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67633A - 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67633A
CN113467633A CN202110340683.5A CN202110340683A CN113467633A CN 113467633 A CN113467633 A CN 113467633A CN 202110340683 A CN202110340683 A CN 202110340683A CN 113467633 A CN113467633 A CN 1134676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osed
sensing
electrode
display area
electro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4068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具泚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467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676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1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ormed by a plurality of foldable display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06F3/1431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using a single graphics controlle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11Flexible O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公开了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第一基础构件,配置成沿着折叠轴折叠或展开,并且包括显示区域,显示区域包括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和第三显示区域,第一显示区域设置在折叠轴的一侧上,第二显示区域设置在折叠轴的另一侧上,折叠轴穿过第三显示区域;以及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在第一基础构件上设置在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和第三显示区域中的每一个中。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基于插置在它们之间的折叠轴彼此隔开并且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基于插置在它们之间的折叠轴彼此隔开。

Description

显示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3月31日提交的第10-2020-0038841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出于所有目的,所述韩国专利申请通过引用在此并入,就如同在本文中完全阐述一样。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现方式总体上涉及显示设备,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在可折叠区域中具有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对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设备的需求已经在各种技术领域中增加。例如,显示设备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诸如智能电话、数码相机、笔记本计算机、导航仪和智能电视。显示设备可以是平板显示设备,诸如液晶显示设备、场发射显示设备或发光显示设备。由于平板显示设备之中的发光显示设备包括发光元件,显示面板中的像素中的每一个通过发光元件而自身发光,因此发光显示设备可以在没有用于向显示面板提供光的背光单元的情况下显示图像。
近来,识别触摸输入的触摸感测单元已经在智能电话或平板PC的领域中被广泛地用作显示设备的输入设备。触摸感测单元确定用户的触摸输入,并计算相应的位置作为触摸输入坐标。触摸感测单元可以包括第一触摸电极和第二触摸电极。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触摸电极和第二触摸电极之间可能出现不必要的电联接,并且因此触摸感测单元的灵敏度可能被恶化或者触摸感测单元的驱动可能是不可能的。
在本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理解本发明构思的背景技术,并且因此,其可以包含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申请人认识到显示设备的触摸传感器的驱动电极和感测电极之间的电干扰可能在显示设备折叠或展开时容易地出现。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现方式的原理构造的显示设备能够防止触摸传感器的布置在折叠轴的两侧上的驱动电极和感测电极之间的电干扰,并且能够通过提供由第一触摸驱动器驱动的设置在折叠轴的一侧处的一些驱动电极、由第二触摸驱动器驱动的设置在折叠轴的另一侧处的其它驱动电极以及位于所述一些驱动电极和所述其它驱动电极之间的金属线来提高触摸传感器的触摸灵敏度。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现方式的原理构造的显示设备能够防止布置在可折叠区域中的多个驱动电极和多个感测电极之间的干扰,并且能够提高触摸灵敏度。
本发明构思的另外的特征将在下面的描述中进行阐述,并且将从该描述部分地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对本发明构思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现方式,显示设备包括:第一基础构件,配置成沿着折叠轴折叠或展开,并且包括显示区域,显示区域包括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和第三显示区域,第一显示区域设置在折叠轴的一侧上,第二显示区域设置在折叠轴的另一侧上,折叠轴穿过第三显示区域;以及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在第一基础构件上设置在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和第三显示区域中的每一个中,其中,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基于插置在它们之间的折叠轴彼此隔开并且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基于插置在它们之间的折叠轴彼此隔开。
第一基础构件还可以包括:第一焊盘单元,设置在第一基础构件的一侧处并且连接到布置在折叠轴的一侧上的第一感测电极中的每一个和第二感测电极中的每一个;以及第二焊盘单元,设置在第一基础构件的另一侧处并且连接到布置在折叠轴的另一侧上的第一感测电极中的每一个和第二感测电极中的每一个。
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一触摸驱动器,连接到第一焊盘单元以驱动连接到第一焊盘单元的第一感测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以及第二触摸驱动器,连接到第二焊盘单元以驱动连接到第二焊盘单元的第一感测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
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可以在第一方向和与第一方向基本上垂直的第二方向上彼此隔开,并且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可以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且可以在第二方向上彼此隔开。
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连接电极,设置在与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不同的层中,并且连接在第二方向上彼此隔开的多个第一感测电极。
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一驱动线,将设置在显示区域的第一端处的第一感测电极连接到第一焊盘单元;第二驱动线,将设置在显示区域的第二端处的第一感测电极连接到第二焊盘单元;第一感测线,设置在显示区域的与第一端邻近的另一端处,并且将设置在折叠轴的一侧上的第二感测电极连接到第一焊盘单元;以及第二感测线,设置在显示区域的与第二端邻近的另一端处,并且将设置在折叠轴的另一侧上的第二感测电极连接到第二焊盘单元。
第三显示区域还可以包括金属线,金属线设置在连接到第一驱动线的第一感测电极与连接到第二驱动线的第一感测电极之间。
金属线可以通过与第一焊盘单元邻近的接地焊盘单元接地。
彼此隔开并且与插置在它们之间的折叠轴邻近的多个第一感测电极的面对区域可以比彼此隔开并且与插置在它们之间的折叠轴邻近的多个第二感测电极的面对区域大。
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可以包括:第二-第一感测电极,设置在折叠轴的一侧上并且最靠近于折叠轴;第二-第二感测电极,设置在第二-第一感测电极的一侧处;以及第二-第三感测电极,设置在折叠轴的另一侧上并且最靠近于折叠轴,其中,第二-第一感测电极和第二-第二感测电极之间的距离可以基本上等于第二-第一感测电极和第二-第三感测电极之间的距离。
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可以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且可以在与第一方向基本上垂直的第二方向上彼此隔开,并且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可以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彼此隔开。
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连接电极,设置在与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不同的层中,并且连接在第二方向上彼此隔开的多个第二感测电极。
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一感测线,将设置在显示区域的第一端处的第二感测电极连接到第一焊盘单元;第二感测线,将设置在显示区域的第二端处的第二感测电极连接到第二焊盘单元;第一驱动线,设置在显示区域的与第一端邻近的另一端处并且将设置在折叠轴的一侧上的第一感测电极连接到第一焊盘单元;以及第二驱动线,设置在显示区域的与第二端邻近的另一端处并且将设置在折叠轴的另一侧上的第一感测电极连接到第二焊盘单元。
彼此隔开并且与插置在它们之间的折叠轴邻近的多个第二感测电极的面对区域可以比彼此隔开并且与插置在它们之间的折叠轴邻近的多个第一感测电极的面对区域大。
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可以包括:第一驱动电极,设置在折叠轴的一侧上并且最靠近于折叠轴;第二驱动电极,设置在第一驱动电极的一侧处;以及第三驱动电极,设置在折叠轴的另一侧上并且最靠近于折叠轴,其中,第一驱动电极和第二驱动电极之间的距离可以基本上等于第一驱动电极和第三驱动电极之间的距离。
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显示层,位于第一基础构件上,包括布置在显示区域中的多个像素;以及感测电极层,位于显示层上,包括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多个第二感测电极。
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电路板,连接到设置在第一基础构件的一侧处的第一焊盘单元;第一触摸驱动器,设置在电路板上并且连接到第一焊盘单元;柔性膜,连接到设置在第一基础构件的另一侧处的第二焊盘单元;以及第二触摸驱动器,设置在柔性膜上并且连接到第二焊盘单元。
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显示层,位于第一基础构件上,包括布置在显示区域中的多个像素;第二基础构件,覆盖显示层;粘合剂构件,设置在第一基础构件和第二基础构件的边缘处以围绕显示层;以及感测电极层,位于第二基础构件上,包括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多个第二感测电极。
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电路板,连接到设置在第一基础构件的一侧处的第一焊盘单元;第一触摸驱动器,设置在电路板上并且连接到第一焊盘单元;柔性膜,连接到设置在第二基础构件的一侧处的第二焊盘单元;以及第二触摸驱动器,设置在柔性膜上并且连接到第二焊盘单元。
