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11480U - 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11480U
CN212411480U CN202021383089.1U CN202021383089U CN212411480U CN 212411480 U CN212411480 U CN 212411480U CN 202021383089 U CN202021383089 U CN 202021383089U CN 212411480 U CN212411480 U CN 2124114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support
curved
display device
fl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8308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云鹏
曹磊
王文斌
陈彦均
郭思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8308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114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114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114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显示设备包括:支撑组件;壳体,包括支撑体和与所述支撑体边缘中的至少两部分连接的曲面体,所述支撑体连接在所述支撑组件上;盖板,位于所述曲面体的外侧,所述盖板的形状与所述曲面体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盖板与所述曲面体通过限位结构定位连接;柔性显示基板,位于所述曲面体和所述盖板之间,所述柔性显示基板的显示侧朝向所述盖板。该显示设备,不仅可以实现显示,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装饰美观作用,更符合现代的审美观,丰富了人们的需求。

Description

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慧物联的日益发展,智能显示设备也变得越来越普及。目前,市场上存在有智能音箱、智能电视等产品。
基于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本公开旨在提供一种智能显示设备,以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设备,以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支撑组件;
壳体,包括支撑体和与所述支撑体边缘中的至少两部分连接的曲面体,所述支撑体连接在所述支撑组件上;
盖板,位于所述曲面体的外侧,所述盖板的形状与所述曲面体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盖板与所述曲面体通过限位结构定位连接;
柔性显示基板,位于所述曲面体和所述盖板之间,所述柔性显示基板的显示侧朝向所述盖板。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曲面体和所述盖板其中一个上的限位凸起,以及设置在另一个上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套接在所述限位凸起的外侧。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曲面体和所述盖板其中一个上设置的限位凸起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与所述限位孔相匹配。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曲面体存在未与所述支撑体边缘连接的第一侧边边缘,所述盖板具有与所述曲面体的第一侧边边缘相对应的第二侧边边缘,所述第二侧边边缘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曲面体的第一侧边边缘设置与第一连接部配合的第二连接部,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朝向所述曲面体方向凸出的第一凸缘,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朝向所述盖板方向凸出的第二凸缘,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配合卡接。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曲面体的与所述支撑体边缘连接的第一端部设置有朝向所述盖板方向凸出的第三凸缘,所述盖板的与所述曲面体的第一端部相对应的第二端部支撑在所述第三凸缘上。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靠近所述盖板的第二端部的位置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凸缘相对应的台阶,所述台阶与所述第三凸缘之间形成卡槽,所述盖板的端部设置有凸出筋,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所述卡槽和所述凸出筋,所述凸出筋卡接在所述卡槽内,所述凸出筋支撑在所述第三凸缘上。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曲面体和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柔性显示基板的容纳槽。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基板与所述曲面体之间设置有屏蔽层。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基板贴附在所述盖板朝向所述曲面体的一侧表面上,所述柔性显示基板的显示侧朝向所述盖板。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体边缘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部分,所述曲面体与所述支撑体边缘中的相对两部分边缘连接,所述曲面体呈弯曲的带状壳体。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曲面体呈圆环状的一部分。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包括支撑体,所述曲面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体的两端连接,所述支撑体连接在所述支撑组件上。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和电路板组件,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支撑体之间设置有容纳腔,所述电路板组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路板组件连接在所述支撑体的底侧,所述支撑座连接在所述电路板组件上。