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39183A - 空气调节机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39183A
CN113439183A CN202080015155.6A CN202080015155A CN113439183A CN 113439183 A CN113439183 A CN 113439183A CN 202080015155 A CN202080015155 A CN 202080015155A CN 113439183 A CN113439183 A CN 1134391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brush
dust removing
removing uni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1515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39183B (zh
Inventor
植松峻一
浅羽伸悟
藤社辉夫
清水昭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439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91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391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91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10Particle separators, e.g. dust precipitators, using filter plates, sheets or pads having plane surfa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25Cross-flow or tangential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5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or on a wal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7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 F24F1/007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24F8/108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using dry filter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90Cleaning of purification apparatus

Abstract

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具有对附着于空气过滤器的尘埃进行清扫的过滤器清扫功能。空气调节机具有:除去附着于空气过滤器的尘埃的刷子;接收由刷子除去的尘埃的尘埃接收部;将附着于刷子的尘埃刮落的尘埃除去部;吸引尘埃接收部内的尘埃的吸引装置;和实施空气过滤器清扫模式的控制部。控制部在空气过滤器清扫模式中按以下方式进行控制:当开始利用尘埃除去部将附着于刷子的尘埃向尘埃接收部内刮落的动作时,使尘埃除去部位于开始位置。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的空气调节机中,利用刷子除去附着于空气过滤器的尘埃。并且,在附着于刷子的尘埃通过刮板被刮落到设置于刷子的下方的尘埃接收部后,该尘埃通过吸引装置被向室外排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7/037990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特許文献1记载的空气调节机中,从提高尘埃的除去効率的观点考虑,还存在改善的余地。另外,在将尘埃刮落到尘埃接收部之后,为了将尘埃向室外排出,需要将吸引装置运转数十分钟左右。使用者有可能对于吸引装置的运转期间产生的运转声音产生不快。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能够进一步提高尘埃的除去効率,并且缩短吸引装置的运转时间而能够减低噪声。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具有对附着于空气过滤器的尘埃进行清扫的过滤器清扫功能。并且,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包括:刷子,其以在所述空气过滤器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除去附着于所述空气过滤器的所述尘埃;尘埃接收部,其以位于所述刷子的下方且在所述刷子的延伸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接收由所述刷子所除去的所述尘埃;尘埃除去部,其在所述尘埃接收部内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移动,刮落附着于所述刷子的所述尘埃,并且使被刮落在所述尘埃接收部内的所述尘埃移动;吸引装置,其配设在所述尘埃接收部的端部,吸引所述尘埃接收部内的所述尘埃;和控制部,其实施对附着于所述空气过滤器的所述尘埃进行清扫的空气过滤器清扫模式,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空气过滤器清扫模式中按以下方式进行控制:当开始利用所述尘埃除去部将附着于所述刷子的所述尘埃向所述尘埃接收部内刮落的动作时,使所述尘埃除去部位于开始位置。
依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能够进一步提高尘埃的除去効率,并且缩短吸引装置的运转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具有的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具有的室内机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除去空气过滤器的表面所附着的尘埃的动作的放大截面图。
图4是表示除去空气过滤器的表面所附着的尘埃的动作的放大截面图。
图5A是表示尘埃除去部将附着于刷子的尘埃刮落的动作的放大截面图。
图5B是表示尘埃除去部将附着于刷子的尘埃刮落的动作的放大截面图。
图5C是表示尘埃除去部将附着于刷子的尘埃刮落的动作的放大截面图。
图6A是表示用于尘埃除去部将附着于刷子的尘埃刮落、并且搜集的动作的放大截面图。
图6B是表示用于尘埃除去部将附着于刷子的尘埃刮落、并且搜集的动作的放大截面图。