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虚设图案,被多个第一感测电极或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围绕,并且与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多个第二感测电极绝缘。
应理解的是,前面的概述性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二者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被并入本说明书中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构思。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造的显示设备的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图2是示出图1的显示设备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图1的显示设备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4是图1的显示设备的感测电极层的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图5是图1的显示设备的第三显示区域的、示出图4的感测电极层的平面图。
图6是图5的区域A1的放大图。
图7是图5的区域A2的放大图。
图8是图1的显示设备的显示层和感测电极层的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图9是沿着图8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
图10是图1的显示设备的感测电极层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图11是图1的显示设备的第三显示区域的、示出图10的感测电极层的平面图。
图12是图11中的区域A3的放大图。
图13是图11中的区域A4的放大图。
图14是图1的显示设备的显示层和感测电极层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图15是沿着图14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描述中,出于解释的目的,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或实现方式的透彻理解。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实施方式”和“实现方式”是可互换的词,它们是采用本文中所公开的发明构思中的一个或多个的设备或方法的非限制性示例。然而,显而易见的是,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或者具有一个或多个等效布置的情况下实践。在其它实例中,以框图形式示出了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各种实施方式。此外,各种实施方式可以是不同的,但不必是排它的。例如,在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实施方式的特定形状、配置和特性可以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使用或实现。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所示出的实施方式应被理解为提供可以在实践中实现本发明构思的一些方式的变化细节的示例性特征。因此,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各种实施方式的特征、部件、模块、层、膜、面板、区域和/或方面等(下文中,单独称为或统称为“元件”)可以另行组合、分离、互换和/或重新布置。
在附图中提供交叉影线和/或阴影的使用通常来阐明邻近元件之间的边界。因此,除非说明,否则交叉影线或阴影的存在或不存在都不传达或指示对特定材料、材料性质、尺寸、比例、所示元件之间的共性和/或元件的任何其它特性、属性、性质等的任何偏好或要求。此外,在附图中,出于清楚和/或描述的目的,元件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可被夸大。当可以不同地实现实施方式时,具体的过程顺序可以与所描述的顺序不同地执行。例如,两个连续描述的过程可以基本上同时地执行,或者以与所描述的顺序相反的顺序执行。此外,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当诸如层的元件被称为位于另一元件或层“上”、“连接至”或“联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时,其可以直接位于该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至或直接联接至该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居间的元件或层。然而,当元件或层被称为“直接位于”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至”或“直接联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时,不存在居间的元件或层。为此,术语“连接”可以表示在存在或不存在居间的元件的情况下的物理连接、电连接和/或流体连接。此外,X轴、Y轴和Z轴不限于直角坐标系的三个轴(诸如,x轴、y轴和z轴),且可以以更宽泛的含义进行解释。例如,X轴、Y轴和Z轴可以彼此垂直,或者可以表示彼此不垂直的不同方向。出于本公开的目的,“X、Y和Z中的至少一个”以及“选自由X、Y和Z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解释为仅X、仅Y、仅Z,或者X、Y和Z中的两个或更多个的任何组合,诸如,以XYZ、XYY、YZ和ZZ为例。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等可以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类型的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区分开。因此,在不背离本公开的教导的情况下,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可以称为第二元件。
出于描述的目的,可以在本文中使用诸如“以下”、“下方”、“之下”、“下”、“上方”、“上”、“之上”、“较高”、“侧”(例如,如“侧壁”中那样)等空间相对术语,并由此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些)元件的关系。除了附图中描绘的定向之外,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括装置在使用、操作和/或制造中的不同定向。例如,如果将附图中的装置翻转,则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以下”的元件将随之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包括上方和下方两种定向。此外,装置可以以其它方式定向(例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它定向),并且因此,应相应地解释本文中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词。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否则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此外,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comprises)”、“包括(comprising)”、“包括(includes)”和/或“包括(including)”表示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组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组的存在或添加。还应注意的是,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基本上”、“约”和其它类似术语用作近似术语而不用作程度术语,并且因此用于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测量值、计算值和/或提供值的固有偏差留有余量。
本文中参考作为理想化的实施方式和/或中间结构的示意图的剖面图和/或分解图描述各种实施方式。因此,由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导致的与图示形状的偏差将是预料到的。因此,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方式不应一定被解释为限于区域的特定示出的形状,而是包括由例如制造导致的形状的偏差。以这种方式,附图中示出的区域本质上可以是示意性的,并且这些区域的形状可以不反映设备的区域的实际形状,并且因此,不一定旨在进行限制。
如本领域中惯用的那样,在功能性块、单元和/或模块方面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一些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这些块、单元和/或模块通过可利用基于半导体的制造技术或其它制造技术形成的诸如逻辑电路、离散部件、微处理器、硬布线电路、存储器元件、布线连接器等的电气电路(或光学电路)在物理上实现。在块、单元和/或模块通过微处理器或其它相似硬件实现的情况下,可利用软件(例如,微代码)对它们进行编程并控制它们以执行本文中所讨论的各种功能,并且可选择性地通过固件和/或软件来驱动它们。还将预料到,每个块、单元和/或模块可通过专用硬件来实现,或者可实现为执行一些功能的专用硬件与执行其它功能的处理器(例如,一个或多个编程式微处理器和关联的电路)的组合。另外,在不背离发明构思的范围的情况下,一些实施方式的每个块、单元和/或模块可在物理上分离成两个或更多个交互且离散的块、单元和/或模块。此外,在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范围的情况下,一些实施方式的块、单元和/或模块可在物理上组合成更复杂的块、单元和/或模块。
除非另有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诸如在常用词典中限定的那些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进行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地如此限定。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造的显示设备的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参照图1,显示设备10可以应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平板个人计算机(平板PC)、移动通信终端、电子笔记本、电子书、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导航仪或超移动PC(UMPC)。例如,显示设备10可以应用于电视、笔记本、监视器、广告牌或物联网(IOT)的显示单元。此外,显示设备10可以应用于可穿戴设备,诸如智能手表、手表电话、眼镜显示器或头戴式显示器(HMD)。此外,显示设备10可以应用于放置在汽车仪表盘、汽车中央仪表板或碳控制盘中的中央信息显示器(CID)、用于替换汽车侧镜的室内镜显示器或者放置在前座的背表面上作为用于汽车后座的娱乐的显示器。
在下面的描述中,第一方向(X轴方向)是平行于显示设备10的短边的方向(例如,显示设备10的水平/宽度方向)。第二方向(Y轴方向)是平行于显示设备10的长边的方向(例如,显示设备10的垂直/长度方向)。第三方向(Z轴方向)可以是显示设备10的厚度方向。
显示设备10可以在平面图中具有大致的矩形形状。例如,如图1中所示,显示设备10可以具有矩形形状,该矩形形状具有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的短边和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的长边。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的短边与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的长边交汇的拐角可以形成为直角形状或具有预定曲率的圆化形状。显示设备10在平面图中的形状不限于矩形形状,并且可以以相似的方式形成为另外的多边形形状、圆形形状或椭圆形形状。
显示设备10包括显示面板100、电路板210、显示驱动器220、第一触摸驱动器230、第二触摸驱动器240和柔性膜250。
显示面板100可以是包括发光元件的发光显示面板。例如,显示面板100可以是包括具有有机发光层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使用微型LED的微型LED显示面板、包括具有量子点发光层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量子点发光显示面板或包括具有无机半导体的无机发光元件的无机发光显示面板。
