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87558A - 预制棒的加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预制棒的加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87558A
CN113387558A CN202110737785.0A CN202110737785A CN113387558A CN 113387558 A CN113387558 A CN 113387558A CN 202110737785 A CN202110737785 A CN 202110737785A CN 113387558 A CN113387558 A CN 1133875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rod
core
auxiliary
pre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3778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87558B (zh
Inventor
冯高锋
杨军勇
袁卿瑞
王醒东
胡涛涛
孙林波
林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Futong Optical Fiber Technology Co ltd
Hangzhou Futo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Futong Optical Fiber Technology Co ltd
Hangzhou Futo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Futong Optical Fiber Technology Co ltd, Hangzhou Futo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Futong Optical Fib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3778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875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875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75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875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75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37/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flakes, fibres, or filaments from softened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 C03B37/01Manufacture of glass fibres or filaments
    • C03B37/012Manufacture of preforms for drawing fibres or filaments
    • C03B37/01205Manufacture of preforms for drawing fibres or filaments starting from tubes, rods, fibres or filaments
    • C03B37/01225Means for changing or stabilising the shape, e.g. diameter, of tubes or rods in general, e.g. collapsing
    • C03B37/01251Reshaping the e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37/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flakes, fibres, or filaments from softened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 C03B37/01Manufacture of glass fibres or filaments
    • C03B37/012Manufacture of preforms for drawing fibres or filaments
    • C03B37/01205Manufacture of preforms for drawing fibres or filaments starting from tubes, rods, fibres or filaments
    • C03B37/01211Manufacture of preforms for drawing fibres or filaments starting from tubes, rods, fibres or filaments by inserting one or more rods or tubes into a tub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ing By Coating Moul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预制棒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芯棒内套在套管上,形成芯套组合件;2)两组芯套组合件同轴线设置,使芯棒的一端穿出对应的套管,移动两根芯棒,将两根芯棒熔接在一起;3)移动两根套管,将两根套管熔接在一起;4)使两组芯套组合件相互分离,得到锥状部。本申请加工工艺能够得到包含芯棒和套管的锥状部,能够有效提高锥状部的拉丝利用率,减少浪费。

Description

预制棒的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预制棒领域,具体涉及预制棒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套管法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实际操作时,在套管的一端熔接尾管,然后将芯棒通过尾管插入套管内,形成预制棒,再将由套管和芯棒组合而成的预制棒送至拉丝炉上进行拉丝,拉丝时,拉丝炉上方的夹紧装置夹紧尾管。
实际生产中,为了方便拉丝操作,套管一端需要加工成锥状部,锥状部的加工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通过机械设备加工套管的一端,但这种操作形式容易对套管造成损伤;第二种是将两根水平设置的套管端部熔接后再分离,每根套管均形成锥状部。第二种方式不易对套管造成损伤。但第二种方式形成的锥状部的中空处尺寸小,芯棒的下端不能伸入锥状部内,这导致在拉丝时,套管锥状部的利用率不高,造成了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预制棒的加工工艺。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制棒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芯棒内套在套管上,形成芯套组合件;
