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82035A - 温水利用设备及温水利用设备的远程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温水利用设备及温水利用设备的远程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82035A
CN113382035A CN202110109148.9A CN202110109148A CN113382035A CN 113382035 A CN113382035 A CN 113382035A CN 202110109148 A CN202110109148 A CN 202110109148A CN 113382035 A CN113382035 A CN 1133820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rror
heat source
server
hot water
warm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0914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茶谷幸寛
吉高豊
山田耕平
古川隆史
津川明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itz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oritz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itz Corp filed Critical Noritz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382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20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21General power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温水利用设备及温水利用设备的远程控制系统,可在温水利用设备的远程控制系统中降低服务器侧的作业负荷。温水利用设备构成为能够经由外部通信网进行与服务器的通信。温水利用设备包括:热源机,具有至少包含热水供给功能的多个功能;检测部件,用于检测热源机中发生的错误;生成部件,用于基于检测到的错误的内容及错误的发生条件中的至少一个,生成表示热源机的错误的状态的状态信息;以及通信部件,用于对服务器发送状态信息。

Description

温水利用设备及温水利用设备的远程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水利用设备及温水利用设备的远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日本专利特开2018-185686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需要者设施中的电力供求系统。当所述系统中检测到运转错误的发生时,管理所述电力供求系统的电力管理装置将与运转错误的种类对应的错误代码经由终端装置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基于获取到的错误代码,生成包含运转错误的复原指示的应对信息,并发送至终端装置。通过由终端装置获取复原指示,可不论维护运营商如何,均从运转错误复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8-1856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所述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电力供求系统中,服务器为了由错误代码生成应对信息,需要构筑注册了错误代码与应对信息的对应关系的数据库。
以往,在具有热源机的温水利用设备的远程控制系统中,也有搭载了与专利文献1相同的远程监视功能的系统。在此种远程控制系统中,在热源机中发生了错误的情况下,表示错误的内容的错误代码从温水利用设备经由互联网等通信网被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基于接收到的错误代码,判断温水利用设备中的热源机的错误的状态,经由通信网对温水利用设备的用户所拥有的便携式终端装置通知判断出的热源机的错误的状态。据此,接收到来自服务器的通知的用户可基于热源机的错误的状态,来判断错误是需要尽早修理的请求或者是在用户侧可应对。