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和转接件,所述电路板和所述转接件均连接在所述支撑体的底侧,所述转接件的底侧设置有螺母柱,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母柱对应的安装孔,螺钉穿过所述安装孔固定到所述螺母柱上,以将所述支撑座连接在所述转接件上。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基板的靠近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电气排线,所述曲面体和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用于供所述电气排线通过的避让槽,所述电气排线通过所述避让槽进入所述容纳腔中并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电气连接。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的底壁上设置有朝向所述电路板组件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与所述电路板组件连接的电气接口。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凹槽连通的过线孔。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底盖,所述底盖通过卡扣扣合在所述支撑座的底侧,以封闭所述凹槽。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的底壁上设置有围绕所述凹槽的防滑槽,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防滑垫,所述防滑垫嵌设在所述防滑槽中。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体的背离所述支撑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容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柔性显示基板位于曲面体和盖板之间,柔性显示基板的显示侧朝向盖板,从而,盖板背离柔性显示基板的一侧即为显示设备的显示侧,并且,柔性显示基板可以很好地适应曲面体的形状,使得显示设备整体呈现与曲面体一致的曲面形状,不仅可以实现显示,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装饰美观作用,更符合现代的审美观,丰富了人们的需求。
本公开技术方案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公开技术方案而了解。本公开技术方案的目的和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显示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图1所示显示设备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俯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中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a为图1所示显示设备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俯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b为图4a中的B-B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a为图2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b为图5a中的C-C截面示意图;
图6为图2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E-E截面的局部示意图;
图8a为显示设备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b为图8a中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曲面体和盖板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0a为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曲面体和盖板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0b为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曲面体和盖板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显示设备未装配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支撑座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透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盖板;111、第一贯穿孔;112、第一凸缘;113、全贴合胶;114、第二侧边边缘;12、柔性显示基板;121、第一柔性显示基板;122、第二柔性显示基板;123、容纳槽;124、电气排线;13、壳体;131、支撑体;132、曲面体;1321、第一贯穿孔;1322、第二凸缘;1323、第三凸缘;1324、避让槽;1325、第一侧边边缘;133、装饰孔;20、支撑组件;23、屏蔽层;24、电路板组件;241、电路板;242、转接件;2421、螺母柱;25、支撑座;251、台阶;252、凹槽;253、过线孔;254、防滑槽;26、底盖;27、防滑垫;91、限位凸起;92、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方式可以以多个不同形式来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一个事实,就是方式和内容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宗旨及其范围的条件下被变换为各种各样的形式。因此,本公开不应该被解释为仅限定在下面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内容中。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附图中,有时为了明确起见,夸大表示了各构成要素的大小、层的厚度或区域。因此,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并不一定限定于该尺寸,附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映真实比例。此外,附图示意性地示出了理想的例子,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附图所示的形状或数值。
本公开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数词是为了避免构成要素的混同而设置,而不是为了在数量方面上进行限定的。
