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83197B - 空调装置的控制装置、室外机、中继机、热源机以及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装置的控制装置、室外机、中继机、热源机以及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83197B CN113383197B CN201980090857.8A CN201980090857A CN113383197B CN 113383197 B CN113383197 B CN 113383197B CN 201980090857 A CN201980090857 A CN 201980090857A CN 113383197 B CN113383197 B CN 11338319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heat medium
- heat exchanger
- flow rate
- control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3—Exclusively-fluid system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1—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F24F11/42—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of outdoor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3—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characterised by a split arrangement, wherein parts of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e.g.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are in separately located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1—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operation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F25B1/00 - F25B23/00
- F25B25/005—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operation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F25B1/00 - F25B23/00 us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ystem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2—Defrosting cycles
- F25B47/022—Defrosting cycles hot gas defrosting
- F25B47/025—Defrosting cycles hot gas defrosting by reversing the cycl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10—Pressure
- F24F2140/12—Heat-exchange fluid press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20—Heat-exchange fluid temperat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31—Sensor arrangements
- F25B2313/0314—Temperature sensors near the indoor heat exchang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47/00—Detail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 F25B2347/02—Details of defrosting cy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空调装置(1)具备在第1热介质与第2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第2热交换器(22)、进行第2热介质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的多个第3热交换器(31、41、51)和分别调整第2热介质的流量的多个流量调整阀(33、43、53)。控制装置(100)在除霜模式下,在未产生空气调节要求的热交换器(41、51)包括设定温度被设定为当前的室温以下的第1装置(41)和被设定成不进行空气调节的第2装置(51)的场合,控制装置(100)控制第1流量调整阀(43)以及第2流量调整阀(53),以便与第1装置(41)对应的第1流量调整阀(43)的开度(DA%)成为与第2装置(51)对应的第2流量调整阀(53)的开度(DB%)以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装置的控制装置、室外机、中继机、热源机以及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间接式的空调装置,其利用热泵等热源机生成冷水热水,由送水泵以及配管向室内机搬送,进行室内的制冷制热。
这样的间接式的空调装置使用水或者盐水作为利用侧热介质,因而,近年来着眼于削减使用制冷剂量。
在日本特开2009-41860号公报中,在存在着生成冷水热水的水热交换器发生冻结的可能性的场合,通过将旁通回路打开并将膨胀阀关闭,使除霜时的低温的制冷剂不流入水热交换器地旁通,防止水热交换器的冻结。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418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对于像日本特开2009-41860号公报那样利用旁通回路使制冷剂不流向在除霜时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水热交换器的构成,由于不进行水热交换器中的从水向制冷剂的吸热,所以除霜时间变长,其结果,制热中断的时间变长,室温降低,结果存在导致舒适性降低的可能性。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空调装置的控制装置,在使用水或者盐水等热介质的间接式的空调装置中,能防止热介质的冻结并确保从热介质的吸热,能削减除霜运转所需的时间。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涉及控制空调装置的控制装置。空调装置具备压缩机、第1热交换器、第2热交换器、多个第3热交换器、多个流量调整阀和泵。压缩机压缩第1热介质。第1热交换器进行第1热介质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第2热交换器在第1热介质与第2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多个第3热交换器进行第2热介质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多个流量调整阀分别调整向多个第3热交换器流通的第2热介质的流量。泵使第2热介质在多个第3热交换器与第2热交换器之间循环。空调装置以包括制热模式和除霜模式的动作模式进行动作。
