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74587B - 缓冲器 - Google Patents

缓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74587B
CN113474587B CN202080009980.5A CN202080009980A CN113474587B CN 113474587 B CN113474587 B CN 113474587B CN 202080009980 A CN202080009980 A CN 202080009980A CN 113474587 B CN113474587 B CN 1134745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force
piston
valve
compression
sid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99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74587A (zh
Inventor
林口拓未
粟野宏一郎
望月隆久
岛内壮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B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B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B Corp filed Critical KYB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474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45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745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45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1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using liquid only; using a fluid of which the nature is immaterial
    • F16F9/14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 F16F9/16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involving only straight-line movement of the effective parts
    • F16F9/18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involving only straight-line movement of the effective parts with a closed cylinder and a piston separating two or more working spaces therein
    • F16F9/182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involving only straight-line movement of the effective parts with a closed cylinder and a piston separating two or more working spaces therein comprising a hollow piston ro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44Means on or in the damper for manual or non-automatic adjustment; such means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correction
    • F16F9/46Means on or in the damper for manual or non-automatic adjustment; such means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correction allowing control from a distance, i.e. location of means for control input being remote from site of valves, e.g. on damper external wall
    • F16F9/466Throttling control, i.e. regulation of flow passage geometr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3/0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 F16F13/005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wound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 F16F13/007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wound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207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16F9/322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piston ro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50Special means providing automatic damping adjustment, i.e. self-adjustment of damping by particular sliding movements of a valve element, other than flexions or displacement of valve discs; Special means providing self-adjustment of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F16F9/516Special means providing automatic damping adjustment, i.e. self-adjustment of damping by particular sliding movements of a valve element, other than flexions or displacement of valve discs; Special means providing self-adjustment of spring characteristics resulting in the damping effects during contraction being different from the damping effects during extension, i.e. responsive to the direction of mov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 B62K25/06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telescopic fork, e.g. including auxiliary rocking arms
