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35535A -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35535A
CN112635535A CN202011543351.9A CN202011543351A CN112635535A CN 112635535 A CN112635535 A CN 112635535A CN 202011543351 A CN202011543351 A CN 202011543351A CN 112635535 A CN112635535 A CN 1126355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display panel
display
layer
function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4335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雨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4335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355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355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55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 H10K59/65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image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50OLEDs integrated with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e.g. with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photochromic elements or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该显示模组具有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该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设置于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的偏光片层,其中,显示面板具有出光面;偏光片层包括对应第二显示区设置的偏光功能部和对应第一显示区设置的透光功能部,透光功能部朝向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与偏光功能部朝向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平齐,透光功能部背离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有透光介质,透光介质背离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与偏光功能部背离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平齐。该显示模组中通过在偏光片层设置透光功能部,使得在与透光功能部相对的区域的透光率提高,从而使得与透光功能部相对的摄像头模组的拍照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OLED技术的广泛发展和应用,对具有更优视觉体验的高屏占比显示屏的追求已成为当前显示技术发展的潮流之一。现有技术中采用将前置摄像头设置在显示屏后面的方式实现全面屏,但是由于OLED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中光平均透过率低,特别是膜层结构中偏光片层由于本身的特性导致其光线最高透过率小于50%,从而严重影响摄像头的摄像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该显示模组可在实现全面屏显示的同时,提升显示模组中摄像头模组的摄像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具有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面板,具有出光面;
偏光片层,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所述出光面一侧,所述偏光片层包括对应所述第二显示区设置的偏光功能部和对应所述第一显示区设置的透光功能部,所述透光功能部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与所述偏光功能部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平齐,所述透光功能部背离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有透光介质,所述透光介质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与所述偏光功能部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平齐。
可选地,所述透光介质为可流动透光介质,且所述透光介质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99%;
优选地,所述透光介质包括光学液态胶或者紫外线光敏胶。
可选地,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偏光片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的透明光学胶层,所述透光介质折射率的差值小于或等于0.2,且所述透光介质的折射率与所述透光功能部的折射率的差值小于或等于0.2。
可选地,所述偏光功能部包括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的第一粘性层、第一保护层、线偏光层和第二保护层,所述透光功能部包括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的第二粘性层和第三保护层,所述第二粘性层与所述第一粘性层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三保护层与所述第一保护层为一体式结构。
可选地,所述偏光功能部包括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的第一粘性层、第一保护层、线偏光层和第二保护层,所述透光功能部包括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的第二粘性层,所述第二粘性层与所述第一粘性层为一体式结构。
可选地,所述偏光功能部与所述透光功能部相邻的侧壁中,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边沿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边沿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
可选地,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背离所述偏光片层一侧的感光模组,所述感光模组位于与所述透光功能部相对的区域。
可选地,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背离所述偏光片层一侧的复合胶带层,所述复合胶带层与所述透光功能部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摄像头模组的容纳孔,所述摄像头模组设置于所述容纳孔内。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任意一种显示模组及摄像头模组,所述摄像头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背离出光面一侧且与所述偏光片层的透光功能部对应。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显示模组,包括:
在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形成包括偏光功能部和透光功能部的偏光片层,包括:在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设置偏光片,将偏光片中与第一显示区相对的区域的部分膜层去除以形成透光功能部;
在透光功能部背离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透光介质,并使所述透光介质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与所述偏光功能部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平齐。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模组中,偏光片层包括偏光功能部和透光功能部,第一显示区的透光功能部不包括线偏光层,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域的透光率,可以将显示模组中对光线要求较强的模块设置于第一显示区内,从而可以使该模块获得充足的光线以提升该模块的效果,且由于透光功能部朝向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与偏光功能部朝向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平齐,透光功能部背离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有透光介质,透光介质背离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与偏光功能部背离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平齐,从而使得透光功能部及透光介质所在区域与偏光功能部之间没有高度差,可防止制备后续膜层时由于高度差的存在而产生气泡,从而可以提升产品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在制备过程中的支撑膜制备后的膜层变化结构示意图;
图3a和3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在制备过程中的偏光片层制备后的膜层变化结构示意图;
图4a和4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在制备过程中的透光介质制备后的膜层变化结构示意图;
图5a和5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在制备过程中的透明光学胶层制备后的膜层变化结构示意图;
图6a和6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在制备过程中的玻璃盖板制备后膜层变化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显示面板;2-偏光片层;21-偏光功能部;211-第一粘性层;212-第一保护层;213-线偏光层;214-第二保护层;22-透光功能部;221-第二粘性层;222-第三保护层;3-透明光学胶层;4-复合胶带层;5-摄像头模组;6-支撑膜;7-玻璃盖板;8-透光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的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应当理解,在描述部件的结构时,当将一层、一个区域称为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上方”时,可以指直接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者在其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之间还包含其它的层或区域。并且,如果将部件翻转,该一层、一个区域将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下面”或“下方”。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显示屏包含用于进行显示的显示区域和设置有摄像头模组的摄像头区域,通过在显示面板上设置一个用于放置摄像头模组的孔,并将摄像头模组设置于孔内,但是这种显示屏中的显示区域在整个显示屏中的占比会下降,从而影响视觉效果;另一种显示屏中,将摄像头模组设置于显示面板背离显示面的一侧,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一侧设置有膜层结构,外界光线经膜层结构和显示面板射入摄像头模组内,从而实现摄像头模组成像,但是由于膜层结构和显示面板的平均透光率低,特别是膜层结构中偏光片的透光率小于百分之五十,从而严重影响摄像头模组的成像效果,虽然这种显示屏实现了全面屏,但是摄像头模组的成像效果差,从而会影响到摄像功能的使用效果。
基于以上原因,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在实现全面屏显示的同时,提升摄像头的成像效果的方案。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图1a至图6b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a和图1b,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1和偏光片层2,显示面板1具有出光面,偏光片层2设置于显示面板1出光面一侧,偏光片层2包括偏光功能部21和透光功能部22。可选地,该显示模组具有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偏光片层2的偏光功能部21对应第二显示区设置,透光功能部22对应第一显示区设置。透光功能部22朝向显示面板1的一侧表面与偏光功能部21朝向显示面板1的一侧表面平齐,透光功能部22背离显示面板1的一侧设置有透光介质8,透光介质8背离显示面板1的一侧表面与偏光功能部21背离显示面板1的一侧表面平齐。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模组中,偏光片层2包括偏光功能部21和透光功能部22,与透光功能部22及透光介质8对应的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与偏光功能部21对应的第二显示区域的透光率,可以将显示模组中对光线要求较强的模块设置于第一显示区内,从而可以使该模块获得充足的光线以提升该模块的效果,且由于透光功能部22朝向显示面板1的一侧表面与偏光功能部21朝向显示面板1的一侧表面平齐,透光功能部22背离显示面板1的一侧设置有透光介质8,透光介质8背离显示面板1的一侧表面与偏光功能部21背离显示面板1的一侧表面平齐,从而使得透光功能部22及透光介质8所在区域与偏光功能部21之间没有高度差,可防止制备后续膜层时由于高度差的存在而产生气泡,从而可以提升产品的显示效果。
具体地,如图1a和图1b所示,可以将用于拍照摄像的摄像头模组5设置于第一显示区内,从而满足摄像头模组5对光线的要求,也可以将其他感光模组设置于第一显示区内,例如红外感光模块等,本申请不做特别限定。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a和图1b所示,摄像头模组5设置于显示面板1背离偏光片层2一侧,且位于与透光功能部22及透光介质8相对的区域。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摄像头模组5设置于显示面板1背离出光面的一侧,从而可以提升显示区域的占比,以实现全面屏显示,将摄像头模组5设置于与透光功能部22及透光介质8相对的区域内,可以使摄像头模组5获得充足的外界光线,提升摄像头模组5的成像效果。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偏光功能部21与透光功能部22及透光介质8相邻的侧壁中,远离显示面板1的一侧边沿在显示面板1上的正投影覆盖靠近显示面板1的一侧边沿在显示面板1上的正投影。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可以进一步扩大与透光功能部22及透光介质8相对区域中朝向显示面一侧的面积,从而有助于外界光线经透光功能部22及透光介质8入射到摄像头模组中,以进一步提升摄像头模组的成像效果。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a和图1b所示,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显示面板1背离偏光片层2一侧的复合胶带层4,复合胶带层4与透光功能部22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容纳摄像头模组5的容纳孔,摄像头模组5设置于容纳孔内。