例如,显示面板100可以是由于其柔性而可以容易地弯曲、折叠或卷曲的柔性显示面板。例如,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具有柔性的柔性部分和由于其刚性而不容易弯曲的刚性部分。显示面板100可以是可以折叠和展开的可折叠显示面板、具有曲形显示表面的曲形显示面板、具有不同于曲形显示表面的区域的弯曲显示面板、可以卷曲或展开的可卷曲显示面板或者可以拉伸的可拉伸显示面板。
可替代地,显示面板100可以是被透明地实现的透明显示面板,使得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下表面上的对象或背景从显示面板100的上表面是可见的。可替代地,显示面板100可以是可以反射位于显示面板100的上表面上的对象或背景的反射显示面板。
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主区域MA和从主区域MA的一侧突出的子区域SBA。
主区域MA可以包括显示区域DA和非显示区域NDA,显示区域DA中布置有多个像素以显示图像,非显示区域NDA是主区域MA的围绕显示区域DA的外围区域。显示区域DA可以对应于主区域MA的大部分。显示区域DA可以设置在主区域MA的中央处。显示区域DA可以包括多个发光区域、数据线、电源供应线和驱动发光元件的扫描线。显示区域DA可以包括第一显示区域DA1、第二显示区域DA2和第三显示区域DA3。
第一显示区域DA1可以设置在显示区域DA的一侧处。例如,第一显示区域DA1可以设置在显示区域DA的下侧处。第一显示区域DA1可以设置在折叠轴的一侧上。与第二显示区域DA2和第三显示区域DA3相比,第一显示区域DA1可以更靠近于子区域SBA、电路板210、显示驱动器220或第一触摸驱动器230。第一显示区域DA1可以对应于非可折叠区域,但是不限于此。
第二显示区域DA2可以设置在显示区域DA的另一侧处。例如,第二显示区域DA2可以设置在显示区域DA的上侧处。第二显示区域DA2可以设置在折叠轴的另一侧上。例如,折叠轴可以在第一显示区域DA1和第二显示区域DA2之间。与第一显示区域DA1和第三显示区域DA3相比,第二显示区域DA2可以更靠近于第二触摸驱动器240和柔性膜250。第二显示区域DA2可以对应于非可折叠区域,但是不限于此。
第三显示区域DA3可以设置在第一显示区域DA1和第二显示区域DA2之间,并且折叠轴可以穿过第三显示区域DA3。第三显示区域DA3可以是可折叠区域,并且可以沿着折叠轴折叠。例如,折叠轴可以穿过显示区域DA的中央,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非显示区域NDA可以是位于显示区域DA外侧的区域。非显示区域NDA可以限定为显示面板100的边缘区域。非显示区域NDA可以包括将扫描信号供应到扫描线的扫描驱动器以及将数据线和显示驱动器220连接的扇出线。
子区域SBA可以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从主区域MA的一侧突出。例如,子区域SBA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的长度可以小于主区域MA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的长度,并且子区域SBA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的长度可以小于主区域MA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的长度,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子区域SBA可以弯曲,并且可以设置在如图2中所示的显示面板100的下表面上。当子区域SBA弯曲时,子区域SBA可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与主区域MA重叠。
电路板210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一侧处。电路板210可以附接到从显示面板100的一侧突出的子区域SBA。电路板210可以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膜或诸如自组装各向异性导电胶(SAP)的低电阻且高可靠性的材料附接到显示面板100的子区域SBA的第一焊盘上。电路板210可以是可以弯曲的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由于刚性而难以弯曲的刚性印刷电路板(RPCB)或者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和刚性印刷电路板二者的复合印刷电路板。
显示驱动器220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子区域SBA上。显示驱动器220可以接收控制信号和电源电压,并且可以生成和输出用于驱动显示面板100的信号和电压。显示驱动器220可以形成为集成电路(IC)。
第一触摸驱动器230可以设置在电路板210上。第一触摸驱动器230可以形成为集成电路(IC)。第一触摸驱动器230可以通过电路板210连接到显示面板100的感测电极层的一些感测电极。第一触摸驱动器230可以连接到布置在折叠轴的一侧上的感测电极。例如,第一触摸驱动器230可以连接到与第三显示区域DA3的一部分和第一显示区域DA1重叠的感测电极。第一触摸驱动器230可以将触摸驱动信号供应到一些感测电极中的每一个,并且可以检测感测电极的互电容的变化。
第一触摸驱动器230可以根据在感测电极中的每一个处检测到的电信号的变化来生成触摸数据并且将触摸数据发送到主处理器。主处理器可以分析触摸数据,以计算已经发生触摸的位置的触摸坐标。触摸可以包括接触触摸(例如,在与显示面板100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和接近触摸(例如,在不与显示面板100直接接触的情况下)。接触触摸包括诸如人类手指或笔的对象直接接触设置在感测电极层上的盖窗。比如悬停的接近触摸包括诸如人类手指或笔的对象定位成与盖窗靠近地分开。
显示设备1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电路板210上的电源供应单元。电源供应单元可以将电源供应到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像素,且将电源和驱动电压供应到显示驱动器220。例如,电源供应单元可以与显示驱动器220集成,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显示驱动器220和电源供应单元可以形成为一个集成电路。
第二触摸驱动器240可以设置在柔性膜250上。第二触摸驱动器240可以形成为集成电路。第二触摸驱动器240可以通过柔性膜250连接到显示面板100的感测电极层中的其它感测电极。第二触摸驱动器240可以连接到布置在折叠轴的另一侧上的感测电极。例如,第二触摸驱动器240可以连接到与第三显示区域DA3的其它部分和第二显示区域DA2重叠的感测电极。第二触摸驱动器240可以将触摸驱动信号供应到其它感测电极中的每一个,并且检测感测电极的互电容的变化。
柔性膜250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另一侧处。柔性膜250可以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膜或诸如自组装各向异性导电胶(SAP)的低电阻高可靠性的材料附接到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另一侧上的第二焊盘上。例如,柔性膜250可以是可弯曲的柔性印刷电路板或诸如膜上芯片的柔性膜。柔性膜250可以弯曲,并且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下表面上。柔性膜250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上侧处,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柔性膜250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左侧或右侧处。
图2是示出图1的显示设备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参照图2,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第一基础构件SUB1、显示层DPL、感测电极层SEL、偏振膜PF和面板下部构件PLM。
第一基础构件SUB1可以支撑显示面板100。例如,第一基础构件SUB1可以包括可以容易地弯曲、折叠或卷曲的柔性材料。第一基础构件SUB1可以是能够弯曲、折叠、卷曲等的柔性衬底。例如,第一基础构件SUB1可以包括柔性材料和刚性材料。
显示层DPL可以在第一基础构件SUB1上设置在主区域MA中。显示层DPL可以通过多个像素的发光区域来显示图像。显示层DPL可以包括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的薄膜晶体管层、包括连接到多个薄膜晶体管的发光元件的发光元件层以及封装发光元件层的封装层。
感测电极层SEL可以设置在显示层DPL上。感测电极层SEL可以包括感测电极。例如,感测电极层SEL可以包括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之间可以形成互电容。第一触摸驱动器230和第二触摸驱动器240可以基于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之间的互电容来感测触摸。
偏振膜PF可以设置在感测电极层SEL上。例如,偏振膜PF可以包括诸如线性偏振片或四分之一波片的相位延迟膜。相位延迟膜和线性偏振片可以依次堆叠在感测电极层SEL上。
显示面板10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偏振膜PF上的盖窗。盖窗可以通过诸如光学透明粘合剂(OCA)膜的透明粘合剂构件附接到偏振膜PF上。
面板下部构件PLM可以包括在显示面板100中。面板下部构件PLM可以通过粘合剂构件附接到第一基础构件SUB1的下表面。粘合剂构件可以是压敏粘合剂(PSA)。面板下部构件PLM可以包括用于吸收从外部入射的光的挡光构件、用于吸收来自外部的冲击的缓冲构件和用于有效地消散显示面板100的热量的散热构件中的至少一个。
挡光构件可以设置在第一基础构件SUB1之下。挡光构件可以防止光的透射,并且因此,防止设置在挡光构件之下的电路板210或第一触摸驱动器230从显示面板100的顶部可见。例如,挡光构件可以包括诸如黑色颜料或黑色染料的吸光材料。
缓冲构件可以设置在挡光构件之下。缓冲构件可以吸收外部冲击,以防止显示面板100被损坏。缓冲构件可以由单层或多层形成。例如,缓冲构件可以由诸如聚氨酯、聚碳酸酯、聚丙烯或聚乙烯的聚合树脂形成,或者可以包括弹性材料,诸如通过对橡胶、基于氨基甲酸酯的材料或丙烯酸材料起泡而形成海绵。
散热构件可以设置在缓冲构件之下。散热构件可以包括:第一散热层,包括石墨或碳纳米管;以及第二散热层,由可以阻挡电磁波并且具有良好的导热性的诸如铜、镍、铁素体或银的金属薄膜形成。
第一基础构件SUB1的子区域SBA可以弯曲,并且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100之下。第一基础构件SUB1的子区域SBA可以通过第一粘合剂构件291附接到面板下部构件PLM的下表面。
柔性膜250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另一侧上。柔性膜250可以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膜或诸如自组装各向异性导电胶(SAP)的低电阻高可靠性的材料来附接到设置在第一基础构件SUB1的上表面上的第二焊盘上。柔性膜250可以弯曲,并且可以设置在第一基础构件SUB1之下。柔性膜250可以通过第二粘合剂构件292附接到面板下部构件PLM的下表面。例如,第一粘合剂构件291和第二粘合剂构件292可以是压敏粘合剂。
图3是示出图1的显示设备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在下文中,为了描述方便,与以上描述的那些部件相同的部件将被简略描述或被省略。
参照图3,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第一基础构件SUB1、显示层DPL、粘合剂构件SEAL、第二基础构件SUB2、感测电极层SEL、偏振膜PF以及面板下部构件PLM。
粘合剂构件SEAL可以将第一基础构件SUB1和第二基础构件SUB2接合。粘合剂构件SEAL可以设置在第一基础构件SUB1和第二基础构件SUB2的边缘上以围绕显示层DPL。粘合剂构件SEAL可以是玻璃料粘合剂层、紫外线固化树脂层或热固树脂层,但是不限于此。
第二基础构件SUB2可以支撑感测电极层SEL。例如,第二基础构件SUB2可以包括可以容易地弯曲、折叠或卷曲的柔性材料。第二基础构件SUB2可以是能够弯曲、折叠、卷曲等的柔性衬底。例如,第二基础构件SUB2可以包括柔性材料和刚性材料。
感测电极层SEL可以设置在第二基础构件SUB2上。感测电极层SEL可以包括感测电极。例如,感测电极层SEL可以包括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之间可以形成互电容。第一触摸驱动器230和第二触摸驱动器240可以基于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之间的互电容来感测触摸。
偏振膜PF可以设置在感测电极层SEL上。例如,偏振膜PF可以包括诸如线性偏振片或四分之一波片的相位延迟膜。相位延迟膜和线性偏振片可以依次堆叠在感测电极层SEL上。
例如,感测电极层SEL和偏振膜PF可以整体地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感测电极层SEL、相位延迟膜和线性偏振片可以依次堆叠在第二基础构件SUB2上。
