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73135U - 一种智能救生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救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73135U
CN217673135U CN202122914319.3U CN202122914319U CN217673135U CN 217673135 U CN217673135 U CN 217673135U CN 202122914319 U CN202122914319 U CN 202122914319U CN 217673135 U CN217673135 U CN 2176731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cylinder
module
compressed gas
intelligent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1431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洁
邓越文
王莎莎
李瑜
李莎
孙晓舟
郑志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Academy
Original Assignee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Academ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Academy filed Critical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Academy
Priority to CN20212291431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731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731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731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救生系统,通过设置在壳体内的溺水识别模块监测人体生理参数或环境参数,并将数据传递给处理模块,智能判断佩戴用户是否处于溺水状态,并根据判断结果自动开启气瓶电磁阀,在尖刺模块已刺破气瓶口的基础上,自动且顺畅地为设置在救生环内的气囊充气,实现溺水救援功能。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智能救生系统具有便携性好、智能化水平高、操作简单,充气效果更佳,且安全性和救援效率高等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救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溺水自救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救生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充气式救生装备是许多用户选择并使用来自救和救人的必须设备之一。然而,目前部分充气式救生装备有时会出现压缩气瓶的气瓶口因异物堵塞充气效率低下甚至无法充气的情况,给救援人员的生命造成威胁,也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着人民军队在面对抗洪救灾等大型雨水灾害时,部分充气式救生装备会出现压缩气瓶的气瓶口因异物堵塞充气效率低下甚至无法充气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救生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着人民军队在面对抗洪救灾等大型雨水灾害时,部分充气式救生装备会出现压缩气瓶的气瓶口因异物堵塞充气效率低下甚至无法充气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救生系统,包括:
主体,中空结构,包括盖体;
压缩气瓶,可拆卸式安装在所述主体上;
主控模块,包括处理模块和传感模块,所述传感模块用以获取佩戴所述智能救生系统的用户的生理参数,和/或所述传感模块用以获取所述智能救生系统当前所处的环境参数;所述处理模块用以基于所述生理参数和/或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用户是否处于溺水状态,且在确定所述用户处于溺水状态时发出第一指令,在确定所述用户未处于溺水状态时发出第二指令;
安全气囊,设置在所述主体内,当所述安全气囊膨胀时,可撑开所述盖体;
堵塞模块,设置在所述主体内,包括尖刺模块,所述尖刺模块内部设置有导通管道;
电磁阀,分别与所述堵塞模块和所述处理模块连接,其中,当所述压缩气瓶安装在所述主体上且所述电磁阀接收到所述第二指令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尖刺模块刺入所述压缩气瓶的气瓶口,以使所述压缩气瓶的气瓶口与所述导通管道连通;当所述电磁阀接收到所述第一指令处于开启状态时,气瓶内的压缩气体经所述导通管道进入安全气囊;
救生表带,设置在所述主体侧面,用以穿戴固定在用户的手部、脚部、或颈部。
可选地,所述尖刺模块包括至少两个尖刺部,当所述压缩气瓶安装在所述主体上且所述电磁阀接收到所述第二指令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至少两个尖刺部呈合紧状态刺入所述压缩气瓶的气瓶口,且所述至少两个尖刺部的底部外缘与所述气瓶口紧贴使所述压缩气瓶处于密封状态;当所述电磁阀接收到所述第一指令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至少两个尖刺部中的上侧尖刺部受所述电磁阀牵引,与下侧尖刺部分离以形成所述导通管道,且撑开所述压缩气瓶的气瓶口,使气瓶内的压缩气体经所述导通管道进入安全气囊。
可选地,所述尖刺模块的底部外表面和顶部内表面上设置有密封材料,用以在所述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时使所述压缩气瓶处于密封状态。
可选地,所述密封材料为橡胶或硅胶。
可选地,所述气瓶口上设置有柔韧性大于阈值的密封膜,用以在所述尖刺模块经所述密封膜刺入所述气瓶口时,将所述气瓶口的外表面密封。
可选地,所述智能救生系统还包括:
显示屏,紧邻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一侧,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用以显示所述智能救生系统的状态参数,以及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指令时显示告警炫光和/ 或发出告警音。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尖刺部的顶部还设置有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的压强传感器,以获取所述压缩气瓶内的当前气压压强参数;
