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87973A - 柔性盖板、组合盖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柔性盖板、组合盖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87973A
CN113487973A CN202110837021.9A CN202110837021A CN113487973A CN 113487973 A CN113487973 A CN 113487973A CN 202110837021 A CN202110837021 A CN 202110837021A CN 113487973 A CN113487973 A CN 1134879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layer
flexible
film layer
bo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3702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87973B (zh
Inventor
杨超
陈立强
庞孟媛
李俊杉
张胜星
杨恕权
周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3702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879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879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879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879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879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柔性盖板、组合盖板及显示装置;柔性盖板具有相互连接的折弯区和平面区,折弯区与平面区沿第一方向排列,柔性盖板包括柔性无机材料层、第一聚合物膜层和降反膜层;柔性无机材料层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在第一面设置有凹槽,凹槽位于折弯区,凹槽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第一聚合物膜层设于柔性无机材料层的第一面,且部分填充至凹槽内;降反膜层设于第一聚合物膜层的远离柔性无机材料层的一侧,降反膜层的折射率小于第一聚合物膜层的折射率。降反膜层可以降低柔性盖板的反射率。凹槽的边沿处产生的亮线,也会被减弱;多次折弯后不容易产生折痕,从而提高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柔性盖板、组合盖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柔性盖板、包括该柔性盖板的组合盖板及包括该组合盖板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折叠显示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围绕其弯折形态、弯折半径及抗冲击性提升有极大研究前景,显示产品中的柔性盖板可以在保证抗冲击性同时,提升弯折性能。
但是,目前的柔性盖板表面抗刮擦性不足、不容易握持,而且在折弯的边沿处有亮线,以及折弯一定次数后会产生折痕;从而使得现有显示产品显示效果不好。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柔性盖板、包括该柔性盖板的组合盖板及包括该组合盖板的显示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柔性盖板,具有相互连接的折弯区和平面区,所述折弯区与所述平面区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柔性盖板包括:
柔性无机材料层,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在所述第一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折弯区,所述凹槽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第一聚合物膜层,设于所述柔性无机材料层的所述第一面,且部分填充至所述凹槽内;
降反膜层,设于所述第一聚合物膜层的远离所述柔性无机材料层的一侧,所述降反膜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聚合物膜层的折射率。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降反膜层的厚度d=n2λ/4,式中,n2为所述降反膜层的折射率,λ为射入所述柔性盖板的光线的波长。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盖板还包括:
保护膜层,设于所述降反膜层的远离所述柔性无机材料层的一侧。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盖板还包括:
第一耐磨层,设于所述第一聚合物膜层与所述降反膜层之间。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盖板还包括:
第二聚合物膜层,设于所述第二面;
第二耐磨层,设于所述第二聚合物膜层的远离所述柔性无机材料层的一侧。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组合盖板,包括:
柔性盖板,是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柔性盖板;
固定曲面盖板,具有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平面部和曲面部,所述曲面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平面部的一端平滑连接于所述曲面部的所述第一端,所述柔性盖板平滑连接于所述固定曲面盖板,且从所述曲面部的所述第二端伸出,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组合盖板还包括:
第一键合层,键合于所述固定曲面盖板与所述柔性盖板之间。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曲面部的所述第二端设置有第一键合平面,在所述柔性盖板的靠近所述曲面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键合平面,所述第一键合平面与所述第二键合平面之间设置所述第一键合层。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组合盖板还包括:
第一连接条,设于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且位于远离所述平面部的一侧,以使所述第二端的端面靠近所述平面部的部分形成第一抵靠面,所述第一连接条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条的靠近所述平面部的一面为所述第一键合平面,所述第一键合平面与所述平面部平行;
第二连接条,设于所述柔性盖板的靠近所述曲面部的一端,且位于靠近所述平面部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条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条的远离所述平面部的一面为所述第二键合平面,所述第二连接条的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条的一端面为第二抵靠面,所述第二键合平面与所述平面部平行,所述第一键合平面与所述第二键合平面之间设置所述第一键合层;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条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连接条的宽度,以使所述第一抵靠面与所述第二抵靠面相互贴合,且所述第二连接条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一抵靠面的高度,以使所述柔性盖板的靠近所述平面部的一面与所述曲面部平滑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曲面部的所述第二端设置有凹陷部,在柔性盖板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凹陷部配合的突出部,至少所述凹陷部与所述突出部之间设置所述第一键合层。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曲面盖板的内侧面为第一键合面,所述柔性盖板的靠近所述固定曲面盖板的一面的部分为第二键合面,所述第二键合面与所述第一键合面之间设置所述第一键合层。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组合盖板,是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盖板;
连接层,设于所述组合盖板的内侧;
显示面板,设于所述连接层的远离所述组合盖板的一侧。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层为第二键合层。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设于所述柔性盖板的远离所述固定曲面盖板的一侧。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偏光片,设于所述粘接层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
支撑板,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远离所述组合盖板的一侧。
本公开的柔性盖板,在柔性无机材料层的第一面设置有凹槽,凹槽位于折弯区,使得柔性无机材料层的在折弯区的厚度减小,满足柔性盖板的折弯性能,而且保证了柔性无机材料层的在平面区的厚度,使其能够保持要求的抗冲击性能;在柔性无机材料层的第一面设置有第一聚合物膜层,第一聚合物膜层部分填充至凹槽内,第一聚合物膜层保证柔性盖板折弯性能的前提下,提升柔性无机材料层的表面强度和抗冲击能力;在第一聚合物膜层的远离柔性无机材料层的一侧设置有降反膜层,降反膜层的折射率小于第一聚合物膜层的折射率,通过反射率公式计算可以得到降反膜层可以降低柔性盖板的反射率。凹槽的边沿是第一聚合物膜层与柔性无机材料层结合处,由于两者的折射率的不同导致对射入柔性盖板的光线产生反射而产生的亮线,由于反射率的降低亮线也会被减弱;另外,由于反射率的降低,在熄屏状态下,折痕目视不明显。另外,由于柔性盖板反射率的降低,有利于形成一体黑的效果。
本公开的组合盖板,固定曲面盖板包括平滑连接的平面部和曲面部,柔性盖板平滑连接于固定曲面盖板,且从曲面部的第二端伸出,并沿第一方向延伸;固定曲面盖板的刚性强、抗刮擦性强、容易握持,而且柔性盖板可以折叠或展开,展开后可增加显示区域,实现大屏幕显示;能够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相关技术中柔性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柔性盖板一示例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柔性盖板另一示例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柔性盖板的降反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组合盖板一示例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8为图5中的组合盖板的形成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组合盖板另一示例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I所指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组合盖板再一示例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的固定曲面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1中的柔性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公开显示装置一示例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的显示装置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公开显示装置另一示例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公开显示装置再一示例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相关技术中:1、柔性无机材料层;2、保护膜;3、OCA光学胶。
本公开中:1、柔性盖板;C、折弯区;P、平面区;
11、柔性无机材料层;111、凹槽;12、第一聚合物膜层;13、降反膜层;14、保护膜层;15、第一耐磨层;16、第二聚合物膜层;17、第二耐磨层;18、第二连接条;181、第二抵靠面;182、第二键合平面;19、突出部;
2、固定曲面盖板;21、平面部;22、曲面部;23、第一连接条;231、第一抵靠面;232、第一键合平面;24、凹陷部;
31、第一键合层;32、第二键合层;
4、连接层;5、显示面板;6、偏光片;7、支撑板;8、无机层;9、压合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