在本公开中,为了方便起见,使用“中部”、“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句以参照附图说明构成要素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构成要素的位置关系根据描述各构成要素的方向适当地改变。因此,不局限于在说明书中说明的词句,根据情况可以适当地更换。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通过中间件间接相连,或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公开中,“电连接”包括构成要素通过具有某种电作用的元件连接在一起的情况。“具有某种电作用的元件”只要可以进行连接的构成要素间的电信号的授受,就对其没有特别的限制。“具有某种电作用的元件”的例子不仅包括电极和布线,而且还包括晶体管等开关元件、电阻器、电感器、电容器、其它具有各种功能的元件等。
在本公开中,“平行”是指两条直线形成的角度为-10°以上且10°以下的状态,因此,也包括该角度为-5°以上且5°以下的状态。另外,“垂直”是指两条直线形成的角度为80°以上且100°以下的状态,因此,也包括85°以上且95°以下的角度的状态。
图1为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显示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显示设备包括支撑组件20、壳体13、柔性显示基板12和盖板11。支撑组件20位于壳体13的底部,用于支撑壳体13。壳体13包括支撑体131和曲面体132。曲面体132与支撑体131边缘中的至少两部分连接。支撑体131连接在支撑组件20上,从而,壳体13通过支撑体131连接在支撑组件20上。
盖板11的形状与曲面体132的形状相匹配,盖板11位于曲面体132的外侧,盖板11与曲面体132通过限位结构定位连接。柔性显示基板12位于曲面体132和盖板11之间。柔性显示基板12的显示侧朝向盖板1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曲面体132的外侧为曲面体132背离支撑体131的一侧,曲面体132的内侧为曲面体132朝向支撑体131的一侧。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柔性显示基板12位于曲面体132和盖板11之间,柔性显示基板12的显示侧朝向盖板11,从而,盖板11背离柔性显示基板12的一侧即为显示设备的显示侧,并且,柔性显示基板12可以很好地适应曲面体132的形状,使得显示设备整体呈现与曲面体一致的曲面形状,不仅可以实现显示,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装饰美观作用,更符合现代的审美观,丰富了人们的需求。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基板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体(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柔性显示基板。
如图1所示,将显示设备的左右方向定义为X方向,前后方向定义为Y方向,高度方向定义为Z方向。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体边缘可以划分为依次连接的多个部分,曲面体可以与支撑体边缘中的至少两部分连接。该至少两部分可以为相邻的至少两部分,也可以为不相邻的至少两部分,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体131边缘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部分,曲面体132可以与支撑体131边缘中的相对两部分边缘连接。例如,支撑体131边缘可以为四边形、六边形等多边形,曲面体132可以与多边形支撑体边缘中的相对两个部分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支撑体边缘并不限于多边形,支撑体边缘还可以为圆形、椭圆形等曲线形状中的一种,可以将支撑体边缘划分为多个依次连接的部分,曲面体可以与支撑体边缘中的相对两部分边缘连接。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曲面体132可以呈弯曲的带状壳体,带状曲面体132的相对两个短边可以与支撑体131边缘中的相对两部分边缘连接。
在图1和图2中,位于曲面体132的两个侧边(未与支撑体131边缘连接的边缘)之间的任意截面(与Y方向相垂直的截面)均为相等的,也就是说,曲面体132为等截面的带状曲面体。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曲面体并不限于等截面的带状曲面体,曲面体还可以为变截面的带状曲面体,也就是说,位于曲面体的两个侧边之间的任意截面可以为不相等的。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曲面体132的截面(垂直于Y方向的截面)可以为弧线形。在其它实施例中,曲面体的截面可以为其它形状,例如波浪形或折线形等形状。
图15为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5的透视图。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5和图16所示,曲面体可以为球面或类球面的一部分,曲面体的边缘与支撑体边缘中的至少两部分连接。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5和图16所示,曲面体可以为球面或类球面的一部分,支撑体边缘可以为圆形、椭圆形等曲线形状中的一种,支撑体的边缘与曲面体形成封闭连接。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球面或类球面状的显示设备中,位于支撑组件上方的显示屏幕可以旋转。在实际实施中,显示屏幕显示画面的切换可以与显示屏幕的转动频率相配合,可以提高显示效果。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球面或类球面状的显示屏幕可以集成人工智能,例如,显示屏幕可以显示鱼缸、地球仪、卫星云图、月球等其中任意一种。并且,显示屏幕可以为触摸显示屏,可以实现屏幕的放大或缩小显示。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曲面体132和盖板11其中的一个上的限位凸起91,以及设置在另一个上的限位孔92,限位孔92套接在限位凸起91的外侧,以对曲面体132和盖板11进行限位。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曲面体132和盖板11其中一个上设置的限位凸起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贯穿孔,第一贯穿孔与限位孔相匹配。从而,相匹配的第一贯穿孔和限位孔形成贯穿曲面体132和盖板11的装饰孔133(如图1所示)