    • B62K25/08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telescopic fork, e.g. including auxiliary rocking arms for front whe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22/00Special physical effects, e.g. nature of damping effects
    • F16F2222/12Fluid damp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28/00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e.g. variability, frequency-dependence
    • F16F2228/06Stiffness
    • F16F2228/066Variable stiffnes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32/00Nature of movement
    • F16F2232/08Line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34/00Shape
    • F16F2234/02Shape cylindric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06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using both gas and liquid
    • F16F9/064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r shape of the expansion chamber
    • F16F9/065Expansion chamber provided on the upper or lower end of a damper, separately there from or laterally on the damper

Abstract

缓冲器(D)具备:气缸(1);活塞(2),其插入气缸(1)内并将气缸(1)内划分为伸长侧腔室(La)和压缩侧腔室(Lb);活塞杆(3),其与活塞(2)相连结;阻尼通道(3a),其设置在活塞杆(3)上并连通伸长侧腔室(La)和压缩侧腔室(Lb);以及阻尼力调节阀(V),其设置在阻尼通道(3a)上;其中,阻尼力调节阀(V)具有阻尼力调节部(7)、以及通过驱动阻尼力调节部(7)来调节流路阻力的螺线管(9),活塞杆(3)具有插入阻尼力调节阀(V)的磁轭(31)、以及安装在磁轭(31)上的活塞保持部件(30),磁轭(31)具有从侧方开口并与内部连通的通孔(31c)、以及设置在外周上并从活塞相反侧端延伸并与通孔(31c)连通的凹槽(31d)。

Description

缓冲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冲器的改进。
背景技术
在车辆用缓冲器中,为了有效地抑制车身振动,存在可调节阻尼力的缓冲器。阻尼力调节阀可用于调节缓冲器的阻尼力。作为阻尼力调节阀,已知一种阻尼力调节阀,其具备:壳体,其呈筒状且具备用于连通内外的端口;筒状阀芯,其可滑动自如地插入壳体内;阀芯弹簧,其对阀芯施力;以及螺线管,其克服阀芯弹簧的作用力并驱动阀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这种阻尼力调节阀中,利用螺线管相对于壳体驱动阀芯,使阀芯的外周与端口彼此相对并打开或关闭端口,或者调节端口的开度,以使流路面积发生变化。如果将以这种方式构成的阻尼力调节阀设置在缓冲器伸缩时液压油流经的通道的中间,则能够使对流经通道的液压油的流动施力的流路阻力发生变化,并且能够调节缓冲器的阻尼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2013-139865A
发明概要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当将这种阻尼力调节阀用作缓冲器时,例如,如JP2005-351419A公报所公开的那样,有时会在通道中间设置阻尼力调节阀,该通道用于连通通过活塞划分缓冲器的气缸内而形成的伸长侧腔室和压缩侧腔室。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活塞杆内容纳有阻尼力调节阀,并通过阻尼力调节阀对流经所述通道的液压油施加阻力即可。具体而言,通过设置在用于保持活塞杆的活塞的活塞安装轴上的竖孔,使压缩侧腔室与容纳部内连通,通过从容纳部的侧方开口的通孔,使容纳部内与伸长侧腔室连通,在竖孔、通孔以及容纳部内形成通道,并将阻尼力调节阀设置在容纳部内。这样,阻尼力调节阀设置在用于连通伸长侧腔室和压缩侧腔室的通道上,并且能够调节缓冲器的阻尼力。
但是,由于将阻尼力调节阀容纳在活塞杆内,用于容纳活塞杆的阻尼力调节阀的容纳部的外径尺寸变大,而容纳部与气缸之间的环状间隙则变得非常狭窄。
当容纳部与气缸之间的环状间隙变窄时,所述环状间隙的流路面积比全开时阻尼力调节阀的流路面积窄,有时环状间隙中的压力损失比阻尼力调节阀中的压力损失大。
于是,缓冲器的最小阻尼力由所述环状间隙的阻力决定,而并不能通过阻尼力调节阀进行调节,缓冲器的阻尼力调节幅度变窄的同时,全软时的阻尼力增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器,其即使具备使用螺线管的阻尼力调节阀,也能够增大阻尼力调节幅度,并且能够降低全软时的阻尼力。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解决上述课题的缓冲器具备:气缸;活塞,其沿轴向可移动自如地插入气缸内并将气缸内划分为伸长侧腔室和压缩侧腔室;活塞杆,其与活塞相连结的同时,一端向气缸外突出;阻尼通道,其设置在活塞杆上并连通伸长侧腔室和压缩侧腔室;以及阻尼力调节阀,其设置在阻尼通道上;其中,阻尼力调节阀具有设置在阻尼通道上的阻尼力调节部、以及通过驱动阻尼力调节部来调节流路阻力的螺线管,活塞杆具有在内侧插入阻尼力调节阀的筒状磁轭、以及安装在磁轭的内周上并用于保持活塞的活塞保持部件,磁轭具有从侧方开口并与内部连通以构成阻尼通道的一部分的多个通孔、以及设置在外周上并从活塞相反侧端延伸并与通孔连通的凹槽。
在以这种方式构成的缓冲器中,由于插入了阻尼力调节阀,并且通孔和凹槽形成于其与气缸之间的环状间隙最窄的磁轭的外周上,因此能够扩大气缸与磁轭之间的环状间隙的流路面积。
此外,缓冲器中的凹槽也可以沿轴向设置在磁轭的外周上。根据以这种方式构成的缓冲器,在从磁轭的活塞相反侧端连接至通孔时的凹槽长度最短,液体流经凹槽时的阻力最小,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全软时的阻尼力,并且能够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缓冲器,即使具备使用螺线管的阻尼力调节阀,也能够增大阻尼力调节幅度,并且能够降低全软时的阻尼力。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缓冲器的缓冲器的纵截面图。
图2是放大表示图1的一部分的纵截面图。