控制装置在制热模式下将与多个第3热交换器之中的产生空气调节要求的热交换器对应的流量调整阀打开,将与多个第3热交换器之中的未产生空气调节要求的热交换器对应的流量调整阀关闭。
控制装置在除霜模式下将与多个第3热交换器之中的未产生空气调节要求的热交换器对应的流量调整阀打开。在未产生空气调节要求的热交换器包括设定温度被设定成当前的室温以下的第1装置和被设定成不进行空气调节的第2装置的场合,控制装置控制第1流量调整阀以及第2流量调整阀,以便与第1装置对应的第1流量调整阀的开度成为与第2装置对应的第2流量调整阀的开度以上。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控制装置,由于空调装置的除霜时间缩短,所以,空气调节时的舒适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构成的图。
图2是示出制热运转中的第1热介质、第2热介质的流动的图。
图3是示出制热除霜运转(状态A)中的第1热介质、第2热介质的流动的图。
图4是示出制热除霜运转(状态B)中的第1热介质、第2热介质的流动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制热除霜运转的控制的一例的波形图。
图6是用于对状态B下的流量调整阀的开度DA%以及DB%的设定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示出进行空调装置的控制的控制装置和遥控控制装置的遥控器的构成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在实施方式1中由控制装置执行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1A的构成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在实施方式2中在初次运转时执行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在实施方式2中在除霜运转时执行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在实施方式3中由控制装置执行的控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对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申请起初预定的是适当组合各实施方式所说明的构成。另外,对图中的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不重复其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构成的图。参照图1,空调装置1具备热源机2、室内空调装置3和控制装置100。热源机2包括室外机10和中继机20。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第1热介质可例示制冷剂,作为第2热介质可例示水或者盐水。
室外机10包括作为针对第1热介质的热源或者冷源进行动作的制冷循环的一部分。室外机10包括压缩机11、四通阀12和第1热交换器13。在图1中,示出四通阀12进行制冷或者除霜的场合,热源机2作为冷源发挥作用。若切换四通阀12而将制冷剂的循环方向设成反向,则成为进行制热的场合,热源机2作为热源发挥作用。
中继机20包括第2热交换器22、使第2热介质在与室内空调装置3之间循环的泵23、膨胀阀24、检测泵23的前后的差压ΔP的压力传感器25、以及对经过了第2热交换器22的第2热介质的温度进行测定的温度传感器26。第2热交换器22在第1热介质与第2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作为第2热交换器22,可使用板式热交换器。
室外机10和中继机20利用使第1热介质流通的配管4、5而连接。由压缩机11、四通阀12、第1热交换器13、膨胀阀24和第2热交换器22形成利用第1热介质的制冷循环即第1热介质回路。另外,热源机2也可以将室外机10和中继机20设成一体型。在一体型的场合,配管4、5被收容在框体内部。
室内空调装置3和中继机20利用使第2热介质流通的配管6、7而连接。室内空调装置3包括室内机30、室内机40和室内机50。室内机30、40、50相互并联地连接在配管6与配管7之间。
室内机30包括热交换器31、用于将室内空气送向热交换器31的风扇32、以及对第2热介质的流量进行调整的流量调整阀33。热交换器31进行第2热介质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
室内机40包括热交换器41、用于将室内空气送向热交换器41的风扇42、以及对第2热介质的流量进行调整的流量调整阀43。热交换器41进行第2热介质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
室内机50包括热交换器51、用于将室内空气送向热交换器51的风扇52、以及对第2热介质的流量进行调整的流量调整阀53。热交换器51进行第2热介质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
另外,由泵23、第2热交换器22、相互并联连接的第3热交换器31、热交换器41、热交换器51形成利用了第2热介质的第2热介质回路。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举例列举了具有3台室内机的空调装置,但室内机的台数可以是任意台。
分散配置于室外机10、中继机20、室内空调装置3的控制部15、27、36协作地作为控制装置100进行动作。控制装置100根据压力传感器25、温度传感器26的输出来控制压缩机11、膨胀阀24、泵23、流量调整阀33、43、53以及风扇32、42、52。
另外,也可以是,控制部15、27、36中的任意一者成为控制装置,基于其余的控制部15、27、36检测出的数据来控制压缩机11、膨胀阀24、泵23、流量调整阀33、43、53以及风扇32、42、52。另外,也可以是,在室外机10和中继机20成为一体型的热源机2的场合,基于控制部36检测出的数据,控制部15、27协作地作为控制装置进行动作。
在图1的构成中,空调装置1由温度传感器26判断是否存在着第2热介质发生冻结的可能性。在除霜时存在着第2热介质发生冻结的可能性的场合,将室内机的流量调整阀打开,使风扇旋转,将来自室内空气的热导入第2热介质,防止冻结。以下,关于该冻结防止动作按顺序进行说明。
为了使说明变简单,首先,说明在由遥控器等使室内机50停止运转的状态(以下称为“SW-OFF状态”)下室内机30以及室内机40进行制热运转的场合。在该场合,设定了在室内机30中室温未达到目标温度的状态(以下称为“热感ON状态(温度传感器打开状态)”)、在室内机40中室温到达目标温度的状态(以下称为“热感OFF状态(温度传感器关闭状态)”)。
