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9136A - 一种仿真机械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仿真机械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59136A
CN113459136A CN202110806655.8A CN202110806655A CN113459136A CN 113459136 A CN113459136 A CN 113459136A CN 202110806655 A CN202110806655 A CN 202110806655A CN 113459136 A CN113459136 A CN 1134591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ted disc
frame
plate
air guide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0665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59136B (zh
Inventor
曹渝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 Top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 Top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 Top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 Top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0665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591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591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91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591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91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5/00Gripping heads and other end eff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5/00Gripping heads and other end effectors
    • B25J15/02Gripping heads and other end effectors servo-actua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bo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真机械手,包括调节夹取装置,所述调节夹取装置的下端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调控装置,所述调节夹取装置包括第一接触结构、调距结构和第二接触结构,所述调距结构设在调节夹取装置的内端底部位置处,所述调距结构的上端位置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接触结构,所述调距结构的上端位置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接触结构,所述第一接触结构包括第一PVC填充层、隔断层、金属棒、连接环架和稳固架,所述稳固架设在第一接触结构的内端底部位置处,所述稳固架的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架。本发明通过调节夹取装置的设置,实现内端调节夹取作业。

Description

一种仿真机械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仿真机械手。
背景技术
根据中国专利号CN202011485285.4,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伺服机器人仿真机械手臂,涉及机械手臂设备技术领域。该伺服机器人仿真机械手臂,包括机械手臂本体和底框,机械手臂本体底部靠近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且每个第一螺纹孔内部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每个固定螺栓外表面均滑动套设有限位块,每个限位块一侧外表面中心处均开设有安装槽,并且每个限位槽内部相对内表壁靠近两侧边缘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轴。该伺服机器人仿真机械手臂,使用时,将限位块通过固定螺栓和第一螺纹孔稳固固定在机械手臂本体底部,使限位支撑轮能够有效贴合支撑框前表面和后表面,进而使机械手臂本体能够在限位支撑轮的位置限制下通过支撑辊进行便捷的使用位置的调整。
