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28297A - 一种设备对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备对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28297A
CN113128297A CN201911423636.6A CN201911423636A CN113128297A CN 113128297 A CN113128297 A CN 113128297A CN 201911423636 A CN201911423636 A CN 201911423636A CN 113128297 A CN113128297 A CN 1131282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image data
node
docking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2363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丽
王�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tellifus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tellifus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tellifus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tellifus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2363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282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28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82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1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 G06V40/166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using acquisition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5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ill image data
    • G06F16/58Retrieval characterised by using metadata, e.g. metadata not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or metadata generated manually
    • G06F16/583Retrieval characterised by using metadata, e.g. metadata not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or metadata generated manually using metadata automatically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2Matching criteria, e.g. proximity meas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识别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设备对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步骤:获取抓拍图像数据,并构建图像采集节点与设备对接节点的连接关系;将所述抓拍图像数据与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进行所述图像数据比对处理,以得到比对结果,所述比对结果包括图像相似度;将所述比对结果加载到所述设备对接节点中进行存储。本发明实施例降低了耗时,提高了对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设备对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对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服务器单独对接一款人脸识别设备在进行人脸比对需要先连接再比对。若是一个服务器同时对接多个人脸识别设备,则需要进行多次连接及比对,存在很多重复的公共逻辑,会导致耗时过长,对人脸识别的效率造成影响。可见,现有技术中,对服务器与多台人脸识别设备进行对接时存在耗时长、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对接方法,能够减少设备对接的时长,提高对接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对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抓拍图像数据,并构建图像采集节点与设备对接节点的连接关系,所述图像采集节点用于对所述抓拍图像数据进行采集以及图像数据比对处理,所述设备对接点用于数据存储;
将所述抓拍图像数据与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进行所述图像数据比对处理,以得到比对结果,所述比对结果包括图像相似度;
将所述比对结果加载到所述设备对接节点中进行存储。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设备对接装置,包括:
构建模块,用于获取抓拍图像数据,并构建图像采集节点与设备对接节点的连接关系,所述图像采集节点用于对所述抓拍图像数据进行采集以及图像数据比对处理,所述设备对接点用于数据存储;
比对模块,用于将所述抓拍图像数据与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进行所述图像数据比对处理,以得到比对结果,所述比对结果包括图像相似度;
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比对结果加载到所述设备对接节点中进行存储。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对接方法中的步骤。
