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4917B - 信道误码监控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道误码监控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54917B
CN113454917B CN201980092005.2A CN201980092005A CN113454917B CN 113454917 B CN113454917 B CN 113454917B CN 201980092005 A CN201980092005 A CN 201980092005A CN 113454917 B CN113454917 B CN 1134549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tream
time window
decoding
error code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200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54917A (zh
Inventor
王文昌
丁涛
雷李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4549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49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549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49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60Receiv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误码监控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端从信道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待译码数据流;所述接收端对所述待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译码,得到第一译码数据流;所述接收端对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进行解交织、信源译码以及反解交织处理,得到第二译码数据流;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误码监控。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准确监测到信道误码波动。

Description

信道误码监控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道误码监控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业务迅速扩展,省际、省内骨干网和城域网等层面都面临着不断增加的带宽需求,整个网络中的存量关键相干光模块快速增长。其中,相干光模块为采用相干接收和数字信号处理等技术进行传输的光模块。
骨干网和城域网在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为信道误码波动。目前监控信道误码的方式主要为:发送端对业务数据流进行信源编码、交织、信道编码,然后调制到信道上发送给接收端;接收端从信道接收到业务数据流后,进行解调、信道译码以及解交织得到译码比特流,同时该译码比特流通过信源译码(例如,前向纠错译码)可以得到原始数据流,将该原始数据流与译码比特流进行比较,可以实时监控误码波动。
然而,现有的信道译码监控方案并不能完全表征实际信道特征的变化,无法准确反映信道误码波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误码监控方法及装置,以准确反映信道误码波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误码监控方法,包括:
接收端从信道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待译码数据流;该待译码数据流为发送端对原始数据流进行信源编码、交织以及信道编码得到的、且经过信道传输的数据流;
所述接收端对所述待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译码,得到第一译码数据流,该第一译码数据流可以表征实际信道特征的变化;
所述接收端对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进行解交织、信源译码以及反解交织处理,得到第二译码数据流;在信源译码后得到的数据流与原始数据流一致,通过增加反交织处理,得到第二译码数据流,该第二译码数据流中的数据流顺序与信道数据流顺序一致;
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误码监控,由于该第一译码数据流为进行信道译码得到的、且受实际信道特征的变化影响的数据流,因此,该误码监控结果能够准确反映信道的误码波动。
通过把误码统计数据流调整到和信道数据流完全对应,可以实时在线监测信道误码波动,在检测到误码波动较大时,可以进行系统优化设置,比如增加交织器的长度,增加系统稳定性等。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误码监控,包括:
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获取连续的时间窗中每个所述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
所述接收端对各所述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进行存储。
通过时间窗的方式来进行误码统计,从而能够获取误码随时间的变化,对误码监控提供了有效的监控数据,从而获取一段时间内的误码波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获取连续的时间窗中每个所述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包括:
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获取连续设置且不重叠的时间窗中的每个所述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该时间窗为定窗,多个时间窗连续设置且不重叠,即多个时间窗在时间上相邻通过定窗来获取误码信息,接收端处理量、处理复杂度低,对接收端的要求较低,接收端能够快速直接的获取误码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获取连续的时间窗中每个所述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包括:
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获取时间窗组中的每个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所述时间窗组的数量为至少2个;
其中,所述时间窗组包括连续设置且不重叠的时间窗,N-1个第二时间窗组中的第M位时间窗与第一时间窗组中的第M位时间窗至少部分重叠设置,各所述第二时间窗组不同,所述M的取值为1,2……P,其中P为每个时间窗组中的时间窗的总数,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通过滑窗方式进行统计,在时间粒度上,能够统计更细节的误码波动情况,统计的误码波动也更加精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收端对各所述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进行存储,包括:
所述接收端在第一缓存写满时将误码信息写入第二缓存中并将所述第一缓存已存储的误码信息上报至统计设备;
所述接收端在所述第二缓存写满时将误码信息写入第一缓存中并将所述第二缓存已存储的误码信息上报至统计设备。
通过第一缓存和第二缓存交替存储的方式进行存储和误码信息上报,在保证统计设备可以连续快速的获取误码信息,且节省缓存空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每个所述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为第一译码数据流中的位于第一位置的第一数量的比特与第二译码数据流中位于第二位置的第二数量的比特中不同比特的数量,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第二数量相等,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误码监控之前,还包括:
所述接收端对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进行硬判决处理,得到硬判决处理后的第一译码数据流;在一些译码方式中,对待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译码,可以直接得到0或1,而在另一些译码方式中,对待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译码,得到的不是0或1,而是例如模拟量等软信息,对该软信息进行硬判决,例如大于门限则输出1,否则输出0;
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误码监控,包括:
所述接收端根据硬判决处理后的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误码监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信源译码为基于前向纠错译码实现的译码。该信源编码和信源译码可以为基于前向纠错码实现的编译码。在信源编码过程中,可以在传输数据流中增加冗余纠错码,接收端在进行信源译码时,对接收的码元进行校验,一旦发现码元之间的规则受到破坏,便可通过原有的规则来纠正误码。在系统误码率不超过系统纠错能力时,信源译码通过纠错码恢复出的数据流与原始数据流一致。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误码监控装置,所述信道误码监控装置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以控制执行如下操作:
从信道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待译码数据流;
对所述待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译码,得到第一译码数据流;
对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进行解交织、信源译码以及反解交织处理,得到第二译码数据流;
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误码监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获取连续的时间窗中每个所述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
对各所述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进行存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获取连续设置且不重叠的时间窗中的每个所述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获取时间窗组中的每个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所述时间窗组的数量为至少2个;
其中,所述时间窗组包括连续设置且不重叠的时间窗,N-1个第二时间窗组中的第M位时间窗与第一时间窗组中的第M位时间窗至少部分重叠设置,各所述第二时间窗组不同,所述M的取值为1,2……P,其中P为每个时间窗组中的时间窗的总数,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在第一缓存写满时将误码信息写入第二缓存中并将所述第一缓存已存储的误码信息上报至统计设备;
在所述第二缓存写满时将误码信息写入第一缓存中并将所述第二缓存已存储的误码信息上报至统计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每个所述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为第一译码数据流中的位于第一位置的第一数量的比特与第二译码数据流中位于第二位置的第二数量的比特中不同比特的数量,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第二数量相等,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在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误码监控之前,对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进行硬判决处理,得到硬判决处理后的第一译码数据流;
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根据硬判决处理后的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误码监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信源译码为基于前向纠错译码实现的译码。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误码监控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从信道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待译码数据流;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待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译码,得到第一译码数据流;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对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进行解交织、信源译码以及反解交织处理,得到第二译码数据流;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误码监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获取连续的时间窗中每个所述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
对各所述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进行存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获取连续设置且不重叠的时间窗中的每个所述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获取时间窗组中的每个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所述时间窗组的数量为至少2个;
其中,所述时间窗组包括连续设置且不重叠的时间窗,N-1个第二时间窗组中的第M位时间窗与第一时间窗组中的第M位时间窗至少部分重叠设置,各所述第二时间窗组不同,所述M的取值为1,2……P,其中P为每个时间窗组中的时间窗的总数,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在第一缓存写满时将误码信息写入第二缓存中并将所述第一缓存已存储的误码信息上报至统计设备;
在所述第二缓存写满时将误码信息写入第一缓存中并将所述第二缓存已存储的误码信息上报至统计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每个所述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为第一译码数据流中的位于第一位置的第一数量的比特与第二译码数据流中位于第二位置的第二数量的比特中不同比特的数量,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第二数量相等,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误码监控之前,