图6C是表示用于尘埃除去部将附着于刷子的尘埃刮落、并且搜集的动作的放大截面图。
图6D是表示用于尘埃除去部将附着于刷子的尘埃刮落、并且搜集的动作的放大截面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主体具有的过滤器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从图7所示的状态将尘埃接收部的盖拆下,并将尘埃除去部的一部分拆下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从图7所示的状态将尘埃接收部拆下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具有的尘埃除去部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尘埃除去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具有的尘埃除去部的前面图。
图13是基于图12所示的尘埃除去部的A1-A1截面的截面图。
图14A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具有的尘埃除去部沿着尘埃接收部的内底面移动的样子的侧面图。
图14B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具有的尘埃除去部沿着尘埃接收部的内底面移动的样子的侧面图。
图14C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具有的尘埃除去部沿着尘埃接收部的内底面移动的样子的侧面图。
图14D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具有的尘埃除去部沿着尘埃接收部的内底面移动的样子的侧面图。
图15A是表示在手动地排出尘埃的情况下,将尘埃接收部安装在主体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5B是表示在手动地排出尘埃的情况下,将尘埃接收部从主体拆下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6A是在手动地排出尘埃的情况下,从下方看尘埃接收部的左端侧的近旁的立体图。
图16B是在手动地排出尘埃的情况下,从下方看尘埃接收部的左端侧的近旁的立体图。
图17A是表示在手动地排出尘埃的情况下,用于尘埃除去部将附着于刷子的尘埃刮落的动作的侧面图。
图17B是表示在手动地排出尘埃的情况下,用于尘埃除去部将附着于刷子的尘埃刮落的动作的侧面图。
图17C是表示在手动地排出尘埃的情况下,用于尘埃除去部将附着于刷子的尘埃刮落的动作的侧面图。
图17D是表示在手动地排出尘埃的情况下,用于尘埃除去部将附着于刷子的尘埃刮落的动作的侧面图。
图18是表示使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具有的尘埃除去部移动的驱动装置的侧面图。
图19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中,室内机的前面面板开放的状态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不被该实施方式限定。另外,在附图中对于是指上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实施方式1)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空调机)由通过流通制冷剂的配管彼此连接的室外机、和设置于空气调节对象的室内的室内机所构成。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1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1的室内机1中主要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包括:主体(也称为空气调节机主体(空调机主体))2;和封闭主体2的前面开口部2a、且能够开闭的前面面板4。在主体2的上面侧配置有上面开口部2b,并设置有取入室内空气的吸入口9。在主体2的下方形成有运转停止时关闭的吹出口10。
如图2所示,在主体2的内部设置有:从成为吸入口9的上面开口部2b取入的室内空气通过的空气过滤器18;将通过空气过滤器18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6;作为用于将通过热交换器6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吹出到室内的风力源的风扇8。风扇8例如是横流扇,以从设置于主体2的下方的吹出口10向室内吹出空气的方式构成。另外,在吹出口10的近旁,设置有开闭吹出口10并且将空气的吹出方向上下变更的多个上下风向变更叶片12,和将空气的吹出方向左右地变更的左右风向变更叶片14。
空气调节机开始空调运转时,上下风向变更叶片12进行开发动作而将吹出口10开发。在上下风向变更叶片12的开放状态下通过驱动风扇8,室内空气经由上面开口部2b被取入室内机1的内部。被取入的室内空气通过通过空气过滤器18由热交换器6进行热交换,通过风扇8,被向形成于风扇8的送风方向的下游侧的通风路16引导,从吹出口10吹出。
如上所述,在上面开口部2b与热交换器6之间设置的空气过滤器18,将从上面开口部2b取入的室内空气中含有的尘埃除去。空气过滤器18具有筐体部分(框体部分)和被该筐体部分保持的网部分。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具有过滤器装置3,其对附着于空气过滤器18的网部分的尘埃进行清扫。
如图2所示,空气过滤器18由过滤器保持部件20保持。在过滤器保持部件20中设置有用于保持空气过滤器18的第一保持空间20A和第二保持空间20B。空气过滤器18通过过滤器搬送装置22在第一保持空间20A与第二保持空间20B之间被往复搬送。
过滤器搬送装置22具有:在室内机1的宽度方向(图2中进深方向)延伸的轴24;和形成于轴24的外周面且在轴24的延伸方向上具有规定间隔地设置的齿轮26。空气过滤器18架设于轴24的外周面,并且以与齿轮26卡合的方式安装。
空气过滤器18在空调运转时通常位于第一保持空间20A内,将从上面开口部2b吸入的室内空气中含有的尘埃除去。在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中,当空调运转时间经过规定时间后,或者被输入空气过滤器清扫指示时,开始对空气过滤器18的清扫动作。这些驱动控制在设置于主体2的内部的控制部80(参照图1)中实施。换言之,设置于主体2的内部的控制部80实施对附着于空气过滤器18的尘埃进行清扫的空气过滤器清扫模式。当对空气过滤器18的清扫动作开始时,过滤器搬送装置22的齿轮26向正方向(图2中逆时针)旋转,空气过滤器18被从第一保持空间20A向第二保持空间20B搬送。当空气过滤器18被搬送到第二保持空间20B时,齿轮26向反方向(图2中顺时针)旋转,空气过滤器18被从第二保持空间20B向第一保持空间20A搬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从第一保持空间20A至第二保持空间20B的空气过滤器18的搬送路径称为“去程”,从第二保持空间20B至第一保持空间20A的空气过滤器18的搬送路径称为“回程”。
