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03234B - 一株海洋自絮凝菌与其驱动发展的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及构建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株海洋自絮凝菌与其驱动发展的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及构建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03234B
CN113403234B CN202110844368.6A CN202110844368A CN113403234B CN 113403234 B CN113403234 B CN 113403234B CN 202110844368 A CN202110844368 A CN 202110844368A CN 113403234 B CN113403234 B CN 1134032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itrogen
salinity
microorganism group
water
waste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4436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03234A (zh
Inventor
周维芝
张梦汝
韩飞
刘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University
Publication of CN1134032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03234A/zh
Priority to US17/590,47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20220242765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032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032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Bacteria;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Bacteria;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5Bacterial isol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36Adaptation or attenuation of cel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16Nitrogen compounds, e.g. ammoni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05Black water originating from toil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8Seawater, e.g. for desalin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2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 C02F3/1236Particular type of activated sludge installations
    • C02F3/1263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 [SB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R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C12C - C12Q, RELATING TO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0Microorganisms ; Processes using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1Bacteria or Actinomycetales ; using bacteria or Actinomycetal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株海洋自絮凝菌与其驱动发展的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及构建方法与应用,属于微生物和环境治理与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从海洋沉积物中筛选得到一株海水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aquimaris)A4N01,其能够将氨氮同化合成有机氮,同步转化有机物和磷,由其发展的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具备良好的营养物质转化去除能力和沉降性能,对盐度耐受性广,可用于高盐污水处理、盐碱地培肥等方向,实现对高盐环境中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回收,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环境友好,因此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之价值。

Description

一株海洋自絮凝菌与其驱动发展的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及构 建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和环境治理与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海洋自絮凝菌与其驱动发展的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及构建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高盐环境中的营养物转化易受到盐度抑制,存在高盐污水处理困难、盐碱地物质转化难、营养易流失等问题。但由于高盐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和磷,排放进入环境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因此需要对这类污水进行处理后才能排放。目前,针对高盐污水的生物处理方法主要是生物法,高盐环境中物质转化也主要依赖微生物的作用。对氮的转化主要通过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利用氨氧化细菌将污水中的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再由亚硝酸盐氧化细菌转化为硝酸盐,最后通过反硝化细菌的作用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后转化为氮气,最终实现对氮的转化去除。但在此过程中,由于盐度对微生物的活性会产生抑制作用,特别是亚硝酸盐氧化细菌对于盐度十分敏感,导致硝化-反硝化途径受到抑制,出现亚硝酸盐累积的现象,导致除氮效率下降。同时,氮被转化为难利用的氮气,造成氮在生态系统的损失,并同时伴随着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产生。此外,在高盐环境中,有机物和磷的去除也受到抑制,造成高盐污水污染物同步去除困难。