图3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缓冲器的缓冲器的压缩侧阻尼力相对于活塞速度的特性的阻尼力特性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一变形例中的缓冲器的液压回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缓冲器D进行说明。在多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符号表示相同的构件或对应的构件。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缓冲器D用于悬架跨乘式车辆的前轮的前叉。在下面的说明中,除非另外说明,将包含缓冲器D的前叉安装在车辆上的状态的上下简称为“上”、“下”。另外,缓冲器D也可以用于藏乘式车辆以外的车辆。
缓冲器D构成为具备:气缸1;活塞2,其沿轴向可移动自如地插入气缸1内并将气缸1内划分为伸长侧腔室La和压缩侧腔室Lb;活塞杆3,其与活塞2相连结的同时,一端向气缸1外突出;作为阻尼通道的旁路通道3a,其设置在活塞杆3上并连通伸长侧腔室La和压缩侧腔室Lb;以及阻尼力调节阀V,其设置在旁路通道3a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缓冲器D是仅仅在收缩时发挥阻尼力的单向缓冲器,而阻尼力调节阀V用于调节缓冲器D的压缩侧阻尼力。另外,虽然未图示,但是缓冲器D通过与跨乘式车辆的转向轴相连结的托架,与仅仅在伸长时发挥阻尼力的单向缓冲器相连结。因此,缓冲器D和仅仅在伸长时发挥阻尼力的缓冲器成对地形成用于支撑跨乘式车辆的前轮的前叉,并通过协作来抑制跨乘式车辆的车身振动。另外,缓冲器D可以仅仅在伸长时发挥阻尼力,也可以在伸长和收缩两者中都发挥阻尼力,阻尼力调节阀V用于调节阻尼力。
下面,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D进行具体说明。如图2所示,缓冲器D具备伸缩型管部件T,该管部件构成为具有外管10、以及可滑动自如地插入外管10内的内管11。
而且,当跨乘式车辆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行驶等,前轮上下振动时,内管11出入外管10,管部件T进行伸缩。这样,管部件T的伸缩也称为缓冲器D的伸缩。另外,管部件T也可以为正立型,外管10为车轴侧管,而内管11为车身侧管。
接下来,作为管部件T的上端的外管10的上端通过盖12进行封闭。另一方面,作为管部件T的下端的内管11的下端通过车轴侧托架B进行封闭。进一步地,形成于外管10和内管11的重叠部分之间的筒状间隙通过安装在外管10的下端并与内管11的外周滑动接触的环状密封部件13进行封闭。
这样,管部件T内为密闭空间,并在该管部件T内容纳有缓冲器主体S。该缓冲器主体S具有:气缸1,其设置在内管11内;活塞2,其可滑动自如地插入该气缸1内;以及活塞杆3,其下端与活塞2连结的同时,上端向气缸1外突出,并与盖12相连结。
由于盖12与外管10相连结,因此也可以说活塞杆3与外管10相连结。进一步地,气缸1与内管11相连结。这样,缓冲器主体S插装在外管10和内管11之间。
此外,在气缸1的上端安装有环状头部部件14,活塞杆3沿轴向可移动自如地贯穿该头部部件14的内侧。头部部件14可滑动自如地支撑活塞杆3,并在该头部部件14和盖12之间插装有由螺旋弹簧构成的悬架弹簧15。
而且,当缓冲器D进行伸缩且内管11出入外管10时,活塞杆3出入气缸1,并且活塞2在气缸1内上下(轴向)移动。
此外,当缓冲器D收缩且活塞杆3进入气缸1内时,悬架弹簧15被压缩后发挥弹力,并对缓冲器D向伸长方向施力。这样,悬架弹簧15根据压缩量发挥弹力,并弹性支撑车身。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缓冲器D为单杆型,活塞杆3从活塞2的一侧向气缸1外延伸。但是,缓冲器D也可以是双杆型,活塞杆从活塞的两侧向气缸外延伸。进一步地,活塞杆3也可以是从气缸1向下方突出并与车轴侧相连结的同时,气缸1与车身侧相连结。此外,悬架弹簧15也可以是空气弹簧等螺旋弹簧以外的弹簧。
接下来,在气缸1内形成有用于填充液压油等液体的液体室,该液体室通过活塞2被划分为伸长侧腔室La和压缩侧腔室Lb。这里所说的伸长侧腔室是指,通过活塞划分的两个腔室中,在缓冲器伸长时通过活塞压缩的一个腔室。另一方面,压缩侧腔室是指,通过活塞划分的两个腔室中,在缓冲器收缩时通过活塞压缩的一个腔室。
此外,气缸1外,更详细地说,缓冲器主体S与管部件T之间的空间为储液室R。在该储液室R中储存有与气缸1内的液体相同的液体,并且在其液面上侧形成有用于封入空气等气体的气体室G。这样,与气缸1内的液体不同,管部件T作为用于储存液体的储液罐16的外壳发挥作用。
作为该储液罐16内的储液室R,其与伸长侧腔室La连通,伸长侧腔室La的压力始终保持与储液罐16内(储液室R)的压力大致相同的压力(储液罐压力)。另外,储液室R通过固定在气缸1的下端的阀壳体4与压缩侧腔室Lb分隔开。在该阀壳体4上形成有用于连通压缩侧腔室Lb和储液室R的吸入通道4a,并安装有用于打开或关闭该吸入通道4a的吸入阀40。
该吸入阀40是伸长侧止回阀,其在缓冲器D伸长时打开吸入通道4a,并允许在该吸入通道4a中液体从储液室R流向压缩侧腔室Lb,但是在缓冲器D收缩时其保持关闭吸入通道4a的状态。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吸入阀40是叶片阀,但是也可以是提升阀等。
此外,在活塞2上形成有用于连通伸长侧腔室La和压缩侧腔室Lb的伸长侧通道2a和压缩侧通道2b,并且安装有用于打开或关闭伸长侧通道2a的伸长侧止回阀20、以及对在压缩侧通道2b中从压缩侧腔室Lb流向伸长侧腔室La的液体的流动施加阻力的硬质侧阻尼元件21。
硬质侧阻尼元件21构成为具有层叠在活塞2的上侧的叶片阀21a、以及与该叶片阀21a并列设置的节流孔21b。
叶片阀21a是由金属等形成的薄的环状板、或者层叠该环状板的层叠体,具有弹性,并在允许外周侧弯曲的状态下安装在活塞2R上。而且,压缩侧腔室Lb的压力作用于使叶片阀21a的外周部向上侧弯曲的方向上。此外,节流孔21b通过设置在离座或落座于活塞2R的阀座(未图示)的叶片阀21a的外周部上的切口来形成,但是也可以通过设置于所述阀座的刻印等来形成。
在缓冲器D收缩时,压缩侧腔室Lb通过活塞2进行压缩,其内压上升,并且比伸长侧腔室La的压力高。在这种缓冲器D收缩时,活塞速度处于低速范围,压缩侧腔室Lb与伸长侧腔室La之间的差压小于叶片阀21a的开阀压力的情况下,液体流经节流孔21b从压缩侧腔室Lb流向伸长侧腔室La,并且对该液体的流动施加阻力。此外,当上述差压增大并大于等于叶片阀21a的开阀压力时,叶片阀21a的外周部弯曲,液体流经在其外周部与活塞2之间形成的间隙后从压缩侧腔室Lb流向伸长侧腔室La,并且对该液体的流动施加阻力。
这样,以具有节流孔21b和与该节流孔21b并列的叶片阀21a的方式构成的硬质侧阻尼元件21是在缓冲器D收缩时对从压缩侧腔室Lb流向伸长侧腔室La的液体的流动施加阻力的压缩侧的第一阻尼元件。而且,该压缩侧的硬质侧阻尼元件21的阻力在活塞速度处于低速范围的情况下因节流孔21b引起,在活塞速度处于中高速范围的情况下因叶片阀21a引起。
另一方面,伸长侧止回阀20在缓冲器D伸长时打开伸长侧通道2a,并允许在该伸长侧通道2a中液体从伸长侧腔室La流向压缩侧腔室Lb,但是在缓冲器D收缩时,其保持关闭伸长侧通道2a的状态。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伸长侧止回阀20是叶片阀,但是也可以是提升阀等。进一步地,如果没有发生气缸1内的液体吸入不足的问题,也可以省略伸长侧通道2a和伸长侧止回阀20。
接下来,在活塞杆3上设置有:阻尼力调节阀V,其为了变更流经硬质侧阻尼元件21的液体的流量,能够对设置在用于通过绕过硬质侧阻尼元件21以连通伸长侧腔室La和压缩侧腔室Lb的旁路通道3a的中间的流路面积进行变更;以及软质侧阻尼元件50,其与阻尼力调节阀V串联地设置在旁路通道3a的中间。
更详细地说,如图2所示,活塞杆3具有:筒状磁轭31,其插入阻尼力调节阀V;活塞保持部件30,其安装在作为磁轭31的前端的图2中下端的开口部的内周上;以及筒状杆件主体32,其与磁轭31的末端侧相连并向气缸1外延伸。活塞保持部件30包括有底筒状的壳体部30a、以及从该壳体部30a的底部分向下方突出的活塞安装轴30b,并且环状活塞2与硬质侧阻尼元件21一起通过螺母N固定在该活塞安装轴30b的外周上。
