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43673U - 南美洲鳗鲡一体化养殖系统 - Google Patents

南美洲鳗鲡一体化养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43673U
CN204443673U CN201520068678.3U CN201520068678U CN204443673U CN 204443673 U CN204443673 U CN 204443673U CN 201520068678 U CN201520068678 U CN 201520068678U CN 204443673 U CN204443673 U CN 2044436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ulturing pool
pond
pipe
wat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6867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建新
黄平华
陈建标
陈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Xin Hangyuan Aqua Scienc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Xin Hangyuan Aqua Scienc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Xin Hangyuan Aqua Sciences Inc filed Critical Fujian Xin Hangyuan Aqua Sciences Inc
Priority to CN20152006867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436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436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4367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南美洲鳗鲡一体化养殖系统,它包括若干个依次连接的养殖池所构成的养殖池组,它还包括进水缓冲装置、带加温过滤循环水装置以及红虫暂养自清洗装置;进水缓冲装置通过设计多组池子,实现净化、缓冲水流的作用,带加温过滤循环水装置通过加热隔离的方式,实现了加温安全,同时也起到过滤养殖池水的作用,红虫暂养自清洗装置通过人工设置模拟河流的水道,实现红虫清洗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次性实现了从鳗鲡水源进水到鳗鲡养殖池水加温、净化以及鳗鲡喂养等程序,且优化了上述程序,从而实现鳗鲡死亡率低,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等多个优点。

Description

南美洲鳗鲡一体化养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洋水产鱼类的鳗鱼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南美洲鳗鲡一体化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鳗鱼,学名鳗鲡,其品种俗称鳗鱼、星鳗、花鳗、双色鳗等,是属海洋自然生存的水生动物,据海洋历史记载推测,中国、日本的鳗鱼产卵场地可能在菲律宾和马来西群岛间的深海处。目前,鳗鱼苗种在人工繁殖方面未能研究繁殖成功,历年来鳗鱼的苗种资源主要依靠欧洲进口,现欧洲的鳗鱼品种已被我国列入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其一种南美洲鳗鱼的新苗品种属近两年以来引进的经济鱼类鳗苗品种,目前,进口南美洲鳗苗品种已基本上替代了欧洲鳗鱼品种,南美洲鳗鱼品种相继在中国大陆供人工饲养。显然,以饲养欧洲鳗鱼品种的传统饲养方式来进行饲养南美洲鳗鱼,其饲养的成功率较低,且鳗鱼饲养的成活率不高。其南美洲鳗鱼品种在现有的鳗鱼工厂化养殖设施都存在着一些弊端:
1.红虫是一种饲养幼苗鳗鱼时的动物饲料,通常采用直接投喂的方式投料。然而红虫捕捞后并不能直接投喂,其在投料之前必须要经过冲洗并暂养放置2-3天。
