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49137A - 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49137A
CN113449137A CN202010228560.8A CN202010228560A CN113449137A CN 113449137 A CN113449137 A CN 113449137A CN 202010228560 A CN202010228560 A CN 202010228560A CN 113449137 A CN113449137 A CN 1134491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display image
image
end equipment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2856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2856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491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49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491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5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ill image data
    • G06F16/54Browsing; Visualisation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5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ill image data
    • G06F16/58Retrieval characterised by using metadata, e.g. metadata not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or metadata generated manually
    • G06F16/583Retrieval characterised by using metadata, e.g. metadata not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or metadata generated manually using metadata automatically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具体包括:当组网中任一人脸前端设备识别且通过时,该人脸前端设备获取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并显示于UI界面中。在人脸显示图像的使用时限到达更新期阈值时,启动更新显示过程以获得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并同步给其它人脸前端设备。应用本申请方案,由于人脸显示图像不受第一人脸数据库更新时期的限制,可以自动获取最新的被识别对象当前状态的人脸显示图像,并同步给组网内所有的人脸前端设备,在被识别对象无感的情况下完成人脸显示图像的采集和分享,组网内所有人脸前端设备可以无差别使用人脸显示图像,从而进一步提升被识别对象的体验感。

Description

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图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方法、一种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系统、一种人脸前端设备、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人脸前端设备通常放置于需要进行人脸识别的场所,比如小区、工厂、写字楼、学校等出入口,主要用于门禁管理、打卡考勤等多种用途。为了实现人脸识别,通常在人脸前端设备中设置摄像头进行人脸图像的采集,将现场采集到的人脸图像进行本地识别,或者通过网络传输给后端服务器,后端服务器将现场采集到的人脸图像和人脸识别数据库中的人脸图像进行对比,从而完成人脸识别过程。为了提升用户体验效果,人脸前端设备不仅包括摄像头,还通常包括UI界面,并在人脸识别过程中将被识别对象相关的信息显示在该UI界面中,比如被识别对象的姓名、工号、人脸显示图像等信息。其中,人脸显示图像与数据库中用于人脸识别的人脸图像相同。由于数据库中人脸图像是专门用于人脸识别的,其采集规范标准比较高,如同证件照一般。因为用于人脸识别的人脸图像标准高等原因,人脸识别数据库的更新频率比较低,使得人脸识别数据库中的人脸图像和现场采集到的人脸图像在感官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别。比如,年幼或年老的被识别对象经过一定时期的成长或衰老使面容发生了变化,或者被识别对象在一定时期的胖瘦变化也使得面容发生了变化,再或者人脸识别数据库中的人脸图像表情严肃僵硬,而现场采集到的人脸图像表情活泼生动等等。如果现场采集时仍然将人脸识别数据库中的人脸图像显示在人脸识别前端设备的UI界面上,被识别对象在现场看到的是一张与自身当前状态有较大差别的人脸图像,其视觉体验感很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方法,可以无需显示用于识别的人脸图像,提升被识别对象的视觉体验感。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方法,包括:
当组网中任一人脸前端设备根据第一人脸数据库对被识别对象进行识别且通过时,该人脸前端设备作为当前人脸前端设备获取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显示于所述当前人脸识别前端设备UI界面中,所述第一人脸数据库保存有用于识别的人脸识别图像,所述人脸识别图像和所述人脸显示图像不相同且均对应所述被识别对象;所述当前人脸前端设备通过网络传输协议与其它人脸前端设备组网;
在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的使用时限到达预设的更新期阈值时,获取所述当前人脸前端设备采集的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将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替换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
所述当前人脸前端设备将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同步给组网内的其它人脸前端设备。
较佳地,
所述获取所述当前人脸前端设备采集的新的人脸显示图像的步骤包括:
所述当前人脸前端设备对所述被识别对象进行人脸图像采集,获得临时人脸图像;
判断所述临时人脸图像是否符合预设的显示图像质量标准,如果符合,则将所述临时人脸图像作为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否则,返回所述当前人脸前端设备对所述被识别对象进行人脸图像采集的步骤。
较佳地,
所述当前人脸前端设备将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同步给组网内的其它人脸前端设备的步骤包括:
所述当前人脸前端设备将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通过网络传输协议直接同步给组网中所述其它人脸前端设备。
较佳地,
所述当前人脸前端设备将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同步给组网内的其它人脸前端设备的步骤包括:
所述当前人脸前端设备将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通过网络传输协议发送给后端服务器,所述后端服务器将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通过网络传输协议同步给组网中所述其它人脸前端设备。
较佳地,
所述获取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的步骤包括:
所述当前人脸前端设备在被识别对象识别通过时确定对应的识别ID号,根据所述识别ID号从自身本地获取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
较佳地,
所述获取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的步骤包括:
所述当前人脸前端设备在被识别对象识别通过时确定对应的识别ID号,根据所述识别ID通过所述后端服务器从第二人脸数据库中获取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所述第二人脸数据库保存用于显示的人脸显示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系统,可以无需显示用于识别的人脸图像,提升被识别对象的视觉体验感。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系统,包括:一个以上人脸前端设备,所述人脸前端设备通过网络传输协议组网;
