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06358A - 一种扫描电镜教学模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扫描电镜教学模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06358A
CN113406358A CN202110644470.1A CN202110644470A CN113406358A CN 113406358 A CN113406358 A CN 113406358A CN 202110644470 A CN202110644470 A CN 202110644470A CN 113406358 A CN113406358 A CN 1134063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 microscope
simulation
scanning electron
key
light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444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06358B (zh
Inventor
薛润东
王鲁宁
曹文斌
马春梅
朱熠
何洋
崔凤娥
李杏娥
王晶
于耕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Priority to CN20211064447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063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063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063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063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063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QSCANNING-PROBE TECHNIQUES OR APPARATUS; APPLICATIONS OF SCANNING-PROBE TECHNIQUES, e.g. 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 [SPM]
    • G01Q30/00Auxiliary means serving to assist or improve the scanning probe techniques or apparatus, e.g. display or data processing devices
    • G01Q30/02Non-SPM analysing devices, e.g. SE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pectrometer or optical microscop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5/00Model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09B23/00,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扫描电镜教学模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扫描电镜教学技术领域。教学模型装置包括仿真外壳、电子光路模拟系统和电镜模拟操作系统;电子光路模拟系统包括光路显示部分,人机交互液晶显示器和控制系统等;电镜模拟操作系统可显示学生实验课程涉及的所有标准样品的电镜图片;仿真外壳为3D打印的1:1扫描电镜模型,仿真外壳的镜筒部分是剖开的。光路显示部分是用灯珠布置在电子束扫描的路径,有红、绿、蓝三色LED灯珠来描述电子束,3种颜色可任意单显或组合,出现7种不同的颜色;本发明搭建模拟电镜内部电子束工作原理的光路图和电路板系统、让学生能够直观了解电镜的工作原理,让学生有上机实践的体验,提高授课效率;适于所有开设扫描电镜相关课程的高校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扫描电镜教学模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扫描电镜教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扫描电镜教学模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扫描电镜是材料类专业一种重要的分析与表征工具,能够获取材料表面形貌、成分和结构信息,是研究和检测材料的重要手段,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扫描电镜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扫描电镜属于大型贵重设备,扫描电镜使用率高、维护成本高,导致扫描电镜配套的实验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解、演示操作为主,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效果差,严重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技能锻炼。
