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27986B - 一种电机悬置支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悬置支架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27986B
CN113427986B CN202110862772.6A CN202110862772A CN113427986B CN 113427986 B CN113427986 B CN 113427986B CN 202110862772 A CN202110862772 A CN 202110862772A CN 113427986 B CN113427986 B CN 1134279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collision
motor suspension
suspension bracket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6277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27986A (zh
Inventor
林俊
付斌
陈子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6277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279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279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79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279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79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悬置支架及车辆,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端部偏置设置;支架固定部,其固定于所述第一端部,所述支架固定部用于与电机固定;支架碰撞部,其固定于所述第二端部,所述支架碰撞部用于与副车架连接。本发明涉及的一种电机悬置支架及车辆,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错开设置,形成一定的偏置空间,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在支架碰撞部受到X向碰撞力时,本体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可实现剪切断裂,第二端部的前方不会有第一端部进行阻挡,使支架碰撞部与支架固定部较易分离,从而提供碰撞溃缩空间,进而满足安全碰撞需求,同时也可以满足强度和模态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悬置支架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悬置支架及车辆。
背景技术
驱动电机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不仅驱动电机本身的结构和性能参数对车辆的性能有影响,而且电机良好地安装也是发挥这些优良性能地重要保证。电机的安装主要是通过悬置实现的,电机悬置系统主要包括电机悬置支架,电机悬置系统既能保证有足够的强度来支撑电机,还能起缓冲和减振作用。
相关技术中,一般电机悬置支架主要实现承载电机总成同时兼顾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模态的需求,设计时考虑在满足各工况疲劳强度及模态要求下实现最大程度的轻量化;但部分新能源汽车前电机悬置布置占用安全碰撞时的前部溃缩空间,使得电机悬置支架不能满足安全碰撞需求。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机悬置支架,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悬置支架及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前电机悬置布置占用安全碰撞时的前部溃缩空间,使得电机悬置支架不能满足安全碰撞需求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悬置支架,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端部偏置设置;支架固定部,其固定于所述第一端部,所述支架固定部用于与电机固定;支架碰撞部,其固定于所述第二端部,所述支架碰撞部用于与副车架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自与所述第一端部的连接处朝向所述第二端部的方向倾斜延伸,且所述连接部的厚度自与所述第一端部的连接处朝向所述第二端部的方向逐渐减小;使得所述连接部的厚度采用渐变设计,减小了所述电机悬置支架的体积,有利于所述电机悬置支架的模态提升,同时,有利于所述电机悬置支架在碰撞方向产生断裂。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悬置支架还包括连接所述支架固定部与所述支架碰撞部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宽度自与所述支架固定部的连接处朝向所述支架碰撞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具有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本体的板面连接,且所述加强筋跟随所述本体一同自所述第一端部朝向所述第二端部弯折延伸;使得所述加强筋能够在所述支架固定部与所述支架碰撞部之间一直保持与所述本体贴合,增强所述加强筋与所述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当所述电机悬置支架受到Y向的力时,所述加强筋与所述本体不易断裂。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具有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分别位于所述加强筋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侧面向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凹陷形成缺口,所述缺口位于所述加强筋靠近所述支架碰撞部的一端,且所述缺口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增强了所述本体与所述支架碰撞部连接处的强度,使所述电机悬置支架在正常使用(也就是未发生碰撞)时,不至于因所述本体的强度太弱而降低所述电机悬置支架的使用寿命。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固定部沿所述本体的边缘设有多个,且每一所述支架固定部对应连接一个所述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直线延伸,且多个所述加强筋互相呈锐角设置;使得任意两个所述加强筋之间呈一定的夹角,使得所述支架固定部在满足与所述电机的连接关系的同时,任意两个支架固定部之间的连线与两个加强筋均可形成三角形结构,保证了所述电机悬置支架的稳定性。
