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45856B - 一种用于汽车落水险情下的自动落窗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汽车落水险情下的自动落窗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45856B
CN113445856B CN202110295964.3A CN202110295964A CN113445856B CN 113445856 B CN113445856 B CN 113445856B CN 202110295964 A CN202110295964 A CN 202110295964A CN 113445856 B CN113445856 B CN 1134458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falling
electric telescopic
telescopic rod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959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45856A (zh
Inventor
蓝考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29596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458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45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458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458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4585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7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with automatic actuation
    • E05F15/72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with automatic actuation responsive to emergency conditions, e.g. fir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6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 E05F15/603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 E05F15/665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vertically-sliding wings
    • E05F15/689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vertically-sliding w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window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落水险情下的自动落窗结构,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车门和中央控制装置,玻璃窗位于车门内部的底面上配合设置有支撑条,支撑条的两端分别滑动卡合在导向板一侧面上的导向槽中,导向板固定连接在车门的内壁上;支撑条的底面中部位置还等长设置有卡条,卡条用于与工形轮上的凹槽间隙配合;工形轮设置在卡条中部位置的下方,工形轮转动安装在安装架上。本发明通过第一电磁柱、吸附块、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一弹簧、插柱、第二电磁柱、调节条、气囊、套筒、支撑条和工形轮的设置及构件间的配合,使本装置在落水险情下自动落窗的稳定性好,同时本装置对落水险情的检测精准度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汽车落水险情下的自动落窗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落水险情下的自动落窗结构,主要用于汽车在落水险情时窗户自动落下的作用。
背景技术
近几年,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慢慢的进入到千家万户当中,汽车时代的到临虽然为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同时也有一些威胁我们生命安全的隐患,每一年因为汽车落水而导致的事故并不少见,因为现有汽车车门整体密封性好,而且大多通过中控装置对车门进行自动锁合,这样的设置在汽车落水时,首先因为车内外压力的不同而导致驾驶人员很难强行推开车门,同时,当车内进水之后会导致中控装置失灵而导致驾驶人员无法控制车门开合,为此,现有技术中有针对上述问题作出一定改进的方法;
如现有公开文献,CN205502843U-一种汽车落水应急自动开窗装置,公开了包括供电控制组件和车窗开启机构,所述供电控制组件由备用电源、单片机和防水外圈组成,其中备用电源和单片机均设于防水外圈内,备用电源与汽车车载电源连接,单片机连接水位计;所述供电控制组件与车窗开启机构连接;所述车窗开启机构设有数个;该汽车落水应急自动开窗装置集感应系统与单片机控制于一体,全程实现智能化操作,无需人员进行控制,通过将自动控制、人工智能、感应分析等的交互综合运用,不会干扰汽车自带的运行控制系统,解决了汽车落水后靠人力不能打开车窗而威胁车内人员安全问题,极大保障了现代家庭汽车的出行安全,值得大力推广;
该技术手段虽然解决了汽车落水后靠人力不能打开车窗而威胁车内人员安全的问题,但是该技术手段依然存在一定的弊端:
1.该技术手段中主要通过汽车周身的水位计来检测车辆是否有落水的险情,从而实现后续的自动开窗功能,但是该设置在洪涝、台风等恶劣天气而导致驻停车辆被淹之后,单片机依然会因为误判而控制窗户打开,从而导致车辆出现意外的损害;