第四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对接方法中的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抓拍图像数据,并构建图像采集节点与设备对接节点的连接关系,所述图像采集节点用于对所述抓拍图像数据进行采集以及图像数据比对处理,所述设备对接点用于数据存储;将所述抓拍图像数据与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进行所述图像数据比对处理,以得到比对结果,所述比对结果包括图像相似度;将所述比对结果加载到所述设备对接节点中进行存储。上述对获取到抓拍图像数据后,通过划分为对人脸识别设备与设备管理平台建立连接关系、将抓拍图像数据与原始图像数据作比对、以及将比对结果进行数据入库三个部分进行处理,且这三个部分均是图像处理过程中的一个公共流程,所以可以将上述三个部分作为基础数据,当出现多个图像采集节点均与设备对接节点进行对接时,可以通过直接调用基础数据去实现图像采集节点与设备对接节点之间的快速对接,降低了耗时,提高了对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对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对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对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对接装置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对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对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对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对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对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对接方法的流程图,该设备对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获取抓拍图像数据,并构建图像采集节点与设备对接节点的连接关系,图像采集节点用于对抓拍图像数据进行采集以及图像数据比对处理,设备对接点用于数据存储。
在本实施例中,设备对接方法运行于其上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方式或者无线连接方式获取抓拍图像数据等。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无线连接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3G/4G连接、WiFi(Wireless-Fidelity)连接、蓝牙连接、WiMAX(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 forMicrowaveAccess)连接、Zigbee(低功耗局域网协议,又称紫峰协议)连接、UWB(ultrawideband)连接、以及其他现在已知或将来开发的无线连接方式。
其中,抓拍图像数据可以是通过图像采集节点实时或定时获取到的人脸图像数据(包括人脸图片、抓拍时间、抓拍地点等信息)、人体图像数据、车辆图像数据等等。上述图像采集节点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是具有抓拍、显示等功能的人脸识别设备。人脸识别设备可以是一款电子设备,支持将一批人员信息包括人脸图像数据添加到该设备中,作为人员库;支持通过该设备抓拍的人脸图像,并能与人员库的图像进行比对,能识别抓拍的人脸图像是否是人员库中的图像,以及是人员库的哪个人脸图像,在人脸识别设备中进行比对可以成为前端比对。在人脸识别设备上,可以配置有前端摄像头,通过前端摄像头可以对处于摄像头抓拍范围内的人脸、人体、物体等进行抓拍,以得到上述的抓拍图像数据。在抓拍图像数据中还可能存在干扰图像数据,例如:采集某个人的人脸图像,在该图像中还包括了其它干扰物体或者其它干扰人脸图像,此时人脸识别设备可以选取抓拍到的人脸图像中占据面积最大的图像作比对,自动对干扰物体以及干扰人脸进行排除不识别。
上述设备对接节点可以是设备管理平台,设备管理平台可以提供后端服务,在设备管理平台中,可以配置有多台服务器提供服务。在人脸识别设备上可以对外提供调用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API即操作系统留给应用程序的一个调用接口,应用程序通过调用操作系统的API而使操作系统去执行应用程序的命令。构建设备管理平台与人脸识别设备之间的接口对接,可以实现人脸识别设备与设备管理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该设备管理平台支持接收人脸识别设备采集到的抓拍图像数据;支持将抓拍图像数据与人员库进行比对,在设备管理平台中进行比对可以叫做后端比对。
102、将抓拍图像数据与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进行图像数据比对处理,以得到比对结果,比对结果包括图像相似度。
其中,上述的预设图像数据库可以是预先设置在设备管理平台中的数据库,在该预设图像数据库中,可以用于存储原始图像数据,其存储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例如:按照数据类型进行分类存储、按照抓拍时间进行存储、按照抓拍地点进行存储等等。上述原始图像数据可以是专门用于与采集到的抓拍图像数据做比对的图像数据,例如:原始图像数据包括某办公大楼内所有工作人员的人脸图片,重要会议场合的参会人员的人脸图片等等。上述的图像相似度即为抓拍图像数据与原始图像数据之间的相似程度,若抓拍到的为人脸图像,则可以根据人脸的五官等特征对所有的原始图像数据进行遍历,以得到比对结果,该比对结果中包括抓拍图像数据与每个原始图像数据之间的图像相似度。
具体的,当判断出需要在人脸识别设备上对抓拍图像数据与原始图像数据进行前端比对时,设备管理平台可以将存储在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发送到人脸识别设备中,与抓拍图像数据进行比对。若判断出需要在设备管理平台上进行后端比对,则可以将采集到的抓拍人脸图像数据发送到设备管理平台进行后端比对,得到比对结果后,可以将比对结果反馈到人脸识别设备,以识别当前进行比对的抓拍图像数据是否识别成功。
103、将比对结果加载到设备对接节点中进行存储。
其中,若是在设备管理平台中对抓拍图像数据与原始图像数据进行比对,可以直接将比对后的比对结果存储到设备管理平台中用于存储比对后的数据的存储数据库中,在该存储数据库中除了对比对结果进行存储之外,还可以对抓拍图像数据的抓拍时间、抓拍地点等信息进行存储。