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加强筋沿所述支架碰撞部的圆周方向依次排列,且位于两端的所述加强筋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位于所述加强筋靠近所述支架碰撞部的一端。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靠近所述支架碰撞部的一端设有缺口,所述电机悬置支架还包括固设于所述本体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支架固定部与所述缺口之间,且所述安装部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加强筋之间,所述安装部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加强筋。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碰撞部呈圆环形,且所述支架碰撞部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设于所述支架碰撞部与所述本体的连接处。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的电机悬置支架。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悬置支架及车辆,由于支架固定部固定于本体的第一端部,支架碰撞部固定于本体的第二端部,且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偏置设置,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会形成一定的偏置空间,在支架碰撞部受到X向碰撞力时,本体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可实现剪切断裂,使支架碰撞部与支架固定部分离,从而提供碰撞溃缩空间,进而满足安全碰撞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悬置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悬置支架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悬置支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悬置支架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悬置支架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悬置支架的仰视示意图。
图中:
1、本体;11、第一端部;12、第二端部;13、连接部;
2、支架固定部;
3、支架碰撞部;31、凹槽;
4、加强筋;41、第二侧面;42、缺口;421、第一部分;422、第二部分;
5、安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悬置支架及车辆,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前电机悬置布置占用安全碰撞时的前部溃缩空间,使得电机悬置支架不能满足安全碰撞需求的问题。
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悬置支架,其可以包括:本体1,本实施例中,所述本体1为弯曲的薄板状,所述本体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所述第二端部12相对于所述第一端部11偏置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部11优选为平板状,定义所述本体1的延伸方向为X向,沿垂直于所述本体1的板面方向为Y向,同时垂直于所述X向和Y向的方向为Z向,则第一端部11与第二端部12沿X向排列,且第一端部11与第二端部12在Y向错位设置,也就是说,第一端部11与第二端部12分别一左一右;支架固定部2,所述支架固定部2固定于所述第一端部11,所述支架固定部2用于与电机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固定部2设置有第一螺栓孔,使得所述支架固定部2能够通过螺栓与电机固定;支架碰撞部3,所述支架碰撞部3固定于所述第二端部12,所述支架碰撞部3用于与副车架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碰撞部3设置有第二螺栓孔,使得所述支架碰撞部3也能够通过螺栓与副车架固定,由于所述第一端部11与所述第二端部12偏置设置,使得所述第一端部11与所述第二端部12能够在左右方向上互相错开,而非正对设置,当车辆发生碰撞,支架碰撞部3在受到X向的碰撞力时,本体1位于第一端部11与第二端部12之间的区域可以发生断裂破坏,使支架碰撞部3与第一端部11分离,从而释放了溃缩空间,满足安全碰撞的要求,同时也可以满足强度和模态的要求。
参见图2、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1还可以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端部11与所述第二端部12的连接部13,也就是说,所述连接部13沿X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部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部12连接,从而使得所述第一端部11、所述连接部13、所述第二端部12成为一个整体,所述连接部13可以自与所述第一端部11的连接处朝向所述第二端部12的方向倾斜延伸,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3也可以是弯折延伸的,也就是说,连接部13在从所述第一端部11延伸至所述第二端部12的过程中可以经过多次折弯,比如,连接部13可以包括三段,其中一段连接所述第一端部11,且沿X向直线延伸,另一段连接所述第二端部12,且同样沿X向直线延伸,以及中间段分别连接上述两段,且中间段可以沿Y向直线延伸,中间段也可以在上述两段之间倾斜延伸;连接部13还可以是两段结构,第一段连接所述第一端部11,且倾斜延伸,第二段的一端连接第一段,第二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端部12,且第二段也可以是倾斜延伸的;且所述连接部13的厚度可以自与所述第一端部11的连接处朝向所述第二端部12的方向逐渐减小,使得所述连接部13的厚度采用渐变设计,减小了所述电机悬置支架的体积,有利于所述电机悬置支架的模态提升,同时,有利于所述电机悬置支架在碰撞方向产生断裂。