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参照图1所示,在相关技术中,柔性盖板1可以包括柔性无机材料层1,柔性无机材料层1的厚度大约为100微米,柔性无机材料层1的材料可以是UFG(Ultra Foldable Glass,超可折叠玻璃),还可以是超薄玻璃(Ultra-thin glass,UTG)。由于柔性无机材料层1的表面强度不足,容易破碎,在柔性无机材料层1的两侧面粘接有保护膜2,保护膜2的材质可以是CPI(Colorless Polyimide,无色聚酰亚胺)或者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采用无色聚酰亚胺时,其的厚度大约为60微米;采用PET时,其的厚度大约为90微米。保护膜2与柔性无机材料层1之间可以通过OCA(Optically ClearAdhesive)光学胶3粘接。那么,图1所示的柔性盖板的厚度最少为220微米或280微米(没有计算两层OCA光学胶的厚度)。
本公开示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柔性盖板1,如图2和图3所示,该柔性盖板1具有相互连接的折弯区C和平面区P,折弯区C与平面区P沿第一方向排列,柔性盖板1可以包括柔性无机材料层11、第一聚合物膜层12以及降反膜层13;柔性无机材料层1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在第一面设置有凹槽111,凹槽111位于折弯区C,凹槽111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第一聚合物膜层12设于柔性无机材料层11的第一面,且部分填充至凹槽111内;降反膜层13设于第一聚合物膜层12的远离柔性无机材料层11的一侧,降反膜层13的折射率小于第一聚合物膜层12的折射率。
本公开的柔性盖板1,凹槽111位于折弯区C,使得柔性无机材料层11的在折弯区C的厚度减小,满足柔性盖板1的折弯性能,而且保证了柔性无机材料层11的在平面区P的厚度,使其能够保持要求的抗冲击性能;第一聚合物膜层12保证柔性盖板1折弯性能的前提下,提升柔性无机材料层11的表面强度和抗冲击能力;通过反射率公式计算可以得到降反膜层13可以降低柔性盖板1的反射率。凹槽111的边沿是第一聚合物膜层12与柔性无机材料层11结合处,由于两者的折射率的不同导致对射入柔性盖板的光线产生反射而产生的亮线,由于反射率的降低亮线也会被减弱;另外,相对于现有技术,没有设置保护膜(CPI或PET)和OCA光学胶,因此,多次折弯后不容易产生折痕,从而提高显示效果。
柔性盖板1具有相互连接的折弯区C和平面区P,柔性盖板1在折弯区C可以进行折弯形成弧形。折弯区C可以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平面区P也可以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在折弯区C和平面区P设置为多个的情况下,相邻两个折弯区C之间可以连接有一个平面区P,相邻两个平面区P之间可以连接一个折弯区C。折弯区C与平面区P沿第一方向排列,第一方向与折弯区C的折弯方向垂直。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柔性无机材料层1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柔性无机材料层11的厚度大约为100微米。在第一面设置有一个凹槽111。该凹槽111位于折弯区C,该凹槽111的宽度与折弯区C的宽度可以基本相同;该凹槽111沿第二方向延伸,该凹槽111的长度与折弯区C的长度可以基本相同,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凹槽111的深度可以为30微米、50微米、70微米等等。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示例实施方式中,在折弯区C还可以设置有多个凹槽111,多个凹槽111并列设置,且多个凹槽111均沿第二方向延伸;多个凹槽111的长度相同,且多个凹槽111的长度均可以与折弯区C的长度基本相同;多个凹槽111的宽度可以相同,且多个凹槽111的宽度均小于折弯区C的宽度。
需要说明的是,长度方向与第二方向一致,宽度方向与第一方向一致。
柔性无机材料层11的材料可以是UFG(Ultra Foldable Glass,超可折叠玻璃),还可以是超薄玻璃(Ultra-thin glass,UTG)。柔性无机材料层11起到保护柔性显示面板5的作用,且提高显示装置的整体抗冲击性能;而且在折弯区C设置凹槽111,使得柔性无机材料层11的在折弯区C的厚度减小,满足柔性盖板1的折弯性能;而且保证了柔性无机材料层11的在平面区P的厚度,使其能够保持要求的抗冲击性能。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第一聚合物膜层12设于柔性无机材料层11的第一面,且部分填充至凹槽111内将凹槽111填满;第一聚合物膜层12的厚度可以为12微米、22微米或32微米。第一聚合物膜层12的模量小于柔性无机材料层11的模量,使得第一聚合物膜层12相对于柔性无机材料层11更容易折弯;在柔性无机材料层11的折弯区C设置凹槽111后,柔性无机材料层11在折弯区C的抗冲击能力会降低。设置第一聚合物膜层12可以保证柔性盖板1折弯性能的前提下,提升柔性无机材料层11的表面强度和抗冲击能力。但是,凹槽111的边沿是第一聚合物膜层12与柔性无机材料层11结合处,由于第一聚合物膜层12与柔性无机材料层11的折射率的不同导致对射入柔性盖板的光线产生反射而产生的亮线。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第一耐磨层15设于第一聚合物膜层12的远离柔性无机材料层11的一侧,第一耐磨层15为HC(Hard Coating)膜层。第一耐磨层15的厚度大于或等于3纳米且小于或等于5纳米。第一耐磨层15可以对第一聚合物膜层12进行保护,防止降反膜层13对第一聚合物膜层12的破坏。当然,在本公开的另外一些示例实施方式中,可以不设置第一耐磨层15。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降反膜层13设于第一耐磨层15的远离柔性无机材料层11的一侧,降反膜层13为AR(Anti-Reflection)膜层。降反膜层13的厚度大约为12纳米,降反膜层13的折射率小于第一聚合物膜层12的折射率。降反膜层13能够起到降低柔性盖板1反射率的作用,具体原理如下:
根据反射率计算公式可以得到本示例实施方式的柔性盖板1的反射率R为:
Figure BDA0003177486930000091
式中,n1为空气的折射率,取值可以为1,n2为降反膜层13的折射率,n3为第一聚合物膜层12的折射率。
不设置降反膜层13的柔性盖板1的反射率为:
Figure BDA0003177486930000092
式中,n1为空气的折射率,取值可以为1,n3为第一聚合物膜层12的折射率。
参照图4所示,当
Figure BDA0003177486930000093
即n2<n3时,R<R0,即本公开的柔性盖板1的膜层结构可实现降反功能。理论上,当
Figure BDA0003177486930000094
时,降反膜层13的反射光R1与第一聚合物膜层12的反射光R2之间的相位差为λ/2;且降反膜层13的光学厚度为λ/4(降反膜层13的几何厚度d为d=n2λ/4,n2为降反膜层13的折射率)时,两种反射光相消,即实现反射率的进一步降低。由于反射率的降低上述在第一聚合物膜层12与柔性无机材料层11结合处产生的亮线也会被减弱,以提高显示效果。
而且,相对于图1所示的柔性盖板1的结构没有设置保护膜(CPI或PET)和OCA光学胶,因此,多次折弯后不容易产生折痕,从而进一步提高显示效果。