另一方面,在所述远程控制系统中,和与错误代码对应的错误的状态相关的信息保存于服务器中所设置的数据库中。由于与错误代码对应的错误的状态有时根据热源机的机型而不同,因此在数据库中,需要针对各机型将错误代码与错误的状态相关联并进行注册。因此,每当新机型投入到市场时,就需要在服务器侧更新数据库的作业,从而担心服务器侧的作业会变得繁杂。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此种问题而成,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温水利用设备的远程控制系统中降低服务器侧的作业负荷。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中,是一种温水利用设备,其能够经由通信网进行与服务器的通信,且所述温水利用设备包括:热源机,具有至少包含热水供给功能的多个功能;检测部件,用于检测热源机中发生的错误;生成部件,用于基于检测到的错误的内容及错误的发生条件中的至少一个,生成表示热源机的错误的状态的状态信息;以及通信部件,用于对服务器发送状态信息。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在温水利用设备的远程控制系统中降低服务器侧的作业负荷。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温水利用设备的远程控制系统的结构例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温水利用设备的结构例的概略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远程控制系统所具有的远程操作功能的功能框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温水利用设备的远程控制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错误代码的一览的表。
图6是表示状态代码的一览的表。
图7是表示错误代码、错误发生条件及状态代码的对应关系的表。
图8是表示状态代码与状态信息的对应关系的表。
图9是表示比较例的远程控制系统的结构例的概略图。
图10是数据库中所保存的表。
[附图标记说明]
5:远程控制系统
30:便携式终端装置
40:外部通信网(互联网)
50:服务器
100:温水利用设备
105:两芯通信线
110:热源机
120:遥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再者,以下,对图中的相同或者相当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原则上不重复其说明。
(温水利用设备的远程控制系统的结构例)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温水利用设备的远程控制系统的结构例的概略图。
参照图1,本实施方式的温水利用设备的远程控制系统5包括:多个温水利用设备100、多个接口机器(Interface,I/F)20、外部通信网40、以及服务器50。
温水利用设备100例如是带温水供暖功能及洗浴功能的热水供给装置。温水利用设备100具有热水供给功能,并且具有向未图示的浴缸放热水及浴缸的追焚、向地板供暖面板等温水供暖终端供给供暖水等功能。图2是表示温水利用设备100的结构例的概略图。
参照图2,温水利用设备100包括:热源机110以及远程控制器(以下,也仅称为“遥控器”)120。来自热源机110的热水经由与多个热水供给口111连接的配管送出至热水供给目的地。热水供给目的地中包含水龙头、配设于浴室内的浴缸、及温水供暖终端(均未图示)。
在热源机110的内部安装电路基板115。在电路基板115搭载用于驱动及控制热源机110的控制器130。通过控制器130来控制用于控制燃料气体对未图示的燃烧器的供给等的电磁阀、及用于供给与燃料气体混合的空气的供气扇等。
遥控器120例如通过两芯通信线105而与热源机110连接。遥控器120包括显示画面及开关。通过依照显示画面来操作开关,可设定放热水及热水供给设定温度等。
遥控器120可配置于厨房和/或浴室。用户可使用遥控器120对温水利用设备100的各功能进行各种设定。
返回到图1,多个温水利用设备100中有时包括产品的功能或种类(机型)互不相同的两个以上的温水利用设备。在图1的例子中,设为多个温水利用设备100中包括多个机型(机型A、机型B...机型X)的温水利用设备100。
多个温水利用设备100的各者通信连接于I/F 20。I/F 20是将存在于包括遥控器120在内的一定范围内的机器经由外部通信网40而通信连接于服务器50的通信中继器。例如,I/F 20可包括所谓的无线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路由器。外部通信网40具代表性的是互联网。以下,将外部通信网40也仅称为互联网40。
服务器50连接于互联网40,且具有用于管理对温水利用设备100的远程控制(远程操作及远程监视)的功能。遥控器120通过无线通信而通信连接于I/F 20,由此可经由互联网40而与服务器50进行通信。由此,温水利用设备100与服务器50通信连接。
对于服务器50,也可从智能手机或平板终端等便携式终端装置30通信连接。在便携式终端装置30存在于可与I/F 20连接的范围的情况下,通过无线通信而与I/F 20连接,由此便携式终端装置30可与服务器50进行通信。另外,在便携式终端装置30位于室外的情况下,经由未图示的路由器或基站70而连接于互联网40,由此可与服务器50进行通信。
如此,用户不仅可通过操作遥控器120,还可通过使用便携式终端装置30,在可与I/F 20连接的范围的内部和外部双方中通过访问服务器50,来对温水利用设备100进行远程控制。
在遥控器120及便携式终端装置30可安装温水利用设备100的应用程序。例如,应用程序是从服务器50下载之后安装。在远程控制系统5中,在温水利用设备100的设置施工时,执行伴随从遥控器120向服务器50的通信连接的初始设定。例如,在所述初始设定时,可从服务器50一并下载控制程序及应用程序。