生物法实现营养物质转化的关键在于寻找具备对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利用能力的耐盐菌株,并实现该功能菌株在环境微生物组中的稳定作用。中国专利CN107739086A公开了一种利用海洋沉积物或淤泥发展的污泥实现高盐度废水脱氮的方法。通过逐步降低碳氮比、提高氨氮和总氮浓度的步骤,每个过程约30天达到稳定运行后进入下个步骤,59天后实现污泥的驯化过程。该污泥处理氯离子浓度为10-30g/L废水时,同化作用除氮比例占总氮去除率95%,总氮去除率达到90%。但发明人发现,该方法中使用的污泥由于微生物群落多样,代谢特征不明确,存在调控方法复杂,存在污泥驯化时间长、系统启动慢等缺点。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株海洋自絮凝菌与其驱动发展的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及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从海洋沉积物中筛选得到一株海水嗜冷杆菌,其将氨氮同化合成有机氮,同步转化有机物和磷,同时研究意外发现,由其发展的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同样具备良好的营养物质转化去除能力和沉降性能,对盐度耐受性广,可用于高盐污水处理、盐碱地培肥等方向,实现对高盐环境中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回收,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环境友好,因此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之价值。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涉及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株海水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aquimaris)A4N01,该菌株已于2021年1月2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其生物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1120。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微生物菌剂,所述微生物菌剂包含上述海水嗜冷杆菌A4N01。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其含有上述海水嗜冷杆菌A4N01;更具体的,所述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通过将上述海水嗜冷杆菌A4N01接种至高盐污水中培养即得;具体的,所述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可以为经上述处理后得到的高盐污水或者经上述处理后得到的活性污泥。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上述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的构建方法,所述构建方法如下:
将上述海水嗜冷杆菌A4N01接种至含有高盐污水的生物反应器中,运行至具有稳定氨氮去除效率和沉降性能后,即得到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
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上述海水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aquimaris)A4N01、微生物菌剂和/或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在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中的应用:
a)单细胞蛋白合成;
b)氮磷营养物质回收应用;
c)废水处理;
d)有机肥料的制备;
e)土壤肥力改良;
f)盐碱地生物修复;
g)水体富营养化治理;
h)水体污染修复;
i)温室气体减排及碳中和;
其中,所述b)中,基于同化作用代谢氮;
所述c)中,废水包括高盐污水、海产养殖废水、工业含盐污水、海水冲厕废水;
所述g)中,所述水体包括淡水和海水,优选为海水。
本发明的第六个方面,提供一种高盐环境中营养物质一体化、资源化转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高盐环境中施加上述海水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aquimaris)A4N01、微生物菌剂和/或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
更具体的,所述高盐环境为高盐水环境,所述高盐水环境其盐度不低于3%(w/w),进一步优选为3%-7%(w/w)。
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
1、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筛选分离得到一株具有絮凝、氮同化功能的海水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aquimaris)A4N01,经研究发现该菌株可以通过同化的方式代谢氨氮,不产生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不产生氮损失,对盐度耐受范围广,可实现碳氮磷营养物质一体化去除。该菌株可以驱动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的形成,通过管理微生物组结构,调控由其发展的微生物组的代谢方向;
2、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氮同化海洋自絮凝细菌发展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的方法,微生物组启动、培养在盐度为3%的模拟废水中进行即可,不进行盐度梯度驯化,启动快、耗时少、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3、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以同化的方式去除氨氮,在处理高盐废水时,不产生亚硝酸和硝酸盐,对氨氮、总氮去除效率高,且氮无损失,具有绿色高效等优点,为生物高盐污水除氮供了新的途径;
4、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具备良好的有机物和磷去除能力和良好的沉降性能,能实现对高盐废水中营养物质的回收;该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含有大量有机质和有机氮,可用于有机肥制备,在土壤生物改良、盐碱土肥力固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5、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对盐度为3%-7%(w/w)的高盐污水中氨氮具有一定去除效率,对不同盐度的冲击耐受性强,可用于海产养殖废水、工业含盐污水、海水冲厕废水等高盐污水处理,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中海水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aquimaris)A4N01的系统发育树。
图2为本发明中海水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aquimaris)A4N01对氨氮、亚硝氮、尿素去除效果。
图3为本发明中海水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aquimaris)A4N01利用氨氮时的总氮平衡情况。