现在高校大部分的扫描电镜实验课都是由管理电镜的实验人员简单地讲解电镜的原理,带领学生参观演示。由于仪器结构复杂,原理抽象难懂,又因扫描电镜结构封闭,学生难以观察到内部,也没有办法观察电子束与样品的作用,单凭口头讲授学生很难理解。加之仪器操作步骤复杂,包括制样、喷金、粘样、上样、操作、观察、取样等步骤,每一步都有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仅靠一次实验并不能学会,更不用说熟练操作,而且即使微小的不当操作都可能会对设备造成致命损坏。设备台数和实验室空间有限,扫描电镜的电子枪、极靴等重要部件和各种探头都在设备厚厚的外壳下,有高压真空状态的保护,不可能将电镜拆开讲解,所以诸如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成像等学生都很难理解和接受,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感少,亲临感差,学生对扫描电镜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上,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扫描电镜教学模型用于演示扫描电镜的光路以及实验原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扫描电镜教学模型的装置,能够演示扫描电镜的成像原理,可以辅助对扫描电镜的结构、二次电子成像、背散射电子成像、微区成分分析及电子背散射衍射等功能进行讲解,解决扫描电镜原理教学过程中内容抽象、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
一种扫描电镜教学模型装置,包括仿真外壳、电子光路模拟系统和电镜模拟操作系统;所述电子光路模拟系统包括光路显示部分,人机交互液晶显示器和控制系统;所述光路显示部分安装在仿真外壳之内;所述人机交互液晶显示器和控制系统集成安装在一起,布置在仿真外壳之外并与光路显示部分通过导线链接;所述电镜模拟操作系统在仿真外壳之外,通过数据线与电子光路模拟系统相对应;所述电镜模拟操作系统可以显示学生实验课程涉及的所有标准样品的电镜图片。
进一步地,所述的仿真外壳为3D打印的1:1比例扫描电镜模型,所用材料为树脂材料;所述仿真外壳的镜筒部分是剖开的,便于显示光路成像过程;所述仿真外壳的样品仓门是透明材质的,便于观察样品移动过程以及样品二次电子成像、背散射电子成像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光路显示部分是用灯珠布置在电子束扫描的路径,有红、绿、蓝三色LED灯珠来描述电子束,3种颜色可以任意单显或组合,出现7种不同的颜色。
进一步地,所述灯珠按照电子束路径固定安装在所述仿真外壳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光路显示部分可以演示扫描电镜电子束第一次聚焦过程、第二次聚焦过程、聚焦后过程、干涉部分和反射部分的成像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人机交互液晶显示器包括亮度按键、颜色按键、光路显示部分按键、二次电子像和背散射电子像选择按键和物镜光阑选择按键。
进一步地,所述光路显示部分按键可以选择光路显示第一次聚焦过程、第二次聚焦过程、聚焦后过程、干涉部分或者反射部分的阶段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物镜光阑选择按键可以通过LED灯带的宽窄来表示扫描电镜物镜光阑的大小;所述亮度按键和颜色按键可以配合使用,演示扫描电镜电子束的能量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光路模拟系统和所述电镜模拟操作系统可以配合使用,显示不同材料,选择不同成像模式、电压、电流参数对扫描电镜图像成像质量的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光路模拟系统可使用PLC进行程序控制或通过按钮进行控制;所述电镜模拟操作系统(3)可以与电脑或投影进行连接使用。
如上所述的一种扫描电镜教学模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电子光路模拟系统可以演示扫描电镜的成像过程,具体包括:扫描电镜阴极辐射出的电子束经过第一个电子透镜聚焦、演示电子束经过第二个电子透镜聚焦、演示聚焦后变成一根极细的电子束,能量集中且提高分辨率、演示经过干涉部分,调整电子束的直径、演示从目标靶材上反射出来的电子束,用来被成像系统吸收;具体演示过程如下:
1).上电时自动检测,所有LED全部点亮一次,无致命故障后可以进入用户控制模式,有故障时液晶屏上有提示;
2).教师可以用亮度控制按键,按需要调节LED发光亮度,以适应教学环境的需要,上电时为4级亮度,共有7级亮度可选用,循环调用模式;
3).教师按教学进度需要可以按光路显示部分按键(223)选择LED显示方式,自检后为全灭状态,每按一次显示方式控制键改变一次显示图形,顺序如下:
第1次按键 点亮一次聚焦211
第2次按键 点亮二次聚焦212
第3次按键 点亮聚焦后部分213
第4次按键 点亮干涉214
第5次按键 点亮反射部分215
第6次按键 从上到下流动点亮
第7次按键 全部关闭发光 再按一次重新开始这个循环
4).教师在讲到干涉部分时可直接按专用干涉按键(214),此时干涉部分(214)的LED点亮3条光带变宽,再按一次恢复原状;
5).教师在讲到反射部分(215)时可直接按专用反射按键(215),此时向后吸收的光带点亮;
6).教师按讲课需要可以按颜色按键(222)任意该变显示颜色,配合亮度按键(221)使用可能演示电子束此时的能量强度;
7).学生可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这个演示过程,学生有参与,学习效果好,记忆深刻,因为互动学习过程会很趣。
如上所述的一种扫描电镜教学模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电镜模拟操作系统可以根据《材料分析方法》实验课程需要设置不同样品,进行真实样品的测试过程演示,通过扫描电镜参数对观察效果的影响,扫描电镜参数包括电压、电流、光阑参数;具体演示过程如下:
1).将试样固定在仿真外壳的样品仓试样盘上,开启电子光路模拟系统,演示电子束在样品表面扫描,与样品发生各种不同的相互作用,产生不同信号,获得的相应的不同显微像,同时开启电镜模拟操作系统;光路灯光从上到下依次亮起,总过程持续3-5s,灯光全部亮起后,显示采集的参数编号及图像结果;每组参数对应不同的编号及图像数据,须加载进系统,每次自动调取;灯光全部亮以后,可以随时更改任一参数,同时灯光跟着整体变化,1s后自动调取此组参数编号及采集图像数据结果;
2).针对不同样品,按物镜光阑选择按键,选择不同光阑孔,电镜模拟操作系统显示的最终组织图片不同,这些图片都是在真实扫描电镜中采集并植入其中的,一般光阑孔径越小,景深越大,分辨率也越高,但电子束流会减小;
3).按二次电子像和背散射电子像选择按键选择二次电子成像或背散射电子像,电子光路模拟系统显示的光路不同,电镜模拟操作系统显示的最终图像也不同;
4).按亮度按键,选择不同的亮度等级,电镜模拟操作系统显示的最终图像也不同,因为,聚光镜电流与像质量有很大关系,聚光镜电流越大,放大倍数越高;同时,聚光镜电流越大,电子束斑越小,相应的分辨率也会越高;
5).扫描电镜的分辨率随加速电压增大而提高,但其衬度随电压增大反而降低,并且加速电压过高污染严重,所以一般在20kV下进行初步观察,而后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电压值;
6).亮度与对比度的选择:二次电子像的对比度受试样表面形貌凸凹不平而引起二次电子发射数量不同的影响;在人机交互液晶显示器上选择不同的按键,电镜模拟操作系统将显示不同的最终图像。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扫描电镜教学模型的装置,利用丰富的多媒体手段,搭建电镜模拟操作系统,并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多套扫描电镜模型,让学生有上机实践的体验,掌握用电镜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同时使过去需要分组讲解的电镜实验课可以统一完成理论知识加实验课的学习,提高授课效率。
2)本发明提供的扫描电镜教学模型的装置,搭建模拟电镜内部电子束工作原理的光路图和电路板系统、让学生能够直观了解电镜的工作原理,配合解剖了的扫描电镜,更清晰了解电镜的工作原理。
3)本发明提供的扫描电镜教学模型的装置,不仅可以演示扫描电镜电子束从产生信号到接受信号的全过程,而且可以演示不同电压、物镜光阑以及电流等参数对光源的影响以及不同参数选择对样品成像效果的影响,而且整套装置轻便便于携带,适合高校扫描电镜相关课程的应用。