图2是示出制热运转中的第1热介质、第2热介质的流动的图。在图2中记载的是,室内机30为热感ON状态,室内机40为热感OFF状态,室内机50为SW-OFF状态。另外,热感ON状态表示产生了针对室内机的空气调节要求的状态,热感OFF状态以及SW-OFF状态表示未产生针对室内机的空气调节要求的状态。
换言之,未产生针对室内机的空气调节要求的状态包括:SW-OFF状态,在由遥控器等将室内机OFF(关闭)的场合转变成该SW-OFF状态;以及热感OFF状态,在热感ON状态下由室内机进行了空气调节结果室温达到设定温度而暂时停止空气调节的场合转变成该热感OFF状态。
在制热运转时,设定四通阀12,以便第1热介质(制冷剂)从压缩机11排出,依次经过第2热交换器22、膨胀阀24、第1热交换器13而返回压缩机11。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第1热介质通过在第2热交换器22中与第2热介质进行热交换而冷凝。冷凝了的第1热介质由膨胀阀24减压,在第1热交换器13中蒸发变成低温的气体状态而返回压缩机11。
在第2热介质回路中,从泵23送出的第2热介质(水或者盐水)通过在第2热交换器22中与第1热介质进行热交换而温度上升。温度上升了的第2热介质向热感ON状态的室内机30被供给,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由此,热感ON状态的室内机30向室内供给热风。另外,与热感ON状态的室内机30对应的流量调整阀33被控制成打开状态,与热感OFF状态的室内机40以及SW-OFF状态的室内机50对应的流量调整阀43、53被控制成关闭状态。因而,在热交换器31中有第2热介质流通,而在热交换器41、51中没有第2热介质流通。
在制热运转中在室外机10的热交换器结霜的场合,四通阀12被切换,来自压缩机11的高温的制冷剂气体被导入第1热交换器13,进行除霜。在该场合,由于在第2热交换器22中第2热介质被冷却,所以,需要加热以便防止第2热介质冻结。在该场合,若由泵23使第2热介质循环,则从配置有室内机30、40、50的室内的空气回收热,第2热介质被加热。
但是,针对处于图2所示那样的3种状态下的室内机,在除霜时室温一律降低,此时存在着给处于室内的用户带来不适感的可能性。因而,优选的是,根据房间的状况来回收热。
例如,热感ON状态表示用户处于室内且室温未达到目标温度,即冷。在这样的场合,使风扇32停止,不从该房间的空气采热。
热感OFF状态表示用户处于室内且室温已上升到目标温度以上。这样的房间的空气适于用作早期除霜的采热源。另外,可认为即便室温稍有下降而对用户的影响也小。因此,从该房间的空气积极地采热。
SW-OFF状态表示用户不在室内。不在室内的房间基本上未进行制热。这样的房间的空气不适于用作早期除霜的采热源,但温度比结冰点高的场合较多。因此,从有效利用热的观点出发,采热较好。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上述那样的观点出发,相比配置有SW-OFF状态的室内机的房间的空气,将配置有热感OFF状态的室内机的房间的空气优先用作除霜时的第2热介质冻结防止的热源。
图3是示出制热除霜运转(状态A)中的第1热介质、第2热介质的流动的图。制热除霜运转(状态A)是制热除霜运转的标准状态。参照图3,设定四通阀12,以便第1热介质(制冷剂)从压缩机11被排出并依次经过第1热交换器13、膨胀阀24、第2热交换器22而返回压缩机11。即,四通阀12被控制成与制冷运转相同的状态。此时,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第1热介质通过在第1热交换器13中与外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凝。此时,在第1热交换器13中,霜融解。冷凝的第1热介质由膨胀阀24减压,在第2热交换器22中与第2热介质进行热交换,成为低温的气体状态,返回压缩机11。
在第2热介质回路中,从泵23送出的第2热介质(水或者盐水)通过在第2热交换器22中与第1热介质进行热交换而温度降低。温度降低了的第2热介质向热感ON状态的室内机30被供给,风扇32停止,不向室内吹出冷风。另外,与热感ON状态的室内机30对应的流量调整阀33被控制成打开状态,与热感OFF状态的室内机40以及SW-OFF状态的室内机50对应的流量调整阀43、53被控制成关闭状态。因而,在热交换器31中有第2热介质流通,而在热交换器41、51中没有第2热介质流通。
此时,在第2热交换器22中,第2热介质通过与低温的第1热介质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在此,若第2热交换器22的流入部的第2热介质的温度低,则存在着第2热介质在第2热交换器22的内部冻结的可能性。
图4是示出制热除霜运转(状态B)中的第1热介质、第2热介质的流动的图。制热除霜运转(状态B)是在除霜运转中第2热介质的温度降低的状态。在图4中,相比图3在以下方面有所不同:在制热除霜运转中,使第2热介质也向未产生空气调节要求的状态的热交换器流通,从设置有未产生空气调节要求的状态的室内机的房间的空气吸收热。关于第1热介质的循环路径由于与图3相同,所以,对图4的第2热介质回路进行说明。
参照图4,在第2热介质回路中,从泵23送出的第2热介质(水或者盐水)通过在第2热交换器22中与第1热介质进行热交换而温度降低。温度降低了的第2热介质向热感ON状态的室内机30被供给,而风扇32停止,不向室内吹出冷风。
此外,由温度传感器26监视第2热介质的温度,在第2热介质的温度变成接近冻结温度的第1判定温度X℃的场合,与热感OFF状态的室内机40以及SW-OFF状态的室内机50对应的流量调整阀43、53从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变更设定。同时,风扇42、52也被驱动,在热交换器41、51中积极地进行室内空气与第2热介质的热交换。其结果,由于第2热介质的温度上升,所以,防止第2热介质的冻结。因此,可防止第2热交换器22中的冻结,并且也可以不中断除霜运转,因而除霜时间也缩短。
此时,为了从与被认为室温充分变高的热感OFF状态的室内机40对应的房间的空气优先吸收热,控制装置100将流量调整阀43的开度设定为DA%,将流量调整阀53的开度设定为DB%。其中,DA≥DB。由此,热从与热感OFF状态的室内机40对应的房间的空气优先地被第2热介质吸收。
另外,在暂且降低的第2热介质的温度上升至第2判定温度Y℃的场合,再次如图3那样设定第2热介质的循环路径,除霜运转继续。在此,第2判定温度Y℃只要为第1判定温度X℃以上的温度即可。另外,第2判定温度Y℃也可以是与第1判定温度X℃相同的温度,但为了避免频繁地发生流路的切换,优选的是设定成Y>X。
图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制热除霜运转的控制的一例的波形图。在图5的时刻t0~t1,执行制热运转,第1热介质和第2热介质如图2所示那样流动。
在时刻t1,对应于制热除霜开始条件成立,四通阀12的状态从制热状态被设定成制冷状态。在时刻t1~t2之间,第1热介质和第2热介质如图3的状态A所示那样流动。通过在第2热交换器22中第2热介质的热被送往第1热介质,第2热介质的温度逐渐降低,在时刻t2低于第1判定温度X℃。