当完成对比对结果的存储后,可以表示一个公共抽象父类的构建过程完成。公共抽象父类可以理解为一种让程序运作的语言规范,把上述公共配置项以及规范(在公共抽象父类中包含了公共配置项以及规范接入流程(包括上述对人脸识别设备与设备管理平台建立连接关系、将抓拍图像数据与原始图像数据做比对、以及将比对结果进行数据入库)写入该父类中,后续若有人脸识别设备与设备管理平台连接,要实现父类中的公共配置项以及流程规范时,便可以直接调用这个父类便可以实现,而不需要将每一台人脸识别设备均与设备管理平台进行一次对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抓拍图像数据,并构建图像采集节点与设备对接节点的连接关系;将抓拍图像数据与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进行比对,以得到比对结果,比对结果包括图像相似度;将比对结果加载到设备对接节点中进行存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构建一个公共抽象父类,构建公共抽象父类包括图像采集节点获取抓拍图像数据,并将图像采集节点与设备对接节点建立连接关系,建立连接关系能够实现数据的传输;将获取到的抓拍图像数据与预设的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进行比对,以得到比对结果,并将比对结果发送到节点对接设备进行数据入库,在公共抽象父类中包含了公共配置项以及规范接入流程(包括上述对人脸识别设备与设备管理平台建立连接关系、将抓拍图像数据与原始图像数据作比对、以及将比对结果进行数据入库)),这样,当出现多个图像采集节点均与设备对接节点进行对接时,可以通过调用同一个公共抽象父类去实现图像采集节点与设备对接节点之间的快速对接,降低了耗时,提高了对接效率。
如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实施提供的另一种设备对接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01、获取抓拍图像数据,通过图像采集节点中的监听设备检测是否接收到设备对接节点发出的第一设备连接请求。
其中,监听设备可以是用于检测人脸识别设备与设备管理平台之间的连接状态的设备,可以设置在人脸识别设备中。上述的第一设备连接请求可以是指设备管理平台发出的请求,该第一设备连接请求用于发送到人脸识别设备端,请求人脸识别接收该请求,从而建立连接关系。
202、若监听设备接收到第一设备连接请求,则发出第一响应信息对第一设备连接请求进行响应,以完成图像采集节点与设备对接节点的连接。
其中,上述第一响应信息可以表示人脸识别设备接收到了设备管理平台发出的第一设备连接请求并同意连接,因此,通过打出第一响应信息的方式表示完成了人脸识别设备与设备管理平台之间的连接。
上述监听设备接收到第一设备连接请求,表示此时设备管理平台主动连接人脸识别设备,且人脸识别设备作为服务端,设备管理平台作为客户端。在设备管理平台一端的服务端会话管理由ServerSessionService(服务端会话管服务)处理,该类维护一个服务端会话容器,针对所有的设备管理平台一端的连接设备。可以通过创建任务updateDeviceStatus(更新设备状态)进行状态监测,根据最后会话时间可以判断与设备管理平台连接的人脸识别设备是否下线,根据超时时间可以强制断开达到预设超时时间阈值(表示没有进行数据传输,却一直处于连接状态)的人脸识别设备。
203、将抓拍图像数据与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进行比对,以得到比对结果,比对结果包括图像相似度。
204、将比对结果加载到设备对接节点中进行存储。
根据不同的比对模式(指在人脸识别设备中进行前端比对以及在设备管理平台中进行后端比对两种比对模式),可以提供不同的公共处理。若是在人脸识别设备中进行前端比对,则可以提供公共处理uploadDeviceSnap(上传设备快照),对人脸识别设备的抓拍时间、抓拍图片进行统一处理。
可选的,上述步骤203包括:
判断是否在图像采集节点中对抓拍图像数据与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进行比对,比对包括相似度比对。
上述判断是否可以在人脸识别设备中进行数据比对可以根据项目需要进行判断,该项目需要包括预设图像数据库的数据量、以及在断网情况下是否支持数据比对这两个条件,且这两个条件在使用人脸识别设备的应用端接入时,便可以确定。
其中,根据预设图像数据库的数据量判断可以是判断原始图像数据的数据量是否达到数据量阈值,当未达到数据量阈值时,可以在人脸识别设备中进行数据比对,例如:预设数据量阈值为20000个,项目人员库(预设图像数据库)数据量在18000个,则可以直接在人脸识别设备上直接进行数据比对。因为人脸识别设备的计算能力较小,一般而言,数据量阈值的上限处理能力为20000。
上述在断网情况下是否支持数据比对作为项目需要的另一个条件。在断网情况下,若人脸识别设备依然能工作,只是丢失断网这段时间的比对数据,则可以在人脸识别设备端进行前端比对;在断网的情况下,人脸识别设备无法启动工作,则需要在设备管理平台端进行后端比对。当上述两个条件同时满足在人脸识别设备中作比对时,则可以直接在人脸识别设备中做比对。若出现两个条件只满足一个时,可以对两个条件设置优先级,例如:预设图像数据库的数据量优先于断网情况下是否支持数据比对,则当图像数据库的数据量低于预设数据量阈值,则在人脸识别设备进行数据比对,若大于预设数据量阈值,则在设备管理平台中比对。
上述相似度可以表示原始图像数据与抓拍图像数据的相似程度,可以将原始图像数据与抓拍图像数据映射成特征向量,通过向量空间模型进行计算。当然,这只是一种计算方法,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计算相似度的方法不做具体限定。上述相似度比对可以是通过提取抓拍图像数据的关键点与原始图像数据的原始关键点作比对,上述的关键点可以是指眼睛、鼻子、嘴巴、眉毛、脸颊等等。因原始图像数据量较大,在比对时,可以预先根据抓拍图像的某些特征进行筛选,以减少数据量的计算,例如:先根据抓拍图像数据判断是男性还是女性、是儿童还是老人等。进行筛选可以排除不在比对范围内的一些原始图像数据,然后直接在筛选后剩下的原始图像数据中进行遍历,计算抓拍图像数据与原始图像数据之间的相似度。
若是在图像采集节点中进行相似度比对,则提取设备对接节点中的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
其中,当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时,则在人脸识别设备中做数据比对。上述提取设备管理平台中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的方式可以是人脸识别设备定时主动拉取;也可以是设备管理平台主动下发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到人脸识别设备。
上述设备管理平台主动把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推给人脸识别设备的处理可以包括:抽象公共父类通过getDateSendDto(获取数据服务)获取人脸识别设备需要下发的原始图像数据,并且可以定义公共下发流程,公共下发流程可以包括对定时下发原始图像数据进行定时下发、或对原始图像数据进行分片处理,例如:需要下发到人脸识别设备的数原始图像数据总共有10万个,则可以将10万个原始图像数据进行分片处理,每次获取1万个原始图像数据,实现分批下发。避免同时下发大数据量的原始图像数据导致下发拥堵的情况。通过构建需要下发的原始图像数据,然后下发构建好的原始图像数据。
对于如何实现将构建好的原始图像数据进行下发,只需要将构建好的原始图像数据的下发格式构建成人脸识别设备协议的格式即可。上述构建需要下发的原始图像数据可以通过实现抽象方法buildDate2Dev(构建数据服务)来定制化处理,上述构建下发格式可以通过实现抽象方法basicSendMethod(构建下发基础服务)来定制。当然,人脸识别设备可以是多台,当有多台人脸识别设备均需要获取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时,可以针对每一台的人脸识别设备的分别定制自身的协议,根据每台人脸识别设备的协议可以得到对应于每台人脸识别设备的数据下发方式。
