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63449A - 一种智能制造用物件运输轨道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制造用物件运输轨道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63449A
CN113463449A CN202110748594.4A CN202110748594A CN113463449A CN 113463449 A CN113463449 A CN 113463449A CN 202110748594 A CN202110748594 A CN 202110748594A CN 113463449 A CN113463449 A CN 1134634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fastener
piston
hole
hyd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4859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 Yiwan
Original Assignee
Xu Yiw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 Yiwan filed Critical Xu Yiwan
Priority to CN20211074859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634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63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6344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9/00Fastening rails on sleepers, or the like
    • E01B9/02Fastening rails, tie-plates, or chairs directly on sleepers or foundations; Mean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29/00Laying, rebuilding, or taking-up tracks; Tools or machines therefor
    • E01B29/16Transporting, laying, removing, or replacing rails; Moving rails placed on sleepers in the track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9/00Fastening rails on sleepers, or the like
    • E01B9/62Rail fastenings incorporating resilient suppor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9/00Fastening rails on sleepers, or the like
    • E01B9/68Pads or the like, e.g. of wood, rubber, placed under the rail, tie-plate, or chai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轨道固定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制造用物件运输轨道固定装置,包括轨枕、滑动架、扣件和轨道,所述轨枕的内腔两侧均设有转动柱、一号油缸以及相互啮合的齿轮和齿杆,所述转动柱的另一端与齿轮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将轨道直接铺设到垫片上,将轨道的底部安插于卡块之间,再旋转转动柱将套扣扣在弧形扣上,于是在对转动柱旋转挂扣的过程中,一号油缸和二号油缸由于液压油的推动,致使两者的活塞杆伸出,推动滑动架在轨枕的顶部滑移,当扣件在随滑动架移动过程中其尾部接触卡块时,会迫使扣件发生旋转直至其前端将轨道的底部扣住为止,拆卸时只需要将套扣脱扣后,回转转动柱即可,安装和拆卸的过程都非常为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制造用物件运输轨道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固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制造用物件运输轨道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型智能制造工厂中,对较大器械以及工件的运输,一般是通过载货轨道车进行运输,而且流水线上的机器人运动,基本也是通过在轨道上行走运动的,这种运动方式针对定点运输和移动,都是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且运输和移动的定点精度也相对较高。