图3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远程控制系统5所具有的远程操作功能的功能框图。
参照图3,温水利用设备100包括热源机110及遥控器120。热源机110包括:控制器130、存储器131、机器类132、传感器群组134及通信部136。控制器130具代表性的是包括微型计算机。通信部136经由两芯通信线105,在与遥控器120(通信部121)之间执行双向的数据通信。机器类132包括用于加热的燃烧器或用于控制流通的阀等。在存储器131中存储用于控制热源机110的动作的程序。传感器群组134包括用于控制机器类132的动作的温度传感器及流量传感器。
控制器130通过执行保存于存储器131中的程序而进行的软件处理来控制热源机110的动作。具体而言,当通过通信部136经由两芯通信线105从遥控器120接收到输入至遥控器120的来自用户的运转指令后,控制器130使用基于传感器群组134的检测值控制机器类132的动作,以依照所述运转指令使热源机110运行。
控制器130构成为还使用基于传感器群组134的检测值来检测机器类132及传感器群组134的故障或异常(错误)的发生。当检测到热源机110的错误的发生后,控制器130通过停止机器类132的动作,而将热源机110的运转强制性地停止。
控制器130伴随热源机110的运转停止,将与所发生的错误的内容相关的错误信息发送至遥控器120。所述错误信息中包含表示所发生的错误的内容的“错误代码”。
控制器130还将与热源机110的错误的状态相关的状态信息发送至遥控器120。所述状态信息中包含表示热源机110的错误的状态的“状态代码”。在本申请说明书中,热源机110的错误的状态中包含与能否通过用户的错误解除操作恢复热源机110相关的规格、及能否使用恢复后的热源机110的各种功能(热水供给功能、追焚功能、供暖功能)。错误信息及状态信息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遥控器120包括:通信部121、通信部122、控制器124、存储器125、显示画面126、以及开关128。通信部121经由两芯通信线105,在与热源机110(通信部136)之间执行双向的数据通信。开关128具代表性的是可包括下压按钮(push button)或触摸按钮。通过根据开关128的操作将电信号输入至控制器124,控制器124可探测用户对开关128的操作。
显示画面126依照由控制器124进行的控制,显示基于文字或线条画等用户可视觉识别的信息。再者,在显示画面126包括触摸屏的情况下,开关128的一部分或全部可设为通过软件处理而显示于所述触摸屏上的软开关。
控制器124具代表性的是包括微型计算机。控制器124通过执行保存于存储器125的程序而进行的软件处理,将表示与开关128的操作相应的运转指令的信号从通信部121输出至热源机110。或者,控制器124控制显示画面126的显示内容。通信部122例如包括无线LAN模块。通信部122经由I/F 20而通信连接于互联网40,由此在与服务器50(通信部52)之间执行双向的数据通信。
服务器50包括:通信部52、控制器54及存储器56。通信部52具有经由互联网40的通信功能。控制器54具代表性的是包括微型计算机。存储器56包括:作为用于存储由控制器54执行的程序的存储器的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作为成为由控制器54执行程序时的作业区域的存储器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以及作为大型的存储装置的一例的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
服务器50可经由互联网40及I/F 20在与温水利用设备100之间授受数据。可从温水利用设备100向服务器50发送设备信息、传感器信息、错误信息及状态信息。设备信息包含确定温水利用设备100的设备标识符(identifier,ID)信息。传感器信息包含基于传感器群组134的检测值及由所述检测值获得的信息。错误信息是与热源机110中发生的错误的内容相关的信息,且包含错误代码。状态信息是与热源机110的错误的状态相关的信息,且包含状态代码。
再者,服务器50构成为,在从温水利用设备100接收到错误信息及状态信息的情况下,基于这些信息,对温水利用设备100的用户所拥有的便携式终端装置30进行错误通知。在所述错误通知中,从服务器50向便携式终端装置30发送状态信息。
便携式终端装置30包括:通信部32、控制部34及触摸屏36。通信部32经由基站70而通信连接于互联网40,由此在与服务器50(通信部52)之间执行双向的数据通信。控制部34可包括微型计算机及存储器而构成。触摸屏36可显示从服务器50获取的信息。所述信息中包含来自上文所述的服务器50的错误通知(包含状态信息)。
触摸屏36还可受理来自用户的热源机110的运转指令。输入至触摸屏36的用户指令被上传到服务器50。服务器50将所上传的用户指令经由互联网40及I/F 20发送至温水利用设备100。
再者,在温水利用设备100中,当从服务器50下载用户指令后,遥控器120将所述用户指令转发至热源机110的控制器130。控制器130依照所转发的用户指令来控制机器类132的动作。
如此,用户可使用便携式终端装置30来远程控制(远程操作及远程监视)热源机110。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温水利用设备的远程控制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温水利用设备100中发生的错误的远程监视进行说明。
