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5926A - 用于烹饪设备的水盒组件及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烹饪设备的水盒组件及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55926A
CN113455926A CN202110751532.9A CN202110751532A CN113455926A CN 113455926 A CN113455926 A CN 113455926A CN 202110751532 A CN202110751532 A CN 202110751532A CN 113455926 A CN113455926 A CN 1134559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receiving
receiving plate
box body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5153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55926B (zh
Inventor
梁惠强
陈智浩
徐华锋
吴锦莘
陈木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alanz Enterprises Co Ltd
Guangdong Galanz Microwav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alanz Enterprises Co Ltd
Guangdong Galanz Microwav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alanz Enterprises Co Ltd, Guangdong Galanz Microwav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alanz Enterpris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5153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559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55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59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559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59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7/00Baking; Roasting; Grilling; Frying
    • A47J37/06Roasters; Grills; Sandwich grills
    • A47J37/0623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 A47J37/0664Accesso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4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38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for withdrawing or condensing cooking vapors from cooking utensi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Devices For Warming Or Keeping Food Or Tableware Hot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烹饪设备的水盒组件及烹饪设备。所述烹饪设备包括沿第一方向层叠布置的箱体和底座,水盒组件包括:水盒本体,安装于底座,且被配置为可操作地通过底座的开口推入或退出底座;把手部,连接于水盒本体的第一侧;以及接水板,设置于把手部的上侧且位于箱体的下方,接水板上设有用于接收流体的接水部。可避免出现用户手持把手部而沾湿手的情况,可有效地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Description

用于烹饪设备的水盒组件及烹饪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烹饪设备的水盒组件及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烹饪设备包括电蒸炉、微波炉、电蒸箱和微蒸烤一体机等。
烹饪设备如微蒸烤一体机通常带有水盒,在微蒸烤一体机运行的过程中,水盒中的水会转化为水蒸气,能够减少食物水分的流失,提升食物的口感。
然而,目前的烹饪设备的水盒中的水通常需要更换,用户需要抽拉水盒进行水的更换或补加,但在抽拉水盒的把手时,会沾湿用户的手,体验感极其不好。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因手持把手而沾湿手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烹饪设备的水盒组件及烹饪设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烹饪设备的水盒组件,所述烹饪设备包括沿第一方向层叠布置的箱体和底座,所述底座位于所述箱体下侧,所述箱体和所述底座的同一侧均设有开口,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箱体设有开口的一侧表面,所述水盒组件包括:
水盒本体,安装于所述底座,且被配置为可操作地通过所述底座的开口推入或退出所述底座;
把手部,连接于所述水盒本体的第一侧;以及
接水板,设置于所述把手部的上侧且位于所述箱体的下方,所述接水板上设有用于接收流体的接水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水部被构造为形成于所述接水板上的接水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水槽沿所述第一方向纵长地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水盒本体的移动方向相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盒组件还包括沿第二方向位于所述接水板至少一侧的集水件;
所述集水件具有用于容纳由所述接水槽流出流体的集水槽;
