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8313A - 一种铆钉自动识别及放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铆钉自动识别及放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58313A
CN113458313A CN202110860135.5A CN202110860135A CN113458313A CN 113458313 A CN113458313 A CN 113458313A CN 202110860135 A CN202110860135 A CN 202110860135A CN 113458313 A CN113458313 A CN 1134583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vet
block
cylinder
pulling
pla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6013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58313B (zh
Inventor
吴永丰
陈晓敏
戴小祥
马驰
朱纯傲
任军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Ruima Precision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heersson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heersson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heersson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6013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583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58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83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583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83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JFORGING; HAMMERING; PRESSING METAL; RIVETING; FORGE FURNACES
    • B21J15/00Riveting
    • B21J15/10Riveting machines
    • B21J15/30Particular elements, e.g. supports; Suspension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ortable riveters
    • B21J15/32Devices for inserting or holding rivets in position with or without feed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04Sorting according to siz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6Sort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 B07C5/363Sort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by means of air
    • B07C5/365Sort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by means of air using a single separation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JFORGING; HAMMERING; PRESSING METAL; RIVETING; FORGE FURNACES
    • B21J15/00Riveting
    • B21J15/38Accessories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riveting, e.g. pliers for upsetting; Hand tools for rive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铆钉自动识别及放铆装置,其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上的铆钉识别部、第一产品移送部、第二产品移送部和铆钉取放及移送部,铆钉识别部包括铆钉振动盘、拉铆部及铆钉直径检测部组成,第一产品移送部与第二产品移送部呈一定的角度安装在主安装板上,铆钉识别部固定在第一产品移送部与第二产品移送部形成的夹角中,铆钉取放及移送部通过定位立板和定位板横向安装在铆钉识别部、第一产品移送部与第二产品移送部上,第一产品移动部与第二产品移送部交替运输产品,铆钉取放及移送部交替给第一产品移动部与第二产品移送部放置铆钉。