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摄像头模组5集成于复合胶带层4内,从而可以降低显示模组的厚度,实现显示模组的轻薄化。摄像头模组5还可以集成于显示面板1背离出光面一侧的其它膜层内,本申请不作限定。
具体地,容纳孔在偏光片层2的正投影位于透光功能部22内,即透光功能部22朝向容纳孔开口一侧的面积比容纳孔开口的面积大且容纳孔的各个区域均与透光功能部22相对,一方面可以使得位于容纳孔内的摄像头模组5的各个区域均与透光率较强的透光功能部22及透光介质8相对,从而摄像头模组5的各个部分均可接收到充足的光线,另一方面使得透光功能部22的面积稍大,有助于更多的光线透过透光功能部22后进入容纳孔内,使得摄像头模组5的成像效果更好。
具体地,容纳孔在偏光片层2的正投影的边缘与透光功能部22边缘之间形成封闭环形区域,封闭环形区域的宽度为0.1mm至0.2mm。
具体地,封闭环形区域的宽度为0.1mm、0.12mm、0.13mm、0.15mm、0.18mm或0.2mm等等,最佳为0.15mm,由于第二显示区域的显示效果较第一显示区域的显示效果更好,因此封闭环形区域的宽度选用0.15mm可在保证第二显示区域显示面积的同时提升摄像头模组5的成像效果。
具体地,透光介质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99%。
透光介质8的主要作用为填平偏光片层2中透光功能部22与偏光功能部21之间的落差,从而避免在进行后续膜层的光学液态胶或者紫外线光敏胶时,在透光功能部22与偏光功能部21之间的临界位置产生气泡而影响显示效果,选用透光率大于或等于99%的透光介质8,可减小透光介质8对与透光功能部22及透光介质8相对区域的透光率的影响,以使与透光功能部22相对设置的模组的效果更好。
具体地,透光介质8为可流动透光介质,包括光学液态胶或者紫外线光敏胶。由于可流动透光介质没有固定的形状,因此采用可流动透光介质可以更好地填平偏光片层2中透光功能部与偏光功能部21之间的落差,避免填充不均匀影响显示效果,透光介质8背离透光功能部22一侧表面与偏光功能部21背离显示面板1的一侧表面平齐,从而可避免在进行后续膜层贴合时在与透光介质8相对的位置产生气泡,提升显示模组的可靠性和显示效果。
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于偏光片层2背离显示面板1一侧的透明光学胶层,透光介质8的折射率与透明光学胶层的折射率的差值小于或等于0.2,且透光介质8与透光功能部22的折射率的差值小于或等于0.2,从而可以减少光线依次穿过透明光学胶层3、透光介质8、透光功能部22的光能损耗,使与透光介质8和透光功能部22相对的区域的透光率更高,进一步提升摄像头模组5的成像效果。
具体地,该透明光学胶层材质为液体光学胶(OCR),透光介质的材质与透明光学胶层的材质相同。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偏光功能部2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于显示面板1出光面一侧的第一粘性层211、第一保护层212、线偏光层213和第二保护层214,透光功能部22包括依次层叠设置于显示面板1出光面一侧的第二粘性层221和第三保护层222,第二粘性层第二粘性层221与第一粘性层211为一体式结构,第三保护层222与第一保护层212为一体式结构。
在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偏光功能部2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于显示面板1出光面一侧的第一粘性层211、第一保护层212、线偏光层213和第二保护层214,透光功能部22包括依次层叠设置于显示面板1出光面一侧的第二粘性层221,第二粘性层221与第一粘性层211为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中,第一保护层212和第二保护层214均为三醋酸纤维素膜,在偏光片层2中,起偏振作用的为线偏光层213,线偏光层213对光线透过率影响最大,因此透光功能部22不包括线偏光层213,以保证与透光功能部22及透光介质8相对的位置的透光率大于偏光功能部21的透光率。
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粘性层211和第二粘性层221的材质均为压敏胶,线偏光层213的材质为含有有机染料的聚乙烯醇,在制备过程中将含有有机染料的聚乙烯醇沿特定的方向进行拉伸以形成具有偏光作用的线偏光层213,其中有机染料中可以为包括碘。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透光介质也可以采用未添加有机染料的聚乙烯醇,未添加有机材料的聚乙烯醇具有高透光率,从而可达到透光功能部22的高透光需求,偏光片层的偏光功能部和透光功能部采用相同的聚乙烯醇,透光功能部只在染色时不做处理,因此无需单独去除,简化工艺。
显示面板1包括衬底、依次设置于衬底的驱动电路层和发光器件层,驱动电路层中包括薄膜晶体管、金属线和基材绝缘层等膜层,发光器件层包括像素定义层,像素定义层形成有多个开口,每个开口内依次设置有阳极、发光层和阴极,显示面板1中,衬底、基材绝缘层、阳极和阴极均选用透明材料制备,从而提升显示面板1的透光效果,以进一步提升位于显示面板1背离出光面一侧的摄像头模组5的成像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1中通过设置包括偏光功能部21和透光功能部22的偏光片层2,并将感光模组设置于与偏光片层2中的透光功能部22相对的位置,从而可以提高感光模组的入光率,提升感光模组的效果,由于透光功能部不包括线偏光层213,从而会造成显示面板1中与偏光功能部21相对的区域的显示效果和与透光功能部22相对的区域的显示效果不同,针对该显示效果的差异可以经驱动电路进行补偿,在补偿时可提高与透光功能部22相对的区域的对比度,以提高显示面板中与偏光功能部21相对的区域和与透光功能部22相对的区域的显示均一性。
如图1a和图1b所示,显示面板1与复合胶带层4之间还设置有支撑膜6,支撑膜6也采用透明材料制备而成。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显示面板1出光面一侧设置包括偏光功能部21和透光功能部22的偏光片层2,包括:在显示面板1出光面一侧设置偏光片,将偏光片中与第一显示区相对的区域的部分膜层去除以形成透光功能部22,如图3a和3b所示;
在透光功能部22背离显示面板1的一侧设置透光介质8,并使透光介质背离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与偏光功能部背离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平齐,如图4a和4b所示。
由于偏光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于显示面板1出光面一侧的第一粘性层211、第一保护层212、线偏光层213和第二保护层214,因此上述制备方法中,将偏光片中与第一显示区相对的区域的部分膜层去除以形成透光功能部22,一种方式为:将偏光片中与第一显示区相对的区域的线偏光层213和第二保护层214去除,以形成包括与第一粘性层211为一体式结构的第二粘性层221以及与第一保护层212为一体式结构的第三保护层222的透光功能部22;另一种方式为:将偏光片中与第一显示区相对的区域的线偏光层213、第二保护层214以及第一保护层212去除,以形成包括与第一粘性层211为一体式结构的第二粘性层221的透光功能部22。
上述制备方法中,在制备偏光片层之前还包括在显示面板1背离出光面的一侧设置支撑膜6,如图2所示,从而对显示面板进行支撑和保护;在透光功能部背离显示面板1的一侧设置透光介质8包括:将光学液态胶或者紫外线光敏胶设置于透光功能部22背离显示面板1的一侧,设置方式为滚轮贴附和或涂附。