4)本发明提供的扫描电镜教学模型的装置,在实验课中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环节,让学生可以对样品中自己感兴趣的部位进行拍照分析,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独立性,而不是按照安排好的要求进行机械化测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扫描电镜教学模型的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扫描电镜教学模型的装置的光路显示部分演示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扫描电镜教学模型的装置的人机交互液晶显示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仿真外壳;2-电子光路模拟系统;3-电镜模拟操作系统;21-光路显示部分;22-人机交互液晶显示器;23-控制系统;211-第一次聚焦过程;212-第二次聚焦过程;213-聚焦后过程;214-干涉部分;215-反射部分;221-亮度按键;222-颜色按键;223-光路显示部分按键;224-二次电子像和背散射电子像选择按键;225-物镜光阑选择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所示,一种扫描电镜教学模型装置,包括仿真外壳1、电子光路模拟系统2和电镜模拟操作系统3;其中电子光路模拟系统2包括光路显示部分21,人机交互液晶显示器22和控制系统23等;所述光路显示部分21安装在仿真外壳1之内;所述人机交互液晶显示器22和控制系统23集成安装在一起,布置在仿真外壳1之外并与光路显示部分21通过导线链接;所述电镜模拟操作系统3在仿真外壳1之外,通过数据线与电子光路模拟系统2相对应;电镜模拟操作系统可以显示学生实验课程涉及的所有标准样品的电镜图片。
仿真外壳1为3D打印的1:1比例扫描电镜模型,所用材料为树脂材料,仿真外壳1的镜筒部分是剖开的,便于显示光路成像过程;仿真外壳1的样品仓门是透明材质的,便于观察样品移动过程以及样品二次电子成像、背散射电子成像过程。
如图2所示,电子光路模拟系统2采用LED光发光管来模拟电子显微镜电子束行进路径与运行时的形态,在教学中方便教师讲解,学生可以更容易理解电子显微镜的工作过程与原理,对学生更好掌握电子显微镜使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所述光路显示部分21是用灯珠布置在电子束扫描的路径,由PCB板与发光二极管阵列和数字逻辑控制部分组成。显示用全彩LED管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集成管,这样可以显示7种颜色,方便教师按颜色区别电子工作强度状态。全彩LDE管受控后可从上到下分步显示,配合教师的讲解进度。也可以整体从上到下流水方式动态显示,给学生一个直观的电子束行进状态感知。PCB板及制板所用软件境均为国产,自主可控。全彩LDE控制方式灵活,方便后续升级显示方式。
如图1所示,所述灯珠按照电子束路径固定安装在所述仿真外壳1内部。
如图2所示,所述光路显示部分21可以演示扫描电镜电子束第一次聚焦过程211、第二次聚焦过程212、聚焦后过程213、干涉部分214和反射部分215的成像过程。
如图3所示,所述人机交互液晶显示器22包括亮度按键221、颜色按键222、光路显示部分按键223、二次电子像和背散射电子像选择按键224和物镜光阑选择按键225。
所述光路显示部分按键223可以选择光路显示第一次聚焦过程211、第二次聚焦过程212、聚焦后过程213、干涉部分214或者反射部分215的阶段过程。
所述物镜光阑选择按键225可以通过LED灯带的宽窄来表示扫描电镜物镜光阑的大小;所述亮度按键221和颜色按键222可以配合使用,演示扫描电镜电子束的能量强度。
所述电子光路模拟系统2和所述电镜模拟操作系统3可以配合使用,显示不同材料,选择不同成像模式、电压、电流等参数对扫描电镜图像成像质量的影响。
所述电子光路模拟系统2可使用PLC进行程序控制或通过按钮进行控制;所述电镜模拟操作系统3可以与电脑或投影进行连接使用。
电子光路模拟系统2的控制系统23它与电源部分、人机交互显示屏22集成在一个机箱中。控制系统23由工业级PIC单片机做为中心控制元件,该元件嵌入控制系统软件,实现丰富的功能同时,有着高可靠性,不联接网络不会受到攻击,该元件风险可控,获得容易(国内生产),极端情况下可以国产STC单片机替代。
电子光路模拟系统2可以演示扫描电镜的成像过程,具体包括:扫描电镜阴极辐射出的电子束经过第一个电子透镜聚焦、演示电子束经过第二个电子透镜聚焦、演示聚焦后变成一根极细的电子束,能量集中且提高分辨率、演示经过干涉部分,调整电子束的直径、演示从目标靶材上反射出来的电子束,用来被成像系统吸收。具体演示过程如下:
1.上电时自动检测,所有LED全部点亮一次,无致命故障后可以进入用户控制模式(有故障时液晶屏上有提示)。
2.教师可以用亮度控制按键221,按需要调节LED发光亮度,以适应教学环境的需要,上电时为4级亮度,共有7级亮度可选用,循环调用模式。
3.教师按教学进度需要可以按光路显示部分按键223选择LED显示方式,自检后为全灭状态,每按一次显示方式控制键改变一次显示图形,顺序如下:
第1次按键 点亮一次聚焦211
第2次按键 点亮二次聚焦212
第3次按键 点亮聚焦后部分213
第4次按键 点亮干涉214
第5次按键 点亮反射部分215
第6次按键 从上到下流动点亮
第7次按键 全部关闭发光 再按一次重新开始这个循环
4.教师在讲到干涉部分时可直接按专用干涉按键214,此时干涉部分214的LED点亮3条光带变宽,再按一次恢复原状。
5.教师在讲到反射部分215时可直接按专用反射按键215,此时向后吸收的光带点亮.