现有的运输轨道安装固定,采用方法较为传统,即利用轨道扣件对其进行紧固,这种方式非常适用于对火车和地铁等此类轨道交通的轨道固定,但是由于工厂内,生产线时常发生变动和改进的频率较高,于是运输轨道需要常常进行改变,于是需要对轨道进行重新铺设是,那么采用传统的轨道扣件,其拆卸和安装,将会成为一个非常繁琐的过程中,占用大量时间,工厂停机时间也就相对延长,因此传统的轨道固定方式并不适用于大型工厂内对轨道的铺设。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轨道固定方式,拆卸安装迅速,且不需要通过扳手等工具即可进行轨道铺设,操作简单快速,有助于提高工厂内修整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制造用物件运输轨道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制造用物件运输轨道固定装置,包括轨枕、垫片、滑动架、扣件、缓冲垫和轨道,所述滑动架和扣件活动连接,所述滑动架滑移安装于轨枕的顶部,所述垫片和缓冲垫垫于轨道的底部,所述轨道位于垫片顶部的两个卡块之间,所述轨枕的中部内腔设有四号弹簧、卡件和内套柱,所述卡件的两端均套接有四号弹簧和卡件,所述四号弹簧的外端顶住卡件,所述轨枕的内腔两侧均设有转动柱、齿轮、齿杆和一号油缸,所述转动柱通过向下旋转可将位于其一端的套扣与卡件端部的弧形扣卡接,所述转动柱的另一端与齿轮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与齿杆啮合连接,所述一号油缸的内腔中设置有双通活塞且齿杆延伸入一号油缸的内腔并与双通活塞活动连接,所述轨枕的两端内腔设有二号油缸,所述二号油缸通过导油管与一号油缸连通,所述一号油缸和二号油缸的活塞杆均通过连接件与滑动架传动连接,所述滑动架受一号油缸和二号油缸的活塞杆推动沿轨枕顶部滑移且扣件的尾部与卡块相交时,所述扣件绕其与滑动架的连接部旋转并扣住轨道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双通活塞包括脱封活塞、密封板、套杆、一号弹簧和二号弹簧,所述脱封活塞活动安装于密封板,所述密封板活动套接于一号弹簧,所述套杆活动套接于齿杆的内腔,所述一号弹簧活动套接于密封板,所述一号弹簧的右端与密封板弹性接触,所述套杆与脱封活塞固定连接,所述二号弹簧活动套接于齿杆的内腔且二号弹簧的一端与套杆弹性接触,所述脱封活塞和密封板活动套接于一号油缸的内腔,所述齿杆的右端压住密封板。
优选的,所述脱封活塞包括活塞本体,所述活塞本体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部活动安装有三号弹簧和封堵块,所述第二通孔的右侧开口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第二通孔的内腔还设有两个卡条,所述封堵块活动卡接于卡条,所述三号弹簧与封堵块和固定板均弹性接触,上述结构的设计作用是为了便于当双通活塞向左侧移动时,位于双通活塞左侧的液压油可以通过双通活塞到达双通活塞的右侧,作用与单向阀相同,但是更加适用于安装在活塞上。
优选的,所述密封板的表面设有导杆和密封块,所述导杆和密封块均可插入脱封活塞的第一通孔中,如图可知,导杆的长度显然大于密封块的长度,这样设计是由于,两者虽然都插于同一种孔中,但是作用完全不同,导杆的作用是为了导向和限位,在密封板与脱封活塞的相对面脱离和贴合的过程中,导杆始终不会脱离脱封活塞的第一通孔,但当位于双通活塞右侧的液压油通过双通活塞到达双通活塞的左侧时,密封块必然与第一通孔脱离,于是导杆的存在便是防止此过程中,密封板发生轴向转动导致密封块与第一通孔错位,导致下一次无法再重新对接,当密封块部分或者完全插入到第一通孔中后,液压油无法再从双通活塞的右侧到达左侧,为了避免扣件向固定住轨道后,导致双通活塞无法推进,致使二号油缸不能再推进,需要确保受二号油缸控制的扣件可以在受一号油缸控制的扣件之前或者同时实现对轨道的固定,所以将二号油缸的体积调小,小于一号油缸,故而当受二号油缸控制的扣件首先位置固定完成时,二号油缸活塞杆停止推进,二号油缸油腔不再纳油,设置第一通孔受油压导通,可以另双通活塞继续推进,并将双通活塞右端液压油导向双通活塞左侧,避免出现液压油堆积。
优选的,所述密封板的表面开设有一个与第二通孔对齐并且等内径的圆形通孔。
优选的,所述封堵块的边缘开设有两个卡槽,两条所述卡条卡接于封堵块边缘的卡槽中,卡条和封堵块卡槽之间的配合是为了给封堵块导向,同时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其发生径向偏移而与第二通孔左侧开口错位,不能将第二通孔的左侧开口封堵。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一个圆孔将第二通孔的内环境与外环境连通,该圆孔可供液压油通过,即当封堵块并未将第二通孔的左侧开口封堵时,三号弹簧为压缩状态,且脱封活塞整体受齿杆拉动向左移动,位于双通活塞左侧的液压油可以通过第二通孔的左端开口进入到第二通孔内腔中,再通过固定板的圆孔排出。
优选的,所述卡块为一个直角梯形棱台,所述扣件的尾部也设为直角梯形棱台状,所述扣件的尾部斜面与卡块的斜面贴合时,所述扣件的前端水平并压住轨道的底部,如图8所示,此时扣件的前端并非为水平状态,而是与水平面之间呈现一定的夹角,此状态为扣件未固定轨道时的初始状态,当滑动架带动扣件向轨道推进时,扣件的尾端一定会与卡块接触,于是由于卡块的阻挡,扣件会自然围绕其与滑动架的连接部发生旋转,旋转的最终状态为扣件尾端斜面与卡块的斜面平行且贴合,于是扣件此时无法再旋转且其前端同时保持水平状态,将轨道的底部压住,此时位于一号油缸中的双通活塞和二号油缸中的活塞均不再有移动空间。