图4为本发明中海水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aquimaris)A4N01在不同盐度条件下对氨氮的去除。
图5为本发明中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中氨氮、总氮、COD、总磷的去除情况。
图6为本发明中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氮平衡批次实验。
图7为本发明中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在不同盐度下运行情况。
图8为本发明中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在不同盐度下的氨氮、总氮、总磷去除效率。
图9为本发明中长期运行的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对氨氮的去除效果。
图10为本发明中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群落结构组成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发明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如前所述,高盐环境中的营养物转化易受到盐度抑制,存在高盐污水处理困难、盐碱地物质转化难、营养易流失等问题。生物法实现营养物质转化的关键在于寻找具备对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利用能力的耐盐菌株,并实现该功能菌株在环境微生物组中的稳定作用。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发展具有明确代谢途径、能够快速富集启动、在盐环境下对营养物质综合转化能力好的适盐微生物及微生物组的方法。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一株海水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aquimaris)A4N01,该菌株已于2021年1月2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其生物保藏号为CCTCC NO:M2021120。该菌株能够利用氮同化途径高效代谢氨氮,同时具有自絮凝能力,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其代谢过程中不产生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不产生氮损失,对盐度耐受范围广,从而可实现碳氮磷营养物质一体化去除。
所述海水嗜冷杆菌A4N01的代谢物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海水嗜冷杆菌A4N01的代谢物可以从海水嗜冷杆菌A4N01的发酵液中获得。海水嗜冷杆菌A4N01的代谢产物具体可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所述海水嗜冷杆菌A4N01接种于液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除去液体培养物(发酵液)中的海水嗜冷杆菌A4N01即得到海水嗜冷杆菌A4N01的代谢物。
其中,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优选为海水LB培养基。
发酵培养条件具体为:在20~30℃(优选为25℃)培养20~30h(优选为24h),转速:180-250r/min(优选为200r/min)。
所述的海水LB培养基组分如下:
蛋白胨10g/L,酵母提取物3g/L,陈海水配制,其中海水盐度为3.3%。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微生物菌剂,所述微生物菌剂包含上述海水嗜冷杆菌A4N01和/或海水嗜冷杆菌A4N01的代谢物。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物菌剂中,除所述活性成分外,还含有载体。所述载体可为菌剂领域常用的且在生物学上是惰性的载体。
所述载体可为固体载体或液体载体;
所述固体载体可为矿物材料、植物材料或高分子化合物;所述矿物材料可为粘土、滑石、高岭土、蒙脱石、白碳、沸石、硅石和硅藻土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植物材料可为玉米粉、豆粉和淀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高分子化合物可为聚乙烯醇或/和聚二醇;
所述液体载体可为有机溶剂、植物油、矿物油或水;所述有机溶剂可为癸烷或/和十二烷。
所述菌剂的剂型可为多种剂型,如液剂、乳剂、悬浮剂、粉剂、颗粒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
根据需要,所述菌剂中还可添加表面活性剂(如吐温20、吐温80等)、粘合剂、稳定剂(如抗氧化剂)、pH调节剂等。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其含有上述海水嗜冷杆菌A4N01和/或海水嗜冷杆菌A4N01的代谢物;更具体的,所述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通过将上述海水嗜冷杆菌A4N01接种至高盐污水中培养即得。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可以为经上述处理后得到的高盐污水或者经上述处理后得到的活性污泥。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上述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的构建方法,所述构建方法如下:
将上述海水嗜冷杆菌A4N01接种至含有高盐污水的生物反应器中,运行至具有稳定氨氮去除效率和沉降性能后,即得到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本发明在研究意外发现,海水嗜冷杆菌A4N01可以驱动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的形成,通过管理微生物组结构,调控由其发展的微生物组的代谢方向,且不需要进行盐度梯度驯化,启动快、耗时少、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而且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同样具备良好的有机物和磷去除能力和良好的沉降性能,能实现对高盐废水中营养物质的回收;同时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含有大量有机质和有机氮,可用于有机肥制备,具备良好的实际应用之价值。
其中,控制接种菌体不少于5g/L。
所述高盐废水可以是实际高盐废水,也可以是模拟高盐废水;其中,所述模拟高盐污水的盐度不低于3%(w/w),采用陈海水配置。
更具体的,所述模拟高盐废水组分包括:葡萄糖0.8g/L,乙酸钠0.5g/L,氯化铵0.55g/L,磷酸氢二钾0.14g/L和蛋白胨0.25mg/L,陈海水配制,盐度为3.3%。
所述生物反应器为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序批式反应器就是采用一个池体的间歇式活性污泥系统,池体既作为生物反应器又作为沉淀池。当处理连续流污水时则需要至少两个或者多个池。
所述构建方法包括:
采用连续方式运行,以含盐量为3-7%的高盐废水为进水,曝气控制DO维持在2-3mg/L,进水碳氮比不小于10;运行周期为8h,包括5min进水,450min曝气、15min沉降和10min出水,不排泥。