图4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温水利用设备的远程控制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远程控制是通过温水利用设备100及服务器50进行的处理所联动来实现。
参照图4,温水利用设备100的控制器130通过步骤(以下,仅表述为为“S”)11,获取来自热源机110的传感器群组134的输出信号(检测值)。基于传感器群组134的检测值中包含基于温度传感器及流量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器130通过S12,基于所获取的检测值,判定热源机110中是否发生了错误。例如,在基于传感器群组134的检测值中的至少一个超过预定的允许值的情况下,控制器130判定为热源机110中发生了错误。
当检测到错误的发生后,控制器130将S12判定为是(YES),并使处理前进到S13以后。在S13中,控制器130通过停止机器类132的动作,而将热源机110的运转停止。
在S14中,控制器130获取错误发生条件。错误发生条件中包含发生了错误的时机和/或错误发生时的热源机110的运转模式。获取错误发生条件是因为:即使为同一错误内容,有时也根据发生了错误的时机或错误发生时的热源机110的运转模式,而热源机110的错误状态不同。
接着,控制器130通过S15生成表示所发生的错误的内容的错误代码作为错误信息。例如,控制器130通过参照图5所示的表,生成与错误内容对应的错误代码。图5是表示错误代码的一览的表。图5的表可预先保存于存储器131中。
在图5的表中,对热源机110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错误设定了错误代码。热源机110的错误可能因机器类132中的一部分机器的动作不良或传感器群组134的一部分传感器的异常等而发生。例如,错误中包含热水供给出热水热敏电阻异常、燃烧用扇异常、供暖循环泵异常、洗浴循环不良等。在S15中,控制器130从图5所示的多个错误代码中选出与错误内容对应的错误代码。
接着,控制器130通过S16生成表示热源机110的错误状态的状态代码作为状态信息。具体而言,控制器130通过参照图6的表,生成与热源机110的错误状态对应的状态代码。图6是表示状态代码的一览的表。图6的表可预先保存于存储器131中。
在图6的表中,作为热源机110的错误状态,设定了能否通过用户的错误解除操作恢复热源机110、及能否使用恢复后的热水供给功能、追焚功能及供暖功能各者。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所谓“热源机110的恢复”,是指从因检测到错误而使热源机110的运转停止且热源机110转移到安全停止模式的状态,返回到安全停止模式被解除的状态(运转待机状态或运转停止状态)。再者,图中的“可”表示可使用、或可恢复,图中的“不可”表示无法使用、或无法恢复。用户进行的错误解除操作中包含将配置于遥控器120的运转开关暂时设为“断开”、再次设为“接通”的操作。
在热源机110中,根据所发生的错误内容,存在各种错误状态。例如,在用于在热水供给栓打开时出热水的热水供给回路中,在发生了检测来自罐体的出热水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的故障、或燃烧器的燃烧异常等的情况下,需要禁止热源机110的运转而进行迅速修理,因此,无法通过用户的错误解除操作恢复热源机110。
另外,在用于对浴缸内的热水进行加热循环的追焚回路中,例如,在产生了追焚循环泵、或洗浴热交换器的输入侧或输出侧的温度传感器的故障的情况下,在修理之前的期间,虽然追焚回路变得无法使用,但热水供给回路及供暖回路可使用。因此,可通过用户的错误解除操作恢复热源机110,并且在恢复后热水供给功能及供暖功能可使用。
另一方面,在用于对温水供暖终端循环供给作为热媒的温水的供暖回路中,例如,在产生了供暖循环泵的故障的情况下,虽然供暖回路变得无法使用,但热水供给回路及追焚回路可使用,因此可通过用户的错误解除操作恢复热源机110,并且在恢复后热水供给功能及追焚功能可使用。
但是,视热源机110的机型的不同,有时在产生了供暖循环泵的故障的情况下,利用供暖回路的追焚回路也无法使用。在此情况下,在恢复后,供暖功能以及追焚功能无法使用。进而,视热源机110的机型的不同,有时在所述情况下,无法使用供暖功能及追焚功能、以及从热水供给回路经由追焚回路向浴缸放热水的洗浴热水注入功能。
如此,即使根据热源机110的机型,有时也因软件和/或硬件的结构不同,而与同一错误内容对应的错误状态不同。例如,热源机110的机型有时构成为能够通过一个燃烧部加热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与温水供暖用热交换器双方。在此机型中,构成为在热水供给器用热交换器侧产生了错误(例如,罐体温度传感器异常)的情况下,不仅禁止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侧的运转(例如,热水供给运转及洗浴热水注入运转),而且还禁止温水供暖用热交换器侧的运转(例如,供暖运转及洗浴追焚运转)。