本发明能有效防止铆钉混料而产生不良品,实现不良铆钉的识别与隔离,并自动放铆,极大地提高了生成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铆钉自动识别及放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铆钉自动识别及放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的铆钉被大量使用。传统工艺是将铆钉手工逐个安放在冲压件上,并在压机上压铆。这种工艺需投入额外人工成本,并且在不同款式铆钉混料时,人工不易察觉,会导致错放其他款式铆钉,从而产生不良品。针对这一工艺缺陷,我们有必要研发一种可以自动识别铆钉并自动放铆装置,以实现不良铆钉隔离及良品自动放置到产品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铆钉自动识别及放铆装置,该装置可避免铆钉混料而产生不良品,实现不良铆钉的识别与隔离,并自动放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铆钉自动识别及放铆装置,其包括机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铆钉识别部、第一产品移送部、第二产品移送部和铆钉取放及移送部,所述铆钉识别部包括铆钉振动盘、拉铆部及铆钉直径检测部组成,所述第一产品移送部与第二产品移送部呈一定的角度安装在主安装板上,铆钉识别部固定在所述第一产品移送部与第二产品移送部形成的夹角中,铆钉取放及移送部通过定位立板和定位板横向安装在铆钉识别部、第一产品移送部与第二产品移送部上,所述第一产品移动部与所述第二产品移送部交替运输产品,所述铆钉取放及移送部交替给所述第一产品移动部与所述第二产品移送部放置铆钉。
优化的,所述拉铆部包括用于承接铆钉振动盘输送的铆钉的主功能块、穿设于所述主功能块上且用于将铆钉送至所述主功能块不同位置的铆钉拉杆、带动所述铆钉拉杆移动的拉铆部,所述主功能块上设有与所述铆钉振动盘对接的入口和排出次品铆钉的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拉铆部包括拉铆第一气缸、连接于所述拉铆第一气缸之间的拉铆第二气缸、拉铆安装底板垫高块、拉铆安装底板、拉铆第一气缸安装块、拉铆第一气缸前限位、拉铆顶块、拉铆第二气缸固定件、拉铆后限位块以及拉铆中限位块,所述拉铆安装底板垫高块安装于机架上,所述拉铆安装底板安装于拉铆安装底板垫高块上,所述拉铆第一气缸安装块、拉铆第一气缸前限位、拉铆后限位块分别安装于所述拉铆安装底板上,拉铆中限位块安装于拉铆第一气缸前限位上,拉铆第一气缸的拉铆第一气缸活塞杆穿设于所述拉铆第一气缸前限位中且通过拉铆顶块与拉铆第二气缸的拉铆第二气缸活塞杆相固定连接,拉铆第二气缸通过拉铆第二气缸固定件固定于拉铆安装底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铆钉直径检测部包括设于所述主功能块上且朝向所述出口喷吹的不良品吹气接头、位于吹气接头对侧且用于收集不良品的铆钉不良品收集盒,设于所述主功能块上且位于所述铆钉拉杆上方的铆钉拉杆压块,设于所述主功能块上的铆钉到位传感器、长铆钉传感器和短铆钉传感器以及铆钉直径检测部。
更进一步的,所述铆钉直径检测部包括直径检测安装底板垫高块、直径检测气缸、直径检测安装底板、导向块、第一导向杆、直径检测气缸后限位、长铆钉传感器、连接块、第二浮动接头、第一位移传感器、短铆钉传感器、直径检测安装底板垫高块、第一弹簧、检测杆、连接片、位移传感器安装块、检测杆压紧块、导向杆固定块,所述直径检测安装底板垫高块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直径检测安装底板安装于直径检测安装底板垫高块上,所述直径检测气缸后限位、连接块、导向块和位移传感器安装块安装在直径检测安装底板上,直径检测气缸穿过直径检测气缸后限位后与连接块连接,连接块与第一导向杆连接,导向块固定于直径检测安装底板上,第一导向杆可滑动的穿过导向块后再固定穿设于位移传感器安装块内,其伸出于位移传感器安装块的部分上滑动连接检测杆压紧块,通过第一弹簧连接于位移传感器安装块和检测杆压紧块之间,检测杆固定于检测杆压紧块上且穿过主功能块上的铆钉放置孔后能与铆钉相接触。
更进一步的,所述铆钉取放及移送部包括两个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定位板、安装于所述定位板上的定位立板、安装于所述定位立板之间的铆钉取放主安装板、安装于所述铆钉取放主安装板上的第三模组、驱动第三模组动作的第三伺服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三模组上且由所述第三模组带动移动的取放机构。
