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7275A - 一种水体过滤装置及具有该过滤装置的育苗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体过滤装置及具有该过滤装置的育苗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57275A
CN113457275A CN202110855906.1A CN202110855906A CN113457275A CN 113457275 A CN113457275 A CN 113457275A CN 202110855906 A CN202110855906 A CN 202110855906A CN 113457275 A CN113457275 A CN 1134572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filtering
groove
ann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5590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57275B (zh
Inventor
谭朋
唐伟尧
徐冬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11085590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572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57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72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572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72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6/00Filter circuits or combinations of filters with other separating devices
    • B01D36/02Combinations of filters of different ki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03Aquaria; Terrar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A01K63/042Introducing gases into the water, e.g. aerators, air pu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A01K63/045Filters for aquaria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体过滤装置包括多个上下堆叠设置的环状本体,环状本体的上表面配置有周向环绕的凹槽,两个相邻的环状本体中,上方的环状本体的底部将下方环状本体的凹槽封顶;凹槽的内部配置有多个沿环状本体径向延伸的进水管,进水管的内部填充第一滤料;进水管的上端部配置有进水口,环状本体的内侧面分布有多个出水口,出水口与进水管一一对应连通;凹槽的底部分布有多个落水口,落水口与滤水管套设连接,滤水管侧壁的底部配置有滤水孔。该水体过滤装置能够有效增加过滤面积,提高过滤效果,并且以多方位、梯度化的平稳方式进水,鱼苗适应性强。本发明还公开了具有上述水体过滤装置的育苗池,具有该水体过滤装置的全部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水体过滤装置及具有该过滤装置的育苗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体过滤装置及具有该过滤装置的育苗池。
背景技术
鱼虾养殖是水产养殖养殖中经济价值较高的养殖项目,其首先从鱼虾育苗开始,育苗是由卵孵化得到仔苗,并饲养使其到成长为幼鱼的过程。目前育苗大都是在室内的育苗池中进行,而产业化育苗过程中,养殖用水的水质是影响该阶段出苗率的关键因素。传统养殖过程中将河水或海水为原水,经沉淀、消毒后直接作为养殖用水使用。
公布号为CN 106830521 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余下育苗用水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原水依次经过格栅、保安过滤器截留原水中的泥沙、固体颗粒物,然后采用内置式MBR装置,并连接曝气装置,有效去除水体中的细菌和病毒,增加了鱼虾育苗用水中的溶氧量,同时对水中的氨氮和有机物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公布号为CN 107223623 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过滤装置及育苗设备,过滤装置包括过滤件和连接管组件,过滤件用于放置在育苗池内,过滤件具有过滤腔,连接管组件用于安装在池壁底部,连接管组件的一端用于与过滤腔连通,连接管组件的远离过滤腔的一端用于伸出池壁。