在活塞保持部件30中的壳体部30a的筒部分的内周上固定有用于将其内侧分隔为上腔室30c和下腔室30d的阀壳体5。在该阀壳体5上形成有用于连通上腔室30c和下腔室30d的通道5a,在该通道5a上设有软质侧阻尼元件50。进一步地,在活塞保持部件30的活塞安装轴30b上设有竖孔30e,该竖孔从作为图2中下端的前端开口,并经由上腔室30c和下腔室30d将压缩侧腔室Lb与阻尼力调节阀V连通。在活塞安装轴30b的前端外周上设有用于螺合螺母N的螺纹部30f。进一步地,在活塞安装轴30b上设有横孔30g,该横孔位于其侧方,并在螺纹部30f从图2中上方开口并与竖孔30e连通。在活塞安装轴30b的外周上安装有叶片阀21a、活塞2、伸长侧止回阀20以及筒状轴环19,并且这些叶片阀21a、活塞2、伸长侧止回阀20以及筒状轴环19通过螺合在螺纹部30f上的螺母N和壳体部30a进行夹持而固定在活塞安装轴30b上。
叶片阀21a的内周固定在活塞安装轴30b上,允许外周弯曲,并打开或关闭压缩侧通道2b;伸长侧止回阀20在活塞安装轴30b的外周上沿轴向滑动,并打开或关闭伸长侧通道2a。
此外,轴环19为筒状,并且具备:筒部19a,其内径比活塞安装轴30b的外径大;凸缘部19b,其设在筒部19a的图2中的下端内周并与活塞安装轴30b的外周嵌合;多个孔19c,其设在筒部19a上并连通筒部19a的内外。而且,轴环19如前所述地安装在活塞安装轴30b的外周上时,筒部19a在径向上与横孔30g彼此相对,并且活塞安装轴30b的横孔30g经由孔19c与压缩侧腔室Lb连通。
另外,将轴环19的孔19c的全部流路面积设定为大于等于横孔30g的全部流路面积,只要满足该条件,孔19c的设置数量就可以任意设定。此外,只要竖孔30e和横孔30g的合计的流路面积大于等于全开状态的阻尼力调节阀V的流路面积即可,并且横孔30g的设置数量可以是任意的。此外,横孔30g的形状是任意的,例如也可以是沿着活塞安装轴30b的周向的长孔等。
接下来,磁轭31构成为具备:凸缘部31a,其从杆件主体32的前端外周向外周方向突出;容纳筒31b,其从凸缘部31a垂下并插入阻尼力调节阀V;多个通孔31c,其从容纳筒31b的侧方开口并与内部连通;以及多个凹槽31d,其在容纳筒31b的外周上从活塞相反侧端延伸并与各通孔31c连通。因此,在磁轭31的外周上,从活塞相反侧端到各通孔31c设置有沿多个轴向延伸的凹槽31d。
此外,在作为磁轭31的下端内周的容纳筒31b的内周上,设置有螺合于壳体部30a的上端内周上的螺纹部31e,并且活塞保持部件30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磁轭31上。另外,磁轭31和活塞保持部件30的连接也可以采用焊接、压入等的螺纹连接以外的连接方法。这样,通过通孔31c连通伸长侧腔室La和磁轭31的内侧,并在连接通孔31c和上腔室30c的通道的中间设置有阻尼力调节阀V。另外,磁轭31既可以容纳整个阻尼力调节阀V,也可以容纳一部分。
此外,用于容纳阻尼力调节阀V和软质侧阻尼元件50的磁轭31和活塞保持部件30的外径比气缸1的内径小,并注意不用它们分隔伸长侧腔室La。
另外,六个通孔31c沿着磁轭31的周向等间隔地进行设置,但是只要通孔31c的全部流路面积、以及磁轭31与气缸1之间的比设置通孔31c的位置更靠图2中上方的活塞相反侧的部位的环状间隙X的流路面积大于等于全开状态的阻尼力调节阀V的流路面积即可,并且通孔31c和凹槽31d的设置数量可以是任意的。此外,通孔31c的形状是任意的,也可以是沿着磁轭31的周向的长孔等。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凹槽31d与每个通孔31c对应地设置有六个,但是一个凹槽31d也可以与多个通孔31c连通。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凹槽31d沿轴向设置在磁轭31的外周上,并且在从磁轭31的活塞相反侧端连接至通孔31c时的凹槽31d的长度最短。因此,与凹槽31d相对于磁轭31的轴向呈倾斜形成或蜿蜒的情况相比,考虑到使液体流经凹槽31d时的阻力最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旁路通道3a构成为具有形成在前述磁轭31或活塞保持部件30上的通孔31c、上腔室30c、下腔室30d、竖孔30e以及横孔30g,并通过绕过硬质侧阻尼元件21以连通伸长侧腔室La和压缩侧腔室Lb。而且,在该旁路通道3a的中间串联地设置有阻尼力调节阀V和软质侧阻尼元件50。
软质侧阻尼元件50构成为,具有层叠在阀壳体5的上侧的叶片阀50a、以及与该叶片阀50a并列设置的节流孔50b。
叶片阀50a是由金属等形成的薄的环状板、或者层叠该环状板的层叠体,具有弹性,并在允许外周侧弯曲的状态下安装在阀壳体5上。而且,下腔室30d的压力作用于使叶片阀50a的外周部向上侧弯曲的方向上。此外,节流孔50b通过设置在离座或落座于阀壳体5的阀座的叶片阀50a的外周部上的切口来形成,但是也可以通过设置于所述阀座的刻印等来形成。
当缓冲器D收缩并且阻尼力调节阀V打开旁路通道3a时,下腔室30d的压力比上腔室30c的压力高。而且,在这种缓冲器D收缩时,活塞速度处于低速范围,上腔室30c和下腔室30d之间的差压小于叶片阀50a的开阀压力的情况下,液体流经节流孔50b后从下腔室30d流向上腔室30c,即是,从压缩侧腔室Lb流向伸长侧腔室La,并对该液体的流动施加阻力。此外,当上述差压增大并大于等于叶片阀50a的开阀压力时,叶片阀50a的外周部弯曲,液体流经在其外周部和阀壳体5之间形成的间隙后从下腔室30d流向上腔室30c、即是,从压缩侧腔室Lb流向伸长侧腔室La,并对该液体的流动施加阻力。
这样,以具有节流孔50b以及与该节流孔50b并列的叶片阀50a的方式构成的软质侧阻尼元件50是在缓冲器D收缩时对在旁路通道3a中从压缩侧腔室Lb流向伸长侧腔室La的液体的流动施加阻力的压缩侧的第二阻尼元件。而且,该软质侧阻尼元件50的阻力在活塞速度处于低速范围的情况下因节流孔50b引起,在处于中高速范围的情况下因叶片阀50a引起。
此外,软质侧阻尼元件50的叶片阀50a是阀门刚性比硬质侧阻尼元件21的叶片阀21a低(容易弯曲)的阀门,在流量相同的情况下,对液体的流动施加的阻力(压力损失)小。换言之,在同一条件下,与叶片阀21a相比,液体更容易流经叶片阀50a。此外,软质侧阻尼元件50的节流孔50b是开口面积比硬质侧阻尼元件21的节流孔21b大的大径节流孔,在流量相同的情况下,对液体的流动施加的阻力(压力损失)小。
接下来,如图2所示,阻尼力调节阀V构成为具备:作为阻尼力调节部的筒状阀芯7,其可往复地插入固定在活塞杆3内的筒状支架6内;螺线管9,其在轴向上驱动阀芯7;以及施力弹簧8,其与螺线管9的推力相对并对阀芯7施力。而且,阻尼力调节阀V调节支架6内的阀芯7的位置,并对开度进行大小调节。
更具体而言,支架6在轴向的一端朝向上侧(磁轭31侧)、另一端朝向下侧(阀壳体5侧)的状态下,沿着活塞杆3的中心轴配置在活塞杆3内的阀壳体5的上侧。进一步地,在支架6上形成有设置在轴向偏移的位置处并沿径向贯穿的多个端口6a、6b。端口6a由四个长孔6a1、6a2构成,该长孔相对于支架6沿周向等间隔地设置。另外,由于图2是截面图,因此图中未示出纸面的跟前侧和里侧的长孔。在图2中,端口6b由四个长孔6b1、6b2构成,该长孔相对于支架6配置在从端口6a的下方偏移的位置处,并沿周向等间隔地设置。另外,由于图2是截面图,因此图中未示出纸面的跟前侧和里侧的长孔。这样,支架6在轴向偏移的位置处具备多个端口6a、6b。端口6a、6b通过磁轭31的通孔31c与伸长侧腔室La连通,并通过阀芯7进行开关。此外,支架6在图2中下端具备嵌合在活塞保持部件30的壳体部30a的内周上的凸缘部6d。