对于其它性能优化处理,都可以在上述抽象公共父类实现,每款人脸识别设备只需要少量定制就能共享强大的性能数据完整性等,上述的其它性能优化处理,例如:多个设备并行下发控制、配置批量一次下发原始图像数据的数据量、下发前设备状态监测、下发失败后数据的处理等。
将抓拍图像数据与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进行相似度比对,以得到比对结果。
其中,人脸识别设备接收到上述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后,便可以在人脸识别设备中对抓拍图像数据与原始图像数据进行相似度计算,以得到比对结果,也即是前端比对。通过前端比对,便于处理预设图像数据库的数据量未达到数据量阈值且断网下依然可以进行数据比对的情况。
可选的,上述步骤203还包括:
若不在图像采集节点中进行相似度比对,则将图像采集节点采集到的抓拍图像数据上传到设备对接节点。
其中,当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时,则在设备管理平台中做数据比对。上述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包括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的数据量高于预设数据量阈值,且在断网的情况下无法正常工作。此时,需要人脸识别设备将抓拍到的抓拍图像数据主动上传到设备管理平台,对于人脸识别设备如何将抓拍图像数据上传到设备管理平台中,同样可以根据上述实现抽象方法basicSendMethod(构建下发基础服务)来定制化处理,实现数据传输。
在设备对接节点中对抓拍图像数据与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进行相似度比对,以得到比对结果。
当设备管理平台接收到前端人脸识别设备上传的抓拍图像数据时,便可以将抓拍图像数据与原始图像数据进行相似度比对,以得到比对结果。该比对结果可以通过相似度比对列表进行表示。在列表中,可以根据相似度的大小依次进行有序排列。这样,便可以在设备管理平台中完成对大数据量的数据比对,避免在将大数据量的数据比对放在人脸识别设备进行比对,导致耗时过长的问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人脸识别设备获取抓拍图像数据,并将人脸识别设备与设备管理平台建立连接关系,当人脸识别设备未接收到第一设备连接请求时,选择主动获取原始图像数据,在人脸识别设备中进行前端比对;接收到第一设备连接请求时,可以进行后端比对。这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的选择进行前端比对或者后端比对,便于支持人脸识别设备灵活的接入。通过选择出公共配置项以及规范接入流程构建一个完整的公共抽象父类构建,在公共抽象父类中包含了公共配置项以及规范接入流程,当出现多个人脸识别设备与同一设备管理平台进行对接时,可以通过调用公共抽象父类便可以实现度所有人脸识别设备与同一设备管理平台之间的快速对接,有利于降低耗时,提高接入的效率。
如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实施提供的另一种设备对接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01、获取抓拍图像数据,通过图像采集节点的监听设备检测是否接收到设备对接节点发出的第一设备连接请求。
302、若监听设备未接收到第一设备连接请求,则通过监听设备主动向设备对接节点发出第二设备连接请求。
其中,当人脸识别设备的监听设备没有接受到设备管理平台发出的第一设备连接请求,则此时可以通过监听设备主动向设备管理平台发出第二设备连接请求,该第二设备连接请求中包括与设备管理平台之间建立连接的信息。人脸识别设备主动发出第二设备连接请求时,表示人脸识别设备作为客户端,设备管理平台作为服务端,在客户端的客户端会话管理由ClientSessionService(客户服务)处理,该类维护一个客户端会话容器,针对所有的客户端连接设备,通过任务updateDeviceStatus进行状态监测,对离线状态的人脸识别设备进行连接处理,对于连接失败的情况还可以进行重连。
303、检测是否接收到设备对接节点返回的第二响应信息,若未接收到第二响应信息,则通过监听设备多次主动与设备对接节点进行重连,以完成图像采集节点与设备对接节点的连接。
其中,当人脸识别设备向设备管理平台发出第二设备连接请求后,需要等待设备管理平台反馈的第二响应信息,如果没接收到该第二响应信息,表示当前连接失败。对于连接失败的情况可以通过多次发起第二数据连接请求继续进行重连,当然,每次发出的第二设备连接请求中,都可以包括与发出第二设备连接请求的发送时间以及发送次数。
304、将抓拍图像数据与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进行比对,以得到比对结果,比对结果包括图像相似度。
304、将比对结果加载到设备对接节点中进行存储。
根据不同的比对模式(指在人脸识别设备中进行前端比对以及在设备管理平台中进行后端比对两种比对模式),将比对结果进行存储时可以提供不同的公共处理。若是在设备管理平台端进行后端比对,则对比对结果进行存储时,可以提供公共处理uploadDeviceRecord(上载设备记录),对人脸识别设备、抓拍图像数据的抓拍时间、抓拍图像数据的抓拍图片、识别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抓拍图像数据与原始图像数据进行相似度计算等进行统一处理。当有多台人脸识别设备与设备管理平台连接时,只需要配置比对模式,将上报数据(抓拍图像数据或者原始图像数据)封装成指定格式即可实现统一处理。
可选的,上述步骤303包括:
预设公共重连规则,公共重连规则包括预设时间间隔阈值以及预设重连次数阈值;
其中,公共抽象父类可以预先定义了人脸识别设备的公共重连处理规则。上述公共连接规则可以是指当人脸识别设备与设备管理平台没有连接成功时,针对重连的情况设置的判别方式。上述预设时间间隔阈值可以是指相邻两次连接之间的时间间隔指定值。上述预设重连次数阈值可以是指设备管理平台与人脸识别设备之间进行连接的次数指定值。
检测当前时间与相邻上一次发出第二设备请求的时间间隔是否达到预设时间间隔阈值,若时间间隔达到预设时间间隔阈值,则通过监听设备向设备对接节点主动发出第二设备连接请求。
其中,可以实时对当前时间进行检测,判断当前时间与相邻上一次连接的时间间隔是否达到上述预设时间间隔阈值,当达到上述预设时间间隔阈值,表示可以发出第二设备连接请求进行重连,例如:预设时间间隔阈值1.4s,一个人脸识别设备与设备管理平台进行上一次进行连接的时间距离当前时间的时间为1s,则暂时不进行重新连接,当检测到时间间隔为1.4s时,则可以发出第二设备连接请求到设备管理平台进行重连。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例方式,还可以对预设时间间隔阈值进行调整,例如:每次连接失败后,其下一次重连的预设时间间隔阈值将会变成相邻上一次连接的预设时间间隔阈值的两倍,或者三倍、四倍等。其预设时间间隔阈值可以根据重连次数自动调整。当重连的时间间隔达到一个上限值,但重连次数还未达到预设重连次数阈值时,后续的每次重连可以以该上限值作为预设时间间隔阈值进行定时连接。