2)两组芯套组合件同轴线设置,使芯棒的一端穿出对应的套管,移动两根芯棒,将两根芯棒熔接在一起;
3)移动两根套管,将两根套管熔接在一起;
4)使两组芯套组合件相互分离,得到锥状部。
本申请加工工艺能够得到包含芯棒和套管的锥状部,能够有效提高锥状部的拉丝利用率,减少浪费。
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芯棒熔接时,两根芯棒和两根套管以相同的转动速度转动,套管熔接时,两根芯棒和两根套管也以相同的转动速度转动。
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芯棒包括芯棒本体以及与芯棒本体熔接的辅助棒;所述套管包括套管本体以及与套管本体熔接的辅助套。
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步骤4)通过拉锥设备实施,所述拉锥设备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两组相对设置的拉锥机构以及设置在两组拉锥机构中间的喷灯,所述拉锥机构包括:
第一旋转卡座,滑动安装在机架上,用于夹紧套管并带动套管转动,第一旋转卡座能够沿基架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第二旋转卡座,滑动安装在机架上,用于夹紧芯棒的辅助棒并带动芯棒转动,第二旋转卡座能够沿基架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拉锥机构设置有两个旋转卡座从而能够实现先熔接芯棒,再熔接套管的加工方式。
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棒包括相互连接的大径部和小径部,所述大径部与芯棒本体连接,所述小径部与辅助套端部之间形成环形腔,所述拉锥机构还包括安装在辅助棒上的吹扫座,所述吹扫座包括伸入环形腔的第一筒状部以及外套在辅助套外侧壁的第二筒状部,吹扫座用于向套管内部通入过滤后的氧气。
辅助棒设置有小径部,从而能够与辅助套之间形成环形腔,方便吹扫座的第一筒状部插入,即方便吹扫座的安装。设置吹扫座能够向套管内侧吹气,使套管内部空间保持正压状态,防止外部灰尘等进入套管内。
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套的外侧壁具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筒状部的内侧壁具有与对应环形凹槽配合的柔性限位环。
通过柔性限位环和环形凹槽的配合能够实现可靠连接,有效防止吹扫座轴向脱离辅助棒。
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吹扫座包括吹扫本体,所述吹扫本体中部具有贯穿孔,所述第一筒状部和第二筒状部位于吹扫本体上,所述辅助棒的小径部穿过所述贯穿孔;所述吹扫本体的内侧壁具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和小径部形成缓冲腔,所述第一筒状部具有沿套管长度方向贯穿第一筒状部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缓冲腔连通;所述吹扫本体的外侧壁具有环形安装槽,环形安装槽的底壁具有与所述缓冲腔连通的第二通道,吹扫本体还包括转动安装在环形安装槽上的气套,所述气套上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用于向缓冲腔内通入氧气。
工作时,氧气依次通过进气管和第二通道进入缓冲腔,缓冲腔的氧气大部分通过第一通道向套管本体一侧流通,少量通过吹扫本体和小径部之间的空隙流出。
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气套的内侧壁具有凹陷区。
设置凹陷区能够保证进气管的氧气能够有效进入缓冲腔。
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气套与第一旋转卡座连接。
气套能够随第一旋转卡座同步移动,套管转动时带动吹扫本体转动,气套能够相对吹扫本体转动。
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气套的外侧壁具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旋转卡座具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端部具有插孔,所述第一连接杆用于插入第二连接杆的插孔上,气套在圆周方向上相对机架固定。
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插接配合,能够实现快速安装。实际运用时,为了防止轴向脱离,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设置有锁紧结构,锁紧结构可以为螺接在插孔侧壁上的锁紧螺栓,通过旋紧锁紧螺栓能够使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可靠固定住。
为了防止产生水气影响预制棒拉丝质量,实际运用时,喷灯的燃料可以选用一氧化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加工工艺能够得到包含芯棒和套管的锥状部,能够有效提高锥状部的拉丝利用率,减少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两根芯棒未熔接在一起时的示意图;
图2是两根芯棒熔接在一起时的示意图;
图3是两根芯棒以及两根套管熔接在一起时的示意图;
图4是芯棒和套管形成锥状部的示意图;
图5是拉锥设备的简单示意图;
图6是拉锥设备的正视图;
图7是图6的A-A剖视图;
图8是图7的B处的放大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芯棒;2、套管;3、芯套组合件;4、芯棒本体;5、辅助棒;6、套管本体;7、辅助套;8、拉锥机构;9、喷灯;10、第一旋转卡座;11、第二旋转卡座;12、小径部;13、大径部;14、环形腔;15、吹扫座;16、第一筒状部;17、第二筒状部;18、环形凹槽;19、柔性限位环;20、吹扫本体;21、贯穿孔;22、环形槽;23、缓冲腔;24、第一通道;25、环形安装槽;26、第二通道;27、进气管;28、凹陷区;29、第一连接杆;30、第二连接杆;31、插孔;32、气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如图1、2、3和4所示,一种预制棒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芯棒1内套在套管2上,形成芯套组合件3;
2)两组芯套组合件3同轴线设置,使芯棒1的一端穿出对应的套管2,移动两根芯棒1,将两根芯棒1熔接在一起;
3)移动两根套管2,将两根套管2熔接在一起;
4)使两组芯套组合件3相互分离,得到锥状部。
本申请加工工艺能够得到包含芯棒1和套管2的锥状部,能够有效提高锥状部的拉丝利用率,减少浪费。
于本实施例中,芯棒1熔接时,两根芯棒1和两根套管2以相同的转动速度转动,套管2熔接时,两根芯棒1和两根套管2也以相同的转动速度转动。
如图5和8所示,于本实施例中,芯棒1包括芯棒本体4以及与芯棒本体4熔接的辅助棒5;套管2包括套管本体6以及与套管本体6熔接的辅助套7。