6.教师按讲课需要可以按颜色按键222任意该变显示颜色,配合亮度按键221使用可能演示电子束此时的能量强度。
7.学生可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这个演示过程,学生有参与,学习效果好,记忆深刻,因为互动学习过程会很趣。
电镜模拟操作系统3可以根据《材料分析方法》实验课程需要设置不同样品,进行真实样品的测试过程演示,例如实验样品选用TC4合金(镶嵌)样品,对固体样品的成像过程进行演示,包括扫描电镜参数(如电压、电流、光阑等参数)对观察效果的影响。具体演示过程如下:
1.将试样固定在仿真外壳1的样品仓试样盘上,开启电子光路模拟系统2,演示电子束在样品表面扫描,与样品发生各种不同的相互作用,产生不同信号,获得的相应的不同显微像,同时开启电镜模拟操作系统3。光路灯光从上到下依次亮起,总过程持续3-5s,灯光全部亮起后,显示采集的参数编号及图像结果。每组参数对应不同的编号及图像数据,须加载进系统,每次自动调取。灯光全部亮以后,可以随时更改任一参数,同时灯光跟着整体变化,1s后自动调取此组参数编号及采集图像数据结果。
2.针对TC4合金样品,按物镜光阑选择按键225,选择不同光阑孔,电镜模拟操作系统3显示的最终组织图片不同,这些图片都是在真实扫描电镜中采集并植入其中的,一般光阑孔径越小,景深越大,分辨率也越高,但电子束流会减小。
3.按二次电子像和背散射电子像选择按键224选择二次电子成像或背散射电子像,电子光路模拟系统2显示的光路不同,电镜模拟操作系统3显示的最终图像也不同。
4.按亮度按键221,选择不同的亮度等级,电镜模拟操作系统3显示的最终图像也不同,因为,聚光镜电流与像质量有很大关系,聚光镜电流越大,放大倍数越高。同时,聚光镜电流越大,电子束斑越小,相应的分辨率也会越高。
5.扫描电镜的分辨率随加速电压增大而提高,但其衬度随电压增大反而降低,并且加速电压过高污染严重,所以一般在20kV下进行初步观察,而后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电压值。
6.亮度与对比度的选择:二次电子像的对比度受试样表面形貌凸凹不平而引起二次电子发射数量不同的影响。在人机交互液晶显示器22上选择不同的按键,电镜模拟操作系统3将显示不同的最终图像。
通过不同参数和探测器的设置,让学生加深对分辨率和景深的理解,明白二次电子表面形貌像和背散射电子原子序数像。各个步骤中均设置智能启发式的指导功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演练。通过现场操作练习,针对不同样品进行分析,学生能够对扫描电镜操作形成理性的认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分析能力,理解所涉及的课堂教学内容。用实例加深对不同图像特点的理解,尤其是二次电子像和背散射电子像,加强对分辨率和景深的理解。在样品测试过程中,像散的调节是一步重要但繁琐的操作,指导学生能够自己判断像散的存在以及消除方法,同时讲解要点及强调注意事项,加深学生对扫描电镜仪器的认识及理解。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2)

1.一种扫描电镜教学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仿真外壳(1)、电子光路模拟系统(2)和电镜模拟操作系统(3);所述电子光路模拟系统(2)包括光路显示部分(21),人机交互液晶显示器(22)和控制系统(23);所述光路显示部分(21)安装在仿真外壳(1)之内;所述人机交互液晶显示器(22)和控制系统(23)集成安装在一起,布置在仿真外壳(1)之外并与光路显示部分(21)通过导线链接;所述电镜模拟操作系统(3)在仿真外壳(1)之外,通过数据线与电子光路模拟系统(2)相对应;所述电镜模拟操作系统可以显示学生实验课程涉及的所有标准样品的电镜图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描电镜教学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仿真外壳(1)为3D打印的1:1比例扫描电镜模型,所用材料为树脂材料;所述仿真外壳(1)的镜筒部分是剖开的,便于显示光路成像过程;所述仿真外壳(1)的样品仓门是透明材质的,便于观察样品移动过程以及样品二次电子成像、背散射电子成像过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描电镜教学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显示部分(21)是用灯珠布置在电子束扫描的路径,有红、绿、蓝三色LED灯珠来描述电子束,3种颜色可以任意单显或组合,出现7种不同的颜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扫描电镜教学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珠按照电子束路径固定安装在所述仿真外壳(1)内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描电镜教学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显示部分(21)可以演示扫描电镜电子束第一次聚焦过程(211)、第二次聚焦过程(212)、聚焦后过程(213)、干涉部分(214)和反射部分(215)的成像过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描电镜教学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液晶显示器(22)包括亮度按键(221)、颜色按键(222)、光路显示部分按键(223)、二次电子像和背散射电子像选择按键(224)和物镜光阑选择按键(22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扫描电镜教学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显示部分按键(223)可以选择光路显示第一次聚焦过程(211)、第二次聚焦过程(212)、聚焦后过程(213)、干涉部分(214)或者反射部分(215)的阶段过程。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扫描电镜教学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光阑选择按键(225)可以通过LED灯带的宽窄来表示扫描电镜物镜光阑的大小;所述亮度按键(221)和颜色按键(222)可以配合使用,演示扫描电镜电子束的能量强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描电镜教学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光路模拟系统(2)和所述电镜模拟操作系统(3)可以配合使用,显示不同材料,选择不同成像模式、电压、电流参数对扫描电镜图像成像质量的影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描电镜教学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光路模拟系统(2)可使用PLC进行程序控制或通过按钮进行控制;所述电镜模拟操作系统(3)可以与电脑或投影进行连接使用。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描电镜教学模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电子光路模拟系统(2)可以演示扫描电镜的成像过程,具体包括:扫描电镜阴极辐射出的电子束经过第一个电子透镜聚焦、演示电子束经过第二个电子透镜聚焦、演示聚焦后变成一根极细的电子束,能量集中且提高分辨率、演示经过干涉部分,调整电子束的直径、演示从目标靶材上反射出来的电子束,用来被成像系统吸收;具体演示过程如下:
1).上电时自动检测,所有LED全部点亮一次,无致命故障后可以进入用户控制模式,有故障时液晶屏上有提示;
2).教师可以用亮度控制按键(221),按需要调节LED发光亮度,以适应教学环境的需要,上电时为4级亮度,共有7级亮度可选用,循环调用模式;
3).教师按教学进度需要可以按光路显示部分按键(223)选择LED显示方式,自检后为全灭状态,每按一次显示方式控制键改变一次显示图形,顺序如下:
第1次按键 点亮一次聚焦211 第2次按键 点亮二次聚焦212 第3次按键 点亮聚焦后部分213 第4次按键 点亮干涉214 第5次按键 点亮反射部分215 第6次按键 从上到下流动点亮 第7次按键 全部关闭发光 再按一次重新开始这个循环
4).教师在讲到干涉部分时可直接按专用干涉按键(214),此时干涉部分(214)的LED点亮3条光带变宽,再按一次恢复原状;
5).教师在讲到反射部分(215)时可直接按专用反射按键(215),此时向后吸收的光带点亮;
6).教师按讲课需要可以按颜色按键(222)任意该变显示颜色,配合亮度按键(221)使用可能演示电子束此时的能量强度;
7).学生可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这个演示过程,学生有参与,学习效果好,记忆深刻,因为互动学习过程会很趣。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描电镜教学模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电镜模拟操作系统(3)可以根据《材料分析方法》实验课程需要设置不同样品,进行真实样品的测试过程演示,通过扫描电镜参数对观察效果的影响,扫描电镜参数包括电压、电流、光阑参数;具体演示过程如下:
1).将试样固定在仿真外壳(1)的样品仓试样盘上,开启电子光路模拟系统(2),演示电子束在样品表面扫描,与样品发生各种不同的相互作用,产生不同信号,获得的相应的不同显微像,同时开启电镜模拟操作系统(3);光路灯光从上到下依次亮起,总过程持续3-5s,灯光全部亮起后,显示采集的参数编号及图像结果;每组参数对应不同的编号及图像数据,须加载进系统,每次自动调取;灯光全部亮以后,可以随时更改任一参数,同时灯光跟着整体变化,1s后自动调取此组参数编号及采集图像数据结果;
2).针对不同样品,按物镜光阑选择按键(225),选择不同光阑孔,电镜模拟操作系统(3)显示的最终组织图片不同,这些图片都是在真实扫描电镜中采集并植入其中的,一般光阑孔径越小,景深越大,分辨率也越高,但电子束流会减小;
3).按二次电子像和背散射电子像选择按键(224)选择二次电子成像或背散射电子像,电子光路模拟系统(2)显示的光路不同,电镜模拟操作系统(3)显示的最终图像也不同;
4).按亮度按键(221),选择不同的亮度等级,电镜模拟操作系统(3)显示的最终图像也不同,因为,聚光镜电流与像质量有很大关系,聚光镜电流越大,放大倍数越高;同时,聚光镜电流越大,电子束斑越小,相应的分辨率也会越高;
5).扫描电镜的分辨率随加速电压增大而提高,但其衬度随电压增大反而降低,并且加速电压过高污染严重,所以一般在20kV下进行初步观察,而后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电压值;
6).亮度与对比度的选择:二次电子像的对比度受试样表面形貌凸凹不平而引起二次电子发射数量不同的影响;在人机交互液晶显示器(22)上选择不同的按键,电镜模拟操作系统(3)将显示不同的最终图像。
CN202110644470.1A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扫描电镜教学模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34063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4470.1A CN113406358B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扫描电镜教学模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4470.1A CN113406358B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扫描电镜教学模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06358A true CN113406358A (zh) 2021-09-17
CN113406358B CN113406358B (zh) 2022-06-24

Family

ID=77683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44470.1A Active CN113406358B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扫描电镜教学模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0635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8285A (zh) * 2021-11-30 2022-02-11 东北大学 一种电子显微及能谱原理实验教学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88931U (zh) * 2009-08-24 2010-05-26 苏州海兹思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教学的扫描隧道显微镜
CN104537903A (zh) * 2014-12-30 2015-04-22 中国矿业大学 交互式透射电子显微镜虚拟仿真教学系统与方法
CN105097391A (zh) * 2015-08-14 2015-11-25 成都格瑞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一种教学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CN105353170A (zh) * 2015-12-04 2016-02-24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一种纳米步进样品扫描计量型扫描电子显微镜
CN107833513A (zh) * 2017-12-04 2018-03-23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不使用光学透镜的扫描电镜演示方法与装置
US20190325771A1 (en) * 2018-04-23 2019-10-24 Accenture Global Solutions Limited Collaborative virtual environment
CN112185225A (zh) * 2020-10-14 2021-01-05 深圳市美信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扫描电镜探测器的成像效果演示装置及方法