检测监听设备发出第二设备连接请求的重连次数是否达到预设重连次数阈值,若重连次数达到预设重连次数阈值,则监听设备停止继续发送第二设备连接请求,暂停连接。
其中,对重连的间隔时间进行判断后,还可以对重连次数进行判断,判断当前重连次数是否达到预设重连次数阈值,例如:预设重连次数阈值为10次,当前重连次数为第8次,则还可以继续重连2次,若当前重连次数已经达到10次,则不再继续进行重连,即人脸识别设备不会再继续发送第二设备连接请求。在公共抽象父类进行统一处理,不同的人脸识别设备只需实现抽象方法loginDevice(登陆设备服务)处理各自的连接逻辑,或者也可以选择实现抽象方法loginFailDeal(登陆处理失败服务)来进行重连失败的个性化处理,以及选择实现抽象方法loginSucDeal(登陆处理成功服务)来进行重连成功的定制化处理。
这样,在公共抽象父类中,通过对重连的时间间隔以及重连的次数进行判断,可以避免人脸识别设备与设备管理平台之间一直执行重连动作,造成无效损耗,当出现多台人脸识别设备与设备管理平台端进行连接时,可以控制好连接的时间以及次数,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人脸识别设备获取抓拍图像数据,并将人脸识别设备与设备管理平台建立连接关系,在建立连接关系的过程中,若人脸识别设备没有接收到上述第一设备连接请求,则人脸识别设备将作为客户端主动向设备管理平台发送第二设备连接请求,在连接的过程中,针对连接失败的情况,在公共抽象父类中预设了预设时间间隔阈值以及预设重连次数阈值。这样,可以控制人脸识别设备与设备管理平台之间连接的时间及次数,避免一直重复的执行重连动作,造成资源浪费。并且通过选择出公共配置项以及规范接入流程构建一个完整的公共抽象父类构建,在公共抽象父类中包含了公共配置项以及规范接入流程,当出现多个人脸识别设备与同一设备管理平台进行对接时,可以通过调用公共抽象父类便可以实现度所有人脸识别设备与同一设备管理平台之间的快速对接,有利于降低耗时,提高接入的效率。
如图4所示,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对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设备对接装置400包括:
构建模块401,用于获取抓拍图像数据,并构建图像采集节点与设备对接节点的连接关系,图像采集节点用于对抓拍图像数据进行采集以及图像数据比对处理,设备对接点用于数据存储;
比对模块402,用于将抓拍图像数据与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进行图像数据比对处理,以得到比对结果,比对结果包括图像相似度;
存储模块403,用于将比对结果加载到设备对接节点中进行存储。
可选的,如图5所示,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对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构建模块401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4011,用于通过图像采集节点中的监听设备检测是否接收到设备对接节点发出的第一设备连接请求;
第二发送单元4012,用于若监听设备接收到第一设备连接请求,则发出第一响应信息对第一设备连接请求进行响应,以完成图像采集节点与设备对接节点的连接。
可选的,如图6所示,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对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构建模块401还包括:
检测单元4013,用于通过图像采集节点的监听设备检测是否接收到设备对接节点发出的第一设备连接请求;
第三发送单元4014,用于若监听设备未接收到第一设备连接请求,则通过监听设备主动向设备对接节点发出第二设备连接请求;
第三发送单元4014还用于检测是否接收到设备对接节点返回的第二响应信息,若未接收到第二响应信息,则通过监听设备多次主动与设备对接节点进行重连。
可选的,如图7所示,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对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上述第三发送单元4014包括:
设置子单元40141,用于预设公共重连规则,公共重连规则包括预设时间间隔阈值以及预设重连次数阈值;
判断子单元40142,用于判断当前时间与相邻上一次发出第二设备请求的时间间隔是否达到预设时间间隔阈值,若时间间隔达到预设时间间隔阈值,则通过监听设备向设备对接节点主动发出第二设备连接请求;
判断子单元40142还用于判断监听设备发出第二设备连接请求的重连次数是否达到预设重连次数阈值,若重连次数达到预设重连次数阈值,则监听设备停止继续发送第二设备连接请求,暂停连接。
可选的,如图8所示,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对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上述比对模块402包括:
判断单元4021,用于判断是否在图像采集节点中对抓拍图像数据与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进行比对,比对包括相似度比对;
提取单元4022,用于若是在图像采集节点中进行相似度比对,则提取设备对接节点中的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
第一计算单元4023,用于将抓拍图像数据与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进行相似度比对,以得到比对结果。
可选的,如图9所示,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对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上述比对模块402还包括:
上传单元4024,用于若不在图像采集节点中进行相似度比对,则将图像采集节点采集到的抓拍图像数据上传到设备对接节点;
第二计算单元4024,用于在设备对接节点中对抓拍图像数据与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进行相似度比对,以得到比对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对接装置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设备对接方法实现的各个过程且可以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如图10所示,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1000包括:存储器1002、处理器1001、网络接口1003及存储在存储器1002上并可在处理器10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001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对接方法中的步骤。
