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82401B - 一种无线移动通信应急系统及其移动应急通信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移动通信应急系统及其移动应急通信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82401B
CN113382401B CN202110927640.7A CN202110927640A CN113382401B CN 113382401 B CN113382401 B CN 113382401B CN 202110927640 A CN202110927640 A CN 202110927640A CN 113382401 B CN113382401 B CN 1133824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pressure relief
fixedly connected
base station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2764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82401A (zh
Inventor
周石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igan Unlimited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ant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ant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ant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2764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824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82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2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82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24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90Services for handling of emergency or hazardous situations, e.g. earthquake and tsunami warning systems [ET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2/00Buoys
    • B63B22/22Inflatable buoys with gas genera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00Details of selecting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 H04Q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Q1/04Frames or mounting racks for selector switche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rame c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00Details of selecting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 H04Q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Q1/11Protection against environment
    • H04Q1/114Protection against environment flooding protection, e.g. using water proof provi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Toxicology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无线移动通信应急系统及其移动应急通信基站,包括通信模块、控制模块和防水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为收发信模组;所述控制模块为处理器;所述防水模块包括监测单元、抬升单元和漂浮单元;所述监测单元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所述抬升单元为气压缸,通过红外接收器收到的红外信号变化,由处理器控制气压缸工作,将基站抬升;所述漂浮单元包括环形气囊、导管和密封管,气压缸到达极限位置后,气体通过导管进入密封管中,发生化学反应并给环形气囊充气,使基站漂浮在水面上。