所述显示屏还用以显示所述当前气压压强参数。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以在所述当前气压压强参数小于阈值时,控制所述显示屏发出对应的告警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壳体内的溺水识别模块监测人体生理参数或环境参数,并将数据传递给处理模块,智能判断佩戴用户是否处于溺水状态,并根据判断结果自动开启气瓶电磁阀,在尖刺模块已刺破气瓶口的基础上,自动且顺畅地为设置在救生环内的气囊充气,实现溺水救援功能。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智能救生系统具有便携性好、智能化水平高、操作简单,充气效果更佳,且安全性和救援效率高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救生系统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救生系统在电磁阀关闭状态下的剖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救生系统在电磁阀开启状态下的剖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救生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着人民军队在面对抗洪救灾等大型雨水灾害时,部分充气式救生装备会出现压缩气瓶的气瓶口因异物堵塞充气效率低下甚至无法充气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壳体内的溺水识别模块监测人体生理参数或环境参数,并将数据传递给处理模块,智能判断佩戴用户是否处于溺水状态,并根据判断结果自动开启气瓶电磁阀,在尖刺模块已刺破气瓶口的基础上,自动且顺畅地为设置在救生环内的气囊充气,实现溺水救援功能。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智能救生系统具有便携性好、智能化水平高、操作简单,充气效果更佳,且安全性和救援效率高等技术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图2、图3,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一种智能救生系统,包括:
主体101,中空结构,包括盖体103;
压缩气瓶102,可拆卸式安装在所述主体101上;
主控模块,包括处理模块和传感模块,所述传感模块用以获取佩戴所述智能救生系统的用户的生理参数,和/或所述传感模块用以获取所述单兵溺水救生环当前所处的环境参数;所述处理模块用以基于所述生理参数和/或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用户是否处于溺水状态,且在确定所述用户处于溺水状态时发出第一指令,在确定所述用户未处于溺水状态时发出第二指令;
安全气囊,设置在所述主体内,当所述安全气囊膨胀时,可撑开所述盖体 103;
堵塞模块,设置在所述主体内,包括尖刺模块1041,所述尖刺模块内部设置有导通管道1042;
电磁阀105,分别与所述堵塞模块和所述处理模块连接,其中,当所述压缩气瓶安装在所述主体上且所述电磁阀接收到所述第二指令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尖刺模块刺入所述压缩气瓶的气瓶口,以使所述压缩气瓶的气瓶口与所述导通管道连通,与气瓶内的压缩气体接触;当所述电磁阀接收到所述第一指令处于开启状态时,气瓶内的压缩气体经所述导通管道进入安全气囊;
救生表带106,设置在所述主体侧面,用以穿戴固定在用户的手部、脚部、或颈部。
实际操作时,当主控模块检测到佩戴本申请实施例智能救生系统(也可称作:充气式救生环)的用户处于溺水状态时,即可发出控制指令以开启电磁阀,使得压缩气体迅速充入安全气囊,顶开盖体103,从而依靠安全气囊的浮力使佩戴用户浮出水面,实现救援。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发生溺水时,气体充溢到安全气囊里的效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所述尖刺模块还设置有包括至少两个尖刺部,当所述压缩气瓶安装在所述主体上且所述电磁阀接收到所述第二指令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至少两个尖刺部呈合紧状态刺入所述压缩气瓶的气瓶口,且所述至少两个尖刺部的底部外缘与所述气瓶口紧贴使所述压缩气瓶处于密封状态;当所述电磁阀接收到所述第一指令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至少两个尖刺部中的上侧尖刺部受所述电磁阀牵引与下侧尖刺部分离,从而开口形成所述导通管道,并且还能进一步撑开所述压缩气瓶的气瓶口,扩大开口面积,使气瓶内的压缩气体更加通常无阻的经所述导通管道进入安全气囊。同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所述尖刺部的底部外表面和顶部内表面上设置有密封材料,当至少两个尖刺部合紧构成尖刺模块时,其内部和外部的气密性均可保证,从而实现在所述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时使所述压缩气瓶处于密封状态。而所述密封材料可以为橡胶或硅胶,或其它黏性气密材料等。进一步地,所述气瓶口上设置有柔韧性大于阈值的密封膜,用以在所述尖刺模块经所述密封膜刺入所述气瓶口时,将所述气瓶口的外表面密封。
再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智能救生系统还包括:
显示屏107,紧邻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一侧,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用以显示所述智能救生系统的状态参数,以及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指令时显示告警炫光和/或发出告警音。而所述状态参数可以包括:电磁阀的开启状态、压缩气瓶压力大小,等等,并且,所述至少两个尖刺部的顶部还设置有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的压强传感器,以获取所述压缩气瓶内的当前气压压强参数;也就是说,所述显示屏还可以显示所述当前气压压强参数。
为了避免发生压缩气瓶因长期放置瓶内气体外溢,造成在危机状态下压缩气体不足以实现救生,但使用者并不知情的情况,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以在所述当前气压压强参数小于阈值时,控制所述显示屏发出对应的告警信息。
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智能救生系统通过设置在壳体内的溺水识别模块监测人体生理参数或环境参数,并将数据传递给处理模块,智能判断佩戴用户是否处于溺水状态,并根据判断结果自动开启气瓶电磁阀,在尖刺模块已刺破气瓶口的基础上,自动且顺畅地为设置在救生环内的气囊充气,实现溺水救援功能。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智能救生系统具有便携性好、智能化水平高、操作简单,充气效果更佳,且安全性和救援效率高等技术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进一步地,本申请技术方案中的各个方法步骤可以颠倒,变换先后顺序而依然落入本申请所涵盖的实用新型范围中。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智能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中空结构,包括盖体;