对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进行硬判决处理,得到硬判决处理后的第一译码数据流;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硬判决处理后的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误码监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信源译码为基于前向纠错译码实现的译码。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通信设备执行如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误码监控方法及装置,通过接收端从信道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待译码数据流,对所述待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译码,得到第一译码数据流,该第一译码数据流可以表征实际信道特征的变化,对第一译码数据流进行解交织处理,通过纠错码对解交织处理后的数据流进行恢复处理,对恢复处理后的数据流进行反解交织处理,得到第二译码数据流,第一译码数据流与第二译码数据流中的数据流的顺序均与信道数据流中的数据流的顺序相同,根据第一译码数据流和第二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误码监控,可以准确监测到信道误码波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信道传输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误码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信道传输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误码的交织处理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误码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误码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定窗统计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滑窗统计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误码波动曲线比对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误码装置的结构图;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误码监控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架构的示意图。该图1示出了相干光模块应用于骨干和城域网络的一种网络架构。该网络架构可以包括接入网、城域网、骨干网以及应用层。其中,接入网主要由数字用户线路接入复用器(Digital Subscriber Line AccessMultiplexer,DSLAM)、交换机等设备组成,提供家庭、企业用户接入。城域网是一个在城市范围内所建立的计算机通信网,该计算机通信网为可提供丰富业务和支持多种通信协议的公用网。骨干网(Backbone Network)是用来连接多个区域或地区的高速网络,该骨干网可以包括城域骨干网和/或长途骨干网,应用层可以提供互联网业务,例如提供互联网协议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IP)业务、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等。
其中,城域网位于骨干网与接入网的交汇处,各种业务和各种协议都在此汇聚、分流和进出骨干网。该城域网可通过宽带业务网关(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BNG)接入骨干网,该BNG例如可以为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BRAS)、服务商边缘路由器(Provider Edge,PE)等。可选地,图1中的各接入点用于接收数据,各汇聚点用于将接入点接收到的数据发送出去。
如图1所示的骨干网和城域网,可以为基于多业务光传输网络(Multi-Service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MS-OTN)实现的网络,该光传输网络例如可以为采用相干光模块的网络。骨干网和城域网在传输过程中的处理过程可如图2所示。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信道传输流程图。如图2所示,发送端首先对信源进行信源编码,然后依次交织,信道编码,发端预处理,最后通过调制器上光口输出;接收端首先进行解调,然后依次进行收端均衡处理,信道译码,解交织,最后信源译码恢复出数据,并将该恢复出的数据传输给信宿。其中,信宿是相对于信源而言的,信源是信息的发源地,信宿是传输信息的归宿,其作用是将信源译码恢复出的数据转换成相应的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信源编码和信源译码可以为基于前向纠错码实现的编译码。前向纠错码(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用于增加数据通信的可信度。前向纠错编码主要通过在传输数据流中附加冗余纠错码,该附加的码元与数据流中的信息码元之间以预设的确定的规则相关联。因此,在信源编码过程中,可以在传输数据流中增加冗余纠错码。
接收端在进行信源译码时,按照这种规则对接收的码元进行校验,一旦发现码元之间的规则受到破坏,便可通过原有的规则来纠正误码,以降低接收信号的误码率(BitError Rate,BER)。
针对图1所述的骨干网和城域网,在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为信道误码波动,特别是短时间的爆发(burst)误码。例如某一通信链路FEC纠前能力为3E-2(3*10-2),而实际系统会预留部分工程裕量,工作在1E-2纠前误码下,但某一短时刻突发5E-2纠前误码很有可能会导致系统崩溃,导致业务中断,但对于客户层面来看误码率并没有超过系统容限。Burst误码的根因有多样的:器件老化,时钟抖动,信道特性快速变化等。其中,信道特性主要包括偏振旋转(State of Polarization,SOP)、差分群延时(Differential GroupDelay,DGD)、以及偏振相关损耗(Polarization Dependent Loss,PDL)。
上述图2实施例仅为示意性的场景,本实施例不仅可以应用于上述图2所示的骨干和城域网络的场景中,还可以应用到其它场景中。例如,还可以应用到终端与网络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
其中,网络设备是一种将终端接入到无线网络的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中的基站(NodeB,简称N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Node B,简称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未来5G网络中NR制式的网络侧设备(例如基站)或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网络设备等,在此并不限定。
该终端也可以称为终端设备,该终端可以是无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其他业务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
对于本实施例所能够应用到的其它场景,此处不做特别赘述,只要发送端和接收端通过信道进行数据传输的场景,都可以应用到本申请实施例中。
基于将解交织得到的译码比特流与信源译码得到的比特流进行比较来表征信道误码,并不能完全表征实际信道特征的变化,无法准确反映信道误码波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误码监控方法,以准确表征信道特征的变化。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误码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信道传输流程图。如图3和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S301、接收端从信道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待译码数据流。
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数据流时,发送端对原始数据流进行信源编码、交织以及信道编码,得到编码后数据流,该编码后数据流经过信道传输后,该接收端从信道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待译码数据流。即该待译码数据流为所述发送端对原始数据流进行信源编码、交织以及信道编码得到的、且经过信道传输的数据流。发送端还可进行其它处理,本实施例此处不做特别限制。
其中,信源编码可以提高通信有效性和传输可靠性。通常通过压缩信源的冗余度来实现通信有效性。例如,可以压缩信源的平均比特数或信源的码率来实现。可靠性可以通过增加校验码或纠错码等来实现,来提高纠错能力。
信道编码可以对抗信道中的噪音和衰减等。本实施例所采用的信道编码可以为线性分组编码、循环控制编码、卷积码、Polar码等,本实施例对信道编码的实现方式不做特别限制。
交织是一种实现最大限度的改变信息结构而不改变信息内容的处理,主要用于打散输入的数据流,将信道传输过程中所突发产生集中的错误最大限度的分散化。解交织为交织的逆过程,即将打散的数据流恢复为打散前的状态。交织可以发生在信源编码后,也可以发生在信道编码后,本实施例对交织的发生时序不做特别限制。
