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33732B - 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33732B
CN113433732B CN202110738436.0A CN202110738436A CN113433732B CN 113433732 B CN113433732 B CN 113433732B CN 202110738436 A CN202110738436 A CN 202110738436A CN 113433732 B CN113433732 B CN 1134337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dielectric material
display
display panel
displa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384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33732A (zh
Inventor
陈建友
兰陈平
赵宏伟
钟彩娇
周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3843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337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33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37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337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37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2Light shielding layers, e.g. black matrix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50OLEDs integrated with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e.g. with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photochromic elements or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具有感光区以及至少部分包围感光区的显示区,在显示面板背离显示表面的一侧设置有调光组件,调光组件具有通光孔,调光组件包括第一部分,第一部分为环绕通光孔的侧壁,通光孔与感光区相对设置。显示模组具有感光单元,感光单元通过通光孔与感光区相对设置。第一部分具有可切换的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当显示面板显示图像时,在感光阶段,第一部分处于遮光状态,在非感光阶段,第一部分处于透光状态。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可以基于感光单元的工作状态调整第一部分的透光状态,在非感光阶段进行显示时,设置第一部分处于透明状态,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该阶段由于遮光胶和铁框导致的感光区黑边问题。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显示装置被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当中,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成为当今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而显示模组实现显示功能的主要部件是显示面板。
为了使得显示装置具有感光功能,需要在显示装置中集成感光单元。目前,一般将感光单元集成在显示面板背离显示表面的一侧,以降低边框宽度。现有技术中,需要设置铁框和遮光胶,用于避免显示面板中光线影响感光元件的感光效果,但是铁框和遮光胶导致显示面板显示表面对应感光元件的显示区域具有一圈宽度较大的黑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方案如下:
一种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为显示表面;显示面板具有感光区以及至少包围部分感光区的显示区,感光区的透光率大于显示区的透光率;
调光组件,调光组件位于第二表面远离第一表面的一侧;调光组件具有通光孔,调光组件包括第一部分,第一部分为环绕通光孔的侧壁,通光孔与感光区相对设置;
感光单元,感光单元通过通光孔与感光区相对设置;
其中,第一部分具有可切换的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当显示面板显示图像时,在感光阶段,第一部分处于遮光状态,在非感光阶段,第一部分处于透光状态。
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模组。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的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具有感光区以及至少部分包围感光区的显示区,在显示面板背离显示表面的一侧设置有调光组件,调光组件具有通光孔,调光组件包括第一部分,第一部分为环绕通光孔的侧壁,通光孔与感光区相对设置。显示模组具有感光单元,感光单元通过通光孔与感光区相对设置。第一部分具有可切换的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当显示面板显示图像时,在感光阶段,第一部分处于遮光状态,在非感光阶段,第一部分处于透光状态。