现有技术中,尚不存在一种专用于冲洗并暂养放置红虫的设施,现有的做法或者简易漂洗去泥,或者简易消融清洗,或者投入清洗设备,或者投入大量的消毒剂药品,上述的办法难以冲洗干净因而难免存在致病菌落的发生,或者存在病虫害的因素都难以保证充足的水源和水质的清洁度,又或者鳗鱼体容易长寄生虫,又或者保证了水质清洁度,相应投入的成本就非常高,这些都制约了鳗鱼养殖用的水质且充足的量,制约了养殖工艺技术的发展。
2.在现有的养殖池排污装置中,通常在池底安装过滤网,通过过滤网将沉降在池底的污质排出至排水沟,但是由于养殖池池底的面积大,排出的污质同时排走大量的池水,污质在排走的池水中的浓度不高,这样容易造成池水的浪费。鳗鱼对水环境清洁度要求非常高,为了保持养殖池池水的清洁度,要比其他的养殖生物更经常的排掉污水和固体物污泥,其中的杂质浓度很低,这样带走了大量的池水,降低了水的利用率,造成浪费,增加了水损耗并提高了养殖成本。
另外,为了使养殖池内的水能够平顺的绕着养殖池的四周转动,以利于养殖生物的生长繁殖和细小的污质不易沉降,一般会在养殖池的边角进行倒角处理。但是边角倒角处理后隔离形成的一个小区域,通常会被填充掉或者搁置,造成空间浪费或者成为聚集垃圾废弃物的地方,产生卫生问题不利于养殖生物的生长繁殖。
3.鳗苗多数在冬天饲养,其鳗苗饲养期必须要对饲养池水进行加温,传统的饲养加温是直接用一条蒸汽管直插在饲养池的水里,并将锅炉压力蒸汽直通饲养池水进行加温;或者饲养池水里采用简易的隔热,或者投入高成本的加温均衡器设备,或者无认可的均匀加温设施的工艺技术,或者采用多条加温蒸汽管分散插入饲养池的水体,打开蒸汽对水体进行加温,所产生的蒸汽或过热汽掀浪跳动致伤鳗苗,或者饲养中在给鳗苗池水加温时,采用简易的蒸汽隔离措施将饲养池水中的温度提高,以上的加温方式全都容易造成过热蒸汽水或过热的水直接烫伤鳗苗,轻者影响饲养池水的水温不均饲养工艺难控制,重者造成鳗苗死亡率高,鳗苗投资成本增加。
为了保持养殖池池水的清洁度以利于养殖生物的生长繁殖,换入新鲜的水为养殖池必须经常进行的工作。但是在现有的行业工作中,是直接将大量的补充水通过急水流地冲入养殖池内,这对于养殖生物造成潜在的危险:从水源抽水,由于抽水泵过大的作用力,容易将沉降于水底的沙粒或其他的杂质连带抽至养殖池,造成养殖池池水清洁度降低,失去了换入新鲜水的意义。出水量大而且水流急,其过大的冲击力,容易造成养殖生物的伤害。为了避免以上的弊端,投资高额的进水均匀设备,或者简易抽取地表水,或者大水量地直通冲击到养殖池里,或者用简易水均匀较差的处理方式,或者无视养殖工艺效果方法,以上进水方式都直接冲养殖池内,会酿成鳗鱼苗的伤亡率增高,使投资成本非常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南美洲鳗鲡一体化养殖系统,是专门针对南美洲鳗鲡养殖设计的一体化设施,为南美洲鳗鲡生长提供适宜清洁有益的生长环境,且设施成本投入低,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南美洲鳗鲡一体化养殖系统,它包括若干个依次连接的养殖池所构成的养殖池组,
它包括进水缓冲装置、带加温过滤循环水装置以及红虫暂养自清洗装置;
它包括阻流池、分设在养殖池池边的多个均溢池、带水泵的水管A、带阀门的水管B、水管C和出水控制件;所述阻流池上设有出水口A;所述均溢池设有出水口B,所述阻流池与水源通过水管A连通,所述阻流池的出水口A与均溢池通过水管B连通;所述均溢池的出水口B与水管C连接;水管C的出水口C斜向上朝向养殖池,所述出水控制件设置在水管C的出水口C处;所述阻流池出水口A所在水平面的高度高于均溢池池口所在水平面的高度,所述均溢池出水口B所在水平面的高度高于养殖池池口所在水平面的高度;
它包括小蓄水池、进水通道、出水通道、可控制开合的进水装置和可控制开合的排水装置、带过滤网的抽水泵;所述小蓄水池设置于养殖池边;所述进水通道的出水口D和进水口D分别与小蓄水池和养殖池连通,所述的出水通道的进水口E和出水口E分别与小蓄水池和排水沟连通;所述的抽水泵设置在小蓄水池内,抽水泵出水端通向养殖池内;所述进水装置设置在进水通道的出水口D处;所述出水装置设置在出水通道的进水口E处。
所述的红虫暂养自清洗装置包括进水沟、若干个浅水道以及出水沟;所述多个浅水道依次平行排列组成浅水道阵列,浅水道阵列的一端与进水沟侧壁相连,浅水道阵列的另一端与出水沟侧壁相连;进水沟与浅水道连接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与各浅水道一一对应连通的进水口F;出水沟与浅水道连接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与各浅水道一一对应连通的出水口G;出水沟与养殖池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所述浅水道内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与浅水道延伸方向垂直的挡水浅墙,所述挡水浅墙墙体两侧分别设有过水通道,过水通道处设有阻水块,所述阻水块的高度小于挡水浅墙的高度。