可选地,接收端还可以对信道编码后得到的编码后数据流进行发端预处理,本实施例对发端预处理的实现方式不做特别限制,接收端能够采取对应的收端均衡处理即可。通过发端预处理和收端均衡处理,可以消除或减弱宽带通信时的多径时延带来的串扰问题。
在信道编码完成后,对编码后数据流进行调制,在调制完成后通过信道传输至接收端。接收端从信道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待译码数据流。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该接收端或发送端可以为图1所示的骨干网设备或城域网设备。例如,该发送端为城域网设备,则接收端为骨干网设备;或者,该发送端为骨干网设备,接收端为城域网设备。本实施例对接收端和发送端不做特别限制。
S302、所述接收端对所述待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译码,得到第一译码数据流。
由于发送端在发送数据流之前,需要经过信道编码处理,因此,在接收端需要进行相应的信道译码来恢复原来的数据流。在信道译码过程中,可采用译码准则来进行译码,该译码准则例如可以为最小错误概率译码准则、最大似然译码准则等,本实施例对译码准则的实现方式不做特别限制。本实施例对该译码准则所采用的译码方法不做特别限制。
接收端对该待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译码,得到第一译码数据流。由于该第一译码数据流是对待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译码得到的数据流,因此,该第一译码数据流可以表征实际信道特征的变化。
该第一译码数据流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误码统计的取点,该第一译码数据流对应于信道译码之后、解交织之前,使得该第一译码数据流中的数据顺序与信道数据流的数据顺序一致。
S303、所述接收端对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进行解交织、信源译码以及反解交织处理,得到第二译码数据流。
在得到第一译码数据流后,由于在信源编码后进行了交织处理,所以在信源译码之前,先进行解交织,在解交织完成后进行信源译码,其中,信源译码为信源编码的逆变换,在信源译码过程中,可以通过纠错码来进行译码。其中,在系统误码率不超过系统纠错能力时,信源译码通过纠错码恢复出的数据流与原始数据流一致。
为了保证信源译码后的数据流能够与第一译码数据流完全对应,本实施例在信源译码后增加反交织处理,即依次对该第一译码数据流进行解交织、信源译码以及反解交织,得到第二译码数据流,该第二译码数据流中的数据流顺序与信道数据流顺序一致。
其中,反解交织主要目的是把信源译码后的数据流顺序调整到和信道数据流完全对应,该反解交织的功能和发送端的交织功能完全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该交织可以为分组交织、螺旋交织、奇偶交织、随机交织、对角交织等,本实施例对交织不做特别限制。解交织的过程与交织类似,方向相反。
可选地,本实施例以对角交织为例来进行说明。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误码的交织处理流程图。如图5所示,对角交织是按行写入,然后从第一行的第一个元素开始以对角方式读出。交织前数据流中数据的顺序为a11、a12、a13、a14、a21、a22、a23、a24、a31、a32、a33、a34、a41、a42、a43、a44。交织后信道数据流中数据的顺序为a11、a22、a33、a44、a21、a32、a43、a14、a31、a42、a13、a24、a41、a12、a23、a34。
由图5可知,第一待译码数据流中数据的顺序与第二待译码数据流中数据的顺序相同,均为交织后信道数据流中数据的顺序。
可选地,在一些译码方式中,对待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译码,可以直接得到0或1,而在另一些译码方式中,对待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译码,得到的不是0或1,而是例如模拟量等软信息,对该软信息进行硬判决,例如大于门限则输出1,否则输出0。
S304、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误码监控。
其中,在系统误码率不超过系统纠错能力时,信源译码通过纠错码恢复出的数据流与原始数据流一致。例如,该信源译码可以为基于前向纠错译码实现的译码。对于基于前向纠错码的编译码的实现方式,本实施例此处不做特别赘述。因此,在不超过系统纠错能力时,通过纠错码对解交织处理后的数据流进行恢复处理,恢复得到的数据流与原始数据流一致,对该恢复处理得到的数据流进行反解交织处理,得到第二译码数据流。
将第一译码数据流和第二译码数据流进行比较,可以得到信道误码监控结果。因为,该第一译码数据流为进行信道译码得到的、且受实际信道特征的变化影响的数据流,因此,该误码监控结果能够准确反映信道的误码波动。接收端可以对信道误码监控结果进行存储,然后上报给统计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误码监控方法,通过接收端从信道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待译码数据流,对所述待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译码,得到第一译码数据流,该第一译码数据流可以表征实际信道特征的变化,对第一译码数据流进行解交织处理,通过纠错码对解交织处理后的数据流进行恢复处理,对恢复处理后的数据流进行反解交织处理,得到第二译码数据流,第一译码数据流与第二译码数据流中的数据流的顺序均与信道数据流中的数据流的顺序相同,根据第一译码数据流和第二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误码监控,可以准确监测到信道误码波动。
可选地,为实现信道误码的连续统计上报,可以采用乒乓存储器的结构,即存在两个存储器,可以对两个存储器进行交替存储。该乒乓存储器的结构例如可以为乒乓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的结构。在存储过程中,同时对一个存储器写误码率,将另外一个存储器中已存入统计好的误码率上报给统计设备,交替存取,保证系统统计所有误码率都能连续上报给统计设备。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误码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误码统计结束后,在对第一存储器写入误码信息时,统计设备从第二存储器中读取误码信息,当第一存储器写满后,再对第二存储器写入误码信息,统计设备从第一存储器中读取误码信息,由此交替存取,保证统计设备可以连续获取误码信息。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误码统计基于设定时间窗,在预设的时间窗内对误码进行计数。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误码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S701、接收端从信道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待译码数据流;
S702、所述接收端对所述待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译码,得到第一译码数据流;
S703、所述接收端对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进行解交织、信源译码以及反解交织处理,得到第二译码数据流;
S704、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获取连续的时间窗中每个所述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
S705、所述接收端对各所述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进行存储。
其中,S701至S703与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S301至S303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对每个时间窗内的数据流的长度不做特别限制,时间窗的长度可以根据传输带宽设定。例如,传输带宽与时间窗的长度可以为负相关的关系。
每个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可以为该时间窗对应的误码率,也可以为该时间窗对应的误码数,本实施例对误码信息的实现方式不做特别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为第一译码数据流中的位于第一位置的第一数量的比特与第二译码数据流中位于第二位置的第二数量的比特中不同比特的数量,第一数量与第二数量相等,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相同。