如图5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步骤2)~步骤4)通过拉锥设备实施,拉锥设备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两组相对设置的拉锥机构8以及设置在两组拉锥机构8中间的喷灯9,拉锥机构8包括:
第一旋转卡座10,滑动安装在机架上,用于夹紧套管2并带动套管2转动,第一旋转卡座10能够沿基架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第二旋转卡座11,滑动安装在机架上,用于夹紧芯棒1的辅助棒5并带动芯棒1转动,第二旋转卡座11能够沿基架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拉锥机构8设置有两个旋转卡座从而能够实现先熔接芯棒1,再熔接套管2的加工方式。
如图6、7和8所示,于本实施例中,辅助棒5包括相互连接的大径部13和小径部12,大径部13与芯棒本体4连接,小径部12与辅助套7端部之间形成环形腔14,拉锥机构8还包括安装在辅助棒5上的吹扫座15,吹扫座15包括伸入环形腔14的第一筒状部16以及外套在辅助套7外侧壁的第二筒状部17,吹扫座15用于向套管2内部通入过滤后的氧气。
辅助棒5设置有小径部12,从而能够与辅助套7之间形成环形腔14,方便吹扫座15的第一筒状部16插入,即方便吹扫座15的安装。设置吹扫座15能够向套管2内侧吹气,使套管2内部空间保持正压状态,防止外部灰尘等进入套管2内。
如图8所示,于本实施例中,辅助套7的外侧壁具有环形凹槽18,第二筒状部17的内侧壁具有与对应环形凹槽18配合的柔性限位环19。
通过柔性限位环19和环形凹槽18的配合能够实现可靠连接,有效防止吹扫座15轴向脱离辅助棒5。
如图8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吹扫座15包括吹扫本体20,吹扫本体20中部具有贯穿孔21,第一筒状部16和第二筒状部17位于吹扫本体20上,辅助棒5的小径部12穿过贯穿孔21;吹扫本体20的内侧壁具有环形槽22,环形槽22和小径部12形成缓冲腔23,第一筒状部16具有沿套管2长度方向贯穿第一筒状部16的第一通道24,第一通道24与缓冲腔23连通;吹扫本体20的外侧壁具有环形安装槽25,环形安装槽25的底壁具有与缓冲腔23连通的第二通道26,吹扫本体20还包括转动安装在环形安装槽25上的气套32,气套32上安装有进气管27,进气管27用于向缓冲腔23内通入氧气。
工作时,氧气依次通过进气管27和第二通道26进入缓冲腔23,缓冲腔23的氧气大部分通过第一通道24向套管本体6一侧流通,少量通过吹扫本体20和小径部12之间的空隙流出。
如图8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气套32的内侧壁具有凹陷区28。设置凹陷区28能够保证进气管27的氧气能够有效进入缓冲腔23。
于本实施例中,气套32与第一旋转卡座10连接。气套32能够随第一旋转卡座10同步移动,套管2转动时带动吹扫本体20转动,气套32能够相对吹扫本体20转动。
如图5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气套32的外侧壁具有第一连接杆29,第一旋转卡座10具有第二连接杆30,第二连接杆30的端部具有插孔31,第一连接杆29用于插入第二连接杆30的插孔31上,气套32在圆周方向上相对机架固定。
第一连接杆29与第二连接杆30插接配合,能够实现快速安装。实际运用时,为了防止轴向脱离,第一连接杆29和第二连接杆30之间设置有锁紧结构,锁紧结构可以为螺接在插孔31侧壁上的锁紧螺栓,通过旋紧锁紧螺栓能够使第一连接杆29和第二连接杆30可靠固定住。
为了防止产生水气影响预制棒拉丝质量,实际运用时,喷灯9的燃料可以选用一氧化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预制棒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芯棒内套在套管上,形成芯套组合件;
2)两组芯套组合件同轴线设置,使芯棒的一端穿出对应的套管,移动两根芯棒,将两根芯棒熔接在一起;
3)移动两根套管,将两根套管熔接在一起;
4)使两组芯套组合件相互分离,得到锥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棒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芯棒熔接时,两根芯棒和两根套管以相同的转动速度转动,套管熔接时,两根芯棒和两根套管也以相同的转动速度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棒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包括芯棒本体以及与芯棒本体熔接的辅助棒;所述套管包括套管本体以及与套管本体熔接的辅助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棒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步骤4)通过拉锥设备实施,所述拉锥设备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两组相对设置的拉锥机构以及设置在两组拉锥机构中间的喷灯,所述拉锥机构包括:
第一旋转卡座,滑动安装在机架上,用于夹紧套管并带动套管转动,第一旋转卡座能够沿基架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第二旋转卡座,滑动安装在机架上,用于夹紧芯棒的辅助棒并带动芯棒转动,第二旋转卡座能够沿基架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棒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棒包括相互连接的大径部和小径部,所述大径部与芯棒本体连接,所述小径部与辅助套端部之间形成环形腔,所述拉锥机构还包括安装在辅助棒上的吹扫座,所述吹扫座包括伸入环形腔的第一筒状部以及外套在辅助套外侧壁的第二筒状部,吹扫座用于向套管内部通入过滤后的氧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棒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套的外侧壁具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筒状部的内侧壁具有与对应环形凹槽配合的柔性限位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棒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扫座包括吹扫本体,所述吹扫本体中部具有贯穿孔,所述第一筒状部和第二筒状部位于吹扫本体上,所述辅助棒的小径部穿过所述贯穿孔;所述吹扫本体的内侧壁具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和小径部形成缓冲腔,所述第一筒状部具有沿套管长度方向贯穿第一筒状部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缓冲腔连通;所述吹扫本体的外侧壁具有环形安装槽,环形安装槽的底壁具有与所述缓冲腔连通的第二通道,吹扫本体还包括转动安装在环形安装槽上的气套,所述气套上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用于向缓冲腔内通入氧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棒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套的内侧壁具有凹陷区。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棒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套与第一旋转卡座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制棒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套的外侧壁具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旋转卡座具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端部具有插孔,所述第一连接杆用于插入第二连接杆的插孔上,气套在圆周方向上相对机架固定。