另一方面,作为其他机型,存在热水供给器用热交换器及温水供暖用热交换器分别包括燃烧部。在此机型中,构成为即使在热水供给器用热交换器侧产生了错误(例如,罐体温度传感器异常)的情况下,也允许温水供暖用热交换器侧的运转(例如,供暖运转及洗浴追焚运转)。
进而,即使是同一机型,且是同一错误内容,有时也会根据错误发生条件(错误发生的时机及错误发生时的热源机110的运转模式等)而错误状态不同。
在图6中,针对所述各种错误状态设定了状态代码。例如,与状态代码ST1对应的错误状态表示可通过用户的错误解除操作恢复热源机110,且在恢复后,热水供给功能、追焚功能及供暖功能中的任一者均可使用。与状态代码ST2对应的错误状态表示可通过用户的错误解除操作恢复热源机110,但在恢复后,追焚功能及供暖功能可使用,热水供给功能无法使用。
对于这些状态代码,与状态代码STn对应的错误状态表示无法通过用户的错误解除操作恢复热源机110,因此,热水供给功能、追焚功能及供暖功能均无法使用。即,与状态代码STn对应的错误状态表示因错误发生而禁止其后的热源机110的运转。
控制器130基于在S15中生成的错误代码及在S14中获取的错误发生条件,从图6所示的多个状态代码中选出与热源机110的错误状态对应的状态代码。具体而言,控制器130通过参照预先设定的错误代码、错误发生条件与状态代码的对应关系(参照图7),可基于错误代码及错误发生条件选出状态代码。
图7是表示错误代码、错误发生条件与状态代码的对应关系的表。图7中的E1、E2、...表示错误代码,图7中的C1、C2、...表示错误发生条件。错误代码对应于图5所示的多个种类的错误代码。错误发生条件中设定发生了错误的时机和/或错误发生时的运行模式。而且,对错误代码与错误发生条件的组合设定了状态代码。状态代码对应于图6所示的状态代码。图7的表可预先保存在存储器131中。
控制器130从图7的表中选出和在S15中生成的错误代码与在S14中获取的错误发生条件的组合对应的状态代码。控制器130通过图4的S17,将温水利用设备100的设备ID信息以及错误代码及状态代码发送至服务器50。
在S17中,控制器130可将设备ID信息、错误代码及状态代码经由遥控器120、I/F20及互联网40发送至服务器50。再者,在遥控器120不包括通信部122,且与遥控器120分体地设置有通信部122(例如,无线LAN模块)的情况下,控制器130可将设备ID信息、错误代码及状态代码经由所述通信部122、I/F 20及互联网40发送至服务器50。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基于错误代码及错误发生条件而生成状态代码的结构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设为如下结构:通过预先制作将错误代码与状态代码相关联的表,而基于错误代码来生成状态代码。或者,也可设为如下结构:通过预先制作将错误发生条件与状态代码相关联的表,而基于错误发生条件来生成状态代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热源机110的控制器130执行图4所示的S11~S17的处理的结构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设为如下结构:遥控器120的控制器124执行S11~S17的处理的至少一部分。即,可通过控制器130及控制器124中的任一个或控制器130及控制器124来实现“检测部件”、“生成部件”及“通信部件”。
当接收到来自温水利用设备100的设备ID信息、错误代码及状态代码后,服务器50将S21判定为是,启动S22以后的处理。服务器50的控制器54在S22中,将接收到的错误代码及状态代码与设备ID信息相关联并保存于存储器56中。
控制器54在S23中基于接收到的状态代码,生成表示热源机110的错误状态的状态信息。图8是表示状态代码与状态信息的对应关系的表。图8所示的表可预先保存于存储器56中。
如图8所示,各状态代码被转换为表示热源机110的错误状态的消息。例如,在接收到状态代码ST1的情况下,控制器54生成“通过进行(遥控器120的)运转开关的“断开”、“接通”可恢复热源机110”的消息作为状态信息。或者,在接收到状态代码ST2的情况下,控制器54生成“通过进行运转开关的“断开”、“接通”仅追焚功能及供暖功能可使用”的消息作为状态信息。在接收到状态代码STn的情况下,控制器54生成“无法通过运转开关的“断开”、“接通”恢复热源机110”的消息作为状态信息。在此情况下,控制器54可生成所述消息以及“需要修理”消息。
返回到图4,控制器54通过S24将所生成的状态信息发送至温水利用设备100的用户所拥有的便携式终端装置30。当从服务器50接收到状态信息后,便携式终端装置30将S31判定为是,并启动S32的处理。便携式终端装置30的控制部34在步骤S32中使接收到的状态信息显示于触摸屏36。
如此,在热源机110中发生了错误的情况下,从温水利用设备100经由服务器50对便携式终端装置30通知热源机110的状态信息。据此,用户可知晓通过进行错误解除操作可在修理之前的期间继续使用的热源机110的功能。或者,用户通过错误解除操作也无法恢复热源机110,因此可知晓需要尽早修理热源机110。
另外,温水利用设备100通过生成热源机110的错误信息(错误代码)以及状态信息(状态代码)并发送至服务器50,可对便携式终端装置30通知状态信息,因此可减轻错误通知中的服务器50的负担。
以下,参照图9的比较例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比较例的远程控制系统的结构例的概略图。