再进一步的,所述取放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三模组的驱动螺母上的铆钉取放安装底板,固定于所述铆钉取放安装底板上的铆钉取放第一气缸安装块,安装于铆钉取放第一气缸安装块上的铆钉取放第一气缸,铆钉取放第一气缸后限位,铆钉取放第一气缸前限位,设于所述铆钉取放第一气缸后限位和铆钉取放第一气缸前限位之间且与所述铆钉取放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的第一滑块,设于所述铆钉取放第一气缸后限位和铆钉取放第一气缸前限位之间且穿设于第一滑块上的第二导向杆,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块上的铆钉取放第二气缸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所述铆钉取放第二气缸安装板上的铆钉取放第二气缸、铆钉取放第二气缸后限位、铆钉取放第二气缸前限位、固定于铆钉取放第二气缸后限位和铆钉取放第二气缸前限位之间的第三导向杆,套设于第三导向杆上的第二滑块,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块上的电磁铁固定柱,套设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且穿过所述铆钉取放第二气缸后限位内同时压紧在第二气缸的缸体和所述第二滑块之间的第二弹簧,与所述电磁铁固定柱固定连接且穿过所述铆钉取放第二气缸前限位的电磁铁固定柱,固定于电磁铁固定柱自由端部的导向套筒,固定于导向套筒上的电磁铁、固定于所述铆钉取放第二气缸前限位前后端面上且位于所述电磁铁固定柱侧方的定位压块,固定于两个所述定位压块之间的导向套筒第二连接块,套设于所述电磁铁固定柱上且与所述导向套筒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的导向套筒第一连接块,固定于所述铆钉取放第二气缸后限位上且位于所述定位压块上方的第二位移传感器安装块以及固定安装于第二位移传感器安装块上的第二位移传感器。
优化的,第一产品移送部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一模组、设于第一模组上的第一治具连接块、安装于第一治具连接块上的第一治具。
优化的,第二产品移送部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二模组、设于第二模组上的第二治具连接块、安装于第二治具连接块上的第二治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能有效防止铆钉混料而产生不良品,实现不良铆钉的识别与隔离,并自动放铆,极大地提高了生成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铆钉识别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拉铆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拉铆动作后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铆钉不良品隔离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铆钉直径检测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铆钉直径检测部动作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第一产品移送部与第二产品移送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铆钉取放及移送部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铆钉取放部分第一视图;
附图11为铆钉取放部分第二视图;
附图12为铆钉取放部分第三视图。
以下附图中:0、机架;1、铆钉识别部;1-1、铆钉振动盘;1-2、铆钉;1-3、拉铆部;1-4、铆钉直径检测部;1-5、拉铆第一气缸;1-6、拉铆第一气缸安装块;1-7、拉铆安装底板;1-8、拉铆第一气缸前限位;1-9、拉铆安装底板垫高块;1-10、拉铆顶块;1-11、拉铆第二气缸活塞杆;1-12、拉铆第二气缸;1-13、拉铆第二气缸固定件;1-14、拉铆后限位块;1-15、铆钉拉杆压块;1-16、铆钉到位传感器;1-17、铆钉拉杆;1-18、拉铆第一气缸活塞杆;1-19、不良品吹气接头;1-20、主功能块;1-21、拉铆中限位块;1-22、第一浮动接头;1-23、铆钉不良品收集盒;1-24、直径检测气缸;1-25、直径检测安装底板;1-26、导向块;1-27、第一导向杆;1-28、直径检测气缸后限位;1-29、长铆钉传感器;1-30、连接块;1-31、第二浮动接头;1-32、第一位移传感器;1-33、短铆钉传感器;1-34、直径检测安装底板垫高块;1-35、第一弹簧;1-36、检测杆;1-37、连接片;1-38、位移传感器安装块;1-39、检测杆压紧块;2、第一产品移送部;2-1、第一伺服电机; 2-3、第一模组;2-5、产品;2-6、第一治具;3、第二产品移送部;3-1、第二伺服电机;3-2、第二模组;3-3、第二治具连接块;3-4、第二治具;4、铆钉取放及移送部;4-1、第三伺服电机;4-2、定位立板;4-3、定位板;4-5、第三模组;4-6、铆钉取放第一气缸;4-7、铆钉取放第二气缸;4-8、铆钉取放安装底板;4-9、铆钉取放主安装板;4-10、铆钉取放第一气缸安装块;4-11、铆钉取放第一气缸后限位;4-12、第一滑块;4-13、铆钉取放第一气缸前限位;4-14、第三浮动接头;4-15、第二导向杆上压片;4-16、第二导向杆;4-17、第二导向杆下压片;4-18、第二位移传感器;4-19、第二位移传感器安装块;4-20、定位压块;4-21、导向套筒第一连接块;4-22、铆钉取放第二气缸安装板;4-23、第二弹簧;4-24、铆钉取放第二气缸后限位;4-25、第二滑块;4-26、铆钉取放第二气缸前限位;4-27、导向套筒;4-28、第三导向杆压片;4-29、第四浮动接头;4-30、电磁铁固定柱;4-31、导向套筒第二连接块;4-32、电磁铁;4-33、第三导向杆;4-34、电磁铁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如图1-12所示,铆钉自动识别及放铆装置包括机架0、安装于机架0上的铆钉识别部1、第一产品移送部2、第二产品移送部3和铆钉取放及移送部4。