根据中国专利号CN202110103837.9,本发明公开一种仿真机械手的手掌折合结构,包括支座、上掌块、母指支撑块和电机,所述母指支撑块转动设置在所述支座上,所述上掌块通过转轴竖向转动设置在所述支座上,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支座上并与所述母指支撑块传动连接,所述母指支撑块与所述上掌块之间设有驱动所述上掌块与所述母指支撑块反向转动的连动结构。本发明利用电机驱动母指支撑块在支座上转动,由设置在母指支撑块与上掌块之间的连动结构驱动上掌块在支座上与母指支撑块反向转动,实现母指与上掌块之间的折合,方便仿真机械手的母指与其余四指配合做出各种操作;同时,连动性强,方便控制,且结构简单紧凑,可在仿真机械手的较小空间内安装使用。
但是现有的仿真机械手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
存在内端不便于进行菌类产品的夹取工作,容易造成产品的外表面破坏,不利于进行后续的生产销售,同时还存在机械手的内部不便于进行微距离的调节,不能够进行缓冲式的夹取调控工作,所以需要一种仿真机械手,以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真机械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仿真机械手, 包括调节夹取装置,所述调节夹取装置的下端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调 控装置;
所述调节夹取装置包括第一接触结构、调距结构和第二接触结构, 所述调距结构设在调节夹取装置的内端底部位置处,所述调距结构的 上端位置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接触结构,所述调距结构的上端位置另 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接触结构;
所述第一接触结构包括第一PVC填充层、隔断层、金属棒、连 接环架和稳固架,所述稳固架设在第一接触结构的内端底部位置处, 所述稳固架的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架,所述连接环架的上端位 置固定连接有金属棒,所述金属棒的上端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隔断层, 所述隔断层的侧端位置处限位连接有第一PVC填充层;
所述调距结构包括主动部件、底板架、从动部件和皮带,所述从 动部件设在调距结构的内端底部位置,所述底板架的上端一侧与主动 部件相固定连接,所述底板架的上端另一侧与从动部件相固定连接, 所述主动部件和从动部件之间通过皮带相转动连接;
所述主动部件包括电动机、驱动盘、第一齿盘、第二齿盘、推动 块、推导环架、导杆架、第一限制位板、输出轴、连导推移架、弹簧 和第一调节位移导板,所述电动机安装在主动部件的内端顶面,所述 电动机的下端位置与驱动盘相插接,所述驱动盘的下端位置插接有第 一齿盘,所述第一齿盘的侧端位置啮合连接有第二齿盘,所述第二齿 盘的下端位置与输出轴相插接设置,所述输出轴的底端位置处插接有 连导推移架,所述连导推移架的一侧与第一限制位板相限位连接,所 述输出轴的另一侧位置与推动块相限位连接,所述第一限制位板的侧 端位置与导杆架相固定连接,所述导杆架的侧端位置与推导环架相固 定连接,所述推动块的前端位置与弹簧相弹性连接,所述弹簧的前端 位置处弹性连接有第一调节位移导板;
所述从动部件包括从动盘、第三齿盘、第二调节位移导板、第二 限制位板和第四齿盘,所述第二限制位板设在从动部件的内端底部位 置,所述第二限制位板的上端位置插接有第四齿盘,所述第四齿盘的 侧端位置处与第三齿盘连接,所述第二限制位板的前端位置弹性连接 有第二调节位移导板,所述第四齿盘的另一端位置啮合连接有齿盘部 件,所述齿盘部件的上端位置插接有从动盘;
所述连接调控装置包括第一连导传输柱、第二连导传输柱、安装 位板和导气部件,所述第一连导传输柱设在连接调控装置的内端底部 位置,所述第一连导传输柱的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连导传输柱, 所述第二连导传输柱的上端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安装位板,所述安装位 板的上端位置处安装有导气部件。
优选的,所述导气部件包括控制板、引气机、气体控制阀、导气软管、导气连通座和出气口,所述引气机安装在导气部件的内端中部位置,所述引气机的侧端位置与气体控制阀相连通设置,所述气体控制阀的侧端位置与导气软管相连通设置,所述引气机的前端位置与控制板相电性连接,所述导气软管的顶部位置与导气连通座相连通设置,所述导气连通座的侧端位置与出气口相连通设置。
优选的,所述导气连通座通过出气口与第一PVC填充层相连通设置,且第一PVC填充层采用一体式连通设计,所述第一PVC填充层采用PVC材料设置,可通过隔断层进行顶部位置的膨胀,且隔断层与导气连通座相限位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三齿盘、第四齿盘与齿盘部件采用交错设置,且第三齿盘与齿盘部件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三齿盘通过第四齿盘与齿盘部件相整体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从动盘通过皮带与驱动盘相转动连接,且电动机驱动驱动盘、第一齿盘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啮合连接的第二齿盘进行运动,且第二齿盘的转动方向与第三齿盘相反。