上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在偏光片层2背离显示面板1的一侧形成透明光学胶层3,如图6a和图5b所示;
将玻璃盖板7贴附于透明光学胶层3背离显示面板1的一侧,如图6a和图6b所示;
将复合胶带层4贴附于支撑膜6层背离显示面板1的一侧,复合胶带层4包括与偏光片层2的透光功能部22相对容纳孔,如图1a和图1b所示;
将摄像头模组5设置于摄像头容纳孔内,如图1a和图1b所示。
其中,当透明光学胶层3采用液态的透明光学胶时,可以将透光介质4与透明光学胶层3采用同样的材质同一步骤制备形成。
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显示模组中,将摄像头模组5设置于显示面板1背离出光面的一侧,并将摄像头模组5与偏光片层2中的透光功能部22相对,显示模组中与透光功能部22及透光介质8相对的区域具有高透光率,从而使得可以使得摄像头模组5获得充足的光线,以在实现全面屏显示的同时、提升摄像头模组5的成像效果。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任意一种的显示模组及摄像头模组,所述摄像头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背离出光面一侧且与所述偏光片层的透光功能部对应。
该显示装置在实现全面屏显示的基础上,提升了摄像头模组5的成像效果,提升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和成像效果,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上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脑显示器或其他用于显示的设备,本申请不作限定。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申请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面板,具有出光面;
偏光片层,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出光面一侧,所述偏光片层包括偏光功能部和透光功能部,所述透光功能部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与所述偏光功能部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平齐,所述透光功能部背离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有透光介质,所述透光介质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与所述偏光功能部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介质为可流动透光介质,且所述透光介质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99%;
优选地,所述透光介质包括光学液态胶或者紫外线光敏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偏光片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的透明光学胶层,所述透光介质的折射率与所述透明光学胶层的折射率的差值小于或等于0.2,且所述透光介质的折射率与所述透光功能部的折射率的差值小于或等于0.2;
优选地,所述透明光学胶层材质为液体光学胶;
优选地,所述透光介质的材质与所述透明光学胶层的材质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功能部包括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的第一粘性层、第一保护层、线偏光层和第二保护层,所述透光功能部包括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的第二粘性层和第三保护层,所述第二粘性层与所述第一粘性层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三保护层与所述第一保护层为一体式结构,或者;
所述偏光功能部包括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的第一粘性层、第一保护层、线偏光层和第二保护层,所述透光功能部包括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的第二粘性层,所述第二粘性层与所述第一粘性层为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介质的材质与第一粘性层、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中任一种的材质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功能部与所述透光功能部相邻的侧壁中,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边沿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边沿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背离所述偏光片层一侧的感光模组,所述感光模组位于与所述透光功能部相对应的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背离所述偏光片层一侧的复合胶带层,所述复合胶带层与所述透光功能部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感光模组的容纳孔,所述感光模组设置于所述容纳孔内。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及摄像头模组,所述摄像头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背离出光面一侧且与所述偏光片层的透光功能部对应。
10.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形成包括偏光功能部和透光功能部的偏光片层,包括:在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设置偏光片,将偏光片中与第一显示区相对的区域的部分膜层去除以形成透光功能部;
在透光功能部背离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透光介质,并使所述透光介质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与所述偏光功能部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平齐。
CN202011543351.9A 2020-12-21 2020-12-21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26355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3351.9A CN112635535A (zh) 2020-12-21 2020-12-21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3351.9A CN112635535A (zh) 2020-12-21 2020-12-21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5535A true CN112635535A (zh) 2021-04-09

Family

