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87999A - 显示面板、电子设备和显示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电子设备和显示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87999A
CN113487999A CN202110842772.XA CN202110842772A CN113487999A CN 113487999 A CN113487999 A CN 113487999A CN 202110842772 A CN202110842772 A CN 202110842772A CN 113487999 A CN113487999 A CN 1134879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driving
circuit
display
circui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4277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87999B (zh
Inventor
杨明
郭玉珍
张振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4277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879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87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879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879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879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007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 G09G3/2074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using sub-pixel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电子设备和显示控制方法。显示面板包括:像素驱动阵列和发光像素阵列。像素驱动阵列包括多个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第一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子电路和第二驱动子电路,第一驱动子电路呈阵列设置于第一显示区,第二驱动子电路呈阵列设置于第二显示区,第二驱动子电路通过第一引线与至少两个第一驱动子电路连接。发光像素阵列包括多个第一发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呈阵列设置于第一显示区,第一驱动子电路连接第一发光元件。本申请在显示面板的第二显示区通过少量第一引线控制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发光元件,与传统工艺相比,本申请的第一引线数量减少,背板工艺简单。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电子设备和显示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电子设备和显示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全面屏是显示屏发展趋势,因此,将摄像头设置在屏下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目前,屏下摄像头OLED显示面板的摄像头区域对应的发光像素通过引线由其他区域的像素驱动电路进行驱动发光,需要连接两个区域的引线数量较多且布置困难,会导致背板制程十分复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电子设备和显示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像素驱动阵列和发光像素阵列。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和至少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一侧的第二显示区;所述像素驱动阵列包括多个第一像素驱动电路,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子电路和第二驱动子电路,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呈阵列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呈阵列设置于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通过第一引线与至少两个第一驱动子电路连接;所述发光像素阵列包括多个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呈阵列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一一对应。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像素驱动阵列包括多个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呈阵列设置于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发光像素阵列包括多个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呈阵列设置于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发光元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像素驱动阵列包括多个像素驱动单元,所述像素驱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和多个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
所述发光像素阵列包括与多个所述像素驱动单元对应设置的多个发光像素单元,所述发光像素单元包括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所述像素驱动单元内的多个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通过第二引线与对应发光像素单元内的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一一对应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条第一发光控制线和多条第一栅线,每行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与至少两根所述第一发光控制线连接,每根所述第一栅线连接至少一行的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与同一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连接的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驱动子电路连接不同的第一发光控制线。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发光控制电路和第一栅极控制电路、多条第二发光控制线、多条第二栅线、第二发光控制电路和第二栅极控制电路。