2.该技术手段中用于控制自动开窗的单片机设置在车门的内部,这样的设置虽然实现了自动开窗和中控之间的独立,对单片机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该技术手段中每个车门都需要设置单片机,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通过单片机的自动化控制在出现单片机损坏、蓄电池没电或电气元件之间传导线脱落等情况下,均会出现窗户无法正常打开;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落水险情下可以实现自动开窗,自动开窗的稳定性好,且对落水险情检测精准度高的自动落窗结构,解决了现有的汽车自动落窗装置对落水险情检测精准度低的问题和现有的汽车自动落窗装置稳定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汽车落水险情下的自动落窗结构,包括车门和中央控制装置,所述车门的上端窗槽位置中配合设置有玻璃窗,所述中央控制装置还通过传导线分别与多个水位计和多个速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玻璃窗位于车门内部的底面上配合设置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两端分别滑动卡合在导向板一侧面上的导向槽中,所述导向板固定连接在车门的内壁上;
所述支撑条的底面中部位置还等长设置有卡条,所述卡条用于与工形轮上的凹槽间隙配合;
所述工形轮设置在卡条中部位置的下方,所述工形轮转动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另一端滑动卡合在套筒中;
所述套筒固定连接在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一端面上,同时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吸附块,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靠近伸缩段的固定段一端上固定套合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的一外侧面上一体成型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面中部转动连接有固定柱,同时固定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车门的内壁上;
所述吸附块的一侧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同时吸附块的另一侧对齐设置有第一电磁柱,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向上倾斜延伸设置并通过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在车门的内壁上;所述第一电磁柱通过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在车门的内壁上;
所述安装套的上方一侧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和第一弹簧分别位于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两侧;
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半圆形顶板,同时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固定块固定连接在车门的内壁上;
所述半圆形顶板与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段外壁呈接触设置;
所述卡条的两端下方位置对称设置有插柱,所述插柱的一端穿过导向板延伸至导向板的另一侧与限位盘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盘的一侧面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挡条;
所述限位盘相对于设置有插柱的另一侧对齐设置有第二电磁柱,所述第二电磁柱固定连接在车门的内壁上;
所述挡条和导向板之间位置的下方设置有调节条,所述调节条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气囊的顶面上;
所述吸附块下方的车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车门的下端内部位置分隔成储水腔,所述气囊放置在储水腔中,所述储水腔上端一侧的车门上沿水平方向均布设置有多个进水孔;所述支撑杆滑动套合在分隔板中。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导向板之间位置且位于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坠块,所述坠块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牵引绳,同时坠块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卡条上,同时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分隔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坠块的两侧对称设置有L形卡板,所述L形卡板整体呈沿竖直方向设置,且L形卡板固定连接在车门的一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条的顶面上设置有矩形卡槽,所述矩形卡槽用于玻璃窗的下端固定插合;所述矩形卡槽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靠近导向槽的一侧面设置为第一弧形曲面,所述导向件上端到矩形卡槽的水平距离小于导向件下端到矩形卡槽的水平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和套筒之间位置的伸缩柱外侧滑动套合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架和套筒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盘和导向板之间位置的插柱上滑动套合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限位盘和导向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条靠近导向板的一侧面设置为第二弧形曲面,所述调节条上端到导向板的水平距离小于调节条下端到导向板的水平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条的两侧还沿竖直方向对称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在导向板的一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中央控制装置通过传导线分别与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电磁柱、第二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磁柱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块和限位盘的材质为铁、钴和镍中至少一种构成。