该过滤装置通过过滤件有效增大过滤面积,提高育苗池的水体交换率,简化育苗期间水质管理的操作过程,杂质不容易堵塞,水质不容易恶化,降低了劳动强度,人工成本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路径长的,多方位、梯度化、平稳进水的,稳定性强的水体过滤装置及具有该过滤装置的育苗池。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体过滤装置,包括多个上下堆叠设置的环状本体,环状本体的上表面配置有周向环绕的凹槽;两个相邻的环状本体中,上方环状本体的底部对下方环状本体的凹槽进行封顶,形成过滤腔体;凹槽的内部配置有多个沿环状本体径向延伸的进水管,进水管的内部填充第一滤料;进水管的上端部配置有进水口,环状本体的内侧面分布有多个出水口,出水口与进水管一一对应连通;凹槽的底部分布有多个落水口,落水口与滤水管套设连接,滤水管侧壁的底部配置有排水孔。
优选的,水体过滤装置至少包含3个上下堆叠设置的环状本体,多个环状本体可根据养殖空间的规模进行拆卸或组装,环状本体的数量也可根据养殖空间的深度增加或减少。环状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支脚。安装时,上层环状本体的支脚可以固定在下一层环状本体的凹槽内,而最底层环状本体的支脚可以安装在养殖池或育苗池的池体底部。上层环状本体的底部将下层环状本体的凹槽封闭,并与下层环状本体的凹槽形成过滤腔体,水流由上层环状本体的凹槽进入下层过滤腔体,经过层层过滤从最底层的过滤腔体流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过滤的水体从外部漫过水体过滤装置,并经由顶层环状本体的外侧壁进入凹槽内,经过逐层过滤后进入多个环状本体中部围绕的空间。水体经过沉淀后,以上方进水的方式进入水体过滤装置,可以减少进水水流中的杂质。水流从顶部漫入,可大幅降低水流对装置的冲击,提高装置的稳定性。环状本体的凹槽底部设置滤水管,滤水管底部设置排水孔,如此,进入凹槽内部的水体可以通过滤水管流向下层环状本体的凹槽。进一步的,设置上层环状本体的排水孔孔径大于下层环状本体的排水孔孔径,如此,能够实现从上层环状水体向下逐级过滤水体,最终由底层环状本体的落水口排放至内部围绕的养殖空间,延长过滤路径、增大有效过滤面积,增强过滤效果。
凹槽内设置均匀设置多个进水管,如此进入凹槽内部的水体漫过进水管顶部后,从设在进水管顶部的进水口进入进水管内部,然后经过第一滤料的过滤后通过环状本体内侧的出水口排出,能够从环状本体内侧面向位于内部的养殖空间多方位进水。如此,实现多方位注水的效果,可以避免养殖空间进水水流过于集中,避免对鱼苗过度冲击,防止鱼苗损伤。多个出水口在环状本体的侧壁上均匀分布,呈环绕式的向内部养殖空间注水,有利于养殖空间内的水体循环流动,可模拟鱼苗在自然中的成长环境,增强鱼苗适应性,提高成活率。另外,水体流动可提高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促进鱼苗的生长。
另一方面,多个环状本体层层堆叠设置,水流从高处的环状本体依次向下流动,在过滤的同时能够减缓水流流速,以及水流从出水口排出时的流速,防止出现乱流,进而实现养殖空间内随深度增加进水流速递减,形成流速梯度差,可以避免养殖空间底部的扰动,增强养殖空间的稳定性,以温和的方式调节鱼苗生长环境,降低对鱼苗的危害,提高鱼苗成活率。更加的,养殖空间内的这种进水流速差,即养殖水域内水流流速由下而上增长,有利于水体中气泡向上浮动,从而消除水体中多余气泡。
优选的,位于顶层的环状本体,其凹槽的内侧壁稍高于外侧壁,形成溢流效果,保证水体进入顶层环状本体后经过逐层过滤后进入内部养殖空间,防止水体从顶层环状本体的内侧壁的顶部直接溢出。位于底层的环状本体,其外侧面的底部边缘配置有向下突出的环状凸缘,环状凸缘与环状本体的外侧壁相连,从而将整个水体过滤装置以及其内部空间与外部隔离开来,水流只能从上层环状本体的凹槽进入。进一步的,水体过滤装置的外部设置有隔板,隔板从底层环状本体的底部一直延伸至顶层环状本体的顶端,将整个水体过滤装置包裹在内,与外部空间隔离开来。
优选的,层层堆叠的多个环状本体在彼此相连时,使上下相邻的两个环状本体的落水口错位设置,也就是说避免上方凹槽的落水口正对下方凹槽的落水口(即避免过滤腔体顶部的进水端与底部的出水端相对设置),防止水体不经进水管而全部直接由底层的环状本体落水口排出。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落水口配置有出水管,滤水管套设在出水管外侧,并且滤水管的直径略大于出水管直径,滤水管与出水管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出水管的高度小于滤水管的高度,滤水管的高度小于凹槽侧壁的高度,出水管的高度与凹槽内的水体高度相当。如此,凹槽内的水体经由排水孔进入滤水管与出水管之间的间隙,并由出水管的顶部溢出,通过落水口落入下层环状本体的凹槽内。水体在进入下层环状本体前,可在滤水管与出水管之间的间隙短暂沉淀,防止大颗粒杂质向下流动,增强过滤效果。从间隙内的水体从水面以溢出的方式进入出水管并向下滑落,具有一定的稳流作用,防止出现乱流。水流在多个环状本体之间平稳流动,流经滤料以及排水孔,增强过滤效果。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凹槽的底部配置有滤水板,滤水板上分布有滤水孔,滤水管套设设在滤水板内,并且滤水板位于排水孔的上方。如此,进入凹槽内的水体首先经过滤水板的过滤才能经由滤水管、落水口流向下层环状凹槽,延长过滤路径、增大过滤面积。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滤水板的上表面配置有滤水层。滤水层可以选择填充物为棉花、石棉等的软垫。首先采用滤水层将水流中较大的杂质过滤掉,然后根据水流的流向依次缩小水流流经的滤水孔的孔径,以及滤料的间隙,将水体中杂质逐层过滤,防止堵塞。