所述第一发光控制电路向所述第一发光控制线提供第一发光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栅极控制电路向所述第一栅线提供第一栅极控制信号;每根所述第二发光控制线连接一行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每根所述第二栅线连接一行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所述第二发光控制电路向所述第二发光控制线提供第二发光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栅极控制电路向所述第二栅线提供第二栅极控制信号。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显示区与所述第二显示区沿行延伸方向设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三显示区,所述第三显示区与所述第一显示区沿列延伸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呈阵列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呈阵列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沿列延伸方向设置的第一数据线、第二数据线和第三数据线,所述第一数据线设置于所述第二显示区且与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连接,所述第二数据线所在的位置相对所述第二显示区设置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所述第三数据线所在的位置相对所述第一显示区设置于所述第三显示区。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连接线,所述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三数据线。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实施方式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以显示周期进行逐行扫描,进行一次行扫描的所述显示周期包括多个第一复位阶段、多个第一数据写入阶段和多个第一发光阶段,所述显示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复位阶段,向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提供复位信号;在所述第一数据写入阶段,向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提供数据信号和第一栅极控制信号,以将所述数据信号写入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在所述第一发光阶段,向与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连接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提供第一发光控制信号,以驱动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对应的第一发光元件发光;重复上述步骤,依次驱动与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连接的多个第一驱动子电路对应的第一发光元件发光以完成一次行扫描。
本申请在显示面板的第二显示区通过少量第一引线控制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发光元件,与传统工艺相比,本申请的第一引线数量减少,背板工艺简单。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现有的某些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中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中另一种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第一像素驱动电路对应的驱动控制信号的时序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中第一显示区中发光元件阵列排布的示意图;
图8是带有屏下摄像头的OLED显示面板摄像头所在区域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发光元件阵列排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中像素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中第一发光元件中发光控制线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中一种数据线布局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中另一种数据线布局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全面屏是显示屏发展趋势。如何实现摄像头区域高品质显示以及拍照时的高透过率是当下面板厂家研究热点。
目前,屏下摄像头OLED显示面板普遍做法为,摄像头所在第一显示区只存在多个第一发光点,与第一发光点对应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位于第一显示区外围;当摄像头区域所在的第一区域存在n列亚像素或第一发光点时,摄像头左右两侧需分别存在n/2个第一像素驱动电路(如图1所示)。相应地,一个第一像素驱动电路对应一条第一引线,可以发现,一行亚像素高度范围内,摄像头两侧分别存在n/2条第一引线。
对于目前的OLED显示屏,假定PPI=400,则像素周期63.5um。对于目前的摄像头,假设其尺寸为2.54mm,可以发现,摄像头范围内存在40个像素。假定一个像素包含2个亚像素,可以发现,第一区域存在n=80列亚像素;可以发现,在像素高度63.5um范围内,摄像头两侧分别存在n/2=40条第一引线。第一引线通常采用ITO材料,现有工艺下,假定线宽/线间距=3.175um/3.175um。当第一引线周期为6.35um时,像素高度内,可设置63.5/6.35=10条单层引线;40条第一引线,共需要设置4层第一引线,且各层第一引线存在交叠,因此,背板制程复杂且负载较大。
有鉴于此,请参阅图2和图3,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显示面板100包括:像素驱动阵列110、发光像素阵列120、显示区001和至少部分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002。显示区001包括第一显示区101和至少位于第一显示区101一侧的第二显示区102,也即是,第二显示区102可以指的是位于第一显示区101一侧的一个显示区域,也可以指的是位于第一显示区101两侧对应的两个显示区域,本申请以第二显示区102为位于第一显示区101两侧的两个显示区域进行说明。
像素驱动阵列110包括多个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11。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11包括第一驱动子电路1111和第二驱动子电路1112。第一驱动子电路1111呈阵列设置于第一显示区101。第二驱动子电路1112呈阵列设置于第二显示区102,第二驱动子电路1112通过第一引线1与至少两个第一驱动子电路1111连接。图3中表示的是一个第二驱动子电路1112通过第一引线1与两个第一驱动子电路1111连接,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一个第二驱动子电路1112通过第一引线1与两个以上的第一驱动子电路1111连接,从而简化背板内部的电路结构。