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水盒本体的移动方向两两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水槽具有供流体流出的末端;
所述接水槽的末端伸入至所述集水槽内,以使流体能够流入所述集水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盒组件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所述接水板相对两侧的集水件;
所述接水槽包括第一接水槽和第二接水槽,所述第一接水槽和所述第二接水槽均具有供流体流出的末端,所述第一接水槽的末端伸入位于所述接水板一侧的所述集水件的集水槽内,所述第二接水槽的末端伸入位于所述接水板另一侧的所述集水件的集水槽内;
其中,所述第一接水槽与所述第二接水槽彼此相连且呈角度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水板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一接水板和第二接水板;
所述接水部形成于所述第一接水板和所述第二接水板的连接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水板与所述第二接水板呈角度设置,以形成所述接水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水板具有与所述水盒本体相连的第一连接端;
所述第二接水板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对的第二连接端;
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较于所述第一接水板和所述第二接水板彼此相连的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更靠近所述箱体。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烹饪设备,包括箱体和门体,还包括上述的水盒组件。
上述用于烹饪设备的水盒组件及烹饪设备使用时,接水板可以接收沿着箱体的开口侧表面向下流的冷凝水,这部分冷凝水不会落到接水板下方的把手部上,避免因通过把手部抽推水盒本体而导致出现用户手上沾有冷凝水的情况,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烹饪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门体处于关闭状态);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烹饪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门体处于打开状态);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烹饪设备的侧剖视图(门体处于关闭状态);
图4示出了图3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烹饪设备的侧剖视图(门体处于半开状态);
图6示出了图5的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烹饪设备的侧剖视图(门体处于全开状态);
图8示出了图7的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箱体与水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接水板未抽离箱体时);
图10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箱体与水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接水板抽离箱体时);
图1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接水板与水盒本体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视角);
图1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接水板与水盒本体的结构示意图(第二视角);
图13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接水板与水盒本体的结构示意图(第三视角);
图14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把手部及集水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集水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箱体及水盒组件的立体剖示图;
图17示出了图16的D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8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箱体及水盒组件的侧剖示图;
图19示出了图18的E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20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导流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2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门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2示出了图21的F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23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门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烹饪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门体处于关闭状态),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烹饪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门体处于打开状态)。
参阅图1及图2所示,烹饪设备10包括沿第一方向层叠布置的箱体111和底座112,底座112位于箱体111下侧,箱体111和底座112的同一侧均设有开口,第一方向平行于箱体111设有开口的一侧表面,第一方向沿着箱体110的重力方向设置,具体地,以第一方向为上下方向为进行参照阐述。