图3和图4是表示除去在空气过滤器18的表面附着的尘埃的动作的放大截面图。
如图3和图4所示,在过滤器搬送装置22的轴24的近旁设置有引导部件28,其将空气过滤器18以空气过滤器18沿着轴24的外周面移动的方式进行引导。引导部件28相对于轴24的外周面空出规定的间隙地设置。
另外,在轴24的近旁设置有除去附着于空气过滤器18的表面的尘埃的刷子30。刷子30的基端部由作为刷子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刷子保持部32保持。刷子30和刷子保持部32以在室内机1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即,刷子30和刷子保持部32沿着空气过滤器18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并排设置。刷子保持部32构成为以沿着室内机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旋转轴32a为中心旋转。在刷子保持部32的下方设置有除去附着于刷子30的尘埃的尘埃除去部34。
图5A~图5C是表示尘埃除去部34将附着于刷子30的尘埃刮落的动作。图6A~图6D表示尘埃除去部34将附着于刷子30的尘埃刮落的动作、和搜集所刮落的尘埃的动作。
刷子保持部32以旋转轴32a为中心转动。由此,刷子保持部32在比引导部件28靠去程的下游侧的位置(图3中的比引导部件28的下端靠右侧的位置),能够将刷子30的前端部配置于与第二保持空间20B中存在的空气过滤器18接触的第一位置(参照图3)、和能够与尘埃除去部34接触的第二位置(参照图4)。刷子30的前端部处于第一位置时,空气过滤器18通过在去程和回程的搬送路径上进行往复移动,由此能够利用刷子30将附着于空气过滤器18的尘埃刮落。另一方面,刷子保持部32进行转动,当刷子30的前端部位于第二位置时,开始对附着于刷子30的尘埃的除去动作。对附着于刷子30的尘埃的除去动作,包括沿着刷子30的延伸方向使尘埃除去部34移动(滑动)来将尘埃刮落的“滑动刮落动作”和/或者搜集尘埃的“滑动搜集动作”。此外,附着于刷子30的尘埃的除去动作也可以包括使刷子30摇动而与尘埃除去部34接触,将刷子30的尘埃刮落的“摇动刮落动作”。
尘埃除去部34如图6C~图6D所示,以在与刷子30接触的状态下在刷子30的延伸方向(即室内机的宽度方向)上移动,从而将附着于刷子30的尘埃刮落的方式构成。尘埃除去部34包括第一部件36和第二部件38。第二部件38构成为相对于第一部件36能够拆下。关于尘埃除去部34的具体的结构在后文详细说明。
在尘埃除去部34的下方设置有接收被尘埃除去部34刮落的尘埃的尘埃接收部40。尘埃接收部40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上面开口的箱状。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的主体2所具有的过滤器装置3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从过滤器装置3将设置于尘埃接收部40的盖47、和尘埃除去部34的第二部件38拆下了的状态的立体图。另外,图9是表示从过滤器装置3拆下了尘埃接收部40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7和图8所示,尘埃接收部40以在室内机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在尘埃接收部40设置有用于将从尘埃除去部34的第一部件36拆下的第二部件38取出到外部的开口部40a。尘埃接收部40构成为,在第一部件36和第二部件38被组装着的状态下,由于尘埃除去部34而阻碍相对过滤器装置3的装卸的结构。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在尘埃除去部34中从第一部件36拆下了第二部件38的状态下,尘埃接收部40能够相对于过滤器装置3装卸。
在尘埃接收部40的端部连接有吸引尘埃接收部40内的尘埃的吸引装置(也称为排气装置)42。吸引装置42具有吸引管44和使吸引管44产生吸引力的吸引风扇46。在吸引管44的一端部44a设置有尘埃吸引部48。尘埃吸引部48连接于尘埃接收部40的端部的吸引孔40b。吸引管44的另一端部44b开口。吸引管44的另一端部44b以能够将通过吸引管44内的尘埃排出到室外的方式,连接于一端向室外开口的排气软管(未图示)。通过尘埃除去部34向吸引装置42移动,尘埃接收部40内的尘埃向吸引装置42移动。
接着,关于尘埃除去部34和尘埃接收部40的结构,进行更具体的说明。图10是尘埃除去部34的立体图。图11是尘埃除去部34的分解立体图。图12是尘埃除去部34的前面图。图13是图12的A1-A1线截面图。此外,在尘埃除去部34中,将靠近吸引装置42一侧称为“前”,将远离吸引装置42一侧称为“后”。
如图10所示,尘埃除去部34具有将附着于刷子30的尘埃刮落的前方刮板(刮件)34a和后方刮板34b。前方刮板34a和后方刮板34b的各自在相对于刷子30的延伸方向交叉(例如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前方刮板34a和后方刮板34b在刷子30的延伸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在实施方式1中,前方刮板34a和后方刮板34b的吸引装置42侧的前端部,为了附着于刷子30的尘埃的除去效率的提高,而形成有刀刃状(直角或者锐角)。
前方刮板34a的厚度(高度)设计为交织在一起的尘埃的块不缠绕在前方刮板34a的尺寸(例如2mm以上)。
另外,尘埃除去部34以第一侧壁34c和第二侧壁34d比前方刮板34a的前端部更向前方(吸引装置42侧)突出的方式构成。由第一侧壁34c、第二侧壁34d和前方刮板34a划分出前侧空间S1。由前方刮34a从刷子30刮下的尘埃的块从前侧空间S1能够被抑制超出前侧空间S1,容易下落到尘埃接收部40的内底面40c上。尘埃除去部34的第侧壁34c和第二侧壁34d比前方刮板34a靠前方突出的长度例如为7mm以上。
前方刮板34a和后方刮板34b的至少一方形成为以刷子保持部32的旋转轴32a为中心的圆弧状。在实施方式1中,前方刮板34a和后刮板34b的两方形成为以刷子保持部32的旋转轴32a为中心的圆弧
在前方刮板34a与后方刮板34b之间,设置有用于使由后方刮板34b从刷子30刮下来的尘埃的块下落的后侧空间S2。前方刮板34a与后方刮板34b的间隔,为了由后方刮板34b从刷子30刮下来的尘埃的块通过后侧空间S2更可靠地下落,例如设计为14mm以上。
另外,尘埃除去部34从刷子30的延伸方向(图5A~图5C中进深方向)看配置在刷子30的摇动范围内,具有将附着于刷子30的尘埃刮落的至少一个侧方刮板。在实施方式1中,尘埃除去部34具有在刷子30的延伸方向上延伸的2个侧方刮板34e、34f。后侧空间S2由前方刮板34a、后方刮板34b和侧方刮板34e、34f来划分。前方刮板34a、后方刮板34b和侧方刮板34e、34f由容易刮落尘埃、滑动性优异的材质,例如聚缩醛(polyacetal、聚缩醛树脂)构成。如图5A~图5C所示通过刷子30摇动,刷子30与侧方刮板34e、34f接触,由侧方刮板34e、34f从刷子30刮下来的尘埃的块通过后侧空间S2而落下。在实施方式1中,前方刮板34a和后方刮板34b的吸引装置42侧的前端部,为了附着于刷子30的尘埃的除去效率的提高而形成为刀刃状(直角或者锐角)。