铆钉识别部1包括铆钉振动盘1-1、拉铆部1-3及铆钉直径检测部1-4组成,第一产品移送部2与第二产品移送部3呈一定的角度安装在主安装板2-2上,铆钉识别部1固定在第一产品移送部2与第二产品移送部3形成的夹角中,铆钉取放及移送部4通过定位立板4-2和定位板4-3横向安装在铆钉识别部1、第一产品移送部2与第二产品移送部3上,第一产品移动部2与第二产品移送部3交替运输产品,铆钉取放及移送部4交替给第一产品移动部2与第二产品移送部3放置铆钉。
拉铆部1-3包括用于承接铆钉振动盘1-1输送的铆钉1-2的主功能块1-20、穿设于主功能块1-20上且用于将铆钉送至主功能块1-20不同位置的铆钉拉杆1-17、带动铆钉拉杆1-17移动的拉铆部1-3,主功能块1-20上设有与铆钉振动盘1-1对接的入口和排出次品铆钉的出口。拉铆部1-3包括拉铆第一气缸1-5、连接于拉铆第一气缸1-5之间的拉铆第二气缸1-12、拉铆安装底板垫高块1-9、拉铆安装底板1-7、拉铆第一气缸安装块1-6、拉铆第一气缸前限位1-8、拉铆顶块1-10、拉铆第二气缸固定件1-13、拉铆后限位块1-14以及拉铆中限位块1-21,拉铆安装底板垫高块1-9安装于机架0上,拉铆安装底板1-7安装于拉铆安装底板垫高块1-9上,拉铆第一气缸安装块1-6、拉铆第一气缸前限位1-8、拉铆后限位块1-14分别安装于拉铆安装底板1-7上,拉铆中限位块1-21安装于拉铆第一气缸前限位1-8上,拉铆第一气缸1-5的拉铆第一气缸活塞杆1-18穿设于拉铆第一气缸前限位1-8中且通过拉铆顶块1-10与拉铆第二气缸1-12的拉铆第二气缸活塞杆1-11相固定连接,拉铆第二气缸1-12通过拉铆第二气缸固定件1-13固定于拉铆安装底板1-7上。
铆钉直径检测部1-4包括设于主功能块1-20上且朝向出口喷吹的不良品吹气接头1-19、位于吹气接头1-19对侧且用于收集不良品的铆钉不良品收集盒1-23,设于主功能块1-20上且位于铆钉拉杆1-17上方的铆钉拉杆压块1-15,设于主功能块1-20上的铆钉到位传感器1-16、长铆钉传感器1-29和短铆钉传感器1-33以及铆钉直径检测部。铆钉直径检测部还包括直径检测安装底板垫高块1-34、直径检测气缸1-24、直径检测安装底板1-25、导向块1-26、第一导向杆1-27、直径检测气缸后限位1-28、长铆钉传感器1-29、连接块1-30、第二浮动接头1-31、第一位移传感器1-32、短铆钉传感器1-33、直径检测安装底板垫高块1-34、第一弹簧1-35、检测杆1-36、连接片1-37、位移传感器安装块1-38、检测杆压紧块1-39、导向杆固定块1-40,直径检测安装底板垫高块1-34安装在机架0上、直径检测安装底板1-25安装于直径检测安装底板垫高块1-34上,直径检测气缸后限位1-28、连接块1-30、导向块1-26和位移传感器安装块1-38安装在直径检测安装底板1-25上,直径检测气缸1-24穿过直径检测气缸后限位1-28后与连接块1-30连接,连接块1-30与第一导向杆1-27连接,导向块1-26固定于直径检测安装底板1-25上,第一导向杆1-27可滑动的穿过导向块1-26后再固定穿设于位移传感器安装块1-38内,其伸出于位移传感器安装块1-38的部分上滑动连接检测杆压紧块1-39,通过第一弹簧1-35连接于位移传感器安装块1-38和检测杆压紧块1-39之间,检测杆1-36固定于检测杆压紧块1-39上且穿过主功能块1-20上的铆钉放置孔后能与铆钉相接触。
铆钉取放及移送部4包括两个安装于机架0上的定位板4-3、安装于定位板4-3上的定位立板4-2、安装于定位立板4-2之间的铆钉取放主安装板4-9、安装于铆钉取放主安装板4-9上的第三模组4-5、驱动第三模组动作的第三伺服电机4-1、安装于第三模组4-5上且由第三模组4-5带动移动的取放机构。取放机构包括安装于第三模组4-5的驱动螺母上的铆钉取放安装底板4-8,固定于铆钉取放安装底板4-8上的铆钉取放第一气缸安装块4-10,安装于铆钉取放第一气缸安装块4-10上的铆钉取放第一气缸4-6,铆钉取放第一气缸后限位4-11,铆钉取放第一气缸前限位4-13,设于铆钉取放第一气缸后限位4-11和铆钉取放第一气缸前限位4-13之间且与铆钉取放第一气缸4-6的活塞杆相连接的第一滑块4-12,设于铆钉取放第一气缸后限位4-11和铆钉取放第一气缸前限位4-13之间且穿设于第一滑块4-12上的第二导向杆4-16,固定于第一滑块4-12上的铆钉取放第二气缸安装板4-22,固定安装于铆钉取放第二气缸安装板4-22上的铆钉取放第二气缸4-7、铆钉取放第二气缸后限位4-24、铆钉取放第二气缸前限位4-26、固定于铆钉取放第二气缸后限位4-23和铆钉取放第二气缸前限位4-26之间的第三导向杆4-33,套设于第三导向杆4-33上的第二滑块4-25,安装于第二滑块4-25上的电磁铁固定柱4-30,套设于第二气缸4-7的活塞杆上且穿过铆钉取放第二气缸后限位4-24内同时压紧在第二气缸4-7的缸体和第二滑块4-25之间的第二弹簧4-23,与电磁铁固定柱4-30固定连接且穿过铆钉取放第二气缸前限位4-26的电磁铁固定柱4-34,固定于电磁铁固定柱4-34自由端部的导向套筒4-31,固定于导向套筒4-31上的电磁铁4-32、固定于铆钉取放第二气缸前限位26前后端面上且位于电磁铁固定柱4-34侧方的定位压块4-20,固定于两个定位压块4-20之间的导向套筒第二连接块4-31,套设于电磁铁固定柱4-34上且与导向套筒第二连接块4-31固定连接的导向套筒第一连接块4-21,固定于铆钉取放第二气缸后限位4-24上且位于定位压块4-20上方的第二位移传感器安装块4-19以及固定安装于第二位移传感器安装块4-19上的第二位移传感器4-18。