图3a为图1所示显示设备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俯视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b为图3a中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a和图3b所示,限位凸起91设置在曲面体132朝向盖板11的一侧表面上,限位凸起91朝向盖板11方向凸出。限位孔92设置在盖板11上。限位孔92套接在限位凸起91的外侧,实现盖板11与曲面体132的定位。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a和图3b所示,位于限位凸筋91内侧的第一贯穿孔1321位于曲面体132上,第一贯穿孔1321与限位孔92相匹配,形成贯穿曲面体132和盖板11的装饰孔133(如图1所示)。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b所示,第一贯穿孔1321的朝向曲面体132内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锥形孔1322,第一锥形孔1322的孔径自靠近第一贯穿孔1321朝向远离第一贯穿孔1321的方向逐渐增大。
图4a为图1所示显示设备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俯视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b为图4a中的B-B截面结构示意图。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a和图4b所示,限位凸起91设置在盖板11朝向曲面体132的一侧表面上,限位凸起91朝向曲面体132方向凸出。限位孔92设置在曲面体132上。限位孔92套接在限位凸起91的外侧,实现盖板11与曲面体132的定位。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a和图4b所示,位于限位凸起91内侧的第一贯穿孔111位于盖板11上,第一贯穿孔111与限位孔92相匹配,形成贯穿曲面体132和盖板11的装饰孔133(如图1所示)。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b所示,第二贯穿孔111的朝向曲面体132内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锥形孔1111,第二锥形孔1111的孔径自靠近第二贯穿孔111朝向远离第二贯穿孔111的方向逐渐增大。
图3a和图4a中示出的限位凸起和限位孔的数量均为1个,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限位凸起和限位孔的数量还可以均为2个或更多个,在此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限位凸起和限位孔的数量,只需要限位凸起和限位孔一一对应即可。
在图3a和图4a中,限位凸起91均为圆环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限位凸起的形状并不仅限于圆环形。在其它实施例中,限位凸起可以为其它形状的凸起,例如,方环形或者直条形等,只要限位孔与限位凸起匹配即可。
限位凸起和限位孔的配合定位,可以限定盖板11与曲面体132之间的周向相对位置,保证显示设备的结构稳定性。
图5a为图2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b为图5a中的C-C截面示意图。图6为图2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E-E截面的局部示意图。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a、图5b、图6和和图7所示,曲面体132存在未与支撑体131边缘连接的两个第一侧边边缘1325,盖板11具有与第一侧边边缘1325相对应的第二侧边边缘114。第二侧边边缘114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曲面体132的第一侧边边缘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部配合的第二连接部,限位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可以包括有朝向曲面体132方向凸出的第一凸缘112,如图5b和图7所示。第二连接部可以包括朝向盖板11方向凸出的第二凸缘1322,如图6和图7所示。限位结构还可以包括第一凸缘112和第二凸缘1322,第一凸缘112和第二凸缘1322配合卡接,对盖板11进行侧向限位(在图1中前后即Y向限位)。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a所示,第一凸缘112沿盖板11的第二侧边边缘114设置,第一凸缘112为连续的凸缘。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凸缘可以为沿盖板的第二侧边边缘设置的多个间隔的凸缘。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二凸缘1322为连续的凸缘。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凸缘可以为多个间隔设置的凸缘。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其中一个可以为凸缘,另一个可以为与凸缘相配合的卡槽,凸缘与卡槽配合卡接。
图8a为显示设备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8b为图8a中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如图2、图8a和图8b所示,支撑组件20包括支撑座25,支撑座25连接在支撑体131上。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8a所示,曲面体132呈弯曲的带状壳体,曲面体132弯曲呈圆环状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带状的曲面体132弯曲呈圆环状,由于支撑组件的支撑作用,带状的曲面体132弯曲的弧度小于360°,亦即,曲面体132并非一个完整的圆环,只是圆环的一部分。曲面体132的弯曲弧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曲面体132的弯曲弧度可以大于或等于180°,并且小于360°。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8b所示,曲面体132具有与支撑体131边缘连接的第一端部,第一端部设置有朝向盖板11方向凸出的第三凸缘1323。盖板11具有与曲面体132的第一端部相对应的第二端部,第二端部支撑在第三凸缘1323上。这样就可以实现对盖板的左右侧(图1中为X向)限位。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8b所示,支撑座25的靠近盖板11的第二端部的内侧设置有与第三凸缘1323相对应的台阶251,台阶251与第三凸缘1323之间形成卡槽。如图5a所示,盖板11的端部设置有凸出筋115。限位结构还可以包括卡槽和凸出筋115。凸出筋115卡接在第三凸缘1323与台阶251之间形成的卡槽内,凸出筋115支撑在第三凸缘1323上,如图8b所示。从而,可以对盖板11进行更好的限位。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8a和图8b所示,支撑座25具有与盖板11的外表面光滑连接的侧面255。从而,盖板11的外表面可以与支撑座25的侧面255形成光滑连接的表面,提高显示设备的美观度。