柔性膜250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另一侧上。柔性膜250可以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膜或诸如自组装各向异性导电胶(SAP)的低电阻高可靠性的材料来附接到设置在第二基础构件SUB2的上表面上的第二焊盘上。柔性膜250可以弯曲,并且可以设置在第一基础构件SUB1之下。柔性膜250可以通过第二粘合剂构件292附接到面板下部构件PLM的下表面。例如,第一粘合剂构件291和第二粘合剂构件292可以是压敏粘合剂。
图4是图1的显示设备的感测电极层的实施方式的平面图,并且图5是图1的显示设备的第三显示区域的、示出图4的感测电极层的平面图。
参照图4和图5,感测电极层SEL可以包括用于感测用户的触摸的触摸传感器区域TSA和设置在触摸传感器区域TSA周围的触摸外围区域TPA。触摸传感器区域TSA可以与显示层DPL的显示区域DA重叠,并且触摸外围区域TPA可以与显示层DPL的非显示区域NDA重叠。
触摸传感器区域TSA可以包括多个感测电极SEN以及多个虚设图案DME。多个感测电极SEN可以形成互电容以感测对象或人的触摸。多个感测电极SEN可以包括多个驱动电极TE和多个感测电极RE。例如,驱动电极TE可以限定为第一感测电极,并且感测电极RE可以限定为第二感测电极,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驱动电极TE可以限定为第二感测电极,并且感测电极RE可以限定为第一感测电极。
多个驱动电极TE可以布置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和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多个驱动电极TE可以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和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彼此隔开。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彼此邻近的驱动电极TE可以通过连接电极CE电连接。
在多个驱动电极TE之中,设置在折叠轴的一侧上的一些驱动电极TE可以通过第一驱动线TL1连接到第一触摸焊盘单元TP1。例如,驱动电极TE中的一些驱动电极TE可以沿着第二方向(Y轴方向)从设置在第三显示区域DA3中的折叠轴的一侧电连接到第一显示区域DA1的一端,并且设置在第一显示区域DA1的一端处的驱动电极TE可以连接到第一驱动线TL1。此处,第一显示区域DA1的一端可以对应于显示面板100的一端(例如,第一端)。第一驱动线TL1可以连接设置在第一显示区域DA1的一端处的驱动电极TE和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一侧处的第一触摸焊盘单元TP1。第一触摸焊盘单元TP1可以通过电路板210连接到第一触摸驱动器230。
在多个驱动电极TE之中,设置在折叠轴的另一侧上的其它驱动电极TE可以通过第二驱动线TL2连接到第三触摸焊盘单元TP3。例如,驱动电极TE中的其它驱动电极TE可以沿着第二方向(Y轴方向)从设置在第三显示区域DA3中的折叠轴的另一侧电连接到第二显示区域DA2的另一端,并且设置在第二显示区域DA2的另一端处的驱动电极TE可以连接到第二驱动线TL2。此处,第二显示区域DA2的另一端可以对应于显示面板100的另一端(例如,第二端)。第二驱动线TL2可以连接设置在第二显示区域DA2的另一端处的驱动电极TE和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另一侧处的第三触摸焊盘单元TP3。第三触摸焊盘单元TP3可以通过柔性膜250连接到第二触摸驱动器240。
连接电极CE可以弯曲至少一次。例如,连接电极CE可以在平面图中具有成角度的形状(“<”或“>”),但是连接电极CE的形状不限于此。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彼此邻近的驱动电极TE可以通过多个连接电极CE连接,并且即使当连接电极CE中的任何一个断开连接时,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彼此邻近的驱动电极TE也可以通过其余的连接电极CE稳定地连接。彼此邻近的驱动电极TE可以通过两个连接电极CE连接,但是连接电极CE的数量不限于此。
连接电极CE可以设置在与多个驱动电极TE和多个驱动感测电极RE不同的层中。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彼此邻近的感测电极RE可以通过设置在与多个驱动电极TE或多个感测电极RE相同的层上的连接部分电连接,并且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彼此邻近的驱动电极TE可以通过设置在与多个驱动电极TE或多个感测电极RE不同的层中的连接电极CE电连接。因此,即使当连接电极CE与多个感测电极RE的连接部分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彼此重叠时,多个驱动电极TE也可以与多个感测电极RE绝缘。因此,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之间可以形成互电容。
多个感测电极RE可以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延伸,并且可以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彼此隔开。多个感测电极RE可以布置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和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并且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邻近的感测电极RE可以通过连接部分电连接。
在多个感测电极RE之中,设置在折叠轴的一侧上的一些感测电极RE可以通过第一感测线RL1连接到第二触摸焊盘单元TP2。例如,感测电极RE中的一些感测电极RE可以沿着第一方向(X轴方向)从显示区域DA的左侧电连接到显示区域DA的右侧,并且设置在显示区域DA的与显示区域DA的第一端邻近的另一端处的感测电极RE可以连接到第一感测线RL1。此处,显示区域DA的与显示区域DA的第一端邻近的另一端可以是设置在折叠轴的一侧上的显示区域DA的右端。第一感测线RL1可以连接设置在折叠轴的一侧上的显示区域DA的右端处的感测电极RE和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一侧处的第二触摸焊盘单元TP2。第一感测线RL1可以经由触摸外围区域TPA的右侧和下侧延伸到设置在子区域SBA中的第二触摸焊盘单元TP2。第二触摸焊盘单元TP2可以邻近于第一触摸焊盘单元TP1或显示焊盘单元DP,并且可以通过电路板210连接到第一触摸驱动器230。
在多个感测电极RE之中,设置在折叠轴的另一侧上的其它感测电极RE可以通过第二感测线RL2连接到第四触摸焊盘单元TP4。例如,感测电极RE中的其它感测电极RE可以沿着第一方向(X轴方向)从显示区域DA的左侧电连接到显示区域DA的右侧,并且设置在显示区域DA的与显示区域DA的第二端邻近的另一端处的感测电极RE可连接到第二感测线RL2。此处,显示区域DA的与显示区域DA的第二端邻近的另一端可以是设置在折叠轴的另一侧上的显示区域DA的右端。第二感测线RL2可以连接设置在折叠轴的另一侧上的显示区域DA的右端处的感测电极RE和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另一侧处的第四触摸焊盘单元TP4。第二感测线RL2可以经由触摸外围区域TPA的右侧延伸到设置在触摸外围区域TPA的上侧处的第四触摸焊盘单元TP4。第四触摸焊盘单元TP4可以邻近于第三触摸焊盘单元TP3,并且可以通过柔性膜250连接到第二触摸驱动器240。
多个虚设图案DME中的每一个可以被驱动电极TE或感测电极RE围绕。多个虚设图案DME中的每一个可以与驱动电极TE或感测电极RE隔开并绝缘。因此,虚设图案DME可以电浮置的。
例如,被邻近的感测电极RE围绕的一个驱动电极TE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的长度和该一个驱动电极TE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的长度中的每一个可以是约3mm至约5mm。驱动电极TE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的长度是指从驱动电极TE的左端到右端的距离,并且驱动电极TE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的长度是指从驱动电极TE的上端到下端的距离。被邻近的驱动电极TE围绕的一个感测电极RE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的长度和该一个感测电极RE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的长度也可以是约3mm至约5mm。
例如,驱动电极TE、感测电极RE和虚设图案DME中的每一个可以在平面图中具有菱形形状,但是其形状不限于此。例如,驱动电极TE、感测电极RE和虚设图案DME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圆形形状、椭圆形形状、不同于菱形形状的矩形形状或不同于矩形形状的多边形形状。
第一驱动线TL1可以将从第一触摸驱动器230供应的触摸驱动信号供应到设置在折叠轴的一侧上的多个驱动电极TE。第二驱动线TL2可以将从第二触摸驱动器240供应的触摸驱动信号供应到设置在折叠轴的另一侧上的多个驱动电极TE。因此,在多个驱动电极TE之中,一些驱动电极TE可以从第一触摸驱动器230接收触摸驱动信号,并且其它驱动电极TE可以从第二触摸驱动器240接收触摸驱动信号,从而减少触摸驱动信号的电阻-电容(RC)延迟。因此,在显示设备10中,可以防止施加至设置在触摸传感器区域TSA的一侧处的驱动电极TE的触摸驱动信号和施加至设置在触摸传感器区域TSA的另一侧处的驱动电极TE的触摸驱动信号之间的差异出现,从而提高触摸灵敏度。
此外,在显示设备10中,显示层DPL和感测电极层SEL可以设置在沿着折叠轴折叠的第三显示区域DA3中,使得第三显示区域DA3的显示层DPL可以显示图像,并且第三显示区域DA3的感测电极层SEL可以检测触摸。
显示焊盘区域DPA、第一触摸焊盘区域TPA1和第二触摸焊盘区域TPA2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一侧处。显示焊盘区域DPA、第一触摸焊盘区域TPA1和第二触摸焊盘区域TPA2可以设置在子区域SBA中。显示焊盘区域DPA、第一触摸焊盘区域TPA1和第二触摸焊盘区域TPA2可以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膜或诸如自组装各向异性导电胶(SAP)的低电阻高可靠性的材料电连接到电路板210。
显示焊盘区域DPA可以包括多个显示焊盘单元DP。多个显示焊盘单元DP可通过电路板210连接到主处理器。多个显示焊盘单元DP可以连接到电路板210,以接收数字视频数据并且将数字视频数据供应到显示驱动器220。
第一触摸焊盘区域TPA1可以设置在显示焊盘区域DPA的一侧处,并且可包括多个第一触摸焊盘单元TP1。多个第一触摸焊盘单元TP1可以电连接到设置在电路板210上的第一触摸驱动器230。多个第一触摸焊盘单元TP1可以通过多个第一驱动线TL1将触摸驱动信号供应到设置在折叠轴的一侧上的驱动电极TE。
第二触摸焊盘区域TPA2可设置在显示焊盘区域DPA的另一侧处,并且可以包括多个第二触摸焊盘单元TP2。多个第二触摸焊盘单元TP2可以电连接到设置在电路板210上的第一触摸驱动器230。第一触摸驱动器230可以通过连接到多个第二触摸焊盘单元TP2的多个第一感测线RL1来检测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之间的互电容的变化。
第三触摸焊盘区域TPA3和第四触摸焊盘区域TPA4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另一侧处。
第三触摸焊盘区域TPA3可以包括多个第三触摸焊盘单元TP3。多个第三触摸焊盘单元TP3可以电连接设置在柔性膜250上的第二触摸驱动器240。多个第三触摸焊盘单元TP3可以通过多个第二驱动线TL2将触摸驱动信号供应到设置在折叠轴的另一侧上的驱动电极TE。
第四触摸焊盘区域TPA4可以包括多个第四触摸焊盘单元TP4。多个第四触摸焊盘单元TP4可以电连接到设置在柔性膜250上的第二触摸驱动器240。第二触摸驱动器240可以通过连接到多个第四触摸焊盘单元TP4的多个第二感测线RL2来检测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之间的互电容的变化。
感测电极层SEL还可以包括金属线GNL。金属线GNL可以设置在连接到多个第一驱动线TL1的多个驱动电极TE与连接到多个第二驱动线TL2的多个驱动电极TE之间。金属线GNL可以设置在设置于折叠轴的一侧上的一些驱动电极TE与设置于折叠轴的另一侧上的其它驱动电极TE之间。金属线GNL可以基本上平行于折叠轴,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金属线GNL可以在平面图中与折叠轴相交,或者金属线GNL可以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与折叠轴重叠,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金属线GNL可以从第三显示区域DA3的右侧延伸到左侧,并且可以经由触摸外围区域TPA的左侧和下侧连接到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一侧处的接地焊盘单元GNP。接地焊盘单元GNP可以邻近于第一触摸焊盘单元TP1。
