员根据定损单中的车主信息与车主沟通,预约验车时间、地点;服务器根据定损单和已赋码配件得到需要检验的配件信息;服务器根据预约验车时间、地点、需要检验的配件信息得到预约验车信息;服务器将预约验车信息发送给验车人员客户端;
预约验车信息包括时间、地点、车主信息、车辆信息和需要检验的配件信息;
5)、验车人员客户端根据预约验车信息进行验车;
验车人员在出发验车前需再次与车主确认验车的时间、地点,前往进行验车;
判断验车是否通过的方法包括:
S5)、验车人员利用手持机RFID读写器验车,读取到电子标签的TID值后,与系统服务器中存储的TID值和EPC数据进行核验,如果匹配成功,则将读取成功的信息写入服务器,记录在该配件的系统信息中,否则,反馈并写入读取失败的信息。
作为对本发明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EPC数据和TID值的双重校验方法的改进:
赋码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2.1)、赋码人员根据赋码需求找到对应配件,采集配件的编码、包装、细节的图片并通过赋码人员客户端上传到服务器;
2.2)、将步骤S3得到的赋予了二维码的电子标签粘贴在配件上,粘贴位置参考标签粘贴规范;采集电子标签粘贴在配件上的图片并通过赋码人员客户端上传到服务器;执行步骤2.4;
若配件存在无法赋码,需提交未赋码原因;
2.3)、对配件上粘贴的电子标签上的二维码进行扫描,并通过赋码人员客户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该二维码生成绑定码,将绑定码与相应配件建立关联,并通过赋码人员客户端将绑定结果反馈给赋码人员;赋码完成,粘贴的电子标签的配件作为已赋码配件;
服务器根据该二维码生成绑定码,并通过赋码人员客户端发送给赋码人员;赋码完成,粘贴的电子标签的配件作为已赋码配件。
作为对本发明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EPC数据和TID值的双重校验方法的改进:
验车包括以下步骤:
5.1)、验车人员根据车辆信息和车主信息来判断车辆和车主是否正确,确认正确后执行步骤5.2;
5.2)、验车人员根据需要检验的配件信息,通过读写器扫描车辆上的配件;读写器将扫描结果通过验车人员客户端发送给服务器;执行步骤5.3;
5.3)、服务器根据扫描结果和需要检验的配件信息判断验车是否通过,并把验车结果发送给验车人员客户端和修理厂客户端;如果验车结果为验车不通过,保险公司将对该案件定损赔付金额进行重新评估,然后重新执行步骤4;如果验车结果为验车通过,则结束。
作为对本发明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EPC数据和TID值的双重校验方法的改进:
验车人员在出发验车前需再次与车主确认验车的时间、地点,前往进行验车。
本发明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EPC数据和TID值的双重校验方法的技术优势为:
本发明采用EPC数据和TID值的双重校验方法可有效规避标签被恶意替换的风险;确保防欺诈管理系统的有效性。
本发明应用于车辆保险理赔复勘领域,能维护承保人利益,避免维修厂“以次充好”、“多定少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EPC数据和TID值的双重校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电子标签、读写器和服务器的信号连接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EPC数据和TID值的双重校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电子标签:每个电子标签都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电子标签采用现有的防转移易碎电子标签,电子标签一旦安装后,若转移电子标签将会损坏,从而起到防伪功能。电子标签上设置有TID值(全球唯一值);
读写器:读写器可通过电磁波读取电子标签信息;
服务器:通过对数据进行搜集、储存管理,可查看读写器,读取的数据结果;
将电子标签粘贴在配件上,粘贴位置参考标签粘贴规范;
S1)、给每个电子标签设定特定位数的EPC数据,并将每个EPC数据与电子标签的TID值建立对应关系,并将EPC数据、TID数据及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到服务器中;
S2)、将每个电子标签的EPC数据,分别转换成对应的二维码图形,并将二维码打印到电子标签实物的背面。
这样,就建立了EPC数据、TID值、二维码的对应关系;
S3)、赋码装置将二维码赋予电子标签;
赋予二维码的方式为:使用标签打印机,将二维码打印到对应的标签背面贴纸上;
S4)、赋码人员按电子标签粘贴规范,将电子标签粘贴到目标配件上,并用赋码手机客户端扫描电子标签上的二维码,将该电子标签的EPC数据读取出来并关联至该配件的原厂零件号数据;
这样就实现了配件实物、电子标签实物、电子标签EPC数据、TID数据、配件相应的系统信息(原厂零件号、车牌号、VIN、订单号、维修厂信息等)多者之间的信息关联,并将数据存储到服务器;
S5)、验车人员利用手持机RFID读写器验车,读取到电子标签的TID值后,与系统服务器中存储的TID值和EPC数据进行核验,如果匹配成功,则将读取成功的信息写入服务器,记录在该配件的系统信息中(读取成功),否则,反馈并写入读取失败的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了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EPC数据和TID值的双重校验方法的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车辆保险理赔复勘智能反欺诈方法:
还包括赋码人员客户端、验车人员客户端和修理厂客户端:客户端为用户提供服务交互界面,在接受用户输入后呈现数据输出。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服务器接收到定损单,根据定损单得到赋码需求;服务器根据定损单将赋码需求发送到赋码人员客户端;同时获取赋予了二维码的电子标签;
定损单包含车辆信息、车主信息和需要更换的配件等等;
服务器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若干定损单生成定损单列表页面;在定损单列表页面可显示所有定损单,并可以查看定损单的详情;每个配件都需要黏贴一个电子标签进行标识。
获取赋予了二维码的电子标签包括以下步骤:
S1)、给每个电子标签设定特定位数的EPC数据,并将每个EPC数据与电子标签的TID值建立对应关系,并将EPC数据、TID数据及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到服务器中;
S2)、将每个电子标签的EPC数据,分别转换成对应的二维码图形,并将二维码打印到电子标签实物的背面。
这样,就建立了EPC数据、TID值、二维码的对应关系;
S3)、赋码装置将二维码赋予电子标签;
赋予二维码的方式为:使用标签打印机,将二维码打印到对应的标签背面贴纸上;
S4)、赋码人员按电子标签粘贴规范,将电子标签粘贴到目标配件上,并用赋码手机客户端扫描电子标签上的二维码,将该电子标签的EPC数据读取出来并关联至该配件的原厂零件号数据;
这样就实现了配件实物、电子标签实物、电子标签EPC数据、TID数据、配件相应的系统信息(原厂零件号、车牌号、VIN、订单号、维修厂信息等)多者之间的信息关联,并将数据存储到服务器;
2)、赋码人员根据赋码人员客户端接收到的赋码需求对配件进行赋码,得到已赋码配件;
赋码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2.1)、赋码人员根据赋码需求获取配件,采集配件的编码、包装、细节的图片并通过赋码人员客户端上传到服务器;
2.2)、服务器判断此配件是否满足要求;如果满足,执行步骤2.3;如果不满足,则重新执行步骤2.1;
可以人工判断也可以采用现有的图像识别技术进行判断,判断配件的品牌、编码、包装、细节等等是否满足要求。
2.3)、将步骤S3得到的赋予了二维码的电子标签粘贴在配件上,粘贴位置参考标签粘贴规范;采集电子标签粘贴在配件上的图片并通过赋码人员客户端上传到服务器;执行步骤2.4;
若配件存在无法赋码,需提交未赋码原因;
2.4)、对配件上粘贴的电子标签上的二维码进行扫描,并通过赋码人员客户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待检测的电子标签的二维码与储存的二维码进行校验,可有效规避标签被恶意替换的风险;确保防欺诈管理系统的有效性。
服务器根据该二维码生成绑定码,并通过赋码人员客户端发送给赋码人员;赋码完成,粘贴的电子标签的配件作为已赋码配件。
已上传的赋码信息不可修改;
3)、将已赋码配件运送到修理厂,服务器将相应的定损单发送给修理厂客户端,修理厂客户端根据定损单和已赋码配件进行修车;
4)、修理完成后,修理厂客户端将修理完成信息发送给服务器,后台人员根据定损单中的车主信息与车主沟通,预约验车时间、地点;服务器根据定损单和已赋码配件得到需要检验的配件信息;服务器根据预约验车时间、地点、需要检验的配件信息得到预约验车信息;服务器将预约验车信息发送给验车人员客户端;
预约验车信息包括时间、地点、车主信息、车辆信息和需要检验的配件信息;
5)、验车人员客户端根据预约验车信息进行验车;
验车人员在出发验车前需再次与车主确认验车的时间、地点,前往进行验车;
验车包括以下步骤:
5.1)、验车人员根据车辆信息和车主信息来判断车辆和车主是否正确,确认正确后执行步骤5.2;
5.2)、验车人员根据需要检验的配件信息,通过读写器扫描车辆上的配件;读写器将扫描结果通过验车人员客户端发送给服务器;执行步骤5.3;
5.3)、服务器根据扫描结果和需要检验的配件信息判断验车是否通过,并把验车结果发送给验车人员客户端和修理厂客户端;如果验车结果为验车不通过,修理厂客户端接收到的验车结果后需要重新修理,然后重新执行步骤4;如果验车结果为验车通过,则结束。
判断验车是否通过的方法包括:
S5)、验车人员利用手持机RFID读写器验车,读取到电子标签的TID值后,与系统服务器中存储的TID值和EPC数据进行核验,如果匹配成功,则将读取成功的信息写入服务器,记录在该配件的系统信息中(读取成功),否则,反馈并写入读取失败的信息。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若干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EPC数据和TID值的双重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给每个电子标签设定特定位数的EPC数据,并将每个EPC数据与电子标签的TID值建立对应关系,并将EPC数据、TID数据及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到服务器中;
S2)、将每个电子标签的EPC数据,分别转换成对应的二维码图形,并将二维码打印到电子标签实物的背面;
S3)、赋码装置将二维码赋予电子标签;
S4)、赋码人员按电子标签粘贴规范,将电子标签粘贴到目标配件上,并用赋码手机客户端扫描电子标签上的二维码,将该电子标签的EPC数据读取出来并关联至该配件的原厂零件号数据;实现了配件实物、电子标签实物、电子标签EPC数据、TID数据、配件相应的系统信息多者之间的信息关联,并将数据存储到服务器;
