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7249A - 一种微生物收集用过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生物收集用过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57249A
CN113457249A CN202110763372.XA CN202110763372A CN113457249A CN 113457249 A CN113457249 A CN 113457249A CN 202110763372 A CN202110763372 A CN 202110763372A CN 113457249 A CN113457249 A CN 1134572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plate
pipe
microorganism
fram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6337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庆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76337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572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57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724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5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 B01D29/56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in series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88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having feed or discharge devices
    • B01D29/94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having feed or discharge devices for discharging the filter cake, e.g. chut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微生物收集用过滤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对微生物与培养液进行快速过滤,且不影响微生物存活率的微生物收集用过滤装置。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微生物收集用过滤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有支撑板;第一出料管,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出料管;框体,第一出料管上设置有框体;过滤板,第一出料管顶部设置有过滤板;排料口,框体底部一侧设置有排料口。通过过滤板将微生物与培养液进行过滤分离,培养液随之掉落至框体内,随后通过排料口排出,通过出料组件向左移动将微生物排出,通过挤压组件向上移动将微生物推动,使得微生物完全从出料组件排出。

Description

一种微生物收集用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微生物收集用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的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体育等诸多领域。在我国教科书中,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香菇等。还有微生物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
在一些使用培养液培育完成的微生物,是需要进行过滤分离的,而一般的过滤方式是通过工作人员使用特殊工具进行过滤,这样的方式不仅效率较低,而且降低了微生物的存活率。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能够对微生物与培养液进行快速过滤,且不影响微生物存活率的微生物收集用过滤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通过工作人员使用特殊工具进行过滤的方式不仅效率较低,而且降低了微生物的存活率的缺点,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对微生物与培养液进行快速过滤,且不影响微生物存活率的微生物收集用过滤装置。
技术方案是:一种微生物收集用过滤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有支撑板;第一出料管,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出料管;框体,第一出料管上设置有框体;过滤板,第一出料管顶部设置有过滤板;排料口,框体底部一侧设置有排料口;出料组件,支撑板上设置有出料组件;挤压组件,支撑板底部设置有挤压组件。
进一步,出料组件包括:固定块,支撑板一侧设置有固定块;第二出料管,固定块上设置有第二出料管,第二出料管一端与第一出料管连接;第一滑杆,固定块一侧滑动式设置有第一滑杆;限位块,第一滑杆一端设置有限位块;第一弹性件,限位块一侧与固定块一侧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