与之相应地,在时刻t2~t3之间,如图4的状态B所示那样,变更成第2热介质的流动也向热感OFF状态的室内机40以及SW-OFF状态的室内机50流通。因而,由于室内空气与第2热介质的热交换量增加,所以,第2热介质的温度逐渐上升。此时,为了从与热感OFF状态的室内机40对应的房间的空气优先吸收热,控制装置100将流量调整阀43的开度设定为DA(%),将流量调整阀53的开度设定为DB(%)。其中,DA≥DB。由此,热从与热感OFF状态的室内机40对应的房间的空气优先地被第2热介质吸收。
若在时刻t3第2热介质的温度高于第2判定温度Y℃,则再次如图3所示那样变更流量调整阀的设定。并且,若在时刻t4除霜运转停止条件成立,则再次恢复成如图2所示那样的制热运转。
图6是用于说明状态B下的流量调整阀的开度DA以及DB的设定的图。在图6中,纵轴表示温度(℃),横轴表示室内机的流量调整阀的开度(%)。
如图6所示那样,基于配置有热感OFF状态的室内机40的房间的温度TA来确定开度DA(%)。
若通过遥控器等的设定来确定设定温度Ts(℃),则确定流量调整阀的开度DA(%),以便在该设定温度Ts(℃)至Ts+α(℃)之间,温度TA越增加而开度DA(%)越增加。例如在温度TA与设定温度Ts一致的场合,开度DA(%)被设定成DAmin(%)。另外,例如在温度TA(℃)与Ts+α(℃)一致的场合,开度DA(%)被设定成DAmax(%)。
另外,如图6所示那样,基于配置有SW-OFF状态的室内机50的房间的温度TB来确定开度DB(%)。
确定流量调整阀的开度DB(%),以便在预先确定的保证温度下限值TL(℃)至TL+β(℃)之间,温度TB越增加而开度DB(%)越增加。另外,室内空气的保证温度下限值TL是空调装置等的目录中一般记载的值。例如在温度TB(℃)与保证温度下限值TL(℃)一致的场合,开度DB(%)被设定成DBmin(%)。另外,例如在温度TB(℃)与TL+β(℃)一致的场合,开度DB(%)被设定成DBmax(%)。
图7是表示进行空调装置的控制的控制装置和遥控控制装置的遥控器的构成的图。参照图7,遥控器200包括输入装置201、处理器202和信息传送装置203。输入装置201包括供用户切换室内机的ON/OFF的按钮、输入设定温度的按钮等。信息传送装置203用于与控制装置100进行通信。处理器202按照从输入装置201发送来的输入信号控制信息传送装置203。
控制装置100包括接收来自遥控器的信号的信息接收装置101、处理器102和存储器103。
存储器103例如构成为包括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和快闪存储器。另外,在快闪存储器中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各种数据。
处理器102控制空调装置1的整体的动作。另外,图1所示的控制装置100通过由处理器102执行存储器103所存储的操作系统以及应用程序来实现。另外,在执行应用程序时,参照存储器103所存储的各种数据。信息接收装置101用于进行与遥控器200的通信。在具有多个室内机的场合,在多个室内机分别设置信息接收装置101。
另外,在如图1所示那样控制装置被分割成多个控制部的场合,在多个控制部分别包括处理器。在这样的场合,多个处理器协作地进行空调装置1的整体控制。
图8是用于说明在实施方式1中控制装置执行的控制的流程图。参照图8,若预先确定的除霜开始条件成立,则除霜运转开始。除霜开始条件例如在制热运转中每经过一定时间时或者在检测到室外机的热交换器的结霜时等成立。
若除霜运转开始,则首先在步骤S1中,控制装置100将四通阀12从制热运转状态切换成制冷运转状态。接着,在步骤S2中,控制装置100针对热感ON状态的室内机进行控制,以便将风扇OFF(关闭),打开流量调整阀。这样,第2热介质例如像图3的状态A所示那样流动。
在该状态下,在步骤S3中,控制装置100判断由温度传感器26检测的第2热介质的温度T1是否低于第1判定温度X℃。在温度T1为第1判定温度X℃以上的场合(S3中为否),维持图3所示的除霜运转的状态A。另一方面,在温度T1低于第1判定温度X℃的场合(S3中为是),判断为有第2热介质冻结的可能性,处理进入步骤S4。
在步骤S4中,控制装置100针对热感OFF状态的室内机进行控制,以便将流量调整阀打开成开度DA%,将风扇ON(打开)。接着,在步骤S5中,控制装置100针对SW-OFF状态的室内机进行控制,以便将流量调整阀打开成开度DB%,将风扇ON(打开)。这样,第2热介质例如像图4的状态B所示那样流动。
在该状态下,在步骤S6中,控制装置100判断由温度传感器26检测的第2热介质的温度T1是否为第2判定温度Y℃以上。在温度T1低于第2判定温度Y℃的场合(S6中为否),维持图4所示的除霜运转的状态B。另一方面,在温度T1为第2判定温度Y℃以上的场合(S6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7。
在步骤S7中,控制装置100针对热感OFF状态的室内机以及SW-OFF状态的室内机进行控制,以便关闭流量调整阀,将风扇OFF(关闭)。这样,第2热介质的流动如图3所示那样返回初始的状态A。
接着,在步骤S8中,控制装置100判断除霜结束条件是否成立。除霜结束条件例如在自除霜开始经过一定时间的场合或者在室外机的除霜结束的场合等成立。在步骤S8中,在除霜结束条件未成立的场合,再次反复进行步骤S3以后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步骤S8中,在除霜结束条件成立的场合,在步骤S9中除霜运转结束,再次进行制热运转。
再次参照图1,关于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1以及控制装置100记载构成和主要动作。
空调装置1具备压缩机11、第1热交换器13、第2热交换器22、第3热交换器31、41、51、流量调整阀33、43、53和泵23。
压缩机11压缩第1热介质。第1热交换器13进行第1热介质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第2热交换器22在第1热介质与第2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第3热交换器31、41、51进行第2热介质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流量调整阀33、43、53分别调整向第3热交换器31、41、51流通的第2热介质的流量。泵23使第2热介质在第3热交换器31、41、51与第2热交换器22之间循环。空调装置1以包括制热模式和除霜模式的动作模式进行动作。
更具体来讲,控制装置100如图2所示那样,在制热模式下,将与第3热交换器31、41、51之中的产生空气调节要求的热交换器31对应的流量调整阀33打开,将与第3热交换器31、41、51之中的未产生空气调节要求的热交换器41、51对应的流量调整阀43、53关闭。
控制装置100在除霜模式下,在存在着第2热介质冻结的可能性的场合,即在第2热介质的温度T1低于第1判定温度X℃的场合,将与未产生空气调节要求的热交换器对应的流量调整阀之中的至少1个打开。
更具体来讲,如图4所示那样,控制装置100在除霜模式下,将与未产生空气调节要求的热交换器41、51对应的流量调整阀43、53打开。
这样,在除霜运转中第2热介质的温度降低的场合,使第2热介质流向未产生空气调节要求的热交换器,因而,能使热从室内空气向第2热介质移动,能使第2热介质的温度上升。
在未产生空气调节要求的热交换器包括设定温度被设定为当前的室温以下的第1装置(图2~4中的热交换器41)和被设定成不进行空气调节的第2装置(图2~4中的热交换器51)的场合,控制装置100控制第1流量调整阀以及第2流量调整阀,以便与第1装置(热交换器41)对应的第1流量调整阀(流量调整阀43)的开度(DA%)成为与第2装置(热交换器51)对应的第2流量调整阀(流量调整阀53)的开度(DB%)以上。
