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81846B - 通信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81846B
CN113381846B CN202010162111.8A CN202010162111A CN113381846B CN 113381846 B CN113381846 B CN 113381846B CN 202010162111 A CN202010162111 A CN 202010162111A CN 113381846 B CN113381846 B CN 1133818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waveform
mec
service data
termi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6211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81846A (zh
Inventor
夏期荣
上妮娜
薛晨光
肖华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i Tianhai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i Tianhai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i Tianhai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i Tianhai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6211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818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818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18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818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18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828Arrangements for spectral shaping;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ignals with specified spectral properties
    • H04L25/03834Arrangements for spectral shaping;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ignals with specified spectral properties using pulse sha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发送方终端设备获取待传输至接收方终端设备的第一业务数据,所述第一业务数据为所述发送方终端发起当前通信业务后,生成的首个业务数据;生成与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对应的极低限度通信MEC业务波形,所述MEC业务波形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将所述MEC业务波形传输至所述接收方终端设备,以使所述接收方终端设备解析所述MEC业务波形获取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本申请公开的通信方法基于MEC业务波形传输业务数据,而MEC业务波形具有强抗干扰性能和高通信灵敏度的优点,因此基于MEC业务波形传输业务数据的通信方法能够满足目前通信的高需求。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中,复杂电磁环境下,对于无线通信系统会形成严重的电磁噪声干扰,甚至会使通信联络中断。不同频段在不同环境下或者同一环境不同时间段的信道表现具有不确定性,并随着环境及使用条件的改变而变化,事先较难预防和控制,对无线通讯质量带来较大影响,因此抗干扰性能是无线通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
另外,通信灵敏度指标决定了通信距离,也是是无线通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因为提高信号的接收灵敏度可使无线产品具有更强地捕获信号的能力。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接收信号变弱,高灵敏度的无线接收机仍可以接收数据,提高传输距离。
现有技术中,针对各种特殊的环境,如沙漠、山区和城市街区等,以及复杂的通信指标需求,如抗干扰性能和通信灵敏度等,都需要根据应用需求来考虑采用不同的传输波形进行通信,比如,包含长伪随机码同步头的传输波形或包含由多种类型相关码组成的导频同步头的传输波形。但是,随着抗干扰性能和通信灵敏度的指标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采用的传输波形的抗干扰性能和通信灵敏度无法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发送方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传输至接收方终端设备的第一业务数据,所述第一业务数据为所述发送方终端发起当前通信业务后,生成的首个业务数据;
生成与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对应的极低限度通信MEC业务波形,所述MEC业务波形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将所述MEC业务波形传输至所述接收方终端设备,以使所述接收方终端设备解析所述MEC业务波形获取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可选地,当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为定频模式时,所述生成与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对应的MEC业务波形,包括:
生成第一类型MEC业务波形,所述第一类型MEC业务波形包括业务传输波形,所述业务传输波形包括业务帧,其中,所述业务帧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可选地,当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为自主选频模式时,所述生成与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对应的MEC业务波形,包括:
生成第二类型MEC业务波形,所述第二类型MEC业务波形包括导频同步头和业务传输波形,所述业务传输波形包括业务帧,其中,所述业务帧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待传输至接收方终端设备的第二业务数据,所述第二业务数据在生成所述第一业务数据之后生成的业务数据;
生成第一类型MEC业务波形,所述第一类型MEC业务波形包括业务传输波形,所述业务传输波形包括业务帧,其中,所述业务帧中包括所述第二业务数据。
可选地,在获取待传输至接收方终端设备的第一业务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工作模式设置指令;
根据所述工作模式设置指令设置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
可选地,所述接收工作模式设置指令,包括:
接收用户通过触发设置在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上的工作模式选择开关生成的工作模式设置指令。
可选地,所述获取的待传输至接收方终端设备的第一业务数据为通知消息数据或短信数据或语音数据。