进一步,挤压组件包括:第一活塞头,第一出料管底端滑动式设置有第一活塞头;第一固定杆,第一活塞头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第一固定杆底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杆;第一轴承座,支撑板底部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转动板,两个第一轴承座之间通过支杆转动式设置有第一转动板,第一转动板一端与第二固定杆滑动式配合;导向套,支撑板一侧设置有导向套;第二滑杆,导向套上滑动式设置有第二滑杆;第二弹性件,第二滑杆下部两侧与支撑板一侧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弹性件;第三固定杆,第二滑杆顶部设置有第三固定杆。
进一步,还包括:支撑架,框体上均匀间隔设置有三个支撑架;弧形水管,三个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弧形水管;第一出水管,弧形水管底部均匀间隔设置有一圈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弧形水管上设置有第二出水管。
进一步,还包括:固定架,框体一侧设置有固定架;活塞缸,固定架上设置有活塞缸,第二出水管另一端与活塞缸顶部连接;第二活塞头,活塞缸内滑动式设置有第二活塞头;第一连杆,第二活塞头上转动式设置有第一连杆;第二轴承座,框体底部对称设置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底端与两个第二轴承座之间通过支杆对称转动式设置有第二连杆;进水管,活塞缸一侧与第一出料管一侧之间设置有进水管;过滤网,进水管一端设置有过滤网;单向阀,第二出水管一端与进水管另一端均设置有单向阀。
进一步,还包括:第三轴承座,框体底部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三轴承座;第二转动板,两个第三轴承座之间通过支杆转动式设置有第二转动板;第四固定杆,第二转动板一端设置有第四固定杆;旋转电机,支撑板一侧设置有旋转电机;皮带传送装置,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转动板的支杆一端之间设置有皮带传送装置。
进一步,还包括:固定板,活塞缸下部一侧与框体一侧之间设置有固定板;第五固定杆,两个第二连杆一侧之间设置有第五固定杆;第三弹性件,第五固定杆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第三弹性件。
进一步,旋转电机为伺服电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过滤板将微生物与培养液进行过滤分离,培养液随之掉落至框体内,随后通过排料口排出,通过出料组件向左移动将微生物排出,通过挤压组件向上移动将微生物推动,使得微生物完全从出料组件排出。
2、活塞缸内培养液流通过第一出水管入至过滤板上,能够对残留的培养液进行二次过滤。
3、第四固定杆挤压第二连杆向下转动能够自动将第一出料管内的培养液吸入至活塞缸内。
4、第三弹性件复位带动第二连杆向上转动能够自动将培养液运输至第一出水管,进而实现了培养液掉落至过滤板上进行二次过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出料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挤压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三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四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五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第六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底板,2:支撑板,3:第一出料管,4:框体,5:过滤板,6:排料口,7:出料组件,71:固定块,72:第二出料管,73:第一滑杆,74:限位块,75:第一弹性件,8:挤压组件,81:第一活塞头,82:第一固定杆,83:第二固定杆,84:第一轴承座,85:第一转动板,86:导向套,87:第二滑杆,88:第二弹性件,89:第三固定杆,9:支撑架,10:弧形水管,11:第一出水管,12:第二出水管,13:固定架,14:活塞缸,15:第二活塞头,16:第一连杆,17:第二轴承座,18:第二连杆,19:进水管,20:过滤网,21:单向阀,22:第三轴承座,23:第二转动板,24:第四固定杆,25:旋转电机,26:皮带传送装置,27:固定板,28:第五固定杆,29:第三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在下文中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当前优选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方式;而是为了透彻性和完整性而提供这些实施方式,并且这些实施方式将本发明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技术人员。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微生物收集用过滤装置,包括有底板1、支撑板2、第一出料管3、框体4、过滤板5、排料口6、出料组件7和挤压组件8,底板1上设置有支撑板2,支撑板2上设置有第一出料管3,第一出料管3上设置有框体4,第一出料管3顶部设置有过滤板5,框体4底部左侧设置有排料口6,支撑板2上设置有出料组件7,支撑板2底部设置有挤压组件8。
在需要对微生物与培养液分离进行过滤时,工作人员将含有微生物的液体倒至过滤板5上,随后通过过滤板5将微生物与培养液进行过滤分离,培养液随之掉落至框体4内,随后通过排料口6排出,微生物随之流入至第一出料管3内,通过出料组件7向左移动将微生物排出,工作人员进行收集,当微生物较少时,随后通过挤压组件8向上移动将微生物推动,使得微生物完全从出料组件7排出。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3和图4所示,出料组件7包括有固定块71、第二出料管72、第一滑杆73、限位块74和第一弹性件75,支撑板2顶部前侧设置有固定块71,固定块71上设置有第二出料管72,第二出料管72后端与第一出料管3连接,固定块71左侧滑动式设置有第一滑杆73,第一滑杆73左端设置有限位块74,限位块74一侧与固定块71一侧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75。