较之前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红虫暂养自清洗装置利用设置浅涌温和的水流对红虫进行自然氧条件下冲洗,并利用游动的红虫与污物重力关系的作用,实现污物自然沉降的方式完成对红虫的清洗,操作简便且冲洗干净。
2.本实用新型中带加温过滤循环水装置设有可控制进水和出水的小蓄水池,并带有过滤装置。将养殖池内排出的污水经过小蓄水池过滤后,重新抽入养殖池中使用,以达到循环利用池水的目的。当小蓄水池中积累大量的污质后,只需要少量的池水就能将大量的污质冲洗清理排出至排水沟,大大的减少水的浪费,相比现有技术中将养殖池中排出的含有低浓度污质的污水直接排至排水沟,节约了大量的水,减少了养殖成本。由于从养殖池内排出的污水杂质含量较低,小蓄水池可以连续循环多次过滤污水,当污质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再经过排污装置排出小蓄水池。因此实用性强。
3.带加温过滤循环水装置中小蓄水池为原先搁置的养殖池边角在倒角处理后形成的区域,与养殖池邻近,基本不需要投入从养殖池中污水至小蓄水池以及过滤后的水从小蓄水池抽至养殖池中的费用。其巧妙的设计变废为宝,低成本的投入,达到很好的节约用水的效果而且使用成本低。
4.其中小蓄水池内设有加热装置,在小蓄水池内加热池水,抽至养殖池内使用,防止了现有技术中因直接在养殖池内加热池水,而导致鳗鱼苗烫伤的意外发生,且加温的水温均匀度相对而言比直在养殖池内加温的水更加均匀。
5.本实用新型中进水缓冲装置构造简单,将从水源抽入的水通过阻流池和均溢池进行分流,降低了水流的速度和流量,以防止水流过大和水量过多造成的冲击力对养殖生物的伤害;其中出水口C斜向上的设置,使水以类似喷洒的方式进入养殖池内,进一步的对水进行分流,以较为温柔的方式进入养殖内进一步防止对养殖生物的伤害,同时,能够使抽入的水快速的与养殖池池水均匀混合,防止池水环境的改变对养殖生物的影响。
6.应用进水缓冲装置,从水源抽入的水通过阻流池进行沉淀,使水中带有的沙粒或其他杂质沉降在阻流池池底,起到净化水的作用,以保证抽入养殖池中水的新鲜度和清洁度。
7.进水缓冲装置利用水的压力差,而进行分流设计,投入成本低,应用性强。
8.综上,本实用新型中红虫暂养自清洗装置为鳗鱼提供干净清洁的饲料;带加温过滤循环水装置养殖池中排出的污水进行循环利用,为鳗鱼提供不带有寄生虫并能加温的清洁循环水;进水缓冲装置对从水源中抽入的水进行分流和进一步过滤沉淀,以避免冲力过大伤害鳗鱼苗并能保证水的高度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养殖池的俯视图;
图2为进水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均溢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带有加温过滤循环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养殖池倒角处理形成小蓄水池的示意图;
图6为红虫暂养自清洗装置平面示意图;
图7为红虫暂养自清洗装置中浅水道截面示意图。
标号说明:1阻流池、2均溢池、3水管A、4水管B、5水管C、6出水控制件、7养殖池、11小蓄水池、12出水插管、13进水插管、14进水通道、15出水通道、16过滤网、17抽水泵、19蒸汽加热管、21进水沟、22浅水道、23出水沟、24进水口F、25出水口G、26挡水浅墙、27阻水块、28进料主管、29进料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主体包括若干个依次连接的养殖池7所构成的养殖池组,它还包括进水缓冲装置、带加温过滤循环水装置以及红虫暂养自清洗装置;
进水缓冲装置:
如图1、2和3所示,一种进水缓冲装置,它包括阻流池1、分设在养殖池7池边的多个均溢池2、带水泵的水管A3、带阀门的水管B4、水管C5和出水控制件6;所述阻流池1上设有出水口A;所述均溢池2设有出水口B,所述阻流池1与水源通过水管A3连通,所述阻流池1的出水口A与均溢池2通过水管B4连通;所述均溢池2的出水口B与水管C5连接;水管C5的出水口C斜向上朝向养殖池7,所述出水控制件6设置在水管C5的出水口C处;所述阻流池1出水口A所在水平面的高度高于均溢池2池口所在水平面的高度,所述均溢池2出水口B所在水平面的高度高于养殖池7池口所在水平面的高度;