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移动通信应急系统及其移动应急通信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无线移动通信应急系统及其移动应急通信基站。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覆盖的面积越来越大,通信基站的布置密度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但是在出现自然灾害时,现有的大型移动通信基站易被摧毁而无法使用,故灾害发生时通常会临时使用一些移动方便的小型移动通信基站来应急。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应急通信基站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110234987X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应急通信中的移动通信基站及其应急通信方法,包括收发信机模块、接口模块、卫星通信模块和收发天线;收发信机模块与GSM网络中BTS功能相同;接口模块实现Abis接口和IP接口之间的相互转换;卫星通信模块包括基带模块和射频模块,基带模块实现数据的基带处理,射频模块完成上下变频功能;收发天线完成数据的卫星链路接收发送功能。在灾害情况下,当GSM网络BTS与BSC链路损坏造成通信中断,可在灾害地点架设该发明所述应急通信中的移动通信基站,一端与原GSM网络通信塔连接,一端接入卫星链路,恢复移动通信网络的连接。
目前现有技术中,若遭遇洪涝灾害,现有的小型移动应急通信基站在使用过程中,其位于的区域也可能会被淹没,基站内部容易进水,导致无法进行正常工作,严重影响受灾地区的通信功能。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移动通信应急系统及其移动应急通信基站。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若遭遇洪涝灾害,现有的小型移动应急通信基站在使用过程中,其位于的区域也可能会被淹没,基站内部容易进水,导致无法进行正常工作,严重影响受灾地区的通信功能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线移动通信应急系统及其移动应急通信基站。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无线移动通信应急系统,包括通信模块、控制模块和防水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为收发信模组,通过收发信模组接受或发送移动信息,实现当前区域与外界之间的信息交换;
所述控制模块为处理器,处理器作为指令处理和指令发送的载体,作用于红外接收器与气压缸之间,控制气压缸的伸缩运动;
所述防水模块包括监测单元、抬升单元和漂浮单元;所述监测单元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所述抬升单元为气压缸,通过红外接收器收到的红外信号变化,由处理器控制气压缸工作,将基站抬升;所述漂浮单元包括环形气囊、导管和密封管,气压缸到达极限位置后,气体通过导管进入密封管中,发生化学反应并给环形气囊充气,使基站漂浮在水面上。
一种无线移动应急通信基站,该基站适用于上述无线移动通信应急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侧安装有收发信模组;所述底座下侧安装有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所述底座下侧设有若干气压缸;所述气压缸中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上侧与底座之间固接有气压杆,且气压杆与气压缸端部之间滑动密封连接;所述气压缸下端安装有万向轮;在遭遇洪涝灾害时,需要用到移动应急通信基站,基站所在的区域也有可能被淹,当水面逐渐上升并淹没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时,红外接收器收到的红外信号变得微弱,进而将该信号变化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控制气压缸工作,将底座升高,进而让底座远离水面,当红外接收器能重新收到正常的红外信号后,处理器控制气压缸停止工作,从而能够根据水面高度自动调节底座高度,避免收发信模组进水并导致无法工作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底座侧面固接有环形气囊,且环形气囊中填充有碳酸钙颗粒;所述环形气囊中固接有密封管;所述密封管中滑动密封连接有压紧块;所述压紧块与底座之间固接有一号弹簧;所述密封管靠近底座的腔体通过导管与气压缸的有杆腔连通;所述密封管远离底座的腔体中填充有稀盐酸溶液,且该腔体下侧设有泄压结构;所述气压缸侧面靠近导管的位置开设有导气孔;由于气压杆的长度有限,故底座抬升到一定高度后便无法继续抬升,此时通过设置导气孔,使得活塞上移时将气压缸有杆腔中的气体通过导气孔排出,若水面继续上升,则活塞将导气孔堵住并继续上移,上移的过程中将气压缸有杆腔中剩余的气体通过导管挤入密封管中,推动压紧块朝远离底座的方向滑动并挤压稀盐酸溶液,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