烹饪设备10还包括门体120,门体120铰接在箱体111上,方便通过门体120打开或闭合箱体111的开口。门体120还可以其他方式设置在箱体111上,只要是可通过门体120打开或闭合箱体111的开口的方式均可。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参阅图3、图5及图7所示,门体120为下拉式门体。图3、图5及图7分别给出了门体120在关闭、半开和全开的结构示意图;图4、图6及图8分别给出了门体120在关闭、半开和全开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箱体111的第一腔内用于容纳食物,烹饪设备10在使用过程中,会在箱体111内进行烹饪,烹饪过程中会产生高温蒸汽,高温蒸汽遇到温度较低的箱体111及门体120的内壁时会产生冷凝水,为方便阐述,这部分冷凝水具体包括附着在箱体111上的箱体冷凝水及附着在门体120上的门体冷凝水。通常,箱体冷凝水会沿着箱体冷凝水会沿着箱体的开口侧表面向下流,即沿着箱体111的第一侧面1111向下流,门体冷凝水会沿着门体120的第二侧面1201向下流。请参阅图2及图3,当门体120关闭时,门体120的第二侧面1201与箱体111的第一侧面1111相对。
图9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箱体与水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接水板未抽离箱体时),图10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箱体与水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接水板抽离箱体时)。
请再次参阅图9及图10,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烹饪设备10的水盒组件200,水盒组件200包括水盒本体260、把手部250和接水板220。
水盒本体260安装于底座112,水盒本体260被配置为可操作地通过底座112的开口推入或退出底座112,以便将水盒本体260拿出并对水盒本体260内的水进行更换或补加。
把手部250连接于水盒本体260的第一侧;方便通过把手部250将水盒本体260推入底座112内或退出底座112外。
接水板220设置于把手部250的上侧且位于箱体111的下方,接水板220上设有用于接收流体的接水部。该接水板220可以接收沿着箱体111的第一侧面1111向下流的箱体冷凝水,这部分箱体冷凝水不会落到接水板220下方的把手部250上。因门体120铰接在箱体111上,接水板220也位于门体120的下方,接水板220也可以接收沿着门体120的第二侧面1201向下流的门体冷凝水,门体冷凝水也不会落到接水板220下方的把手部250上;沿着箱体111的第一侧面1111向下流的箱体冷凝水和沿着门体120的第二侧面1201向下流的门体冷凝水均被收集在接水部内,避免出现因通过把手部250抽推水盒本体260而导致用户手上沾有冷凝水的情况,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3及图4,接水部分别与门体120的第二侧面1201及箱体111的第一侧面1111的延伸面相交,可更好地保证沿着箱体111的第一侧面1111向下流的箱体冷凝水和沿着门体120的第二侧面1201向下流的门体冷凝水可落在接水槽223中。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8及图10,把手部250的顶端与接水板220的底端一体连接,在接水板220的下方,更好地避免门体冷凝水和箱体冷凝水落在把手部250上,更不会出现因把手部250上沾有冷凝水而造成用户体验感降低的情况。
进一步地,结合图11-图13所示,把手部250朝向水盒本体260的一侧设有插条251,水盒本体260朝向把手部250的一侧设有与插条251相对应的插槽261;把手部250朝向水盒本体260的一侧还设有卡件252,水盒本体260朝向把手部250的一侧还设置有与卡件252相对应的卡槽262;连接把手部250与水盒本体260时,先将把手部250上的插条251对准水盒本体260上的插槽261,然后使插条251插入插槽261内,同时使把手部250上的卡件252卡接在水盒本体260上的卡槽262内,进而实现把手部250与水盒本体260的卡接,使把手部250与水盒本体260连接在一起。需要拆卸接水板220时,可取消把手部250与水盒本体260的卡接,取下接水板220,这样可提高接水板220的拆装便捷性和拆装效率。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照图10及图13,水盒本体260的底部设有第一卡扣件,底座112的箱底板上设有与第一卡扣件相对应的第二卡扣件113。底座112包括用于容纳水盒本体260的第二腔1121,第二腔1121与底座112的开口连通,第二卡扣件113位于第二腔1121内。安装水盒本体260时,可将水盒本体260向第二腔1121内推入,直至第二卡扣件113与第一卡扣件卡接,进而实现将水盒本体260卡接在第二腔1121内。
请再次参阅图13,第一卡扣件具体包括第一凸块2631、第二凸块2632以及设在第一凸块2631与第二凸块2632之间的凹型槽2633,其中,第一凸块2631及第二凸块2632均带有导向斜面,进而在将水盒本体260推入第二腔1121内的过程中,可基于第一凸块2631的导向斜面的导向作用,使得第二卡扣件113卡接在第一卡扣件的凹型槽2633上;在抽拉水盒本体260使之抽离第二腔1121的过程中,可基于第二凸块2632的导向斜面的导向作用,使得第二卡扣件113与第一卡扣件脱离,进而将水盒本体260抽离第二腔1121。
进一步地,接水部被构造为形成于接水板220上的接水槽223,可通过接水槽223收集流体,比如收集沿着箱体111的第一侧面1111向下流的箱体冷凝水和沿着门体120的第二侧面1201向下流的门体冷凝水。
接水槽223沿第一方向纵长地延伸,第一方向与水盒本体260的移动方向相垂直,如第一方向为上下方向,水盒本体260的移动方向为前后方向,则接水槽223沿向下方向纵长地延伸,可更好地收集沿着箱体111的第一侧面1111向下流的箱体冷凝水和沿着门体120的第二侧面1201向下流的门体冷凝水。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1及图12,接水板220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一接水板221和第二接水板222;接水部形成于第一接水板221和第二接水板222的连接处,也就是说,接水槽223形成于第一接水板221和第二接水板222的连接处,便于通过该接水槽223收集门体冷凝水和箱体冷凝水。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6,第一接水板221与第二接水板222呈角度设置,以形成接水槽223,这样沿着箱体111的第一侧面1111向下流的箱体冷凝水和沿着门体120的第二侧面1201向下流的门体冷凝水会落在第一接水板221和/或第二接水板222上,进而汇集至接水槽223,更好地收集箱体冷凝水和门体冷凝水。