所述人脸前端设备,在根据第一人脸数据库对被识别对象进行识别且通过时,作为当前人脸前端设备获取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显示于所述当前人脸识别前端设备UI界面中;所述第一人脸数据库保存用于识别的人脸识别图像,所述人脸识别图像和所述人脸显示图像不相同且均对应所述被识别对象;在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的使用时限到达预设的更新期阈值时,启动更新显示过程以获得所述当前人脸前端设备采集的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将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替换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并将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同步给组网内的其它人脸前端设备。
较佳地,
所述人脸前端设备在获得所述当前人脸前端设备采集的新的人脸显示图像时,用于对所述被识别对象进行人脸图像采集,获得临时人脸图像,判断所述临时人脸图像是否符合预设的显示图像质量标准,如果符合,则将所述临时人脸图像作为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否则,重新对所述被识别对象进行人脸图像采集。
较佳地,
该系统进一步包括后端服务器;
所述后端服务器,用于为组网内的所有人脸前端设备提供中心控制服务,将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通过网络传输协议同步给组网中所述其它人脸前端设备。
较佳地,
所述人脸前端设备进一步用于,在本地保存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并在被识别对象识别通过时确定对应的识别ID号,根据所述识别ID号从本地获取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
较佳地,
该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二人脸数据库;
所述第二人脸数据库,保存用于显示的人脸显示图像;
所述人脸前端设备进一步用于,在被识别对象识别通过时确定对应的识别ID号,根据所述识别ID通过所述后端服务器从第二人脸数据库中获取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人脸前端设备,可以无需显示用于识别的人脸图像,提升被识别对象的视觉体验感。
本申请实施例的人脸前端设备,包括:处理单元、显示单元、采集单元、通信单元;其中,
所述处理单元,在根据第一人脸数据库对被识别对象进行识别且通过时,获取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并发送给所述显示单元;在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的使用时限到达预设的更新期阈值时,启动更新显示过程并通过所述采集单元获得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将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替换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并将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通过通信单元同步给组网内的其它人脸前端设备;
所述显示单元,用于将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显示于UI界面中;
所述采集单元,用于对所述被识别对象进行人脸图像采集,并发送给所述处理单元;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通过网络传输协议收发所述人脸显示图像。
较佳地,
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判断所述采集单元采集到的临时人脸图像是否符合预设的显示图像质量标准,如果符合,则将所述临时人脸图像作为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否则,触发所述采集单元重新采集。
较佳地,
该设备进一步包括:本地存储单元;
所述本地存储单元,用于保存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
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在被识别对象识别通过时确定对应的识别ID号,根据所述识别ID号从所述本地存储单元中获取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
较佳地,
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在被识别对象识别通过时确定对应的识别ID号,根据所述识别ID通过所述后端服务器从第二人脸数据库中获取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如上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包括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读取所述可执行指令,并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上述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方法。
综上,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方案,人脸前端设备不再直接将人脸识别图像呈现在人脸前端设备UI界面中,而是呈现人脸显示图像。由于人脸显示图像不是用于识别的图像,其采集结果不影响人脸识别的过程,可以提升被识别对象的视觉体验感。而且,人脸显示图像不受第一人脸数据库更新时期的限制,可以自动获取最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并同步给组网内所有的人脸前端设备,使组网内所有人脸前端设备可以无差别使用人脸显示图像,提升被识别对象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系统一的结构图。
图1B是本申请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系统二的结构图。
图2B是本申请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人脸前端设备UI界面示例。
图5是本申请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现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系统三的结构图。
图7是本申请人脸前端设备101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人脸前端设备101实施例二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几个具体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被识别对象通过识别时,人脸前端设备不再将人脸识别图像在UI界面中显示,而是显示专门的人脸显示图像。且,在多个人脸前端设备组网的情况下,任一人脸前端设备可以将新采集的人脸显示图像同步给组网内的其他人脸前端设备。此后,被识别对象使用组网中任何一个人脸前端设备进行识别时,都可以显示出新的人脸显示图像,提升体验感。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系统一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场景包括:至少一个人脸前端设备和第一人脸数据库,所述人脸前端设备通过网络传输协议组网。这里所述通过网络传输协议进行组网可以使各个人脸前端设备通过网关进行连接。在这个组网实现人脸识别的场景中,可以按照如下图1B的方法在人脸前端设备的UI界面中呈现被识别对象的人脸显示图像。
图1B是本申请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1B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B1:当组网中任一人脸前端设备根据第一人脸数据库对被识别对象进行识别且通过时,该人脸前端设备作为当前人脸前端设备获取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显示于所述当前人脸识别前端设备UI界面中。