稀盐酸溶液通过泄压结构流入环形气囊中,与碳酸钙颗粒反应并生成气体,使得环形气囊膨胀起来,进而将底座托起并漂浮在水面上,该操作避免了因气压杆长度有限导致水面最终淹没基站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泄压结构包括泄压环和球塞;所述泄压环采用弹性材料,且泄压环设置为上口大、下口小的喇叭形,泄压环外侧与密封管固接;所述球塞放置在泄压环中并将泄压环密封;一号弹簧推动压紧块将稀盐酸溶液压紧,使得球塞在溶液的作用下压紧泄压环并将其密封,当气压缸中的气体进入密封管中时,压紧块挤压稀盐酸溶液并将球塞从泄压环中挤出,此后泄压环始终保持通畅状态,使得稀盐酸溶液全部可以通过泄压环顺利流出,该操作可避免稀盐酸流出一部分后,由于压力不够,剩余的溶液无法再通过一般的泄压结构流出的问题,从而避免了稀盐酸的浪费,同时也能提高生成的气体量,增大环形气囊的浮力。
优选的,所述环形气囊底部固接有一对倾斜的弹片;所述弹片设置为弧形结构,且一对弹片形成的开口位于泄压环的正下方;球塞从泄压环中挤出后,落在一对弹片之间,并在两个弹片之间反复弹跳,使得弹片带动环形气囊抖动,故而稀盐酸溶液流下后可以与碳酸钙颗粒反应得更加充分,避免碳酸钙局部板结,造成反应不充分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生成的气体量,增大环形气囊的浮力。
优选的,所述底座下侧靠近环形气囊的位置通过支架转动连接有导轮;所述导轮端部固接有齿轮;所述底座靠近导轮的位置开设有一号滑槽;所述一号滑槽中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一端延伸并卡接入齿轮的齿槽中,另一端与环形气囊之间固接有拉绳;所述导轮上缠绕并固接有连接绳,且连接绳的另一端自由垂下并固接有配重块;环形气囊胀大后,通过拉绳拉动滑杆向上滑动并脱离齿轮,进而导轮受到的止动效果消失,在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下,通过连接绳拉动导轮旋转,导轮上缠绕的连接绳放松,配重块沉在地面上,将基站局部固定,从而避免基站随水流漂动,导致倒塌或撞毁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配重块下端滑动连接有锥形帽;所述配重块与锥形帽之间的缝隙中固接有纸囊;所述纸囊中填充有雷酸银和砂砾的混合物;所述锥形帽下端设有一对外伸齿;配重块落下后锥形帽扎入泥土中,同时二者互相挤压纸囊,使得纸囊中的雷酸银和砂砾互相摩擦并产生微型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力进一步推动锥形帽扎入泥土中更深的位置,从而提高了基站的固定程度,进一步避免基站随水流漂动,导致倒塌或撞毁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锥形帽中开设有连接孔,且连接孔与纸囊所在的缝隙连通;所述锥形帽下端开设有一对滑孔;所述滑孔与连接孔连通,且外伸齿滑动连接在滑孔中;纸囊中的雷酸银和砂砾互相摩擦并产生微型爆炸,爆炸产生的膨胀气体进入连接孔中,进而推动外伸齿向外滑动并插入泥土中,提高配重块在该位置的固定程度,使得基站随水流漂动时不容易将锥形帽从泥土中带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基站的固定程度。
优选的,所述外伸齿靠近连接孔的一端开设有卡槽;所述锥形帽靠近外伸齿的位置开设有二号滑槽,且二号滑槽与滑孔连通;所述二号滑槽中滑动连接有滑块,且滑块与卡槽相配合;所述滑块与二号滑槽底端之间固接有二号弹簧;爆炸产生的膨胀气体进入连接孔中,推动外伸齿向外滑动并插入泥土中,当卡槽滑动到二号滑槽的位置时,滑块在二号弹簧的推力下卡接入卡槽中,从而将外伸齿锁死,该操作一方面可以避免气体推力过猛,使外伸齿脱离锥形帽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泥土的挤压让外伸齿重新缩进滑孔,导致卡合效果较差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连接绳靠近配重块的一端均匀固接有若干倒齿,且倒齿尖端的朝向远离配重块;配重块落下后,连接绳也在自重作用下沉到地面,通过设置倒齿,可以提高连接绳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当基站漂动时可以提高阻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基站的固定程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无线移动通信应急系统及其移动应急通信基站,水面逐渐上升并淹没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时,红外接收器收到的红外信号变得微弱,进而将该信号变化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控制气压缸工作,将底座升高,进而让底座远离水面,当红外接收器能重新收到正常的红外信号后,处理器控制气压缸停止工作,从而能够根据水面高度自动调节底座高度,避免收发信模组进水并导致无法工作的问题。