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可以基于感光单元的工作状态调整第一部分的透光状态,在非感光阶段进行显示时,设置第一部分处于透明状态,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该阶段由于遮光胶和铁框导致的感光区黑边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一种常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在调光组件的第一部分处于透光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在调光组件的第一部分处于遮光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调光组件在第一部分处于透光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调光组件在第一部分处于遮光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在调光组件的第一部分处于透光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在调光组件的第一部分处于遮光状态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实施例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图1为一种常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当显示模组为LCD模组时,包括:相对设置的背光模组11和LCD面板12。LCD面板12位于背光模组11的出光侧。LCD面板12具有感光区和包围感光区121的显示区122。背光模组11具有与感光区121相对的通孔111。感光元件13通过通孔111和感光区121相对设置,以通过感光区121采集光信息。
为了避免背光模组11发射光线干扰感光元件13感光效果,铁框14需要包括底部和立壁,铁框14的底部与背光模组11背离LCD面板12的一侧表面固定,铁框14的立壁延伸至通孔111内与通孔111表面固定。铁框14需要和LCD面板12预留间隙,避免硬质铁框14损坏LCD面板12。如图1中虚线箭头所示,为了避免背光模组11发射光线被LCD面板12反射后入射感光元件13,还需要在铁框延伸到通孔111内的部分和LCD面板12之间的间隙填充遮光胶15。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图1所示显示模组中,由于铁框14的立壁以及遮光胶15的存在,会导致显示面板在显示图像时,无论是在感光阶段,还是在非感光阶段,均存在较宽的黑色边线(约为0.2mm-0.3mm),显示时的黑边与感光时漏光问题无法同时解决。
图1以LCD面板为例进行说明,对于OLED面板,虽然没有背光模组,但是感光区之外的OLED像素侧壁斜下出射的光线以及感光区之外区域反射光线等,也会影响屏下感光单元的感光效果,同样需要设置铁框以及遮光胶,以保证感光元件的感光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显示模组设置有调光组件代替传统铁框的遮光结构,调光组件形成通光孔的第一部分具有可切换的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当显示面板显示图像时,在感光阶段,第一部分处于遮光状态,在非感光阶段,第一部分处于透光状态。因此,可以基于感光单元的工作状态调整第一部分的透光状态,在非感光阶段进行显示时,设置第一部分处于透明状态,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该阶段由于遮光胶和铁框导致的感光区黑边问题。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在调光组件的第一部分处于透光状态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在调光组件的第一部分处于遮光状态的示意图,所示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面板21,显示面板2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S1和第二表面S2,第一表面S1为显示表面;显示面板21具有感光区211以及至少包围部分感光区211的显示区212,感光区211的透光率大于显示区212的透光率;
调光组件22,调光组件22位于第二表面S2远离第一表面S1的一侧;调光组件22具有通光孔220,调光组件22包括第一部分221,第一部分221为环绕通光孔220的侧壁,通光孔220与感光区211相对设置;
感光单元23,感光单元23通过通光孔220与感光区211相对设置;
其中,第一部分221具有可切换的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当显示面板显示图像时,在感光阶段,如图3所示,第一部分221处于遮光状态,在非感光阶段,如图2所示,第一部分221处于透光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模组设置有调光组件22代替传统铁框的遮光结构,调光组件22形成通光孔220的第一部分221具有可切换的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当显示面板显示图像时,在感光阶段,第一部分221处于遮光状态,在非感光阶段,第一部分221处于透光状态。因此,可以基于感光单元23的工作状态调整第一部分221的透光状态,在非感光阶段进行显示时,设置第一部分221处于透明状态,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该阶段由于遮光铁框导致的感光区黑边问题。
设置感光区211的透光率大于显示区212的透光率,便于外界光线通过感光区211,进而通过通光孔220入射感光单元23。
感光单元23可以为摄像头,用于基于入射光成像。在显示图像时,当感光单元23为摄像头时,感光阶段为摄像头的拍照阶段,非感光阶段为摄像头的非拍照阶段,基于本申请技术方案,在显示图像时,如果摄像头处于拍照模式,使得第一部分221处于遮光状态,进而避免干扰光线影响摄像头23的拍照效果,如果摄像头处于非拍照模式,使得第一部分221处于透光状态,进而避免感光区211的黑边问题。显然,感光单元23不局限于为摄像头,还可以为感光传感器,用于测距或是测量环境光强等。
为了避免干扰光线通过第二表面S2与第一部分221之间的间隙入射感光单元23,设置第一部分221朝向第二表面S2的一端和第二表面S2抵接,即第一部分221和显示面板21之间无间隙接触。
当感光单元23为摄像头时,具有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镜头,镜头朝向显示面板21设置,底座背离显示面板21设置,底座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感光芯片等原件。为了降低显示模组的厚度,可以设置通光孔220的直径大于镜头的直径,以使得至少部分镜头容纳于通光孔220内。其他方式中,也可以设置整个镜头均位于通光孔220外部。
参考图4-图6所示所示,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调光组件在第一部分处于透光状态时的示意图,图6为图4所示调光组件在第一部分处于遮光状态时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调光组件22为中空结构;第一部分221具有第一容纳腔Q1,第一部分221为透明材料。当第一容纳腔Q1内无遮光填充时,第一部分221将处于透光状态,当第一容纳腔Q1内有遮光填充时,第一部分221将处于遮光状态。