在实际应用中,某些场所并不仅仅包括一个人脸前端设备,而是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人脸前端设备,这些人脸前端设备可以通过网关连接。为了下面描述方便,本申请实施例将对被识别对象进行识别的人脸前端设备作为“当前人脸前端设备”,以区别于组网中其他人脸前端设备。
本步骤所述第一人脸数据库保存有用于识别的人脸识别图像,可以直接设置于人脸前端设备本地中。也就是说,当某个被识别对象使用组网中任一人脸前端设备进行人脸识别时,该人脸前端设备在本地实现其识别过程。在人脸识别过程中,人脸前端设备从本地的第一人脸数据库中获取人脸识别图像,根据现场采集到的被识别对象的人脸图像和从第一人脸数据库中获取到的人脸识别图像进行识别,其方法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实现,此处不再赘述。这里所述的人脸识别过程并非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重点,本申请实施例关注于在识别过程中人脸前端设备UI界面的人脸图像显示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现有技术是将第一人脸数据库保存的人脸识别图像呈现于人脸前端设备UI界面,而本申请实施例是将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呈现于人脸前端设备UI界面中。本申请实施例中,人脸识别图像和人脸显示图像不相同,但均对应所述被识别对象。其中,人脸识别图像为了识别准确,更关注人脸特征点等方面,而人脸显示图像仅用于显示,更关注被识别对象的视觉感官方面,因此两者完全不相同。
步骤1B2:在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的使用时限到达预设的更新期阈值时,获取所述当前人脸前端设备采集的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将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替换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
如前所述,人脸显示图像是在人脸前端设备UI界面中显示。为了提升被识别对象对于在UI界面中人脸显示图像的视觉体验感,可以经常更新人脸显示图像,使其更符合被识别对象当前的状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设置了人脸显示图像使用时限的更新期阈值,如果到达该更新期阈值,就可以启动更新显示过程。其中,更新期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比如3个月。另外,本步骤所述使用时限是指人脸显示图像从开始到当前被使用的时间段,比如某个人脸显示图像是2019-01-01开始使用,当前时间是2019-04-09,可以认为使用时限已经超过更新期阈值3个月。这种情况下,可以启动更新显示过程获取新的人脸显示图像。
步骤1B3:当前人脸前端设备将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同步给组网内的其它人脸前端设备。
在多个人脸前端设备组网的情况下,被识别对象在某个时刻只能在其中一个人脸前端设备中进行人脸识别,因此只有该人脸前端设备才能进行更新获得最新的人脸显示图像。为了方便组网内其他人脸前端设备也可以显示同样的最新的人脸显示图像,本申请实施例还将其同步给组网内其他所有的人脸前端设备。
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系统二的结构图。如图2A所示,该场景至少包括:一个以上人脸前端设备101、后端服务器102以及一人脸数据库103。其中,人脸前端设备101主要采集和识别被识别对象的人脸图像,后端服务器102可以为人脸前端设备101提供中心控制服务,比如:包括但不限于人脸图像的导入操作,或者转发人脸前端设备101的信息等,第一人脸数据库103保存人脸识别图像。在这个组网实现人脸识别的场景中,可以按照如下图2B的方法在人脸前端设备的UI界面中呈现被识别对象的人脸显示图像。
图2B是本申请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图2B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B1:当组网中任一人脸前端设备根据第一人脸数据库对被识别对象进行识别且通过时,该人脸前端设备作为当前人脸前端设备获取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显示于所述当前人脸识别前端设备UI界面中。
在实际应用中,某些场所并不仅仅包括一个人脸前端设备,而是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人脸前端设备,这些人脸前端设备均与后端服务器连接。为了下面描述方便,本申请实施例将对被识别对象进行识别的人脸前端设备作为“当前人脸前端设备”,以区别于组网中其他人脸前端设备。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当前人脸前端设备”可以与后端服务器连接,并通过网络传输协议与其它人脸前端设备组网。
本步骤所述第一人脸数据库保存有用于识别的人脸识别图像,所述后端服务器为组网内的所有人脸前端设备提供中心控制服务。也就是说,当某个被识别对象使用组网中任一人脸前端设备进行人脸识别时,该人脸前端设备可以利用后端服务器实现其过程。在人脸识别过程中,人脸前端设备可以通过后端服务器从第一人脸数据库中获取人脸识别图像,根据现场采集到的被识别对象的人脸图像和从第一人脸数据库中获取到的人脸识别图像进行识别,其方法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实现,此处不再赘述。这里所述的人脸识别过程并非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重点,本申请实施例关注于在识别过程中人脸前端设备UI界面的人脸图像显示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现有技术是将第一人脸数据库保存的人脸识别图像呈现于人脸前端设备UI界面,而本申请实施例是将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呈现于人脸前端设备UI界面中。本申请实施例中,人脸识别图像和人脸显示图像不相同,但均对应所述被识别对象。其中,人脸识别图像为了识别准确,更关注人脸特征点等方面,而人脸显示图像仅用于显示,更关注被识别对象的视觉感官方面,因此两者完全不相同。
步骤2B2:在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的使用时限到达预设的更新期阈值时,获取所述当前人脸前端设备采集的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将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替换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
如前所述,人脸显示图像是在人脸前端设备UI界面中显示。为了提升被识别对象对于在UI界面中人脸显示图像的视觉体验感,可以经常更新人脸显示图像,使其更符合被识别对象当前的状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设置了人脸显示图像使用时限的更新期阈值,如果到达该更新期阈值,就可以启动更新显示过程。其中,更新期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比如3个月。另外,本步骤所述使用时限是指人脸显示图像从开始到当前被使用的时间段,比如某个人脸显示图像是2019-01-01开始使用,当前时间是2019-04-09,可以认为使用时限已经超过更新期阈值3个月。这种情况下,可以启动更新显示过程获取新的人脸显示图像。
步骤2B3:当前人脸前端设备将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同步给组网内的其它人脸前端设备。
在多个人脸前端设备组网的情况下,被识别对象在某个时刻只能在其中一个人脸前端设备中进行人脸识别,因此只有该人脸前端设备才能进行更新获得最新的人脸显示图像。为了方便组网内其他人脸前端设备也可以显示同样的最新的人脸显示图像,本申请实施例还将其同步给组网内其他所有的人脸前端设备。
不管是上述图1A或图2A哪种系统结构,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方案,人脸前端设备不再直接将人脸识别图像呈现在人脸前端设备UI界面中,而是呈现人脸显示图像。由于人脸显示图像不是用于识别的图像,既不影响人脸识别的过程,又可以提升被识别对象的视觉体验感。其中,人脸显示图像不受第一人脸数据库更新时期的限制,可以设置专门的更新期阈值,自动获取最新的、更符合被识别对象当前状态的人脸显示图像。其次,最新的人脸显示图像还可以同步给组网内所有的人脸前端设备,在被识别对象无感的情况下完成人脸显示图像的采集和分享,使得组网内所有人脸前端设备可以无差别使用人脸显示图像,从而进一步提升被识别对象的体验感。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方案,下面其他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假设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三的应用场景仍然如图1A或图2A所示。下面以图2A举例说明,系统包括一个以上人脸前端设备101、后端服务器102以及第一人脸数据库103。人脸前端设备101主要采集被识别对象的人脸图像,后端服务器102可以为人脸前端设备101提供中心控制功能,第一人脸数据库103保存人脸识别图像。