阀芯7为筒状,可滑动自如地插入支架6内,并可在图2中沿上下方向往复运动。更详细地说,阀芯7具备与端口6a相对应并能够与端口6a彼此相对的连通端口7a、以及与端口6b相对应并能够与端口6b彼此相对的连通端口7b。连通端口7a、7b相对于阀芯7配置在作为阀芯7的移动方向的轴向偏移位置处,具体而言,以与端口6a、6b相对于支架6的轴向配置相同的配置设置在阀芯7上。即是,连通端口7a、7b的轴向间隔与端口6a、6b的轴向间隔相等,并且当端口6a与对应的连通端口7a连通时,端口6b也与连通端口7b连通。因此,当任意的端口6a(6b)与对应的连通端口7a(7b)连通时,所有的端口6a、6b分别与对应的连通端口7a、7b连通。此外,连通端口7a由四个长孔7a1、7a2、7a3构成,该长孔相对于阀芯7沿周向等间隔地设置。另外,由于图2是截面图,因此图中未示出跟前侧的长孔。在图2中,连通端口7b由四个长孔7b1、7b2、7b3构成,该长孔相对于阀芯7配置在连通端口7a的下方偏移位置处,并沿周向等间隔地设置。另外,由于图2是截面图,因此图中未示出跟前侧的长孔。“与各端口6a、6b分别对应的连通端口7a、7b”的表达是指,各连通端口7a、7b分别与各端口6a、6b一一对应,连通端口7a与端口6a对应,连通端口7b与端口6b对应。
此外,阀芯7的外周具备:环状槽7c,其沿周向设置并连通所有的连通端口7a;以及环状槽7d,其沿周向设置并连通所有的连通端口7b。在本实施方式中,环状槽7c与连通端口7a正对,其上下方向的宽度与连通端口7a的图2中上下方向的宽度一致;环状槽7d与连通端口7b正对,该图2中上下方向的宽度与连通端口7b的图2中上下方向的宽度一致。而且,环状槽7c和环状槽7d的阀芯7的轴向间隔与端口6a、6b的轴向间隔相等。
当以这种方式构成的阀芯7插入至支架6内时,打开或关闭设置在支架6上的端口6a、6b。具体而言,设置于阀芯7的外周上的环状槽7c与对应的端口6a彼此相对,并且设置于阀芯7的外周上的环状槽7d与对应的端口6b彼此相对的状态下,阀芯7经由连通端口7a、7b使端口6a、6b与阀芯7内连通。端口6a、6b通过设置在磁轭31上的通孔31c与伸长侧腔室La连通。另一方面,阀芯7内经由上腔室30c、设置于阀壳体5上的通道5a、下腔室30d及竖孔30e,与压缩侧腔室Lb连通。因此,在旁路通道3a的中间设有阻尼力调节阀V,当端口6a、6b与阀芯7内连通时,阻尼力调节阀V开启,打开旁路通道3a,并通过旁路通道3a连通伸长侧腔室La和压缩侧腔室Lb。
而且,当阀芯7相对于支架6移动时,端口6a与环状槽7c彼此相对的面积以及端口6b与环状槽7d彼此相对的面积发生变化,因此能够根据阀芯7相对于支架6的轴向位置来变更流路面积。当阀芯7相对于支架6向图2中下方移动,并且端口6a、6b分别没有与环状槽7c、7d完全相对而是通过阀芯7的外周进行封闭时,端口6a、6b与对应的连通端口7a、7b之间的连通中断,并且旁路通道3a被切断。阀芯7相对于支架6从图2中所示的位置处向下方移动,并且环状槽7c开始与端口6a彼此相对的同时,环状槽7d也开始与端口6b彼此相对。此外,从环状槽7c与端口6a彼此相对并且环状槽7d与端口6b彼此相对的状态开始,阀芯7相对于支架6向上方移动,环状槽7c没有与端口6a相对,同时环状槽7d也没有与端口6b相对。这样,当阀芯7相对于支架6沿轴向移动时,端口6a和端口6b的开度发生变化,阻尼力调节阀V的流路面积大小也发生变化。
此外,在阀芯7的上端层叠有板70,螺线管9的后述柱塞9a与该板70抵接。另一方面,施力弹簧8与阀芯7的下端抵接,朝着作为移动方向的一方的图2中上方对阀芯7施力。施力弹簧8为螺旋形弹簧,当内周相对于外周向图2中上下方向位移时,该螺旋形弹簧可以发挥使内周返回到原始位置的作用力。施力弹簧8通过筒状衬垫22和支架6的凸缘部6d进行夹持并固定在活塞杆3上,该筒状衬垫的外周位于施力弹簧8的下方并嵌合在活塞保持部件30的壳体部30a的内周上。而且,施力弹簧8的内周与设置在阀芯7的图2中下端外周上的环状凹部7e嵌合,施力弹簧8相对于支架6向图2中上方的移动方向的一方对阀芯7施力,当阀芯7相对于支架6向图2中下方位移时,发挥使阀芯7返回到原始位置的作用力。阀芯7在施力弹簧8的作用力下被施力,另一方面,没有受到来自螺线管9的与施力弹簧8的作用力相对的推力的状态下,如图2所示,其被定位在最上方,并使环状槽7c、7d不与端口6a、6b相对。因此,阻尼力调节阀V在非通电时切断旁路通道3a。
此外,阻尼力调节阀V的螺线管9容纳在磁轭31内,虽然图中未详细示出,但是其具有:筒状定子,其包括线圈;筒状可动铁心,其可移动自如地插入至该定子内;以及柱塞9a,其安装在可动铁心的内周,并且前端与板70抵接。向该螺线管9供电的线束90通过杆件主体32的内侧向外侧突出,并与电源连接。
而且,当通过该线束90向螺线管9通电时,向下侧拉近可动铁心,柱塞9a向下移动,阀芯7克服施力弹簧8的作用力后向下压。于是,端口6a和连通端口7a经由环状槽7c连通,并且端口6b和连通端口7b经由环状槽7d连通,并打开阻尼力调节阀V。此外,该阻尼力调节阀V的开度和螺线管9的通电量之间的关系为具有正比例常数的比例关系,通电量越增加,开度越大。进一步地,当切断对螺线管9的通电时,阻尼力调节阀V关闭。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阻尼力调节阀V为常闭型,通过施力弹簧8对作为其阀体的阀芯7向关闭方向施力,并且通过螺线管9对阀芯7向开启方向施加推力。此外,开度与阻尼力调节阀V的通电量成比例地增大,随着该开度的增加,旁路通道3a的流路面积变大。因此,也可以说旁路通道3a的流路面积与阻尼力调节阀V的通电量成比例地增加。
接下来,本实施方式的缓冲器D设置有用于手动调节硬质侧阻尼元件21的流量的手动阀41。如图1所示,手动阀41设置在缓冲器D的底部部分,并且能够通过手动操作来变更用于连通压缩侧腔室Lb和储液室R的排出通道4b的流路面积。
该手动阀41包括针状阀体41a,该针状阀体离座或落座于设置在排出通道4b的中间的环状阀座(未图示)上。而且,当对手动阀41进行旋转操作时,根据其旋转方向,阀体41a靠近或远离阀座,并对排出通道4b的流路面积进行大小调节。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阻尼力调节阀V的通电正常时,使阀体41a落座于阀座,并处于通过手动阀41切断排出通道4b的连通的状态。
综上所述,如图1所示,缓冲器D具备:气缸1;活塞2,其可滑动自如地插入气缸1内并将气缸1内划分为伸长侧腔室La和压缩侧腔室Lb;活塞杆3,其前端与活塞2相连结的同时,末端向气缸1外突出;以及储液罐16,其与气缸1内的伸长侧腔室La连接;其中,伸长侧腔室La的压力为储液罐压力。
进一步地,在缓冲器D中,作为用于连通伸长侧腔室La和压缩侧腔室Lb的通道,设有伸长侧通道2a、压缩侧通道2b以及旁路通道3a。在伸长侧通道2a上设有仅仅允许液体从伸长侧腔室La流向压缩侧腔室Lb的单向流动的伸长侧止回阀20,从压缩侧腔室Lb流向伸长侧腔室La的液体流经压缩侧通道2b或旁路通道3a。
而且,在压缩侧通道2b上设有硬质侧阻尼元件21,该硬质侧阻尼元件以具有节流孔21b、以及与其并列的叶片阀21a的方式构成,并对液体的流动赋予阻力。另一方面,在旁路通道3a上设有软质侧阻尼元件50,该软质侧阻尼元件以具有开口面积比节流孔21b大的节流孔50b、以及阀门刚性比与其并列的叶片阀21a低的叶片阀50a的方式构成,并减小赋予液体流动的阻力。
进一步地,在该旁路通道3a上,与软质侧阻尼元件50串联地设置有阻尼力调节阀V,通过调节该阻尼力调节阀V的通电量,能够变更旁路通道3a的流路面积。而且,阻尼力调节阀V为常闭型,并将其设定为与通电量成比例地增大旁路通道3a的流路面积。
此外,在缓冲器D上,作为用于连通压缩侧腔室Lb和储液罐16的通道,设有吸入通道4a和排出通道4b。在吸入通道4a上设有吸入阀40,该吸入阀仅仅允许液体从储液罐16流向压缩侧腔室Lb的单向流动。另一方面,在排出通道4b上设有常闭型手动阀41,该手动阀通过手动操作进行开关。
以上述方式构成缓冲器D,在缓冲器D收缩时,活塞杆3进入气缸1内,并且活塞2压缩压缩侧腔室Lb。正常时,手动阀41关闭排出通道4b。因此,在缓冲器D收缩时,压缩侧腔室Lb的液体流经压缩侧通道2b或旁路通道3a后向伸长侧腔室La移动。对于该液体的流动,通过硬质侧阻尼元件21或软质侧阻尼元件50施加阻力,并产生由该阻力所引起的压缩侧阻尼力。
此外,在正常时的缓冲器D收缩时,流经硬质侧阻尼元件21和软质侧阻尼元件50的液体的分配比根据旁路通道3a的流路面积而发生变化,从而对阻尼系数进行大小调节,并对产生的压缩侧阻尼力进行大小调节。
具体而言,如前所述,硬质侧阻尼元件21及软质侧阻尼元件50分别构成为具有节流孔21b、50b、以及与其并列的叶片阀21a、50a。因此,阻尼力特性在活塞速度处于低速范围的情况下,为与节流孔特有的活塞速度的平方成比例的节流孔特性,在活塞速度处于中高速范围的情况下,其为与叶片阀特有的活塞速度成比例的阀门特性。