如图5和图6所示,调光组件22中具有不相溶的第一介质材料C1和第二介质材料C2,第一介质材料C1的透光率大于第二介质材料C2的透光率。
如图5所示,当处于透光状态时,至少部分第二介质材料C2处于第一容纳腔Q1外。宏观视觉上,可以设置第二介质材料C2处于第一容纳腔Q1外,避免第二材料C2处于第一容纳腔Q1内,导致第一部分221存在视觉可见的黑色区域。
如图6所示,当处于遮光状态时,至少部分第二介质材料C2处于第一容纳腔Q1内。宏观视觉上,可以设置至少部分第二介质材料C2处于第一容纳腔Q1内,以便于通过填充有第二介质材料C2的第一部分221遮挡干扰光线。
本申请实施例中,结合图4-图6所示,调光组件22的第一部分221作为通光孔220的侧壁,侧壁为中空结构,具有第一容纳腔Q1;第一容纳腔Q1环绕通光孔220。当处于遮光状态时,第二介质材料C2填充满第一容纳腔Q1,其他方式中,当处于遮光状态时,也可以设置第二介质材料C2填充部分第一容纳腔Q1。当处于透光状态时,第一介质材料C1填充满第一容纳腔Q1,其他方式中,当处于透光状态时,也可以设置第一介质材料C1填充部分第一容纳腔Q1。
如图7和图8所示,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在调光组件的第一部分处于透光状态时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在调光组件的第一部分处于遮光状态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方式基础上,图7和图8所示方式中,显示模组包括承载部件24,承载部件24位于显示面板21靠近调光组件22的一侧,承载部件24与显示面板21所在平面平行;承载部件24具有开口,第一部分221在第二表面S2的垂直投影位于开口在第二表面S2的垂直投影内。
调光组件22具有与第一部分221相连接的第二部分222,第二部分222位于承载部件24背离显示面板21的一侧;第二部分222具有第二容纳腔Q2;第二容纳腔Q2的一端与第一容纳腔Q1远离显示面板21的一端连通,第二容纳腔Q2的另一端设置有驱动组件25,驱动组件25用于调节第一介质材料C1与第二介质材料C2在调光组件22中的位置。驱动组件25可以通过电驱动、磁驱动和压力驱动中的任一种方式调节第一介质材料C1与第二介质材料C2在调光组件22中的位置,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调节,以实现第一部分221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的自动切换。
为了便于介质材料在容纳腔中的流动,设置第一容纳腔Q1和第二容纳腔Q2的表面可以具有润滑性质薄膜,从而提升介质材料的流动性。
一种方式中,设置第一介质材料C1与第二介质材料C2中一者为电中性的介质材料,另一者为带电荷的介质材料;驱动组件25为电极,基于电极与带电荷的介质材料之间的静电力,调节第一介质层材料C1以及第二介质材料C2在调光组件22中的位置。
例如,可以设置第一介质材料C1与第二介质材料C2中一者为带电荷的导电油墨,另一者为不带电的水溶液。可选的,导电油墨不溶于水溶液,且导电油墨不透光,水溶液透光。在第二部分的侧壁外侧设置包围第二部分环状电极,作为驱动组件25。当为电极输入与导电油墨携带电荷相同极性的电压时,能够利用静电斥力,将导电油墨移动至第一容纳腔Q1,当为电极输入与导电油墨携带电荷极性相反的电压时,能够利用静电引力,将导电油墨移动至第二容纳腔Q1,从而实现第一部分221遮光状态和透光状态相互间的自动切换。
另一种方式中,第一介质材料C1与第二介质材料C2中的一者为非磁性介质材料,另一者为磁性介质材料;驱动组件25为线圈,基于线圈与磁性介质材料之间的磁力,调节第一介质材料C1以及第二介质材料C2在调光组件中的位置。该方式利用磁力调节调节第一介质材料C1以及第二介质材料C2在调光组件中的位置,从而实现第一部分221遮光状态和透光状态相互间的自动切换。
又一种方式中,第一介质材料C1为气态介质材料,第二介质材料C2为液态介质材料,第一介质材料C1位于第二介质材料C2靠近显示面板21的一侧;驱动组件25为压力调节装置,基于压力调节装置施加的压力,调节第一介质层材料C1以及第二介质材料C2在调光组件22中的位置。相对于液态介质材料,气态介质材料的透光率较大。该方式中,在位通过压力调节装置加压时,气态介质材料体积较大,能够将液态介质材料排出在第一容纳腔Q1之外,当通过压力调节装置施加压力时,液态介质材料不便于压缩,此时,能够通过液态介质材料压缩气态介质材料,使得至少部分液态介质材料进入第一容纳腔Q1,从而实现第一部分221遮光状态和透光状态相互间的自动切换。
本申请实施例中,调光组件22的第二部分222可以为平板结构,该平板结构对应通光孔220的位置具有贯穿孔,第一部分221为具有通光孔220的圆筒结构。调光组件22的形状可以基于需求设定,如可以设定第一部分221整体表面为弧面,或是靠近显示面板21的一端为弧面,也可以设置第一部分221为中空的截顶柱体或是截顶椎体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如图9所示,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9所示方式中,第一部分221作为通光孔220的侧壁,侧壁为中空结构,具有第一容纳腔Q1;调光组件22还具有与侧壁一体的连通壁223,连通壁223具有第三容纳腔Q3,第三容纳腔Q3与第一容纳腔Q1朝向显示面板21的一端连通,连通壁223位于侧壁220远离通光孔的一侧。
在图9所示方式中,第一部分221处于透光状态时,气态介质材料填充第三容纳腔Q3以及至少部分第一容纳腔Q1。当通过压力调节装置施加压力后,液态介质材料不便于压缩,能够通过液态介质材料压缩气态介质材料,如图9中虚线箭头所示,将至少部分液态介质材料移动至第一容纳腔Q1内,从而实现第一部分221遮光状态和透光状态相互间的自动切换。在侧壁的外侧设置连通的连通壁223,便于气态介质材料的体积压缩。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介质材料C1为透光材料,第二介质材料C2为不透光材料。两种介质材料不互溶,通过电、磁、压力中的任一种方式调节两种介质材料在调光组件22中的位置,进而能够实现第一部分221的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的自动切换。
本申请技术方案中,调节两种介质材料在调光组件22中位置的方式不局限于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方案,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现,还可以通过温度改变介质材料密度的方式调节两种介质材料在调光组件22中位置,例如,第一介质材料C1与第二介质材料C2中,一者受温度影响体积的变化程度大,另一者受温度影响体积的变化程度小,驱动组件25通过温度调节,能够调节两种介质材料在调光组件22中的位置变化,进而能够实现第一部分221的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的自动切换。