图3是本申请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当组网中任一人脸前端设备根据第一人脸数据库对被识别对象进行识别且通过时,该人脸前端设备作为当前人脸前端设备确定对应的识别ID号,并根据所述识别ID号从自身本地获取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显示于所述当前人脸识别前端设备UI界面中。
本步骤与方法实施例一中的步骤1B1和方法实施例二中的步骤2B1相似,并进一步限定了当前人脸前端设备根据识别ID号从自身本地获取人脸显示图像。实际应用中,事先可以为每一个被识别对象分配识别ID号,用于标识不同的被识别对象。当被识别对象通过时,就可以根据该识别ID号获取对应的人脸显示图像。本方法实施例三的人脸显示图像直接保存在人脸前端设备本地,因此人脸前端设备可以从本地快速获得,从而快速显示在UI界面中。
假设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人脸前端设备UI界面如图4所示。其中,现场采集显示区401表示被识别对象在进行识别时,人脸前端设备的摄像头在现场采集到的影像;信息显示区402表示被识别对象通过识别后显示出的相关信息,比如人脸显示图像、姓名、工号等等。此处仅仅是一人脸前端设备UI界面的示例,具体布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不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保护范围的限制。
步骤302:在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的使用时限到达预设的更新期阈值时,当前人脸前端设备对被识别对象进行人脸图像采集,获得临时人脸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301对被识别对象识别过程中需要进行图像采集,可以称为“第一采集”。本步骤302是为更新显示图像进行的人脸图像采集,可以称为“第二采集”。这两种采集的目的不一样,“第一采集”属于人脸识别过程中的环节,不是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重点,此处不做具体描述。“第二采集”属于更新显示过程的环节,是本申请实施例关注的重点,本申请后续所述“采集”均指“第二采集”的含义。
步骤303:判断所述临时人脸图像是否符合预设的显示图像质量标准,如果符合,则执行步骤304;否则,返回步骤302重新对所述被识别对象进行人脸图像采集。
步骤304:将所述临时人脸图像作为新的人脸显示图像。
上述步骤302~304是更新显示过程,其目的是在需要更新显示时,为被识别对象采集到符合预设的显示图像质量标准的人脸图像。显示图像质量标准可以由应用本申请方案的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比如:可以将图像质量标准设置为:
1)采集到的图像中能分割出单一的人脸图像;
2)采集到的人脸图像无遮挡物;
3)采集到的图像背景与人脸的亮度差异小于设置的阈值;
4)采集到的人脸图像的清晰度超过设置的阈值;
5)采集到的人脸图像与第一人脸数据库中的人脸识别图像的相似度大于预设的阈值。
在设置的显示图像质量标准之下,如果步骤303采集到满足该标准的人脸图像则不再采集,如果不满足则重新采集。因此,步骤302~304可能会采集多张人脸图像,并从中选择一张符合显示图像质量标准的作为新的人脸显示图像。上述步骤302~304仅是获得新的人脸显示图像的一种具体方法,是识别过程中被识别对象无感情况下进行采集的,可以达到方便快捷的技术效果。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利用其它时机或者其它方法获得新的人脸显示图像。比如,可以将每次识别过程采集到的人脸图像暂时保存到第二人脸数据库中,需要更新时直接从第二人脸数据库中获得最新的人脸图像,将其作为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即可。
步骤305:将新的人脸显示图像替换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
实际应用中,如果人脸显示图像保存在人脸前端设备本地,则直接在本地替换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即可。
步骤306:当前人脸前端设备将新的人脸显示图像通过网络传输协议发送给所述后端服务器。
步骤307:后端服务器将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通过网络传输协议同步给组网中所述其它人脸前端设备。
上述步骤306~307将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同步给组网中其它人脸前端设备。由于所有的人脸前端设备均与后端服务器连接,因此当前人脸前端设备可以通过后端服务器将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同步出去。当然,如果采用图1A的系统结构,当前人脸前端设备则可以直接通过网关将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同步给组网中所述其它人脸前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方案可以提升被识别对象的视觉体验。此后,由于更新显示过程的“第二采集”是在被识别对象识别通过时进行的,被识别对象无需被告知需要进行“第二采集”,在被识别对象无感的情况下就实现了人脸显示图像的更新,且达到符合显示图像质量标准。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方案直接将人脸显示图像保存在人脸前端设备中,可以快速获得、快速显示。
假设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四的应用场景仍然如图1A或图2A所示。以图2A的系统架构为例,也包括一个以上人脸前端设备101、后端服务器102以及第一人脸数据库103。人脸前端设备101主要采集和识别被识别对象的人脸图像,后端服务器102可以为人脸前端设备101提供中心控制功能,第一人脸数据库103保存人脸识别图像。
图5是本申请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当组网中任一人脸前端设备根据第一人脸数据库对被识别对象进行识别且通过时,该人脸前端设备作为当前人脸前端设备确定对应的识别ID号,并根据所述识别ID号通过所述后端服务器从第二人脸数据库中获取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显示于当前人脸识别前端设备UI界面中。
本步骤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三的步骤301相似,其区别在于人脸前端设备不是从自身本地获取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而是通过后端服务器从第二人脸数据库中获取。这里,为了区别于保存人脸识别图像的第一人脸数据库,将保存用于显示的人脸显示图像的数据库称为“第二人脸数据库”。
步骤502:在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的使用时限到达预设的更新期阈值时,当前人脸前端设备对被识别对象进行人脸图像采集,获得临时人脸图像。
本步骤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三的步骤302相同。
步骤503:判断所述临时人脸图像是否符合预设的显示图像质量标准,如果符合,则执行步骤504;否则,返回步骤502重新对所述被识别对象进行人脸图像采集。
步骤504:将所述临时人脸图像作为新的人脸显示图像。
上述步骤502~504是更新显示过程,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三的步骤302~304相同。
步骤505:将新的人脸显示图像替换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
这里,由于人脸显示图像保存在第二人脸数据库中,需要将新的人脸显示图像通过后端服务器替换第二人脸数据库中的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
步骤506:当前人脸前端设备将新的人脸显示图像通过网络传输协议发送给所述后端服务器。
步骤507:后端服务器将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通过网络传输协议同步给组网中所述其它人脸前端设备。