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无线移动通信应急系统及其移动应急通信基站,活塞将导气孔堵住并继续上移,上移的过程中将气压缸有杆腔中剩余的气体通过导管挤入密封管中,推动压紧块朝远离底座的方向滑动并挤压稀盐酸溶液,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稀盐酸溶液通过泄压结构流入环形气囊中,与碳酸钙颗粒反应并生成气体,使得环形气囊膨胀,进而将底座托起并漂浮在水面上,避免了因气压杆长度有限导致水面最终淹没基站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4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7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中连接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收发信模组2、红外发射器3、红外接收器4、气压缸5、活塞6、气压杆7、万向轮8、环形气囊9、密封管10、压紧块11、导管12、导气孔13、泄压环14、球塞15、弹片16、导轮17、齿轮18、一号滑槽19、滑杆20、拉绳21、连接绳22、配重块23、锥形帽24、纸囊25、外伸齿26、连接孔27、卡槽28、二号滑槽29、滑块30、倒齿3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无线移动通信应急系统,包括通信模块、控制模块和防水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为收发信模组2,通过收发信模组2接受或发送移动信息,实现当前区域与外界之间的信息交换;
所述控制模块为处理器,处理器作为指令处理和指令发送的载体,作用于红外接收器4与气压缸5之间,控制气压缸5的伸缩运动;
所述防水模块包括监测单元、抬升单元和漂浮单元;所述监测单元包括红外发射器3和红外接收器4;所述抬升单元为气压缸5,通过红外接收器4收到的红外信号变化,由处理器控制气压缸5工作,将基站抬升;所述漂浮单元包括环形气囊9、导管12和密封管10,气压缸5到达极限位置后,气体通过导管12进入密封管10中,发生化学反应并给环形气囊9充气,使基站漂浮在水面上。
实施例一
如图2至图8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无线移动应急通信基站,该基站适用于上述无线移动通信应急系统,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侧安装有收发信模组2;所述底座1下侧安装有红外发射器3和红外接收器4;所述底座1下侧设有若干气压缸5;所述气压缸5中滑动连接有活塞6;所述活塞6上侧与底座1之间固接有气压杆7,且气压杆7与气压缸5端部之间滑动密封连接;所述气压缸5下端安装有万向轮8;在遭遇洪涝灾害时,需要用到移动应急通信基站,基站所在的区域也有可能被淹,当水面逐渐上升并淹没红外发射器3和红外接收器4时,红外接收器4收到的红外信号变得微弱,进而将该信号变化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控制气压缸5工作,将底座1升高,进而让底座1远离水面,当红外接收器4能重新收到正常的红外信号后,处理器控制气压缸5停止工作,从而能够根据水面高度自动调节底座1高度,避免收发信模组2进水并导致无法工作的问题。
所述底座1侧面固接有环形气囊9,且环形气囊9中填充有碳酸钙颗粒;所述环形气囊9中固接有密封管10;所述密封管10中滑动密封连接有压紧块11;所述压紧块11与底座1之间固接有一号弹簧;所述密封管10靠近底座1的腔体通过导管12与气压缸5的有杆腔连通;所述密封管10远离底座1的腔体中填充有稀盐酸溶液,且该腔体下侧设有泄压结构;所述气压缸5侧面靠近导管12的位置开设有导气孔13;由于气压杆7的长度有限,故底座1抬升到一定高度后便无法继续抬升,此时通过设置导气孔13,使得活塞6上移时将气压缸5有杆腔中的气体通过导气孔13排出,若水面继续上升,则活塞6将导气孔13堵住并继续上移,上移的过程中将气压缸5有杆腔中剩余的气体通过导管12挤入密封管10中,推动压紧块11朝远离底座1的方向滑动并挤压稀盐酸溶液,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稀盐酸溶液通过泄压结构流入环形气囊9中,与碳酸钙颗粒反应并生成气体,使得环形气囊9膨胀起来,进而将底座1托起并漂浮在水面上,该操作避免了因气压杆7长度有限导致水面最终淹没基站的问题。
所述泄压结构包括泄压环14和球塞15;所述泄压环14采用弹性材料,且泄压环14设置为上口大、下口小的喇叭形,泄压环14外侧与密封管10固接;所述球塞15放置在泄压环14中并将泄压环14密封;一号弹簧推动压紧块11将稀盐酸溶液压紧,使得球塞15在溶液的作用下压紧泄压环14并将其密封,当气压缸5中的气体进入密封管10中时,压紧块11挤压稀盐酸溶液并将球塞15从泄压环14中挤出,此后泄压环14始终保持通畅状态,使得稀盐酸溶液全部可以通过泄压环14顺利流出,该操作可避免稀盐酸流出一部分后,由于压力不够,剩余的溶液无法再通过一般的泄压结构流出的问题,从而避免了稀盐酸的浪费,同时也能提高生成的气体量,增大环形气囊9的浮力。
所述环形气囊9底部固接有一对倾斜的弹片16;所述弹片16设置为弧形结构,且一对弹片16形成的开口位于泄压环14的正下方;球塞15从泄压环14中挤出后,落在一对弹片16之间,并在两个弹片16之间反复弹跳,使得弹片16带动环形气囊9抖动,故而稀盐酸溶液流下后可以与碳酸钙颗粒反应得更加充分,避免碳酸钙局部板结,造成反应不充分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生成的气体量,增大环形气囊9的浮力。