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和第一电磁柱的配合设置,当车辆处于驾驶状态下,中央控制装置会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收缩实现半圆形顶板与第一电动伸缩杆之间的脱离,同时控制第一电磁柱通电对吸附块进行吸附,此时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的收缩以及坠块的重力作用下,可以实现玻璃窗的自动开合,当出现落水险情下,中央控制装置依然可以工作时,水位计通过检测而发出落水险情信息之后,中央控制装置会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进行收缩,从而实现窗户的自动落下,当车辆处于驻停状态下而出现被淹的情况时,即使水位计检测到车辆被淹但是因为速度传感器未检测到车辆移动时,中央控制装置只会判断车辆处于被淹而不是落水的情况,不会自动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收缩而导致车窗落下,该设置可以对车辆是否处于落水险情做出精准的检测。
2、本发明通过第一弹簧的设置,当车辆因落水而出现进水导致中央控制装置损坏失去对第一电磁柱通电时,第一电磁柱会因此失去对吸附块的吸附,在第一弹簧复位的作用下,第一电动伸缩杆会以套筒上的固定柱为轴进行转动,同时因为车辆进水,水会通过进水孔进入储水腔中,此时位于储水腔中的气囊因为浮力的原因而被浮起,从而带动支撑条上端的调节条向上移动,通过调节条上第二弧形曲面的设置,在调节条上移时,会将挡条向外顶出,从而带动插柱外移失去对支撑条的阻挡,失去阻挡的支撑条在坠块的作用下下移,从而实现落窗,该设置整个落窗过程不需要电力控制进行支持,从而实现落水险情下落窗的稳定性。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一中用于汽车落水险情下的自动落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车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支撑条和坠块连接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插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气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一电动伸缩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安装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二电动伸缩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11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12为图4中C处的放大图;
图13为图7中D处的放大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车门;2、玻璃窗;3、中央控制装置;4、支撑条;5、坠块;6、第二电动伸缩杆;7、第一电磁柱;8、第一电动伸缩杆;9、气囊;10、第一弹簧;11、插柱;101、进水孔;102、分隔板;103、导向板;104、第二电磁柱;301、传导线;302、水位计;303、速度传感器;401、矩形卡槽;402、导向件;403、卡条;501、牵引绳;502、L形卡板;503、第二弹簧;601、第三固定块;602、半圆形顶板;701、第二固定块;801、工形轮;802、安装架;803、安装套;804、吸附块;805、套筒;806、伸缩柱;807、第三弹簧;901、支撑杆;902、调节条;1001、第一固定块;1101、第四弹簧;1102、限位盘;1103、挡条;1031、导向槽;1032、限位板;8031、连接板;8032、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有”、“一侧”、“下”、“高度”、“沿环形方向”、“同心布置”、“交替连接”、“内”、“周侧”、“外侧”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3和10所示,本发明为一种用于汽车落水险情下的自动落窗结构,包括车门1和中央控制装置3,车门1的上端窗槽位置中配合设置有玻璃窗2,中央控制装置3通过传导线301分别与多个水位计302和多个速度传感器303电性连接,水位计302至少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水位计302均分在车身的四周,速度传感器303至少设置有二个,且二个速度传感器303均分在前后车轮上,水位计302和速度传感器303使用处于供电的状态下,中央控制装置3还通过传导线301分别与第一电动伸缩杆8、第一电磁柱7、第二电动伸缩杆6和第二电磁柱104电性连接,玻璃窗2位于车门1内部的底面上配合设置有支撑条4,支撑条4的两端分别滑动卡合在导向板103一侧面上的导向槽1031中,导向板103固定连接在车门1的内壁上。
请参阅图2、4、7、10和12所示,支撑条4的底面中部位置还等长设置有卡条403,卡条403用于与工形轮801上的凹槽间隙配合,该设置工形轮801除了可以对卡条403起到限位作用的同时,还便于工形轮801和卡条403之间的脱离;
支撑条4的顶面上设置有矩形卡槽401,矩形卡槽401用于玻璃窗2的下端固定插合;矩形卡槽40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件402,导向件402靠近导向槽1031的一侧面设置为第一弧形曲面402a,导向件402上端到矩形卡槽401的水平距离小于导向件402下端到矩形卡槽401的水平距离,该设置可以实现导向件402上移时,能很便捷从插柱11穿过。
请参阅图2、7、8和13所示,工形轮801设置在卡条403中部位置的下方,工形轮801转动安装在安装架802上,安装架802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柱806,伸缩柱806的另一端滑动卡合在套筒805中;
安装架802和套筒805之间位置的伸缩柱806外侧滑动套合有第三弹簧807,第三弹簧807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架802和套筒805固定连接,该设置可以通过伸缩柱806的收缩实现工形轮801和卡条403之间的脱离;