本发明由于环状本体配置有进水管、滤水管,内侧壁设置多个出水口,水体过滤装置采用多个环状本体上下堆叠设置,能够大幅延长水体过滤路径,提高过滤效果,保证水体质量;并形成多方位、梯度化、平稳的进水水流,提高稳定性,对养殖鱼苗的伤害大幅降低。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育苗池,包括池体,池体内配置有上述任意一种实施方式的水体过滤装置,用于对进水进行过滤处理。池体侧壁与水体过滤装置的外壁之间设有储水腔,储水腔与外接蓄水池相连通。水流从外接蓄水池泵入储水腔,待储水腔内水体高度与水体过滤装置中顶层环状本体的外侧壁齐平时,水流进入环状本体的凹槽,并经水体过滤装置层层过滤后,进入环状本体中间的养殖空间。一般的,池体侧壁的高度略高于水体过滤装置顶层环状本体外侧壁的高度,二者之间形成高度差,有助于水流顺利从储水腔进入环状本体的凹槽。蓄水池内的水体在进入水体过滤装置之前,先在进入储水腔,有助于水体内杂质沉淀,防止进入水体过滤装置的水体杂质含量过高,过滤负担过重。另外,水体在储水腔经过一段时间的稳流后,以较温和的方式从顶层环状本体的边缘漫过,环状本体内水流均匀并排流速平稳,可以保证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池体的底部由边缘向中间凹陷,池体的底部中央配置有排污组件,排污组件包括顶部均设有开口的排污罩体和排水槽体,排污罩体配置在排水槽体的顶部;排污罩体配置有排污口;排污罩体的底部将排水槽体的顶部开口密封;排污罩体通过底部设置的滤水孔与排水槽体相连通;排水槽体的底部配置有排水口,排水口与排水管相连通,排水槽体的内部配置有顶部开口的收集筒,收集筒与排水槽体的侧壁之间填充第二滤料;排水槽体内配置有溢水管,溢水管的一端与收集筒的外壁相连,溢水管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滤料、排水槽体的侧壁与池体相连通;溢水管的侧壁配置有滤水孔。
池体底部向下凹陷,便于池体内部含大量杂质的水体向排污组件流动。排污罩体与排水槽体为同心设置的圆柱型结构,并且排污罩体的直径略大于排水槽体。排污罩体配置有排污口,排污口可设置在排污罩体侧壁的底部,也可以设置在底部的边缘位置。排污口可通过排污管道与池体的外部相连通,便于清理池体内的杂质、淤泥等。
具体的,含有杂质的水体首先进入位于顶部的排污罩体,再经由排污罩体底部的滤水孔进入下方的排水槽体,在此过程中,水体中较大的杂质被滤水孔拦截,并经由排水口以及外接的排污管道排放到池体外,进行后续处理。
而经过一重过滤后的水体进入排水槽体,并且在向排水槽体底部的排水口流动的过程中,水体中颗粒较小的杂质将被第二滤料拦截。排水槽体内穿插多个溢水管,溢水管内的水体可以透过侧壁上的滤水孔向排水槽体的内部溢出。溢水管的长度方向沿排水槽体的径向延伸,一端与排水槽体的外侧壁相连,并与排水槽体相连通,另一端与收集筒的外壁相连,但不与收集筒的内部相连通。溢流管内的水体向排水槽体内部释放,可对溢水管四周的第二滤料进行冲洗,从而,第二滤料内的、颗粒较小的杂质,将随之移动,避免第二滤料堵塞。经过重重过滤之后的水体经由排水口以及排水管排排出池体。排水口可设置滤板。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溢水管的侧壁包括内层管壁与外层管壁,内层管壁与外层管壁之间填充第三滤料,内层管壁与内层管壁均配置有滤水孔。
如此,池体内的水体进入溢水管后,经由两层滤水孔以及一层滤料的过滤,可以保证由溢水管释放到排水槽体内部的水体质量,防止对排水槽体内水体的再次污染。进一步的,外层管壁上的滤水孔的孔径小于内层管壁上的滤水孔孔径,保证过滤效果。
进一步的,设置多个溢水管,并将多个溢水管分上下两层均匀分布在收集筒的外围,一层设置在收集筒的上部,另一侧设置在收集筒的下部。上下两层溢水管不断向排水槽体内渗入水体,对两层溢水管之间的空间范围内过滤的水体起到一定的水压提升作用,有助于利用水压提升效果来防止水体中的气体析出,特别是有毒气体的析出。另一方面,局部范围内的水压提升有助于提高两层溢水管之间的第二滤料的过滤效果,第二滤料的间隙在水压作用下相对缩小,水体中的颗粒杂质较为容易的被截留在上下两层溢水管之间的第二滤料处,有助于杂质向收集筒方向移动,实现对小颗粒杂质的收集。
更进一步的,溢水管为软管。这样,在其内部水流的冲击作用下,溢水管能够带动收集筒上下移动,以便于实现对较大范围内的颗粒物或杂物的收集。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收集筒包括底部的筒体、顶部的盖体以及用于连接筒体与盖体支撑筋,支撑筋的一端与盖体的边缘相连,支撑筋的另一端与筒体的上部边缘相连。
如此,收集筒的上方为敞口结构,便于杂质进入。上层溢流管与盖体的边缘相连,下层溢流管与筒体的侧壁相连。优选的,收集筒的开口处配置滤网,保证小颗粒杂质可以进入收集筒的内部,同时防止第二滤料进入。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排水槽体的底部配置有反冲洗组件;反冲洗组件包括充气管道和喷嘴,喷嘴设置于排水槽体内,充气管道的一端与喷嘴相连通,充气管道的另一端穿过排水口与外界空气相连通。