例如,每个时间窗对应128个比特,则每个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为第一译码数据流中的128个比特与第二译码数据流中的128个比特进行比较,在相同的位置上确定不同比特的数量。例如,第一个时间窗中第一译码数据流的第5位的比特为0,第二译码数据流的第5位的比特为1,则认为第5位上的比特不同,从而基于此确定时间窗中不同比特的数量。例如,第一个时间窗中不同比特的数量为2,第二个时间窗中不同比特的数量为1,第三个时间窗中不同比特的数量为3等等。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可以采用定窗统计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滑窗统计的方式来进行统计,下面结合图8和图9举例进行说明。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定窗统计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时间窗为定窗,多个时间窗连续设置且不重叠,即多个时间窗在时间上相邻。接收端根据第一译码数据流和第二译码数据流,获取连续设置且不重叠的时间窗中的每个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每个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的获取方式,可参见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此处不做特别赘述。本实施例通过定窗来获取误码信息,接收端处理量、处理复杂度低,对接收端的要求较低,接收端能够快速直接的获取误码信息。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滑窗统计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滑窗是指窗与窗之间存在时间的重叠。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多个时间窗组,每个时间窗组的实现方式相同,所不同的是每个时间窗组开始误码统计的时间不同。
其中,时间窗组包括连续设置且不重叠的时间窗,N-1个第二时间窗组中的第M位时间窗与第一时间窗组中的第M位时间窗至少部分重叠设置,各第二时间窗组不同,M的取值为1,2……P,其中P为每个时间窗组中的时间窗的总数。
以图9所示为例,包括两个时间窗组,时间窗组2中的第M位时间窗以及时间窗组3中的第M位时间窗均与时间窗组1中的第M位时间窗至少部分重叠设置,且时间窗组2与时间窗组3不同。
其中,不同时间窗之间的重叠部分的长度可以根据传输带宽和窗长灵活设置,本实施例此处不做特别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窗长设定越小越能检测到信道误码的细节变化。
同时,采用滑窗方式进行统计,能够统计更细节的误码波动情况。例如,误码信息1A对应的统计出的误码数为2,误码信息2A对应的统计出的误码数为3,误码信息1B对应的统计出的误码数为0,误码信息2B对应统计出的误码数为4,则可以确定误码信息1A对应的误码发生在窗首,误码信息2A对应的误码发生在窗尾,从而更精确的确定误码的发生时间,对于其它可能的实现方式,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时间窗的方式来进行误码统计,从而能够获取误码随时间的变化,对误码监控提供了有效的监控数据,从而获取一段时间内的误码波动。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误码波动曲线比对图。在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给出了两个不同网络系统实测的误码波动曲线。在本实施例中,以定窗为例进行说明,定窗时间为1微秒(us)。横轴表示连续误码的统计次数,纵轴表示每次误码的误码率(Bit ErrorRate,BER)。其中,系统一实线对应的平均纠前误码率为0.80E-2,系统二虚线对应的平均纠前误码率为0.93E-2,从长期纠前误码上看系统一纠前误码较低,系统裕量较大,但从实测的误码波动看会零星出现Burst误码,因此,实际上系统一的信道稳定性不如系统二的信道稳定性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把误码统计数据流调整到和信道数据流完全对应,可以实时在线监测信道误码波动,在检测到误码波动较大时,可以进行系统优化设置,比如增加交织器的长度,增加系统稳定性等,本实施例对具体的优化措施不做特别限制。
同时,在检测到误码波动较大时,可以协助网上问题定位,如上述系统一的burst误码持续时间较短,并且出现具有长期周期性,可以定位出问题根因:此系统有一段光纤铺设在铁轨旁边,列车经过会引起光纤震动,对应到SOP突变,进而影响系统的纠前误码率。通过监测信道误码波动,有助于定位出问题根因。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误码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信道误码监控装置110包括:
接收模块1101,用于从信道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待译码数据流;
处理模块1102,用于对所述待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译码,得到第一译码数据流;
所述处理模块1102,还用于对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进行解交织、信源译码以及反解交织处理,得到第二译码数据流;
所述处理模块110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误码监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11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获取连续的时间窗中每个所述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
对各所述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进行存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11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获取连续设置且不重叠的时间窗中的每个所述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11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获取时间窗组中的每个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所述时间窗组的数量为至少2个;
其中,所述时间窗组包括连续设置且不重叠的时间窗,N-1个第二时间窗组中的第M位时间窗与第一时间窗组中的第M位时间窗至少部分重叠设置,各所述第二时间窗组不同,所述M的取值为1,2……P,其中P为每个时间窗组中的时间窗的总数,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1102具体用于:
在第一缓存写满时将误码信息写入第二缓存中并将所述第一缓存已存储的误码信息上报至统计设备;
在所述第二缓存写满时将误码信息写入第一缓存中并将所述第二缓存已存储的误码信息上报至统计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每个所述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为第一译码数据流中的位于第一位置的第一数量的比特与第二译码数据流中位于第二位置的第二数量的比特中不同比特的数量,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第二数量相等,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1102还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误码监控之前,
对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进行硬判决处理,得到硬判决处理后的第一译码数据流;