体积交换率为62.5%,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2.8h。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述海水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aquimaris)A4N01、微生物菌剂和/或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在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中的应用:
a)单细胞蛋白合成;
b)氮磷营养物质回收应用;
c)废水处理;
d)有机肥料的制备;
e)土壤肥力改良;
f)盐碱地生物修复;
g)水体富营养化治理;
h)水体污染修复;
i)温室气体减排及碳中和;
其中,所述b)中,基于同化作用代谢氮;
所述c)中,废水包括高盐污水、海产养殖废水、工业含盐污水、海水冲厕废水;
所述g)中,所述水体包括淡水和海水,优选为海水。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高盐环境中营养物质一体化、资源化转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高盐环境中施加上述海水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aquimaris)A4N01、微生物菌剂和/或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高盐环境为高盐水环境,所述高盐水环境其盐度不低于3%(w/w),进一步优选为3%-7%(w/w)。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解释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海水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aquimaris)A4N01的筛选及培养方法,步骤如下:
将取自于黄海(122°48′E,35°59′N)的海洋沉积物接种于海水LB培养基,于摇床中在25℃、200r/min的条件下振荡培养24h,在取上清液在海水LB固体平板上划线分离。
将平板上形成的单一菌落分别接种于海水LB培养基中,摇床中在25℃、200r/min的条件下振荡培养24h,观察筛选具有絮凝能力的微生物。
将上面筛选得到的具有絮凝能力的菌株接种于氨氮培养基中,考察其氨氮及总氮去除能力,筛选氨氮去除效率高、无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产生、系统总氮无损失的菌株,即为本发明所述的海水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aquimaris)A4N01。
将所测16s rDNA序列输入到NCBI网站的GenBank数据库网站上进行相似性比较,并绘制系统发育树。系统发育树结果如图1所示。结果表明,海水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aquimaris)A4N01与Psychrobacter aquimaris具有最高的相似性,结合生理生化、菌落形态和指标,将此菌株鉴定命名为Psychrobacter aquimaris A4N01。
实施例2
海水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aquimaris)A4N01菌株的氮代谢理化特性测定方法如下
(1)将海水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aquimaris)A4N01接种于海水LB培养基中,在摇床中于25℃、200r/min的条件下振荡培养24h,制得活化菌液。①取制得的海水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aquimaris)A4N01活化菌液在4000rpm离心10min;②去除上清液后,使用灭菌的生理盐水(0.85%NaCl)重悬洗涤菌体;4000rpm离心10min。③使用灭菌的生理盐水重悬菌体后,按照10%的接种量分别接种于含氨氮、亚硝氮、尿素作为氮源的培养基中,按时间点取样测定该菌株对各类氮源的利用及转化。
上述方法中的氨氮、亚硝氮、尿素培养基由陈海水配置,海水盐度为3.3%,其他组分如表1:
表1
Figure BDA0003179953190000081
从图2中可以看到,该菌株可以利用氨氮、亚硝氮、尿素作为氮源,且在氨氮转化过程中无硝酸盐、亚硝酸盐产生。从图3中可以看出,该菌株在同化利用氨氮的过程中,体系内总氮由水相转化进入生物质,无氮损失。
实施例3
海水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aquimaris)A4N01菌株的氮代谢理化特性测定方法如下
将海水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aquimaris)A4N01接种于海水LB培养基中,在摇床中于25℃、200r/min的条件下振荡培养24h,制得活化菌液。①取制得的海水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aquimaris)A4N01活化菌液在4000rpm离心10min;②去除上清液后,使用灭菌的生理盐水(0.85%NaCl)重悬洗涤菌体;4000rpm离心10min;③使用灭菌的生理盐水重悬菌体后,按照10%的接种量分别接种于不同盐度的模拟废水中,按时间点取样测定该菌株对氨氮的去除情况。
上述方法中不同盐度的模拟废水由1%、2%、3%、4%、5%(w/w)的氯化钠配置,其他组分如表2:
表2
Figure BDA0003179953190000091
从图4中可以看到,该菌株对盐度耐受范围广,1-5%的盐度条件下对氨氮均具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在盐度1-3%范围内,氨氮去除率超过74%,盐度4-5%时,氨氮去除率也超过60%。
实施例4
由海水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aquimaris)A4N01发展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的方法,步骤如下:
(1)将海水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aquimaris)A4N01接种于海水LB培养基中,在摇床中于25℃、200r/min的条件下振荡培养24h,制得活化菌液;
(2)将步骤(1)制得的海水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aquimaris)A4N01菌体接种于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中,控制反应器内接种活化菌体浓度在5g/L左右。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有效容积为3.2L,采用连续方式运行,底部安装空气扩散装置,起到曝气和搅拌作用。反应器每一个循环包括进水、曝气、沉降、排水四个步骤,包括5min进水,450min曝气、15min沉降和10min出水,每个周期8小时,体积交换率为62.5%,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2.8h。运行期间不排泥,获得氨氮去除效率稳定且沉降性能良好的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序批式生物反应器运行参数如表3所示。
所述步骤(1)中的海水LB培养基组分如下:
蛋白胨10g/L,酵母提取物3g/L,陈海水配制,海水盐度为3.3%。
表3
Figure BDA0003179953190000101
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运行时,采用合成废水模拟污水的成分,合成废水以陈海水配置,组分如表4所示:
表4
Figure BDA0003179953190000102
实施例5