参见图2和图4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机悬置支架还可以包括连接所述支架固定部2与所述支架碰撞部3的加强筋4,也就是说,所述加强筋4也是沿着X向延伸的,且所述加强筋4的一端与所述支架固定部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架碰撞部3连接,通过设置加强筋4,可以提升所述支架固定部2与所述支架碰撞部3之间的连接强度,使所述电机悬置支架可以承受较大的载荷,同时,所述加强筋4的宽度可以自与所述支架固定部2的连接处朝向所述支架碰撞部3的方向逐渐减小,使得所述加强筋4的宽度也采用渐变设计,进一步减小所述电机悬置支架的体积,提升所述电机悬置支架的模态,使得越靠近所述支架碰撞部3处,所述加强筋4的宽度越小,所述加强筋4越容易断裂。
参见图2、图4和图5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4可以具有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可以与所述本体1的板面贴合,且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本体1的板面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4与所述本体1一体成型,且所述加强筋4可以跟随所述本体1一同自所述第一端部11朝向所述第二端部12的方向弯折延伸,也就是说,所述加强筋4也是弯折延伸的,使得所述加强筋4能够在所述支架固定部2与所述支架碰撞部3之间一直保持与所述本体1贴合,增强所述加强筋4与所述本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当所述电机悬置支架受到Y向的力时,所述加强筋4与所述本体1不易断裂;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4也可以与所述本体1间隔设置,也就是所述加强筋4与所述本体1之间具有间隙。
参见图2、图4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4还可以具有第二侧面41,所述第二侧面41与所述第一侧面分别位于所述加强筋4的相对两侧,也就是说,所述第一侧面位于所述加强筋4面对所述本体1的一侧,所述第二侧面41位于所述加强筋4背对所述本体1的一侧,也就是所述第二侧面41位于所述加强筋4的表面,所述第二侧面41可以向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凹陷形成缺口42,使得所述加强筋4在设置所述缺口42处的厚度减小,所述缺口42优选位于所述加强筋4靠近所述支架碰撞部3的一端,使得所述加强筋4在靠近所述支架碰撞部3处的厚度较小,所述加强筋4在所述缺口42处的强度变弱,在发生碰撞时能够便于引导所述电机悬置支架在所述缺口42处发生断裂,且所述缺口42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也就是说,所述加强筋4在所述缺口42处可以分为第一部分421和第二部分422,其中,第一部分421相对靠近所述本体1的第一端部11,第二部分422相对靠近所述本体1的第二端部12,也即相对更加靠近所述支架碰撞部3,第一部分421的厚度在朝向第二部分422的方向逐渐减小,第二部分422在朝向靠近所述支架碰撞部3的方向逐渐增大,因此,所述加强筋4的厚度在第一部分421与第二部分422的连接处的厚度最小,便于所述电机悬置支架可以在该处断裂,由于所述连接部13在最靠近所述支架碰撞部3处的厚度最小,而所述加强筋4在最靠近所述支架碰撞部3处的厚度(也就是所述第二部分422的厚度)是大于所述加强筋4的最小厚度的,使得所述加强筋4的第二部分422与所述本体1在该处进行互补,从而增强了所述本体1与所述支架碰撞部3连接处的强度,使所述电机悬置支架在正常使用(也就是未发生碰撞)时,不至于因所述本体1的强度太弱而降低所述电机悬置支架的使用寿命。
参见图4和图6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固定部2沿所述本体1的边缘可以设有多个,本实施例中,以4个为例,也就是说,所述本体1上设有4个所述支架固定部2,且4个所述支架固定部2优选间隔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所述支架固定部2紧邻设置,且每一所述支架固定部2对应连接一个所述加强筋4,也就是说,加强筋4也设置有4个,所述加强筋4与所述支架固定部2一一对应设置,且每一所述加强筋4均连接一个所述支架固定部2与所述支架碰撞部3,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碰撞部3设置有一个,4个所述加强筋4均连接至一个所述支架碰撞部3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4优选沿直线从所述支架固定部2延伸至所述支架碰撞部3,也就是说,每个所述加强筋4均是沿直线延伸的,且多个所述加强筋4之间互相呈锐角设置,也就是说,所述加强筋4之间是互相倾斜设置的,使得任意两个所述加强筋4之间呈一定的夹角,使得所述支架固定部2在满足与所述电机的连接关系的同时,任意两个支架固定部2之间的连线与两个加强筋4均可形成三角形结构,保证了所述电机悬置支架的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4也可以沿曲线弯曲延伸。
参见图4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加强筋4沿所述支架碰撞部3的圆周方向依次排列,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4设置有4个,且位于两端的所述加强筋4设有缺口42,也就是说,依次排列的4个加强筋4中,位于中间的第二个加强筋4和第三个加强筋4是没有设置所述缺口42的,而位于两边的第一个加强筋4和第四个加强筋4是设置有所述缺口42的,如此设置,使得位于中间的第二个加强筋4和第三个加强筋4能够保证所述电机悬置支架的强度,使所述电机悬置支架能够满足疲劳强度的要求,同时,所述缺口42位于所述加强筋4靠近所述支架碰撞部3的一端,使得所述加强筋4在靠近所述支架碰撞部3处的厚度较小,所述加强筋4在所述缺口42处的强度变弱,在发生碰撞时能够便于引导所述电机悬置支架在所述缺口42处发生断裂。