所述处理模块1102具体用于:根据硬判决处理后的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误码监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信源译码为基于前向纠错译码实现的译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误码监控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接收端所执行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进行硬件实现时,本实施例的处理模块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实现,接收模块可以集成在接收器中实现。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误码监控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信道误码监控装置120包括:处理器1201及存储器1202,可选地,还包括接收器1203和发送器1204;其中,所述存储器1202中存储有指令,所述处理器1201调用所述存储器1202中的指令以控制执行如下操作:
控制所述接收器1203从信道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待译码数据流;
对所述待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译码,得到第一译码数据流;
对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进行解交织、信源译码以及反解交织处理,得到第二译码数据流;
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误码监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1201调用所述存储器1202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获取连续的时间窗中每个所述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
对各所述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进行存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1201调用所述存储器1202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获取连续设置且不重叠的时间窗中的每个所述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1201调用所述存储器1202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获取时间窗组中的每个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所述时间窗组的数量为至少2个;
其中,所述时间窗组包括连续设置且不重叠的时间窗,N-1个第二时间窗组中的第M位时间窗与第一时间窗组中的第M位时间窗至少部分重叠设置,各所述第二时间窗组不同,所述M的取值为1,2……P,其中P为每个时间窗组中的时间窗的总数,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1201调用所述存储器1202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在第一缓存写满时将误码信息写入第二缓存中并控制所述发送器1204将所述第一缓存已存储的误码信息上报至统计设备;
在所述第二缓存写满时将误码信息写入第一缓存中并控制所述发送器1204将所述第二缓存已存储的误码信息上报至统计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每个所述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为第一译码数据流中的位于第一位置的第一数量的比特与第二译码数据流中位于第二位置的第二数量的比特中不同比特的数量,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第二数量相等,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1201调用所述存储器1202中的指令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在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误码监控之前,对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进行硬判决处理,得到硬判决处理后的第一译码数据流;
所述处理器1201调用所述存储器1202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根据硬判决处理后的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误码监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信源译码为基于前向纠错译码实现的译码。
可选地,存储器1202既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跟处理器1201集成在一起。
当所述存储器1202是独立于处理器1201之外的器件时,信道误码监控装置120还可以包括:总线1205,用于连接所述存储器1202和处理器1201。
本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误码监控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接收端所执行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如上接收端所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接收端所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通信设备执行如上接收端所执行的方法。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模块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模块,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模块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英文: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
应理解,上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申请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存储器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还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本申请附图中的总线并不限定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上述存储介质可以是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简称:ASIC)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设备中。

Claims (17)

1.一种信道误码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端从信道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待译码数据流;
所述接收端对所述待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译码,得到第一译码数据流;
所述接收端对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进行解交织、信源译码以及反解交织处理,得到第二译码数据流;
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误码监控;
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误码监控,包括:
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获取连续的时间窗中每个所述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
所述接收端对各所述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进行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获取连续的时间窗中每个所述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包括:
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获取连续设置且不重叠的时间窗中的每个所述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获取连续的时间窗中每个所述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包括:
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获取时间窗组中的每个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所述时间窗组的数量为至少2个;
其中,所述时间窗组包括连续设置且不重叠的时间窗,N-1个第二时间窗组中的第M位时间窗与第一时间窗组中的第M位时间窗至少部分重叠设置,各所述第二时间窗组不同,所述M的取值为1,2……P,其中P为每个时间窗组中的时间窗的总数,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对各所述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进行存储,包括:
所述接收端在第一缓存写满时将误码信息写入第二缓存中并将所述第一缓存已存储的误码信息上报至统计设备;
所述接收端在所述第二缓存写满时将误码信息写入第一缓存中并将所述第二缓存已存储的误码信息上报至统计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为第一译码数据流中的位于第一位置的第一数量的比特与第二译码数据流中位于第二位置的第二数量的比特中不同比特的数量,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第二数量相等,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误码监控之前,还包括:
所述接收端对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进行硬判决处理,得到硬判决处理后的第一译码数据流;
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误码监控,包括:
所述接收端根据硬判决处理后的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误码监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源译码为基于前向纠错译码实现的译码。
8.一种信道误码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误码监控装置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以控制执行如下操作:
从信道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待译码数据流;
对所述待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译码,得到第一译码数据流;
对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进行解交织、信源译码以及反解交织处理,得到第二译码数据流;
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误码监控;
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获取连续的时间窗中每个所述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
对各所述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进行存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获取连续设置且不重叠的时间窗中的每个所述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获取时间窗组中的每个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所述时间窗组的数量为至少2个;
其中,所述时间窗组包括连续设置且不重叠的时间窗,N-1个第二时间窗组中的第M位时间窗与第一时间窗组中的第M位时间窗至少部分重叠设置,各所述第二时间窗组不同,所述M的取值为1,2……P,其中P为每个时间窗组中的时间窗的总数,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在第一缓存写满时将误码信息写入第二缓存中并将所述第一缓存已存储的误码信息上报至统计设备;
在所述第二缓存写满时将误码信息写入第一缓存中并将所述第二缓存已存储的误码信息上报至统计设备。
12.一种信道误码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从信道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待译码数据流;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待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译码,得到第一译码数据流;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对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进行解交织、信源译码以及反解交织处理,得到第二译码数据流;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误码监控;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获取连续的时间窗中每个所述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对各所述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进行存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获取连续设置且不重叠的时间窗中的每个所述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获取时间窗组中的每个时间窗内的误码信息,所述时间窗组的数量为至少2个;
其中,所述时间窗组包括连续设置且不重叠的时间窗,N-1个第二时间窗组中的第M位时间窗与第一时间窗组中的第M位时间窗至少部分重叠设置,各所述第二时间窗组不同,所述M的取值为1,2……P,其中P为每个时间窗组中的时间窗的总数,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在第一缓存写满时将误码信息写入第二缓存中并将所述第一缓存已存储的误码信息上报至统计设备;
在所述第二缓存写满时将误码信息写入第一缓存中并将所述第二缓存已存储的误码信息上报至统计设备。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误码监控之前,
对所述第一译码数据流进行硬判决处理,得到硬判决处理后的第一译码数据流;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硬判决处理后的第一译码数据流和所述第二译码数据流,进行信道误码监控。
17.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80092005.2A 2019-02-21 2019-02-21 信道误码监控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4549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075763 WO2020168527A1 (zh) 2019-02-21 2019-02-21 信道误码监控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4917A CN113454917A (zh) 2021-09-28
CN113454917B true CN113454917B (zh) 2024-06-18

Family

ID=72144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2005.2A Active CN113454917B (zh) 2019-02-21 2019-02-21 信道误码监控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54917B (zh)
WO (1) WO202016852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03870B (zh) * 2022-09-02 2024-05-28 杭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递增数的无缓冲误码率实时检测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8838A (zh) * 2000-08-19 2002-03-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源、信道编码比特数分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9018A (zh) * 1996-11-21 1998-07-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纠错装置