比较例的远程控制系统500在基本结构上与本实施方式的远程控制系统5相同。但是,由发生了错误时的温水利用设备100及服务器50进行的处理与由本实施方式中的温水利用设备100及服务器50进行的处理不同。
参照图9,在比较例的远程控制系统500中,温水利用设备100在发生了热源机的错误的情况下,将设备ID信息以及错误信息(错误代码)及表示热源机的机型的信息(以下,也称为机型信息)经由I/F 20及互联网40发送至服务器50。发送错误信息以及机型信息是因为:热源机的错误状态除根据热源机的错误内容以外,有时也会根据热源机的机型而不同。
在服务器50连接有数据库55。当从温水利用设备100接收到错误信息及机型信息时,服务器50使用错误信息及机型信息对数据库进行状态信息的查询。
在数据库55中预先注册有生成状态信息所需的信息。具体而言,在数据库55中保存有设定了错误信息及机型信息、与状态信息的对应关系的表。图10表示数据库55中所保存的表。如图10所示,在表中,针对热源机的各机型设定了错误信息(错误代码)与状态信息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表可知:即使是同一错误代码,也根据热源机的机型而状态信息不同。
数据库55通过参照图10的表,而基于发生了错误的热源机的机型及错误代码来生成状态信息,并将所生成的状态信息发送至服务器50。服务器50将接收到的状态信息经由基站70发送至便携式终端装置30。
如此,比较例的远程控制系统500构成为:针对热源机的各机型,将错误代码与状态信息相关联并注册于数据库55中,因此,每当温水利用设备100中使所用的热源机的机型增加时,就需要将新机型中的错误代码与状态信息相关联并进行注册。因此,每当新机型投入到市场时,就需要更新数据库55的作业。通常,错误代码有时会达到数百种,因此担心此种数据库的更新作业会变得繁杂。
相对于此,本实施方式的远程控制系统5构成为:温水利用设备100基于错误信息和/或错误发生条件而生成状态信息并发送至服务器50,因此服务器50仅通过进行生成基于接收到的状态信息的通知消息并发送至便携式终端装置30的处理即可。其结果,不需要设置数据库,因此也不需要伴随上文所述的新机型的投入的数据库的更新作业。
再者,在上文所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包括带温水供暖功能及洗浴功能的热水供给装置作为热源机110的结构,但本发明也可应用于热源机110是不具备温水供暖功能的带洗浴功能的热水供给装置即远程操作系统。
另外,作为热源机110,不限于燃烧加热式的热水供给装置,也可应用热泵加热式的热水供给装置或燃料电池的排热回收式的热水供给装置等。
应认为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仅为例示,而非限制者。本发明的范围是由权利要求而非所述说明表示,并意图包含与权利要求均等的含义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Claims (6)

1.一种温水利用设备,能够经由外部通信网进行与服务器的通信,所述温水利用设备包括:
热源机,具有至少包含热水供给功能的多个功能;
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所述热源机中发生的错误;
生成部件,用于基于检测到的所述错误的内容及所述错误的发生条件中的至少一个,生成表示所述热源机的错误的状态的状态信息;以及
通信部件,用于对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状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水利用设备,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包含表示能否通过所述错误的解除操作恢复所述热源机的信息、及表示能否使用恢复后的所述热源机中的各所述多个功能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水利用设备,还包括遥控器,所述遥控器构成为经由通信线而与所述热源机进行通信,并且经由所述外部通信网而与所述服务器进行通信,
所述通信部件经由所述遥控器对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状态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水利用设备,其中,所述生成部件还生成表示检测到的所述错误的内容的错误信息,
所述通信部件对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状态信息以及所述错误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水利用设备,其中,所述生成部件还生成表示检测到的所述错误的内容的错误信息,
所述通信部件对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状态信息以及所述错误信息。
6.一种温水利用设备的远程控制系统,包括:
所述服务器;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温水利用设备,
所述服务器经由所述外部通信网对用户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发送基于接收到的所述状态信息的通知。