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限位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限位凸起和限位孔、相互配合卡接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相互配合的卡槽和凸出筋,从而,曲面体的朝向盖板的一侧可以形成由对应限位结构限定的配合槽,盖板可以与该配合槽配合固定,实现了对盖板的在X、Y、Z三个方向的限定,提高了显示设备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盖板11与曲面体132在两侧侧边边缘处通过双面胶贴合,实现了对盖板11更好地固定。如图7所示,在盖板11的两侧第二侧边边缘位置,第一凸缘112的朝向曲面体132的一侧表面与曲面体132朝向盖板11的一侧表面通过双面胶113贴合。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b或图4b所示,曲面体132和盖板11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柔性显示基板12的容纳槽123。从而,当将柔性显示基板12设置在曲面体132和盖板11之间后,柔性显示基板12会容纳在容纳槽32中,避免柔性显示基板12对曲面体132和盖板11组装后的厚度产生影响。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容纳槽123可以设置在曲面体132朝向盖板11一侧的表面上。在其它实施例中,容纳槽可以设置在盖板朝向曲面体一侧的表面上。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避免限位结构影响柔性显示基板12的组装,柔性显示基板上可以设置有用于避让限位结构的避让孔,从而,限位结构和柔性显示基板不会产生相互干涉。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限位凸起和限位孔的数量均为1个,柔性显示基板12包括设置在限位凸起相对两侧的第一柔性显示基板121和第二柔性显示基板122。第一柔性显示基板121和第二柔性显示基板122可以分别实现显示。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基板12与曲面体132之间设置有屏蔽层23,屏蔽层23具有屏蔽作用,可以避免曲面体132对柔性显示基板12的电气性能产生影响。
图9为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曲面体和盖板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屏蔽层23可以为双面背胶的屏蔽胶,柔性显示基板12通过屏蔽层23贴合在曲面体132的表面上。这样的结构,盖板11与柔性显示基板12之间会存在装配间隙300。
图10a为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曲面体和盖板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0a所示,柔性显示基板12贴合在盖板11的表面上。屏蔽层23可以为单面背胶的屏蔽胶,屏蔽层23贴合在柔性显示基板12朝向曲面体132的一侧表面上。可以采用全贴合工艺,将柔性显示基板12通过全贴合胶113(例如UV胶或光学胶)贴合在盖板11的表面上。
图10b为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曲面体和盖板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0b所示,柔性显示基板12贴合在盖板11的表面上。屏蔽层23可以为单面背胶的屏蔽胶,屏蔽层23贴合在曲面体132朝向柔性显示基板12的一侧表面上。可以采用全贴合工艺,将柔性显示基板12通过全贴合胶113(例如UV胶或光学胶)贴合在盖板11的表面上。
在图10a和图10b所示的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基板12随盖板11一起装配在曲面体132上。这样的结构,装配间隙300位于柔性显示基板12和曲面体132之间,而盖板11和柔性显示基板12之间不再存在间隙,不仅提高了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而且可以提高显示设备的触摸性能。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壳体13的材质可以为金属,壳体13的支撑体131和曲面体132可以一体成型。在其它实施例中,支撑体131和曲面体132可以分别成型,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为一体结构。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盖板11的材质可以包括亚克力、聚丙烯(PP)、聚乙烯(PE)等有机材质中的一种。盖板11为透明盖板。盖板11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当将盖板11装配到曲面体132上时,可以利用盖板11的弹性变形将盖板11撑开,并将盖板11装配在曲面体132的外侧,然后,盖板11形变恢复并通过限位结构定位卡合在曲面体132上。
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组件20还包括电路板组件24。支撑座25与支撑体131之间设置有容纳腔,电路板组件24位于该容纳腔内。
图11为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电路板组件24连接在支撑体131的底侧。支撑座25与电路板组件24连接,即支撑座25通过电路板组件24与支撑体131连接。如图11所示,电路板组件24包括电路板241和转接件242。电路板241通过螺钉连接在支撑体131的底侧。转接件242通过螺钉连接在支撑体131的底侧。转接件242的底侧设置有螺母柱2421,支撑座25上设置有与螺母柱2421对应的安装孔,螺钉穿过支撑座25上的安装孔固定到螺母柱2421上,从而,将支撑座25固定到转接件242上。这样的安装方式,可以节省支撑组件内部的空间排布,可以最大限度地设计电路板的尺寸。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支撑座25可以直接连接在支撑体131的底侧,只要保证支撑座25与支撑体131之间的容纳腔足够容纳电路板即可。
柔性显示基板的靠近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电气排线,所述曲面体和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用于供所述电气排线通过的避让槽,所述电气排线通过所述避让槽进入所述容纳腔中并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电气连接。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柔性显示基板和第二柔性显示基板的靠近支撑组件20的一端均设置有电气排线124。如图6所示,第三凸缘1323开设有用于避让电气排线124的避让槽1324。电气排线124通过避让槽1324进入支撑座25与支撑体131之间的容纳腔中,并与电路板241电气连接,从而,电路板241通过电气排线124控制柔性显示基板工作。