优选的,所述推动块可在第一限制位板的内端进行滑动设置,且第一调节位移导板可在第一限制位板的内端滑动连接,所述推动块与第一调节位移导板之间通过连导推移架进行互连,实现推动块、第一调节位移导板的反向运动。
优选的,所述隔断层通过金属棒、连接环架、稳固架与第一调节位移导板相固定连接设置,实现整体的限位连接工作。
优选的,所述导气软管采用软管弯折设置,可通过导气软管实现伸缩连接功能,且两端位置与气体控制阀、导气连通座分别连通设置。
优选的,所述推导环架的中心位置采用空心设置,所述推动块可贯通推导环架的中心位置,实现往复的伸缩运动。
优选的,所述调节夹取装置的顶部位置处连通有连通加固杆,所述连通加固杆的侧端位置连通有连通支管,所述连通支管的前端位置连通有第二PVC填充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安装调节夹取装置和连接调控装置,调节夹取装置和连接调控装置之间相互连接,实现相互的安装定位工作,且调节夹取装置的内端由第一接触结构、调距结构和第二接触结构组成,第一接触结构和第二接触结构采用对称设置,实现两端位置的安装,帮助进行菌类产品的夹取工作,底部位置的调距结构,帮助进行第一接触结构和第二接触结构的连接工作,可实现底部位置的调节目的,配合上调节夹取装置,便于进行菌类产品的夹取工作,使得产品的外表面不易被破坏,利于进行后续的生产销售,通过调距结构的结构设置,便于进行微距离的调节,能够进行缓冲式的夹取调控,有利于进行使用安装工作,通过连接调控装置的设置,连接调控装置的内部通过第一连导传输柱、第二连导传输柱、安装位板和导气部件组成,第一连导传输柱、第二连导传输柱用于进行底部位置的连接,方便进行与机械手的组合安装,安装位板帮助进行导气部件的连通支撑作业,通过导气部件的结构设置,帮助进行气体的传导作业,实现表面的加气,帮助进行夹取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体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调节夹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接触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调距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主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从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连接调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导气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主体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调节夹取装置、2-连接调控装置、3-第一接触结构、4-调距结构、5-第二接触结构、6-第一PVC填充层、7-隔断层、8-金属棒、9-连接环架、10-稳固架、11-主动部件、12-底板架、13-从动部件、14-皮带、15-电动机、16-驱动盘、17-第一齿盘、18-第二齿盘、19-推动块、20-推导环架、21-导杆架、22-第一限制位板、23-输出轴、24-连导推移架、25-弹簧、26-第一调节位移导板、27-从动盘、28-第三齿盘、29-第二调节位移导板、30-第二限制位板、31-第四齿盘、32-第一连导传输柱、33-第二连导传输柱、34-安装位板、35-导气部件、36-控制板、37-引气机、38-气体控制阀、39-导气软管、40-导气连通座、41-出气口、42-连通加固杆、43-连通支管、44-第二PVC填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仿真机械手,包 括调节夹取装置1,调节夹取装置1的下端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调控 装置2,通过调节夹取装置1和连接调控装置2的结构设置,可实现 相互的组合连接,帮助进行菌类产品的安装设置;
请参阅图3,调节夹取装置1包括第一接触结构3、调距结构4 和第二接触结构5,调距结构4设在调节夹取装置1的内端底部位置 处,调距结构4的上端位置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接触结构3,调距结 构4的上端位置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接触结构5,通过第一接触结构3、调距结构4和第二接触结构5的结构设置,帮助进行一体化的 生产加工连接,提高整体的灵活使用程度;
请参阅图4,第一接触结构3包括第一PVC填充层6、隔断层7、 金属棒8、连接环架9和稳固架10,稳固架10设在第一接触结构3 的内端底部位置处,稳固架10的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架9, 连接环架9的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有金属棒8,金属棒8的上端位置处 固定连接有隔断层7,隔断层7的侧端位置处限位连接有第一PVC 填充层6,通过第一PVC填充层6、隔断层7、金属棒8、连接环架 9和稳固架10的结构设置,可实现内端的具体夹取作业,帮助进行 支撑架设工作;