可选的,第一介质材料C1为气体、水溶液以及液态有机材料中的任一种,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透光率;第二介质材料C2为油墨、炭黑以及液态金属中的任一种,这些材料具有较低的透光率。
显示图像时,为了避免感光阶段显示侧在感光区211具有较宽的黑边,在第一方向上,设置第一容纳腔Q1的宽度不大于1mm,第一方向平行于显示面板21,且沿感光区211指向显示区212。
可以设置调光组件22为透光材料,具体的,调光组件22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玻璃组件或是塑料元件,玻璃或是塑料材质的调光组件22,便于一体塑形,制作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
调光组件22为透光材料,可以设置的第一介质材料C1和第二介质材料C2中一者为透光材料,另一者为不透光材料,如是,在非感光阶段,当使得不透明的介质材料位于第一容纳腔Q1外时,能够实现第一部分221的整体透明,实现透光无黑边的效果,在感光阶段,当使得不透明的介质材料位于第一容纳腔Q1内时,能够使得第一部分221不透光,具有遮光功能,进而能够防止干扰光影响感光单元23的感光效果。
如图10所示,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所示显示面板21具有多个像素单元P;显示区212与感光区211均具有多个像素单元P,且感光区211中像素单元P的密度小于显示区212中像素单元P的密度,这样感光区211具有较高的透光率,便于环境光通过感光区211入射感光单元23,以便于感光单元23正常使用,此时,可以实现全面屏的屏下感光检测。而且由于感光区211中具有像素单元P,还可以用于图像显示。
其他方式中,还可以设置感光区211中像素单元P的像素开口面积小于显示区212中像素单元P的像素开口面积,该方式同样可以使得感光区211的透光率大于显示区212的透光率。
具体的,在显示面板21显示图像时,如果处于非感光阶段,感光区211中像素单元P与显示区212中像素单元P同时进行图像显示;如果处于感光阶段,仅通过显示区212中像素单元P进行图像显示,此时感光区211中像素单元P不显示图像,以避免对感光单元23造成干扰。
如图11所示,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该方式中,设置显示面板21具有多个像素单元P;像素单元P均位于显示区211内,感光区211内部不设置像素单元P。该方式中,感光区211无需显示图像,可以不设置像素单元P,具有较高的透光率,提高了感光单元23的感光精度和准确性。
如上述描述,显示模组中,显示面板21的第二表面S2设置有承载部件24,承载部件24具有开口;调光组件22与承载部件24固定,且第一部分221位于开口内,通过承载部件24实现调光组件22的安装固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1可以为OLED面板;承载部件24为用于保护OLED显示面板背离显示表面一侧的中壳。中壳背离显示面板21的一侧可以用于设置后壳,在后壳与中壳之间可以设置主板和电池等部件。
其他方式中,显示面板还可以为LCD面板此时,承载部件24位背光模组,具有背光铁框,用于安装固定调光组件22。当显示面板21为LCD面板时,可以设置背光模组中用于设置第一部分221的开口在显示面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感光区211内,与显示区212不交叠,避免开口过大影响显示区212靠近感光区211边缘部分的背光均匀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显示第一部分221在显示面板21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感光区211内,与显示区212不交叠。其他方式中,还可以设置第一部分221在显示面板21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显示区212内,与感光区211不交叠,或者设置第一部分221在显示面板21上的垂直投影一部分位于感光区211内,一部分位于显示区212内。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采用一种能够填充流体介质材料的调光组件22,在调光组件22的容纳腔内填充两种不相溶的介质材料,该两种介质材料的透光率不相同,这样,通过调节两种介质材料在调光组件22容纳腔中的位置,即可实现第一部分221的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的切换。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2所示,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31,显示模组31可以为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
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是具有显示功能的穿戴设备,显示装置采用上述显示模组,在显示图像时,在感光阶段,通过使得第一部分处于遮光状态,能够避免干扰光影响感光效果,在非感光阶段,通过使得第一部分处于透光状态,能够避免感光区具有较大的黑边。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或并列、或递进和并列结合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显示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显示模组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显示模组相关部分说明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上述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显示表面;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感光区以及至少包围部分所述感光区的显示区,所述感光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显示区的透光率;
调光组件,所述调光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表面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所述调光组件具有通光孔,所述调光组件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为环绕所述通光孔的侧壁,所述通光孔与所述感光区相对设置;