图12为显示设备未装配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支撑座内侧结构示意图,图14为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电路板241朝向支撑座的一侧设置有控制芯片2411。如图13和图14所示,支撑座25的底壁上设置有朝向电路板241方向凸出的凸起部250。当支撑座连接到支撑体131上后,凸起部250与控制芯片2411表面接触。从而,支撑座可以作为散热件为控制芯片2411进行散热。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座25的材质为金属,例如铝等,从而更好地对电路板进行散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凸起部250与控制芯片2411表面接触,应理解为,凸起部250与控制芯片2411表面可以直接接触,或者可以间接接触。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散热,可以在控制芯片2411表面设置导热层(例如导热硅片或导热硅脂),当支撑座连接到支撑体131上后,导热层被夹设在控制芯片2411和凸起部250之间。也就是说,凸起部250通过导热层与控制芯片2411表面接触。这样的结构,可以弥补装配过程导致的凸起部250与控制芯片2411之间的装配间隙,使得凸起部250始终可以与控制芯片2411表面接触,保证支撑座的散热效果。而且,导热层可以将控制芯片上的热量迅速、均匀地传递到支撑座,提高支撑座的散热效果。
如图14所示,支撑座25的底壁上设置有朝向电路板凹陷的凹槽252,凹槽252内设置有与电路板241连接的电气接口。电气接口可以包括通讯接口和供电接口。可以通过该通讯接口对显示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和调试。可以通过供电接口可以向电路板241提供所需的电源。从而,电路板的通讯线和电源线均可以隐藏在凹槽252中。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支撑座25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凹槽252连通的过线孔253,当测试或使用显示设备时,通讯线和电源线均可以从过线孔253伸出,以便进行电气连接。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支撑组件20还包括底盖26,底盖26通过卡扣扣合在支撑座25的底侧,以封闭凹槽252。这样,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无法看到凹槽252内部,达到了排线整齐的外观效果。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支撑座25的底壁设置有防滑槽254。防滑槽254可以围绕所述凹槽252设置。支撑组件20还包括防滑垫27,如图2所示,防滑垫27嵌设在防滑槽254中。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座25的安装孔位于防滑槽154内,从而,当防滑垫27嵌设在防滑槽254中后,防滑垫27可以隐藏螺钉。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防滑垫27的材质可以包括硅胶等。容易理解的是,防滑垫的材质并不限于硅胶,还可以为其它具有防滑作用的材质。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支撑体131的背离支撑组件20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容器134,开口容器134可以与装饰孔133相对应。从而,可以通过装饰孔向开口容器134中插入观赏性植物,使得显示设备兼具花瓶的作用。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开口容器133的外表面可以为具有美观效果的曲面,以增加显示设备的美感。
虽然本公开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公开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公开。任何本公开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公开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组件;
壳体,包括支撑体和与所述支撑体连接的曲面体,所述支撑体连接在所述支撑组件上;
盖板,位于所述曲面体的外侧,所述盖板的形状与所述曲面体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盖板与所述曲面体通过限位结构定位连接;
柔性显示基板,位于所述曲面体和所述盖板之间,所述柔性显示基板的显示侧朝向所述盖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曲面体和所述盖板其中一个上的限位凸起,以及设置在另一个上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套接在所述限位凸起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曲面体和所述盖板其中一个上设置的限位凸起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与所述限位孔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体存在未与所述支撑体边缘连接的第一侧边边缘,所述盖板具有与所述曲面体的第一侧边边缘相对应的第二侧边边缘,所述第二侧边边缘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曲面体的第一侧边边缘设置与第一连接部配合的第二连接部,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朝向所述曲面体方向凸出的第一凸缘,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朝向所述盖板方向突出的第二凸缘,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所述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配合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体的与所述支撑体边缘连接的第一端部设置有朝向所述盖板方向凸出的第三凸缘,所述盖板的与所述曲面体的第一端部相对应的第二端部支撑在所述第三凸缘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靠近所述盖板的第二端部的位置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凸缘相对应的台阶,所述台阶与所述第三凸缘之间形成卡槽,所述盖板的第二端部设置有凸出筋,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所述卡槽和所述凸出筋,所述凸出筋卡接在所述卡槽内,所述凸出筋支撑在所述第三凸缘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曲面体和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柔性显示基板的容纳槽;或者,
所述柔性显示基板与所述曲面体之间设置有屏蔽层;或者,