上述步骤506~507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三的步骤306~307相同。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前人脸前端设备是通过后端服务器同步给其他人脸前端设备的,实际应用中,如果各个人脸前端设备通过网关直连,也可以不通过后端服务器同步,并不限定于本申请实施例的这种方式。但如果各个人脸前端设备由后端服务器提供中心控制服务,可以很方便地利用已有的连接关系同步新的人脸显示图像,无需再建立新的连接关系。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方案可以提升被识别对象的视觉体验。此外,由于更新显示过程的“第二采集”是在被识别对象识别通过时进行的,被识别对象无需被告知需要进行“第二采集”,在被识别对象无感的情况下就实现了人脸显示图像的更新,且达到符合显示图像质量标准。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方案可以将人脸显示图像保存在专门的第二人脸数据库中,可以省略人脸前端设备的存储资源,符合小型的人脸前端设备的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系统。图1A表示本申请实现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图。如图1A所示,该系统包括一个以上人脸前端设备101,人脸前端设备101通过网络传输协议组网。具体地:
人脸前端设备101,用于在根据第一人脸数据库对被识别对象进行识别且通过时,作为当前人脸前端设备获取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显示于所述当前人脸识别前端设备UI界面中;所述第一人脸数据库保存用于识别的人脸识别图像,所述人脸识别图像和所述人脸显示图像不相同且均对应所述被识别对象;在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的使用时限到达预设的更新期阈值时,启动更新显示过程以获得所述当前人脸前端设备采集的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将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替换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并将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同步给组网内的其它人脸前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系统。图2A表示本申请实现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系统实施例二的结构图。如图2A所示,该系统包括:一个以上人脸前端设备101、后端服务器102以及第一人脸数据库103,人脸前端设备101与后端服务器102连接并通过网络传输协议组网。
具体地:
人脸前端设备101,用于在根据第一人脸数据库103对被识别对象进行识别且通过时,作为当前人脸前端设备获取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显示于所述当前人脸识别前端设备UI界面中;在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的使用时限到达预设的更新期阈值时,启动更新显示过程以获得所述当前人脸前端设备采集的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将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替换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并将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通过后端服务器102同步给组网内的其它人脸前端设备。
后端服务器102,用于为组网内的所有人脸前端设备101提供中心控制服务。
第一人脸数据库103,保存用于识别的人脸识别图像,所述人脸识别图像和所述人脸显示图像不相同且均对应所述被识别对象。
也就是说,当被识别对象需要进行人脸识别,人脸前端设备101利用后端服务器102提供的中心控制服务,且根据第一人脸数据库103对被识别对象进行识别且通过时,该人脸前端设备101作为当前人脸前端设备获取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显示于所述当前人脸识别前端设备UI界面中。此时,如果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的使用时限到达预设的更新期阈值,将启动更新显示过程以获得所述当前人脸前端设备采集的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将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替换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并将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同步给组网内的其它人脸前端设备101。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方案,人脸前端设备101不再直接将人脸识别图像呈现在人脸前端设备UI界面中,而是呈现人脸显示图像。由于人脸显示图像不是用于识别的图像,既不影响人脸识别的过程,又可以提升被识别对象的视觉体验感。最新的人脸显示图像还可以同步给组网内所有的人脸前端设备101,在被识别对象无感的情况下完成人脸显示图像的采集和分享,使得组网内所有人脸前端设备可以无差别使用人脸显示图像,从而进一步提升被识别对象的体验感。
不管是上述哪种架构,所述人脸前端设备101在获得所述当前人脸前端设备采集的新的人脸显示图像时,还可以进一步用于:对所述被识别对象进行人脸图像采集,获得临时人脸图像,判断所述临时人脸图像是否符合预设的显示图像质量标准,如果符合,则将所述临时人脸图像作为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否则,重新对所述被识别对象进行人脸图像采集。
进一步地,所述人脸前端设备101在本地保存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并在被识别对象识别通过时确定对应的识别ID号,根据所述识别ID号从本地获取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
当然,实际应用中,人脸前端设备101可以从本地获取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时,也可以从第二人脸数据库104中获取。如果是第二种情况,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系统。图6是本申请实现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系统实施例三的结构图。如图6所示,该系统仍然可以包括:一个以上人脸前端设备101、后端服务器102以及第一人脸数据库103,人脸前端设备101与后端服务器102连接并通过网络传输协议组网。进一步地,本申请系统实施例三还包括第二人脸数据库104,保存用于显示的人脸图像。
在本申请系统实施例三中,具体地:
人脸前端设备101,在根据第一人脸数据库103对被识别对象进行识别且通过时,确定对应的识别ID号,根据识别ID通过所述后端服务器从第二人脸数据库中获取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显示于所述当前人脸识别前端设备UI界面中;在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的使用时限到达预设的更新期阈值时,启动更新显示过程以获得所述当前人脸前端设备采集的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将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替换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并将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同步给组网内的其它人脸前端设备。
后端服务器102,用于为组网内的所有人脸前端设备101提供中心控制服务。
第一人脸数据库103,保存用于识别的人脸识别图像,所述人脸识别图像和所述人脸显示图像不相同且均对应所述被识别对象。
第二人脸数据库104,保存用于显示的人脸识别图像。
也就是说,当被识别对象需要进行人脸识别,人脸前端设备101利用后端服务器102提供的中心控制服务,且根据第一人脸数据库103对被识别对象进行识别且通过时,该人脸前端设备101确定对应的识别ID号,根据识别ID通过所述后端服务器从第二人脸数据库中获取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显示于所述当前人脸识别前端设备UI界面中。此时,如果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的使用时限到达预设的更新期阈值,将启动更新显示过程以获得所述当前人脸前端设备采集的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将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替换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并将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同步给组网内的其它人脸前端设备101。