降反膜层13可以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形成,即在设定的压力和功率下,通入设定量的SiH4、N2O、H2,沉积设定时间段即可得到需要的降反膜层13。降反膜层13的厚度与折射率可以通过控制上述气体混合比、plasma(等离子体)密度、真空度实现。另外,降反膜层13还可以可采用卷对卷镀膜工艺形成。
经过检测,现有技术中柔性盖板1的反射率为5.5%左右,本公开的柔性盖板1的反射率可以降至为3%以下。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在降反膜层13的远离柔性无机材料层11的一侧设置有保护膜层14,保护膜层14为AF(Anti-Figure)膜层,保护膜层14的厚度大于或等于3纳米且小于或等于5纳米。保护膜层14能够起到抗指纹及抗刮擦的作用,使得该柔性盖板1可以作为显示装置的最外层盖板使用,有利于显示装置的整体减薄。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示例实施方式中,可以不设置保护膜层14。
需要说明的是,保护膜层14对降反效果基本无影响。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参照图3所示,由于柔性无机材料层11的表面强度不足,容易破碎,在柔性无机材料层11的第二面还可以设置第二聚合物膜层16以及第二耐磨层17,即柔性盖板1还可以包括第二聚合物膜层16以及第二耐磨层17;第二聚合物膜层16设于柔性无机材料层11第二面,第二聚合物膜层16的厚度大约为20微米。第二耐磨层17设于第二聚合物膜层16的远离柔性无机材料层11的一侧,第二耐磨层17的厚度大于或等于3纳米且小于或等于5纳米。第二耐磨层17可以对第二聚合物膜层16进行保护,防止外界物体对第二聚合物膜层16的破坏。第二聚合物膜层16以及第二耐磨层17可以对柔性无机材料层11进行保护,避免其破碎。
由于,降反膜层13、保护膜层14、第一耐磨层15以及第二耐磨层17均为纳米级,而柔性无机材料层11、第一聚合物膜层12以及第二聚合物膜层16为微米级,该柔性盖板1的厚度主要取决于柔性无机材料层11、第一聚合物膜层12以及第二聚合物膜层16的厚度,该三者的厚度之和最大为:100微米+32微米+20微米=152微米,因此,本公开的柔性盖板1的厚度相较于图1中所示的柔性盖板的厚度要薄很多,从而使柔性盖板的透过率提升,显示装置的整体功耗下降。
另外,保护膜层14、第一耐磨层15以及第二耐磨层17均可以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形成,第一聚合物膜层12和第二聚合物膜层16均可以为多种有机材料混合液,采用涂布、固化工艺形成,使得该柔性盖板1贴合工艺减少,良率提升。
进一步的,本公开示例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组合盖板,参照图5-图13所示,该组合盖板可以包括柔性盖板1和固定曲面盖板2;柔性盖板1是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柔性盖板1。固定曲面盖板2具有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平面部21和曲面部22,曲面部2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平面部21的一端平滑连接于曲面部22的第一端,柔性盖板1平滑连接于固定曲面盖板2,且从曲面部22的第二端伸出,并沿第一方向延伸。
本公开的组合盖板,固定曲面盖板2的刚性强、抗刮擦性强、容易握持,而且柔性盖板1可以折叠或展开,展开后可增加显示区域,实现大屏幕显示;能够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
柔性盖板1的具体结构上述已经进行了详细说明,因此,此处不再赘述;而且该组合盖板还具有上述柔性盖板1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固定曲面盖板2的材质为常规玻璃盖板,例如,GG3(Gorilla Glass3,第三代大猩猩玻璃)、GG5(Gorilla Glass5,第五代大猩猩玻璃)、DT-star(化学强化玻璃)。GG3是环保型铝硅钢化玻璃,具防弹功能的特种玻璃,非故意损坏不会造成划痕。固定曲面盖板2的的厚度大约为0.55mm。
参照图5所示,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固定曲面盖板2具有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平面部21和曲面部22,平面部21可以设置为矩形。曲面部2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平面部21的一端平滑连接于曲面部22的第一端,柔性盖板1平滑连接于固定曲面盖板2,且从曲面部22的第二端伸出,并沿第一方向延伸。
具体来说,平面部21可以设置为长方形;平面部21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曲面部22平滑连接于平面部21的一侧,例如,曲面部22可以平滑连接于平面部21的一侧长边,使得曲面部22沿平面部21的长边延伸。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示例实施方式中,曲面部22可以平滑连接于平面部21的一侧短边,使得曲面部22沿平面部21的短边延伸;平面部21还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曲面部22的延伸方向与平面部21的边沿的延伸方向一致,该边沿是平面部21的与曲面部22连接的边沿。
曲面部22在第一基准面上的正投影为半圆弧,第一基准面与第一曲面部22的延伸方向垂直。即第一基准面与上述边沿垂直,上述边沿为平面部21的与曲面部22连接的边沿。具体地,曲面部22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第一曲面在第一基准面上的正投影为半圆弧线,第二曲面的在第一基准面上的正投影也为半圆弧线;两个半圆弧线相互平行,两个半圆弧线连接形成半圆弧形。
第一曲面与第一平面连接,且第一曲面与第一平面相切;第二曲面与第二平面连接,且第二曲面与第二平面相切,即使得曲面部22与平面部21平滑连接。
曲面部22的长度与平面部21的长度可以相同。
柔性盖板1平滑连接于固定曲面盖板2,柔性盖板1与固定曲面盖板2之间的连接通过以下三个示例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6所示,柔性盖板1与固定曲面盖板2可以通过两个平面键合而连接,即在曲面部22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键合平面232,在柔性盖板1一端设置有第二键合平面182,第一键合平面232与第二键合平面182之间设置第一键合层31。
参照图6所示,具体来说,组合盖板还可以包括第一连接条23和第二连接条18。第一连接条23设于第二端的端面,且位于远离平面部21的一侧,以使第二端的端面靠近平面部21的部分形成第一抵靠面231。第一连接条23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连接条23的延伸长度可以与曲面部22的延伸长度相同,第一连接条23的靠近平面部21的一面为第一键合平面232,第一键合平面232与平面部21平行。