所述底座1下侧靠近环形气囊9的位置通过支架转动连接有导轮17;所述导轮17端部固接有齿轮18;所述底座1靠近导轮17的位置开设有一号滑槽19;所述一号滑槽19中滑动连接有滑杆20;所述滑杆20一端延伸并卡接入齿轮18的齿槽中,另一端与环形气囊9之间固接有拉绳21;所述导轮17上缠绕并固接有连接绳22,且连接绳22的另一端自由垂下并固接有配重块23;环形气囊9胀大后,通过拉绳21拉动滑杆20向上滑动并脱离齿轮18,进而导轮17受到的止动效果消失,在配重块23的重力作用下,通过连接绳22拉动导轮17旋转,导轮17上缠绕的连接绳22放松,配重块23沉在地面上,将基站局部固定,从而避免基站随水流漂动,导致倒塌或撞毁的问题。
所述配重块23下端滑动连接有锥形帽24;所述配重块23与锥形帽24之间的缝隙中固接有纸囊25;所述纸囊25中填充有雷酸银和砂砾的混合物;所述锥形帽24下端设有一对外伸齿26;配重块23落下后锥形帽24扎入泥土中,同时二者互相挤压纸囊25,使得纸囊25中的雷酸银和砂砾互相摩擦并产生微型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力进一步推动锥形帽24扎入泥土中更深的位置,从而提高了基站的固定程度,进一步避免基站随水流漂动,导致倒塌或撞毁的问题。
所述锥形帽24中开设有连接孔27,且连接孔27与纸囊25所在的缝隙连通;所述锥形帽24下端开设有一对滑孔;所述滑孔与连接孔27连通,且外伸齿26滑动连接在滑孔中;纸囊25中的雷酸银和砂砾互相摩擦并产生微型爆炸,爆炸产生的膨胀气体进入连接孔27中,进而推动外伸齿26向外滑动并插入泥土中,提高配重块23在该位置的固定程度,使得基站随水流漂动时不容易将锥形帽24从泥土中带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基站的固定程度。
所述外伸齿26靠近连接孔27的一端开设有卡槽28;所述锥形帽24靠近外伸齿26的位置开设有二号滑槽29,且二号滑槽29与滑孔连通;所述二号滑槽29中滑动连接有滑块30,且滑块30与卡槽28相配合;所述滑块30与二号滑槽29底端之间固接有二号弹簧;爆炸产生的膨胀气体进入连接孔27中,推动外伸齿26向外滑动并插入泥土中,当卡槽28滑动到二号滑槽29的位置时,滑块30在二号弹簧的推力下卡接入卡槽28中,从而将外伸齿26锁死,该操作一方面可以避免气体推力过猛,使外伸齿26脱离锥形帽24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泥土的挤压让外伸齿26重新缩进滑孔,导致卡合效果较差的问题。
实施例二
如图9所示,对比实施例一,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绳22靠近配重块23的一端均匀固接有若干倒齿31,且倒齿31尖端的朝向远离配重块23;配重块23落下后,连接绳22也在自重作用下沉到地面,通过设置倒齿31,可以提高连接绳22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当基站漂动时可以提高阻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基站的固定程度。
工作原理:在遭遇洪涝灾害时,需要用到移动应急通信基站,基站所在的区域也有可能被淹,当水面逐渐上升并淹没红外发射器3和红外接收器4时,红外接收器4收到的红外信号变得微弱,进而将该信号变化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控制气压缸5工作,将底座1升高,进而让底座1远离水面,当红外接收器4能重新收到正常的红外信号后,处理器控制气压缸5停止工作,从而能够根据水面高度自动调节底座1高度,避免收发信模组2进水并导致无法工作的问题;由于气压杆7的长度有限,故底座1抬升到一定高度后便无法继续抬升,此时通过设置导气孔13,使得活塞6上移时将气压缸5有杆腔中的气体通过导气孔13排出,若水面继续上升,则活塞6将导气孔13堵住并继续上移,上移的过程中将气压缸5有杆腔中剩余的气体通过导管12挤入密封管10中,推动压紧块11朝远离底座1的方向滑动并挤压稀盐酸溶液,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稀盐酸溶液通过泄压结构流入环形气囊9中,与碳酸钙颗粒反应并生成气体,使得环形气囊9膨胀起来,进而将底座1托起并漂浮在水面上,该操作避免了因气压杆7长度有限导致水面最终淹没基站的问题;一号弹簧推动压紧块11将稀盐酸溶液压紧,使得球塞15在溶液的作用下压紧泄压环14并将其密封,当气压缸5中的气体进入密封管10中时,压紧块11挤压稀盐酸溶液并将球塞15从泄压环14中挤出,此后泄压环14始终保持通畅状态,使得稀盐酸溶液全部可以通过泄压环14顺利流出,该操作可避免稀盐酸流出一部分后,由于压力不够,剩余的溶液无法再通过一般的泄压结构流出的问题,从而避免了稀盐酸的浪费,同时也能提高生成的气体量,增大环形气囊9的浮力;球塞15从泄压环14中挤出后,落在一对弹片16之间,并在两个弹片16之间反复弹跳,使得弹片16带动环形气囊9抖动,故而稀盐酸溶液流下后可以与碳酸钙颗粒反应得更加充分,避免碳酸钙局部板结,造成反应不充分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生成的气体量,增大环形气囊9的浮力;环形气囊9胀大后,通过拉绳21拉动滑杆20向上滑动并脱离齿轮18,进而导轮17受到的止动效果消失,在配重块23的重力作用下,通过连接绳22拉动导轮17旋转,导轮17上缠绕的连接绳22放松,配重块23沉在地面上,将基站局部固定,从而避免基站随水流漂动,导致倒塌或撞毁的问题;配重块23落下后锥形帽24扎入泥土中,同时二者互相挤压纸囊25,使得纸囊25