CN202110109148.9A 2020-02-25 2021-01-27 温水利用设备及温水利用设备的远程控制系统 Pending CN11338203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29738A JP7492113B2 (ja) 2020-02-25 2020-02-25 温水利用設備および温水利用設備の遠隔制御システム
JP2020-029738 2020-02-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2035A true CN113382035A (zh) 2021-09-10

Family

ID=77570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09148.9A Pending CN113382035A (zh) 2020-02-25 2021-01-27 温水利用设备及温水利用设备的远程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492113B2 (zh)
CN (1) CN113382035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34955A (ja) 2002-10-09 2004-04-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燃焼機器リモコンおよび燃焼機器端末リモコン
JP2004138379A (ja) 2003-10-10 2004-05-13 Noritz Corp リモコン装置における検査用画面の表示方法
JP2017055302A (ja) 2015-09-10 2017-03-16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機器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JP7082915B2 (ja) 2018-07-23 2022-06-09 東京瓦斯株式会社 ガス供給制御装置、ガス供給制御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92113B2 (ja) 2024-05-29
JP2021135610A (ja) 2021-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86601B1 (en) Arrangement comprising a gas delivery control system and a central heating installation and gas delivery control method
WO2017068996A1 (ja) 通信アダプタ
CN101471555A (zh) 安全主机
CN101458973A (zh) 一种核电机组安全监控系统
JP2017058026A (ja) マルチ給湯システム用遠隔監視システム
US20130309589A1 (en) Fuel cell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fuel cell system
CN113382035A (zh) 温水利用设备及温水利用设备的远程控制系统
JP2007085604A (ja) 資源供給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4368293B2 (ja) Ha遠隔操作システムの異常検知方法及び異常検知装置
AU2018252445B2 (en) Communication adapter and connection test run method therefor
JP2006100951A (ja) 遠隔管理システム
JP6845648B2 (ja) 給水装置
JP2019057196A (ja) 情報収集装置、情報収集方法
JP2002215228A (ja) コージェネレーション監視制御システム及び操作支援設備
JP2017062054A (ja) マルチ給湯システム用監視システム
JP2018170950A (ja) 発電システム
JP2014098985A (ja) 安全スレーブユニット、その制御方法、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安全制御システム
CN104216330A (zh) 余热利用导热油锅炉系统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
JP2520481Y2 (ja) 自動通報機能付燃焼機器
JP6201939B2 (ja) 給湯機
JP2018156642A (ja) 設備機器管理システム
JP7489270B2 (ja) 送信機の設置方法および設置工事ナビゲ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JP3628226B2 (ja) ガス機器及びその故障診断装置
JP2007040552A (ja) 給湯機システムと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22133569A (ja) ガス機器の自動リセット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