具体的,处理器1001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抓拍图像数据,并构建图像采集节点与设备对接节点的连接关系,图像采集节点用于对抓拍图像数据进行采集以及图像数据比对处理,设备对接点用于数据存储;
将抓拍图像数据与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进行图像数据比对处理,以得到比对结果,比对结果包括图像相似度;
将比对结果加载到设备对接节点中进行存储。
可选的,处理器1001执行的构建图像采集节点与设备对接节点的连接关系的步骤包括:
通过图像采集节点中的监听设备检测是否接收到设备对接节点发出的第一设备连接请求;
若监听设备接收到第一设备连接请求,则发出第一响应信息对第一设备连接请求进行响应,以完成图像采集节点与设备对接节点的连接。
可选的,处理器1001执行的构建图像采集节点与设备对接节点的连接关系的步骤包括:
通过图像采集节点的监听设备检测是否接收到设备对接节点发出的第一设备连接请求;
若监听设备未接收到第一设备连接请求,则通过监听设备主动向设备对接节点发出第二设备连接请求;
检测是否接收到设备对接节点返回的第二响应信息,若未接收到第二响应信息,则通过监听设备多次主动与设备对接节点进行重连。
可选的,处理器1001执行的通过监听设备多次主动与设备对接节点进行重连的步骤包括:
预设公共重连规则,公共重连规则包括预设时间间隔阈值以及预设重连次数阈值;
判断当前时间与相邻上一次发出第二设备请求的时间间隔是否达到预设时间间隔阈值,若时间间隔达到预设时间间隔阈值,则通过监听设备向设备对接节点主动发出第二设备连接请求;
判断监听设备发出第二设备连接请求的重连次数是否达到预设重连次数阈值,若重连次数达到预设重连次数阈值,则监听设备停止继续发送第二设备连接请求,暂停连接。
可选的,处理器1001执行的将抓拍图像数据与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进行图像数据比对处理的步骤包括:
判断是否在图像采集节点中,对抓拍图像数据与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进行比对,比对包括相似度比对;
若是在图像采集节点中进行相似度比对,则提取设备对接节点中的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
将抓拍图像数据与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进行相似度比对,以得到比对结果。
可选的,处理器1001执行的判断是否在图像采集节点中,对抓拍图像数据与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进行比对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
若不在图像采集节点中进行相似度比对,则将图像采集节点采集到的抓拍图像数据上传到设备对接节点;
在设备对接节点中对抓拍图像数据与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进行相似度比对,以得到比对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0能够实现设备对接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实施方式,以及相应有益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指出的是,图中仅示出了具有组件的1001-1003,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的实施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其中,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里的电子设备1000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设定或存储的指令,自动进行数值计算和/或信息处理的设备,其硬件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数字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嵌入式设备等。
电子设备1000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及掌上电脑等计算设备。电子设备1000可以与用户通过键盘、鼠标、遥控器、触摸板或声控设备等方式进行人机交互。
存储器1002至少包括一种类型的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1002可以是电子设备1000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该电子设备1000的硬盘或内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1002也可以是电子设备1000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该电子设备1000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当然,存储器1002还可以既包括电子设备1000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其外部存储设备。本实施例中,存储器1002通常用于存储安装于电子设备1000的操作系统和各类应用软件,例如设备对接方法的程序代码等。此外,存储器1002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各类数据。
处理器100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芯片。该处理器1001通常用于控制电子设备1000的总体操作。本实施例中,处理器1001用于运行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者处理数据,例如运行设备对接方法的程序代码。
网络接口1003可包括无线网络接口或有线网络接口,该网络接口1003通常用于在电子设备1000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构建通信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001执行时实现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对接方法中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取存储器1002(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设备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抓拍图像数据,并构建图像采集节点与设备对接节点的连接关系,所述图像采集节点用于对所述抓拍图像数据进行采集以及图像数据比对处理,所述设备对接点用于数据存储;
将所述抓拍图像数据与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进行所述图像数据比对处理,以得到比对结果,所述比对结果包括图像相似度;