第二连接条18设于柔性盖板1的靠近曲面部22的一端,在第二连接条18的厚度小于柔性盖板1的厚度的情况下,第二连接条18位于靠近平面部21的一侧;第二连接条18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连接条18的延伸长度可以与曲面部22的延伸长度相同;第二连条的远离平面部21的一面为第二键合平面182,第二连接条18的靠近第一连接条23的一端面为第二抵靠面181,第二键合平面182与平面部21平行,使得第二键合平面182与第一键合平面232平行,第一键合平面232与第二键合平面182之间设置第一键合层31,通过第一键合层31将第一键合平面232与第二键合平面182固定连接,从而将柔性盖板1与固定曲面盖板2连接为一体。
第二连接条18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连接条23的宽度,以使第一抵靠面231与第二抵靠面181相互贴合,且第二连接条18的厚度等于第一抵靠面231的高度,以使柔性盖板1的靠近平面部21的一面与曲面部22平滑连接,为后续连接显示面板5提供平滑的基底层。
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示例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条18的厚度可以等于柔性盖板1的厚度。另外,第一键合平面232可以与平面部21不平行,而是形成设定角度;对应的,第二键合平面182也与平面部21也不平行,而是形成设定角度,只要第一键合平面232与第二键合平面182平行即可。
还有,还可以将第一连接条23设于靠近平面部21的一侧,以使第二端的端面远离平面部21的部分形成第一抵靠面231。第一连接条23的远离平面部21的一面为第一键合平面232。
第二连接条18设于远离平面部21的一侧,第二连条的靠近平面部21的一面为第二键合平面182,第二连接条18的靠近第一连接条23的一端面为第二抵靠面181,第一键合平面232与第二键合平面182之间设置第一键合层31,通过第一键合层31将第一键合平面232与第二键合平面182固定连接,从而将柔性盖板1与固定曲面盖板2连接为一体。
第二连接条18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连接条23的宽度,以使第一抵靠面231与第二抵靠面181相互贴合,且第一连接条23的厚度等于第二抵靠面181的高度,以使柔性盖板1的靠近平面部21的一面与曲面部22平滑连接,为后续连接显示面板5提供平滑的基底层。
第一键合层31的具体形成过程如下:参照图6所示,首先,在第一键合平面232上采用PECVD或者sputter形成无机层8,无机层8的材质可以是Si、SiNx等等,无机层8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1nm且小于或等于10nm。在第二键合平面182上采用PECVD或者sputter形成无机层8,无机层8的材质可以是Si、SiNx等等,无机层8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1nm且小于或等于10nm。当然,也可用金属氧化物层、无机层8掺假金属离子等替代无机层8。
然后,参照图7所示,对上述两层无机层8均进行表面活化处理,以提高二者的键合能力。表面活化采用plasma(等离子体),通过水滴角管控表面能。
最后,参照图8所示,图中箭头方向为压力方向,在设定压力下,利用常温真空贴合技术通过压合板9施压使两个无机层8键合形成第一键合层31,第一键合层31为Si-Si键合层。其中,示例的真空度为1Pa,键合时的设定压力为5kN,键合维持时间为3分钟。需要说明的是,提高温度与提高真空度均可以对键合强度有一定提升。
通过第一键合层31实现柔性盖板1与固定曲面盖板2的连接,避免使用OCA光学胶,从而避免由于OCA光学胶引起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异常。
另外,在本公开的另外一些示例实施方式中,在曲面部22的第二端设置有凹陷部24,在柔性盖板1一端设置有与凹陷部24配合的突出部19,凹陷部24的内壁与突出部19之间设置第一键合层31。
具体来讲,参照图9和图10所示,凹陷部24可以设置在图6所示的示例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连接条23上,且位于第一键合平面232,凹陷部24可以设置为一个也可以间隔设置为多个;凹陷部24的与第二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可以是矩形。突出部19可以设置在图6所示的示例实施方式中的第二连接条18上,且位于第二键合平面182,突出部19的与第二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可以是矩形;突出部19可以设置为一个也可以间隔设置为多个,只要突出部19与凹陷部24相匹配即可。在凹陷部24的内壁与突出部19之间设置有第一键合层31,在第一键合平面232与第二键合平面182之间也设置有第一键合层31,通过第一键合层31将第一键合平面232与第二键合平面182以及突出部19与凹陷部24固定连接,从而将柔性盖板1与固定曲面盖板2连接为一体。
可以理解的是,凹陷部24以及突出部19的与第二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还可以梯形、半圆形等等。
另外,在本公开的其他一些示例实施方式中,凹陷部24也可以与突出部19相对调设置,即突出部19也可以设置在图6所示的示例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连接条23上,且位于第一键合平面232;凹陷部24也可以设置在图6所示的示例实施方式中的第二连接条18上,且位于第二键合平面182。还有,凹陷部24还可以设置在曲面部22的第二端的端面,对应的,突出部19还可以设置在柔性盖板1的靠近曲面部22的一端的端面,只要保证柔性盖板1的靠近平面部21的一面与曲面部22平滑连接即可。
在本公开的再一些示例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1、图12和图13所示,固定曲面盖板2的内侧面为第一键合面,即固定曲面盖板2的全部内侧面为第一键合面形成有无机层8;柔性盖板1的靠近固定曲面盖板2的一面的部分为第二键合面形成有无机层8,第二键合面与第一键合面之间设置第一键合层31,即固定曲面盖板2的全部内侧面均设置有第一键合层31,在第一键合层31的远离固定曲面盖板2的一侧设置有柔性盖板1。柔性盖板1的折弯区C没有与固定曲面盖板2相对设置,使得柔性盖板1在折弯处可以进行折弯形成较小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曲面盖板2的内侧指的是曲面部22的圆心所在的一侧,曲面部22与平面部21连接后形成一个半包围形的结构,半包围结构的内侧即为固定曲面盖板2的内侧。
进一步的,本公开示例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参照图14-图17所示,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组合盖板、连接层4以及显示面板5;组合盖板是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盖板;连接层4设于组合盖板的内侧;显示面板5设于连接层4的远离组合盖板的一侧。