而且,当增加阻尼力调节阀V的通电量而增大开度时,旁路通道3a的流量增加,流经硬质侧阻尼元件21的液体的比例减少,并且流经软质侧阻尼元件50的液体的比例增加。由于软质侧阻尼元件50的节流孔50b是开口面积比硬质侧阻尼元件21的节流孔21b大的大径节流孔,因此,在增大流向软质侧阻尼元件50侧的液体的比例的软质模式下,阻尼系数在低速范围和中高速范围这两者中减小,并且相对于活塞速度产生的压缩侧阻尼力也变小。而且,在将向阻尼力调节阀V供给的电流量设为最大时,阻尼系数最小,并且相对于活塞速度产生的压缩侧阻尼力最小。
与此相反,当减少阻尼力调节阀V的通电量并减小开度时,旁路通道3a的流量减少,流经硬质侧阻尼元件21的液体的比例增加,并且流经软质侧阻尼元件50的液体的比例减少。于是,阻尼系数增大,并且相对于活塞速度的压缩侧阻尼力也变大。而且,当切断对阻尼力调节阀V的通电并关闭阻尼力调节阀V时,切断旁路通道3a的连通,因此,整个流量流经硬质侧阻尼元件21。于是,阻尼系数最大,并且相对于活塞速度产生的压缩侧阻尼力最大。
这样,当通过阻尼力调节阀V改变液体流经作为第一阻尼元件、第二阻尼元件的硬质侧阻尼元件21和软质侧阻尼元件50的分配比时,阻尼系数发生大小变化,如图3所示,用于表示压缩侧的阻尼力特性的特性曲线的斜率发生变化。而且,在将该特性曲线的斜率设为最大并增大产生的阻尼力的硬质模式和将斜率设为最小并减小产生的阻尼力的软质模式之间调节压缩侧阻尼力。
而且,在软质模式下,用于表示阻尼力特性的特性曲线的斜率在低速范围和中高速范围这两者中都减小的同时,在硬质模式下,用于表示阻尼力特性的特性曲线的斜率在低速范围和中高速范围这两者中都增大。因此,无论在哪个模式下,阻尼力特性从节流孔特性变为阀门特性时的变化都很平缓。
进一步地,软质侧阻尼元件50与节流孔50b并列地具有阀门刚性低的叶片阀50a。因此,作为硬质侧阻尼元件21的叶片阀21a,采用阀门刚性高、开阀压力高的阀门,即使增大压缩侧阻尼力变大方向的调节幅度,软质模式下的阻尼力也不会过大。
此外,在故障时(非正常时),切断对阻尼力调节阀V的通电,并切换为硬质模式。此时,如果打开手动阀41,则压缩侧腔室Lb的液体不仅流经压缩侧通道2b还流经排出通道4b,因此流经硬质侧阻尼元件21的液体的流量减少,并且所产生的压缩侧阻尼力减小。
此外,在缓冲器D收缩时,进入气缸1内的活塞杆3的体积量的液体从伸长侧腔室La向储液罐16排出。
相反地,在缓冲器D伸长时,伸长侧止回阀20打开,伸长侧腔室La的液体流经伸长侧通道2a后向压缩侧腔室Lb移动。此时,液体能够比较无阻力地流经伸长侧止回阀20。进一步地,伸长侧腔室La与储液罐16连通,并保持储液罐压力。因此,缓冲器D不会发挥伸长侧阻尼力。另外,如前所述,缓冲器D与仅仅在伸长时产生阻尼力的缓冲器成对地构成前叉,因此,在前轮与车身分离的情况下,仅仅在伸长时发挥阻尼力的缓冲器可以抑制车身振动。
下面,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缓冲器D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缓冲器D具备:气缸1;活塞2,其沿轴向可移动自如地插入气缸1内并将气缸1内划分为伸长侧腔室La和压缩侧腔室Lb;活塞杆3,其与活塞2相连结的同时,一端向气缸1外突出;旁路通道(阻尼通道)3a,其设置在活塞杆3上并连通伸长侧腔室La和压缩侧腔室Lb;以及阻尼力调节阀V,其设置在旁路通道(阻尼通道)3a上;其中,阻尼力调节阀V具有设置在旁路通道(阻尼通道)3a上的阀芯(阻尼力调节部)7、以及通过驱动阀芯(阻尼力调节部)7来调节流路阻力的螺线管9,活塞杆3具有在内侧插入阻尼力调节阀V的筒状磁轭31、以及安装在磁轭31的内周上并用于保持活塞2的活塞保持部件30,磁轭31具有从侧方开口并与内部连通以构成旁路通道(阻尼通道)3a的一部分的多个通孔31c、以及设置在外周上并从活塞相反侧端延伸并与通孔31c连通的凹槽31d。
在以这种方式构成的缓冲器D中,由于插入了阻尼力调节阀V,并且通孔31c和凹槽31d形成于其与气缸1之间的环状间隙最窄的磁轭31的外周上,因此能够扩大气缸1与磁轭31之间的环状间隙X的流路面积。在该缓冲器D中,即使活塞杆3内容纳有具备螺线管9的阻尼力调节阀V,也能够降低环状间隙X中的流路阻力,能够解决最小阻尼力由环状间隙X的流路阻力决定的问题,并且能够通过阻尼力调节阀V调节最小阻尼力。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缓冲器D,即使具备使用螺线管的阻尼力调节阀,也能够增大阻尼力调节幅度,并且也能够降低全软时的阻尼力。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凹槽31d沿轴向设置在磁轭31的外周上。根据以这种方式构成的缓冲器D,在从磁轭31的活塞相反侧端连接至通孔31c时的凹槽31d的长度最短,液体流经凹槽31d时的阻力最小,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全软时的阻尼力,并且能够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本实施方式的缓冲器D中的阻尼力调节阀V具备:支架6,其为筒状并具有用于连通内外的多个端口6a、6b;阀芯7,其为筒状并沿轴向可往复地插入至支架6内的同时,可打开或关闭与各端口6a、6b分别对应且彼此相对的连通端口7a、7b;以及螺线管9,其沿轴向驱动阀芯7;其中,各端口6a、6b设置在相对于支架6的轴向偏移位置处,各连通端口7a,7b以与各端口6a、6b在轴向的配置相同的配置设置在相对于阀芯7的轴向偏移位置处。
根据以这种方式构成的缓冲器D,支架6和阀芯7分别朝向作为阀芯7的移动方向的轴向偏移,而且,以同一配置设有多个端口6a、6b和连通端口7a、7b,并且能够使各端口6a、6b和各连通端口7a、7b同时彼此相对。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缓冲器D,即使相对于支架6减小阀芯7的行程量,也能够在全开时确保大的流路面积。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轴向偏移位置处设置有两个端口6a、6b和两个连通端口7a、7b,但是也可以设置三个以上的端口和连通端口。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口6a、6b分别由沿着支架6的周向而设置的长孔6a1、6a2、6a3、6b1、6b2、6b3构成,并能够确保端口6a、6b自身的流路面积也很大。
另外,只要不会引起支架6的强度降低,端口6a、6b也可以由一个长孔形成,但是当其由多个长孔形成时,具有能够确保支架6的刚性并增大流路面积的优点。对于连通端口7a,7b来说也同样,只要不会引起阀芯7的强度降低,连通端口也可以由一个长孔形成,但是当其由多个长孔形成时,具有能够确保阀芯7的刚性并增大流路面积的优点。
而且,在以这种方式构成的缓冲器D中,即使减小阻尼力调节阀V的行程量,也能够确保全开时的流路面积较大,因此,即使在不增大阻尼力调节阀的情况下将其装入缓冲器D,也可以在不牺牲缓冲器D的行程长度的情况下,将流经旁路通道3a的液体的阻力降至极小。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缓冲器D,能够在确保行程长度的同时实现大的阻尼力调节幅度。
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缓冲器D中的旁路通道(阻尼通道)3a形成为包括:竖孔30e,其从活塞杆3的前端开口并将压缩侧腔室Lb与阻尼力调节阀V连通;以及横孔30g,其从活塞杆3的侧方开口并将压缩侧腔室Lb与竖孔30e连通。