请参阅图5,调距结构4包括主动部件11、底板架12、从动部 件13和皮带14,从动部件13设在调距结构4的内端底部位置,底 板架12的上端一侧与主动部件11相固定连接,底板架12的上端另 一侧与从动部件13相固定连接,主动部件11和从动部件13之间通 过皮带14相转动连接,通过主动部件11、底板架12、从动部件13 和皮带14的结构设置,提高整体的协同能力,实现动力的传递工作;
请参阅图6,主动部件11包括电动机15、驱动盘16、第一齿 盘17、第二齿盘18、推动块19、推导环架20、导杆架21、第一限 制位板22、输出轴23、连导推移架24、弹簧25和第一调节位移导 板26,电动机15安装在主动部件11的内端顶面,电动机15的下 端位置与驱动盘16相插接,驱动盘16的下端位置插接有第一齿盘 17,第一齿盘17的侧端位置啮合连接有第二齿盘18,第二齿盘18 的下端位置与输出轴23相插接设置,输出轴23的底端位置处插接有连导推移架24,连导推移架24的一侧与第一限制位板22相限位 连接,输出轴23的另一侧位置与推动块19相限位连接,第一限制 位板22的侧端位置与导杆架21相固定连接,导杆架21的侧端位置 与推导环架20相固定连接,推动块19的前端位置与弹簧25相弹性 连接,弹簧25的前端位置处弹性连接有第一调节位移导板26,通过 主动部件11结构的设置,可进行驱动作业,帮助进行内部的生产设 置,同时可将动力进行分散,实现其他结构的带动工作;
请参阅图7,从动部件13包括从动盘27、第三齿盘28、第二 调节位移导板29、第二限制位板30和第四齿盘31,第二限制位板 30设在从动部件13的内端底部位置,第二限制位板30的上端位置 插接有第四齿盘31,第四齿盘31的侧端位置处与第三齿盘28连接, 第二限制位板30的前端位置弹性连接有第二调节位移导板29,第四 齿盘31的另一端位置啮合连接有齿盘部件,齿盘部件的上端位置插 接有从动盘27,从动部件13的设置,可以将动力进行分散连接,实 现整体的同步协同;
请参阅图8,连接调控装置2包括第一连导传输柱32、第二连 导传输柱33、安装位板34和导气部件35,第一连导传输柱32设 在连接调控装置2的内端底部位置,第一连导传输柱32的上端位置 固定连接有第二连导传输柱33,第二连导传输柱33的上端位置处固 定连接有安装位板34,安装位板34的上端位置处安装有导气部件 35,通过导气部件35的设置,实现内端的导气工作,帮助进行快速 的气体传输工作。
请参阅图9,导气部件35包括控制板36、引气机37、气体控制阀38、导气软管39、导气连通座40和出气口41,引气机37安装在导气部件35的内端中部位置,引气机37的侧端位置与气体控制阀38相连通设置,气体控制阀38的侧端位置与导气软管39相连通设置,引气机37的前端位置与控制板36相电性连接,导气软管39的顶部位置与导气连通座40相连通设置,导气连通座40的侧端位置与出气口41相连通设置,通过导气软管39的设置,可实现内端适应的伸缩作业,防止出现内端的崩坏,提高整体的适应程度。
导气连通座40通过出气口41与第一PVC填充层6相连通设置,且第一PVC填充层6采用一体式连通设计,第一PVC填充层6采用PVC材料设置,可通过隔断层7进行顶部位置的膨胀,且隔断层7与导气连通座40相限位连接设置。
第三齿盘28、第四齿盘31与齿盘部件采用交错设置,且第三齿盘28与齿盘部件之间设有间隙,第三齿盘28通过第四齿盘31与齿盘部件相整体啮合连接,可实现动力的传递,帮助进行相反方向运行的调节控制工作。
从动盘27通过皮带14与驱动盘16相转动连接,且电动机15驱动驱动盘16、第一齿盘17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啮合连接的第二齿盘18进行运动,且第二齿盘18的转动方向与第三齿盘28相反。
推动块19可在第一限制位板22的内端进行滑动设置,且第一调节位移导板26可在第一限制位板22的内端滑动连接,推动块19与第一调节位移导板26之间通过连导推移架24进行互连,实现推动块19、第一调节位移导板26的反向运动。
隔断层7通过金属棒8、连接环架9、稳固架10与第一调节位移导板26相固定连接设置,实现整体的限位连接工作,通过整体的连接,帮助进行更好的生产调控。
导气软管39采用软管弯折设置,可通过导气软管39实现伸缩连接功能,且两端位置与气体控制阀38、导气连通座40分别连通设置。
推导环架20的中心位置采用空心设置,推动块19可贯通推导环架20的中心位置,实现往复的伸缩运动,通过空心设置,可提供运动的空间,方便进行内部的运行。
本实施例在实施时,通过调节夹取装置1和连接调控装置2的结构设置,实现内部的连通设置,通过连接调控装置2的引气,带动调节夹取装置1内端的扩张可通过膨胀的气体帮助进行夹取作业,使得表面更加的柔软,更类似手掌结构,更好的进行仿生学配合,方便进行菌类产品的连接,防止出现表面的破损现象,同时通过调节夹取装置1的内部结构设置,可实现内端的对称调节控制工作,提高整体的灵活性能,帮助进行内部的微调控,提高整体的使用性能。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0所示,调节夹取装置1的顶部位置处连通有连通加固杆42,连通加固杆42的侧端位置连通有连通支管43,连通支管43的前端位置连通有第二PVC填充层44。
本实施例在实施时,通过连通加固杆42、连通支管43、第二PVC填充层44的结构设置,可增加临边的防护作业,帮助进行两端位置的防护,防止出现菌类体积过大,造成的临边位置的破损,提高整体的使用性能。