CN213277140U (zh) * 2020-08-11 2021-05-25 深圳市美信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扫描电镜扫描成像的演示装置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88931U (zh) * 2009-08-24 2010-05-26 苏州海兹思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教学的扫描隧道显微镜
CN104537903A (zh) * 2014-12-30 2015-04-22 中国矿业大学 交互式透射电子显微镜虚拟仿真教学系统与方法
CN105097391A (zh) * 2015-08-14 2015-11-25 成都格瑞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一种教学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CN105353170A (zh) * 2015-12-04 2016-02-24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一种纳米步进样品扫描计量型扫描电子显微镜
CN107833513A (zh) * 2017-12-04 2018-03-23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不使用光学透镜的扫描电镜演示方法与装置
US20190325771A1 (en) * 2018-04-23 2019-10-24 Accenture Global Solutions Limited Collaborative virtual environment
CN213277140U (zh) * 2020-08-11 2021-05-25 深圳市美信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扫描电镜扫描成像的演示装置和系统
CN112185225A (zh) * 2020-10-14 2021-01-05 深圳市美信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扫描电镜探测器的成像效果演示装置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黄新民: "《材料研究方法》", 30 November 2017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8285A (zh) * 2021-11-30 2022-02-11 东北大学 一种电子显微及能谱原理实验教学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06358B (zh) 2022-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05280B (zh) 一种交互式动态彩色形意释谱方法与乐器弹奏教练装置
Skinner Teaching Machines: From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learning come devices which arrang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self-instruction.
CN106205278B (zh) 一种电子课件的生成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其服务器
Haagen-Schützenhöfer et al. Design-based research as a model for systematic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 example of a curriculum for introductory optics
CN113406358B (zh) 一种扫描电镜教学模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5139714A (zh) 一种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的可视化仿真培训系统及方法
CN107742266A (zh) 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教学系统
CN106898177B (zh) 一种单片机实验硬件在线模拟及自动评价方法
CN107833513B (zh) 一种不使用光学透镜的扫描电镜演示方法与装置
CN111905356A (zh) 适用于棋类游戏教学指导的智能棋具显示方法及系统
Escalada et al. Student explorations of quantum effects in LEDs and luminescent devices
CN111905355A (zh) 适用于棋类游戏教学演练的智能棋盘显示方法及系统
CN200956214Y (zh) 人体血液循环演示仪
Treil et al.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clock face suture using the Objective Structured Assessment of Technical Skill (OSATS) Checklist
KR100950557B1 (ko) 학습용 세포분열 모형 교구
Wang The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plant identification and mobile learning APP based on expert system
CN202473015U (zh) 汉语声调发音演示装置
Gregorio Using video analysis, microcomputer-based laboratories (MBL’s) and educational simulations as pedagogical tools in revolutionizing inquiry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CN111798983A (zh) 一种脑功能模型构建及教学系统
Tang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3D printing technolog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platform
Sambas et al. Arduino Uno Programming Training for Senior High School in the City of Tasikmalaya
CN209000337U (zh) 光的折射分解试验演示箱
CN108630061A (zh) 分区移动式向量内积及矩阵乘法演示仪
CN101702288B (zh) 比德威尔的幽灵效果光学视觉效应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Liang et al. Design of virtual experiment interface based on visual perception and cognitive loa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