将实施例4中的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中按实施例4中的模拟高盐废水的条件处理废水中,反应器运行参与实施例4相同,并定时取样测量其COD、氨氮、总氮、总磷浓度。运行结果如图3所示,由结果可以看出,整个运行过程中,由海水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aquimaris)A4N01发展来的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处理效果良好且稳定,对模拟高盐废水中的氨氮、总氮最终去除率可达84%、75%,且对废水中氮的去除以同化为主,无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累积。同时,对模拟高盐废水中的有机物、磷也具有良好的去除能力,COD、总磷最终去除率分别达到98%和72%以上。
实施例6
将实施例4中的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按照5g/L的接种量转移入批次培养基中,控制溶解氧浓度2-3mg/L,按时间点取样,测定8h运行周期内的氨氮去除转化情况和总氮平衡情况。
批次培养基以陈海水配置,组分如表5所示:
表5
Figure BDA0003179953190000111
从图6中可以看出,由海水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aquimaris)A4N01所发展的微生物组表现出与该菌株相似的氮利用特征,仍以氮同化的方式去除氨氮,过程中无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产生,所去除的氨氮积累进入生物质,无氮损失。
实施例7
步骤(1)-(3)与实施例4相同,之后将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中处理盐度分别为3%、4%、5%、6%、7%(w/w)的合成模拟高盐废水,运行方式及参数与实施例4相同,模拟高盐废水的碳氮比不低于10,氨氮为100mg/L,总磷为20mg/L。近60天运行过程中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如图7所示,由结果可以看出,在不同盐度条件下该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处理系统均具有较短的启动时间,且运行效果稳定。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效率如图8所示,由结果可以看出,由实施例4中获得的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具有较好的盐度冲击能力,在3%盐度(w/w)下发展的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不经过盐度驯化可直接实现对更高盐度废水的处理,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适应性强;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对盐度为3%-7%(w/w)的模拟高盐废水中的氨氮均具有一定去除能力,盐度不高于6%时,对模拟高盐废水中的氨氮的去除效率不低于50%。且对废水中氮的去除以同化为主,无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累积,也无氮损失,同时,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对模拟高盐废水中的磷也具有良好的去除能力。
实施例8
步骤(1)-(2)与实施例4相同,进行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运行时,按照实施例4中表3的参数进行,并定时取样测量其氨氮浓度。
本实施例采用合成废水模拟污水的成分,合成废水以陈海水配置,组分如表6所示:
表6
Figure BDA0003179953190000121
运行结果如图9所示,由结果可以看出,170天的运行过程中,该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处理效果良好且稳定,对模拟高盐废水中的氨氮去除率保持在85%以上。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群落结构组成变化情况如图10所示。
综上,该海水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aquimaris)A4N01具备良好的盐度耐受能力,可从高盐废水中高效回收氮、磷及有机质,由于其氮代谢过程不产生硝酸盐、亚硝酸盐和氮损失,可实现对高盐污水中营养物质高效回收转化,今后可应用于高盐污水处理、盐碱地生物修复等领域。由该海水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aquimaris)A4N01所发展的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由于含有较高的氮、磷和有机质,是土壤肥料的良好来源。未来可制作成为肥料,应用于土壤改良、盐碱地生物修复等领域。
最后应该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上述虽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19)

1.一株海水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aquimaris)A4N01,该菌株已于2021年1月2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生物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1120。
2.一种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海水嗜冷杆菌A4N01。
3.一种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其特征在于,其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海水嗜冷杆菌A4N0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通过将上述海水嗜冷杆菌A4N01接种至高盐污水中培养即得。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的存在形式为高盐污水或活性污泥。
6.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方法如下:
将海水嗜冷杆菌A4N01接种至含有高盐污水的生物反应器中,运行至具有稳定氨氮去除效率和沉降性能后,即得到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接种菌体不少于5 g/L;
所述高盐污水为模拟高盐污水,所述模拟高盐污水的盐度不低于3%w/w,采用陈海水配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的构建方法中,所述模拟高盐污水组分包括:葡萄糖0.8 g/L,乙酸钠0.5 g/L,氯化铵0.55 g/L,磷酸氢二钾0.14 g/L和蛋白胨0.25mg/L,陈海水配制,盐度为3.3% w/w。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方法包括:
所述生物反应器为序批式生物反应器;
采用连续方式运行,以含盐量为3-7% w/w的高盐污水为进水,曝气控制DO维持在2-3mg/L,进水碳氮比不小于1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运行周期为8h,包括5 min进水,450 min曝气、15 min沉降和10 min出水,不排泥。
11.权利要求1所述海水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aquimaris)A4N01、权利要求2所述微生物菌剂或权利要求3所述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中,废水为高盐污水、海产养殖废水、工业含盐污水、海水冲厕废水。