组合盖板的具体结构上述已经进行了详细说明,因此,此处不再赘述;而且该显示装置还具有上述组合盖板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4所示,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偏光片6和支撑板7;偏光片6设于连接层4与显示面板5之间;支撑板7设于显示面板5的远离组合盖板的一侧。即显示装置从外到内依次为组合盖板、连接层4、偏光片6、显示面板5以及支撑板7。
参照图15所示,柔性盖板1的折弯区C没有与固定曲面盖板2相对设置,使得柔性盖板1在折弯处可以进行折弯形成较小的结构。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6所示,连接层4为第二键合层32。第二键合层32的具体形成过程与第一键合层31的具体形成过程相同,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第二键合层32实现偏光片6与组合盖板的连接,避免使用OCA光学胶,从而避免由于OCA光学胶引起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异常。而且,OCA光学胶对高低温较为敏感,无胶贴合可有效避免高低温环境对OCA光学胶的模量带来的影响,避免对柔性显示面板5的损伤。而且,用第二键合层32代替OCA光学胶可以进一步减薄显示装置的厚度。
参照图17所示,在组合盖板是图13所示的组合盖板的情况下,显示面板5设于柔性盖板1的远离固定曲面盖板2的一侧。制备该显示装置时,可以先将显示面板5贴合至柔性盖板1上面。参照图12和图13所示,然后在柔性盖板1与固定曲面盖板2贴合的部分以及固定曲面盖板2的内侧面进行镀无机层8,对两层无机层8进行表面活化处理后,将两层无机层8进行压合形成第一键合层31。本实施例优势在于两部分盖板贴合面积更大,键合强度更好。也可避免显示面板5与柔性盖板1及固定曲面两部分贴合带来的工艺问题。
当然,在本公开的另外一些示例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散热膜、背膜、触控层以及主控电路板等等。
而该显示装置的具体类型不受特别的限制,本领域常用的显示装置类型均可,具体例如手机等移动装置、手表等可穿戴设备、VR装置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该显示设备的具体用途进行相应地选择,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该显示装置除了显示面板以外,还包括其他必要的部件和组成,以显示器为例,具体例如外壳、电路板、电源线,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该显示装置的具体使用要求进行相应地补充,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5)

1.一种柔性盖板,具有相互连接的折弯区和平面区,所述折弯区与所述平面区沿第一方向排列,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盖板包括:
柔性无机材料层,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在所述第一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折弯区,所述凹槽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第一聚合物膜层,设于所述柔性无机材料层的所述第一面,且部分填充至所述凹槽内;
降反膜层,设于所述第一聚合物膜层的远离所述柔性无机材料层的一侧,所述降反膜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聚合物膜层的折射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反膜层的厚度d=n2λ/4,式中,n2为所述降反膜层的折射率,λ为射入所述柔性盖板的光线的波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盖板还包括:
保护膜层,设于所述降反膜层的远离所述柔性无机材料层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盖板还包括:
第一耐磨层,设于所述第一聚合物膜层与所述降反膜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盖板还包括:
第二聚合物膜层,设于所述第二面;
第二耐磨层,设于所述第二聚合物膜层的远离所述柔性无机材料层的一侧。
6.一种组合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盖板,是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柔性盖板;
固定曲面盖板,具有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平面部和曲面部,所述曲面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平面部的一端平滑连接于所述曲面部的所述第一端,所述柔性盖板平滑连接于所述固定曲面盖板,且从所述曲面部的所述第二端伸出,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盖板还包括:
第一键合层,键合于所述固定曲面盖板与所述柔性盖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盖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曲面部的所述第二端设置有第一键合平面,在所述柔性盖板的靠近所述曲面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键合平面,所述第一键合平面与所述第二键合平面之间设置所述第一键合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盖板还包括:
第一连接条,设于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且位于远离所述平面部的一侧,以使所述第二端的端面靠近所述平面部的部分形成第一抵靠面,所述第一连接条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条的靠近所述平面部的一面为所述第一键合平面,所述第一键合平面与所述平面部平行;