如此,喷嘴设置在排水口附近,通过反冲洗组件,可在排水口附近形成向上的气流,并带动附近的水体波动,避免杂质沉积,防止排水口堵塞。另一方面,新鲜空气的汇入,可以提高池体内水的含氧量,改善育苗池内的水体环境。
进一步的,喷嘴可旋转。旋转的气流可带动附近水体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旋流,提高防沉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是实施方式的水体过滤装置及具有该过滤装置的育苗池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水体过滤装置的环状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水体过滤装置的滤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育苗池的排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排污组件的收集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排污组件的溢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6中C部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池体100;储水腔101;养殖空间102;环状本体10;凹槽11;支脚12;环状凸缘13;进水管14;第一滤料141;进水口142;出水口15;落水口152;滤水管16;排水孔161;出水管17;滤水板18;滤水孔111;滤水层182;排污组件20;排污罩体21;排污口211;排水槽体22;排水口221;第二滤料24;收集筒23;筒体231;盖体232;支撑筋233;滤网234;溢水管25;内层管壁251;外层管壁252;第三滤料253;滤板26;充气管道271;喷嘴27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图9示意性的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水体过滤装置及具有该过滤装置的育苗池。如图所示,该育苗池包括池体100,池体100的底部由边缘向中间凹陷,水体过滤装置为环状,设置在池体100内部,水体过滤装置的外侧壁与池体100侧壁之间为储水腔101,储水腔101与外接蓄水池相连通,水体过滤装置的内部为养殖空间102。水流从外接蓄水池泵入储水腔101,待储水腔101内水体达到一定高度后,由上而下进入水体过滤装置,并注入到养殖空间102内。池体100侧壁的高度略高于水体过滤装置外侧壁的高度,二者之间形成高度差,有助于水流顺利从储水腔101进入水体过滤装置。
具体的,水体过滤装置包括3个上下堆叠设置的、可拆卸的环状本体1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环状本体10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有所增加。环状本体10的上表面配置有周向环绕的凹槽11;环状本体10的底部设置有支脚12。安装时,上层环状本体10的支脚12可以固定在下一层环状本体10的凹槽11内,而最底层环状本体10的支脚12可以安装在养殖池或育苗池的池体100底面上。
两个相邻的环状本体10中,上方环状本体10的底部对下方环状本体10的凹槽11进行封顶,形成过滤腔体;凹槽11的内部配置有多个沿环状本体10径向延伸的进水管14,进水管14的内部填充第一滤料141;进水管14的上端部配置有进水口142,环状本体10的内侧面分布有多个出水口15,出水口15与进水管14一一对应连通;凹槽11的底部分布有多个落水口152,落水口152与竖直设置的滤水管16套设连接,滤水管16侧壁的底部配置有排水孔161。
落水口152配置有出水管17,滤水管16套设在出水管17外侧,并且滤水管16的直径略大于出水管17直径,滤水管16与出水管17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出水管17的高度小于滤水管16的高度,滤水管16的高度小于凹槽11侧壁的高度,出水管17的高度与进水管14顶端的进水口142的高度相当。如此,凹槽11内的水体经由排水孔161进入滤水管16与出水管17之间的间隙,并由出水管17的顶部溢出,通过落水口152落入下层环状本体10的凹槽11内。水体在进入下层环状本体10前,可在滤水管16与出水管17之间的间隙短暂沉淀,防止较大颗粒杂质向下流动,增强过滤效果。
凹槽11的底部每两个相邻设置的进水管14之间均配置有一扇形的滤水板18,滤水板18卡合在凹槽11的内侧壁上。滤水板18上分布有滤水孔111,滤水管16套设在滤水板18内,并且滤水板18位于排水孔161的上方,延长过滤路径、增大过滤面积。滤水板18的上表面配置有滤水层182,滤水层182为填充料为棉花或石棉等的过滤袋/垫,可以将水流中颗粒较大的杂质滤掉,防止滤水孔111堵塞。