13.权利要求1所述海水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aquimaris)A4N01、权利要求2所述微生物菌剂或权利要求3所述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在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的应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水体为淡水。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水体为海水。
16.权利要求1所述海水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aquimaris)A4N01、权利要求2所述微生物菌剂或权利要求3所述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在水体污染修复中的应用。
17.一种高盐水环境中营养物质一体化、资源化转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向高盐水环境中施加权利要求1所述海水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aquimaris)A4N01、权利要求2所述微生物菌剂和/或权利要求3所述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高盐水环境中营养物质一体化、资源化转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盐水环境的盐度不低于3%w/w。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高盐水环境中营养物质一体化、资源化转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盐水环境其盐度为3%-7%w/w。
CN202110844368.6A 2021-02-01 2021-07-26 一株海洋自絮凝菌与其驱动发展的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及构建方法与应用 Active CN1134032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590,475 US20220242765A1 (en) 2021-02-01 2022-02-01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halophilic nitrogen assimilation microbio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37887 2021-02-01
CN2021101378879 2021-02-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03234A CN113403234A (zh) 2021-09-17
CN113403234B true CN113403234B (zh) 2022-08-02

Family

ID=77687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44368.6A Active CN113403234B (zh) 2021-02-01 2021-07-26 一株海洋自絮凝菌与其驱动发展的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及构建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42765A1 (zh)
CN (1) CN1134032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5164B (zh) * 2022-05-23 2024-05-10 山东大学 一株高度耐盐、耐重金属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自絮凝海洋菌及其在群落构建中的应用
CN116179434A (zh) * 2023-01-28 2023-05-30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高效稳定的硫氧化脱氮工程微生物组构建方法及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4219B (zh) * 2017-09-18 2021-04-06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利用复配菌剂制备重金属高效吸附剂的方法
CN107619802B (zh) * 2017-09-18 2020-07-10 浙江海洋大学 一株海洋冷杆菌及用其制备絮凝剂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03234A (zh) 2021-09-17
US20220242765A1 (en) 2022-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96407B (zh) 一种快速启动、挂膜碳素微生物组合净水方法
CN102041291B (zh) 一种反硝化菌的筛选方法
CN103074277B (zh) 一种反硝化细菌及其应用
CN102465103B (zh) 一株好氧反硝化甲基杆菌及其应用
CN113403234B (zh) 一株海洋自絮凝菌与其驱动发展的适盐氮同化微生物组及构建方法与应用
CN113174345A (zh) 一种高效脱氮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及其应用
CN111454865B (zh) 微小杆菌及其应用
CN114703095B (zh) 一株成都假单胞菌及其在污废水净化领域的应用
CN102876574B (zh) 一种除油菌剂的制备及该除油菌剂处理油田污水的方法
CN115125164B (zh) 一株高度耐盐、耐重金属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自絮凝海洋菌及其在群落构建中的应用
CN102690765B (zh) 一株Pseudomonas psychrophila Den-03低温好氧反硝化菌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
CN106927576B (zh) 一种提高污水中氮类污染物去除效果的方法
CN101811779B (zh) 耐盐净污菌剂的制备方法及其菌剂
CN114395505A (zh) 一种低温反硝化菌及其应用
CN109055259B (zh) 假单胞菌xd-3及其应用以及微生物絮凝剂
CN115386520B (zh) 一株嗜吡啶红球菌rl-gz01菌株及其应用
NL2032098B1 (en) Aerobic denitrifying bacteria for denitrifying tail water of maricultur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03381418B (zh) 一种处理烟草废弃物或有机氟废水的方法
CN116004459A (zh) 红球菌yz-1及其在降解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
CN113104991B (zh) 用于同时处理n, n-二甲基甲酰胺和污泥的两段式共厌氧处理工艺
CN114684911A (zh) 基于中度嗜盐菌群的耐盐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方法及其应用
CN110734878A (zh) 一种耐高氨氮hn-ad的菌株分离方法
CN101811780A (zh) 耐盐净污菌剂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12939238B (zh) 高效去除生活污水中cod的微生态制剂
CN110938567A (zh) 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