工作原理:使用者将调节夹取装置1和连接调控装置2进行组合安装工作,实现内部的组装连接,帮助进行一体化的生产加工作业,调节夹取装置1的内部通过第一接触结构3、调距结构4、第二接触结构5组合而成,通过调距结构4的结构设置,可进行内端第一接触结构3和第二接触结构5位置的带动改变,帮助进行第一接触结构3和第二接触结构5的夹取作业,且第一接触结构3和第二接触结构5的内端可填充气体,实现表面的膨胀,帮助进行菌类产品的夹取工作,防止菌类产品的表面破损,连接调控装置2的内端通过结构的设置,可实现气体的压缩填充作用,实现与调节夹取装置1的互联,使用者首先将调节夹取装置1、连接调控装置2通过第一连导传输柱32、第二连导传输柱33与外界的机械驱动结构进行互联,实现底部位置的安装架设,之后启动引气机37,通过控制板36进行内部的调控作业,使得引气机37将气体通过气体控制阀38传导至导气软管39的内端位置,导气软管39的顶部位置与导气连通座40相连通设置,且第二限制位板30为中空结构,可与出气口41进行互联,通过出气口41将气体传导至第一PVC填充层6的内端,实现第一PVC填充层6的表面膨胀,可通过膨胀的第一PVC填充层6进行菌类产品的夹取工作,使用者当需要进行第一接触结构3和第二接触结构5距离微调时,可启动电动机15,通过电动机15带动驱动盘16、第一齿盘17进行转动,第一齿盘17的转动会带动第二齿盘18进行啮合转动,实现动力的传递,之后动力通过输出轴23传递至连导推移架24位置处,使得连导推移架24进行转动,连导推移架24的两端分别与推动块19、第一调节位移导板26进行连接,在连导推移架24转动时,会使得推动块19、第一调节位移导板26进行错位的位移运动,且第一调节位移导板26的上端位置与稳固架10相固定,实现顶部的第一PVC填充层6、隔断层7、金属棒8、连接环架9的支撑作业,由于中心位置处的弹簧25的设置,可满足相互的弹性变形,使得第一调节位移导板26进行运动,同时驱动盘16的转动会通过皮带14进行传递,传递至从动部件13的内端,带动从动盘27进行转动,通过从动盘27的转动,使得下端的齿盘部件也进行转动,齿盘部件的转动带动第四齿盘31进行转动,通过第四齿盘31在带动第三齿盘28进行转动,从而保证第三齿盘28与第二齿盘18的转动方向相反,使得第二调节位移导板29与第一调节位移导板26之间可进行反向的运动,帮助进行第一接触结构3和第二接触结构5之间距离的微调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仿真机械手,包括调节夹取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夹取装置(1)的下端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调控装置(2);
所述调节夹取装置(1)包括第一接触结构(3)、调距结构(4)和第二接触结构(5),所述调距结构(4)设在调节夹取装置(1)的内端底部位置处,所述调距结构(4)的上端位置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接触结构(3),所述调距结构(4)的上端位置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接触结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真机械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触结构(3)包括第一PVC填充层(6)、隔断层(7)、金属棒(8)、连接环架(9)和稳固架(10),所述稳固架(10)设在第一接触结构(3)的内端底部位置处,所述稳固架(10)的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架(9),所述连接环架(9)的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有金属棒(8),所述金属棒(8)的上端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隔断层(7),所述隔断层(7)的侧端位置处限位连接有第一PVC填充层(6);
所述调距结构(4)包括主动部件(11)、底板架(12)、从动部件(13)和皮带(14),所述从动部件(13)设在调距结构(4)的内端底部位置,所述底板架(12)的上端一侧与主动部件(11)相固定连接,所述底板架(12)的上端另一侧与从动部件(13)相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部件(11)和从动部件(13)之间通过皮带(14)相转动连接;
所述主动部件(11)包括电动机(15)、驱动盘(16)、第一齿盘(17)、第二齿盘(18)、推动块(19)、推导环架(20)、导杆架(21)、第一限制位板(22)、输出轴(23)、连导推移架(24)、弹簧(25)和第一调节位移导板(26),所述电动机(15)安装在主动部件(11)的内端顶面,所述电动机(15)的下端位置与驱动盘(16)相插接,所述驱动盘(16)的下端位置插接有第一齿盘(17),所述第一齿盘(17)的侧端位置啮合连接有第二齿盘(18),所述第二齿盘(18)的下端位置与输出轴(23)相插接设置,所述输出轴(23)的底端位置处插接有连导推移架(24),所述连导推移架(24)的一侧与第一限制位板(22)相限位连接,所述输出轴(23)的另一侧位置与推动块(19)相限位连接,所述第一限制位板(22)的侧端位置与导杆架(21)相固定连接,所述导杆架(21)的侧端位置与推导环架(20)相固定连接,所述推动块(19)的前端位置与弹簧(25)相弹性连接,所述弹簧(25)的前端位置处弹性连接有第一调节位移导板(26);