优选的,所述齿杆的右端在二号弹簧不压缩的自然状态下与密封板不接触,所述二号弹簧和一号弹簧在自然状态下,两者在同一长度内二号弹簧的圈数值大于一号弹簧的圈数值,并且二号弹簧的弹簧丝直径值也大于一号弹簧的弹簧丝直径值,故而显然可知二号弹簧的劲度系数大于一号弹簧的劲度系数,如图5所示,齿杆向右推进时,二号弹簧可以在不完全压缩的情况下,顶住套杆移动,故而套杆在仍然有移动空间的前提下,齿杆不会与密封板接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壮轨道直接铺设到垫片上,将轨道的底部安插于卡块之间,再旋转转动柱将套扣扣在弧形扣上,于是在对转动柱旋转挂扣的过程中,一号油缸和二号油缸由于液压油的推动,致使两者的活塞杆伸出,推动滑动架在轨枕的顶部滑移,当扣件在随滑动架移动过程中其尾部接触卡块时,会迫使扣件发生旋转直至其前端将轨道的底部扣住为止,拆卸时只需要将套扣脱扣后,回转转动柱即可,安装和拆卸的过程都非常为方便。
2、本发明通过将一号油缸和二号油缸之间通过利用导油管连接,导致两油腔中的液压油可以互通,安装人员只需要在轨枕的中部操作齿轮,即可以同时控制一号油缸和二号油缸输出动作,令一号油缸和二号油缸可以同时推动滑动架滑移,并且令扣件对轨道的底部两侧实施挂扣,进一步提高安装速度和效率。
3、本发明通过在齿杆的端部设置二号弹簧来提高整个装置的在安装时的适用性和容错率,当安装的轨道底部比较宽时,滑动架滑移的距离比较短,扣件挂扣的速度也比较快,但是就会造成齿杆和双通活塞的行程短,导致转动柱未能旋转到位实施挂扣,考虑到这一点,二号弹簧可以在此时被压缩,致使齿杆仍然可以向前移动,直至顶住密封板时,都可以令转动柱实施挂扣,有助于提高适用率,在更换安装的轨道底部宽度变动不大时,转动柱都可以实现挂扣,齿杆在双通活塞停滞后的移动长度可以根据定制开设齿杆的内槽深度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转动柱的操作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套扣的局部放大图和一号油缸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双通活塞的相关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双通活塞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通孔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轨道脱扣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去轨枕的内部结构大致分布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二通孔的内部结构拆解图;
图11为本发明图9的A部分放大图。
图中:1、轨枕;2、垫片;21、卡块;3、滑动架;4、扣件;5、缓冲垫;6、转动柱;61、套扣;7、齿轮;8、齿杆;9、一号油缸;10、双通活塞;101、脱封活塞;1011、活塞本体;1012、固定板;1013、三号弹簧;1014、封堵块;1015、卡条;1016、第一通孔;1017、第二通孔;102、密封板;1021、导杆;1022、密封块;103、套杆;104、一号弹簧;105、二号弹簧;11、连接件;12、二号油缸;13、导油管;14、四号弹簧;15、卡件;151、弧形扣;16、内套柱;17、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智能制造用物件运输轨道固定装置,包括轨枕1、垫片2、滑动架3、扣件4、缓冲垫5和轨道17,所述滑动架3和扣件4活动连接,所述滑动架3滑移安装于轨枕1的顶部,所述垫片2和缓冲垫5垫于轨道17的底部,所述轨道17位于垫片2顶部的两个卡块21之间,所述轨枕1的中部内腔设有四号弹簧14、卡件15和内套柱16,所述卡件15的两端均套接有四号弹簧14和卡件15,所述四号弹簧14的外端顶住卡件15,所述轨枕1的内腔两侧均设有转动柱6、齿轮7、齿杆8和一号油缸9,所述转动柱6通过向下旋转可将位于其一端的套扣61与卡件15端部的弧形扣151卡接,所述转动柱6的另一端与齿轮7固定连接,所述齿轮7与齿杆8啮合连接,所述一号油缸9的内腔中设置有双通活塞10且齿杆8延伸入一号油缸9的内腔并与双通活塞10活动连接,所述轨枕1的两端内腔设有二号油缸12,所述二号油缸12通过导油管13与一号油缸9连通,所述一号油缸9和二号油缸12的活塞杆均通过连接件11与滑动架3传动连接,所述滑动架3受一号油缸9和二号油缸12的活塞杆推动沿轨枕1顶部滑移且扣件4的尾部与卡块21相交时,所述扣件4绕其与滑动架3的连接部旋转并扣住轨道17的底部。
其中,所述双通活塞10包括脱封活塞101、密封板102、套杆103、一号弹簧104和二号弹簧105,所述脱封活塞101活动安装于密封板102,所述密封板102活动套接于一号弹簧104,所述套杆103活动套接于齿杆8的内腔,所述一号弹簧104活动套接于密封板102,所述一号弹簧104的右端与密封板102弹性接触,所述套杆103与脱封活塞101固定连接,所述二号弹簧105活动套接于齿杆8的内腔且二号弹簧105的一端与套杆103弹性接触,所述脱封活塞101和密封板102活动套接于一号油缸9的内腔,所述齿杆8的右端压住密封板102。