套筒805固定连接在第一电动伸缩杆8的一端面上,同时第一电动伸缩杆8的另一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吸附块804,吸附块804的材质为铁、钴和镍中至少一种构成,该设置便于吸附块804被磁性吸附,第一电动伸缩杆8靠近伸缩段的固定段一端上固定套合有安装套803,安装套803的一外侧面上一体成型设置有连接板8031,连接板8031的另一侧面中部转动连接有固定柱8032,同时固定柱80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车门1的内壁上,该设置可以实现第一电动伸缩杆8以安装套803上的固定柱8032为轴的自由转动;
吸附块804的一侧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0,同时吸附块804的另一侧对齐设置有第一电磁柱7,第一弹簧10的另一端向上倾斜延伸设置并通过第一固定块1001固定连接在车门1的内壁上;第一电磁柱7通过第二固定块701固定连接在车门1的内壁上;
该设置在第一电磁柱7通电的情况下实现对吸附块804的吸附,从而实现第一电动伸缩杆8的定位固定,当第一电磁柱7断电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弹簧10复位的作用下,可以实现第一电动伸缩杆8的转动。
请参阅图2、7和9所示,安装套803的上方一侧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杆6,第二电动伸缩杆6和第一弹簧10分别位于第一电动伸缩杆8的两侧;
第二电动伸缩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半圆形顶板602,同时第二电动伸缩杆6的另一端通过第三固定块601固定连接在车门1的内壁上;
半圆形顶板602与第一电动伸缩杆8的伸缩段外壁呈接触设置;
该设置在第二电动伸缩杆6伸出的作用下,实现对第一电动伸缩杆8的定位固定,第二电动伸缩杆6收缩的作用下,可以实现第一电动伸缩杆8的自由转动,第二电动伸缩杆6伸缩的作用下,可以上下第一电动伸缩杆8转动之后的再一次复位。
请参阅图2、5、6和10所示,卡条403的两端下方位置对称设置有插柱11,插柱11的设置可以对玻璃窗2下端起到支撑限位的作用,限位盘1102的材质为铁、钴和镍中至少一种构成,该设置便于限位盘1102被磁性吸附,插柱11的一端穿过导向板103延伸至导向板103的另一侧与限位盘1102固定连接,限位盘1102的一侧面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挡条1103;
限位盘1102和导向板103之间位置的插柱11上滑动套合有第四弹簧1101,第四弹簧110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限位盘1102和导向板103上,第四弹簧1101的设置便于插柱11的自动复位;
限位盘1102相对于设置有插柱11的另一侧对齐设置有第二电磁柱104,第二电磁柱104固定连接在车门1的内壁上,在第二电磁柱104通电的作用下,可以对限位盘1102进行吸附,从而实现插柱11丧失对玻璃窗2的阻挡,实现玻璃窗2的上下自由移动;
挡条1103和导向板103之间位置的下方设置有调节条902,调节条902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01,支撑杆90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气囊9的顶面上;
该设置在气囊9遇水上浮时,可以将调节条902向上顶出,从而使插柱11向外移动,解除对支撑条4的阻挡,便于玻璃窗2的移动;
调节条902的两侧还沿竖直方向对称设置有限位板1032,限位板1032固定连接在导向板103的一侧面上,该设置可以对调节条902的上下移动起到限位导向的作用;
调节条902靠近导向板103的一侧面设置为第二弧形曲面902a,调节条902上端到导向板103的水平距离小于调节条902下端到导向板103的水平距离,该设置便于调节条902将挡条1103顶出;
吸附块804下方的车门1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分隔板102,分隔板102将车门1的下端内部位置分隔成储水腔,气囊9放置在储水腔中,储水腔上端一侧的车门1上沿水平方向均布设置有多个进水孔101;支撑杆901滑动套合在分隔板102中,进水孔101的设置可以在车辆被淹之后,水可以进入进水孔101中,从而实现气囊9雨水的浮起。
请参阅图2、4和11所示,两个导向板103之间位置且位于第一电动伸缩杆8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坠块5,坠块5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牵引绳501,同时坠块5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503,牵引绳5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卡条403上,同时第二弹簧5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分隔板102上,该设置在坠块5重力的作用下以及第二弹簧503弹性复位的作用下,可以实现玻璃窗2的自动落窗;
坠块5的两侧对称设置有L形卡板502,L形卡板502整体呈沿竖直方向设置,且L形卡板502固定连接在车门1的一内壁上,该设置可以对坠块5的下移起到限位导向的作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汽车落水险情下的自动落窗结构,包括车门(1)和中央控制装置(3),所述车门(1)的上端窗槽位置中配合设置有玻璃窗(2),所述中央控制装置(3)还通过传导线(301)分别与多个水位计(302)和多个速度传感器(303)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窗(2)位于车门(1)内部的底面上配合设置有支撑条(4),所述支撑条(4)的两端分别滑动卡合在导向板(103)一侧面上的导向槽(1031)中,所述导向板(103)固定连接在车门(1)的内壁上;
所述支撑条(4)的底面中部位置还等长设置有卡条(403),所述卡条(403)用于与工形轮(801)上的凹槽间隙配合;
所述工形轮(801)设置在卡条(403)中部位置的下方,所述工形轮(801)转动安装在安装架(802)上,所述安装架(802)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柱(806),所述伸缩柱(806)的另一端滑动卡合在套筒(805)中;
所述套筒(805)固定连接在第一电动伸缩杆(8)的一端面上,同时第一电动伸缩杆(8)的另一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吸附块(804),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8)靠近伸缩段的固定段一端上固定套合有安装套(803),所述安装套(803)的一外侧面上一体成型设置有连接板(8031),所述连接板(8031)的另一侧面中部转动连接有固定柱(8032),同时固定柱(80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车门(1)的内壁上;