在上述几种系统结构中,第一种(图1A和图2A)将人脸显示图像保存在人脸前端设备101本地,第二种(图6)将人脸显示图像保存在第二人脸数据库104中。不管是上述哪种系统结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具体的人脸前端设备101的具体实施方式。图7是本申请人脸前端设备101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设备包括:处理单元701、显示单元702、采集单元703和通信单元704。具体地:
处理单元701,在根据第一人脸数据库对被识别对象进行识别且通过时,获取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发送给显示单元702;在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的使用时限到达预设的更新期阈值时,启动更新显示过程并通过采集单元703获得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将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替换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并将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通过通信单元703同步给组网内的其它人脸前端设备。
显示单元702,用于将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显示于UI界面中。
采集单元703,用于对所述被识别对象进行人脸图像采集,并发送给所述处理单元701;
通信单元704,用于通过网络传输协议收发所述人脸显示图像。
当处理单元701需要启动更新显示过程时,处理单元701进一步用于,判断所述采集单元703采集到的临时人脸图像是否符合预设的显示图像质量标准,如果符合,则将所述临时人脸图像作为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否则,触发所述采集单元703重新采集。按照这种方式,采集单元703可以采集到符合预设的显示图像质量标准的人脸图像。
进一步的,处理单元701将新的人脸显示图像通过通信单元同步给组网内的其它人脸前端设备时,可以将新的人脸显示图像通过网络传输协议发送给后端服务器102。后端服务器102进一步将新的人脸显示图像通过网络传输协议同步给组网中所述其它人脸前端设备101。
如果将人脸显示图像保存在人脸前端设备101本地,则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人脸前端设备101的具体实施方式。图8是本申请人脸前端设备101实施例二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设备与设备实施一都包括:处理单元701、显示单元702、采集单元703和通信单元704,在设备实施利一的基础上还包括本地存储单元705用于保存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相应的,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在被识别对象识别通过时确定对应的识别ID号,根据所述识别ID号从所述本地存储单元中获取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具体地:
处理单元701,在根据第一人脸数据库对被识别对象进行识别且通过时,确定对应的识别ID号,根据所述识别ID号从所述本地存储单元705中获取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并发送给显示单元702;在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的使用时限到达预设的更新期阈值时,启动更新显示过程并通过采集单元703获得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将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替换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并将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通过通信单元703同步给组网内的其它人脸前端设备。
显示单元702,用于将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显示于UI界面中。
采集单元703,用于对所述被识别对象进行人脸图像采集,并发送给所述处理单元701;
通信单元704,用于通过网络传输协议收发所述人脸显示图像。
本地存储单元705,用于保存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
本申请人脸前端设备101实施例二是假设将人脸显示图像保存在人脸前端设备101本地的情况。如果将人脸显示图像保存在第二人脸数据库104中,人脸前端设备101可以不在本地存储单元705保存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且处理单元701在被识别对象识别通过时确定对应的识别ID号,根据所述识别ID通过所述后端服务器102从第二人脸数据库104中获取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指令,所述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可执行如上所述的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方法中的步骤。实际应用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各设备/装置/系统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装置/系统中。其中,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指令,其存储的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可执行如上所述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方法中的步骤。
根据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但不用于限制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如图9所示,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讲:
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核心的处理器901、一个或一个以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902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所述存储器902的程序时,可以实现上述基于多线程的任务的方法。
具体的,实际应用中,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电源903、输入输出单元904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并不构成对该电子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其中:
处理器901是该电子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9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902内的数据,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该电子设备进行整体监控。
存储器902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即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处理器9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902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9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服务器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9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相应地,存储器902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901对存储器902的访问。