发光像素阵列120包括多个第一发光元件121,第一发光元件121呈阵列设置于第一显示区101,第一驱动子电路1111连接第一发光元件121,第一驱动子电路1111在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与第一发光元件121在显示面板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具体地,第一发光元件121为图3中用三角形所标识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子电路1111与第一发光元件121一一对应,即一个第一驱动子电路1111连接一个第一发光元件121,实现对每个第一发光元件121的单独控制。
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11可以为如图4所示的电路,也可以为如图5所示的电路。其中,第一驱动子电路1111位于第一显示区101,第二驱动子电路1112位于第二显示区102内;位于第一显示区101内的第一驱动子电路1111为发光控制单元及发光控制线。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位于第二显示区102的第二驱动子电路1112仅为一种可能。如图5所示为另一种第一像素驱动电路,可以发现,图4和图5中第二驱动子电路112不同。需要说明的是,图4和图5为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11的部分示例,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11还可以是其他电路。
图6为与图5对应的时序图;此处,p=2,p为一个第一像素驱动电路驱动第一显示区101内的第一发光元件121发光的个数,依次通过控制信号EM1和EM2控制开关T7和T6,可依次控制相应的2个第一发光元件121发光;其中,R(n)为第n-1行栅极信号,即图5中的Gn-1,Gn-1可以控制T1打开写入基准信号对T3的栅极进行复位。
第一显示区101中的第一发光元件121的阵列排布情况可以为如图7所示,第一显示区101存在m(行)*n(列)个亚像素及m*n个第一发光元件121,亚像素尺寸为a*b。第一发光元件121呈阵列排布可以使得第一显示区101的像素排布更加规律,提升第一显示区101的显示效果。
此外,可以理解地,图8为带有屏下摄像头的OLED显示面板摄像头所在区域示意图,为了实现非拍照情况下的正常显示,摄像头区域需存在多个发光点。此处的发光点即为本申请中的发光元件。为了实现拍照情况下较高透过率,摄像头所在区域通常不存在遮光金属。
另外,为了实现摄像头区域的高透过率,本申请的显示面板100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第二驱动子电路111)设置在摄像头区域外围。
本申请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二显示区102通过少量第一引线1控制第一显示区101的第一发光元件121发光,与传统工艺相比,本申请的第一引线1数量减少,背板工艺简单。
请一并参阅图9和图10,在某些实施例中,像素驱动阵列110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12,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12呈阵列设置于第二显示区102。发光像素阵列120包括多个第二发光元件122,第二发光元件122呈阵列设置于第二显示区102。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12连接第二发光元件122。具体地,多个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12和多个第二发光元件122一一对应,并通过第二引线2连接。
请结合参阅图11,像素驱动阵列110包括多个像素驱动单元113(也可以称为像素岛),像素驱动单元113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子驱动电路1112和多个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12。
发光像素阵列120包括与多个像素驱动单元113对应设置的多个发光像素单元114,每个发光像素单元114包括多个第二发光元件121,像素驱动单元113内的多个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12通过第二引线与对应发光像素单元114内的多个第二发光元件122一一对应连接。
请参阅图图9和图11,图9中每列发光元件的宽度为a,每行发光元件的高度为b。图11为一行发光元件的高度b范围内的第一显示区101和第二显示区102的示意图。从显示面板100的第一显示区101和第二显示区102整体来看,在一行发光元件高度b范围内,第一显示区101内存在n个第一发光元件121;第二显示区102内存在n个像素驱动单元113。
可以理解地,第一显示区101存在n=2e*p列第一发光元件121(e为第一显示区101中一侧的第一引线1的条数,p为一行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11为驱动第一显示区101内的第一发光元件121发光的个数)。一行发光元件高度b范围内,第一显示区101左、右两侧的第二显示区102分别存在e个像素驱动单元113。每个像素驱动单元113内存在一个第二驱动子电路1112和(N-n)/(2e)个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12。
请结合图2,一个像素驱动单元113内的第二驱动子电路1112与位于第一显示区101的第一驱动子电路1111结合构成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11。在一帧时间内,依次驱动第一显示区101内的p个第一发光元件121发光。此时,一行亚像素b高度范围内,第一显示区101左、右分别存在e=n/(2p)条第一引线,与传统的设计的单侧n/2条第一引线(如图1所示)相比,由e=n/(2p)可以转换为e/(n/2)=1/p(p≥2),1/p(p≥2)毫无疑义地远小于n/2(n远大于2),即,本申请中的第一引线的数量显著减小,摄像头区域PPI可显著提升,背板工艺简单,背板产能显著提升。
请参阅图3,显示面板100包括多条第一发光控制线130和多条第一栅线140(请结合参阅图3)。每行第一驱动子电路1111可以对应与至少两根第一发光控制线130连接,本申请以图3中每行第一驱动子电路1111对应2根第一发光控制线130为例进行说明。每根第一栅线140连接至少一行的第二驱动子电路1112,即包括每根第一栅线140连接一行的第二驱动子电路1112和每根第一栅线140连接两行或两行以上的第二驱动子电路1112两种情况。
每根第一栅线140连接一行的第二驱动子电路1112,可以使得每行第二驱动子电路1112分别与各自对应的第一栅线140连接,实现精准的电路控制。
每根第一栅线140连接两行或两行以上的第二驱动子电路1112,可以指的是相邻两行或相邻两行以上的第二驱动子电路1112共用一根第一栅线140,实现简化线路的目的。
在某些实施例中,与同一第二驱动子电路1112连接的至少两个第一驱动子电路1111连接不同的第一发光控制线130。当第一发光控制线130的数量为2根时,与每个第二驱动子电路1112连接的至少两个第一驱动子电路1111可以与同一行的2根第一发光控制线130一一对应连接。当第一发光控制线130的数量为2根以上时,与每个第二驱动子电路1112连接的至少两个第一驱动子电路1111可以与同一行的多根第一发光控制线130一一对应连接。可以理解地,第一发光控制线130的数量为2根及以上,第一发光控制线130的数量为2根最佳,可以同时分别驱动每行2个不同的第一驱动子电路1111,能够实现不同的驱动效果,且发光控制线的数量比较少,线路简单。