所述从动部件(13)包括从动盘(27)、第三齿盘(28)、第二调节位移导板(29)、第二限制位板(30)和第四齿盘(31),所述第二限制位板(30)设在从动部件(13)的内端底部位置,所述第二限制位板(30)的上端位置插接有第四齿盘(31),所述第四齿盘(31)的侧端位置处与第三齿盘(28)连接,所述第二限制位板(30)的前端位置弹性连接有第二调节位移导板(29),所述第四齿盘(31)的另一端位置啮合连接有齿盘部件,所述齿盘部件的上端位置插接有从动盘(27);
所述连接调控装置(2)包括第一连导传输柱(32)、第二连导传输柱(33)、安装位板(34)和导气部件(35),所述第一连导传输柱(32)设在连接调控装置(2)的内端底部位置,所述第一连导传输柱(32)的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连导传输柱(33),所述第二连导传输柱(33)的上端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安装位板(34),所述安装位板(34)的上端位置处安装有导气部件(35);所述导气部件(35)包括控制板(36)、引气机(37)、气体控制阀(38)、导气软管(39)、导气连通座(40)和出气口(41),所述引气机(37)安装在导气部件(35)的内端中部位置,所述引气机(37)的侧端位置与气体控制阀(38)相连通设置,所述气体控制阀(38)的侧端位置与导气软管(39)相连通设置,所述引气机(37)的前端位置与控制板(36)相电性连接,所述导气软管(39)的顶部位置与导气连通座(40)相连通设置,所述导气连通座(40)的侧端位置与出气口(41)相连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真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连通座(40)通过出气口(41)与第一PVC填充层(6)相连通设置,且第一PVC填充层(6)采用一体式连通设计,所述第一PVC填充层(6)采用PVC材料设置,可通过隔断层(7)进行顶部位置的膨胀,且隔断层(7)与导气连通座(40)相限位连接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仿真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齿盘(28)、第四齿盘(31)与齿盘部件采用交错设置,且第三齿盘(28)与齿盘部件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三齿盘(28)通过第四齿盘(31)与齿盘部件相整体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仿真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盘(27)通过皮带(14)与驱动盘(16)相转动连接,且电动机(15)驱动驱动盘(16)、第一齿盘(17)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啮合连接的第二齿盘(18)进行运动,且第二齿盘(18)的转动方向与第三齿盘(28)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仿真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块(19)可在第一限制位板(22)的内端进行滑动设置,且第一调节位移导板(26)可在第一限制位板(22)的内端滑动连接,所述推动块(19)与第一调节位移导板(26)之间通过连导推移架(24)进行互连,实现推动块(19)、第一调节位移导板(26)的反向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仿真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层(7)通过金属棒(8)、连接环架(9)、稳固架(10)与第一调节位移导板(26)相固定连接设置,实现整体的限位连接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仿真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软管(39)采用软管弯折设置,可通过导气软管(39)实现伸缩连接功能,且两端位置与气体控制阀(38)、导气连通座(40)分别连通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仿真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导环架(20)的中心位置采用空心设置,所述推动块(19)可贯通推导环架(20)的中心位置,实现往复的伸缩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仿真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夹取装置(1)的顶部位置处连通有连通加固杆(42),所述连通加固杆(42)的侧端位置连通有连通支管(43),所述连通支管(43)的前端位置连通有第二PVC填充层(44)。