其中,所述脱封活塞101包括活塞本体1011,所述活塞本体1011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1016和第二通孔1017,所述第二通孔1017内部活动安装有三号弹簧1013和封堵块1014,所述第二通孔1017的右侧开口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012,所述第二通孔1017的内腔还设有两个卡条1015,所述封堵块1014活动卡接于卡条1015,所述三号弹簧1013与封堵块1014和固定板1012均弹性接触,上述结构的设计作用是为了便于当双通活塞10向左侧移动时,位于双通活塞10左侧的液压油可以通过双通活塞10到达双通活塞10的右侧,作用与单向阀相同,但是更加适用于安装在活塞上。
其中,所述密封板102的表面设有导杆1021和密封块1022,所述导杆1021和密封块1022均可插入脱封活塞101的第一通孔1016中,如图可知,导杆1021的长度显然大于密封块1022的长度,这样设计是由于,两者虽然都插于同一种孔中,但是作用完全不同,导杆1021的作用是为了导向和限位,在密封板102与脱封活塞101的相对面脱离和贴合的过程中,导杆1021始终不会脱离脱封活塞101的第一通孔1016,但当位于双通活塞10右侧的液压油通过双通活塞10到达双通活塞10的左侧时,密封块1022必然与第一通孔1016脱离,于是导杆1021的存在便是防止此过程中,密封板102发生轴向转动导致密封块1022与第一通孔1016错位,导致下一次无法再重新对接,当密封块1022部分或者完全插入到第一通孔1016中后,液压油无法再从双通活塞10的右侧到达左侧,为了避免扣件4向固定住轨道17后,导致双通活塞10无法推进,致使二号油缸12不能再推进,需要确保受二号油缸12控制的扣件4可以在受一号油缸9控制的扣件4之前或者同时实现对轨道17的固定,所以将二号油缸12的体积调小,小于一号油缸9,故而当受二号油缸12控制的扣件4首先位置固定完成时,二号油缸12活塞杆停止推进,二号油缸12油腔不再纳油,设置第一通孔1016受油压导通,可以另双通活塞10继续推进,并将双通活塞10右端液压油导向双通活塞10左侧,避免出现液压油堆积。
其中,所述密封板102的表面开设有一个与第二通孔1017对齐并且等内径的圆形通孔。
其中,所述封堵块1014的边缘开设有两个卡槽,两条所述卡条1015卡接于封堵块1014边缘的卡槽中,卡条1015和封堵块1014卡槽之间的配合是为了给封堵块1014导向,同时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其发生径向偏移而与第二通孔1017左侧开口错位,不能将第二通孔1017的左侧开口封堵。
其中,所述固定板1012的表面开设有一个圆孔将第二通孔1017的内环境与外环境连通,该圆孔可供液压油通过,即当封堵块1014并未将第二通孔1017的左侧开口封堵时,三号弹簧1013为压缩状态,且脱封活塞101整体受齿杆8拉动向左移动,位于双通活塞10左侧的液压油可以通过第二通孔1017的左端开口进入到第二通孔1017内腔中,再通过固定板1012的圆孔排出。
其中,所述卡块21为一个直角梯形棱台,所述扣件4的尾部也设为直角梯形棱台状,所述扣件4的尾部斜面与卡块21的斜面贴合时,所述扣件4的前端水平并压住轨道17的底部,如图8所示,此时扣件4的前端并非为水平状态,而是与水平面之间呈现一定的夹角,此状态为扣件4未固定轨道17时的初始状态,当滑动架3带动扣件4向轨道17推进时,扣件4的尾端一定会与卡块21接触,于是由于卡块21的阻挡,扣件4会自然围绕其与滑动架3的连接部发生旋转,旋转的最终状态为扣件4尾端斜面与卡块21的斜面平行且贴合,于是扣件4此时无法再旋转且其前端同时保持水平状态,将轨道17的底部压住,此时位于一号油缸9中的双通活塞10和二号油缸12中的活塞均不再有移动空间。
其中,所述齿杆8的右端在二号弹簧105不压缩的自然状态下与密封板102不接触,所述二号弹簧105和一号弹簧104在自然状态下,两者在同一长度内二号弹簧105的圈数值大于一号弹簧104的圈数值,并且二号弹簧105的弹簧丝直径值也大于一号弹簧104的弹簧丝直径值,故而显然可知二号弹簧105的劲度系数大于一号弹簧104的劲度系数,如图5所示,齿杆8向右推进时,二号弹簧105可以在不完全压缩的情况下,顶住套杆103移动,故而套杆103在仍然有移动空间的前提下,齿杆8不会与密封板102接触。
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首先将垫片2和缓冲垫5固定在轨枕1的顶部,再将轨道17卡到卡块21之间,初始状态下,扣件4的状态如图8所示,旋转转动柱6,将转动柱6端部的套扣61扣住弧形扣151,在转动柱6的旋转过程中,齿轮7与齿杆8啮合,致使齿杆8会向一号油缸9的内腔中延伸推动双通活塞10,双通活塞10推进时,双通活塞10的活塞杆会推动位于轨道17一侧的滑动架3滑移,且位于双通活塞10右侧的一号油缸9油腔空间缩小,于是液压油会顺着导油管13被压到二号油缸12中,推动二号油缸12的活塞杆移动,二号油缸12的活塞杆会带动位于轨道17右侧的滑动架3向轨道17滑移,最终两侧的扣件4都会与卡块21接触,并发生旋转最终压住轨道17的底部,将轨道17固定;
若此时转动柱6的套扣61没有与弧形扣151扣住需要继续旋转,那么齿杆8仍然会提供对双通活塞10的推力,于是二号弹簧105压缩,双通活塞10不动,直至齿杆8的右端将密封板102顶住,密封板102由于齿杆8的推力会将脱封活塞101重新封堵;