具体地,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当发光控制线130提供相应开启信号后,与该发光控制线130连接的多个发光控制单元131控制第一发光元件121发光。在一帧时长内,多条发光控制线130依次开启,与多条发光控制线130对应的多个第一发光元件121依次发光。
另外,关于发光控制线的材料,请结合图12,由于第一发光元件121内存在阳极,第一发光元件121的阳极材料为ITO/Ag/ITO,这种材料的厚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使得阳极为不透光的效果。为了提升摄像头区域光线透过率,可以将发光控制单元131及第一段的第一发光控制线130(为图12中的第一材料发光控制线)设置在阳极底部,且第一段的第一发光控制线130可以为不透明材料,并在左右相邻阳极空隙内,第二段的第一发光控制线130(为图12中的第二材料发光控制线)为第二种材料设置而成,例如,可以设置为透明导电材料,例如透明导电材料氧化铟锡(ITO)等。可以理解地,由于第一发光元件121的阳极不透光,而相邻阳极的空隙为摄像头区域光线透过的路线,摄像头区域内对应的光线不会从第一发光元件121对应的区域透过,只会从阳极空隙透过,阳极空隙间走线设置为透明导电材料,因此,可以提升摄像头区域的光线透过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OLED的出光方式属于顶发射类型,顶发射OLED是指光从器件顶部射出的OLED,顶发射OLED由于不受基板是否透光的影响,因此。本申请的发光元件的阳极可以为不透光材料构成,阴极则为超薄复合金属电极(金属例如包括镁和银)。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方案也适用于底发射类型OLED器件,由于设计方案相同,本申请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3,在某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发光控制电路150和第一栅极控制电路161,第一发光控制电路150向第一发光控制线130提供第一发光控制信号,第一栅极控制电路161向第一栅线140提供第一栅极控制信号。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多条第二发光控制线170和多条第二栅线180,每根第二发光控制线170连接一行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12,每根第二栅线180连接一行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12。
另外,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13,第一显示区101与第二显示区102沿行延伸方向设置,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三显示区103,第三显示区103与第一显示区101沿列延伸方向设置,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12呈阵列设置在第二显示区102和第三显示区103,第二发光元件122呈阵列设置在第二显示区102和第三显示区103。也即是,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12可以同时分别控制第二显示区102和第三显示区103的第二发光元件122发光。
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二发光控制电路190和第二栅极控制电路162。第二发光控制电路190向第二发光控制线170提供第二发光控制信号,第二栅极控制电路162向第二栅线180提供第二栅极控制信号。
可以理解地,由于第二发光元件122呈阵列设置在第二显示区102和第三显示区103,因此,第二发光控制线170可以同时分别设置在第三显示区103和第二显示区102,对应地,第二栅极控制电路162可以同时分别设置在第三显示区103和第二显示区102中。
可以理解地,背板内部存在两套阵列基板行驱动电路(Emitgatedriver onArray,EOA)和阵列基板行驱动扫描电路(Gate Driver on Array,GOA)。
其中,一套EOA和GOA(即第一发光控制电路150和第一栅极控制电路161)驱动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11。另一套EOA和GOA(即第二发光控制电路190和第二栅极控制电路162)驱动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12。并且,假设,一行发光元件高度b范围内,第一显示区101左、右两侧的第二显示区102分别存在e条第一引线l。第一显示区101两侧的2e条数据线每次为一行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11提供发光信号,以控制第一显示区101内各个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11对应的p个第一发光元件121中的一个发光,在一帧时间内,为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11对应的第一发光元件121提供p次数据信号,实现对一行第一发光元件121的发光控制。
可以发现,如图14所示,对应第一显示区101,每条数据线a共计提供m*p次信号(m为图14中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11的行数,p为一个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11为驱动第一显示区101内的第一发光元件121发光的个数),如图14所示,可以为第一显示区101单独提供对应的2*e条数据线a,该种数据线只为第一显示区提供数据,采用该种设计,可减少水平跨线,背板工艺简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对于显示面板100内的驱动发光元件发光的驱动方式可以为两种:(1)只有摄像头区域采用一帧多扫驱动方式;(2)全屏采用一帧多扫驱动方式。以上两种驱动方式均可以保证摄像头区域的高品质显示。其中,全屏采用一帧多扫驱动方式中可以使得全屏显示都为高品质显示。只有摄像头区域采用一帧多扫驱动方式所需要的能量更少。其中,一帧多扫驱动方式为前文所述的在一帧时长内,多条发光控制线130依次开启,与多条发光控制线130对应的多个第一发光元件121依次发光的驱动方式。
请再次参阅图15,在某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包括沿列延伸方向设置的第一数据线a、第二数据线b和第三数据线c。第一数据线a至少设置于第二显示区102且与第二驱动子电路1112连接,也即是,第一数据线a可以仅仅设置在第二显示区102,也可以同时设置在第二显示区102和第三显示区103。第二数据线b相对第一显示区101设置于第二显示区102和第三显示区103,第三数据线c相对第一显示区101设置于第三显示区103。
此时,图15中显示面板100包括连接线D,连接线D连接第一数据线a和第三数据线c,能够使得显示面板100背板中设置更少的数据线接口,背板上的数据线布局更加简洁。具体地,如图15所示,对应第一显示区101的数据线,也可为第一显示区101外的、且与第一显示区101第一发光元件121同列的第三显示区103内的第二发光元件122提供数据信号,采用该种设计,总数据线及连接线D数量较少,能够使得显示面板100背板中设置更少的数据线接口,背板上的数据线布局更加简洁。
请参阅图16,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200。电子设备200包括显示面板100。电子设备200可以为手机、电脑等屏下可以设置摄像头的设备。本申请的电子设备200通过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二显示区102通过少量第一引线1控制第一显示区101的第一发光元件121(请结合参阅图16),与传统工艺相比,本申请的第一引线1的数量减少,背板工艺简单。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200包括感光器件210,感光器件210相对第一显示区101设置在显示面板100背面。感光器件210可以包括摄像头,环境光传感器、接近传感器和光学指纹模组等。