位于顶层的环状本体10,其凹槽11的内侧壁稍高于外侧壁,形成溢流效果,保证水体进入顶层环状本体10后经过逐层过滤后进入内部养殖空间102,防止水体从顶层环状本体10的内侧壁的顶部直接溢出。位于底层的环状本体10,其外侧面的底部边缘配置有向下突出的环状凸缘13,环状凸缘13的底部与池体100的底部面接触,从而将整个水体过滤装置以及其内部空间与外部隔离开来,水流只能从上层环状本体10的凹槽11进入。
水流从外接蓄水池泵入储水腔101,储水腔101有一定的高度,有助于水体内杂质沉淀,防止进入水体过滤装置的水体杂质含量过高,过滤负担过重。待储水腔101内水体高度与顶层环状本体10的外侧壁齐平时,水流缓慢漫入环状本体10的凹槽11,并经水体过滤装置层层过滤后,进入环状本体10中间的养殖空间102。另外,水体在储水腔101经过一段时间的稳流后,以较温和的方式从顶层环状本体10的边缘漫过,环状本体10内水流均匀并排流速平稳,降低对环状本体10的冲击强度,可以保证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水流由上层环状本体10的凹槽11经由滤水管16进入下层过滤腔体,经过层层过滤从最底层的过滤腔体流出。层层堆叠的多个环状本体10在彼此相连时,使上下相邻的两个环状本体10的落水口152错位设置,避免过滤腔体顶部的进水端与底部的出水端相对设置,防止水体不经进水管14而全部直接由底层的环状本体10落水口152排出。从凹槽11的滤水管16滤出并落入下层环状本体10的水流较慢,进入凹槽11内部的水体漫过进水管14顶部后,从进水管14顶部的就进水口142流入,并经第一滤料141的过滤后由出水口15排放到养殖空间102内。
凹槽11内设置均匀设置多个径向延伸的进水管14,相应的,环状本体10内侧壁上均匀分布多个出水口15,通过进水管14以及出水口15,以多个角度同时从环状本体10内侧壁向位于水体过滤装置内部的养殖空间102注水。多方位进水,可以避免养殖空间102进水水流过于集中,避免对鱼苗过度冲击,防止鱼苗损伤。多个出水口15在环状本体10的侧壁上均匀分布,呈环绕式的向内部养殖空间102注水,有利于养殖空间102内的水体循环流动,提高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
另外,多个环状本体10上下堆叠设置,水流从高处的环状本体10依次向下流动,在过滤的同时能够减缓水流流速,以及水流从出水口15排出时的流速,防止出现乱流,进而实现养殖空间102内随深度增加进水流速递减,对养殖空间102内水体的稳定性影响减弱。流速梯度差的形成可以避免养殖空间102底部的扰动,防止造成水体浑浊等问题。进水平稳,流速成梯度递减,对养殖空间102内水体的调节较为温和,可防止鱼苗生长环境骤变,降低对鱼苗的危害,提高鱼苗成活率。更加的,养殖空间102内的这种进水流速差,即养殖水域内水流流速由下而上增长,有利于水体中气泡向上浮动,从而消除水体中多余气泡。如此,可以驱动养殖空间102内的鱼苗向上方游动,降低鱼苗与底部的排污组件20等接触概率,降低养殖损失。
鱼苗养殖一段时间后,养殖空间102的水体中会含有杂质,包括鱼苗的排泄物、食物碎渣等,需及时清理,以保持水体质量,保证鱼苗生产环状良好。因此,池体100的底部的最低处还配置有排污组件20,包括顶部均设有开口的排污罩体21和排水槽体22,排污罩体21配置在排水槽体22的顶部。排污罩体21与排水槽体22为同心设置的圆柱型结构,排污罩体21的直径略大。排污罩体21底部边缘配置有排污口211,排污口211通过排污管道与池体100的外部相连通,便于清理池体100内的杂质、淤泥等。排污罩体21的底部将排水槽体22的顶部开口密封;排污罩体21通过底部设置的滤水孔111与排水槽体22的内部相连通。排水槽体22的底部配置有排水口221,排水口221与排水管相连通,用于排水。
排水槽体22的内部配置有顶部开口的收集筒23,收集筒23与排水槽体22的侧壁之间填充第二滤料24。收集筒23包括底部的筒体231、顶部的盖体232以及用于连接筒体231与盖体232支撑筋233,支撑筋233的一端与盖体232的边缘相连,支撑筋233的另一端与筒体231的上部边缘相连。收集筒23的开口处设有滤网234,用于拦截第二滤料24。
排水槽体22内配置有多个溢水管25,溢水管25的长度方向沿排水槽体22的径向延伸。多个溢水管25分上下两层均匀分布在收集筒23的外围,一层设置在收集筒23的上部,与盖体232的边缘相连;另一层设置在收集筒23的下部,与筒体231的侧壁相连。溢水管25一端开口,一端封闭,溢水管25的开口端穿过第二滤料24与排水槽体22的外侧壁相连,并与养殖空间102内的水体相连通,封闭端与收集筒23的外壁相连接,但不与收集筒23的内部相连通。溢水管25为软管,其侧壁包括内层管壁251与外层管壁252,内层管壁251与外层管壁252之间填充第三滤料253,内层管壁251与内层管壁251均配置有滤水孔111,并且内层侧壁上的滤水孔111孔径大于外层侧壁上的滤水孔111孔径。溢流管25的开口端可以设置过滤结构,养殖空间102内的水经过滤后进入溢流管25,并经由内层管壁251、第三滤料253以及外层管壁252的多层过滤后向排水槽体22内流动。
具体的,含有杂质的水体经由顶部的排污罩体21进入排污组件20,再经由排污罩体21底部的滤水孔111进入下方的排水槽体22,在此过程中,水体中较大的杂质被滤水孔111拦截,并经由排污口211以及外接的排污管道排放到池体100外,进行后续处理。如有必要,排污罩体21内可铺设第四滤料,增强污物收集效果。
经过一重过滤后的水体进入排水槽体22,并且在向排水槽体22底部的排水口221流动的过程中,水体中颗粒较小的杂质将被第二滤料24拦截。排水槽体22内穿插上下两层溢水管25,溢水管25内的水体可以透过侧壁上的滤水孔111向排水槽体22的内部溢出。溢流管内的水体可对溢水管25四周的第二滤料24进行冲洗,第二滤料24内的、颗粒较小的杂质,将随之移动,可避免第二滤料24堵塞。