所述吸附块(804)的一侧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0),同时吸附块(804)的另一侧对齐设置有第一电磁柱(7),所述第一弹簧(10)的另一端向上倾斜延伸设置并通过第一固定块(1001)固定连接在车门(1)的内壁上;所述第一电磁柱(7)通过第二固定块(701)固定连接在车门(1)的内壁上;
所述安装套(803)的上方一侧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杆(6),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6)和第一弹簧(10)分别位于第一电动伸缩杆(8)的两侧;
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半圆形顶板(602),同时第二电动伸缩杆(6)的另一端通过第三固定块(601)固定连接在车门(1)的内壁上;
所述半圆形顶板(602)与第一电动伸缩杆(8)的伸缩段外壁呈接触设置;
所述卡条(403)的两端下方位置对称设置有插柱(11),所述插柱(11)的一端穿过导向板(103)延伸至导向板(103)的另一侧与限位盘(1102)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盘(1102)的一侧面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挡条(1103);
所述限位盘(1102)相对于设置有插柱(11)的另一侧对齐设置有第二电磁柱(104),所述第二电磁柱(104)固定连接在车门(1)的内壁上;
所述挡条(1103)和导向板(103)之间位置的下方设置有调节条(902),所述调节条(902)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01),所述支撑杆(90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气囊(9)的顶面上;
所述吸附块(804)下方的车门(1)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分隔板(102),所述分隔板(102)将车门(1)的下端内部位置分隔成储水腔,所述气囊(9)放置在储水腔中,所述储水腔上端一侧的车门(1)上沿水平方向均布设置有多个进水孔(101);所述支撑杆(901)滑动套合在分隔板(102)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落水险情下的自动落窗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向板(103)之间位置且位于第一电动伸缩杆(8)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坠块(5),所述坠块(5)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牵引绳(501),同时坠块(5)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503),所述牵引绳(5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卡条(403)上,同时第二弹簧(5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分隔板(102)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落水险情下的自动落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坠块(5)的两侧对称设置有L形卡板(502),所述L形卡板(502)整体呈沿竖直方向设置,且L形卡板(502)固定连接在车门(1)的一内壁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落水险情下的自动落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4)的顶面上设置有矩形卡槽(401),所述矩形卡槽(401)用于玻璃窗(2)的下端固定插合;所述矩形卡槽(40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件(402),所述导向件(402)靠近导向槽(1031)的一侧面设置为第一弧形曲面(402a),所述导向件(402)上端到矩形卡槽(401)的水平距离小于导向件(402)下端到矩形卡槽(401)的水平距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落水险情下的自动落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802)和套筒(805)之间位置的伸缩柱(806)外侧滑动套合有第三弹簧(807),所述第三弹簧(807)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架(802)和套筒(805)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落水险情下的自动落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盘(1102)和导向板(103)之间位置的插柱(11)上滑动套合有第四弹簧(1101),所述第四弹簧(110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限位盘(1102)和导向板(103)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落水险情下的自动落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条(902)靠近导向板(103)的一侧面设置为第二弧形曲面(902a),所述调节条(902)上端到导向板(103)的水平距离小于调节条(902)下端到导向板(103)的水平距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落水险情下的自动落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条(902)的两侧还沿竖直方向对称设置有限位板(1032),所述限位板(1032)固定连接在导向板(103)的一侧面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落水险情下的自动落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装置(3)通过传导线(301)分别与第一电动伸缩杆(8)、第一电磁柱(7)、第二电动伸缩杆(6)和第二电磁柱(104)电性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落水险情下的自动落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块(804)和限位盘(1102)的材质为铁、钴和镍中至少一种构成。