参见图1、图2和图4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4靠近所述支架碰撞部3的一端可以设有缺口42,所述电机悬置支架还包括固设于所述本体1的安装部5,所述安装部5可以用于安装设置于电机附近的其他零部件,所述安装部5可以位于所述支架固定部2与所述缺口42之间,使得所述电机悬置支架在所述缺口42处断裂之后,所述安装部5还能够保留于剩下的部分本体1上,所述安装部5上安装的零部件也不易被损坏;且所述安装部5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加强筋4之间,所述安装部5可以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加强筋4,进一步增强相邻两个所述加强筋4之间的联系,以及所述加强筋4与所述本体1之间的联系,且所述安装部5连接于所述加强筋4互相靠近的侧面,可以防止所述加强筋4弯折。
参见图1、图2和图4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碰撞部3优选呈圆环形,且所述支架碰撞部3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凹槽31,也就是说,所述支架碰撞部3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凹槽31,所述凹槽31可以设于所述支架碰撞部3与所述本体1的连接处,有助于减轻所述支架碰撞部3的重量,提升整个所述电机悬置支架的模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可以包括副车架以及上述的电机悬置支架,所述车辆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电机悬置支架安装于所述副车架上。具体的,所述电机悬置支架可以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所述第二端部12相对于所述第一端部11偏置设置;所述电机悬置支架还包括支架固定部2,所述支架固定部2固定于所述第一端部11,所述支架固定部2通过螺栓与所述电机固定;所述电机悬置支架还包括支架碰撞部3,所述支架碰撞部3固定于所述第二端部12,且所述支架碰撞部3通过螺栓与所述副车架连接。由于所述车辆具备了上述电机悬置支架,因此,所述车辆在发生碰撞,且支架碰撞部3受到X向碰撞力时,本体1的第一端部11与第二端部12之间可实现剪切断裂,使支架碰撞部3与支架固定部2分离,从而提供碰撞溃缩空间,进而使所述车辆满足安全碰撞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悬置支架及车辆的原理为:
由于支架固定部2固定于本体1的第一端部11,支架碰撞部3固定于本体1的第二端部12,且第一端部11与第二端部12偏置设置,使得第一端部11与第二端部12之间错开设置,会形成一定的偏置空间,通过对电机悬置支架进行特殊的结构设计,在支架碰撞部3受到X向(也就是沿第二端部12朝向第一端部11的方向)碰撞力时,本体1的第一端部11与第二端部12之间可实现剪切断裂,第二端部12的前方不会有第一端部11进行阻挡,使支架碰撞部3与支架固定部2较易分离,从而提供碰撞溃缩空间,进而满足安全碰撞需求,同时也可以满足强度和模态的要求。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电机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本体(1),所述本体(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所述第二端部(12)相对于所述第一端部(11)偏置设置;
支架固定部(2),其固定于所述第一端部(11),所述支架固定部(2)用于与电机固定;
支架碰撞部(3),其固定于所述第二端部(12),所述支架碰撞部(3)用于与副车架连接;
所述本体(1)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端部(11)与所述第二端部(12)的连接部(13),所述连接部(13)的厚度自与所述第一端部(11)的连接处朝向所述第二端部(12)的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电机悬置支架还包括连接所述支架固定部(2)与所述支架碰撞部(3)的加强筋(4),所述加强筋(4)的宽度自与所述支架固定部(2)的连接处朝向所述支架碰撞部(3)的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加强筋(4)具有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本体(1)的板面连接,且所述加强筋(4)跟随所述本体(1)一同自所述第一端部(11)朝向所述第二端部(12)弯折延伸;
所述加强筋(4)具有第二侧面(41),所述第二侧面(41)与所述第一侧面分别位于所述加强筋(4)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侧面(41)向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凹陷形成缺口(42),
所述缺口(42)位于所述加强筋(4)靠近所述支架碰撞部(3)的一端,且所述缺口(42)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13)自与所述第一端部(11)的连接处朝向所述第二端部(12)的方向倾斜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固定部(2)沿所述本体(1)的边缘设有多个,且每一所述支架固定部(2)对应连接一个所述加强筋(4),所述加强筋(4)沿直线延伸,且多个所述加强筋(4)互相呈锐角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加强筋(4)沿所述支架碰撞部(3)的圆周方向依次排列,且位于两端的所述加强筋(4)设有缺口(42),所述缺口(42)位于所述加强筋(4)靠近所述支架碰撞部(3)的一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筋(4)靠近所述支架碰撞部(3)的一端设有缺口(42),所述电机悬置支架还包括固设于所述本体(1)的安装部(5),所述安装部(5)位于所述支架固定部(2)与所述缺口(42)之间,