进一步地,第一接水板221具有与水盒本体260相连的第一连接端;第二接水板222具有与第一连接端相对的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相较于第一接水板221和第二接水板222彼此相连的端部在第一方向更靠近箱体111。箱体冷凝水和门体冷凝水会落在第一接水板221和/或第二接水板222上,进而汇集至接水槽223,可更好地收集箱体冷凝水和门体冷凝水。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接水板220包括依次连续连接的第一接水板221、第三接水板、第四接水板和第二接水板222,第三接水板与第四接水板呈角度连接,以形成接水槽223,第三接水板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第一接水板221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第四接水板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第二接水板222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这样箱体冷凝水和门体冷凝水会落在第一接水板221和/或第二接水板222上,在第一接水板221和/或第二接水板222上缓流,进而快速沿着第三接水板或第四接水板向下流,可快速地收集至接水槽223中。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接水板221及第二接水板222均为光滑面,便于门体冷凝水及箱体冷凝水向接水槽223引流。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2和图9,水盒组件200还包括沿第二方向位于接水板220至少一侧的集水件230,其中,第二方向、第一方向和水盒本体260的移动方向两两垂直,以第一方向为上下方向,水盒本体260的移动方向为前后方向进行参照阐述,则第二方向为左右方向。
集水件230具有用于容纳由接水槽223流出流体的集水槽,通过集水件230的集水槽收集由接水槽223流出的流体,即可收集由接水槽223流出的箱体冷凝水和门体冷凝水。另外,请再次参阅图9,集水件230设置在箱体111的下方,还可通过集水件230的集水槽直接收集箱体冷凝水和门体冷凝水。
接水槽223具有供流体流出的末端225;接水槽223的末端225伸入至集水槽内,以使流体能够流入集水槽,由接水槽223流出的箱体冷凝水和门体冷凝水通过接水槽223的末端225流入集水槽内,可更好地收集箱体冷凝水和门体冷凝水。
进一步地,水盒组件200还包括沿第二方向位于接水板220相对两侧的集水件230;接水槽223包括第一接水槽和第二接水槽,第一接水槽和第二接水槽均具有供流体流出的末端225,第一接水槽的末端225伸入位于接水板220一侧的集水件230的集水槽内,第二接水槽的末端225伸入位于接水板220另一侧的集水件230的集水槽内;请再次参阅图12,第一接水槽与第二接水槽彼此相连且呈角度设置。可使接水槽223内收集的门体冷凝水和箱体冷凝水快速地经由第一接水槽或第二接水槽而收集至相邻的集水槽中,冷凝水的收集效率更高。
请再次参阅图9,接水板220的接水槽223的末端225伸入至集水件230内,最好使接水板220的接水槽223朝向集水件230向下倾斜,汇集至接水槽223内的门体冷凝水及箱体冷凝水可更好地从接水板220排至集水件230,收集在集水件230内。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10,并结合参阅图15,集水件230包括第一集水槽231、第二集水槽232及连接件233,第一集水槽231及第二集水槽232通过连接件233连接;连接件233具体为连接板,第一集水槽231、第二集水槽232和连接板可一体成型为集水件230,方便同时抽拉或推进第一集水槽231及第二集水槽232。
请再次参阅图11,并结合参阅图16及图17,位于接水板220左右两侧的两个集水槽分别是第一集水槽231及第二集水槽232,接水槽223左右两侧的末端225分别伸入第一集水槽231及第二集水槽232中。第一集水槽231及第二集水槽232上均设有用于容纳末端225的第一缺口234,接水槽223左右两侧的末端225可伸入对应的第一缺口234中,使汇集至接水槽223内的冷凝水(门体冷凝水及箱体冷凝水)分别流至第一集水槽231及第二集水槽232中,分别收集在第一集水槽231及第二集水槽232中。其中,接水槽223包括角度连接的第一接水槽和第二接水槽,第一接水槽朝向第一集水槽231向下倾斜,第二接水槽朝向第二集水槽232向下倾斜,这样接水槽223内的冷凝水(该冷凝水包括门体冷凝水和箱体冷凝水)可从左侧的第一接水槽快速收集至左侧的第一集水槽231中,还可从右侧的第二接水槽快速收集至右侧的第二集水槽232中。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15,集水件23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集水槽231和第二集水槽232之间的第二缺口235,第二缺口235位于连接件233的上方,第一集水槽231、第二集水槽232和连接件233之间围合形成第二缺口235。请再次参阅图10,第二腔1121与集水件230的第二缺口235连通,请再次参阅图9,当水盒本体260放置在底座112的第二腔1121内时,与水盒本体260连接的把手部250位于第二缺口235内,进而从第二腔1121内抽拉水盒本体260或将水盒本体260推入第二腔1121内的过程中,水盒本体260均会通过第二缺口235,把手部250、接水板220和水盒本体260连接的整体可相对于集水件230单独拆装,不与集水件230一起拆装,更方便水盒本体260的拆装,也更方便对水盒本体260进行水的补加。
值得说明的是,第二缺口235分别与两个第一缺口234连通,不会影响集水件230收集由接水板220流出的冷凝水。
进一步地,把手部250的两端各设有用于防止把手部250横向晃动的第一凸起件253;接水板220的两端各设有用于防止接水板220纵向晃动的第二凸起件224。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10及图11,并结合参阅图14,把手部250的左右两侧面上各设有第一凸起件253,左右两侧的第一凸起件253用于使把手部250限位在集水件230的第一缺口235内,在抽推水盒本体260的过程中,可防止接水板220、把手部250和水盒本体260连接的整体横向晃动,避免把手部250在第二缺口235内晃动而产生异响。接水板220的上端两端各设置一个第二凸起件224,在抽推水盒本体260的过程中,设置的两个第二凸起件224可防止把手部250、接水板220及水盒本体260连接的整体上下晃动。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15,连接件233的背部设置有若干条凸筋236,进而可增强连接件233的强度,防止连接件233断裂。其中,多个凸筋236可交叉间隔设置。
图16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箱体及水盒组件的立体剖示图,图17示出了图16的D处的放大示意图。