金属线GNL可以通过接地焊盘单元GNP接地到特定电压。当金属线GNL接地时,可以防止设置在金属线GNL的一侧处的驱动电极TE和设置在金属线GNL的另一侧处的感测电极RE之间的电干扰。此外,金属线GNL可以防止设置在金属线GNL的另一侧处的驱动电极TE和设置在金属线GNL的一侧处的感测电极RE之间的电干扰。因此,感测电极层SEL的触摸灵敏度可以由于多个感测电极SEN通过位于多个感测电极SEN之间的金属线GNL彼此隔开而提高,并且第一触摸驱动器230和第二触摸驱动器240中的每一个可以容易地检测形成在多个感测电极SEN之间的互电容。
多个感测电极RE可以包括第一感测电极RE1、第二感测电极RE2、第三感测电极RE3和第四感测电极RE4。第一感测电极RE1可以设置在折叠轴的一侧上且最靠近于折叠轴或金属线GNL,并且第二感测电极RE2可以设置在第一感测电极RE1的一侧处。第三感测电极RE3可以设置在折叠轴的另一侧上且最靠近于折叠轴或金属线GNL,并且第四感测电极RE4可以设置在第三感测电极RE3的另一侧处。金属线GNL可以设置在第一感测电极RE1和第三感测电极RE3之间,并且可以在平行于第一感测电极RE1、第二感测电极RE2、第三感测电极RE3和第四感测电极RE4中的每一个的方向上延伸。
例如,第一感测电极RE1和第三感测电极RE3之间的第一距离d1可以基本上等于第一感测电极RE1和第二感测电极RE2之间的第二距离d2。第一感测电极RE1和第三感测电极RE3之间的第一距离d1可以基本上等于第三感测电极RE3和第四感测电极RE4之间的第二距离d2。因此,即使当金属线GNL设置在第一感测电极RE1和第三感测电极RE3之间时,第一感测电极RE1、第二感测电极RE2、第三感测电极RE3和第四感测电极RE4也可以以基本上相同的间隔布置。
设置在第一感测电极RE1和金属线GNL之间的驱动电极TE的尺寸可以是设置在第一感测电极RE1和第二感测电极RE2之间的驱动电极TE的尺寸的一半,或者小于设置在第一感测电极RE1和第二感测电极RE2之间的驱动电极TE的尺寸。设置在第三感测电极RE3和金属线GNL之间的驱动电极TE的尺寸可以是设置在第三感测电极RE3和第四感测电极RE4之间的驱动电极TE的尺寸的一半,或者小于设置在第三感测电极RE3和第四感测电极RE4之间的驱动电极TE的尺寸。例如,设置在第一感测电极RE1与金属线GNL之间的驱动电极TE的尺寸和设置在第三感测电极RE3与金属线GNL之间的驱动电极TE的尺寸的总和可以比设置在第一感测电极RE1与第二感测电极RE2之间的驱动电极TE的尺寸小金属线GNL的厚度和金属线GNL与驱动电极TE之间的间隔的总和(例如,第一距离d1)。因此,除直接面对金属线GNL的驱动电极TE之外,多个驱动电极TE可以以基本上相同的间隔布置。
彼此面对地彼此隔开并且与插置在它们之间的折叠轴或金属线GNL邻近的多个驱动电极TE的面对区域可以大于彼此面对地彼此隔开并且与插置在它们之间的折叠轴或金属线GNL邻近的多个感测电极RE的面对区域。因此,彼此面对并且与插置在它们之间的金属线GNL邻近的多个驱动电极TE可以具有通过由金属线GNL切割第一显示区域DA1或第二显示区域DA2的驱动电极TE而形成的形状。
图6是图5中的区域A1的放大图,图7是图5中区域A2的放大图,以及图8是图1的显示设备的显示层和感测电极层的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参照图6至图8,多个驱动电极TE、多个感测电极RE、多个虚设图案DME和金属线GNL可以设置在相同的层上并且彼此隔开。因此,多个间隙可以形成在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之间,可以形成在驱动电极TE和虚设图案DME之间,以及可以形成在感测电极RE和虚设图案DME之间。
多个驱动电极TE可以布置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和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多个驱动电极TE可以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和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彼此隔开。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邻近的驱动电极TE可以通过连接电极CE电连接。
连接电极CE可以弯曲至少一次。例如,连接电极CE可以在平面图中具有成角度的形状(“<”或“>”),但是连接电极CE的形状不限于此。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彼此邻近的驱动电极TE可以通过多个连接电极CE连接,并且即使当连接电极CE中的任何一个断开连接时,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彼此邻近的驱动电极TE也可以通过其余的连接电极CE稳定地连接。彼此邻近的驱动电极TE可以通过两个连接电极CE连接,但是连接电极CE的数量不限于此。
多个感测电极RE可以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延伸,并且可以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彼此隔开。多个感测电极RE可以布置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和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并且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邻近的感测电极RE可以通过连接部分RCE电连接。例如,感测电极RE的连接部分RCE可以设置在彼此邻近的驱动电极TE之间。例如,感测电极RE的连接部分RCE可以设置在彼此邻近的驱动电极TE彼此之间具有最短距离的区域中。
多个连接电极CE可以设置在与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不同的层中。连接电极CE可以包括第一部分CEa和第二部分CEb。例如,连接电极CE的第二部分CEb可以通过第一接触孔CNT1连接到设置在其一侧处的驱动电极TE,并且可以在第二对角线方向DR2上延伸。连接电极CE的第一部分CEa可以在与感测电极RE重叠的区域中从第二部分CEb弯曲,并且可以在第一对角线方向DR1上延伸,并且可以通过第一接触孔CNT1连接到设置在其另一侧处的驱动电极TE。在下文中,第一对角线方向DR1可以是第一方向(X轴方向)和第二方向(Y轴方向)之间的方向,并且第二对角线方向DR2可以是与第一对角线方向DR1相交的方向。因此,多个连接电极CE中的每一个可以连接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邻近的驱动电极TE。
例如,多个驱动电极TE、多个感测电极RE和多个虚设图案DME可以在平面图中以网格结构或网状结构形成。因此,多个驱动电极TE、多个感测电极RE和多个虚设图案DME可以不与像素组PG的第一发光区域EA1至第三发光区域EA3重叠。多个连接电极CE也可以不与第一发光区域EA1至第三发光区域EA3重叠。因此,显示设备10可以防止从第一发光区域EA1至第三发光区域EA3发射的光的亮度被感测电极层SEL降低。
驱动电极TE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在第一对角线方向DR1上延伸的第一部分TEa和在第二对角线方向DR2上延伸的第二部分TEb。感测电极RE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在第一对角线方向DR1上延伸的第一部分REa和在第二对角线方向DR2上延伸的第二部分REb。
例如,多个驱动电极TE、多个感测电极RE和多个虚设图案DME可以在平面图中以整个表面结构而不是以网格结构或网状结构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多个驱动电极TE、多个感测电极RE和多个虚设图案DME可以包括诸如ITO和IZO的具有高透光率的透明导电材料,并且可以防止从第一发光区域EA1至第三发光区域EA3发射的光的亮度被降低。
多个像素可以包括第一子像素至第三子像素,并且第一子像素至第三子像素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第一发光区域EA1至第三发光区域EA3。例如,第一发光区域EA1可以发射第一颜色的光(例如,红光),第二发光区域EA2可以发射第二颜色的光(例如,绿光),以及第三发光区域EA3可以发射第三颜色的光(例如,蓝光)。
第一发光区域EA1、第二发光区域EA2和第三发光区域EA3中的每一个可以在平面图中具有菱形形状或矩形形状,但是其形状不限于此。第一发光区域EA1至第三发光区域EA3中的每一个可以在平面图中具有多边形形状、圆形形状或椭圆形形状而不是矩形形状。例如,第三发光区域EA3的面积可以是最大的,并且第二发光区域EA2的面积可以是最小的,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一个像素组PG可以包括一个第一发光区域EA1、两个第二发光区域EA2和一个第三发光区域EA3,以表达或实现白色灰度。因此,白色灰度可以由从一个第一发光区域EA1发射的光、从两个第二发光区域EA2发射的光和从一个第三发光区域EA3发射的光的组合所表达。
第二发光区域EA2可以布置在奇数行中。第二发光区域EA2可以在奇数行中的每一行中布置成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基本上平行。彼此邻近的第二发光区域EA2中的一个可以具有第一对角线方向DR1上的长边和第二对角线方向DR2上的短边,并且彼此邻近的第二发光区域EA2中的另一个可以具有第二对角线方向DR2上的长边和第一对角线方向DR1上的短边。
第一发光区域EA1和第三发光区域EA3可以布置在偶数行中。第一发光区域EA1和第三发光区域EA3可以在偶数行中的每一行中交替地布置。
图9是沿着图8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9,显示设备10可以包括第一基础构件SUB1、薄膜晶体管层TFTL、发光元件层EML、封装层TFEL和感测电极层SEL。
第一基础构件SUB1可以支撑显示面板100。例如,第一基础构件SUB1可以包括由于其柔性而可以容易地弯曲、折叠或卷曲的材料。第一基础构件SUB1可以是能够弯曲、折叠、卷曲等的柔性衬底。例如,第一基础构件SUB1可以包括柔性材料和刚性材料。
薄膜晶体管层TFTL可以包括第一缓冲层BF1和第二缓冲层BF2、薄膜晶体管TFT、栅极绝缘膜GI、第一层间绝缘膜ILD1、电容器电极CPE、第二层间绝缘膜ILD2、第一钝化层PAS1、阳极连接电极ANDE1和第二钝化层PAS2。
第一缓冲层BF1可以设置在第一基础构件SUB1上。第一缓冲层BF1可以由能够防止空气或湿气渗透的无机材料形成。例如,第一缓冲层BF1可以包括交替堆叠的多个无机膜。第一缓冲层BF1可以形成为其中硅氮化物层、硅氮氧化物层、硅氧化物层、钛氧化物层和铝氧化物层中的至少一个无机层交替堆叠的多层膜,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第一缓冲层BF1上可以设置有挡光层BML。例如,挡光层BML可以形成为包括钼(Mo)、铝(Al)、铬(Cr)、金(Au)、钛(Ti)、镍(Ni)、钕(Nd)和铜(Cu)中的任何一种或其合金的单层或多层。例如,挡光层BML可以是包括黑色颜料的的有机层。
第二缓冲层BF2可以覆盖第一缓冲层BF1和挡光层BML。第二缓冲层BF2可以由能够防止空气或湿气渗透的无机膜形成。例如,第二缓冲层BF2可以包括交替堆叠的多个无机膜。第二缓冲层BF2可以由在形成第一缓冲层BF1中使用的材料形成。
薄膜晶体管TFT可以设置在第二缓冲层BF2上,并且可以构成多个像素中的每一个的像素电路。例如,薄膜晶体管TFT可以是像素电路的驱动晶体管或开关晶体管。薄膜晶体管TFT可以包括半导体层ACT、栅电极GE、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
半导体层ACT可以设置在第二缓冲层BF2上。半导体层ACT可以与栅电极GE、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重叠。半导体层ACT可以与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直接接触,并且可以面对栅电极GE,且栅极绝缘膜GI插置在它们之间。
栅电极GE可以设置在栅极绝缘膜GI上。栅电极GE可以与半导体层ACT重叠,且栅极绝缘膜GI插置在它们之间。
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可以设置成在第二层间绝缘膜ILD2上彼此隔开。源电极SE可以通过设置在栅极绝缘膜GI以及第一层间绝缘膜ILD1和第二层间绝缘膜ILD2中的接触孔而与半导体层ACT的一端接触。漏电极DE可以通过设置在栅极绝缘膜GI以及第一层间绝缘膜ILD1和第二层间绝缘膜ILD2中的接触孔而与半导体层ACT的另一端接触。漏电极DE可以通过设置在第一钝化层PAS1中的接触孔而连接到阳极连接电极ANDE1。
栅极绝缘膜GI可以设置在半导体层ACT上。例如,栅极绝缘膜GI可以设置在半导体层ACT和第二缓冲层BF2上,并且可以使半导体层ACT与栅电极GE绝缘。栅极绝缘膜GI可以包括源电极SE穿透经过的接触孔和漏电极DE穿透经过的接触孔。
第一层间绝缘膜ILD1可以设置在栅电极GE上。例如,第一层间绝缘膜ILD1可以包括源电极SE穿透经过的接触孔和漏电极DE穿透经过的接触孔。此处,第一层间绝缘膜ILD1的接触孔可以连接到栅极绝缘膜GI的接触孔和第二层间绝缘膜ILD2的接触孔。
电容器电极CPE可以设置在第一层间绝缘膜ILD1上。电容器电极CPE可以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与栅电极GE重叠。例如,电容器电极CPE可以形成为包括从钼(Mo)、铝(Al)、铬(Cr)、金(Au)、钛(Ti)、镍(Ni)、钕(Nd)和铜(Cu)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的单层或多层。