另外,尘埃除去部34具有随着靠近吸引装置42而向下方倾斜或者弯曲的导向面34g。在实施方式1中,导向面34g为随着靠近吸引装置42而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导向面34g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例如为30度以上且40度以下。尘埃除去部34构成为,利用重力由导向面34g将从刷子30刮落的尘埃,向位于比尘埃除去部34靠吸引装置42侧的尘埃接收部40的内底面40c被引导。
另外,尘埃除去部34具有在其与刷子30接触的状态下将尘埃接收部40内的比尘埃除去部34靠近吸引装置42的后方空间、与比尘埃除去部34远离吸引装置42的前方空间连通的吸气孔34i。在实施方式1中,如图10所示,吸气孔34i向上方开口。在实施方式1中,前方刮板34a、后方刮板34b、侧方刮板34e、34f、导向面34g和吸气孔34i设置于第一部件36。
另外,尘埃除去部34,在导向面34g的下方具有在尘埃除去部34向吸引装置42移动时将尘埃接收部40内的尘埃向吸引装置42推压的推压面34h。推压面34h以比导向面34g相对铅直方向的倾斜角度小的方式设计。在实施方式1中,推压面34h是在铅直方向上延伸的平面。
图14A~图14D是表示尘埃除去部34沿着尘埃接收部40的内底面40c移动的样子的侧面图。
与尘埃接收部40的内底面40c相对的尘埃除去部34的底面34j构成为,以随着靠近吸引装置42(图的左侧)而靠近内底面40c的方式倾斜或者弯曲。在实施方式1中,尘埃除去部34的底面34j为向下方突出的弯曲面。另外,尘埃接收部40的内底面40c构成为,尘埃以从吸引装置42远离的方式移动时该尘埃受到的摩擦力,比尘埃以靠近吸引装置42的方式移动时该尘埃受到的摩擦力大。在实施方式1中,尘埃接收部40的内底面40c如图14A~图14D所示,截面构成为锯齿波状。
通过该结构,如图14A~图14C所示,在比尘埃除去部34更远离吸引装置42的位置落下的尘埃的块(团),通过尘埃除去部34以远离吸引装置42的方式移动,而变得更容易向比尘埃除去部34靠吸引装置42侧移动。之后,如图14D所示,通过尘埃除去部34以靠近吸引装置42的方式移动,尘埃除去部34能够利用推压面34h使尘埃的块向吸引装置42移动。在实施方式1中,推压面34h和底面34j设置于第二部件38。
接着,关于将附着于空气过滤器18的尘埃向屋外排出的清扫动作的一例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说明的空气过滤器18的清扫动作和附着于刷子30的尘埃的除去动作,在控制部80的控制下进行。
在空气过滤器18的清扫动作前,尘埃除去部34如图6A所示,位于最靠近吸引装置42的端点位置T2。此外,尘埃除去部34在主体2的空调运转的开始的同时进行滑动动作直至任意决定的位置。并且在该位置例如通过限位开关等进行复位动作而可以识别原点位置。在该情况下,任意设定的位置可以是最靠近吸引装置42的端点位置。
从该状态通过操作未图示的控制器等,指示空气过滤器18的清扫动作的开始时,控制部80如图6B所示,使尘埃除去部34在尘埃接收部40内的刷子30的延伸方向上移动到与吸引装置42距离最远的开始位置T1(待机位置)。另外,齿轮26从图4的状态向正方向(图4中逆时针)旋转。由此,空气过滤器18被从第一保持空间20A向第二保持空间20B搬送。空气过滤器18的前端部通过刷子保持部32与轴24之间时,刷子保持部32向正方向(图4中逆时针)或者反方向(图4中顺时针)旋转,刷子30的前端部以跨空气过滤器18的前端部和网部分的方式与其接触。
当齿轮26进一步向正方向旋转时,空气过滤器18被进一步向第二保持空间20B搬送。在该搬送期间,刷子保持部32如图3所示,将刷子30在与空气过滤器18接触的位置固定。由此,附着于空气过滤器18的尘埃由在固定位置被固定的刷子30阻挡,停留在刷子30的空气过滤器18的搬送方向的上游侧。这时,停留在刷子30的尘埃和附着于空气过滤器18的尘埃交织像纸捻那样交缠。由此,能够将附着于空气过滤器18的尘埃除去。附着于刷子30的尘埃的一部分能够被直接刮落在尘埃接收部40的内底面40c上。
当齿轮26进一步向正方向旋转,空气过滤器18到达第二保持空间20B时,齿轮26的正方向的旋转停止。这时,刷子30的前端部的至少一部分处于与位于空气过滤器18的清扫区域外的空气过滤器18的后端部(筐体部分)接触的状态。
之后,刷子保持部32向正方向(图3中逆时针)旋转,如图5B所示,刷子30向能够与尘埃除去部34的前方刮板34a和后方刮板34b接触的位置移动。
之后,如图6C和图6D所示,控制部80以使尘埃除去部34靠近吸引装置42(吸引孔40b)的方式移动。由此,附着于刷子30的尘埃被前方刮板34a和后方刮板34b刮落。被刮落的尘埃通过导向面34g被向尘埃接收部40的内底面40c引导。这时,通过导向面34g被引导的尘埃在刷子30的延伸方向上位于比尘埃除去部34靠吸引装置42侧。另外,被向尘埃接收部40的内底面40c引导的尘埃由尘埃除去部34的推压面34h被向吸引装置42推压。尘埃除去部34的移动速度例如为5mm/秒。
另外,如图6C所示,控制部80在尘埃除去部34从开始位置T1在刷子30的延伸方向上移动时,在刷子30的中间地点等的任意决定的位置,可以使其进行至少一次反复动作(也称为第一反复动作)。反复动作相比往复动作以较短距离进行,例如,以10cm~35cm的宽度进行滑动动作。由此,能够将附着于刷子30的尘埃在块变得过大之前向尘埃接收部40刮落。
另外,控制部80在尘埃除去部34的移动过程中,使刷子保持部32以旋转轴32a为中心正反旋转。由此,在与刷子30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刷子30进行摇动的动作。由此,在从刷子30刮下来的尘埃的块变得过大之前,被侧方刮板34e、34f向尘埃接收部40的内底面40c刮落。
之后,如图6D所示,尘埃除去部34通过控制部80被移动至吸引孔40b(包含吸引孔40b的近旁)时,控制部80驱动吸引装置42的吸引风扇46。由此,在吸引管44内产生成为吸引力的气流。利用该气流,通过尘埃除去部34的推压面34h而聚集在吸引孔40(包含吸引孔40b的近旁)的尘埃的块在吸引管44中通过而向室外排出。
另外,如图6D所示,控制部80在尘埃除去部34到达吸引孔40b(包含吸引孔40b的近旁)时,可以使其至少进行1次反复动作(也称为第二反复动作)。反复动作以比往复动作短的距离进行,例如以4cm~6cm的宽度进行滑动动作。由此,能够将被刮落到尘埃接收部40的尘埃更高效率地在短时间内向屋外排出。
之后,控制部80可以使尘埃除去部34再次从吸引装置42向距离最远的开始位置T1(待机位置)移动。这时,落下到比尘埃除去部34更远离吸引装置42的尘埃接收部40的内底面40c上的尘埃,如参照图14A~图14C所说明,向比尘埃除去部34靠吸引装置42侧移动。
之后,如图6C和图6D所示,控制部80使尘埃除去部34再次以靠近吸引装置42的方式移动。由此,向比尘埃除去部34靠吸引装置42侧移动的尘埃如图14D所示,由尘埃除去部34的推压面34h向吸引装置42推压。