S5)、验车人员利用手持机RFID读写器验车,读取到电子标签的TID值后,与系统服务器中存储的TID值和EPC数据进行核验,如果匹配成功,则将读取成功的信息写入服务器,记录在该配件的系统信息中,否则,反馈并写入读取失败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EPC数据和TID值的双重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3)赋予二维码的方式为:使用标签打印机,将二维码打印到对应的标签背面贴纸上。
3.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EPC数据和TID值的双重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服务器接收到定损单,根据定损单得到赋码需求;服务器根据定损单将赋码需求发送到赋码人员客户端;同时获取赋予了二维码的电子标签;
定损单包含车辆信息、车主信息和需要更换的配件等等;
服务器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若干定损单生成定损单列表页面;在定损单列表页面可显示所有定损单,并可以查看定损单的详情;待赋码配件都需要黏贴一个电子标签进行标识;
获取赋予了二维码的电子标签包括以下步骤:
S1)、给每个电子标签设定特定位数的EPC数据,并将每个EPC数据与电子标签的TID值建立对应关系,并将EPC数据、TID数据及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到服务器中;
S2)、将每个电子标签的EPC数据,分别转换成对应的二维码图形,并将二维码打印到电子标签实物的背面;
这样,就建立了EPC数据、TID值、二维码的对应关系;
S3)、赋码装置将二维码赋予电子标签;
赋予二维码的方式为:使用标签打印机,将二维码打印到对应的标签背面贴纸上;
S4)、赋码人员按电子标签粘贴规范,将电子标签粘贴到目标配件上,并用赋码手机客户端扫描电子标签上的二维码,将该电子标签的EPC数据读取出来并关联至该配件的原厂零件号数据;
这样就实现了配件实物、电子标签实物、电子标签EPC数据、TID数据、配件相应的系统信息多者之间的信息关联,并将数据存储到服务器;
2)、赋码人员根据赋码人员客户端接收到的赋码需求对配件进行赋码,粘贴电子标签并将赋码信息上传至服务器;
3)、将已赋码配件运送到修理厂,服务器将相应的定损单发送到修理厂客户端,修理厂接收配件并确认电子标签是否完整,确认后再进行车辆维修;
4)、修理完成并结案后,保险公司后台人员根据定损单中的车主信息与车主沟通,预约验车时间、地点;服务器根据定损单和已赋码配件得到需要检验的配件信息;服务器根据预约验车时间、地点、需要检验的配件信息得到预约验车信息;服务器将预约验车信息发送给验车人员客户端;
预约验车信息包括时间、地点、车主信息、车辆信息和需要检验的配件信息;
5)、验车人员客户端根据预约验车信息进行验车;
验车人员在出发验车前需再次与车主确认验车的时间、地点,前往进行验车;
判断验车是否通过的方法包括:
S5)、验车人员利用手持机RFID读写器验车,读取到电子标签的TID值后,与系统服务器中存储的TID值和EPC数据进行核验,如果匹配成功,则将读取成功的信息写入服务器,记录在该配件的系统信息中,否则,反馈并写入读取失败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EPC数据和TID值的双重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
赋码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2.1)、赋码人员根据赋码需求找到对应配件,采集配件的编码、包装、细节的图片并通过赋码人员客户端上传到服务器;
2.2)、将步骤S3得到的赋予了二维码的电子标签粘贴在配件上,粘贴位置参考标签粘贴规范;采集电子标签粘贴在配件上的图片并通过赋码人员客户端上传到服务器;执行步骤2.4;
若配件存在无法赋码,需提交未赋码原因;
2.3)、对配件上粘贴的电子标签上的二维码进行扫描,并通过赋码人员客户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该二维码生成绑定码,将绑定码与相应配件建立关联,并通过赋码人员客户端将绑定结果反馈给赋码人员;赋码完成,粘贴的电子标签的配件作为已赋码配件;
服务器根据该二维码生成绑定码,并通过赋码人员客户端发送给赋码人员;赋码完成,粘贴的电子标签的配件作为已赋码配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EPC数据和TID值的双重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
验车包括以下步骤:
5.1)、验车人员根据车辆信息和车主信息来判断车辆和车主是否正确,确认正确后执行步骤5.2;
5.2)、验车人员根据需要检验的配件信息,通过读写器扫描车辆上的配件;读写器将扫描结果通过验车人员客户端发送给服务器;执行步骤5.3;
5.3)、服务器根据扫描结果和需要检验的配件信息判断验车是否通过,并把验车结果发送给验车人员客户端和修理厂客户端;如果验车结果为验车不通过,保险公司将对该案件定损赔付金额进行重新评估,然后重新执行步骤4;如果验车结果为验车通过,则结束。
CN202110689978.3A 2021-06-22 2021-06-22 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epc数据和tid值的双重校验方法 Withdrawn CN1134961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9978.3A CN113496131A (zh) 2021-06-22 2021-06-22 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epc数据和tid值的双重校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9978.3A CN113496131A (zh) 2021-06-22 2021-06-22 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epc数据和tid值的双重校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96131A true CN113496131A (zh) 2021-10-12