请再次参照图9,并结合参照图16及17所示,水盒组件200还包括导流筋210,导流筋210设置在箱体111的开口侧的下沿处,导流筋210包括位于箱体111的底侧下方的第一部分,以及位于箱体111的底侧外的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设有贯穿其的引流孔2131,第二部分具有与箱体111的开口侧表面相接的第一引流面2111,以及与第一引流面2111相连且呈夹角设置的第二引流面2121;箱体111的开口侧表面即为箱体111的第一侧面1111,沿着箱体111的第一侧面1111向下流的箱体冷凝水的一部分会依次沿着第一引流面2111及第二引流面2121向下引流,可引流收集至箱体111下方的接水结构中。沿着箱体111的第一侧面1111向下流的箱体冷凝水的另一部分会沿着箱体111的第一侧面1111流至箱体111底部,且因第一部分位于在箱体111的底侧下方,便于通过第一部分收集这部分箱体冷凝水,利用该导流筋210可更全面地收集箱体冷凝水。
请再次参照图9,并结合参照图18及图19,图18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箱体及水盒组件的侧剖示图,图19示出了图18的E处的放大示意图,第一引流面2111、第二引流面2121和引流孔2131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接水结构的范围内,使得经导流筋210收集的箱体冷凝水可全部流入接水结构中,该接水结构具体包括接水板220和集水件230,接水板220和集水件230均位于底座112的箱底板上方(底座112的箱底板即为箱体110的箱底板),避免出现箱体冷凝水流到箱体110的箱底板的情况。
进一步地,第一引流面2111与第二引流面212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可利用第一引流面2111与第二引流面2121之间的区域收集部分箱体冷凝水。
进一步地,第一引流面2111具有与箱体111的开口侧表面相接的第一边,以及与第二引流面2121相接的第二边;第一边相较于第二边更靠近箱体111的开口。利用第一引流面2111与第二引流面2121之间的区域收集部分箱体冷凝水的同时,还可使箱体冷凝水更好地向下引流。
进一步地,定义经过第二边且垂直于箱体111的开口侧表面的平面为第一虚拟平面;第一引流面2111和第二引流面2121分居第一虚拟平面的两侧。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引流面2111和第二引流面2121分居第一虚拟平面的两侧,使得第一引流面2111和第二引流面2121均大致呈斜向下的状态,便于箱体冷凝水依次沿着第一引流面2111和第二引流面2121引流至接水结构中。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0,导流筋210的第二部分具体包括第一导流板211和第二导流板212,第一引流面2111设置在第一导流板211上,第二引流面2121设置在第二导流板212上,第一导流板211和第二导流板212一体连接形成第一部分,第一导流板211和第二导流板212呈连续设置,且为第一引流面2111和第二导流板212均为斜面,第一引流面2111与箱体111的第一侧面1111之间的夹角小于和第二导流板212与箱体111的第一侧面1111之间的夹角,使得箱体冷凝水沿着第一引流面2111引流的第一引流速度大于沿着第二引流面2121引流的第二引流速度,箱体冷凝水可快速沿着第一引流面2111向下流,然后慢速沿着第二引流面2121向下流,进而收集至接水结构中。
进一步地,第一部分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箱体111上第二安装孔,导流筋210与箱体111借助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连接固定。安装固定时,可将导流筋210的第二部分的第一导流板211贴靠在箱体111的第一侧面1111上,再借助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将导流筋210固定在箱体111上。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20,导流筋210的第一部分具体为排水板213,排水板213与第一导流板211一体连接。排水板213为凹槽结构,便于通过排水板213收集箱体111及导流筋210之间的箱体冷凝水,即收集顺流至箱体111底部的箱体冷凝水。利用该导流筋210,可通过第一导流板211及第二导流板212(导流筋210的第二部分包括第一导流板211及第二导流板212)引流一部分箱体冷凝水至接水结构;还可通过排水板213收集另一部分箱体冷凝水(顺流至箱体111底部的箱体冷凝水),并通过排水板213上的引流孔2131将这部分箱体冷凝水引流至接水结构,可很好地避免箱体冷凝水顺流至箱体110的箱底板处而造成箱体110的箱底板潮湿。
请再次参阅图17和图20,第一安装孔为排水板213上的螺丝孔2132,通过螺钉(该螺钉与螺丝孔2132相匹配)使排水板213与箱体111的底部锁紧连接,便于导流筋210的第一导流板211贴紧靠设在箱体111的第一侧面1111上。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20,导流筋210还包括沿第二方向位于第二部分两端的侧挡板214;第二方向平行于箱体111的开口侧下沿。两端的侧挡板214可防止流到第二部分的箱体冷凝水从第二部分沿第二方向的两端流出,有利于通过第一引流面2111和第二引流面2121引导箱体冷凝水流向接水结构。
图21示出了门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2示出了图21的F处的放大示意图,图23示出了门体的剖视图。
请再次参阅图4、图6及图8,水盒组件200还包括引流板240,引流板240设置于门体120的内侧,引流板240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引流板240的第二端延伸至门体120的内侧底沿处,便于引导门体120内侧的门体冷凝水沿着引流板240向下流。
请参阅图21-23,引流板240上设有位于第一端及第二端之间的引流面,引流面包括多个依次相连且呈弧形的子引流面,相邻的两个子引流面具有相异的弯曲方向,门体冷凝水会沿着门体120的第二侧面1201向下流,再通过引流板240的引流面向下引流,因相邻的两个子引流面具有相异的弯曲方向,引流面上的门体冷凝水在相邻的两个弯曲方向相异的子引流面上进行引流缓冲,门体冷凝水的下落速度减缓,可防止门体冷凝水因下落速度过快而飞溅,且可有效减小门体冷凝水的引流速度,避免引流的门体冷凝水飞溅而无法收集在接水结构中。
接水结构具体包括接水板220和集水件230,接水板220及集水件230均设置在门体120的下方,引流板240的第二端朝向接水结构,可通过接水结构收集沿着引流板240的引流面缓流下来的门体冷凝水。