第一产品移送部2包括固定于机架0上的第一伺服电机2-1和第一模组2-3、设于第一模组2-3上的第一治具连接块2-4、安装于第一治具连接块2-4上的第一治具2-6。第二产品移送部3包括固定于机架0上的第二伺服电机3-1和第二模组3-2、设于第二模组3-2上的第二治具连接块3-3、安装于第二治具连接块3-3上的第二治具3-4。
本发明的原理如下:拉铆部呈直线安装,即拉铆第二气缸通过拉铆第二气缸固定件安装在拉铆安装底板上,拉铆第一气缸通过拉铆第一气缸安装块安装在拉铆安装底板上并与拉铆第二气缸在一条直线上。铆钉拉杆通过第一浮动接头与拉铆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一端相连,拉铆顶块固定在拉铆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另一端。拉铆第一气缸活塞杆伸出时作为拉铆第二气缸的中限位,铆钉被拉至中限位时,可进行直径检测及短铆钉检测。铆钉直径检测部与拉铆部呈90度安装在主安装板上。铆钉直径检测部的连接片通过中间等高套与连接块相连并固定在第一导向杆上。第一导向杆另一端带有挂台,检测杆压紧块加工有与第一导向杆滑配的通孔,并通过第一弹簧压在第一导向杆挂台上。检测杆由检测杆压紧块压紧固定。直径检测气缸动作后,第一导向杆顶在主功能块上,即主功能块为直径检测气缸的前限位。此时由第一弹簧检测杆顶住铆钉侧面,防止气缸直接作用在铆钉上,导致压伤。从而实现通过第一位移传感器检测铆钉直径。第一产品移送部与第二产品移送部呈一定的角度安装在主安装板上,第一产品移送部与第二产品移送部治具上的产品可在同一位置取放。铆钉识别部固定在第一产品移送部与第二产品移送部形成的夹角中。铆钉取放及移送部通过定位立板和定位板横向安装在铆钉识别部、第一产品移送部与第二产品移送部上方。
电磁铁固定在电磁铁固定柱上。导向套筒内侧加工有导向的斜面。电磁铁吸住铆钉后,铆钉取放第二气缸回位,带动铆钉上升至导向套筒中,利用导向的斜面将铆钉导正定位。
图2、图3、图6为铆钉识别部的初始状态;图4为铆钉被拉至中位状态;图5为铆钉被拉至后位状态。此时,由拉铆第二气缸2-1驱动的铆钉拉杆1-17和由拉铆第一气缸1-5驱动的拉铆中限位块1-21均处于前推状态,由直径检测气缸1-24驱动的检测杆1-36处于后退位置。当铆钉到位传感器1-16感应到铆钉1-2到位后,首先长铆钉传感器1-29检测铆钉1-2是否合格。若不合格,拉铆第一气缸1-5与拉铆第二气缸1-12同时得电动作,将铆钉1-2拉至后位后由不良品吹气接头1-19吹气,将铆钉吹至铆钉不良品收集盒1-23中;若合格,拉铆第二气缸1-12得电动作,将铆钉拉杆1-17拉到中位,此时,直径检测气缸1-24得电动作,第一位移传感器1-32与短铆钉传感器1-33判断铆钉1-2是否合格。若不合格,拉铆第一气缸1-5得电动作,将铆钉1-2拉至后位隔离;若合格,等待铆钉取放及移送部4吸取。如此,便完成了不良铆钉的隔离及良品自动吸取。
图8是两个产品移送部状态。首先,第一移送部2中的产品2-5在外,第二移送部3中的产品2-5在内。按下启动按钮,第一移送部2在第一伺服电机2-1的驱动下,先向内侧移动至第一个铆钉放置处等待放钉。随后第二移送部3在第二伺服电机3-1的驱动下,移送至外侧等待放置产品,待第一移送部2在产品2-5完成放钉后将产品2-5送出的同时,第二移送部3在第二伺服电机3-1的驱动下将产品移送至内侧,即铆钉取放及移送部的下方,由铆钉取放及移送部完成放钉,随后再由第二移送部将完成放钉的产品2-5送出,与此同时,第一移送部送出的完成放钉的产品被取走,未放钉的产品被放置在第一移送部后被送入内侧至铆钉取放及移送部下方等待放钉,第一移送部和第二移送部交替输送,循环往复。
图9、图10、图11、图12是铆钉取放及移送部4状态图。此外,此机构上安装有第二位移传感器4-18,可检测铆钉头部高度,从而判断是否为所需铆钉。具体动作流程如下:当铆钉长短及直径都判断合格时,停留在待吸取铆钉1-2正上方的铆钉取放及移送部4的铆钉取放第一气缸4-6先得电动作,随后铆钉取放第二气缸4-7得电动作。第二滑块4-25到达铆钉取放第二气缸前限位4-26后,第二位移传感器4-18判断铆钉1-2是否合格。若不合格,第一气缸4-6与第二气缸4-7回位,然后拉铆第一气缸1-5得电动作,将铆钉1-2拉至后位隔离;若合格,电磁铁4-32得电吸住铆钉1-2,然后第一气缸4-6与第二气缸4-7回位,再由第三伺服电机4-1驱动将铆钉移送至第一个铆钉放置处。到达后,第一气缸4-6与第二气缸4-7再次得电动作将铆钉推入产品中,电磁铁4-32失电后第一气缸4-6与第二气缸4-7再次回位。铆钉取放及移送部4再次驱动至待吸取铆钉1-2正上方吸取铆钉。如此往复,便实现了铆钉的自动放铆。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铆钉自动识别及放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架(0)、安装于所述机架(0)上的铆钉识别部(1)、第一产品移送部(2)、第二产品移送部(3)和铆钉取放及移送部(4),所述铆钉识别部(1)包括铆钉振动盘(1-1)、拉铆部(1-3)及铆钉直径检测部(1-4)组成,所述第一产品移送部(2)与第二产品移送部(3)呈一定的角度安装在主安装板(2-2)上,铆钉识别部(1)固定在所述第一产品移送部(2)与第二产品移送部(3)形成的夹角中,铆钉取放及移送部(4)通过定位立板(4-2)和定位板(4-3)横向安装在铆钉识别部(1)、第一产品移送部(2)与第二产品移送部(3)上,所述第一产品移动部(2)与所述第二产品移送部(3)交替运输产品,所述铆钉取放及移送部(4)交替给所述第一产品移动部(2)