该电子设备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903,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901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903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系统、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
该电子设备还可包括输入输出单元904,该输入单元输出904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该输入单元输出904还可以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各种图像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
本申请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示出了按照本申请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者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该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附图中所标准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接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照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者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即使这样的组合或结合没有明确记载于本申请中。特别地,在不脱离本申请精神和教导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所有这些组合和/或结合均落入本申请公开的范围。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路,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依据本发明的思路、精神和原则,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进行改变,其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当组网中任一人脸前端设备根据第一人脸数据库对被识别对象进行识别且通过时,该人脸前端设备作为当前人脸前端设备获取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显示于所述当前人脸识别前端设备UI界面中,所述第一人脸数据库保存有用于识别的人脸识别图像,所述人脸识别图像和所述人脸显示图像不相同且均对应所述被识别对象;所述当前人脸前端设备通过网络传输协议与其它人脸前端设备组网;
在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的使用时限到达预设的更新期阈值时,获取所述当前人脸前端设备采集的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将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替换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
所述当前人脸前端设备将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同步给组网内的其它人脸前端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当前人脸前端设备采集的新的人脸显示图像的步骤包括:
所述当前人脸前端设备对所述被识别对象进行人脸图像采集,获得临时人脸图像;
判断所述临时人脸图像是否符合预设的显示图像质量标准,如果符合,则将所述临时人脸图像作为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否则,返回所述当前人脸前端设备对所述被识别对象进行人脸图像采集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人脸前端设备将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同步给组网内的其它人脸前端设备的步骤包括:
所述当前人脸前端设备将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通过网络传输协议发送给后端服务器,所述后端服务器将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通过网络传输协议同步给组网中所述其它人脸前端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的步骤包括:
所述当前人脸前端设备在被识别对象识别通过时确定对应的识别ID号,根据所述识别ID号从自身本地获取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的步骤包括:
所述当前人脸前端设备在被识别对象识别通过时确定对应的识别ID号,根据所述识别ID通过所述后端服务器从第二人脸数据库中获取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所述第二人脸数据库保存用于显示的人脸显示图像。
6.一种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至少包括:一个以上人脸前端设备,所述人脸前端设备通过网络传输协议组网;
所述人脸前端设备,在根据第一人脸数据库对被识别对象进行识别且通过时,作为当前人脸前端设备获取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显示于所述当前人脸识别前端设备UI界面中;所述第一人脸数据库保存用于识别的人脸识别图像,所述人脸识别图像和所述人脸显示图像不相同且均对应所述被识别对象;在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的使用时限到达预设的更新期阈值时,启动更新显示过程以获得所述当前人脸前端设备采集的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将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替换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并将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同步给组网内的其它人脸前端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脸前端设备在获得所述当前人脸前端设备采集的新的人脸显示图像时,用于对所述被识别对象进行人脸图像采集,获得临时人脸图像,判断所述临时人脸图像是否符合预设的显示图像质量标准,如果符合,则将所述临时人脸图像作为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否则,重新对所述被识别对象进行人脸图像采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进一步包括后端服务器;
所述后端服务器,用于为组网内的所有人脸前端设备提供中心控制服务,将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同步给组网中所述其它人脸前端设备;且与所述第一人脸数据库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前端设备进一步用于,在本地保存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并在被识别对象识别通过时确定对应的识别ID号,根据所述识别ID号从本地获取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二人脸数据库;
所述第二人脸数据库,保存用于显示的人脸显示图像;
所述人脸前端设备进一步用于,在被识别对象识别通过时确定对应的识别ID号,根据所述识别ID通过所述后端服务器从第二人脸数据库中获取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
11.一种人脸前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处理单元、显示单元、采集单元、通信单元;其中,
所述处理单元,在根据第一人脸数据库对被识别对象进行识别且通过时,获取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并发送给所述显示单元;在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的使用时限到达预设的更新期阈值时,启动更新显示过程并通过所述采集单元获得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将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替换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并将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通过通信单元同步给组网内的其它人脸前端设备;