第二连接条,设于所述柔性盖板的靠近所述曲面部的一端,且位于靠近所述平面部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条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条的远离所述平面部的一面为所述第二键合平面,所述第二连接条的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条的一端面为第二抵靠面,所述第二键合平面与所述平面部平行,所述第一键合平面与所述第二键合平面之间设置所述第一键合层;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条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连接条的宽度,以使所述第一抵靠面与所述第二抵靠面相互贴合,且所述第二连接条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一抵靠面的高度,以使所述柔性盖板的靠近所述平面部的一面与所述曲面部平滑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9所述的组合盖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曲面部的所述第二端设置有凹陷部,在柔性盖板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凹陷部配合的突出部,至少所述凹陷部与所述突出部之间设置所述第一键合层。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曲面盖板的内侧面为第一键合面,所述柔性盖板的靠近所述固定曲面盖板的一面的部分为第二键合面,所述第二键合面与所述第一键合面之间设置所述第一键合层。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组合盖板,是权利要求6~11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盖板;
连接层,设于所述组合盖板的内侧;
显示面板,设于所述连接层的远离所述组合盖板的一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为第二键合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盖板是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组合盖板,所述显示面板设于所述柔性盖板的远离所述固定曲面盖板的一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偏光片,设于所述粘接层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
支撑板,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远离所述组合盖板的一侧。
CN202110837021.9A 2021-07-23 2021-07-23 柔性盖板、组合盖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4879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37021.9A CN113487973B (zh) 2021-07-23 2021-07-23 柔性盖板、组合盖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37021.9A CN113487973B (zh) 2021-07-23 2021-07-23 柔性盖板、组合盖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87973A true CN113487973A (zh) 2021-10-08
CN113487973B CN113487973B (zh) 2023-11-03

Family

ID=77943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37021.9A Active CN113487973B (zh) 2021-07-23 2021-07-23 柔性盖板、组合盖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8797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9651A (zh) * 2022-06-20 2022-09-0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卷曲显示模组及其生产工艺
CN115171533A (zh) * 2022-06-29 2022-10-1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盖板、可折叠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12024A (en) * 1995-03-17 1998-01-27 Hitachi, Ltd. Anti-reflector film, and a display provided with the same
KR20120133085A (ko) * 2011-05-30 2012-12-10 삼성코닝정밀소재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용 광학필름,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05121506U (zh) * 2015-09-08 2016-03-30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设备
CN109686749A (zh) * 2018-11-30 2019-04-2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 图像传感器芯片封装结构以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63258A (zh) * 2019-12-06 2020-04-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盖板、盖板的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1081899A (zh) * 2019-12-20 2020-04-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盖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WO2020103572A1 (zh) * 2018-11-22 2020-05-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盖板、显示装置以及盖板制作方法
CN111710246A (zh) * 2020-07-20 2020-09-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显示屏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724682A (zh) * 2020-06-10 2020-09-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212411480U (zh) * 2020-07-14 2021-0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13066372A (zh) * 2021-03-24 2021-07-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模组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12024A (en) * 1995-03-17 1998-01-27 Hitachi, Ltd. Anti-reflector film, and a display provided with the same