过滤的微生物随之流入至第一出料管3内,随后工作人员通过拉动限位块74带动第一滑杆73向左移动不再堵住第二出料管72,第一弹性件75被拉伸,当微生物较少时,随后通过挤压组件8向上移动将微生物推动,使得微生物完全从出料组件7排出,完全排出后,工作人员松开限位块74,第一弹性件75复位带动限位块74向右移动,限位块74向右移动带动第一滑杆73向右移动堵住第二出料管72。本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将微生物进行集中收集。
挤压组件8包括有第一活塞头81、第一固定杆82、第二固定杆83、第一轴承座84、第一转动板85、导向套86、第二滑杆87、第二弹性件88和第三固定杆89,第一出料管3底端滑动式设置有第一活塞头81,第一活塞头81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杆82,第一固定杆82底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杆83,支撑板2底部右侧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一轴承座84,两个第一轴承座84之间通过支杆转动式设置有第一转动板85,第一转动板85左端与第二固定杆83滑动式配合,支撑板2右侧设置有导向套86,导向套86上滑动式设置有第二滑杆87,第二滑杆87下部前后两侧与支撑板2底部右侧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弹性件88,第二滑杆87顶部设置有第三固定杆89。
当微生物较少时,工作人员通过按压第三固定杆89带动第二滑杆87在导向套86上向下滑动,第二弹性件88被拉伸,第二滑杆87向下滑动带动第一转动板85右部向下转动,第一转动板85带动第二固定杆83向上移动,第二固定杆83向上移动通过第一固定杆82带动第一活塞头81在第一出料管3向上滑动,第一活塞头81向上滑动将微生物向上推动,使得微生物完全从第二出料管72排出,完全排出之后,工作人员松开第三固定杆89,第二弹性件88复位带动第二滑杆87在导向套86上向上滑动复位,第二滑杆87向上滑动带动第一转动板85右部向上转动复位,从而带动第二固定杆83向下移动复位,第二固定杆83向下移动通过第一固定杆82带动第一活塞头81在第一出料管3向下滑动复位。本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将微生物向上推动,使得微生物完全排出。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5、图6、图7、图8、图9和图10所示,还包括有支撑架9、弧形水管10、第一出水管11和第二出水管12,框体4上均匀间隔设置有三个支撑架9,三个支撑架9之间设置有弧形水管10,弧形水管10底部均匀间隔设置有一圈第一出水管11,弧形水管10上设置有第二出水管12。
还包括有固定架13、活塞缸14、第二活塞头15、第一连杆16、第二轴承座17、第二连杆18、进水管19、过滤网20和单向阀21,框体4右侧设置有固定架13,固定架13上设置有活塞缸14,第二出水管12右端与活塞缸14顶部连接,活塞缸14内滑动式设置有第二活塞头15,第二活塞头15底部转动式设置有第一连杆16,框体4底部右侧对称设置有第二轴承座17,第一连杆16底端与两个第二轴承座17之间通过支杆对称转动式设置有第二连杆18,活塞缸14后侧与第一出料管3后侧之间设置有进水管19,进水管19左端设置有过滤网20,第二出水管12右端与进水管19右端均设置有单向阀21。
在过滤微生物的过程中残留的培养液需要进行处理时,这时工作人员拉动第一连杆16向下移动,第一连杆16向下移动带动第二活塞头15在活塞缸14内向下滑动,第二活塞头15向下滑动将第一出料管3内的培养液通过进水管19吸入至活塞缸14内,过滤网20能够使得在吸入培养液的过程中避免微生物进入进水管19内,第一连杆16向下移动带动第二连杆18向下转动,第二连杆18向下转动挤压第三固定杆89带动第二滑杆87在导向套86上向下滑动,第二弹性件88被拉伸,第二滑杆87向下滑动进而实现了微生与培养液向上推动,培养液通过进水管19吸入至活塞缸14内之后,工作人员推动第一连杆16向上移动,第一连杆16向上移动带动第二活塞头15在活塞缸14内向上滑动,第二活塞头15向上滑动将活塞缸14内的培养液输送至第二出水管12内,第二出水管12内培养液流至弧形水管10内,弧形水管10内的培养液随之从第一出水管11流出掉落至过滤板5上进行二次过滤,第一连杆16向上移动带动第二连杆18向上转动,第二连杆18向上转动不再挤压第三固定杆89,第二弹性件88复位带动第二滑杆87在导向套86上向上滑动复位,第二滑杆87向上滑动进而实现了第一活塞头81向下滑动复位。本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对残留的培养液进行二次过滤。
还包括有第三轴承座22、第二转动板23、第四固定杆24、旋转电机25和皮带传送装置26,框体4底部右侧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三轴承座22,第三轴承座22位于第二轴承座17与固定架13之间,两个第三轴承座22之间通过支杆转动式设置有第二转动板23,第二转动板23右端设置有第四固定杆24,支撑板2前部右侧设置有旋转电机25,旋转电机25的输出轴与第二转动板23的支杆前端之间设置有皮带传送装置26,皮带传送装置26由两个皮带轮和一个平皮带组成,旋转电机25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一个皮带轮,第二转动板23的支杆前端设置有另一个皮带轮,两个皮带轮之间设置有平皮带。
在过滤微生物的过程中残留的培养液需要进行处理时,工作人员启动旋转电机25,旋转电机25转动通过皮带传送装置26带动第二转动板23转动,第二转动板23转动带动第四固定杆24挤压第二连杆18向下转动,第二连杆18向下转动带动第一连杆16向下移动,第一连杆16向下移动进而实现了第二活塞头15向下滑动将培养液通过进水管19吸入至活塞缸14内,当第二转动板23转动带动第四固定杆24不再挤压第二连杆18时,工作人员推动第一连杆16向上移动,第一连杆16向上移动带动第二活塞头15在活塞缸14内向上滑动,第二活塞头15向上滑动进而实现了培养液从第一出水管11流出掉落至过滤板5上进行二次过滤,待全部的微生物过滤收集完成后,工作人员关闭旋转电机25,旋转电机25停止转动通过皮带传送装置26带动第二转动板23停止转动。本装置结构简单,能够自动将第一出料管3内的培养液吸入至活塞缸14内。