第二层间绝缘膜ILD2可以覆盖电容器电极CPE和第一层间绝缘膜ILD1。例如,第二层间绝缘膜ILD2可以包括源电极SE穿透经过的接触孔和漏电极DE穿透经过的接触孔。此处,第二层间绝缘膜ILD2的接触孔可以连接到第一层间绝缘膜ILD1的接触孔和栅极绝缘膜GI的接触孔。
第一钝化层PAS1可以设置在薄膜晶体管TFT上,以保护薄膜晶体管TFT。第一钝化层PAS1可以包括阳极连接电极ANDE1穿透经过的接触孔。例如,第一钝化层PAS1可以形成为包括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酰胺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的有机膜,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阳极连接电极ANDE1可以设置在第一钝化层PAS1上。阳极连接电极ANDE1可以通过穿透第一钝化层PAS1的接触孔而连接到薄膜晶体管TFT的漏电极DE。例如,阳极连接电极ANDE1可以形成为包括钼(Mo)、铝(Al)、铬(Cr)、金(Au)、钛(Ti)、镍(Ni)、钕(Nd)和铜(Cu)中的至少一种的单层或多层。
第二钝化层PAS2可以设置在第一钝化层PAS1上,以覆盖阳极连接电极ANDE1和第一钝化层PAS1。第二钝化层PAS2可以包括发光元件EL的第一电极E1穿透经过的接触孔。此处,第二钝化层PAS2的接触孔可以连接到第一钝化层PAS1的接触孔。例如,第二钝化层PAS2可以由在形成第一钝化层PAS1中使用的材料制成。
薄膜晶体管层TFTL上可以设置有发光元件层EML。发光元件层EML可以包括发光元件EL和像素限定层PDL。发光元件EL可以包括第一电极E1、发光层E和第二电极E2。
第一电极E1可以设置在第二钝化层PAS2上。例如,第一电极E1可以设置成与由像素限定层PDL限定的第一发光区域EA1至第三发光区域EA3中的一个重叠。第一电极E1可以连接到薄膜晶体管TFT的漏电极DE。
发光层E可以设置在第一电极E1上。发光层E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光接收层、电子阻挡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例如,发光层E可以是包括有机材料的有机发光层,但是不限于此。在发光层E对应于有机发光层的情况下,当薄膜晶体管TFT向发光元件EL的第一电极E1施加预定电压并且发光元件EL的第二电极E2接收公共电压或阴极电压时,空穴和电子可以分别通过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移到发光层E,并且空穴和电子可以在发光层E中彼此结合以发射光。
第二电极E2可以设置在发光层E上。例如,第二电极E2可以以用于所有像素的公共电极的形式实现而不是针对多个像素中的每一个分类。例如,第二电极E2可以在第一发光区域EA1至第三发光区域EA3中设置在发光层E上,并且可以在除第一发光区域EA1至第三发光区域EA3之外的区域中设置在像素限定层PDL上。
像素限定层PDL可以限定第一发光区域EA1至第三发光区域EA3。像素限定层PDL可以分离多个发光元件EL中的每一个的第一电极E1,并使多个发光元件EL中的每一个的第一电极E1绝缘。
封装层TFEL可以设置在第二电极E2上,以覆盖多个发光元件EL。封装层TFEL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无机层,并且可以防止氧气或湿气穿透发光元件层EML。例如,封装层TFEL可以包括从硅氮化物层、硅氮氧化物层、硅氧化物层、钛氧化物层和铝氧化物层中选择的至少一个无机层。封装层TFEL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有机层,以保护发光元件层EML免受诸如灰尘的异物的影响。例如,封装层TFEL可以包括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酰胺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
封装层TFEL上可以设置有感测电极层SEL。感测电极层SEL可以包括第三缓冲层BF3、连接电极CE、第一绝缘膜SIL1、驱动电极TE、感测电极RE和第二绝缘膜SIL2。
第三缓冲层BF3可以设置在封装层TFEL上。第三缓冲层BF3可以具有绝缘和光学功能。第三缓冲层BF3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无机层。例如,第三缓冲层BF3可以形成为其中硅氮化物层、硅氮氧化物层、硅氧化物层、钛氧化物层和铝氧化物层中的至少一个无机膜交替堆叠的多层膜。可选择地,可以省略第三缓冲层BF3。
连接电极CE可以设置在第三缓冲层BF3上。连接电极CE可以设置在与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不同的层中以连接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彼此邻近的驱动电极TE。例如,连接电极CE可以形成为包括钼(Mo)、钛(Ti)、铜(Cu)或铝(Al)的单层,或者可以形成为具有铝和钛的堆叠结构(Ti/Al/Ti)、铝和ITO的堆叠结构(ITO/Al/ITO)、APC合金和ITO的堆叠结构(ITO/APC/ITO)或者APC合金结构。
第一绝缘膜SIL1可以覆盖连接电极CE和第三缓冲层BF3。第一绝缘膜SIL1可以执行绝缘和光学功能。例如,第一绝缘膜SIL1可以由诸如硅氮化物层、硅氮氧化物层、硅氧化物层、钛氧化物层或铝氧化物层的无机层形成。
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可以设置在第一绝缘膜SIL1上。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中的每一个可以不与第一发光区域EA1至第三发光区域EA3重叠。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中的每一个可以形成为包括钼(Mo)、钛(Ti)、铜(Cu)或铝(Al)的单层,或者可以形成为具有铝和钛的堆叠结构(Ti/Al/Ti)、铝和ITO的堆叠结构(ITO/Al/ITO)、APC合金和ITO的堆叠结构(ITO/APC/ITO)或者APC合金结构。
第二绝缘膜SIL2可以覆盖驱动电极TE、感测电极RE和第一绝缘膜SIL1。第二绝缘膜SIL2可以具有绝缘和光学功能。第二绝缘膜SIL2可以由在形成第一绝缘膜SIL1中使用的材料形成。
图10是图1的显示设备的感测电极层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平面图,以及图11是图1的显示设备的第三显示区域的、示出图10的感测电极层的平面图。在下文中,与以上描述的那些部件相同的部件将被简略描述或省略。
参照图10和图11,感测电极层SEL可以包括用于感测用户的触摸的触摸传感器区域TSA以及设置在触摸传感器区域TSA周围的触摸外围区域TPA。触摸传感器区域TSA可以与显示层DPL的显示区域DA重叠,并且触摸外围区域TPA可以与显示层DPL的非显示区域NDA重叠。
触摸传感器区域TSA可以包括多个感测电极SEN和多个虚设图案DME。多个感测电极SEN可以形成互电容以感测对象或人的触摸。多个感测电极SEN可以包括多个驱动电极TE和多个感测电极RE。例如,驱动电极TE可以限定为第一感测电极,并且感测电极RE可以限定为第二感测电极,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驱动电极TE可以限定为第二感测电极,并且感测电极RE可以限定为第一感测电极。
多个驱动电极TE可以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延伸,并且可以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彼此隔开。多个驱动电极TE可以布置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和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并且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彼此邻近的驱动电极TE可以通过连接部分电连接。
在多个驱动电极TE之中,设置在折叠轴的一侧上的一些驱动电极TE可以通过第一驱动线TL1连接到第二触摸焊盘单元TP2。例如,驱动电极TE中的一些驱动电极TE可以沿着第一方向(X轴方向)从显示区域DA的左侧电连接到显示区域DA的右侧,并且设置在显示区域DA的与显示区域DA的第一端邻近的另一端处的驱动电极TE可以连接到第一驱动线TL1。此处,显示区域DA的与显示区域DA的第一端邻近的另一端可以是设置在折叠轴的一侧上的显示区域DA的右端。第一驱动线TL1可以连接设置在折叠轴的一侧上的显示区域DA的右端处的驱动电极TE和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一侧处的第二触摸焊盘单元TP2。第一驱动线TL1可以经由触摸外围区域TPA的右侧和下侧延伸到设置在子区域SBA中的第二触摸焊盘单元TP2。第二触摸焊盘单元TP2可以邻近于第一触摸焊盘单元TP1或显示焊盘单元DP,并且可以通过电路板210连接到第一触摸驱动器230。
在多个驱动电极TE之中,设置在折叠轴的另一侧上的其它驱动电极TE可以通过第二驱动线TL2连接到第四触摸焊盘单元TP4。例如,驱动电极TE中的其它驱动电极TE可以沿着第一方向(X轴方向)从显示区域DA的左侧电连接到显示区域DA的右侧,并且设置在显示区域DA的与显示区域DA的第二端邻近的另一端处的驱动电极TE可以连接到第二驱动线TL2。此处,显示区域DA的与显示区域DA的第二端邻近的另一端可以是设置在折叠轴的另一侧上的显示区域DA的右端。第二驱动线TL2可以连接设置在折叠轴的另一侧上的显示区域DA的右端处的驱动电极TE和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另一侧处的第四触摸焊盘单元TP4。第二驱动线TL2可以经由触摸外围区域TPA的右侧延伸到设置在触摸外围区域TPA的上侧处的第四触摸焊盘单元TP4。第四触摸焊盘单元TP4可以邻近于第三触摸焊盘单元TP3,并且可以通过柔性膜250连接到第二触摸驱动器240。
多个感测电极RE可以布置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和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多个感测电极RE可以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和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彼此隔开。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邻近的感测电极RE可以通过连接电极CE电连接。
在多个感测电极RE之中,设置在折叠轴的一侧上的一些感测电极RE可以通过第一感测线RL1连接到第一触摸焊盘单元TP1。例如,感测电极RE中的一些感测电极RE可以沿着第二方向(Y轴方向)从设置在第三显示区域DA3中的折叠轴的一侧电连接到第一显示区域DA1的一端,并且设置在第一显示区域DA1的一端处的感测电极RE可以连接到第一感测线RL1。此处,第一显示区域DA1的一端可以对应于显示面板100的一端(例如,第一端)。第一感测线RL1可以连接设置在第一显示区域DA1的一端处的感测电极RE和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一侧处的第一触摸焊盘单元TP1。第一触摸焊盘单元TP1可以通过电路板210连接到第一触摸驱动器230。
在多个感测电极RE之中,设置在折叠轴的另一侧上的其它感测电极RE可以通过第二感测线RL2连接到第三触摸焊盘单元TP3。例如,感测电极RE中的其它感测电极RE可沿着第二方向(Y轴方向)从设置在第三显示区域DA3中的折叠轴的另一侧电连接到第二显示区域DA2的另一端,并且设置在第二显示区域DA2的另一端处的感测电极RE可以连接到第二感测线RL2。此处,第二显示区域DA2的另一端可以对应于显示面板100的另一端(例如,第二端)。第二感测线RL2可以连接设置在第二显示区域DA2的另一端处的感测电极RE和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另一侧处的第三触摸焊盘单元TP3。第三触摸焊盘单元TP3可以通过柔性膜250连接到第二触摸驱动器240。
连接电极CE可以弯曲至少一次。例如,连接电极CE可以在平面图中具有成角度的形状(“<”或“>”),但是连接电极CE的形状不限于此。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彼此邻近的感测电极RE可以通过多个连接电极CE连接,并且即使当连接电极CE中的任何一个断开连接时,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彼此邻近的感测电极RE也可以通过其余的连接电极CE稳定地连接。彼此邻近的感测电极RE可以通过两个连接电极CE连接,但是连接电极CE的数量不限于此。
连接电极CE可以设置在与多个驱动电极TE和多个感测电极RE不同的层中。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彼此邻近的驱动电极TE可以通过设置在与多个驱动电极TE或多个感测电极RE相同的层上的连接部分电连接,并且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彼此邻近的感测电极RE可以通过设置在与多个驱动电极TE或多个感测电极RE不同的层中的连接电极CE电连接。因此,即使当连接电极CE和多个驱动电极TE的连接部分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彼此重叠时,多个驱动电极TE也可以与多个感测电极RE绝缘。因此,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之间可以形成互电容。