可选地,所述业务传输波形的长度最大为1200ms。
一种通信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发送方终端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传输至接收方终端设备的第一业务数据,所述第一业务数据为所述发送方终端发起当前通信业务后,生成的首个业务数据;
MEC业务波形生成单元,用于生成与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对应的极低限度通信MEC业务波形,所述MEC业务波形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MEC业务波形传输至所述接收方终端设备,以使所述接收方终端设备解析所述MEC业务波形获取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通信方法。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发送方终端设备获取待传输至接收方终端设备的第一业务数据,所述第一业务数据为所述发送方终端发起当前通信业务后,生成的首个业务数据;生成与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对应的极低限度通信MEC业务波形,所述MEC业务波形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将所述MEC业务波形传输至所述接收方终端设备,以使所述接收方终端设备解析所述MEC业务波形获取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本申请公开的通信方法基于MEC业务波形传输业务数据,而MEC业务波形具有强抗干扰性能和高通信灵敏度的优点,因此基于MEC业务波形传输业务数据的通信方法能够满足目前通信的高需求。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EC业务波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作模式选择开关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频同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传输波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所示,一个MEC(Minimum Essential Communication,极低限度通信)业务波形是由1280ms的导频同步头和1200ms的业务传输波形组成。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的场景下,发送方终端设备可以选择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发起一个通信业务,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用户可根据场景需要触发发送方终端上设置的工作模式开关生成工作模式设置指令,发送方终端设备根据工作模式设置指令来实现对发送方终端设备工作模式的设置。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发送方终端设备可以选择在定频模式下发起一个通信业务,也可以选择在自主选频模式下发起一个通信业务。如图2所示,当触发工作模式选择开关生成的工作模式设置指令为mode_switch=1时,发送方终端设备设置的工作模式为自主选频模式,当触发工作模式选择开关生成的工作模式设置指令为mode_switch=0时,发送方终端设备设置的工作模式为定频模式。
MEC业务波形中的导频同步头的作用是帮助接收方终端设备与发送方终端设备传输MEC业务波形的信道频点进行同步,以便后续在该信道频点与发送方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其中,前导相关码用于发送方终端设备与接收方终端设备的同步,结束相关码是用于区分当前MEC业务波形的类型是探测型还是业务型。
在定频模式下,发送方终端设备与接收方终端设备所采用的信道频点是固定的,接收方终端设备无需通过导频同步头确定发送方终端设备是使用哪个信道频点传输MEC业务波形的。因此,当发送方终端在定频模式下发起一个通信业务时,发送方终端设备在基于MEC业务波形传输业务数据至接收方终端设备时,生成的MEC业务波形中是不包括导频同步头,只包括业务传输波形的。
而在自主选频模式下,发送方终端设备会在预置频率集中依据频率选择算法选择最优通信信道频点传输MEC业务波形,接收方终端设备无法确定发送方终端设备最终会使用哪个信道频点传输MEC业务波形,因此,当发送方终端在自主选频模式下发起一个通信业务时,发送方终端设备在基于MEC业务波形传输业务数据至接收方终端设备时,生成的MEC业务波形中是包括导频同步头的。接收方终端设备在接收到发送方终端设备传输的MEC业务波形之后,在预置频率集中轮询扫描导频同步头确定发送方终端设备是使用哪个信道频点传输MEC业务波形的。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发送方终端设备只在发起通信业务最开始时生成的首个MEC业务波形中包括导频同步头,后续生成的MEC业务波形中是不包括导频同步头,只包括业务传输波形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提高波形传输效率,使得可以采用更多的波形传输时间来传输有效数据信息,进而提高通信灵敏度。
在本申请中,所述导频同步头可以包括N组相关码,N为大于2的整数,每组相关码的持续时间一定,各组相关码的持续时间等长,N组相关码中最后一组是结束相关码,其余为前导相关码,需要说明的是,各个前导相关码的类型相同,前导相关码的类型与结束相关码的类型不同,这样,当接收方终端设备基于导频同步头与发送方终端设备传输MEC业务波形的信道频点进行同步时,只需要对两种类型的相关码同时做相关,节省了系统资源。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导频同步头的示例,比如,如图3所示的导频同步头是由16组相关码组成,每组相关码持续80ms,前15组是前导相关码,第16组是结束相关码,15组前导相关码的类型相同,与结束相关码的类型不同。
MEC业务波形中的业务传输波形的作用是用来传输有效数据信息。如图4所示,业务传输波形由1个信令同步头、1个信令帧、8个业务帧和1个勤务同步头组成,其中,1个勤务同步头位于前4个业务帧与后4个业务帧之间。在发送方终端设备发起一个通信业务之后,可能需要传输业务数据至接收方终端设备,如果发送方终端设备是基于MEC业务波形传输业务数据,则发送方终端设备会根据待传输的业务数据的长度生成一个或多个MEC业务波形传输至接收方终端设备。
具体的,接收方终端设备与发送方终端设备信道频点同步之后,信令同步头用于承载后续业务数据的传输信息。信令帧中包括业务帧的相关信息,比如业务帧的类型(是语音帧还是短信帧)、业务帧的个数、密钥等相关信息。勤务同步头用于校正频偏,保证业务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每个业务帧携带150ms的语音量,8个语音帧共携带1200ms的语音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到的通信业务具体指的是通知业务或短信业务或语音业务,相应的,业务数据指的是通知消息数据或短信数据或语音数据。其中,短信数据是接收方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显示装置查看的数据;通知消息数据,比如GPS消息告知,无需在接收方终端设备显示,但是可用于后台使用。
基于上述MEC业务波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下面从发送方终端设备的角度描述该通信方法,如图5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获取待传输至接收方终端设备的第一业务数据,所述第一业务数据为所述发送方终端发起当前通信业务后,生成的首个业务数据;