上下两层溢水管25不断向排水槽体22内渗入水体,对两层溢水管25之间的空间范围内过滤的水体起到一定的水压提升作用,有助于利用水压提升效果来防止水体中的气体析出,特别是有毒气体的析出。另一方面,局部范围内的水压提升有助于提高两层溢水管25之间的第二滤料24的过滤效果,第二滤料24的间隙在水压作用下相对缩小,水体中的颗粒杂质较为容易的被截留在上下两层溢水管25之间的第二滤料24处,在水流的冲击作用下,有助于杂质向收集筒23方向移动,实现对小颗粒杂质的收集。另外,溢水管25为软管,在其内部水流的冲击作用下,溢水管25能够弯曲变形,并带动收集筒23上下移动,以便于实现对较大范围内的颗粒物或杂物的收集。另外,上下两层溢水管25之间的水流从压力相对高的区域向下方流动通过底部的滤料的流速能够得到提高实现过滤速度的提升,并减小水温降低速度,特别是对于冬季育苗需要水体一定高度的水温而言,有利于节能。
经过重重过滤之后的水体经由排水口221以及排水管排排出池体100。排水口221可设置滤板26,滤板26上设置滤水孔111。排水槽体22的底部配置有反冲洗组件,包括充气管道271和喷嘴272,喷嘴272设置于排水槽体22内,充气管道271的一端与喷嘴272相连通,充气管道271的另一端穿过排水口221与外界空气相连通。
喷嘴272设置在排水口221附近,并可以旋转,可在排水口221附近形成向上的气流,并带动附近的水体波动、旋流,避免杂质沉积,防止排水口221堵塞。另一方面,新鲜空气的汇入,可以提高池体100内水的含氧量,改善育苗池内的水体环境。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或类似方式替代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水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上下堆叠设置的环状本体(10),所述环状本体(10)的上表面配置有周向环绕的凹槽(11);两个相邻的所述环状本体(10)中,上方环状本体(10)的底部对下方环状本体(10)的凹槽(11)进行封顶;
所述凹槽(11)的内部配置有多个沿所述环状本体(10)径向延伸的进水管(14),所述进水管(14)的内部填充第一滤料(141);所述进水管(14)的上端部配置有进水口(142),所述环状本体(10)的内侧面分布有多个出水口(15),所述出水口(15)与所述进水管(14)一一对应连通;
所述凹槽(11)的底部分布有多个落水口(152),所述落水口(152)与滤水管(16)套设连接,所述滤水管(16)侧壁的底部配置有排水孔(1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口(152)配置有出水管(17),所述滤水管(16)套设在所述出水管(17)外侧,所述出水管(17)的高度小于所述滤水管(16)的高度,所述滤水管(16)的高度小于所述凹槽(11)侧壁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的底部配置有滤水板(18),所述滤水板(18)上分布有滤水孔(111),所述滤水管(16)套设设在所述滤水板(18)内,并且所述滤水板(18)位于所述排水孔(161)的上方。
4.一种育苗池,包括池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00)内配置有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体过滤装置,所述池体(100)侧壁与所述水体过滤装置的外壁之间设有储水腔(101),所述储水腔(101)与外接蓄水池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育苗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00)的底部由边缘向中间凹陷,所述池体(100)的底部中央配置有排污组件(20),
所述排污组件(20)包括顶部均设有开口的排污罩体(21)和排水槽体(22),所述排污罩体(21)配置在所述排水槽体(22)的顶部;
所述排污罩体(21)配置有排污口(211);所述排污罩体(21)通过底部设置的滤水孔(111)与所述排水槽体(22)相连通;
所述排水槽体(22)的底部配置有排水口(221),所述排水口(221)与排水管相连通,所述排水槽体(22)的内部配置有顶部开口的收集筒(23),所述收集筒(23)与所述排水槽体(22)的侧壁之间填充第二滤料(24);