之后,如图6D所示,控制部80在尘埃除去部34移动至吸引孔40b(包含吸引孔40b的近旁)时,驱动吸引装置42的吸引风扇46。由此,在吸引管44内产生成为吸引力的气流。利用该气流,通过尘埃除去部34的推压面34h而聚集在吸引孔40b的近旁的尘埃的块在吸引管44中通过而向室外排出。此外,该尘埃除去部34的移动和基于吸引装置42的吸引动作可以反复进行多次。由此,完成空气过滤器18的清扫动作。
在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中构成为,利用吸引装置42吸引尘埃接收部40内的尘埃并向室外排出,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尘埃接收部40从过滤器装置3拆下,而将尘埃接收部40内的尘埃由使用者手动地排出。以下,关于由使用者手动地将尘埃接收部40内的尘埃排出的动作进行详细说明。
(关于由使用者手动进行尘埃排出)
如图7、图8所示,使用者将设置于尘埃接收部40的盖47拆下,并从尘埃除去部34的第一部件36拆下第二部件38。并且,如图9所示,使用者将尘埃接收部40向跟前拉出。接着,将积存在尘埃接收部40的内部的尘埃扔到垃圾箱等中,由此能够手动地进行尘埃接收部40的扫除。
此外,尘埃除去部34中,第二部件38相对于第一部件36可装卸地构成。如图11所示,在第一部件36形成有在与尘埃除去部34的滑动动作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嵌合凹部34m。另一方面,在第二部件38中突出地设置有与第一部件36的嵌合凹部34m嵌合的嵌合凸部34n。像这样构成的第一部件36和第二部件38通过在与滑动动作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进行插拔而能够装卸,并通过螺栓70彼此固定。
另外,图15A是将拆下了第二部件38的尘埃除去部34、和尘埃接收部40放大了的截面图。如图所示,当拆下了第二部件38时,就没有对尘埃接收部40的后壁40d进行约束的部件,因此,如图15B所示,能够将尘埃接收部40向跟前拉出。
另外,如图16A所示,在尘埃接收部40的底面,设置有与吸引装置42连通的吸引孔40b和滑动式的盖49。上述滑动式的盖49以能够进行滑动动作的方式构成,如图16B所示能够封闭吸引孔40b。由此,能够将吸引孔40b与吸引装置42阻断,并且能够将向尘埃接收部40刮落的尘埃集尘而不向尘埃接收部40外散落。并且,通过将积存在尘埃接收部40的内部的尘埃扔到垃圾箱等中,由此能够手动地进行尘埃接收部40的扫除。
接着,关于在手动地将尘埃排出的情况下,附着于空气过滤器18的尘埃被刮落到尘埃接收部40的清扫动作进行说明。该清扫动作在控制部80的控制下进行。
在空气过滤器18的清扫动作之前,尘埃除去部34如图17A所示位于最靠近吸引装置42的端点位置T2。从该状态起,当被指示开始空气过滤器18的清扫动作时,控制部80如图17B所示,使尘埃除去部34从端点位置T2向距离最远的待机位置移动。另外,齿轮26从图4的状态向正方向(图4中逆时针)旋转。由此,空气过滤器18被从第一保持空间20A向第二保持空间20B搬送。当空气过滤器18的前端部通过刷子保持部32与轴24之间时,刷子保持部32向正方向(图4中逆时针)或者反方向(图4中顺时针)旋转,刷子30的前端部以跨空气过滤器18的前端部和网部分的方式与其接触。
齿轮26进一步向正方向旋转时,空气过滤器18进一步被向第二保持空间20B搬送。在该搬送期间,刷子保持部32如图3所示,将刷子30固定在与空气过滤器18接触的位置。由此,附着于空气过滤器18的尘埃由在固定位置被固定的刷子30阻挡,积存在刷子30的空气过滤器18的搬送方向的上游侧。这时,积存在刷子30的尘埃与附着于空气过滤器18的尘埃交织像纸捻那样交缠。由此,能够将附着于空气过滤器18的尘埃除去。附着于刷子30的尘埃的一部分能够被直接刮落到尘埃接收部40的内底面40c上。
齿轮26进一步向正方向旋转,当空气过滤器18到达第二保持空间20B时,齿轮26的正方向的旋转停止。这时,刷子30的前端部的至少一部分处于与位于空气过滤器18的清扫区域外的空气过滤器18的后端部(筐体部分)接触的状态。
之后,刷子保持部32向正方向(图3中逆时针)旋转,如图5B所示,刷子30移动到能够与尘埃除去部34的前方刮板34a和后方刮板34b接触的位置。
之后,如图17C和图17D所示,控制部80使尘埃除去部34以靠近端点位置T2的方式移动。由此,附着于刷子30的尘埃由前方刮板34a和后方刮板34b向尘埃接收部40刮落。
另外,控制部80在尘埃除去部34移动至端点位置T2后,可以使尘埃除去部34再次移动至待机位置。由此,能够将残留在刷子30的尘埃刮落。并且,通过将上述的往復动作反复进行多次,能够将残留在刷子30的尘埃完全向尘埃接收部40刮落。
另外,如上所述,控制部80在使尘埃除去部34动作的过程中,也可以使刷子30如图5A至图5C所示那样总是摇动。由此,能够在从刷子30刮下来的尘埃的块变得过大之前,将其向尘埃接收部40的内底面40c均匀地刮落。
另外,在反复进行上述的清扫动作,在尘埃接收部40积存大量的尘埃时,如图9所示,使用者从过滤器装置3拆下尘埃接收部40,将积存在内部的尘埃扔到垃圾箱等,由此能够手动地进行尘埃接收部40的扫除。
如以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具有对附着于空气过滤器18的尘埃进行清扫的过滤器清扫功能。并且,空气调节机包括:刷子30,其以在空气过滤器18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除去附着于空气过滤器18的尘埃;尘埃接收部40,其位于刷子30的下方,以在刷子30的延伸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接收由刷子30除去的尘埃;尘埃除去部34,其在尘埃接收部40内在宽度方向上移动,将附着于刷子30的尘埃刮落,并且使刮落到尘埃接收部40内的尘埃移动;吸引尘埃接收部40内的尘埃的吸引装置42;和控制部80,其实施对附着于空气过滤器18的尘埃进行清扫的空气过滤器清扫模式。控制部80在空气过滤器清扫模式中,以在开始利用尘埃除去部34将附着于刷子30的尘埃刮落到尘埃接收部40内的动作时,使尘埃除去部34位于开始位置T1的方式进行控制。
由此,尘埃除去部34在接触刷子30的状态下在刷子30的延伸方向上移动,由此附着于刷子30的尘埃彼此容易交织缠绕,能够使尘埃的除去效率提高。另外,使刷子30与尘埃除去部34的接触部分较小,能够减小尘埃除去部34从刷子30承受的摩擦力,因此能够减小使尘埃除去部34移动的驱动力。并且,也能够减小尘埃除去部34自身的大小。并且,通过在尘埃除去部34开始刮落附着于刷子30的尘埃的动作之前,使尘埃除去部34向开始位置T1(待机位置)移动,由此能够缩短清扫时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始位置T1可以是在尘埃接收部40内的刷子30的延伸方向上,与吸引装置42距离最远的位置。
由此,能够将附着于刷子30的尘埃高效率地向尘埃接收部40刮落。另外,能够使被刮落的尘埃高效率地向吸引装置42侧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80也可以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尘埃除去部34从开始位置T1在刷子30的延伸方向上移动而将附着于刷子30的尘埃刮落的动作的途中,使尘埃除去部34进行第一反复动作。