且所述安装部(5)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加强筋(4)之间,所述安装部(5)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加强筋(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碰撞部(3)呈圆环形,且所述支架碰撞部(3)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凹槽(31),所述凹槽(31)设于所述支架碰撞部(3)与所述本体(1)的连接处。
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悬置支架。
CN202110862772.6A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电机悬置支架及车辆 Active CN1134279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62772.6A CN113427986B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电机悬置支架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62772.6A CN113427986B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电机悬置支架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27986A CN113427986A (zh) 2021-09-24
CN113427986B true CN113427986B (zh) 2022-09-13

Family

ID=77762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62772.6A Active CN113427986B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电机悬置支架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2798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97864B2 (ja) * 2005-06-21 2011-06-08 日本軽金属株式会社 中空部材又は半中空部材の連結構造
CN201205864Y (zh) * 2008-04-30 2009-03-11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发动机悬置支架
CN104553725A (zh) * 2015-02-02 2015-04-29 重庆凯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
CN204597679U (zh) * 2015-05-27 2015-08-26 北京长安汽车工程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机悬置支架
JP6197241B2 (ja) * 2015-10-22 2017-09-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CN205736891U (zh) * 2016-05-17 2016-11-30 重庆凯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发动机后悬置总成
CN207433175U (zh) * 2017-10-30 2018-06-01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悬置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8021163U (zh) * 2018-02-12 2018-10-3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总成的悬置系统、动力总成和车辆
CN211493647U (zh) * 2019-11-19 2020-09-15 摩登汽车有限公司 悬置支架
CN213799223U (zh) * 2020-08-19 2021-07-27 上海元城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机构及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27986A (zh) 2021-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008891A1 (en) Lower arm of vehicle suspension
CN113427986B (zh) 一种电机悬置支架及车辆
CN210133189U (zh) 一种b柱加强结构及汽车
JP2015091690A (ja) 車両用外装ビー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05945B2 (ja) 樹脂製バックドアの補強構造
CN211223619U (zh) 一种车辆b柱组件及车辆
CN211107411U (zh) 一种磁悬浮列车上裙板
JP4092712B1 (ja) 車両の前部構造
CN110626432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20164002U (zh) 减震塔、车身结构以及车辆
CN219969609U (zh) 车辆的防护装置以及车辆
CN217170621U (zh) 用于车辆的后下部防护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9524030U (zh) 副车架组件和车辆
CN218112559U (zh) 防撞梁总成和车辆
CN219446782U (zh) 防下潜结构、车辆座椅和汽车
CN219277222U (zh) 悬置支架、电机总成和车辆
CN219584316U (zh) 后地板纵梁、后地板结构及车辆
CN217864347U (zh) 副车架和车辆
CN219584288U (zh) 副车架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9295350U (zh) 横梁总成、车身和车辆
CN214930076U (zh) 车辆的纵梁和车辆
CN213921213U (zh) 副车架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20562526U (zh) 电机悬置支架和车辆
CN212289714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ecu支架
CN218703499U (zh) 门槛梁加强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