将所述比对结果加载到所述设备对接节点中进行存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图像采集节点与设备对接节点的连接关系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节点中的监听设备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设备对接节点发出的第一设备连接请求;
若所述监听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设备连接请求,则发出第一响应信息对所述第一设备连接请求进行响应,以完成所述图像采集节点与所述设备对接节点的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图像采集节点与设备对接节点的连接关系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节点的监听设备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设备对接节点发出的第一设备连接请求;
若所述监听设备未接收到所述第一设备连接请求,则通过所述监听设备主动向所述设备对接节点发出第二设备连接请求;
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设备对接节点返回的第二响应信息,若未接收到所述第二响应信息,则通过所述监听设备多次主动与所述设备对接节点进行重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监听设备多次主动与所述设备对接节点进行重连的步骤包括:
预设公共重连规则,所述公共重连规则包括预设时间间隔阈值以及预设重连次数阈值;
判断当前时间与相邻上一次发出所述第二设备请求的时间间隔是否达到所述预设时间间隔阈值,若所述时间间隔达到所述预设时间间隔阈值,则通过所述监听设备向所述设备对接节点主动发出所述第二设备连接请求;
判断所述监听设备发出所述第二设备连接请求的重连次数是否达到所述预设重连次数阈值,若所述重连次数达到所述预设重连次数阈值,则所述监听设备停止继续发送所述第二设备连接请求,暂停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抓拍图像数据与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进行所述图像数据比对处理的步骤包括:
判断是否在所述图像采集节点中对所述抓拍图像数据与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进行比对,所述比对包括相似度比对;
若是在所述图像采集节点中进行所述相似度比对,则提取所述设备对接节点中的所述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
将所述抓拍图像数据与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进行所述相似度比对,以得到所述比对结果。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在所述图像采集节点中,对所述抓拍图像数据与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进行比对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
若不在所述图像采集节点中进行所述相似度比对,则将所述图像采集节点采集到的所述抓拍图像数据上传到所述设备对接节点;
在所述设备对接节点中对所述抓拍图像数据与所述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进行所述相似度比对,以得到所述比对结果。
7.一种设备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建模块,用于获取抓拍图像数据,并构建图像采集节点与设备对接节点的连接关系,所述图像采集节点用于对所述抓拍图像数据进行采集以及图像数据比对处理,所述设备对接点用于数据存储;
比对模块,用于将所述抓拍图像数据与预设图像数据库中的原始图像数据进行所述图像数据比对处理,以得到比对结果,所述比对结果包括图像相似度;
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比对结果加载到所述设备对接节点中进行存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模块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节点中的监听设备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设备对接节点发出的第一设备连接请求;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监听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设备连接请求,则发出第一响应信息对所述第一设备连接请求进行响应,以完成所述图像采集节点与所述设备对接节点的连接。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对接方法中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对接方法中的步骤。
CN201911423636.6A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设备对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1282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23636.6A CN113128297A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设备对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23636.6A CN113128297A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设备对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8297A true CN113128297A (zh) 2021-07-16

Family

ID=76769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23636.6A Pending CN113128297A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设备对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2829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94732A (zh) * 2023-11-07 2023-12-08 山东青鸟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互联网可信数据通信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2025A (zh) * 2006-03-08 2006-08-23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网格的并行、分布式识别人脸的方法