感光单元,所述感光单元通过所述通光孔与所述感光区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具有可切换的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当所述显示面板显示图像时,在感光阶段,所述第一部分处于遮光状态,在非感光阶段,所述第一部分处于透光状态;
所述调光组件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部分具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部分为透明材料;
其中,所述调光组件中具有不相溶的第一介质材料和第二介质材料,所述第一介质材料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介质材料的透光率;当处于所述透光状态时,至少部分所述第二介质材料处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外,当处于所述遮光状态时,至少部分所述第二介质材料处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为中空结构,具有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环绕所述通光孔;
当处于所述遮光状态时,所述第二介质材料填充满所述第一容纳腔;当处于所述透光状态时,所述第一介质材料填充满所述第一容纳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承载部件,所述承载部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靠近所述调光组件的一侧,所述承载部件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平行;所述承载部件具有开口,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二表面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二表面的垂直投影内;
所述调光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部分相连接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承载部件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另一端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一介质材料与所述第二介质材料在所述调光组件中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材料与所述第二介质材料中一者为电中性的介质材料,另一者为带电荷的介质材料;
所述驱动组件为电极,基于所述电极与所述带电荷的介质材料之间的静电力,调节所述第一介质层材料以及所述第二介质材料在所述调光组件中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材料为气态介质材料,所述第二介质材料为液态介质材料,所述第一介质材料位于所述第二介质材料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所述驱动组件为压力调节装置,基于所述压力调节装置施加的压力,调节所述第一介质层材料以及所述第二介质材料在所述调光组件中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为中空结构,具有所述第一容纳腔;
所述调光组件还具有与所述侧壁一体的连通壁,所述连通壁具有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三容纳腔与所述第一容纳腔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端连通,所述连通壁位于所述侧壁远离所述通光孔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材料与所述第二介质材料中的一者为非磁性介质材料,另一者为磁性介质材料;
所述驱动组件为线圈,基于所述线圈与所述磁性介质材料之间的磁力,调节所述第一介质材料以及所述第二介质材料在所述调光组件中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材料为透光材料,所述第二介质材料为不透光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材料为气体、水溶液以及液态有机材料中的任一种;
所述第二介质材料为油墨、炭黑以及液态金属中的任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宽度不大于1mm,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且沿所述感光区指向所述显示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组件为一体成型的玻璃组件或是塑料元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多个像素单元;
所述显示区与所述感光区均具有多个所述像素单元,且所述感光区中所述像素单元的密度小于所述显示区中所述像素单元的密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多个像素单元;
所述像素单元均位于所述显示区。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表面设置有承载部件,所述承载部件具有开口;所述调光组件与所述承载部件固定,且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开口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为OLED面板,所述承载部件为用于保护OLED显示面板背离显示表面一侧的中壳;
或,所述显示面板为LCD面板,所述承载部件为背光模组。
1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CN202110738436.0A 2021-06-30 2021-06-30 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4337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38436.0A CN113433732B (zh) 2021-06-30 2021-06-30 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38436.0A CN113433732B (zh) 2021-06-30 2021-06-30 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3732A CN113433732A (zh) 2021-09-24