在以这种方式构成的缓冲器D中,在活塞杆3上设置与阻尼力调节阀V连通的旁路通道(阻尼通道)3a,并且除了流路面积最窄的竖孔30e之外,还设置有横孔30g,因此旁路通道(阻尼通道)3a中的流路面积得以扩大。在该缓冲器D中,即使在活塞杆3内容纳有具备螺线管9的阻尼力调节阀V,也能够降低旁路通道(阻尼通道)3a中的流路阻力,能够解决最小阻尼力由设置在活塞杆3上的竖孔30e的流路阻力决定的问题,并能够通过阻尼力调节阀V调节最小的阻尼力。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缓冲器D,即使具备使用螺线管的阻尼力调节阀,也能够增大阻尼力调节幅度,并且也能够降低全软时的阻尼力。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缓冲器D中,活塞杆3具有活塞安装轴30b,该活塞安装轴在外周上安装有活塞2的同时,螺合有用于固定活塞2的螺母N;具备轴环19,该轴环为筒状且具有用于连通内外的孔19c,并配置在活塞安装轴30b的外周上的同时,插装在活塞2和螺母N之间;横孔30g在与活塞安装轴30b的轴环19彼此相对的位置处开口。在以这种方式构成的缓冲器D中,即使在活塞安装轴30b上安装有活塞2和螺母N,也能够通过设置在轴环19上的孔19c将设置在活塞安装轴30b上的横孔30g与压缩侧腔室Lb连通。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缓冲器D,由于仅仅通过设置简单形状的轴环19就能够使横孔30g与压缩侧腔室Lb连通,因此不需要为了使横孔30g与压缩侧腔室Lb连通而对活塞2或螺母N实施加工并形成复杂形状的孔,从而制造成本降低。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缓冲器D具备:硬质侧阻尼元件21,其对从压缩侧腔室Lb流向伸长侧腔室La的液体的流动施加阻力;阻尼力调节阀V,其能够对通过绕过该硬质侧阻尼元件21以连通压缩侧腔室Lb和伸长侧腔室La的旁路通道3a的流路面积进行变更;以及软质侧阻尼元件50,其与阻尼力调节阀V串联地设置在旁路通道3a上。而且,硬质侧阻尼元件21构成为具有节流孔21b以及与该节流孔21b并列设置的叶片阀21a。另一方面,软质侧阻尼元件50构成为具有开口面积比节流孔21b大的节流孔(大径节流孔)50b。
根据上述结构,在活塞速度处于低速范围的情况下,缓冲器D收缩时产生的阻尼力的特性为节流孔特有的节流孔特性,在活塞速度处于中高速范围的情况下,其为叶片阀特有的阀门特性。而且,如果通过电磁阀V变更旁路通道3a的开口面积,则在缓冲器D收缩时从压缩侧腔室Lb向伸长侧腔室La移动的液体中,分别流经硬质侧阻尼元件21和软质侧阻尼元件50的流量的分配比发生变化,因此能够自由地设定活塞速度处于低速范围时的阻尼系数和处于中高速范围时的阻尼系数这两者,并且能够增大活塞速度处于中高速范围时的压缩侧阻尼力的调节幅度。
进一步地,在增大旁路通道3a的开口面积的软质模式中,活塞速度处于低速范围时的阻尼系数和处于中高速范围时的阻尼系数这两者都变小。另一方面,在减小旁路通道3a的开口面积的硬质模式中,活塞速度处于低速范围时的阻尼系数和处于中高速范围时的阻尼系数这两者都增大。因此,在压缩侧阻尼力的特性从低速范围的节流孔特性变为中高速范围的阀门特性时,无论在哪个模式下,该特性曲线的斜率变化都很平缓。由此,在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缓冲器D搭载于车辆的情况下,能够减轻因上述斜率的变化所引起的不适感,并保持良好的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缓冲器D中,软质侧阻尼元件50构成为具有所述节流孔(大径节流孔)50b和与该节流孔50b并列设置的叶片阀50a。这样,当在软质侧阻尼元件50上也设置叶片阀50a时,即使将硬质侧阻尼元件21的叶片阀21a设为阀门刚性高、开阀压力高的阀门,软质模式下的阻尼力也不会过大。即是,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采用阀门刚性高的阀门作为硬质侧阻尼元件21的叶片阀21a。而且,如此一来,由于阻尼力的调节幅度向增大压缩侧阻尼力的方向增大,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大活塞速度处于中高速范围时的压缩侧阻尼力的调节幅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缓冲器D中,活塞2与活塞杆3的另一端相连结,并形成单杆型。进一步地,缓冲器D具备:储液罐16,其与伸长侧腔室La连接;以及吸入阀40,其仅仅允许液体从该储液罐16流向压缩侧腔室Lb。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储液罐16来补偿进出气缸1的活塞杆3的体积量。进一步地,能够将缓冲器D设为仅仅在压缩行程中发挥阻尼力的单向缓冲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缓冲器D中,将阻尼力调节阀V设定为开度与通电量成比例地发生变化。根据该结构,能够无级地变更旁路通道3a的开口面积。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缓冲器D具备手动阀41,该手动阀能够通过手动操作来变更用于连通压缩侧腔室Lb和储液罐16的排出通道4b的流路面积。根据该结构,即使在故障时关闭阻尼力调节阀V,只要手动打开手动阀41就能够减小所产生的压缩侧阻尼力。因此,能够防止故障模式下的压缩侧阻尼力过大,并且能够保持良好的车辆乘坐舒适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其为仅仅在收缩缓冲器D时发挥阻尼力的单向缓冲器,但是,如图4中的液压回路图所示的缓冲器那样,可以在压缩侧通道2b上设置仅仅允许液体从压缩侧腔室Lb流向伸长侧腔室La的止回阀60以代替硬质侧阻尼元件21,将伸长侧通道2a作为阻尼通道并设置用于对从伸长侧腔室La流向压缩侧腔室Lb的液体的流动施加阻力的硬质侧阻尼元件61,在旁路通道3a上设置用于对从伸长侧腔室La流向压缩侧腔室Lb的液体的流动施加阻力的软质侧阻尼元件62以代替软质侧阻尼元件50,废除吸入通道4a中的吸入阀40,并且废除排出通道4b及手动阀41,并将缓冲器D设为仅仅在伸长时发挥阻尼力的缓冲器。当以这种方式构成缓冲器D时,并且当通过阻尼力调节阀V变更以具有叶片阀而构成的软质侧阻尼元件以及流经软质侧阻尼元件的液体的分配比时,可以调节阻尼系数的大小,因此,可以与仅仅在压缩侧发挥阻尼力的缓冲器D同样地改变用于表示伸长侧的阻尼力特性的特性曲线的斜率。
此外,在各实施方式中,如果不需要将活塞速度处于正常速度范围内时的阻尼力特性设为阀门特性,则可以在旁路通道3a上仅仅设置阻尼力调节阀V,可以省略软质侧阻尼元件50,也可以废除硬质侧阻尼元件21而仅仅通过阻尼力调节阀V调节收缩、伸长或伸长收缩这两侧的阻尼力。
上面已经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只要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就可以进行改造、变形及变更。本申请要求基于2019年3月4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9-038124号的优先权,此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说明书。
符号说明
1 气缸
2 活塞
3 活塞杆
3a 旁路通道(阻尼通道)
7 阀芯(阻尼力调节部)
9 螺线管
30 活塞保持部件
31 磁轭
31c 通孔
31d 凹槽
D 缓冲器
La 伸长侧腔室
Lb 压缩侧腔室
V 阻尼力调节阀

Claims (2)

1.一种缓冲器,其具备:
气缸;
活塞,其沿轴向可移动自如地插入所述气缸内并将所述气缸内划分为伸长侧腔室和压缩侧腔室;
活塞杆,其与所述活塞相连结的同时,一端向所述气缸外突出;
阻尼通道,其设置在所述活塞杆上并连通所述伸长侧腔室和所述压缩侧腔室;
以及阻尼力调节阀,其设置在所述阻尼通道上;
其中,所述阻尼力调节阀具有设置在所述阻尼通道上的阻尼力调节部、以及通过驱动所述阻尼力调节部来调节流路阻力的螺线管,
所述活塞杆具有在内侧插入所述阻尼力调节阀的筒状磁轭、以及安装在所述磁轭的内周上并用于保持所述活塞的活塞保持部件,