还包括有固定板27、第五固定杆28和第三弹性件29,活塞缸14下部左侧与框体4右侧之间设置有固定板27,两个第二连杆18右侧之间设置有第五固定杆28,第五固定杆28与固定板27之间设置有第三弹性件29。
第二转动板23转动带动第四固定杆24挤压第二连杆18向下转动,第三弹性件29被拉伸,当第二转动板23转动带动第四固定杆24不再挤压第二连杆18时,第三弹性件29复位带动第二连杆18向上转动,第二连杆18向上转动带动第一连杆16向上移动,第一连杆16向上移动带动第二活塞头15在活塞缸14内向上滑动,第二活塞头15向上滑动进而实现了培养液从第一出水管11流出掉落至过滤板5上进行二次过滤。本装置结构简单,能够自动将培养液运输至第一出水管11,进而实现了培养液掉落至过滤板5上进行二次过滤。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微生物收集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1),底板(1)上设置有支撑板(2);
第一出料管(3),支撑板(2)上设置有第一出料管(3);
框体(4),第一出料管(3)上设置有框体(4);
过滤板(5),第一出料管(3)顶部设置有过滤板(5);
排料口(6),框体(4)底部一侧设置有排料口(6);
出料组件(7),支撑板(2)上设置有出料组件(7);
挤压组件(8),支撑板(2)底部设置有挤压组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收集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料组件(7)包括:
固定块(71),支撑板(2)一侧设置有固定块(71);
第二出料管(72),固定块(71)上设置有第二出料管(72),第二出料管(72)一端与第一出料管(3)连接;
第一滑杆(73),固定块(71)一侧滑动式设置有第一滑杆(73);
限位块(74),第一滑杆(73)一端设置有限位块(74);
第一弹性件(75),限位块(74)一侧与固定块(71)一侧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7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收集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挤压组件(8)包括:
第一活塞头(81),第一出料管(3)底端滑动式设置有第一活塞头(81);
第一固定杆(82),第一活塞头(81)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杆(82);
第二固定杆(83),第一固定杆(82)底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杆(83);
第一轴承座(84),支撑板(2)底部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轴承座(84);
第一转动板(85),两个第一轴承座(84)之间通过支杆转动式设置有第一转动板(85),第一转动板(85)一端与第二固定杆(83)滑动式配合;
导向套(86),支撑板(2)一侧设置有导向套(86);
第二滑杆(87),导向套(86)上滑动式设置有第二滑杆(87);
第二弹性件(88),第二滑杆(87)下部两侧与支撑板(2)一侧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弹性件(88);
第三固定杆(89),第二滑杆(87)顶部设置有第三固定杆(8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收集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架(9),框体(4)上均匀间隔设置有三个支撑架(9);
弧形水管(10),三个支撑架(9)之间设置有弧形水管(10);
第一出水管(11),弧形水管(10)底部均匀间隔设置有一圈第一出水管(11);
第二出水管(12),弧形水管(10)上设置有第二出水管(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收集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架(13),框体(4)一侧设置有固定架(13);
活塞缸(14),固定架(13)上设置有活塞缸(14),第二出水管(12)另一端与活塞缸(14)顶部连接;
第二活塞头(15),活塞缸(14)内滑动式设置有第二活塞头(15);
第一连杆(16),第二活塞头(15)上转动式设置有第一连杆(16);
第二轴承座(17),框体(4)底部对称设置有第二轴承座(17);
第二连杆(18),第一连杆(16)底端与两个第二轴承座(17)之间通过支杆对称转动式设置有第二连杆(18);
进水管(19),活塞缸(14)一侧与第一出料管(3)一侧之间设置有进水管(19);
过滤网(20),进水管(19)一端设置有过滤网(20);
单向阀(21),第二出水管(12)一端与进水管(19)另一端均设置有单向阀(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收集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轴承座(22),框体(4)底部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三轴承座(22);
第二转动板(23),两个第三轴承座(22)之间通过支杆转动式设置有第二转动板(23);
第四固定杆(24),第二转动板(23)一端设置有第四固定杆(24);
旋转电机(25),支撑板(2)一侧设置有旋转电机(25);
皮带传送装置(26),旋转电机(25)的输出轴与第二转动板(23)的支杆一端之间设置有皮带传送装置(2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收集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板(27),活塞缸(14)下部一侧与框体(4)一侧之间设置有固定板(27);
第五固定杆(28),两个第二连杆(18)一侧之间设置有第五固定杆(28);
第三弹性件(29),第五固定杆(28)与固定板(27)之间设置有第三弹性件(29)。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收集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电机(25)为伺服电机。