所述排水槽体(22)内配置有溢水管(25),所述溢水管(25)的一端与所述收集筒(23)的外壁相连,所述溢水管(25)的另一端与所述池体(100)相连通;所述溢水管(25)的侧壁配置有滤水孔(1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育苗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筒(23)包括底部的筒体(231)、顶部的盖体(23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筒体(231)与所述盖体(232)支撑筋(233),所述支撑筋(233)的一端与所述盖体(232)的边缘相连,所述支撑筋(233)的另一端与所述筒体(231)的上部边缘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育苗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筒(23)的开口端配置有滤网(234)。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育苗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管(25)的侧壁包括内层管壁(251)与外层管壁(252),所述内层管壁(251)与所述外层管壁(252)之间填充第三滤料(253),所述内层管壁(251)与所述内层管壁(251)均配置有滤水孔(111)。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育苗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管(25)为多个,多个所述溢水管(25)在所述排水槽体(22)内分上下两层均匀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育苗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体(22)的底部配置有反冲洗组件;所述反冲洗组件包括充气管道(271)和喷嘴(272),所述喷嘴(272)设置于所述排水槽体(22)内,所述充气管道(271)的一端与所述喷嘴(272)相连通,所述充气管道(27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排水口(221)与外界空气相连通。
CN202110855906.1A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水体过滤装置及具有该过滤装置的育苗池 Active CN1134572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5906.1A CN113457275B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水体过滤装置及具有该过滤装置的育苗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5906.1A CN113457275B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水体过滤装置及具有该过滤装置的育苗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7275A true CN113457275A (zh) 2021-10-01
CN113457275B CN113457275B (zh) 2022-07-01

Family

ID=77882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55906.1A Active CN113457275B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水体过滤装置及具有该过滤装置的育苗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57275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06785A (ja) * 1998-10-02 2000-04-18 Eiji Yamagami 水棲生物育成装置
CN101172699A (zh) * 2007-10-19 2008-05-07 东华大学 曝气生物滤池气、水混合反冲洗的改良结构
US20110036778A1 (en) * 2008-04-18 2011-02-17 Ife Innovative Forschungs- Und Entwicklungs Gmbh & Co. Kg Filter network
CN104705238A (zh) * 2015-02-15 2015-06-17 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 一种水生动物养殖系统
CN206674831U (zh) * 2017-04-17 2017-11-28 王桂红 一种循环水养殖池环形进水装置
CN206746092U (zh) * 2017-05-16 2017-12-15 温州海德能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过滤器
CN108901993A (zh) * 2018-08-16 2018-11-30 芦山宝剑渔业有限公司 一种养殖鱼缸
CN109481985A (zh) * 2018-11-15 2019-03-19 贵州万峰湖智慧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过滤器
CN208891497U (zh) * 2018-09-18 2019-05-24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 一种水体养殖过滤管