请参阅图17,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显示面板100。显示面板100以显示周期进行逐行扫描,进行一次行扫描的显示周期包括多个第一复位阶段、多个第一数据写入阶段和多个第一发光阶段,显示控制方法包括:
01:在第一复位阶段,向第二驱动子电路提供复位信号;
02:在第一数据写入阶段,向第二驱动子电路提供数据信号和第一栅极控制信号,以将数据信号写入第二驱动子电路;
03:在第一发光阶段,向与第二驱动子电路连接的其中一个第一驱动子电路提供第一发光控制信号,以驱动第一驱动子电路对应的第一发光元件发光;
04:重复上述步骤,依次驱动与第二驱动子电路连接的多个第一驱动子电路对应的第一发光元件发光以完成一次行扫描。
请结合图18,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控制装置10,显示控制装置10包括复位模块11、数据写入模块12、发光模块13和控制模块14。显示控制装置10可以与显示面板100外接,也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内部。
步骤01可以由复位模块11实现,步骤02可以由数据写入模块12实现,步骤03可以由发光模块13实现,步骤04可以由控制模块14实现。也即是说,复位模块11用于在第一复位阶段,向第二驱动子电路1112提供复位信号;数据写入模块12在第一数据写入阶段,向第二驱动子电路1112提供数据信号和第一栅极控制信号,以将数据信号写入第二驱动子电路1112;发光模块13在第一发光阶段,向与第二驱动子电路1112连接的其中一个第一驱动子电路1111提供第一发光控制信号,以驱动第一驱动子电路1111对应的第一发光元件121发光;控制模块14用于重复上述步骤,依次驱动与第二驱动子电路1112连接的多个第一驱动子电路1111对应的第一发光元件121发光以完成一次行扫描。
可以理解地,由于摄像头区域对应第一显示区101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11,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对于显示面板100内的驱动发光元件发光的驱动方式可以为两种:(1)只有摄像头区域采用一帧多扫驱动方式;(2)全屏采用一帧多扫驱动方式。该方式即为对摄像头区域(对应第一显示区101)采用一帧多扫驱动方式的过程。
具体地,显示面板100以显示周期进行逐行扫描,进行一次行扫描的显示周期包括多个第一复位阶段、多个第一数据写入阶段和多个第一发光阶段。其中,多个表示经过多次扫描。
第一复位阶段中,复位模块11向第二驱动子电路1112提供复位信号,复位信号即为恢复为第二驱动子电路1112的初始状态的电信号。
第一数据写入阶段,数据写入模块12向第二驱动子电路1112提供数据信号和第一栅极控制信号,以将数据信号写入第二驱动子电路1112。数据信号即图4中的Date信号,第一栅极控制信号即为图4中的Gate信号。
第一发光阶段,发光模块13向与第二驱动子电路1112连接的其中一个第一驱动子电路1111提供第一发光控制信号,以驱动第一驱动子电路1111对应的第一发光元件121发光。重复上述步骤,依次驱动与第二驱动子电路1112连接的多个第一驱动子电路111对应的第一发光元件121发光以完成一次行扫描。其中,第一驱动子电路1111、第二驱动子电路1112和第一发光元件121前文已有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9,在像素驱动阵列110包括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12和发光像素阵列120包括第二发光元件122的情况下,进行一次行扫描的显示周期包括第二复位阶段、第二数据写入阶段和第二发光阶段,显示控制方法包括:
05:在第二复位阶段,向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提供复位信号;
06:在第二数据写入阶段,向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提供数据信号和第二栅极控制信号以将数据信号写入第二像素驱动电路;
07:在第二发光阶段,向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提供第二发光控制信号以驱动第二像素驱动电路对应的第二发光元件发光。
请结合图19,步骤05可以由复位模块11实现,步骤06可以由数据写入模块12实现,步骤07可以由发光模块13实现。也即是说,复位模块11还用于在第二复位阶段,向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12提供复位信号;数据写入模块12还用于在第二数据写入阶段,向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12提供数据信号和第二栅极控制信号以将数据信号写入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12;发光模块13还用于在第二发光阶段,向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12提供第二发光控制信号以驱动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12对应的第二发光元件122发光。
可以理解地,由于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对于显示面板100内的驱动发光元件发光的驱动方式可以为两种:(1)只有摄像头区域采用一帧多扫驱动方式;(2)全屏采用一帧多扫驱动方式。因此,该方式即实现了对摄像头区域的扫描,也实现了对摄像头区域以外的其他显示区的扫描,即显示面板100的全屏采用了一帧多扫驱动方式,可以保证摄像头区域的高品质显示,及使得显示面板100的其他区域显示也为高品质显示。其中,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12和第二发光元件122前文已有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和至少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一侧的第二显示区;
像素驱动阵列,所述像素驱动阵列包括多个第一像素驱动电路,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子电路和第二驱动子电路,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呈阵列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呈阵列设置于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通过第一引线与至少两个第一驱动子电路连接;
发光像素阵列,所述发光像素阵列包括多个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呈阵列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驱动阵列包括多个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呈阵列设置于所述第二显示区;
所述发光像素阵列包括多个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呈阵列设置于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发光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驱动阵列包括多个像素驱动单元,所述像素驱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和多个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