优选的是,如图8的步骤S6所示那样,控制装置100在除霜模式下,在第2热介质的温度T1为第2判定温度Y℃以上的场合,将与未产生空气调节要求的热交换器对应的流量调整阀关闭。
优选的是,空调装置1还具备分别与第3热交换器31、41、51对应地设置的风扇32、42、52。控制装置100在制热模式下,驱动与产生空气调节要求的热交换器对应的风扇,并且使与未产生空气调节要求的热交换器对应的风扇停止。如图8的步骤S3~S5所示那样,控制装置100在除霜模式下,在第2热介质的温度低于第1判定温度X℃的场合,驱动与未产生空气调节要求的热交换器对应的风扇。
优选的是,如图8的步骤S6、S7所示那样,控制装置100在除霜模式下,在第2热介质的温度为第2判定温度Y℃以上的场合,使与未产生空气调节要求的热交换器对应的风扇停止。
这样,在除霜运转中第2热介质的温度降低的场合,由风扇向未产生空气调节要求的热交换器输送空气,因而,从室内空气向第2热介质的热移动进一步被促进。
通过这样控制,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在制热除霜时存在第2热介质冻结的可能性的场合,即便多少损失一些热感OFF状态以及SW-OFF状态的房间的温度也能从这些房间的空气收集热,防止第2热介质的温度的下降并且使除霜提早结束。因此,除霜时间缩短,能使热感ON状态的房间的制热提早恢复。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1中,根据未产生针对室内机的空气调节要求的状态的室内机是热感OFF状态还是SW-OFF状态,变更流量调整阀的开度,使收集的热量带有差异。对此,在实施方式2中,也考虑是否在除霜运转中容易收集热的场所配置有室内机。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1A的构成的图。图9所示的空调装置1A除了图1所示的空调装置1的构成以外,室内机30、40、50分别包括温度传感器34、44、54。关于空调装置1A的其他构成,与图1所示的空调装置1同样而省略重复说明。
温度传感器34、44、54分别测定第2热介质流入室内机的温度T2、T3、T4,向控制装置100输出。
控制装置100在存在第2热介质冻结的可能性的场合,实施冻结保护动作,该冻结保护动作使未产生针对室内机的空气调节要求的状态的室内机之中的水配管长度短的室内机优先地打开流量调整阀,将室内风扇ON(打开)。
图10是用于说明在实施方式2中在初次运转时执行的控制的流程图。参照图9、图10,若在设置后初次输入运转指令,则初次运转开始。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11中将全部室内机的流量调整阀开度设为相同开度,并且将分别由温度传感器34、44、54检测的温度T2、T3、T4定义为初期温度,存储至存储器。
接着,在步骤S12中,控制装置100将压缩机11设为ON(打开),将泵23设为ON(打开),作为初次运转进行制热运转。然后,在步骤S13中,控制装置100从上述初期温度与当前检测温度的差量为Z℃以上的室内机起依次将单元序号定义为No.1/No.2/No.3,存储至存储器。然后,在步骤S14中,控制装置100结束制热运转。
通过执行该初次运转,按照供给第2热介质的配管的长度从短至长的顺序对室内机赋予单元序号。
图11是用于说明在实施方式2中在除霜运转时执行的控制的流程图。参照图11,若预先确定的除霜开始条件成立,则除霜运转开始。除霜开始条件例如在制热运转中每经过一定时间时或者在检测到室外机的热交换器的结霜时等成立。
若除霜运转开始,则首先在步骤S21中,控制装置100将四通阀12从制热运转状态切换成制冷运转状态。接着,在步骤S22中,控制装置100针对热感ON状态的室内机进行控制,以便将风扇OFF(关闭),将流量调整阀打开。这样,第2热介质例如像图3所示那样流动。
在该状态下,在步骤S23中,控制装置100判断由温度传感器26检测的第2热介质的温度T1是否低于第1判定温度X℃。在温度T1为第1判定温度X℃以上的场合(S23中为否),维持图3所示的除霜运转的状态。另一方面,在温度T1低于第1判定温度X℃的场合(S23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24。
在步骤S24中,控制装置100针对热感OFF状态的室内机进行控制,以便将流量调整阀打开成开度DA%,将风扇ON(打开)。接着,在步骤S25中,控制装置100针对SW-OFF状态的室内机进行控制,以便将流量调整阀打开成开度DB%,将风扇ON(打开)。这样,第2热介质例如像图4的状态B所示那样流动。
进而,在实施方式2中,在步骤S26中,控制装置100使与热感OFF状态的室内机以及SW-OFF状态的室内机之中的、初次运转时存储的单元No.的数值最小的室内机对应的流量调整阀的开度进一步增加DC%。
进而,在步骤S27中,控制装置100判断由温度传感器26检测的第2热介质的温度T1是否为第2判定温度Y℃以上。
在温度T1比第2判定温度Y℃低的场合(S27中为否),维持步骤S24~S26中确定的流量调整阀的开度下的除霜运转的状态。另一方面,在温度T1为第2判定温度Y℃以上的场合(S27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28。
在步骤S28中,控制装置100针对热感OFF状态的室内机以及SW-OFF状态的室内机进行控制,以便关闭流量调整阀,将风扇OFF(关闭)。这样,第2热介质的流动如图3所示那样返回初始的状态A。
接着,在步骤S29中,控制装置100判断除霜结束条件是否成立。除霜结束条件例如在自除霜开始经过了一定时间的场合或者在室外机的除霜结束的场合等成立。在步骤S29中,在除霜结束条件未成立的场合,再次反复进行步骤S23以后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步骤S29中,在除霜结束条件成立的场合,在步骤S30中除霜运转结束,再次进行制热运转。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1A的构成中,控制装置100包括:存储器103,该存储器103是存储针对第3热交换器31、41、51预先确定的优先顺位的存储部;以及处理器10,该处理器10基于存储部所存储的优先顺位来变更第1流量调整阀的开度(DA%)或者第2流量调整阀的开度(DB%)。
更优选的是,优先顺位基于供第2热介质流通的配管从第2热交换器分别到达第3热交换器31、41、51的长度来确定。
控制装置100将热感OFF状态或者SW-OFF状态的室内机之中的配管长度最短的室内机的流量调整阀的开度增多DC%。
具体来讲,在将热感OFF状态的室内机的流量调整阀的开度设定为DA%,将SW-OFF状态的室内机的流量调整阀的开度设定为DB%之后,将最短配管长度的室内机的流量调整阀的开度设为(DA+DC)%或者(DB+DC)%。
通过这样控制,能期待相比实施方式1除霜时间进一步缩短这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1以及实施方式2中,通过检测第2热介质的温度,判断在制热除霜运转中有第2热介质冻结的可能性。在实施方式3中,也考虑其他的方法来判断第2热介质冻结的可能性的有无。例如也可认为,根据温度传感器26的位置或者判定阈值温度X℃的设定,在第2热介质的循环路径长的场合在循环路径的一部分会开始冻结。这样,在循环路径中存在一部分冻结开始的区间的场合,压力损失增加,因而,泵23的入口与出口的差压ΔP增加。因此,在实施方式3中,除了温度T1以外,差压ΔP也使用于判定。