应用上述进水缓冲装置,将水从水源抽至阻流池1,阻流池1起到阻流、蓄水和沉降杂质的作用,阻流池1通常设置为较大的容积以蓄积较多的水并进行沉降。阻流池1通过与多个均溢池2连通进行分流,并通过通过阀门控制水量的流出。其中阻流池1与均溢池2具有水位差,在阀门打开的情况下,水在因水位差所形成的水压力作用下从阻流池1自然的流向各均溢池2,从而达到分流的作用。这里均溢池2可设为容积较小的水池,以方便设置在养殖池7的壁面上方,便于供水至养殖池7内。均溢池2与养殖池7也具有水位差,均溢池2在水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水管C5自然的流向养殖池7内,其中水管C5的出水口C斜向上的设置,使水向上喷出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形成类似喷泉状的水流进入养殖池7内,使流入的水能够与养殖池7内的水快速均匀的混合,而能够防止养殖生物的伤亡,如鳗鱼苗等。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养殖池7为阵列分布,所述多个均溢池2分别设在相邻养殖池7之间的池壁上方,均溢池2上设有两个水管C5,且两个水管C5分别朝向均溢池两侧的养殖池7。
在每相邻的养殖池7壁面上设有均溢池2,便于对每个养殖池7进水的同时,而减少了每个养殖池7都需要设置均溢池2所造成的成本升高。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的出水控制件6为控水插管,所述控水插管与水管C的出水口C紧密插合,并且控水插管上管口高于均溢池2的最高水位;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水插管管口高于均溢池2的最高水位,以达到阻止均溢池2池水流出的目的。控水插管与出水口C要紧密贴合,以防止水溢出。
进一步地,所述阻流池1的出水口A与阻流池1池底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
出水口A与阻流池1池底之间留有的距离,防止蓄积在阻流池1池底的沙粒或其他杂质通过出水口A流入均溢器,造成水质的污染。
应用上述进水缓冲装置:
打开抽水泵,从水源抽取足量的水至阻流池1中静置沉淀,后打开阀门,使水自由的从阻流池1流至各均溢池2中,并拔走出水插管,使水以类似喷泉方式进入养殖池7内,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抽水至养殖池7中的限流和除杂的进水缓冲功能。当进水结束后,将出水插管与出水口C紧密贴合,并关闭阀门即可。
带加温过滤循环水装置:
如图1、4和5所示,一种带有加温过滤循环水装置,它包括小蓄水池11、进水通道14、出水通道15、可控制开合的进水装置和可控制开合的排水装置、带过滤网16的抽水泵17;所述小蓄水池11设置于养殖池18边;所述进水通道14的出水口D和进水口D分别与小蓄水池11和养殖池18连通,所述的出水通道15的进水口E和出水口E分别与小蓄水池11和排水沟连通;所述的抽水泵17设置在小蓄水池11内,抽水泵17出水端通向养殖池7内;所述进水装置设置在进水通道14的出水口D处;所述出水装置设置在出水通道15的进水口E处。
上述中的可控制开合的进水装置,根据小蓄水池11中的蓄水量,控制养殖池7排出的污水通过进水通道后进入或者停止进入小蓄水池11内,即当小蓄水池11内没有水的时候,控制进水装置开启,使得养殖池内的水流入小蓄水池,当小蓄水池的液面和养殖池的液面齐平后,养殖池内的水不再流入小蓄水池;小蓄水池11内的污水通过过滤网16过滤后形成干净的水,干净的水被抽水泵17抽回养殖池7中使用,从而实现污水的过滤循环使用。污水中的污质经过滤网16过滤沉降至小蓄水池11池底和过滤网四周,当污泥积累一定的量后,通过排水装置控制过滤网的冲洗使其污泥排出至排水沟,同时带走少量的池水,完成排污后,排水装置关闭,重新开启运行装置,继续引入养殖池的池水。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只需要少量的水就能排走大量的高浓缩后的污质,如果不使用本实用新型,则养殖池7中每次要排出大量的水才能排走少量的污质。
如图1和5所示,所述的小蓄水池11为养殖池7边角在倒角处理后形成的区域。
为了使养殖池7内的水能够平顺的在养殖池7中做环绕运动,以利于养殖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通常在养殖池7的边角进行倒角处理,从而形成一个小区域;通常小区域被填充掉或者被搁置。而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这块小区域,将其作为可过滤养殖池7排出的污水的小蓄水池11,使污水能够循环使用。小蓄水池11邻近养殖池7,更便于污水的过滤循环,成本更低,效果更好。