CN202110763372.XA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微生物收集用过滤装置 Withdrawn CN1134572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63372.XA CN113457249A (zh)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微生物收集用过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63372.XA CN113457249A (zh)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微生物收集用过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7249A true CN113457249A (zh) 2021-10-01

Family

ID=77878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63372.XA Withdrawn CN113457249A (zh)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微生物收集用过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5724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2129A (zh) * 2021-10-27 2021-12-31 邳州甲天下银杏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培养浓缩过滤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530202U (zh) * 2019-01-04 2019-10-25 云南星耀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微生物农药制剂过滤装置
CN209714474U (zh) * 2019-04-02 2019-12-03 张守元 一种生物制药过滤提纯装置
CN110585791A (zh) * 2019-10-23 2019-12-20 苏州圣敏天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收集用过滤装置
CN213053880U (zh) * 2020-07-21 2021-04-27 苏州悦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机床用排屑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530202U (zh) * 2019-01-04 2019-10-25 云南星耀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微生物农药制剂过滤装置
CN209714474U (zh) * 2019-04-02 2019-12-03 张守元 一种生物制药过滤提纯装置
CN110585791A (zh) * 2019-10-23 2019-12-20 苏州圣敏天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收集用过滤装置
CN213053880U (zh) * 2020-07-21 2021-04-27 苏州悦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机床用排屑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2129A (zh) * 2021-10-27 2021-12-31 邳州甲天下银杏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培养浓缩过滤系统
CN113862129B (zh) * 2021-10-27 2023-11-10 邳州甲天下银杏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培养浓缩过滤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07900B (zh) 一种工业生产用含铜废水处理装置
CN113457260B (zh) 一种污水处理过滤器
CN108101255A (zh) 一种防堵塞的污水处理设备
CN113457249A (zh) 一种微生物收集用过滤装置
CN113830933A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过滤回收装置
CN210332021U (zh) 一种过滤除尘设备
CN210906383U (zh) 一种中药饮片加工的分拣机构
CN209333361U (zh) 一种净化效率高的空气净化过滤设备
CN210885772U (zh) 一种高效率污泥处理装置
CN210302662U (zh) 一种全生物信息自动定量浓缩装置
CN210207594U (zh) 一种化工试验垃圾回收分拣装置
CN209423048U (zh) 一种工业用残渣分离处理装置
CN209050841U (zh) 裁纸机用废纸处理装置
CN113663602A (zh) 一种生物炭有机肥的制作设备
CN213409770U (zh) 一种用于磨料生产的抽尘设备
CN220113450U (zh) 一种超滤膜加工用切断机构
CN217297824U (zh) 一种用于微生物检验的微生物分离装置
CN213409403U (zh) 一种五倍子拣选装置
DE60131055T2 (de) Durchflusssystem für Staubsauger
CN220316119U (zh) 一种方便清理的废弃物收集装置
CN220812419U (zh) 一种高效的外泌体提取装置
CN212016878U (zh) 一种水渠污水用过滤装置
CN212733031U (zh) 一种中药风选装置
CN215940031U (zh) 一种超净工作台的废液回收装置
CN211394109U (zh) 一种快速将污泥和污水进行分离的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0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