中的雷酸银和砂砾互相摩擦并产生微型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力进一步推动锥形帽24扎入泥土中更深的位置,从而提高了基站的固定程度,进一步避免基站随水流漂动,导致倒塌或撞毁的问题;纸囊25中的雷酸银和砂砾互相摩擦并产生微型爆炸,爆炸产生的膨胀气体进入连接孔27中,进而推动外伸齿26向外滑动并插入泥土中,提高配重块23在该位置的固定程度,使得基站随水流漂动时不容易将锥形帽24从泥土中带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基站的固定程度;爆炸产生的膨胀气体进入连接孔27中,推动外伸齿26向外滑动并插入泥土中,当卡槽28滑动到二号滑槽29的位置时,滑块30在二号弹簧的推力下卡接入卡槽28中,从而将外伸齿26锁死,该操作一方面可以避免气体推力过猛,使外伸齿26脱离锥形帽24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泥土的挤压让外伸齿26重新缩进滑孔,导致卡合效果较差的问题;配重块23落下后,连接绳22也在自重作用下沉到地面,通过设置倒齿31,可以提高连接绳22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当基站漂动时可以提高阻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基站的固定程度。
上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为基准,按照人物观察视角为标准,装置面对观察者的一面定义为前,观察者左侧定义为左,依次类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无线移动通信应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模块、控制模块和防水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为收发信模组(2),通过收发信模组(2)接受或发送移动信息,实现当前区域与外界之间的信息交换;
所述控制模块为处理器,处理器作为指令处理和指令发送的载体,作用于红外接收器(4)与气压缸(5)之间,控制气压缸(5)的伸缩运动;
所述防水模块包括监测单元、抬升单元和漂浮单元;所述监测单元包括红外发射器(3)和红外接收器(4);所述抬升单元为气压缸(5),通过红外接收器(4)收到的红外信号变化,由处理器控制气压缸(5)工作,将基站抬升;所述漂浮单元包括环形气囊(9)、导管(12)和密封管(10),气压缸(5)到达极限位置后,气体通过导管(12)进入密封管(10)中,发生化学反应并给环形气囊(9)充气,使基站漂浮在水面上;
所述环形气囊(9)固接在底座(1)的侧面,且环形气囊(9)中填充有碳酸钙颗粒;所述环形气囊(9)中固接有密封管(10);所述密封管(10)中滑动密封连接有压紧块(11);所述压紧块(11)与底座(1)之间固接有一号弹簧;所述密封管(10)靠近底座(1)的腔体通过导管(12)与气压缸(5)的有杆腔连通;所述密封管(10)远离底座(1)的腔体中填充有稀盐酸溶液,且该腔体下侧设有泄压结构;所述气压缸(5)侧面靠近导管(12)的位置开设有导气孔(13);
所述泄压结构包括泄压环(14)和球塞(15);所述泄压环(14)采用弹性材料,且泄压环(14)设置为上口大、下口小的喇叭形,泄压环(14)外侧与密封管(10)固接;所述球塞(15)放置在泄压环(14)中并将泄压环(14)密封。
2.一种无线移动应急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基站适用于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无线移动通信应急系统,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侧安装有收发信模组(2);所述底座(1)下侧安装有红外发射器(3)和红外接收器(4);所述底座(1)下侧设有若干气压缸(5);所述气压缸(5)中滑动连接有活塞(6);所述活塞(6)上侧与底座(1)之间固接有气压杆(7),且气压杆(7)与气压缸(5)端部之间滑动密封连接;所述气压缸(5)下端安装有万向轮(8);
所述底座(1)侧面固接有环形气囊(9),且环形气囊(9)中填充有碳酸钙颗粒;所述环形气囊(9)中固接有密封管(10);所述密封管(10)中滑动密封连接有压紧块(11);所述压紧块(11)与底座(1)之间固接有一号弹簧;所述密封管(10)靠近底座(1)的腔体通过导管(12)与气压缸(5)的有杆腔连通;所述密封管(10)远离底座(1)的腔体中填充有稀盐酸溶液,且该腔体下侧设有泄压结构;所述气压缸(5)侧面靠近导管(12)的位置开设有导气孔(13);