CN113433732B true CN113433732B (zh) 2022-09-13

Family

ID=77758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38436.0A Active CN113433732B (zh) 2021-06-30 2021-06-30 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337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49009A (zh) * 2021-11-23 2023-08-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5148170A (zh) * 2022-08-16 2022-10-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环境光测量方法、测量装置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80039370A (ko) * 2016-10-10 2018-04-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1290153A (zh) * 2020-04-14 2020-06-1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11965894A (zh) * 2020-08-19 2020-11-2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模组的控制方法
CN112346270A (zh) * 2020-10-27 2021-02-0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背光组件
CN112363345A (zh) * 2020-11-10 2021-02-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显示模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635535A (zh) * 2020-12-21 2021-04-09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80039370A (ko) * 2016-10-10 2018-04-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1290153A (zh) * 2020-04-14 2020-06-1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11965894A (zh) * 2020-08-19 2020-11-2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模组的控制方法
CN112346270A (zh) * 2020-10-27 2021-02-0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背光组件
CN112363345A (zh) * 2020-11-10 2021-02-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显示模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635535A (zh) * 2020-12-21 2021-04-09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3732A (zh) 2021-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80477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433732B (zh) 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110865478B (zh) 显示装置
CN110456571B (zh) 显示组件及终端设备
TWI532245B (zh) 具感應天線之顯示模組及電子裝置
CN108897174A (zh) 屏幕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7247356A (zh)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WO2021018192A1 (zh) 终端设备
WO2021017753A1 (zh) 终端设备
CN110784632B (zh) 摄像头和电子装置
CN212181213U (zh) 背光模组、显示屏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CN113777832B (zh)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13687543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1627968U (zh) 电子装置
CN212181212U (zh) 背光模组以及电子装置
CN110138931B (zh) 一种移动终端
WO2004095121A1 (en)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CN210401920U (zh) 一种屏下摄像头lcd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11679503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9375401B (zh) 终端设备
CN214669966U (zh) 显示设备
KR101604488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US11768399B2 (en)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9237269A1 (zh) 显示屏组件、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CN113691714B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