CN202110295964.3A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用于汽车落水险情下的自动落窗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4458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5964.3A CN113445856B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用于汽车落水险情下的自动落窗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5964.3A CN113445856B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用于汽车落水险情下的自动落窗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45856A CN113445856A (zh) 2021-09-28
CN113445856B true CN113445856B (zh) 2022-04-22

Family

ID=77809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9596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445856B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用于汽车落水险情下的自动落窗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4585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63386A1 (de) * 2001-12-21 2003-07-10 Audi Ag Fensterheber mit einer Notschließ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insbesondere für ein Sicherheitsfahrzeug
CN104179412A (zh) * 2014-08-27 2014-12-03 贵州大学 一种安全车窗及设计方法
CN105035006A (zh) * 2015-09-10 2015-11-11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汽车落水自救的安全机构装置
CN205502843U (zh) * 2015-11-30 2016-08-24 张松涛 一种汽车落水应急自动开窗装置
CN207466585U (zh) * 2017-11-24 2018-06-08 李亮棠 一种汽车落水后的安全带自动脱扣和落窗装置
CN109488154A (zh) * 2018-12-26 2019-03-19 吉林大学 一种新型纯机械车窗应急降落机构及操作方法
CN111870832A (zh) * 2020-09-02 2020-11-03 宋文琦 一种车辆落水逃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63386A1 (de) * 2001-12-21 2003-07-10 Audi Ag Fensterheber mit einer Notschließ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insbesondere für ein Sicherheitsfahrzeug
CN104179412A (zh) * 2014-08-27 2014-12-03 贵州大学 一种安全车窗及设计方法
CN105035006A (zh) * 2015-09-10 2015-11-11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汽车落水自救的安全机构装置
CN205502843U (zh) * 2015-11-30 2016-08-24 张松涛 一种汽车落水应急自动开窗装置
CN207466585U (zh) * 2017-11-24 2018-06-08 李亮棠 一种汽车落水后的安全带自动脱扣和落窗装置
CN109488154A (zh) * 2018-12-26 2019-03-19 吉林大学 一种新型纯机械车窗应急降落机构及操作方法
CN111870832A (zh) * 2020-09-02 2020-11-03 宋文琦 一种车辆落水逃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45856A (zh) 2021-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24389B (zh) 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控制的隧道双线潮汐车道管控系统
CN210983749U (zh) 监控车辆车牌的智能装置
CN109778736B (zh) 一种柔性限高警报装置
CN113445856B (zh) 一种用于汽车落水险情下的自动落窗结构
CN207775750U (zh) 一种地下车库出入口行人识别避让装置
CN212835148U (zh) 一种带有提示报警功能的道路安全护栏
CN209760085U (zh) 一种柔性限高警报装置
CN209620708U (zh) 一种垂直循环立体车库的架体及采用该架体的立体车库
CN113026610B (zh) 一种停车场道闸及停车管理系统
CN1328455C (zh) 一车位停二车停车设备
CN212505973U (zh) 一种悬挂式车位锁
CN212694480U (zh) 一种用于车辆识别的门禁系统
CN214363035U (zh) 一种井盖的警示系统
CN113481895A (zh) 一种随水深抬升路面的桥洞限高积水指示装置
CN202913740U (zh) 半地坑式简易停车设备
CN208396380U (zh) 一种电磁吸附取放设备及无避让停车装置
CN209277550U (zh) 一种道路安全防护装置
CN210031591U (zh) 一种可调节的桥梁限高装置
CN113106899A (zh) 一种道路用防跨越护栏
CN215976964U (zh) 一种道路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警示灯装置
CN112856126B (zh) 一种用于智慧楼宇的断路器
CN219011022U (zh) 一种矿山开采边坡安全预警装置
CN214752161U (zh) 一种自动报警的物联网安防装置
CN209607115U (zh) 一种智能配电房用安全警示装置
CN218729449U (zh) 一种用于智能停车的闸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