图12是用于说明在实施方式3中由控制装置执行的控制的流程图。图12的流程图将图8的实施方式1的流程图的步骤S3的处理置换为步骤S3A。关于其他部分,由于在图8中进行过说明,故而在此不重复说明。
在步骤S3A中,控制装置100判断压力差ΔP是否比判定阈值压力S(MPa)大,或者由温度传感器26检测的第2热介质的温度T1是否低于第1判定温度X℃。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作为实施方式3的空调装置,由控制装置100基于泵23的入口与泵23的出口的压力差ΔP,进行制热模式向除霜模式的动作模式的变更。
更具体来讲,如图12的步骤S3A所示那样,在第2热介质的温度T1低于阈值温度X℃或者压力差ΔP高于阈值压力S的场合,由控制装置100进行从制热模式向除霜模式的动作模式的变更。
由此,即便在循环路径中第2热介质的温度有变动的场合,在循环路径完全冻结之前,也能使第2热介质的温度上升。另外,即便在温度传感器26发生故障的场合,也能正常地维持除霜运转。
另外,控制装置100也可以在室外机10、中继机20、热源机2中的任一者配置其主要部。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1A若具备:由压缩机11、第1热交换器13、第2热交换器22形成的第1热介质回路;由泵23、第2热交换器22和第3热交换器31、41、51形成的第2热介质回路;以及控制装置100,则也可以具备其他构成。
应认为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而并非限制性构成。本发明的范围并非由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示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示出,意在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附图标记的说明
1、1A空调装置,2热源机,3室内空调装置,4、5、6、7配管,10室外机,11压缩机,12四通阀,13第1热交换器,15、27、36控制部,20中继机,22第2热交换器,23泵,24膨胀阀,25压力传感器,26、34、44、54温度传感器,30、40、50室内机,31、41、51第3热交换器,32、42、52风扇,33、43、53流量调整阀,100控制装置,101信息接收装置,102、202处理器,103存储器,200遥控器,201输入装置,203信息传送装置。
Claims (9)
1.一种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控制空调装置,
所述空调装置具备:
压缩机,该压缩机压缩第1热介质;
第1热交换器,该第1热交换器进行所述第1热介质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
第2热交换器,该第2热交换器在所述第1热介质与第2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
多个第3热交换器,该多个第3热交换器进行所述第2热介质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
多个流量调整阀,该多个流量调整阀分别调整向所述多个第3热交换器流通的所述第2热介质的流量;以及
泵,该泵使所述第2热介质在所述多个第3热交换器与所述第2热交换器之间循环,
所述空调装置以包括制热模式和除霜模式的动作模式进行动作,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制热模式下将与所述多个第3热交换器之中的产生空气调节要求的热交换器对应的流量调整阀打开,将与所述多个第3热交换器之中的未产生空气调节要求的热交换器对应的流量调整阀关闭,
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除霜模式下将与所述多个第3热交换器之中的未产生所述空气调节要求的热交换器对应的流量调整阀打开,
在未产生所述空气调节要求的热交换器包括设定温度被设定成当前的室温以下的第1装置和被设定成不进行空气调节的第2装置的场合,所述控制装置控制第1流量调整阀以及第2流量调整阀,以便与所述第1装置对应的所述第1流量调整阀的开度成为与所述第2装置对应的所述第2流量调整阀的开度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存储部,该存储部存储相对于所述多个第3热交换器预先确定的优先顺位;以及
处理器,该处理器基于所述存储部所存储的所述优先顺位来变更所述第1流量调整阀的开度或者所述第2流量调整阀的开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基于供所述第2热介质流通的配管从所述第2热交换器起分别到达所述多个第3热交换器的长度,确定所述优先顺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泵的入口与所述泵的出口的压力差,进行从制热模式向除霜模式的动作模式的变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第2热介质的温度低于阈值温度或者所述压力差高于阈值压力的场合,进行从制热模式向除霜模式的动作模式的变更。
6.一种室外机,其中,
所述室外机具备:
压缩机,该压缩机压缩第1热介质;
第1热交换器,该第1热交换器进行所述第1热介质与室外空气之间的热交换;以及
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
7.一种中继机,其中,
所述中继机具备:
第2热交换器,该第2热交换器进行第1热介质与第2热介质之间的热交换;
泵,该泵使所述第2热介质在多个第3热交换器与所述第2热交换器之间循环,该多个第3热交换器进行所述第2热介质与室内空气之间的热交换;以及
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
8.一种热源机,其中,
所述热源机具备:
压缩机,该压缩机压缩第1热介质;
第1热交换器,该第1热交换器进行所述第1热介质与室外空气之间的热交换;
第2热交换器,该第2热交换器进行所述第1热介质与第2热介质之间的热交换;
泵,该泵使所述第2热介质在多个第3热交换器与所述第2热交换器之间循环,该多个第3热交换器进行所述第2热介质与室内空气之间的热交换;以及
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
9.一种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空调装置具备:
由压缩机、第1热交换器以及第2热交换器形成的第1热介质回路,所述压缩机压缩第1热介质,所述第1热交换器进行所述第1热介质与室外空气之间的热交换,所述第2热交换器进行所述第1热介质与第2热介质之间的热交换;
由所述第2热交换器、多个第3热交换器以及泵形成的第2热介质回路,所述多个第3热交换器进行所述第2热介质与室内空气之间的热交换,所述泵使所述第2热介质在所述多个第3热交换器与所述第2热交换器之间循环;以及
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9/004081 WO2020161805A1 (ja) | 2019-02-05 | 2019-02-05 | 空気調和装置の制御装置、室外機、中継機、熱源機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83197A CN113383197A (zh) | 2021-09-10 |