CN210347625U (zh) * 2019-07-19 2020-04-17 德兴市九邦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效氟硼酸钾合成废水监控装置
CN211211042U (zh) * 2019-12-20 2020-08-11 广东梁氏水产种业有限公司 一种鱼苗养殖的水循环系统
CN112704041A (zh) * 2020-12-11 2021-04-27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 一种海上可控开式养殖水仓循环水系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06785A (ja) * 1998-10-02 2000-04-18 Eiji Yamagami 水棲生物育成装置
CN101172699A (zh) * 2007-10-19 2008-05-07 东华大学 曝气生物滤池气、水混合反冲洗的改良结构
US20110036778A1 (en) * 2008-04-18 2011-02-17 Ife Innovative Forschungs- Und Entwicklungs Gmbh & Co. Kg Filter network
CN104705238A (zh) * 2015-02-15 2015-06-17 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 一种水生动物养殖系统
CN206674831U (zh) * 2017-04-17 2017-11-28 王桂红 一种循环水养殖池环形进水装置
CN206746092U (zh) * 2017-05-16 2017-12-15 温州海德能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过滤器
CN108901993A (zh) * 2018-08-16 2018-11-30 芦山宝剑渔业有限公司 一种养殖鱼缸
CN208891497U (zh) * 2018-09-18 2019-05-24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 一种水体养殖过滤管
CN109481985A (zh) * 2018-11-15 2019-03-19 贵州万峰湖智慧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过滤器
CN210347625U (zh) * 2019-07-19 2020-04-17 德兴市九邦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效氟硼酸钾合成废水监控装置
CN211211042U (zh) * 2019-12-20 2020-08-11 广东梁氏水产种业有限公司 一种鱼苗养殖的水循环系统
CN112704041A (zh) * 2020-12-11 2021-04-27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 一种海上可控开式养殖水仓循环水系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7275B (zh) 2022-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13389B (zh) 一种对虾养殖系统
CN107018941B (zh) 一种循环生态养殖系统及浮箱
US20170118963A1 (en) Farming apparatus for aquatic organisms living in sandy soil
CN206835953U (zh) 基于水循环系统实现粪便沉降分离的新型水族箱
CN108835001A (zh) 一种气体旋流集污的养殖池系统
CN212306533U (zh) 一种鲈鱼循环水养殖装置
CN211211042U (zh) 一种鱼苗养殖的水循环系统
CN206547651U (zh) 一种自清洁渠道式水产养殖系统
CN111802309A (zh) 一种嵌入式陆基圆形池循环水养殖系统
CN108566913A (zh) 一种池塘循环流水正方形养殖槽系统
CN206570083U (zh) 漂浮式微生物水体净化系统
CN109275617A (zh) 一种水产养殖水污分离及水循环利用系统
CN110036967B (zh) 双鱼塘循环水生态养鱼系统
CN113457275B (zh) 一种水体过滤装置及具有该过滤装置的育苗池
CN209268387U (zh) 家用种植养殖一体水循环净化系统
CN205455358U (zh) 一种对虾养殖系统
CN204443673U (zh) 南美洲鳗鲡一体化养殖系统
JP5913717B1 (ja) 砂地生息水中生物の養殖装置
CN206390042U (zh) 景观水族过滤系统
CN210076366U (zh) 育苗用水过滤装置
CN212770055U (zh) 一种养殖尾水生化处理系统
CN209677125U (zh) 一种水产养殖水污分离及水循环利用系统
CN113875687A (zh) 虾养殖池尾水过滤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7201757U (zh) 生态循环流动水养鱼系统
CN219326681U (zh) 一种连片鱼塘尾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