ID=75322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43351.9A Pending CN112635535A (zh) 2020-12-21 2020-12-21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35535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1912A (zh) * 2021-06-28 2021-09-2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3433732A (zh) * 2021-06-30 2021-09-2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114141833A (zh) * 2021-11-24 2022-03-0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CN114241903A (zh) * 2021-09-30 2022-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电子设备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WO2022134811A1 (zh) * 2020-12-25 2022-06-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3173474A1 (zh) * 2022-03-16 2023-09-2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5376A (zh) * 2017-04-25 2018-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Lcd显示屏、电子设备及lcd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CN109976029A (zh) * 2019-05-15 2019-07-05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10133787A (zh) * 2019-05-23 2019-08-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偏光片、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5376A (zh) * 2017-04-25 2018-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Lcd显示屏、电子设备及lcd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CN109976029A (zh) * 2019-05-15 2019-07-05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10133787A (zh) * 2019-05-23 2019-08-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偏光片、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34811A1 (zh) * 2020-12-25 2022-06-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421912A (zh) * 2021-06-28 2021-09-2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3433732A (zh) * 2021-06-30 2021-09-2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113433732B (zh) * 2021-06-30 2022-09-1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114241903A (zh) * 2021-09-30 2022-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电子设备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14141833A (zh) * 2021-11-24 2022-03-0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WO2023092724A1 (zh) * 2021-11-24 2023-06-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CN114141833B (zh) * 2021-11-24 2023-12-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WO2023173474A1 (zh) * 2022-03-16 2023-09-2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35535A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KR100635446B1 (ko) 광간섭식 반사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20220320368A1 (en) Mini-light emitting diode light board, backlight modul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KR20080038778A (ko) 시인성 향상 필름과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필터 및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180246605A1 (en) Touch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08363235B (zh) 减反膜及其制备方法、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CN10826950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2164331B (zh) 多曲面显示装置
CN112130372B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US20170351105A1 (en) Thin film with integrated grating and polarizer,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40062715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2835207A (zh) 显示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10213471B (zh) 终端设备
US20200241194A1 (en) Backlight module as well as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US11422295B2 (en) Image capture device, optical filter fil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ptical filter film
TWI305850B (zh)
CN114122081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0333624A (zh) 显示模块
CN113920880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649493A (zh) 显示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5988239A (zh) 一种集成触摸功能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CN111752042A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09695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216120358U (zh)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CN215494448U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