如图1所示,所述的进水装置为进水插管13;所述进水插管13设置在小蓄水池11内且进水插管13插设于进水通道14的出水口D处;所述进水插管的上端面高于小蓄水池11的最高液面;所述的出水装置为出水插管12。
通常养殖池7中的排污口使用能防止养殖生物通过的网状结构封闭,因此当进水插管13和进水通道14未连接时,养殖池7中的池水水位高于进水通道14位于小蓄水池11的出水端,在池水旋转转动的压力下,养殖池7池底的污水通过进水通道14进入小蓄水池11内,当小蓄水池11中池水的水位与养殖池7中池水的水位相同时,污水就会停止进入小蓄水池11和过滤网的四周。但是,为了防止小蓄水池11中积累的大量污质倒流到养殖池7内;也为了防止小蓄水池11在排污过程中,由于水位的下降,养殖池7中的污水会连续不断地流入小蓄水池11内,参与小蓄水池11的排污而流走大量的水;因此在小蓄水池11排污时或者进水完成后,将进水插管13和进水通道14连接,进水插管13向上延伸出小蓄水池的端口,高于养殖池7中的水面所在的高度。
如图4所示,所述出水插管12设置在小蓄水池11内且出水插管12插设于出水通道15的进水口E处,所述出水插管12的上端面高于小蓄水池11的最高液面。
这里的出水装置工作原理和进水装置的工作原理类似。当出水插管12和出水通道15未连接时,由于排水沟一般设置在比小蓄水池11底部地势更低的地方,在水压的作用下,小蓄水池11底部的污水进入出水通道15流至排水沟。当排污结束时,将出水插管12与出水通道15连接,由于小蓄水池11内的水面高度低于出水插管4延伸出小蓄水池的端口,污水无法进入出水插管12,也就无法通过出水通道15流出小蓄水池11。这样,以防止小蓄水池11内的水不断的排出,使污水过滤无法进行,或者在过滤完成后的水又被排出至排水沟,使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循环使用污水的目的无法实现。
如图4所示,它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的加热装置设置在小蓄水池11内。
加热装置为蒸汽加热装置,其中蒸汽管设置在小蓄水池11内,使小蓄水池11池水被蒸汽加温至适合养殖生物生长繁殖的水温度范围内,同时池水中寄生虫等有害生物被蒸汽高温杀死并被过滤,使循环过滤后的水清洁干净并能保持在适宜的温度下被抽回至养殖池7内,而使养殖池7内的池水保持在正常的恒温温度范围内。防止了现有技术中直接在养殖池7内加热池水,养殖生物烫伤的意外发生;也防止了直接加热养殖池7内池水,而无法充分杀死寄生虫所带来的对养殖生物生长发育影响的危害,或者节省了后续要对养殖池7中池水进行杀灭寄生虫所要投入的成本。
应用带有加温过滤循环水装置:
拔出进水插管13,则养殖池7中的水在水压的作用下通过进水通道14进入小蓄水池11,当小蓄水池11内的水蓄积到一定的量后,将进水插管13连接至出水通道15,以使水停止流入小蓄水池11内,打开加热装置,连续加热一段时间后并达到养殖温度时,抽水泵17将过滤网16过滤后的水抽至养殖池7内,关掉加热装置。后根据需要拔出进水插管13,不断地进水保持水循环,重复以上的动作,当多次之后,小蓄水池11底和过滤网集聚了大量的污质,在小蓄水池11内蓄集足够的水,拔出出水插管12,水将污质冲至出水通道15被排至排水沟,结束后,将出水插管12插回出水通道15位于小蓄水池11的开口。
红虫暂养自清洗装置:
如图6和7所示,所述的红虫暂养自清洗装置包括进水沟21、若干个浅水道22以及出水沟23;所述多个浅水道22依次平行排列组成浅水道阵列,浅水道阵列的一端与进水沟21侧壁相连,浅水道阵列的另一端与出水沟23侧壁相连;进水沟21与浅水道22连接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与各浅水道22一一对应连通的进水口F24;出水沟23与浅水道22连接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与各浅水道2一一对应连通的出水口G25;出水沟23与养殖池7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所述浅水道22内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与浅水道22延伸方向垂直的挡水浅墙26,所述挡水浅墙26墙体两侧分别设有过水通道,过水通道处设有阻水块27,所述阻水块27的高度小于挡水浅墙26的高度。
这里,本实用新型只需要一小片平地即可建造,可以使用混泥土等一般普通的建筑材料制成,建造简便且成本低廉。
挡水浅墙26的作用是能够增大局部水流的流速增强水流的冲洗作用并且在挡水浅墙26的墙角下以及阻水块27的迎水面处水流被阻挡,这为污物沉降创造良好的环境和位置,在这里,阻水块27具有控制调节水流量的作用。
在挡水浅墙26墙体两侧分别设置的过水通道是为了水流更通常,防止池内的红虫堆积在挡水浅墙26下。