所述磁轭具有从侧方开口并与内部连通以构成所述阻尼通道的一部分的通孔、以及设置在外周上并从活塞相反侧端延伸并与所述通孔连通的凹槽,
所述磁轭与所述气缸之间的比设置所述通孔的位置更靠活塞相反侧的部位的环状间隙的流路面积设定为大于等于全开状态的所述阻尼力调节阀的流路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其中,
所述凹槽沿所述磁轭的轴向进行设置。
CN202080009980.5A 2019-03-04 2020-02-28 缓冲器 Active CN1134745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38124 2019-03-04
JP2019038124A JP7112356B2 (ja) 2019-03-04 2019-03-04 緩衝器
PCT/JP2020/008374 WO2020179678A1 (ja) 2019-03-04 2020-02-28 緩衝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74587A CN113474587A (zh) 2021-10-01
CN113474587B true CN113474587B (zh) 2024-02-23

Family

ID=72337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9980.5A Active CN113474587B (zh) 2019-03-04 2020-02-28 缓冲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08079A1 (zh)
JP (1) JP7112356B2 (zh)
CN (1) CN113474587B (zh)
DE (1) DE112020001054B4 (zh)
WO (1) WO202017967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12552B2 (ja) * 2019-03-04 2023-01-25 Kyb株式会社 緩衝器
JP7084888B2 (ja) * 2019-03-04 2022-06-15 Kyb株式会社 緩衝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00936A1 (en) * 2010-02-18 2011-08-25 Jakl, Albin Pneumatic spring
CN203847618U (zh) * 2014-05-29 2014-09-24 张玉新 滑动活塞式振幅相关阻尼阀
CN204878969U (zh) * 2015-08-05 2015-12-16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阀
CN206368936U (zh) * 2016-12-19 2017-08-01 珠海市皓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阻尼油容积的阻尼缓冲器
JP2018004026A (ja) * 2016-07-07 2018-01-11 Kyb株式会社 減衰弁および緩衝器
CN108087480A (zh) * 2018-01-29 2018-05-29 佛山市南海区然铭力佳利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微型阻尼器及其活塞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91284B2 (ja) 2004-06-11 2010-06-30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油圧緩衝器
JP5843617B2 (ja) 2012-01-06 2016-01-13 Kyb株式会社 ソレノイドバルブおよび緩衝器
JP5619796B2 (ja) 2012-02-15 2014-11-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減衰力可変ダンパ
DE102015209318B4 (de) 2015-05-21 2022-05-12 Zf Friedrichshafen Ag Dämpfventileinrichtung
JP7098893B2 (ja) 2017-08-22 2022-07-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の駆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00936A1 (en) * 2010-02-18 2011-08-25 Jakl, Albin Pneumatic spring
CN203847618U (zh) * 2014-05-29 2014-09-24 张玉新 滑动活塞式振幅相关阻尼阀
CN204878969U (zh) * 2015-08-05 2015-12-16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阀
JP2018004026A (ja) * 2016-07-07 2018-01-11 Kyb株式会社 減衰弁および緩衝器
CN206368936U (zh) * 2016-12-19 2017-08-01 珠海市皓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阻尼油容积的阻尼缓冲器
CN108087480A (zh) * 2018-01-29 2018-05-29 佛山市南海区然铭力佳利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微型阻尼器及其活塞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20001054T5 (de) 2022-01-05
DE112020001054B4 (de) 2024-01-25
US20230108079A1 (en) 2023-04-06
JP2020143678A (ja) 2020-09-10
CN113474587A (zh) 2021-10-01
WO2020179678A1 (ja) 2020-09-10
JP7112356B2 (ja) 2022-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15637B1 (en) Damping force variable shock absorber
US7757826B2 (en) Damping force adjustable fluid pressure shock absorber
CN113498396B (zh) 缓冲器
US10060497B2 (en) Shock absorber
WO2012132730A1 (ja) フロントフォーク
EP3002478B1 (en) Shock absorber with a combination of a fail-safe and check-valve
CN113474587B (zh) 缓冲器
CN113474582B (zh) 缓冲器
WO2020179682A1 (ja) 緩衝器
JPH08207545A (ja) セルフポンピング式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WO2020179680A1 (ja) 緩衝器
WO2016024538A1 (ja) フロントフォーク
CN113474245B (zh) 缓冲器
WO2020179679A1 (ja) 緩衝器
WO2020179677A1 (ja) スプール弁および緩衝器
WO2020179675A1 (ja) 電磁弁および緩衝器
WO2020179681A1 (ja) 緩衝器
KR20180038284A (ko) 능동 현가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