所述柔性显示基板贴附在所述盖板朝向所述曲面体的一侧表面上,所述柔性显示基板的显示侧朝向所述盖板。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边缘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部分,所述曲面体与所述支撑体边缘中的相对两部分边缘连接,所述曲面体呈弯曲的带状壳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体呈圆环状的一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和电路板组件,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支撑体之间设置有容纳腔,所述电路板组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路板组件连接在所述支撑体的底侧,所述支撑座连接在所述电路板组件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和转接件,所述电路板和所述转接件均连接在所述支撑体的底侧,所述转接件的底侧设置有螺母柱,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母柱对应的安装孔,螺钉穿过所述安装孔固定到所述螺母柱上,以将所述支撑座连接在所述转接件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基板的靠近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电气排线,所述曲面体和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用于供所述电气排线通过的避让槽,所述电气排线通过所述避让槽进入所述容纳腔中并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电气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座的底壁上设置有朝向所述电路板组件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与所述电路板组件连接的电气接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座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凹槽连通的过线孔;或者,
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底盖,所述底盖通过卡扣扣合在所述支撑座的底侧,以封闭所述凹槽;或者,
所述支撑座的底壁上设置有围绕所述凹槽的防滑槽,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防滑垫,所述防滑垫嵌设在所述防滑槽中。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的背离所述支撑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容器。
CN202021383089.1U 2020-07-14 2020-07-14 显示设备 Active CN2124114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83089.1U CN212411480U (zh) 2020-07-14 2020-07-14 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83089.1U CN212411480U (zh) 2020-07-14 2020-07-14 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11480U true CN212411480U (zh) 2021-01-26

Family

ID=74404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83089.1U Active CN212411480U (zh) 2020-07-14 2020-07-14 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114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7973A (zh) * 2021-07-23 2021-10-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盖板、组合盖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7973A (zh) * 2021-07-23 2021-10-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盖板、组合盖板及显示装置
CN113487973B (zh) * 2021-07-23 2023-11-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盖板、组合盖板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79389B1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
US8767384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portable computer having the same
WO2021213515A1 (zh) 电池模组、柔性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12411480U (zh) 显示设备
US10401019B2 (en) Container with touch sensitive function
US6619980B1 (en) Deformable enclosure for a multi-hole socket to partially conceal electrical wires connected to the socket so as to enhance overall appearance of the socket
CN103342068A (zh) 一种荧光板
CN206850197U (zh) 插座
TWM544148U (zh) 多埠式擴充基座之組裝結構
US8052306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212086649U (zh) 无线传屏装置
CN214790625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台灯
CN111328230A (zh) 无线传屏装置
EP3495725B1 (en) Lamp
US20120106161A1 (en) Led lamp
CN211457736U (zh) 一种智能穿戴控制总成
KR100817976B1 (ko) 휴대용 멀티미디어 기기의 거치대
CN105156927B (zh) 一种照明模组及照明灯具
CN218553120U (zh) 一种可调角度的积木连接件
CN210114150U (zh) 一种多功能补光灯镜
CN218732220U (zh) 一种自带可收纳线束功能的立式一拖三伸缩数据线
CN219960227U (zh) 声控发光无线充电装置
CN218820050U (zh) 一种万向拼接智能台灯
WO2020042111A1 (zh) 机器人及其显示装置
TWM379839U (en) Smart switch with LED lam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