所述阻水块27的高度小于挡水浅墙26的高度小使得水流能够顺利地从过水通道中通过,同时阻水块27的高度是根据实际水位进行调整,建议可采用方砖制作阻水块27,利用方砖竖置或倒置等不同状态来达到调节阻水块27高度的目的,以很好的适应浅水道22内不同的水位变化情况。
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管道分为进料主管28以及若干条进料支管29,进料主管28的一端与出水沟23联通,进料主管28的一端与若干条进料支管29连通,每一条进料支管29分别对应一个养殖池并连接相对应养殖池7,在每条进料支管29上设有阀门开关。
连接管道的作用是将出水沟23中清洗好的红虫送至养殖池7。为了确保红虫输送比较集中,可以采用分批进料的方式,也就是说,在其中一个养殖池所对应的进料支管畅通的前提下,其他进料支管通过阀门开关进行关闭;从而避免了距离距离出水沟23较近的进料支管分流走更多的红虫,当然也可以采用现有方式,通过人工使用水桶等工具从出水沟23中收集红虫再倒入养殖池7内。
进一步的,所述浅水道22侧壁高度范围为0.2-0.24米。所述浅水道22侧壁高度最优值为0.24米。
浅水道22的高度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浅水道22太浅则蓄水小、效率低且不利于污物的沉降堆积;浅水道22太高则会影响到水流的冲洗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挡水浅墙26的墙体高度范围为0.06-0.12米。所述挡水浅墙26的墙体高度最优值为0.09米。
挡水浅墙26的高度需要与浅水道22的深度相匹配,同时浅挡水浅墙26的高度也会影响到水流的冲洗以及污物沉降的效果。
红虫暂养自清洗装置工作原理如下:
混有红虫的水从进水沟21流入并经过进水口F24流入至浅水道22内,红虫在水流的带动下顺着浅水道22流动最终经过出水口G25流向出水沟23从而完成冲洗的全过程;这个过程中是利用水流对红虫进行自然冲洗并利用重力的作用将冲洗的污物自然沉降至池底从而完成对红虫的清洗。在出水沟23中清洗完成的红虫通过连接通道送入养殖池内喂饲鳗鱼。
为了冲洗的干净,可以采用循环冲洗或者多个装置依次冲洗的方式。
尽管本装置采用具体实施例及其替代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示意和说明,但应当理解,只要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范围内的各种变化和修改均可实施。因此,应当理解除了受随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条件的限制外,本实用新型不受任何意义上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南美洲鳗鲡一体化养殖系统,它包括若干个依次连接的养殖池(7)所构成的养殖池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进水缓冲装置、带加温过滤循环水装置以及红虫暂养自清洗装置;
它包括阻流池(1)、分设在养殖池(7)池边的多个均溢池(2)、带水泵的水管A(3)、带阀门的水管B(4)、水管C(5)和出水控制件(6);所述阻流池(1)上设有出水口A;所述均溢池(2)设有出水口B,所述阻流池(1)与水源通过水管A(3)连通,所述阻流池(1)的出水口A与均溢池(2)通过水管B(4)连通;所述均溢池(2)的出水口B与水管C(5)连接;水管C(5)的出水口C斜向上朝向养殖池(7),所述出水控制件(6)设置在水管C(5)的出水口C处;所述阻流池(1)出水口A所在水平面的高度高于均溢池(2)池口所在水平面的高度,所述均溢池(2)出水口B所在水平面的高度高于养殖池(7)池口所在水平面的高度;
它包括小蓄水池(11)、进水通道(14)、出水通道(15)、可控制开合的进水装置和可控制开合的排水装置、带过滤网(16)的抽水泵(17);所述小蓄水池(11)设置于养殖池(18)边;所述进水通道(14)的出水口D和进水口D分别与小蓄水池(11)和养殖池(18)连通,所述的出水通道(15)的进水口E和出水口E分别与小蓄水池(11)和排水沟连通;所述的抽水泵(17)设置在小蓄水池(11)内,抽水泵(17)出水端通向养殖池(7)内;所述进水装置设置在进水通道(14)的出水口D处;所述出水装置设置在出水通道(15)的进水口E处;