CN113383197B true CN113383197B (zh) | 2023-02-28 |
Family
ID=71947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90857.8A Active CN113383197B (zh) | 2019-02-05 | 2019-02-05 | 空调装置的控制装置、室外机、中继机、热源机以及空调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802702B2 (zh) |
EP (1) | EP3922918A4 (zh) |
JP (1) | JP7134265B2 (zh) |
CN (1) | CN113383197B (zh) |
WO (1) | WO202016180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825629B1 (en) * | 2018-07-20 | 2024-06-1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Controller of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outdoor unit, relay unit, heat source unit, an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
EP3957925A4 (en) * | 2019-04-18 | 2022-04-06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AIR CONDITIONER CONTROL DEVICE, OUTDOOR UNIT, RELAY DEVICE, HEAT SOURCE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
JP7282273B2 (ja) * | 2020-09-07 | 2023-05-2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CN114905996B (zh) * | 2022-06-02 | 2023-02-28 | 广州弘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有序充电的电动汽车分体式充电桩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2192540A (ja) * | 1989-01-18 | 1990-07-30 | Shimizu Corp | 低温度冷水製造装置 |
JP2008116163A (ja) * | 2006-11-07 | 2008-05-22 | Toho Gas Co Ltd | 熱媒体搬送システム |
CN101592414A (zh) * | 2008-05-26 | 2009-12-02 |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 空调机 |
WO2010128551A1 (ja) * | 2009-05-08 | 2010-11-1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EP2733444A1 (en) * | 2011-07-14 | 2014-05-2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Air-conditioning device |
CN103874893A (zh) * | 2011-12-16 | 2014-06-18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装置 |
WO2014097439A1 (ja) * | 2012-12-20 | 2014-06-2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CN108463678A (zh) * | 2016-01-15 | 2018-08-28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制冷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330938Y2 (zh) * | 1980-09-10 | 1988-08-18 | ||
JP2753177B2 (ja) * | 1992-04-30 | 1998-05-18 | 松下精工株式会社 | 熱回収型マルチエアコン |
JP2004353903A (ja) | 2003-05-28 | 2004-12-16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空気調和装置 |
JP5113447B2 (ja) | 2007-08-09 | 2013-01-09 |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 ヒートポンプ給湯装置の制御方法 |
CN102016442B (zh) * | 2008-04-30 | 2013-06-2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装置 |
JP5306848B2 (ja) | 2009-02-17 | 2013-10-02 | 冨士ファニチア株式会社 | 椅子 |
ES2955660T3 (es) * | 2010-02-10 | 2023-12-05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Acondicionador de aire |
WO2014016865A1 (ja) * | 2012-07-24 | 2014-01-30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CN104813111B (zh) * | 2012-11-30 | 2017-08-29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装置 |
JP5837231B2 (ja) * | 2012-11-30 | 2015-12-2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EP2927610B1 (en) * | 2012-11-30 | 2021-01-2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Design method for a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
EP2960602B1 (en) * | 2013-02-25 | 2020-10-0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Air conditioner |
JP6896161B2 (ja) * | 2018-04-04 | 2021-06-30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の制御装置、室外機、中継機、熱源機、および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