由此,在附着于刷子30的尘埃的块变得过大之前,能够将其向尘埃接收部40刮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80也可以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尘埃除去部34从开始位置T1在刷子30的延伸方向上移动而将附着于刷子30的尘埃刮落的动作的途中,使尘埃除去部34进行反转动作而返回到开始位置T1后,再次使尘埃除去部34在刷子30的宽度方向上移动。
由此,在附着于刷子30的尘埃的块变得过大之前,能够将其向尘埃接收部40刮落。另外,减少了附着于刷子30的尘埃的残留。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80也可以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尘埃除去部34在刷子30的延伸方向上移动而到达在尘埃接收部40所设置的吸引孔40b时,使吸引装置42运转。在此,到达“吸引孔40b”也包括到达“吸引孔40b附近”。
由此,能够将尘埃接收部40内的尘埃更高效地在短时间内向室外排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80也可以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尘埃除去部34在刷子30的延伸方向上移动而到达在尘埃接收部40所设置的吸引孔40b时,使尘埃除去部34进行第二反复动作。在此,到达“吸引孔40b”也包括到达“吸引孔40b附近”。
由此,能够将被刮落到尘埃接收部40的尘埃更高效率地在短时间内将屋外排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80也可以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吸引装置42的运转结束后,使尘埃除去部34移动至开始位置T1,之后,再次使其在刷子30的延伸方向上移动直至在尘埃接收部40所设置的吸引孔40b。
由此,落下到比尘埃除去部34更远离吸引装置42的尘埃接收部40的内底面40c上的尘埃,如参照图14A~图14C所说明那样移动到比尘埃除去部34靠吸引装置42侧。因此,在尘埃接收部40中没有尘埃残留,提高了除去効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80也可以以在尘埃除去部34向刷子30的延伸方向移动期间,使刷子30进行摇动动作的方式进行控制。
由此,能够将附着于刷子30的尘埃更高效地刮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空气调节机的空调运转开始时,可以在任意决定的位置识别尘埃除去部34的原点位置。
由此,能够尽快地进行将附着于刷子30的尘埃刮落的动作,因此能够缩短过滤器清扫时间。
另外,依据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在将尘埃除去部34的第二部件38拆下的情况下,能够由使用者手动地进行尘埃接收部40的清扫。因此,在不能从室内向室外将排出管路贯通墙壁设置的情况下,本发明也能够实施。
另外,依据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在手动地排出尘埃接收部40内的尘埃的情况下,控制部80使尘埃除去部34从开始位置T1(待机位置)在刷子30的延伸方向上移动,并移动至尘埃除去部34的端点位置T2。由此,能够将附着于刷子30的尘埃高效率地向尘埃接收部40刮落。
另外,依据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在手动地排出尘埃接收部40内的尘埃的情况下,控制部80也可以使尘埃除去部34进行从开始位置T1(待机位置)在刷子30的延伸方向上移动直至端点位置T2进行动作之后,返回至开始位置T1的1个往复动作。由此,能够将附着于刷子30的尘埃更高效地向尘埃接收部40刮落。
另外,依据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在手动地排出尘埃接收部40内的尘埃的情况下,控制部80可以使尘埃除去部34的上述往复动作进行多次。由此,能够高效地将附着于刷子30的尘埃向尘埃接收部40刮落。
另外,依据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控制部80可以在尘埃除去部34的动作过程中使刷子30进行摇动动作。由此,能够在附着于刷子30的尘埃的块变得过大之前,将其向尘埃接收部40刮落,并且能够向内底面40c均匀地刮落。
(其它实施方式)
如以上所述,作为本申请中公开的技术的例示,说明了实施方式1,但并不限定于此。另外,也能够与上述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构成要素相组合,形成新的实施方式。
在实施方式1中,刷子30以在与刷子30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摇动的方式构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即,刷子30不必一定构成为在与刷子30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摇动。
在实施方式1中,尘埃除去部34构成为具有在相对于刷子30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前方刮板34a和后方刮板34b,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尘埃除去部34也可以具有在相对于刷子30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1个刮板或者3个以上的刮板。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尘埃除去部34构成为利用前方刮板34a、后方刮板34b和侧方刮板34e、34f将附着于刷子30的尘埃刮落的结构,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尘埃除去部34也可以构成为利用除绒刷(除尘刷/粘毛刷“エチケットブラシ(etiquette brush)”、注册商标)那样的其它的构造将附着于刷子30的尘埃刮落的结构。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构成为尘埃除去部34移动至吸引装置42(包含吸引装置42的近旁)后,尘埃的块由吸引装置42吸引的结构,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控制部80也可以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使尘埃除去部34移动至吸引装置42(包含吸引装置42的近旁)之后,使尘埃除去部34以从吸引装置42离开例如数cm程度的方式移动,之后利用吸引装置42吸引尘埃的块。通过使尘埃除去部34离开吸引装置42,被尘埃除去部34的推压面34h和尘埃接收部40的内侧面夹着的尘埃的块容易落到尘埃接收部40的内底面40c上。由此,吸引装置42容易吸引尘埃,进一步提高了尘埃的除去効率。