Family

ID=77997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89978.3A Withdrawn CN113496131A (zh) 2021-06-22 2021-06-22 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epc数据和tid值的双重校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9613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17348A (zh) * 2022-04-08 2022-07-29 邦邦汽车销售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处理的车险复勘系统、方法与电子标签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17348A (zh) * 2022-04-08 2022-07-29 邦邦汽车销售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处理的车险复勘系统、方法与电子标签
CN114817348B (zh) * 2022-04-08 2022-10-14 邦邦汽车销售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处理的车险复勘系统、方法与电子标签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16191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automated processing of physical objects
CN107133754B (zh) 利用生物识别卡和csd跟踪集装箱和物流的系统
US7353990B2 (en) Portable transaction terminal having an image recognition system
US2004009827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assenger and baggage security control in a tansportation system
CN107784498A (zh) 一种车辆加油系统及方法
CN107292978A (zh) 车辆缴费的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368833A (zh) 一种原始凭证处理方法、装置、受理终端和系统
WO2005119539A1 (ja) 動作環境を証明する証明書発行サーバ及び証明システム
CN107016735A (zh) 一种基于自动指纹识别技术的快速验票系统及方法
CN110751448B (zh) 基于区块链的签单返还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60297A (zh) 货物承运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228449A (zh) 车险理赔防欺诈方法和装置
CN113496131A (zh) 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epc数据和tid值的双重校验方法
WO2006029658A1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clearance procedure, a system and a sofware product
CN115563996A (zh) 一种建立epc与tid码对应关系的检测方法
CN111046358A (zh) 一种法律文书远程送达及身份识别签收方法
CN110472976A (zh) 一种二手车交易远程审核的方法
CN105989711A (zh) 营运站出站口门检方法、系统及门检用便携终端
JP2020035151A (ja) 運転手認証装置及び運行管理システム
CN112085438B (zh) 基于数据嵌密的物流自助投保方法
Desai et al. Smart toll collection system using embedded Linux environment
EP2267630A1 (en) Authentication server and line server
WO2017163136A1 (en) A device, a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vehicle rental and/or fleet management
KR20120121700A (ko) 스마트 디바이스를 이용한 신용 카드 결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3468573A (zh) 使用打印的方式进行数字签名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