所述泄压结构包括泄压环(14)和球塞(15);所述泄压环(14)采用弹性材料,且泄压环(14)设置为上口大、下口小的喇叭形,泄压环(14)外侧与密封管(10)固接;所述球塞(15)放置在泄压环(14)中并将泄压环(14)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线移动应急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气囊(9)底部固接有一对倾斜的弹片(16);所述弹片(16)设置为弧形结构,且一对弹片(16)形成的开口位于泄压环(14)的正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线移动应急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侧靠近环形气囊(9)的位置通过支架转动连接有导轮(17);所述导轮(17)端部固接有齿轮(18);所述底座(1)靠近导轮(17)的位置开设有一号滑槽(19);所述一号滑槽(19)中滑动连接有滑杆(20);所述滑杆(20)一端延伸并卡接入齿轮(18)的齿槽中,另一端与环形气囊(9)之间固接有拉绳(21);所述导轮(17)上缠绕并固接有连接绳(22),且连接绳(22)的另一端自由垂下并固接有配重块(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线移动应急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23)下端滑动连接有锥形帽(24);所述配重块(23)与锥形帽(24)之间的缝隙中固接有纸囊(25);所述纸囊(25)中填充有雷酸银和砂砾的混合物;所述锥形帽(24)下端设有一对外伸齿(2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线移动应急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帽(24)中开设有连接孔(27),且连接孔(27)与纸囊(25)所在的缝隙连通;所述锥形帽(24)下端开设有一对滑孔;所述滑孔与连接孔(27)连通,且外伸齿(26)滑动连接在滑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线移动应急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伸齿(26)靠近连接孔(27)的一端开设有卡槽(28);所述锥形帽(24)靠近外伸齿(26)的位置开设有二号滑槽(29),且二号滑槽(29)与滑孔连通;所述二号滑槽(29)中滑动连接有滑块(30),且滑块(30)与卡槽(28)相配合;所述滑块(30)与二号滑槽(29)底端之间固接有二号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线移动应急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22)靠近配重块(23)的一端均匀固接有若干倒齿(31),且倒齿(31)尖端的朝向远离配重块(23)。
CN202110927640.7A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无线移动通信应急系统及其移动应急通信基站 Active CN1133824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27640.7A CN113382401B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无线移动通信应急系统及其移动应急通信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27640.7A CN113382401B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无线移动通信应急系统及其移动应急通信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2401A CN113382401A (zh) 2021-09-10
CN113382401B true CN113382401B (zh) 2021-10-29

Family

ID=77577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27640.7A Active CN113382401B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无线移动通信应急系统及其移动应急通信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824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6098B (zh) * 2021-12-02 2024-04-26 山东国兴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用通讯基站及布放方法
CN116091000B (zh) * 2023-02-14 2023-12-08 宁波紫熙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oa系统的资源智能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75314A (zh) * 2016-08-29 2017-01-04 陈亚东 车辆涉水人员逃生系统
CN110933777A (zh) * 2019-12-19 2020-03-27 陈永杰 一种基站结构
CN113193875A (zh) * 2021-05-12 2021-07-30 李鑫男 一种自动防护的5g信号接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90616U (zh) * 2010-01-06 2010-12-29 张三川 移动通讯空中基站
CN106211368B (zh) * 2016-07-27 2019-09-03 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式通信空中基站