US6810502B2 (en) * 2000-01-28 2004-10-26 Conexant Systems, Inc. Iteractive decoder employing multiple external code error checks to lower the error floor
CN103188040B (zh) * 2011-12-31 2018-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Turbo均衡及其帧间、帧内相关预测的方法和装置
BR112015014405B1 (pt) * 2012-12-18 2022-05-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étodo de comunicações para um sistema de rede óptica, dispositivo de rede óptica e sistema de comunicações
CN104022846B (zh) * 2014-05-30 2017-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译码的方法及rnc
US9966975B2 (en) * 2015-10-12 2018-05-08 Nec Corporation Iterative decoding scheme of concatenated LDPC and BCH codes for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CN105721103B (zh) * 2016-01-20 2019-03-01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降低移动通信系统译码时延的方法
CN108365848B (zh) * 2017-01-26 2021-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极性码的译码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8838A (zh) * 2000-08-19 2002-03-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源、信道编码比特数分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4917A (zh) 2021-09-28
WO2020168527A1 (zh) 2020-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3099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duction of decoding complexity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271123B2 (en) Wireless reliability architecture and methods using network coding
RU2210185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турбокодирования/декодирования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данных кадра в соответствии с качеством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JP4913322B2 (ja) ブロードキャストサービス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外部デコーダの利用を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US8996946B2 (en) Application of fountain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codes in multi-link multi-path mobile networks
JP3910770B2 (ja) 誤り制御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を使用する受信機
CN113541856A (zh) 数据恢复方法及装置
US690108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de combining at an outer decoder o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636879B (zh) 基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码块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US6678856B1 (en) Method and configuration for encoding symbols for transmission via a radio interface of a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17101023A1 (zh) 通信方法及网络设备、用户设备
US752594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coding signalling messages on FLO HR channels
CN113454917B (zh) 信道误码监控方法及装置
KR20050114162A (ko) 리드-솔로몬 부호를 사용하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내부및 외부 부호 복호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7058077B1 (en) Flexible frame structure for a CDMA wireless network
RU2711354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по асинхронным сетям связи с возможностью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я данных при их потере из-за наличия ошибок соединения в сетях связи
US7957492B2 (en) TFCI deco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RU2330385C2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ого наполнения в системе передачи широковещательных услуг
Liu et al. Performance of video transport over wireless networks using hybrid ARQ
RU2706879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по пакетным сетям связи с возможностью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я данных при их потере из-за наличия ошибок соединения в сетях связи
Gasiba et al. Enhanced system design for download and streaming services using Raptor codes
CN114337917B (zh) 基于前向纠错数据传输方法和短报文发送方法
Huang et al. Principles of FECs with evaluating different types of FEC used in the Internet and wireless networks
US2023023907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communication throughput
CN113890673A (zh) 译码方法、译码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