需要接触轨道17的固定时,会拉卡件15,令弧形扣151与套扣61脱扣,掀起转动柱6,转动柱6旋转,致使齿轮7带动齿杆8回退,于是双通活塞10回退,由于双通活塞10左侧的油压作用,致使封堵块1014脱离对第二通孔1017左端开口的封堵,于是位于双通活塞10左侧液压油通过第二通孔1017进入到双通活塞10的右侧,且二号油缸12中的压油也会顺着导油管13回流到一号油缸9中,此过程中滑动架3回移扣件4脱离轨道17,解除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智能制造用物件运输轨道固定装置,包括轨枕(1)、滑动架(3)、扣件(4)和轨道(17),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枕(1)的内腔两侧均设有转动柱(6)、一号油缸(9)以及相互啮合的齿轮(7)和齿杆(8),所述转动柱(6)的另一端与齿轮(7)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油缸(9)的内腔中设置有双通活塞(10)且齿杆(8)延伸入一号油缸(9)的内腔并与双通活塞(10)活动连接,所述轨枕(1)的两端内腔设有二号油缸(12),所述二号油缸(12)通过导油管(13)与一号油缸(9)连通,所述一号油缸(9)和二号油缸(12)的活塞杆均通过连接件(11)与滑动架(3)传动连接,所述滑动架(3)沿轨枕(1)顶部滑移且扣件(4)的尾部与卡块(21)相接触并挤压时,所述扣件(4)绕其与滑动架(3)的连接部位旋转并扣住轨道(17)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物件运输轨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7)的底部垫有垫片(2)和缓冲垫(5),所述轨道(17)位于垫片(2)顶部的两个卡块(21)之间,所述轨枕(1)的中部内腔设有四号弹簧(14)、卡件(15)和内套柱(16),所述卡件(15)的两端均套接有四号弹簧(14)和卡件(15),所述四号弹簧(14)的外端顶住卡件(15),所述转动柱(6)通过向下旋转可将位于其一端的套扣(61)与卡件(15)端部的弧形扣(151)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物件运输轨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通活塞(10)包括脱封活塞(101)、密封板(102)、套杆(103)、一号弹簧(104)和二号弹簧(105),所述脱封活塞(101)活动安装于密封板(102),所述密封板(102)活动套接于一号弹簧(104),所述套杆(103)活动套接于齿杆(8)的内腔,所述一号弹簧(104)活动套接于密封板(102),所述一号弹簧(104)的右端与密封板(102)弹性接触,所述套杆(103)与脱封活塞(101)固定连接,所述二号弹簧(105)活动套接于齿杆(8)的内腔且二号弹簧(105)的一端与套杆(103)弹性接触,所述脱封活塞(101) 和密封板(102)活动套接于一号油缸(9)的内腔,所述齿杆(8)的右端压住密封板(1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物件运输轨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封活塞(101)包括活塞本体(1011),所述活塞本体(1011)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1016)和第二通孔(1017),所述第二通孔(1017)内部活动安装有三号弹簧(1013)和封堵块(1014),所述第二通孔(1017)的右侧开口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012),所述第二通孔(1017)的内腔还设有两个卡条(1015),所述封堵块(1014)活动卡接于卡条(1015),所述三号弹簧(1013)与封堵块(1014)和固定板(1012)均弹性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物件运输轨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102)的表面设有导杆(1021)和密封块(1022),所述导杆(1021)和密封块(1022)均可插入脱封活塞(101)的第一通孔(1016)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物件运输轨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102)的表面开设有一个与第二通孔(1017)对齐并且等内径的圆形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物件运输轨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块(1014)的边缘开设有两个卡槽,两条所述卡条(1015)卡接于封堵块(1014)边缘的卡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物件运输轨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012)的表面开设有一个圆孔将第二通孔(1017)的内环境与外环境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物件运输轨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21)为一个直角梯形棱台,所述扣件(4)的尾部也设为直角梯形棱台状,所述扣件(4)的尾部斜面与卡块(21)的斜面贴合时,所述扣件(4)的前端水平并压住轨道(17)的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物件运输轨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杆(8)的右端在二号弹簧(105)不压缩的自然状态下与密封板(102)不接触,所述二号弹簧(105)和一号弹簧(104)在自然状态下,两者在同一长度内二号弹簧(105)的圈数值大于一号弹簧(104)的圈数值。