与所述第二产品移送部(3)放置铆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钉自动识别及放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铆部(1-3)包括用于承接铆钉振动盘(1-1)输送的铆钉(1-2)的主功能块(1-20)、穿设于所述主功能块(1-20)上且用于将铆钉送至所述主功能块(1-20)不同位置的铆钉拉杆(1-17)、带动所述铆钉拉杆(1-17)移动的拉铆部(1-3),所述主功能块(1-20)上设有与所述铆钉振动盘(1-1)对接的入口和排出次品铆钉的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铆钉自动识别及放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铆部(1-3)包括拉铆第一气缸(1-5)、连接于所述拉铆第一气缸(1-5)之间的拉铆第二气缸(1-12)、拉铆安装底板垫高块(1-9)、拉铆安装底板(1-7)、拉铆第一气缸安装块(1-6)、拉铆第一气缸前限位(1-8)、拉铆顶块(1-10)、拉铆第二气缸固定件(1-13)、拉铆后限位块(1-14)以及拉铆中限位块(1-21),所述拉铆安装底板垫高块(1-9)安装于机架(0)上,所述拉铆安装底板(1-7)安装于拉铆安装底板垫高块(1-9)上,所述拉铆第一气缸安装块(1-6)、拉铆第一气缸前限位(1-8)、拉铆后限位块(1-14)分别安装于所述拉铆安装底板(1-7)上,拉铆中限位块(1-21)安装于拉铆第一气缸前限位(1-8)上,拉铆第一气缸(1-5)的拉铆第一气缸活塞杆(1-18)穿设于所述拉铆第一气缸前限位(1-8)中且通过拉铆顶块(1-10)与拉铆第二气缸(1-12)的拉铆第二气缸活塞杆(1-11)相固定连接,拉铆第二气缸(1-12)通过拉铆第二气缸固定件(1-13)固定于拉铆安装底板(1-7)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铆钉自动识别及放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钉直径检测部(1-4)包括设于所述主功能块(1-20)上且朝向所述出口喷吹的不良品吹气接头(1-19)、位于吹气接头(1-19)对侧且用于收集不良品的铆钉不良品收集盒(1-23),设于所述主功能块(1-20)上且位于所述铆钉拉杆(1-17)上方的铆钉拉杆压块(1-15),设于所述主功能块(1-20)上的铆钉到位传感器(1-16)、长铆钉传感器(1-29)和短铆钉传感器(1-33)以及铆钉直径检测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铆钉自动识别及放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钉直径检测部包括直径检测安装底板垫高块(1-34)、直径检测气缸(1-24)、直径检测安装底板(1-25)、导向块(1-26)、第一导向杆(1-27)、直径检测气缸后限位(1-28)、长铆钉传感器(1-29)、连接块(1-30)、第二浮动接头(1-31)、第一位移传感器(1-32)、短铆钉传感器(1-33)、直径检测安装底板垫高块(1-34)、第一弹簧(1-35)、检测杆(1-36)、连接片(1-37)、位移传感器安装块(1-38)、检测杆压紧块(1-39)、导向杆固定块(1-40),所述直径检测安装底板垫高块(1-34)安装在机架(0)上、所述直径检测安装底板(1-25)安装于直径检测安装底板垫高块(1-34)上,所述直径检测气缸后限位(1-28)、连接块(1-30)、导向块(1-26)和位移传感器安装块(1-38)安装在直径检测安装底板(1-25)上,直径检测气缸(1-24)穿过直径检测气缸后限位(1-28)后与连接块(1-30)连接,连接块(1-30)与第一导向杆(1-27)连接,导向块(1-26)固定于直径检测安装底板(1-25)上,第一导向杆(1-27)可滑动的穿过导向块(1-26)后再固定穿设于位移传感器安装块(1-38)内,其伸出于位移传感器安装块(1-38)的部分上滑动连接检测杆压紧块(1-39),通过第一弹簧(1-35)连接于位移传感器安装块(1-38)和检测杆压紧块(1-39)之间,检测杆(1-36)固定于检测杆压紧块(1-39)上且穿过主功能块(1-20)上的铆钉放置孔后能与铆钉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铆钉自动识别及放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钉取放及移送部(4)包括两个安装于所述机架(0)上的定位板(4-3)、安装于所述定位板(4-3)上的定位立板(4-2)、安装于所述定位立板(4-2)之间的铆钉取放主安装板(4-9)、安装于所述铆钉取放主安装板(4-9)上的第三模组(4-5)、驱动第三模组动作的第三伺服电机(4-1)、安装于所述第三模组(4-5)上且由所述第三模组(4-5)带动移动的取放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铆钉自动识别及放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放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三模组(4-5)的驱动螺母上的铆钉取放安装底板(4-8),固定于所述铆钉取放安装底板(4-8)上的铆钉取放第一气缸安装块(4-10),安装于铆钉取放第一气缸安装块(4-10)上的铆钉取放第一气缸(4-6),铆钉取放第一气缸后限位(