所述显示单元,用于将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显示于UI界面中;
所述采集单元,用于对所述被识别对象进行人脸图像采集,并发送给所述处理单元;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通过网络传输协议收发所述人脸显示图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判断所述采集单元采集到的临时人脸图像是否符合预设的显示图像质量标准,如果符合,则将所述临时人脸图像作为所述新的人脸显示图像;否则,触发所述采集单元重新采集。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进一步包括:本地存储单元;
所述本地存储单元,用于保存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
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在被识别对象识别通过时确定对应的识别ID号,根据所述识别ID号从所述本地存储单元中获取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在被识别对象识别通过时确定对应的识别ID号,根据所述识别ID通过后端服务器从第二人脸数据库中获取所述已有的人脸显示图像。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方法。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包括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读取所述可执行指令,并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方法。
CN202010228560.8A 2020-03-27 2020-03-27 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4491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28560.8A CN113449137A (zh) 2020-03-27 2020-03-27 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28560.8A CN113449137A (zh) 2020-03-27 2020-03-27 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49137A true CN113449137A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07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28560.8A Pending CN113449137A (zh) 2020-03-27 2020-03-27 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4913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9741A (zh) * 2009-11-26 2010-06-16 中山大学 一种用于数字家庭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及方法
US20110301433A1 (en) * 2010-06-07 2011-12-08 Richard Scott Sadowsky Mental state analysis using web services
CN208351494U (zh) * 2018-05-23 2019-01-08 国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人脸识别系统
CN209297378U (zh) * 2018-12-20 2019-08-23 深圳市朗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感门禁系统和联网门禁系统
CN110458154A (zh) * 2019-09-12 2019-11-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人脸识别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9741A (zh) * 2009-11-26 2010-06-16 中山大学 一种用于数字家庭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及方法
US20110301433A1 (en) * 2010-06-07 2011-12-08 Richard Scott Sadowsky Mental state analysis using web services
CN208351494U (zh) * 2018-05-23 2019-01-08 国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人脸识别系统
CN209297378U (zh) * 2018-12-20 2019-08-23 深圳市朗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感门禁系统和联网门禁系统
CN110458154A (zh) * 2019-09-12 2019-11-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人脸识别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铁军, 知识产权出版社, pages: 186 - 19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933288A (zh) 考勤方法、裝置以及考勤設備
JP2015177478A (ja) 会議端末制御システム、会議端末制御装置、会議端末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3014476A (zh) 群组创建方法及装置
CN111182251A (zh) 一种应用于网上巡查同步转码且存储介质可热插拔的录像备份方法和装置
CN111445321A (zh) 基于物联网的银行网点营业管控方法及装置
CN110852196A (zh) 人脸识别信息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13961619A (zh)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813102B (zh) 一种自动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2348077A (zh) 图像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689096B (zh) 应急小组组建管理的方法及系统
CN113449137A (zh) 人脸前端设备的人脸图像显示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014157B (zh) 气象资料下载引擎和方法
CN111125263A (zh) 预约请求的管理方法、预约功能实体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69082A (zh) 一种时钟同步测试巡检方法和系统
CN114071060B (zh) 智能远程评标监管系统
US951602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electronic information
CN113591580A (zh) 图像标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542172A (zh) 基于在线会议的沟通辅助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006893B (zh) 多端远程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28297A (zh) 一种设备对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71061B (zh) 远程评标视频会议过程中评标专家行为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4071062B (zh) 远程评标视频会议过程中的视频录制方法及装置
CN114095689B (zh) 加入远程评标视频会议的方法及装置
CN114071052B (zh) 远程评标视频会议过程中的视频流传输方法及监管系统
CN111814185B (zh) 一种权限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