压缩气瓶,可拆卸式安装在所述主体上;
主控模块,包括处理模块和传感模块,所述传感模块用以获取佩戴所述智能救生系统的用户的生理参数,和/或所述传感模块用以获取所述智能救生系统当前所处的环境参数;所述处理模块用以基于所述生理参数和/或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用户是否处于溺水状态,且在确定所述用户处于溺水状态时发出第一指令,在确定所述用户未处于溺水状态时发出第二指令;
安全气囊,设置在所述主体内,当所述安全气囊膨胀时,可撑开所述盖体;
堵塞模块,设置在所述主体内,包括尖刺模块,所述尖刺模块内部设置有导通管道;
电磁阀,分别与所述堵塞模块和所述处理模块连接,其中,当所述压缩气瓶安装在所述主体上且所述电磁阀接收到所述第二指令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尖刺模块刺入所述压缩气瓶的气瓶口,以使所述压缩气瓶的气瓶口与所述导通管道连通;当所述电磁阀接收到所述第一指令处于开启状态时,气瓶内的压缩气体经所述导通管道进入安全气囊;
救生表带,设置在所述主体侧面,用以穿戴固定在用户的手部、脚部、或颈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尖刺模块包括至少两个尖刺部,当所述压缩气瓶安装在所述主体上且所述电磁阀接收到所述第二指令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至少两个尖刺部呈合紧状态刺入所述压缩气瓶的气瓶口,且所述至少两个尖刺部的底部外缘与所述气瓶口紧贴使所述压缩气瓶处于密封状态;当所述电磁阀接收到所述第一指令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至少两个尖刺部中的上侧尖刺部受所述电磁阀牵引,与下侧尖刺部分离以形成所述导通管道,且撑开所述压缩气瓶的气瓶口,使气瓶内的压缩气体经所述导通管道进入安全气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尖刺部的底部外表面和顶部内表面上设置有密封材料,用以在所述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时使所述压缩气瓶处于密封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材料为橡胶或硅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瓶口上设置有柔韧性大于阈值的密封膜,用以在所述尖刺模块经所述密封膜刺入所述气瓶口时,将所述气瓶口的外表面密封。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救生系统还包括:
显示屏,紧邻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一侧,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用以显示所述智能救生系统的状态参数,以及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指令时显示告警炫光和/或发出告警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尖刺部的顶部还设置有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的压强传感器,以获取所述压缩气瓶内的当前气压压强参数;
所述显示屏还用以显示所述当前气压压强参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以在所述当前气压压强参数小于阈值时,控制所述显示屏发出对应的告警信息。
CN202122914319.3U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智能救生系统 Active CN2176731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14319.3U CN217673135U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智能救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14319.3U CN217673135U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智能救生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73135U true CN217673135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01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14319.3U Active CN217673135U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智能救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731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40527B2 (en) Lifesaving device and lifesaving control method
CN209126942U (zh) 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的防溺水救生衣
CN106477005B (zh) 救生装置及救生手环
CN108438173A (zh) 一种便携式智能溺水救生系统
CN109319097A (zh) 一种无人机应急浮力装置
CN111099001A (zh) 一种智能防溺水手环
CN203391983U (zh) 轻便救生服
CN212473854U (zh) 一种智能水上救生系统
CN207045644U (zh) 一种具有溺水警示及自救功能的心率带
CN217673135U (zh) 一种智能救生系统
CN206466143U (zh) 救生装置及救生手环
CN203593149U (zh) 一种可佩戴式快速即时充气的救生圈
CN107161300A (zh) 一种安全救生腰带
CN205381377U (zh) 一种救生装置
CN204956883U (zh) 水面封闭式救生衣
CN206900611U (zh) 一种新型智能救生衣
CN206087231U (zh) 泳池求救装置及泳池求救系统
CN209142356U (zh) 一种智能救生手环
CN103661851B (zh) 一种可佩戴式快速即时充气的救生圈
CN214267924U (zh) 一种智能落水救生手环
CN214729562U (zh) 一种智能救生衣和智能救生系统
CN210284559U (zh) 一种具有快速充气功能的救生腰包
WO2019128476A1 (zh) 一种具有呼吸功能的折叠式救生衣
CN215851794U (zh) 一种单兵溺水救生环
CN209080128U (zh) 一种海员防溺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