4-11),铆钉取放第一气缸前限位(4-13),设于所述铆钉取放第一气缸后限位(4-11)和铆钉取放第一气缸前限位(4-13)之间且与所述铆钉取放第一气缸(4-6)的活塞杆相连接的第一滑块(4-12),设于所述铆钉取放第一气缸后限位(4-11)和铆钉取放第一气缸前限位(4-13)之间且穿设于第一滑块(4-12)上的第二导向杆(4-16),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块(4-12)上的铆钉取放第二气缸安装板(4-22),固定安装于所述铆钉取放第二气缸安装板(4-22)上的铆钉取放第二气缸(4-7)、铆钉取放第二气缸后限位(4-24)、铆钉取放第二气缸前限位(4-26)、固定于铆钉取放第二气缸后限位(4-23)和铆钉取放第二气缸前限位(4-26)之间的第三导向杆(4-33),套设于第三导向杆(4-33)上的第二滑块(4-25),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块(4-25)上的电磁铁固定柱(4-30),套设于所述第二气缸(4-7)的活塞杆上且穿过所述铆钉取放第二气缸后限位(4-24)内同时压紧在第二气缸(4-7)的缸体和所述第二滑块(4-25)之间的第二弹簧(4-23),与所述电磁铁固定柱(4-30)固定连接且穿过所述铆钉取放第二气缸前限位(4-26)的电磁铁固定柱(4-34),固定于电磁铁固定柱(4-34)自由端部的导向套筒(4-31),固定于导向套筒(4-31)上的电磁铁(4-32)、固定于所述铆钉取放第二气缸前限位(26)前后端面上且位于所述电磁铁固定柱(4-34)侧方的定位压块(4-20),固定于两个所述定位压块(4-20)之间的导向套筒第二连接块(4-31),套设于所述电磁铁固定柱(4-34)上且与所述导向套筒第二连接块(4-31)固定连接的导向套筒第一连接块(4-21),固定于所述铆钉取放第二气缸后限位(4-24)上且位于所述定位压块(4-20)上方的第二位移传感器安装块(4-19)以及固定安装于第二位移传感器安装块(4-19)上的第二位移传感器(4-1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钉自动识别及放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产品移送部(2)包括固定于机架(0)上的第一伺服电机(2-1)和第一模组(2-3)、设于第一模组(2-3)上的第一治具连接块(2-4)、安装于第一治具连接块(2-4)上的第一治具(2-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钉自动识别及放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产品移送部(3)包括固定于机架(0)上的第二伺服电机(3-1)和第二模组(3-2)、设于第二模组(3-2)上的第二治具连接块(3-3)、安装于第二治具连接块(3-3)上的第二治具(3-4)。
CN202110860135.5A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铆钉自动识别及放铆装置 Active CN1134583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60135.5A CN113458313B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铆钉自动识别及放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60135.5A CN113458313B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铆钉自动识别及放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8313A true CN113458313A (zh) 2021-10-01
CN113458313B CN113458313B (zh) 2023-08-11

Family

ID=77883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60135.5A Active CN113458313B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铆钉自动识别及放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58313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07986A (ja) * 1990-08-28 1992-04-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部品の移載ヘッド装置
CN204771537U (zh) * 2015-07-16 2015-11-18 苏州瑞玛金属成型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组装机
CN106040951A (zh) * 2016-07-12 2016-10-26 苏州瑞玛金属成型有限公司 冲压产品模内铆接自动化设备
CN205739295U (zh) * 2016-07-08 2016-11-30 苏州瑞玛金属成型有限公司 一种铆钉内孔检测装置
CN107717416A (zh) * 2017-11-20 2018-02-23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usb接口的自动装配机