进一步地,引流板240的第二端延伸至门体120的内侧底沿处并朝向门体120的外侧延伸,以包裹门体120的底侧下沿,从而形成引导流体沿预设路径流动的引流面,可更好地使沿着门体120的第二侧面1201向下流的门体冷凝水沿着引流面向下流,更好地引导门体冷凝水向下流。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21-23所示,引流板240的引流面包括依次连续设置的第一凸面241、凹面243及第二凸面242,凹面243上形成有缓冲槽244;第一凸面241及凹面243、凹面243及第二凸面242均可连接形成相邻的两个弯曲方向相异的子引流面,进而可减小门体冷凝水的引流速度,门体冷凝水往下流的过程中,首先通过第一凸面241引流,然后借助于凹面243的缓冲作用,并在缓冲槽244内缓冲,可降低门体冷凝水的引流速度,接着通过第二凸面242的引流作用,使得门体冷凝水以较低的速度引流并收集在接水结构中。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并结合参阅图22,引流板240的第二端包括沿门体120的底侧向外延伸的分叉部247,以及朝远离门体120底侧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245;延伸部245与分叉部247之间界定出一容纳部,门体120的底侧形成有一与容纳部适配的配合部1202。该配合部1202为门体120的底板的延伸段,将配合部1202适配于容纳部内,可更好地利用该容纳部包收门体120的底板,避免门体冷凝水沿着引流板240的引流面流向门体120的底侧,进而避免出现门体120内部潮湿的情况;另一方面,且因延伸部245朝远离门体120底侧的方向延伸,更有利于引导沿着门体120的第二侧面1201向下流的门体冷凝水沿着第二端的延伸部245向下引流。
本具体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23,第二端的延伸部245上设有缓冲副槽246,沿着引流板240引流的门体冷凝水经过第二凸面242引流后,可在缓冲副槽246中略作缓冲,进一步降低这部分门体冷凝水的引流速度,再通过延伸部245引流而收集至接水结构中。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照图6及图23,水盒组件200还包括设置于门体120底侧的第一挡板121,第一挡板121与门体120的底侧之间形成中转接水槽122,引流板240的延伸部245相对中转接水槽122的槽口设置,中转接水槽122用于接收并暂存脱离于引流板240的门体冷凝水。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挡板121与门体120的底板呈锐角连接,门体冷凝水经引流板240引流后,门体冷凝水的一部分会以较低的速度引流至中转接水槽122中,再经中转接水槽122暂存并引流,进而收集至接水结构中。请再次参阅图6及图8,尤其是在门体120打开或关闭过程中,门体120后侧的门体冷凝水的一部分会经引流板240直接引流,门体冷凝水的另一部分经引流板240引流后,则经中转接水槽122暂存并引流,最后这两部分门体冷凝水都会收集到接水结构中。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6及图8,引流板240的延伸部245的底端相较于第一挡板121的顶端在第一方向上更靠近门体120,其中,第一方向平行于门体120,且第一方向与门体120的内侧底沿相垂直,以第一方向为上下方向进行参照阐述,引流板240的延伸部245的底端位于第一挡板121的顶端的上方,这样在门体120打开或关闭过程中,经引流板240引流的门体冷凝水可更好地引流至中转接水槽122,进而可收集到接水结构中。
进一步地,引流板240的第一端朝向门体120的内侧向上延伸并固定于门体120。引流板240属于门体120的门内板沿第一方向的延伸部分,这样可更好地将沿着门体120的第二侧面1201向下流的门体冷凝水过渡至引流板240,以便通过引流板240的引流面将这部分门体冷凝水向下引流至接水结构中。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的烹饪设备10包括箱体110和门体120,还包括上述的水盒组件200。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烹饪设备10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接水结构(接水结构包括接水板220和集水件230)收集箱体冷凝水的过程如下:
箱体111上的箱体冷凝水会沿着箱体111的第一侧面1111向下流,可引流至导流筋210上,箱体冷凝水可通过第一引流面2111及第二引流面2121依次引流,箱体冷凝水的一部分会渗透进入导流筋210与箱体111的底部之间,可通过排水板213收集渗透进入导流筋210与箱体111的底部的箱体冷凝水,进而通过排水板213的引流孔2131排出;经导流筋210引流的箱体冷凝水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接水板220用于接收脱离于导流筋210的箱体冷凝水的第一部分,箱体冷凝水的第一部分会沿着接水板220的第一接水板221(经导流筋210的引流孔2131引流的箱体冷凝水会引流至第一接水板221上)及第二接水板221(经第二引流面2121引流的箱体冷凝水会引流至第二接水板222上)滑落至接水板220的接水槽223上,再经由接水槽223分别引流至集水件230的第一集水槽231及第二集水槽232中,箱体冷凝水的第二部分会直接流入集水件230的第一集水槽231及第二集水槽232中;总的来说,箱体冷凝水经由导流筋210引流,该箱体冷凝水的第一部分引流至接水板220,因接水板220的接水槽223的末端225伸入集水件230的集水槽中,可将这部分箱体冷凝水引流至集水件230的集水槽中,该箱体冷凝水的第二部分直接引流至集水件230的集水槽中,可使箱体冷凝水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都收集在集水件230的集水槽中;可更全面地避免箱体冷凝水渗透到箱体110底部而造成箱体110底部潮湿,也可避免冷凝水滴落到橱柜台面上而导致出现损坏橱柜的情况。
通过接水结构收集门体冷凝水的过程如下:
门体120上的门体冷凝水会沿着门体120的第二侧面1201向下流,引流板240设置在门体120内侧,通过引流板240上的引流面引流,并通过引流面的凹面243缓冲而减小门体冷凝水的引流速度,避免门体冷凝水溅起乱飞而导致无法完全引流至第一集水槽231、第二集水槽232及接水板220上。门体冷凝水的第一部分会直接落在接水板220或集水件230上(落在接水板220上的门体冷凝水的引流过程参照落在接水板220上的箱体冷凝水的引流过程),门体冷凝水的第二部分会经由中转接水槽122中转,再引流至接水板220或集水件230,最后都收集在集水件230的第一集水槽231及第二集水槽232中。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烹饪设备的水盒组件,所述烹饪设备(10)包括沿第一方向层叠布置的箱体(111)和底座(112),所述底座(112)位于所述箱体(111)下侧,所述箱体(111)和所述底座(112)的同一侧均设有开口,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箱体(111)设有开口的一侧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盒组件(200)包括:
水盒本体(260),安装于所述底座(112),且被配置为可操作地通过所述底座(112)的开口推入或退出所述底座(112);
把手部(250),连接于所述水盒本体(260)的第一侧;以及