另外,图10中图示了导向面34g为平坦面的结构,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导向面34g也可以具有凹凸构造。依据该构造,能够抑制从刷子30刮落的尘埃附着于导向面34g,能够进一步提高尘埃的除去効率。
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如图18所示,也可以进一步具有使尘埃除去部34在刷子30的延伸方向上移动的驱动装置50。如图18所示的结构例中,驱动装置50包括:驱动滑轮52、从动滑轮54、架设在驱动滑轮52和从动滑轮54的周围的导线56、使驱动滑轮52旋转的电动机58、安装在导线56的驱动组件60。通过旋转驱动电动机58,驱动滑轮52旋转,导线56被向从动滑轮54侧传送,从动滑轮54进行旋转。由此,驱动组件60能够在驱动滑轮52与从动滑轮54之间移动。驱动装置50经由在刷子30的延伸方向(图18中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覆盖部件62设置在与尘埃除去部34相对的位置。覆盖部件62例如由平板构成。
另外,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如图19所示,可以在主体2的空气过滤器18的前面侧设置有活性清洁过滤器11。在设置于空气调节机的控制部80判断为设置有室内机1的室内的空气污浊时,控制部80使活性清洁过滤器11移动到空气过滤器18的上面侧。由此,室内的空气通过活性清洁过滤器11和空气过滤器18而被吸入,空气中的更细小的污染物被集尘,能够使室内空气更加清洁。
另外,搭载有活性清洁过滤器11的结构中,在手动地排出尘埃的情况下,如图19所示,使用者打开前面面板4,使活性清洁过滤器11向上方移动,使前面开口部2a成为开放状态。并且,通过由使用者将安装在尘埃接收部40的开口部40a的盖47拆下,从而能够通过开口部40a将尘埃除去部34的第二部件38从第一部件36拆下。像这样,通过将尘埃除去部34的第二部件38从第一部件36拆下,使用者能够将以从下方包围尘埃除去部34的方式设置的尘埃接收部40,容易地从主体2拆下。
此外,控制部80由实施控制程序的运算处理装置构成。演算処理装置例如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和MPU(Micro 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器)的至少一者构成。
关于本发明,参照附图与优选的实施方式相关联地进行了充分的记载,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能够明白各种变形和修改。这样的变形和修改只要没有超出附加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应该理解为包含在该范围中。
以上,本发明涉及的空气调节机,能够提高尘埃的除去效率,因此作为包含一般家庭中使用的空气调节机在内的各种空气调节机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1 室内机
2 主体(空气调节机主体)
2a 前面开口部
2b 上面开口部
3 过滤器装置
4 前面面板
6 热交换器
8 风扇
10 吹出口
11 活性清洁过滤器
12 上下风向变更叶片
14 左右风向变更叶片
16 通风路
16A 开口部
18 空气过滤器
20 过滤器保持部件
20A 第一保持空间
20B 第二保持空间
22 过滤器搬送装置
24 轴
26 齿轮
28 引导部件
30 刷子
32 刷子保持部
32a 旋转轴
34 尘埃除去部
34a 前方刮板
34b 后方刮板
34c 第一侧壁
34d 第二侧壁
34e 侧方刮板
34f 侧方刮板
34g 导向面
34h 推压面
34i 吸气孔
34j 底面
34m 嵌合凹部
34n 嵌合凸部
36 第一部件
38 第二部件
40 尘埃接收部
40a 开口部
40b 吸引孔
40c 内底面
40d 后壁
42 吸引装置
44 吸引管
44a 一端部
44b 另一端部
46 吸引风扇
47 盖
48 尘埃吸引部
49 盖
50 驱动装置
52 驱动滑轮
54 从动滑轮
56 导线
58 电动机
60 驱动组件
62 覆盖部件
80 控制部
S1 前侧空间
S2 后侧空间
T1 开始位置
T2 端点位置。

Claims (10)

1.一种空气调节机,其具有对附着于空气过滤器的尘埃进行清扫的过滤器清扫功能,所述空气调节机的特征在于,包括:
刷子,其以在所述空气过滤器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除去附着于所述空气过滤器的所述尘埃;
尘埃接收部,其位于所述刷子的下方,在所述刷子的延伸方向上延伸,接收由所述刷子所除去的所述尘埃;
尘埃除去部,其在所述尘埃接收部内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移动,刮落附着于所述刷子的所述尘埃,并且使被刮落在所述尘埃接收部内的所述尘埃移动;
吸引装置,其配设在所述尘埃接收部的端部,吸引所述尘埃接收部内的所述尘埃;和
控制部,其实施对附着于所述空气过滤器的所述尘埃进行清扫的空气过滤器清扫模式,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空气过滤器清扫模式中按以下方式进行控制:当开始利用所述尘埃除去部将附着于所述刷子的所述尘埃向所述尘埃接收部内刮落的动作时,使所述尘埃除去部位于开始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始位置为在所述尘埃接收部内的所述延伸方向上与所述吸引装置距离最远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按以下方式进行控制:在所述尘埃除去部从所述开始位置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移动,对附着于所述刷子的所述尘埃进行刮落动作的途中,使所述尘埃除去部进行第一反复动作。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按以下方式进行控制:在所述尘埃除去部从所述开始位置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移动,对附着于所述刷子的所述尘埃进行刮落动作的途中,使所述尘埃除去部进行反转动作而返回至所述开始位置后,再次使所述尘埃除去部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移动。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按以下方式进行控制:在所述尘埃除去部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移动到达设置于所述尘埃接收部的吸引孔时,使所述吸引装置运转。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按以下方式进行控制:在所述尘埃除去部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移动到达设置于所述尘埃接收部的吸引孔时,使所述尘埃除去部进行第二反复动作。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按以下方式进行控制:在所述吸引装置的运转结束后,使所述尘埃除去部移动至所述开始位置,然后,再次使所述尘埃除去部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移动直至设置于所述尘埃接收部的吸引孔。