CN107021186A (zh) * 2017-04-19 2017-08-08 郭斌 一种能够自动升降的海上基站
US10807681B2 (en) * 2017-05-25 2020-10-20 Sumathi Paturu Fire-escape devices of the off-shore rigs with emphasis on a detachable island rig
CN207658011U (zh) * 2017-11-21 2018-07-27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海上基站
JP6898258B2 (ja) * 2018-01-05 2021-07-07 ソフトバンク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中継装置
CN108513468B (zh) * 2018-03-02 2020-10-23 谷志武 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防水型通信基站
CN210083504U (zh) * 2019-02-26 2020-02-18 广州拓浪智能应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面救援智能基站
CN110329441A (zh) * 2019-04-08 2019-10-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海上水质检测小船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75314A (zh) * 2016-08-29 2017-01-04 陈亚东 车辆涉水人员逃生系统
CN110933777A (zh) * 2019-12-19 2020-03-27 陈永杰 一种基站结构
CN113193875A (zh) * 2021-05-12 2021-07-30 李鑫男 一种自动防护的5g信号接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2401A (zh) 2021-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82401B (zh) 一种无线移动通信应急系统及其移动应急通信基站
CN111239356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环境现状监测设备
KR20100120675A (ko) 부표
CN110748220A (zh) 一种洪涝灾害时地下车库防水淹装置
CN114248890B (zh) 一种具有自毁功能的水中定位与数据回传装置及实现方法
CN110697036A (zh) 一种用于植保无人机的智能浮力辅升装置
CN113443724A (zh) 一种用于有机污染物治理的多段式制氧球
CN213175718U (zh) 一种隧道施工临时隔离装置
US3889224A (en) Crown float/decelerator
CN112081363A (zh) 一种5g通信基站抱箍安装平台
CN114964417A (zh) 一种用于小型河道的应急水文测量装置
CN210399227U (zh) 一种马鞍式窗机辅助安装装置
CN114085347A (zh) 一种水上光伏系统用浮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20848751U (zh) 一种铝模板的漏眼封堵装置
CN112609742A (zh) 一种海底隧道安全防护装置
CN217203838U (zh) 一种水利建筑挡土墙
CN219497154U (zh) 一种水库泄洪预警监测装置
CN213985135U (zh) 一种防护调节型无线电导航设备
CN220697115U (zh) 一种旋流器底流口直径半自动调整装置
CN212637861U (zh) 一种基于海上救援的充气式腰带
CN220363442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浮标
CN214356574U (zh) 一种多功能海事卫星移动终端
CN116714749B (zh) 一种搭载三维扫描的多功能水环境排查装置
CN218550372U (zh) 一种房车远程门锁控制设备
CN217673135U (zh) 一种智能救生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1

Address after: 518000, No. 501, Henan New Village, Songxuan Community, Guanhu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Patentee after: Zhigan Unlimited (Shenzhe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401-c27, building 49, Dayun software Town, No. 8288, Longgang Avenue, he'ao community, Yuansh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wante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