接水板(220),设置于所述把手部(250)的上侧且位于所述箱体(111)的下方,所述接水板(220)上设有用于接收流体的接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烹饪设备的水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部被构造为形成于所述接水板(220)上的接水槽(2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烹饪设备的水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槽(223)沿所述第一方向纵长地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水盒本体(260)的移动方向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烹饪设备的水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盒组件(200)还包括沿第二方向位于所述接水板(220)至少一侧的集水件(230);
所述集水件(230)具有用于容纳由所述接水槽(223)流出流体的集水槽;
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水盒本体(260)的移动方向两两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烹饪设备的水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槽(223)具有供流体流出的末端(225);
所述接水槽(223)的末端(225)伸入至所述集水槽内,以使流体能够流入所述集水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烹饪设备的水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盒组件(200)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所述接水板(220)相对两侧的集水件(230);
所述接水槽(223)包括第一接水槽和第二接水槽,所述第一接水槽和所述第二接水槽均具有供流体流出的末端(225),所述第一接水槽的末端(225)伸入位于所述接水板(220)一侧的所述集水件(230)的集水槽内,所述第二接水槽的末端(225)伸入位于所述接水板(220)另一侧的所述集水件(230)的集水槽内;
其中,所述第一接水槽与所述第二接水槽彼此相连且呈角度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烹饪设备的水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板(220)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一接水板(221)和第二接水板(222);
所述接水部形成于所述第一接水板(221)和所述第二接水板(222)的连接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烹饪设备的水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水板(221)与所述第二接水板(222)呈角度设置,以形成所述接水槽(22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烹饪设备的水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水板(221)具有与所述水盒本体(260)相连的第一连接端;
所述第二接水板(222)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对的第二连接端;
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较于所述第一接水板(221)和所述第二接水板(222)彼此相连的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更靠近所述箱体(111)。
10.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11)和门体,还包括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烹饪设备(10)的水盒组件(200)。
CN202110751532.9A 2021-07-02 2021-07-02 用于烹饪设备的水盒组件及烹饪设备 Active CN1134559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51532.9A CN113455926B (zh) 2021-07-02 2021-07-02 用于烹饪设备的水盒组件及烹饪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51532.9A CN113455926B (zh) 2021-07-02 2021-07-02 用于烹饪设备的水盒组件及烹饪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5926A true CN113455926A (zh) 2021-10-01
CN113455926B CN113455926B (zh) 2023-05-30

Family

ID=77877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51532.9A Active CN113455926B (zh) 2021-07-02 2021-07-02 用于烹饪设备的水盒组件及烹饪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55926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112339A (ko) * 2009-04-09 2010-10-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조리기기 및 스팀조리기기
CN205286007U (zh) * 2015-12-25 2016-06-08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电烹饪器具
CN205327636U (zh) * 2015-12-31 2016-06-22 立华新进印刷包装(遂宁)有限公司 一种能防止手机晃动的包装盒
CN107898302A (zh) * 2017-11-29 2018-04-13 杭州德意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电蒸箱
CN209003540U (zh) * 2017-11-21 2019-06-21 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浮子及其改良的电蒸炉