所述的红虫暂养自清洗装置包括进水沟(21)、若干个浅水道(22)以及出水沟(23);所述多个浅水道(22)依次平行排列组成浅水道阵列,浅水道阵列的一端与进水沟(21)侧壁相连,浅水道阵列的另一端与出水沟(23)侧 壁相连;进水沟(21)与浅水道(22)连接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与各浅水道(22)一一对应连通的进水口F(24);出水沟(23)与浅水道(22)连接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与各浅水道(2)一一对应连通的出水口G(25);出水沟(23)与养殖池(7)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所述浅水道(22)内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与浅水道(22)延伸方向垂直的挡水浅墙(26),所述挡水浅墙(26)墙体两侧分别设有过水通道,过水通道处设有阻水块(27),所述阻水块(27)的高度小于挡水浅墙(26)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南美洲鳗鲡一体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7)为阵列分布,所述多个均溢池(2)分别设在相邻养殖池(7)之间的池壁上方,均溢池(2)上设有两个水管C(5),且两个水管C(5)分别朝向均溢池两侧的养殖池(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南美洲鳗鲡一体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控制件(6)为控水插管,所述控水插管与水管C的出水口C紧密插合,并且控水插管上管口高于均溢池(2)的最高水位;所述阻流池(1)的出水口A与阻流池(1)池底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南美洲鳗鲡一体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蓄水池(11)为养殖池(7)边角在倒角处理后形成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南美洲鳗鲡一体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装置为进水插管(13);所述进水插管(13)设置在小蓄水池(11)内且进水插管(13)插设于进水通道(14)的出水口D处;所述进水插管的上端面高于小蓄水池(11)的最高液面;所述的出水装置为出水插管(12);所述出水插管(12)设置在小蓄水池(11)内且出水插管(12)插设于出水通道(15)的进水口E处,所述出水插管(12)的上端面高于小蓄水池(11)的最高液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南美洲鳗鲡一体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的加热装置设置在小蓄水池(11)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南美洲鳗鲡一体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浅水道(22)侧壁高度范围为0.2-0.24米;所述挡水浅墙(26)的墙体高度范围为0.06-0.12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南美洲鳗鲡一体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浅水道(22)侧壁高度最优值为0.24米;所述挡水浅墙(26)的墙体高度最优值为0.09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南美洲鳗鲡一体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管道分为进料主管(28)以及若干条进料支管(29),进料主管(28)的一端与出水沟(23)联通,进料主管(28)上分支联通若干条进料支管,每一条进料支管(29)分别对应一个养殖池并连接相对应养殖池(7),在每条进料支管(29)上设有阀门开关。
CN201520068678.3U 2015-01-31 2015-01-31 南美洲鳗鲡一体化养殖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4436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68678.3U CN204443673U (zh) 2015-01-31 2015-01-31 南美洲鳗鲡一体化养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68678.3U CN204443673U (zh) 2015-01-31 2015-01-31 南美洲鳗鲡一体化养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43673U true CN204443673U (zh) 2015-07-08