CN202110748594.4A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智能制造用物件运输轨道固定装置 Withdrawn CN1134634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8594.4A CN113463449A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智能制造用物件运输轨道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8594.4A CN113463449A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智能制造用物件运输轨道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63449A true CN113463449A (zh) 2021-10-01

Family

ID=77877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48594.4A Withdrawn CN113463449A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智能制造用物件运输轨道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6344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4150A (zh) * 2021-11-10 2022-01-11 广东粤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 用于轻型轨道的快速夹紧拆卸扣件装置
CN114395947A (zh) * 2022-03-21 2022-04-26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种跨活动断裂可调节轨道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4150A (zh) * 2021-11-10 2022-01-11 广东粤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 用于轻型轨道的快速夹紧拆卸扣件装置
CN114395947A (zh) * 2022-03-21 2022-04-26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种跨活动断裂可调节轨道装置
CN114395947B (zh) * 2022-03-21 2022-05-27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种跨活动断裂可调节轨道装置
US11655595B1 (en) 2022-03-21 2023-05-23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djustable device for railway to cross active fault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63449A (zh) 一种智能制造用物件运输轨道固定装置
CN107386857B (zh) 内藏式塞拉门
CN101873815B (zh) 滑轨结构
CN208744642U (zh) 四面同步定位型汽车零件治具
CN112555446A (zh) 一种高密封性的球阀
CN111554201B (zh) 一种led显示屏防撞保护结构
CN208056230U (zh) 一种组合轨道冲洗组件
CN108941257B (zh) 铁路货车门框及边门一体整形机
CN109340332B (zh) 带滑道槽结构的齿轮与齿条往复运动到终点自动限位装置
CN208991605U (zh) 一种汽油机用缸头冲压模具
CN206966980U (zh) 一种销轴装配机构
CN111618469B (zh) 一种汽车排气管制造成型消音器连接焊接工艺
CN201047204Y (zh) 拨叉锁装置
CN109267879A (zh) 一种伸缩门驱动机构缓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4074842B (zh) 适用于工业物联网运用的燃气表t型轴进料系统及方法
CN204531764U (zh) 一种具有定位装置的建筑用推窗
CN220977559U (zh) 一种交通轨道调整器
CN113733868A (zh) 一种装卸方便的汽车前围侧翻门及其加工工艺
CN207178745U (zh) 一种无泄露插板阀门
CN109138692A (zh) 一种伸缩门驱动机构缓冲装置
CN201334844Y (zh) 带有自动手轮脱把的防水压紧装置
CN219857165U (zh) 一种矿山环形车场道岔液压开闭结构
CN201431988Y (zh) 滑动开启式机门
CN201354078Y (zh) 铁鞋放置器
CN205955765U (zh) 矿用风门辅助开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