所述发光像素阵列包括与多个所述像素驱动单元对应设置的多个发光像素单元,所述发光像素单元包括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所述像素驱动单元内的多个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通过第二引线与对应发光像素单元内的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一一对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条第一发光控制线和多条第一栅线,每行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与至少两根所述第一发光控制线连接,每根所述第一栅线连接至少一行的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与同一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连接的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驱动子电路连接不同的第一发光控制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发光控制电路和第一栅极控制电路、多条第二发光控制线、多条第二栅线、第二发光控制电路和第二栅极控制电路,
所述第一发光控制电路向所述第一发光控制线提供第一发光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栅极控制电路向所述第一栅线提供第一栅极控制信号;
每根所述第二发光控制线连接一行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每根所述第二栅线连接一行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
所述第二发光控制电路向所述第二发光控制线提供第二发光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栅极控制电路向所述第二栅线提供第二栅极控制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与所述第二显示区沿行延伸方向设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三显示区,所述第三显示区与所述第一显示区沿列延伸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呈阵列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呈阵列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沿列延伸方向设置的第一数据线、第二数据线和第三数据线,所述第一数据线至少设置于所述第二显示区且与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连接,所述第二数据线设置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所述第三数据线设置于所述第三显示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连接线,所述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三数据线。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12.一种显示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以显示周期进行逐行扫描,进行一次行扫描的所述显示周期包括多个第一复位阶段、多个第一数据写入阶段和多个第一发光阶段,所述显示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复位阶段,向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提供复位信号;
在所述第一数据写入阶段,向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提供数据信号和第一栅极控制信号,以将所述数据信号写入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
在所述第一发光阶段,向与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连接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提供第一发光控制信号,以驱动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对应的第一发光元件发光;
重复上述步骤,依次驱动与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连接的多个第一驱动子电路对应的第一发光元件发光以完成一次行扫描。
CN202110842772.XA 2021-07-26 2021-07-26 显示面板、电子设备和显示控制方法 Active CN1134879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42772.XA CN113487999B (zh) 2021-07-26 2021-07-26 显示面板、电子设备和显示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42772.XA CN113487999B (zh) 2021-07-26 2021-07-26 显示面板、电子设备和显示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87999A true CN113487999A (zh) 2021-10-08
CN113487999B CN113487999B (zh) 2023-08-25

Family

ID=77943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42772.XA Active CN113487999B (zh) 2021-07-26 2021-07-26 显示面板、电子设备和显示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87999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4182A (zh) * 2004-08-30 2006-03-08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用于发光显示器的信号驱动方法与设备
CN105528997A (zh) * 2016-02-04 2016-04-27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电路、驱动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CN110648622A (zh) * 2019-10-31 2020-01-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706649A (zh) * 2019-10-31 2020-01-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462545A (zh) * 2020-12-02 2021-03-0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10109639A1 (en) * 2019-10-09 2021-04-15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Single-chip device for driving a panel including fingerprint sensing pixels, display pixels and touch sensors, electronic module therefo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ingle-chip device