CN205812222U (zh) * 2016-06-01 2016-12-14 重庆中科云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人脸监控系统
CN108737142A (zh) * 2017-04-21 2018-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节点检测参数的方法、节点和网状网络
CN109522824A (zh) * 2018-10-30 2019-03-2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人脸属性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086840A (zh) * 2018-01-26 2019-08-02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2025A (zh) * 2006-03-08 2006-08-23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网格的并行、分布式识别人脸的方法
CN205812222U (zh) * 2016-06-01 2016-12-14 重庆中科云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人脸监控系统
CN108737142A (zh) * 2017-04-21 2018-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节点检测参数的方法、节点和网状网络
CN110086840A (zh) * 2018-01-26 2019-08-02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22824A (zh) * 2018-10-30 2019-03-2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人脸属性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学刚 等: "《道路交通控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群众出版社, pages: 267 - 269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94732A (zh) * 2023-11-07 2023-12-08 山东青鸟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互联网可信数据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17194732B (zh) * 2023-11-07 2024-02-02 山东青鸟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互联网可信数据通信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04273A (zh) 智能冰箱食品管理的方法
CN110493028A (zh) 一种集群部署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2492791A1 (en) Augmented reality-based file transfer method and file transfer system thereof
CN110837430A (zh) 开机异常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7439838B (zh) 一种面向边缘计算网关主从机自适应快速组网方法
CN113128297A (zh) 一种设备对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241744A2 (zh) 加油机数据处理装置、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和系统
WO2024001652A1 (zh) 设备间的网络适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1382004B (zh) 参数备份方法及装置、还原方法及装置和备份还原系统
CN110697517A (zh) 基于小区的电梯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8289165B (zh) 一种基于手机控制相机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5695861A (zh) 一种流媒体数据管理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TWI760951B (zh) 運算資源配置和管理方法及代理伺服器
CN111901561B (zh) 监控系统中的视频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224768B (zh) 应答模拟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392332A (zh) Ai模型部署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157626A (zh) 应用拍照传送照片的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3595814A (zh) 消息延迟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52522A (zh) 一种基于多平台的摄像头绑定和解绑方法
CN111232773A (zh) 基于无人机监控的电梯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KR20080090035A (ko) 웹 서비스를 이용한 방문자 식별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4422638B (zh) 云手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6627682B (zh) 基于共享内存的远程工业信息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7834750B (zh) 获取协议数据的装置、方法、系统、设备、介质及服务器
CN113709564B (zh) 基于5g电视的预警方法、5g电视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