KR20120133085A (ko) * 2011-05-30 2012-12-10 삼성코닝정밀소재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용 광학필름,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05121506U (zh) * 2015-09-08 2016-03-30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设备
WO2020103572A1 (zh) * 2018-11-22 2020-05-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盖板、显示装置以及盖板制作方法
US20210053319A1 (en) * 2018-11-22 2021-02-25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Cover plat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cover plate
CN109686749A (zh) * 2018-11-30 2019-04-2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 图像传感器芯片封装结构以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63258A (zh) * 2019-12-06 2020-04-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盖板、盖板的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1081899A (zh) * 2019-12-20 2020-04-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盖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CN111724682A (zh) * 2020-06-10 2020-09-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212411480U (zh) * 2020-07-14 2021-0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11710246A (zh) * 2020-07-20 2020-09-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显示屏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3066372A (zh) * 2021-03-24 2021-07-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模组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9651A (zh) * 2022-06-20 2022-09-0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卷曲显示模组及其生产工艺
CN115019651B (zh) * 2022-06-20 2023-05-23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卷曲显示模组及其生产工艺
CN115171533A (zh) * 2022-06-29 2022-10-1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盖板、可折叠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115171533B (zh) * 2022-06-29 2024-02-2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盖板、可折叠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87973B (zh) 2023-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87973A (zh) 柔性盖板、组合盖板及显示装置
TWI492249B (zh) 具有抗反射塗層之高透光率導電膜和使用其之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TWI257494B (en) Polarizing optical elemen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150392B1 (ko) 시인성이 개선된 플렉시블 커버 윈도우
JP2003149643A (ja) 液晶表示用フロントライト
JP2006201782A (ja) ワイヤグリッド偏光フィルム、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これを用いた液晶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ワイヤグリッド偏光フィルムのグリッド製造用モールドの製造方法
US20230316956A1 (en) Foldable display module and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KR20030043783A (ko) 편광자를 갖는 터치 스크린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WO2002025324A1 (en) Low reflection, high transmission, touch-panel membrane
CN105891914B (zh) 一种具有ag+ar+af镀膜的视窗保护面板
CN102214498A (zh) 具可见光调整层的透明导电叠层体
CN112694847A (zh) 一种具有防眩光、减反射以及防指纹的薄膜
US20110148823A1 (en) Touch panel
TW202107323A (zh) 可撓式覆蓋視窗
US8641261B2 (en) Backlight module
JP2007316156A5 (zh)
CN113628546A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WO2013178029A1 (zh) 平面波导显示器和系统
CN216793195U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TW201011353A (en) Reflective film
CN115019652A (zh) 一种盖板及显示模组
JP2000347002A5 (zh)
CN210924003U (zh) 一种光学薄膜
CN211086671U (zh) 一种具有多复合离型层的光学膜片
JP2001096669A (ja) 反射防止積層体、光学機能性積層体、および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