CN112928149A (zh) * 2021-04-02 2021-06-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13053290A (zh) * 2021-03-10 2021-06-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096581A (zh) * 2021-04-16 2021-07-0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161402A (zh) * 2021-04-23 2021-07-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US20210390904A1 (en) * 2018-04-19 2021-12-16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panel, method of driving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4182A (zh) * 2004-08-30 2006-03-08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用于发光显示器的信号驱动方法与设备
CN105528997A (zh) * 2016-02-04 2016-04-27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电路、驱动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US20210390904A1 (en) * 2018-04-19 2021-12-16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panel, method of driving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10109639A1 (en) * 2019-10-09 2021-04-15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Single-chip device for driving a panel including fingerprint sensing pixels, display pixels and touch sensors, electronic module therefo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ingle-chip device
CN110648622A (zh) * 2019-10-31 2020-01-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706649A (zh) * 2019-10-31 2020-01-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462545A (zh) * 2020-12-02 2021-03-0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053290A (zh) * 2021-03-10 2021-06-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928149A (zh) * 2021-04-02 2021-06-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13096581A (zh) * 2021-04-16 2021-07-0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161402A (zh) * 2021-04-23 2021-07-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87999B (zh) 2023-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354661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JP7379716B2 (ja) 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CN107610636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232892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782416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010945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695932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402743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186021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20518942A (ja)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パネル、その作製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11834395A (zh) 透明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
US20220093702A1 (en) Display devices and display panels
CN112864217B (zh)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11179831A (zh) 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2462545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4011776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017549A (zh)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1430433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648695B (zh) 显示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设备
CN216623636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674689B (zh) 显示面板
CN113078201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487999B (zh) 显示面板、电子设备和显示控制方法
CN112420778A (zh) 显示装置
CN214122618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