Family

ID=53650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68678.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443673U (zh) 2015-01-31 2015-01-31 南美洲鳗鲡一体化养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4367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9231A (zh) * 2015-01-31 2015-06-24 福建新航源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南美洲鳗鲡一体化养殖系统
CN106234276A (zh) * 2016-08-30 2016-12-21 苏州市阳澄湖三家村蟹业有限公司 一种鳗鱼的活水养殖方法
CN110583543A (zh) * 2019-10-28 2019-12-20 林雅慧 鳗鱼规范化生态养殖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9231A (zh) * 2015-01-31 2015-06-24 福建新航源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南美洲鳗鲡一体化养殖系统
CN104719231B (zh) * 2015-01-31 2017-05-31 陈宏� 南美洲鳗鲡一体化养殖系统
CN106234276A (zh) * 2016-08-30 2016-12-21 苏州市阳澄湖三家村蟹业有限公司 一种鳗鱼的活水养殖方法
CN110583543A (zh) * 2019-10-28 2019-12-20 林雅慧 鳗鱼规范化生态养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70785B (zh) 一种能效养殖池的水流控制方法
CN105532556B (zh) 一种适宜多阶段鲟鱼养殖的鱼种池
US20170118963A1 (en) Farming apparatus for aquatic organisms living in sandy soil
CN204443673U (zh) 南美洲鳗鲡一体化养殖系统
CN107711681A (zh) 一种循环水生态养殖系统
CN106305584A (zh) 一种龙虾养殖池塘的排污系统
CN103461260A (zh) 一种旋流排污的水产养殖池
CN107711684A (zh) 多功能水产品养殖净水循环系统
CN203781979U (zh) 一种水质生态净化装置
CN105532540B (zh) 水产高产循环养殖系统
CN109392823A (zh) 一种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的水处理系统
CN206333214U (zh) 一种涡流养殖池
CN105145461A (zh) 一种适应于稚贝培育的升降流养殖设施
CN208129239U (zh) 双鱼塘循环水生态鱼养殖系统
CN104719231B (zh) 南美洲鳗鲡一体化养殖系统
JP7089315B1 (ja) 並列式循環瀘過養殖装置
CN207252606U (zh) 一种循环水生态养殖系统
CN206525364U (zh) 一种多功能生态景观鱼缸
CN206101336U (zh) 一种水产养殖循环系统
JP5913717B1 (ja) 砂地生息水中生物の養殖装置
CN203467435U (zh) 一种旋流排污的水产养殖池
CN208402917U (zh) 一种基于模拟自然水流环境鱼池的水净化循环系统
CN209300008U (zh) 一种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的水处理系统
CN107251867A (zh) 一种养鱼池水处理方法
CN208956738U (zh) 一种循环水养鱼工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41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