CN207057559U (zh) * 2017-08-04 2018-03-02 罗哥紧固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错位送钉机构
CN110523909A (zh) * 2019-07-10 2019-12-0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机器人视觉的自动送钉系统及方法
CN110549098A (zh) * 2019-09-23 2019-12-10 华磊(嘉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t型衬套与螺栓装配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07986A (ja) * 1990-08-28 1992-04-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部品の移載ヘッド装置
CN204771537U (zh) * 2015-07-16 2015-11-18 苏州瑞玛金属成型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组装机
CN205739295U (zh) * 2016-07-08 2016-11-30 苏州瑞玛金属成型有限公司 一种铆钉内孔检测装置
CN106040951A (zh) * 2016-07-12 2016-10-26 苏州瑞玛金属成型有限公司 冲压产品模内铆接自动化设备
CN207057559U (zh) * 2017-08-04 2018-03-02 罗哥紧固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错位送钉机构
CN107717416A (zh) * 2017-11-20 2018-02-23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usb接口的自动装配机
CN110523909A (zh) * 2019-07-10 2019-12-0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机器人视觉的自动送钉系统及方法
CN110549098A (zh) * 2019-09-23 2019-12-10 华磊(嘉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t型衬套与螺栓装配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8313B (zh) 2023-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69879B (zh) 一种智能混凝土压力试验装置
CN106624795B (zh) 具有铆钉安装功能的制冷压缩机电机保护器自动化装配装置
CN208199074U (zh) 全自动电子标签冲剪贴附一体机
CN215657638U (zh) 一种全自动料带铆银点机
CN113765307B (zh) 一种马达机壳铆接中心轴及转子自动组装设备
CN212622640U (zh) 样本托架机构及体外诊断设备
CN113458313A (zh) 一种铆钉自动识别及放铆装置
CN106584107B (zh) 一种打火机机头自动组装设备
CN218673442U (zh) 一种冷轧钢管内径的检测装置
CN111735974A (zh) 样本管进样识别装置及其方法、体外诊断设备
CN219402170U (zh) 一种铆钉自动识别及放铆装置
CN114799023A (zh) 一种伺服吹钉压铆螺母装备
CN206519727U (zh) 弹簧插板自动化装配机
CN206316743U (zh) 一种自动顶丝装配机
CN108344940A (zh) 一种用于漏电断路器的智能检测设备
CN209223032U (zh) 一种波纹管组装设备
CN219805334U (zh) 自动上料压铆设备
CN210476142U (zh) 推杆组件装配设备
CN216324637U (zh) 一种半成品电机铆压设备
CN211414271U (zh) 一种铰链自动组装机构
KR101719305B1 (ko) 진단 키트용 케이스 정렬장치
CN114212519A (zh) 电芯端板与侧板自动化铆接生产线
CN205564585U (zh) 一种汽车开关插片自动装配设备
CN220278837U (zh) 一种卡帽自动组装机
CN215757607U (zh) 一种石墨舟片卡钉安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28, Huchen Road, Huguan Industrial Park, Suzhou high tech Zone,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after: Suzhou Ruima Precision Industry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8 Huchen Road, Huguan Industrial Park, Su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CHEERSSON PRECISION INDUSTR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