CN110353489A (zh) * 2019-07-25 2019-10-22 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带水盒组件的烹饪电器
CN209712624U (zh) * 2019-01-31 2019-12-03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烤箱
CN210740470U (zh) * 2019-09-27 2020-06-12 上海纯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炉的接水槽结构
CN210784005U (zh) * 2019-06-10 2020-06-19 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加热烹饪电器的冷凝水回收装置
CN212409185U (zh) * 2020-07-03 2021-01-26 佛山市皇特倍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收集冰柜蒸发器冷凝水的接水槽
CN212729249U (zh) * 2020-06-10 2021-03-19 佛山市顺德区易美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激光电视柜
CN212968806U (zh) * 2020-08-31 2021-04-13 深圳市华诚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抽屉式开关柜
JP2021063621A (ja) * 2019-10-16 2021-04-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112339A (ko) * 2009-04-09 2010-10-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조리기기 및 스팀조리기기
CN205286007U (zh) * 2015-12-25 2016-06-08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电烹饪器具
CN205327636U (zh) * 2015-12-31 2016-06-22 立华新进印刷包装(遂宁)有限公司 一种能防止手机晃动的包装盒
CN209003540U (zh) * 2017-11-21 2019-06-21 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浮子及其改良的电蒸炉
CN107898302A (zh) * 2017-11-29 2018-04-13 杭州德意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电蒸箱
CN209712624U (zh) * 2019-01-31 2019-12-03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烤箱
CN210784005U (zh) * 2019-06-10 2020-06-19 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加热烹饪电器的冷凝水回收装置
CN110353489A (zh) * 2019-07-25 2019-10-22 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带水盒组件的烹饪电器
CN210740470U (zh) * 2019-09-27 2020-06-12 上海纯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炉的接水槽结构
JP2021063621A (ja) * 2019-10-16 2021-04-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CN212729249U (zh) * 2020-06-10 2021-03-19 佛山市顺德区易美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激光电视柜
CN212409185U (zh) * 2020-07-03 2021-01-26 佛山市皇特倍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收集冰柜蒸发器冷凝水的接水槽
CN212968806U (zh) * 2020-08-31 2021-04-13 深圳市华诚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抽屉式开关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5926B (zh) 2023-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779915B2 (ja) ナイフ立て
CN113558464B (zh) 用于烹饪设备的引流结构及烹饪设备
JP3828607B2 (ja) 貯氷庫付き製氷機のスコップ収納機構
MXPA06009188A (es) Receptaculo de refrigerador.
US20080302397A1 (en) Device For Cutlery Stacking in Dishwashers
CN210784005U (zh) 一种蒸汽加热烹饪电器的冷凝水回收装置
CN113455926A (zh) 用于烹饪设备的水盒组件及烹饪设备
EP3812673A1 (en) Refrigerator
CN215820613U (zh) 用于烹饪设备的导流结构及烹饪设备
CN108779922A (zh) 用于将烹饪室闭锁的具有冷凝液收集装置的门以及烹饪用具
JP5287311B2 (ja) 蒸気発生機能付き加熱調理器
US1597565A (en) Umbrella back
CN210158500U (zh) 一种排渣结构及多士炉
JP2636292B2 (ja) 流し台
EP3611449B1 (de) Haushaltskältegerät mit spezifischem isolationsteil an einer lebensmittel-aufnahmeschale
CN105571247B (zh) 用于冰箱的门以及冰箱
CN214341859U (zh) 烤串安装座及包含其的烧烤炉
JP2010252907A (ja) 包丁保持具
CN216534987U (zh) 一种用于烹饪设备的水盘稳固装配结构
CN211484237U (zh) 一种刀座和厨具
JP5799202B2 (ja) 蒸気発生機能付き加熱調理器
CN216907655U (zh) 物料盛放件和烹饪器具
JP3834242B2 (ja) 断熱箱体の断熱体配設構造
CN219206662U (zh) 一种具有可拆手柄的炸篮及空气炸锅
CN213786948U (zh) 食物料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