CN202110806655.8A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仿真机械手 Active CN1134591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06655.8A CN113459136B (zh)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仿真机械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06655.8A CN113459136B (zh)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仿真机械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9136A true CN113459136A (zh) 2021-10-01
CN113459136B CN113459136B (zh) 2024-01-19

Family

ID=77880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06655.8A Active CN113459136B (zh)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仿真机械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5913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1783A (zh) * 2017-06-07 2017-08-22 苏州元谋智能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带力反馈及行程的柔性气动夹持器
GB201712131D0 (en) * 2017-07-27 2017-09-13 Mo-Sys Eng Ltd Motion tracking
CN107696026A (zh) * 2017-09-18 2018-02-16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无源自锁的伺服液压控制系统
CN109109011A (zh) * 2018-09-19 2019-01-01 山东大学 一种可调机械手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1783A (zh) * 2017-06-07 2017-08-22 苏州元谋智能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带力反馈及行程的柔性气动夹持器
GB201712131D0 (en) * 2017-07-27 2017-09-13 Mo-Sys Eng Ltd Motion tracking
CN107696026A (zh) * 2017-09-18 2018-02-16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无源自锁的伺服液压控制系统
CN109109011A (zh) * 2018-09-19 2019-01-01 山东大学 一种可调机械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9136B (zh) 2024-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28711B (zh) 一种模块化变刚度关节
KR20160084244A (ko) 가변 강성 로봇 관절 시스템
CN202709402U (zh) 导风板驱动装置及挂式空调器的室内机
CN113459136A (zh) 一种仿真机械手
CN113084864A (zh) 一种可变刚度的机器人关节结构
CN2772611Y (zh) 小型涂料振动混匀机
CN105729460A (zh) 柔性传动装置和可调弹簧和储能部件和机器人和锁合装置
CN217056993U (zh) 一种采煤机减震基座
CN216657977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吸盘治具
CN205522685U (zh) 一种礼盒加工用压泡装置
CN214125662U (zh) 应用于内折柔性屏终端的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终端
CN112201170B (zh) 一种柔性显示屏贴合装置
CN209231698U (zh) 一种带有可调节投影幕的全息投影装置
CN112343988A (zh) 一种机械用对称间歇式阻隔连接机构
CN220406520U (zh) 一种碳纤维板表面处理装置
CN112318542A (zh) 一种汽车装配用前端机械手
CN111070128A (zh) 一种应用于机械配件生产的夹持装置
CN111230923A (zh) 一种服务机器人躯干及其服务机器人
CN215548638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横向双位分配动导架
CN216543363U (zh) 便于拆装框架式伺服机械手
CN215368710U (zh) 一种房屋建筑支撑装置
CN210102237U (zh) 一种可调式床垫纵向折叠机构
CN214191516U (zh) 一种珍珠棉包装箱加工翻转装置
CN216188998U (zh) 一种智能机器人零部件生产加工移动用换向设备
CN214170718U (zh) 一种卧式水轮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