多个虚设图案DME中的每一个可以被驱动电极TE或感测电极RE围绕。多个虚设图案DME中的每一个可以与驱动电极TE或感测电极RE隔开并绝缘。因此,虚设图案DME可以是电浮置的。
第一驱动线TL1可以将从第一触摸驱动器230供应的触摸驱动信号供应到设置在折叠轴的一侧上的多个驱动电极TE,并且第二驱动线TL2可以将从第二触摸驱动器240供应的触摸驱动信号供应到设置在折叠轴的另一侧上的多个驱动电极TE。因此,在多个驱动电极TE之中,一些驱动电极TE可以从第一触摸驱动器230接收触摸驱动信号,并且其它驱动电极TE可以从第二触摸驱动器240接收触摸驱动信号,从而减少触摸驱动信号的电阻-电容(RC)延迟。因此,在显示设备10中,可以防止供应到设置在触摸传感器区域TSA的一侧处的驱动电极TE的触摸驱动信号和供应到设置在触摸传感器区域TSA的另一侧处的驱动电极TE的触摸驱动信号之间的差异出现,从而提高触摸灵敏度。
此外,在显示设备10中,显示层DPL和感测电极层SEL可设置在沿着折叠轴折叠的第三显示区域DA3中,使得第三显示区域DA3的显示层DPL可以显示图像,并且第三显示区域DA3的感测电极层SEL可以检测触摸。
显示焊盘区域DPA、第一触摸焊盘区域TPA1和第二触摸焊盘区域TPA2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一侧处。显示焊盘区域DPA、第一触摸焊盘区域TPA1和第二触摸焊盘区域TPA2可以设置在子区域SBA中。显示焊盘区域DPA、第一触摸焊盘区域TPA1和第二触摸焊盘区域TPA2可以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膜或诸如自组装各向异性导电胶(SAP)的低电阻高可靠性的材料电连接到电路板210。
显示焊盘区域DPA可以包括多个显示焊盘单元DP。多个显示焊盘单元DP可以通过电路板210连接到主处理器。多个显示焊盘单元DP可以连接到电路板210,以接收数字视频数据并且将数字视频数据供应到显示驱动器220。
第一触摸焊盘区域TPA1可以设置在显示焊盘区域DPA的一侧处,并且可以包括多个第一触摸焊盘单元TP1。多个第一触摸焊盘单元TP1可以电连接到设置在电路板210上的第一触摸驱动器230。第一触摸驱动器230可以通过连接到多个第一触摸焊盘单元TP1的多个第一感测线RL1来检测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之间的互电容的变化。
第二触摸焊盘区域TPA2可以设置在显示焊盘区域DPA的另一侧处,并且可以包括多个第二触摸焊盘单元TP2。多个第二触摸焊盘单元TP2可以电连接到设置在电路板210上的第一触摸驱动器230。多个第二触摸焊盘单元TP2可以通过多个第一驱动线TL1将触摸驱动信号供应到设置在折叠轴的一侧上的驱动电极TE。
第三触摸焊盘区域TPA3可以包括多个第三触摸焊盘单元TP3。多个第三触摸焊盘单元TP3可以电连接到设置在柔性膜250上的第二触摸驱动器240。第二触摸驱动器240可以通过连接到多个第三触摸焊盘单元TP3的多个第二感测线RL2来检测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之间的互电容的变化。
第四触摸焊盘区域TPA4可以包括多个第四触摸焊盘单元TP4。多个第四触摸焊盘单元TP4可以电连接到设置在柔性膜250上的第二触摸驱动器240。多个第四触摸焊盘单元TP4可以通过多个第二驱动线TL2将触摸驱动信号供应到设置在折叠轴的另一侧上的驱动电极TE。
多个驱动电极TE可以包括第一驱动电极TE1至第四驱动电极TE4。第一驱动电极TE1可以设置在折叠轴的一侧上且最靠近于折叠轴,并且第二驱动电极TE2可以设置在第一驱动电极TE1的一侧处。第三驱动电极TE3可以设置在折叠轴的另一侧上且最靠近于折叠轴,并且第四驱动电极TE4可以设置在第三驱动电极TE3的另一侧处。折叠轴可以设置在第一驱动电极TE1和第三驱动电极TE3之间,并且可以在基本上平行于第一驱动电极TE1至第四驱动电极TE4中的每一个的方向上延伸。
例如,第一驱动电极TE1和第三驱动电极TE3之间的第一距离d1可以基本上等于第一驱动电极TE1和第二驱动电极TE2之间的第二距离d2。第一驱动电极TE1和第三驱动电极TE3之间的第一距离d1可以基本上等于第一驱动电极TE1和第二驱动电极TE2之间的第二距离d2。因此,即使当折叠轴设置在第一驱动电极TE1和第三驱动电极TE3之间时,第一驱动电极TE1至第四驱动电极TE4也可以以基本上相同的间隔布置。
设置在第一驱动电极TE1与折叠轴之间的感测电极RE的尺寸可以是设置在第一驱动电极TE1与第二驱动电极TE2之间的感测电极RE的尺寸的一半,或者小于设置在第一驱动电极TE1与第二驱动电极TE2之间的感测电极RE的尺寸。设置在第三驱动电极TE3与折叠轴之间的感测电极RE的尺寸可以是设置在第三驱动电极TE3与第四驱动电极TE4之间的感测电极RE的尺寸的一半,或者小于设置在第三驱动电极TE3与第四驱动电极TE4之间的感测电极RE的尺寸。例如,设置在第一驱动电极TE1与折叠轴之间的感测电极RE的尺寸和设置在第三驱动电极TE3与折叠轴之间的感测电极RE的尺寸的总和可以比设置在第一驱动电极TE1与第二驱动电极TE2之间的感测电极RE的尺寸小折叠轴的厚度和折叠轴与感测电极RE之间的间隔的总和(例如,第一距离d1)。因此,除直接面对折叠轴的感测电极RE之外,多个感测电极RE可以以基本上相同的间隔布置。
彼此面对地彼此隔开并且与插置在它们之间的折叠轴邻近的多个感测电极RE的面对区域可以大于彼此面对地彼此隔开并且与插置在它们之间的折叠轴邻近的多个驱动电极TE的面对区域。因此,彼此面对且折叠轴插置在它们之间的多个感测电极RE可以具有通过由折叠轴切割第一显示区域DA1或第二显示区域DA2的感测电极RE而形成的形状。
因此,显示设备10包括连接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延伸的多个驱动电极TE的连接部分和连接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邻近的多个感测电极RE的连接电极CE,从而防止设置在折叠轴的一侧上的驱动电极TE和设置在折叠轴的另一侧上的感测电极RE之间的电干扰,并且防止设置在折叠轴的另一侧上的驱动电极TE和设置在折叠轴的一侧上的感测电极RE之间的电干扰。
图12是图11中的区域A3的放大图,图13是图11中的区域A4的放大图,以及图14是图1的显示设备的显示层和感测电极层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平面图。在下文中,为了描述方便,与以上描述的那些部件相同的部件将被简略描述或省略。
参照图12至图14,多个驱动电极TE、多个感测电极RE和多个虚设图案DME可以设置在相同的层上,并且可以彼此隔开。因此,多个间隙可以在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之间形成,可以在驱动电极TE和虚设图案DME之间形成,以及可以在感测电极RE和虚设图案DME之间形成。
多个驱动电极TE可以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延伸,并且可以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彼此隔开。多个驱动电极TE可以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和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布置,并且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邻近的驱动电极TE可以通过连接部分TCE电连接。例如,驱动电极TE的连接部分TCE可以设置在彼此邻近的感测电极RE之间。例如,驱动电极TE的连接部分TCE可以设置在彼此邻近的感测电极RE彼此之间具有最短距离的区域中。
多个感测电极RE可以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和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布置。多个感测电极RE可以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和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彼此隔开。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邻近的感测电极RE可以通过连接电极CE电连接。
连接电极CE可以弯曲至少一次。例如,连接电极CE可以在平面图中具有成角度的形状(“<”或“>”),但是连接电极CE的形状不限于此。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彼此邻近的感测电极RE可以通过多个连接电极CE连接,并且即使当连接电极CE中的任何一个断开连接时,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彼此邻近的感测电极RE也可以通过其余的连接电极CE稳定地连接。彼此邻近的感测电极RE可以通过两个连接电极CE连接,但是连接电极CE的数量不限于此。
多个连接电极CE可以设置在与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不同的层中。连接电极CE可以包括第一部分CEa和第二部分CEb。例如,连接电极CE的第二部分CEb可以通过第二接触孔CNT2连接到设置在其一侧处的感测电极RE,并且可以在第二对角线方向DR2上延伸。连接电极CE的第一部分CEa可以在与驱动电极TE重叠的区域中从第二部分CEb弯曲,并且可以在第一对角线方向DR1上延伸,并且可以通过第二接触孔CNT2连接到设置在其另一侧处的感测电极RE。因此,多个连接电极CE中的每一个可以连接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邻近的感测电极RE。
例如,多个驱动电极TE、多个感测电极RE和多个虚设图案DME可以在平面图中形成网格结构或网状结构。因此,多个驱动电极TE、多个感测电极RE和多个虚设图案DME可以不与像素组PG的第一发光区域EA1至第三发光区域EA3重叠。多个连接电极CE也可以不与第一发光区域EA1至第三发光区域EA3重叠。因此,显示设备10可以防止从第一发光区域EA1至第三发光区域EA3发射的光的亮度被感测电极层SEL降低。
驱动电极TE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在第一对角线方向DR1上延伸的第一部分TEa和在第二对角线方向DR2上延伸的第二部分TEb。多个感测电极RE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在第一对角线方向DR1上延伸的第一部分REa和在第二对角线方向DR2上延伸的第二部分REb。
例如,多个驱动电极TE、多个感测电极RE和多个虚设图案DME可以在平面图中以整个表面结构而不是以网格结构或网状结构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多个驱动电极TE、多个感测电极RE和多个虚设图案DME可以包括诸如ITO和IZO的具有高透光率的透明导电材料,并且可以防止从第一发光区域EA1至第三发光区域EA3发射的光的亮度被降低。
多个像素可以包括第一子像素至第三子像素,并且第一子像素至第三子像素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第一发光区域EA1至第三发光区域EA3。
图15是沿着图14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图15的显示设备10与图9的显示设备10在感测电极层SEL的配置上不同。为了描述方便,与以上描述的那些部件相同的部件将被简略描述或省略。
参照图15,显示设备10可以包括第一基础构件SUB1、薄膜晶体管层TFTL、发光元件层EML、封装层TFEL和感测电极层SEL。
感测电极层SEL可以设置在封装层TFEL上。感测电极层SEL可以包括第三缓冲层BF3、连接电极CE、第一绝缘膜SIL1、驱动电极TE、感测电极RE以及第二绝缘膜SIL2。
第三缓冲层BF3可以设置在封装层TFEL上。第三缓冲层BF3可以具有绝缘和光学功能。
连接电极CE可以设置在第三缓冲层BF3上。连接电极CE可以设置在与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不同的层中,以连接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彼此邻近的感测电极RE。
第一绝缘膜SIL1可以覆盖连接电极CE和第三缓冲层BF3。第一绝缘膜SIL1可以具有绝缘和光学功能。
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可以设置在第一绝缘膜SIL1上。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中的每一个可以不与第一发光区域EA1至第三发光区域EA3重叠。
第二绝缘膜SIL2可以覆盖驱动电极TE、感测电极RE和第一绝缘膜SIL1。第二绝缘膜SIL2可以具有绝缘和光学功能。第二绝缘膜SIL2可以由在形成第一绝缘膜SIL1中使用的材料制成。
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设置在折叠轴的一侧处的一些驱动电极由第一触摸驱动器驱动,设置在折叠轴的另一侧处的其它驱动电极由第二触摸驱动器驱动,并且金属线设置在一些驱动电极和其它驱动电极之间,从而防止布置在折叠轴的两侧上的多个驱动电极和多个感测电极之间的电干扰,并且提高多个感测电极的触摸灵敏度。
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在基本上平行于折叠轴的方向上延伸的多个驱动电极之中,设置在折叠轴的一侧处的一些驱动电极由第一触摸驱动器驱动,设置在折叠轴的另一侧处的其它驱动电极由第二触摸驱动器驱动,并且金属线设置在一些驱动电极和其它驱动电极之间,从而防止布置在折叠轴的两侧上的多个驱动电极和多个感测电极之间的电干扰,并且提高多个感测电极的触摸灵敏度。