EP3825629B1 (en) * | 2018-07-20 | 2024-06-1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Controller of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outdoor unit, relay unit, heat source unit, an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
US11885518B2 (en) * | 2018-12-11 | 2024-01-30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
-
2019
- 2019-02-05 WO PCT/JP2019/004081 patent/WO2020161805A1/ja unknown
- 2019-02-05 JP JP2020570248A patent/JP7134265B2/ja active Active
- 2019-02-05 US US17/419,045 patent/US11802702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2-05 EP EP19914283.7A patent/EP3922918A4/en active Pending
- 2019-02-05 CN CN201980090857.8A patent/CN11338319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2192540A (ja) * | 1989-01-18 | 1990-07-30 | Shimizu Corp | 低温度冷水製造装置 |
JP2008116163A (ja) * | 2006-11-07 | 2008-05-22 | Toho Gas Co Ltd | 熱媒体搬送システム |
CN101592414A (zh) * | 2008-05-26 | 2009-12-02 |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 空调机 |
WO2010128551A1 (ja) * | 2009-05-08 | 2010-11-1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CN102422091A (zh) * | 2009-05-08 | 2012-04-18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装置 |
EP2733444A1 (en) * | 2011-07-14 | 2014-05-2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Air-conditioning device |
CN103874893A (zh) * | 2011-12-16 | 2014-06-18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装置 |
WO2014097439A1 (ja) * | 2012-12-20 | 2014-06-2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CN108463678A (zh) * | 2016-01-15 | 2018-08-28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制冷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134265B2 (ja) | 2022-09-09 |
US11802702B2 (en) | 2023-10-31 |
CN113383197A (zh) | 2021-09-10 |
WO2020161805A1 (ja) | 2020-08-13 |
US20220082283A1 (en) | 2022-03-17 |
EP3922918A4 (en) | 2022-02-23 |
EP3922918A1 (en) | 2021-12-15 |
JPWO2020161805A1 (ja) | 2021-11-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383197B (zh) | 空调装置的控制装置、室外机、中继机、热源机以及空调装置 | |
JP6201872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113661364B (zh) | 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装置、室外机、中继机、热源机以及空气调节装置 | |
CN108779938B (zh) | 空调热水供应系统 | |
JP6972368B2 (ja) | 空気調和装置の制御装置、室外機、中継機、熱源機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 |
JP2013119954A (ja) | ヒートポンプ式温水暖房機 | |
CN113348333A (zh) | 制冷装置的室外机以及具备该室外机的制冷装置 | |
WO2019193685A1 (ja) |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の制御装置、室外機、中継機、熱源機、および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 |
JP2021055931A (ja) | ヒートポンプサイクル装置 | |
JP6250589B2 (ja) | 空調システム | |
US11397035B2 (en) | Controller of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outdoor unit, relay unit, heat source unit, an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 |
JP7097989B2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KR20100136004A (ko) | 동파방지 기능을 구비한 히트펌프 시스템 | |
WO2016166873A1 (ja) | 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 | |
KR102390900B1 (ko) | 멀티형 공기조화기 및 그의 제어방법 | |
CN101929770A (zh) | 热水空调器的控制电路 | |
JPWO2017212571A1 (ja) | 空調システム及び中継機 | |
JP2021001718A (ja) | ヒートポンプ式温水暖房システム | |
JP2023075471A (ja) | 空調システム | |
JP2021124206A (ja) | ヒートポンプ式温水暖房システム | |
KR20140122457A (ko) |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