CN202110737785.0A 2021-06-30 2021-06-30 预制棒的加工工艺 Active CN1133875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37785.0A CN113387558B (zh) 2021-06-30 2021-06-30 预制棒的加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37785.0A CN113387558B (zh) 2021-06-30 2021-06-30 预制棒的加工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7558A true CN113387558A (zh) 2021-09-14
CN113387558B CN113387558B (zh) 2022-09-23

Family

ID=77624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37785.0A Active CN113387558B (zh) 2021-06-30 2021-06-30 预制棒的加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8755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8879A (zh) * 2021-09-30 2022-02-01 浙江富通光纤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棒的制造方法以及光纤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16263A (ja) * 1997-10-15 1999-04-27 Hitachi Cable Ltd 光ファイバ母材の製造方法
CN2928841Y (zh) * 2006-06-30 2007-08-01 富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大尺寸低水峰光纤预制棒制造光纤的组合装置
JP2015063419A (ja) * 2013-09-24 2015-04-09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
CN107056041A (zh) * 2017-05-03 2017-08-18 江苏斯德雷特通光光纤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棒拉双锥的方法
WO2019176255A1 (ja) * 2018-03-12 2019-09-19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管ガラ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管ガラス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16263A (ja) * 1997-10-15 1999-04-27 Hitachi Cable Ltd 光ファイバ母材の製造方法
CN2928841Y (zh) * 2006-06-30 2007-08-01 富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大尺寸低水峰光纤预制棒制造光纤的组合装置
JP2015063419A (ja) * 2013-09-24 2015-04-09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
CN107056041A (zh) * 2017-05-03 2017-08-18 江苏斯德雷特通光光纤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棒拉双锥的方法
WO2019176255A1 (ja) * 2018-03-12 2019-09-19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管ガラ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管ガラス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8879A (zh) * 2021-09-30 2022-02-01 浙江富通光纤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棒的制造方法以及光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7558B (zh) 2022-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988C (zh) 钻具组件
CN113387558B (zh) 预制棒的加工工艺
JP2575877B2 (ja) 被覆管端栓の溶接方法、溶接装置及び同溶接装置における端栓ストッパ組立体
CN100347109C (zh) 光纤预制件以及光纤的制造方法
CN112239324B (zh) 预制棒的加工方法以及光纤
CN201147883Y (zh) 加工换向器的夹具
CN113264669A (zh) 一种预制棒的加工方法
CN111496365A (zh) 一种嵌入式端盖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组焊工装
CN108544234B (zh) 管件牵引旋转精准加工装置
CN105014211A (zh) 芯体膜片封装焊接的氩气流供气方法和装置
CN113998879B (zh) 一种预制棒的制造方法以及光纤
CN210824873U (zh) 导纱装置
CN220574978U (zh) 压力电阻焊的焊接室组件及端塞压力电阻焊装置
CN107738128A (zh) 一种连杆精镗孔夹具
CN112939446A (zh) 一种预制棒的制造方法
CN104062730A (zh) 双盘同心同点式扎纱装置
CN216098768U (zh) 一种工具转接套
CN111098027B (zh) 一种脉冲激光焊接镜头
CN101347863A (zh) 等离子焊枪钨极定位装置
CN210370614U (zh) 一种可伸缩顶杆装置
CN220922061U (zh) 一种细长管机械吹砂自定心定位装置
CN217096095U (zh) 一种窄间隙焊接的送丝机构
CN214444879U (zh) 一种液压缸缸筒加工用涨胎工装
CN219443447U (zh) 一种吹气推料装置
CN215787408U (zh) 一种接头焊接用定位芯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