尽管本文中已经描述了特定实施方式和实现方式,但是根据该描述,其它实施方式和修改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构思不限于这样的实施方式,而是限于所附权利要求以及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各种明显的修改和等同布置的更宽泛的范围。

Claims (10)

1.显示设备,包括:
第一基础构件,配置成沿着折叠轴折叠或展开并且包括显示区域,所述显示区域包括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和第三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设置在所述折叠轴的一侧上,所述第二显示区域设置在所述折叠轴的另一侧上,所述折叠轴穿过所述第三显示区域;以及
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在所述第一基础构件上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三显示区域中的每一个中,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基于插置在它们之间的所述折叠轴彼此隔开并且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基于插置在它们之间的所述折叠轴彼此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基础构件还包括:
第一焊盘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基础构件的一侧处,并且连接到布置在所述折叠轴的所述一侧上的所述第一感测电极中的每一个和所述第二感测电极中的每一个;以及
第二焊盘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基础构件的另一侧处,并且连接到布置在所述折叠轴的所述另一侧上的所述第一感测电极中的每一个和所述第二感测电极中的每一个,
其中,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
第一触摸驱动器,连接到所述第一焊盘单元,以驱动连接到所述第一焊盘单元的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和所述第二感测电极;以及
第二触摸驱动器,连接到所述第二焊盘单元,以驱动连接到所述第二焊盘单元的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和所述第二感测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在第一方向和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彼此隔开,并且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彼此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
连接电极,设置在与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不同的层中,并且连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彼此隔开的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
第一驱动线,将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的第一端处的所述第一感测电极连接到所述第一焊盘单元;
第二驱动线,将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的第二端处的所述第一感测电极连接到所述第二焊盘单元;
第一感测线,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的与所述第一端邻近的另一端处,并且将设置在所述折叠轴的所述一侧上的所述第二感测电极连接到所述第一焊盘单元;以及
第二感测线,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的与所述第二端邻近的另一端处,并且将设置在所述折叠轴的所述另一侧上的所述第二感测电极连接到所述第二焊盘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三显示区域还包括金属线,所述金属线设置在连接到所述第一驱动线的所述第一感测电极与连接到所述第二驱动线的所述第一感测电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金属线通过与所述第一焊盘单元邻近的接地焊盘单元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彼此隔开,并且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上彼此隔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
连接电极,设置在与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不同的层中,并且连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彼此隔开的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
第一感测线,将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的第一端处的所述第二感测电极连接到所述第一焊盘单元;
第二感测线,将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的第二端处的所述第二感测电极连接到所述第二焊盘单元;
第一驱动线,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的与所述第一端邻近的另一端处,并且将设置在所述折叠轴的所述一侧上的所述第一感测电极连接到所述第一焊盘单元;以及
第二驱动线,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的与所述第二端邻近的另一端处,并且将设置在所述折叠轴的所述另一侧上的所述第一感测电极连接到所述第二焊盘单元。
CN202110340683.5A 2020-03-31 2021-03-30 显示设备 Pending CN11346763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038841 2020-03-31
KR1020200038841A KR20210122391A (ko) 2020-03-31 2020-03-31 표시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67633A true CN113467633A (zh) 2021-10-01

Family

ID=77857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40683.5A Pending CN113467633A (zh) 2020-03-31 2021-03-30 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1262866B2 (zh)
KR (1) KR20210122391A (zh)
CN (1) CN11346763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4943A (zh) * 2020-06-16 2020-10-0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KR20220007830A (ko) * 2020-07-10 2022-01-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회로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20220073302A (ko) * 2020-11-26 2022-06-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3921539A (zh) * 2021-09-30 2022-01-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33092B2 (en) * 2002-02-25 2008-02-19 Apple Computer, Inc. Touch pad for handheld device
KR20120094984A (ko) 2011-02-18 2012-08-28 (주)멜파스 접촉 감지 패널
CN204143398U (zh) 2014-05-30 2015-02-04 和鑫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可挠式触控感应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KR102283002B1 (ko) * 2015-02-16 2021-07-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JP6813967B2 (ja) * 2016-06-30 2021-01-13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入力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KR102600289B1 (ko) * 2016-09-21 2023-11-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578589B1 (ko) * 2016-09-30 2023-09-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KR102562900B1 (ko) * 2018-02-02 2023-08-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가요성 표시장치 및 터치감지 표시장치
KR102528266B1 (ko) * 2018-11-16 2023-05-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CN109786430B (zh) * 2019-02-22 2021-0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379309B (zh) * 2019-07-12 2021-1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669196B2 (en) 2023-06-06
KR20210122391A (ko) 2021-10-12
US20220179539A1 (en) 2022-06-09
US11262866B2 (en) 2022-03-01
US20210303121A1 (en) 2021-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20163A1 (en) Display device
US11669196B2 (en)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touch sensor in a foldable area
US11803256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touch input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US11372508B2 (en) Sensing unit,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display device
US11803266B2 (en) Display device
US11934618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a touch input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10303104A1 (en) Display device
US11687191B2 (en) Display device
US11812652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touch input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US11720184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touch sensing system including code patterns for more accurate input
US11494044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5715132A (zh) 显示装置
CN114578987A (zh) 显示装置
CN112445374A (zh) 包括触摸感测单元的显示装置
US11513629B2 (en) Display device
US11822754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240077979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1752406A (zh) 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