8.如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以在所述尘埃除去部的第一和第二反复动作中使所述刷子进行摇动动作的方式进行控制。
9.如权利要求1、2、4、5或7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以所述尘埃除去部在所述延伸方向上进行移动期间使所述刷子进行摇动动作的方式进行控制。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空气调节机的空调运转开始时,在任意决定的位置识别所述尘埃除去部的原点位置。
CN202080015155.6A 2019-07-29 2020-07-21 空气调节机 Active CN1134391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38761 2019-07-29
JP2019138761A JP7316491B2 (ja) 2019-07-29 2019-07-29 空気調和機
PCT/JP2020/028209 WO2021020225A1 (ja) 2019-07-29 2020-07-21 空気調和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9183A true CN113439183A (zh) 2021-09-24
CN113439183B CN113439183B (zh) 2022-12-16

Family

ID=74229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15155.6A Active CN113439183B (zh) 2019-07-29 2020-07-21 空气调节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316491B2 (zh)
CN (1) CN113439183B (zh)
WO (1) WO20210202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06722A (zh) * 2021-07-20 2021-11-05 李春英 一种无菌无尘车间空气除菌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57923A (ja) * 2006-09-01 2008-03-13 Kowa Co Ltd 空気調和機用清掃装置と空気調和機
JP2008082627A (ja) * 2006-09-27 2008-04-10 Kowa Co Ltd 空気調和機用清掃装置と空気調和機
JP2008157538A (ja) * 2006-12-22 2008-07-10 Kowa Co Ltd 清掃具及び空気調和機
JP2009024984A (ja) * 2007-07-24 2009-02-05 Kowa Co Ltd 空気調和機用清掃装置と空気調和機
CN107208927A (zh) * 2015-12-17 2017-09-2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20207B2 (ja) * 2008-09-17 2012-09-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アフィルター、及びそれをもちいたエアフィルター清掃装置並びに空気調和機
JP6239369B2 (ja) * 2013-12-20 2017-11-29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エアフィルタ清掃機構
JP2016118360A (ja) 2014-12-22 2016-06-3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室内機
JP3217761U (ja) * 2018-06-19 2018-08-30 チコーエアーテック株式会社 集塵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57923A (ja) * 2006-09-01 2008-03-13 Kowa Co Ltd 空気調和機用清掃装置と空気調和機
JP2008082627A (ja) * 2006-09-27 2008-04-10 Kowa Co Ltd 空気調和機用清掃装置と空気調和機
JP2008157538A (ja) * 2006-12-22 2008-07-10 Kowa Co Ltd 清掃具及び空気調和機
JP2009024984A (ja) * 2007-07-24 2009-02-05 Kowa Co Ltd 空気調和機用清掃装置と空気調和機
CN107208927A (zh) * 2015-12-17 2017-09-2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20170A (ja) 2021-02-18
CN113439183B (zh) 2022-12-16
JP7316491B2 (ja) 2023-07-28
WO2021020225A1 (ja) 2021-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08927B (zh) 空气调节机
JP2010032065A (ja) フィルター清掃装置、空気調和機
CN106662360B (zh) 空气调节机
JPWO2006043430A1 (ja) 空気調和機
JP6089301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13439183B (zh) 空气调节机
JP6152617B2 (ja) 空気調和機
JP5919512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13439184B (zh) 空气调节机
CN113454400B (zh) 空气调节机
JP5084691B2 (ja) 空気調和機
JP2014074503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3454396B (zh) 空气调节机
JP7361294B2 (ja) 空気調和機
JP7361295B2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6105439A (ja) 空気調和機の塵埃吸引装置の制御方法
JP7289039B2 (ja) フィルタ清掃装置を備える空気調和機及び空気調和機のエアフィルタ清掃方法
JP7369910B2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8039390A (ja) 空気調和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