S102:生成与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对应的极低限度通信MEC业务波形,所述MEC业务波形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作为第一种可实施方式,当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为定频模式时,所述生成与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对应的MEC业务波形,包括:生成第一类型MEC业务波形,所述第一类型MEC业务波形包括业务传输波形,所述业务传输波形包括业务帧,其中,所述业务帧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作为第二种可实施方式,当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为自主选频模式时,所述生成与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对应的MEC业务波形,包括:生成第二类型MEC业务波形,所述第二类型MEC业务波形包括导频同步头和业务传输波形,所述业务传输波形包括业务帧,其中,所述业务帧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导频同步头的结构可以参见上述内容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采用第二种可实施方式生成第二类型MEC业务波形之后,如果在生成第一业务数据之后还生成了第二业务数据,则获取待传输至接收方终端设备的第二业务数据,所述第二业务数据在生成所述第一业务数据之后生成的业务数据;生成第一类型MEC业务波形,所述第一类型MEC业务波形包括业务传输波形,所述业务传输波形包括业务帧,其中,所述业务帧中包括所述第二业务数据。
也就是说,当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为自主选频模式时,发送方终端设备只在首次生成的MEC业务波形中包括导频同步头,后续生成的MEC业务波形中只包括业务传输波形。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发送方终端设备在获取待传输至接收方终端设备的第一业务数据之前,还可接收工作模式设置指令;根据所述工作模式设置指令设置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具体的,所述接收工作模式设置指令,包括:接收用户通过触发设置在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上的工作模式选择开关生成的工作模式设置指令。
S103:将所述MEC业务波形传输至所述接收方终端设备,以使所述接收方终端设备解析所述MEC业务波形获取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发送方终端设备获取待传输至接收方终端设备的第一业务数据,所述第一业务数据为所述发送方终端发起当前通信业务后,生成的首个业务数据;生成与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对应的极低限度通信MEC业务波形,所述MEC业务波形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将所述MEC业务波形传输至所述接收方终端设备,以使所述接收方终端设备解析所述MEC业务波形获取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本实施例公开的通信方法基于MEC业务波形传输业务数据,而MEC业务波形具有强抗干扰性能和高通信灵敏度的优点,因此基于MEC业务波形传输业务数据的通信方法能够满足目前通信的高需求。
基于上述MEC业务波形及通信方法,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下面如图6所示,该通信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10,用于获取待传输至接收方终端设备的第一业务数据,所述第一业务数据为所述发送方终端发起当前通信业务后,生成的首个业务数据;
MEC业务波形生成单元11,用于生成与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对应的极低限度通信MEC业务波形,所述MEC业务波形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传输单元12,用于将所述MEC业务波形传输至所述接收方终端设备,以使所述接收方终端设备解析所述MEC业务波形获取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可选地,当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为定频模式时,所述MEC业务波形生成单元具体用于:
生成第一类型MEC业务波形,所述第一类型MEC业务波形包括业务传输波形,所述业务传输波形包括业务帧,其中,所述业务帧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可选地,当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为自主选频模式时,所述MEC业务波形生成单元具体用于:
生成第二类型MEC业务波形,所述第二类型MEC业务波形包括导频同步头和业务传输波形,所述业务传输波形包括业务帧,其中,所述业务帧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可选地,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待传输至接收方终端设备的第二业务数据,所述第二业务数据在生成所述第一业务数据之后生成的业务数据;
所述MEC业务波形生成单元还用于生成第一类型MEC业务波形,所述第一类型MEC业务波形包括业务传输波形,所述业务传输波形包括业务帧,其中,所述业务帧中包括所述第二业务数据。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在获取待传输至接收方终端设备的第一业务数据之前,接收工作模式设置指令;
工作模式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工作模式设置指令设置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
可选地,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用户通过触发设置在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上的工作模式选择开关生成的工作模式设置指令。
可选地,所述获取的待传输至接收方终端设备的第一业务数据为短信数据或语音数据。
可选地,所述业务传输波形的长度最大为1200ms。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单元的具体功能实现请参见上述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通信装置可应用于终端设备,如电台终端设备、移动终端、PC终端、云平台、服务器及服务器集群等。可选的,图4示出了翻译显示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参照图7,终端设备的硬件结构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至少一个通信接口2,至少一个存储器3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1、通信接口2、存储器3、通信总线4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且处理器1、通信接口2、存储器3通过通信总线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处理器1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
存储器3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等,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其中,存储器存储有程序,处理器可调用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所述程序用于:
获取待传输至接收方终端设备的第一业务数据,所述第一业务数据为所述发送方终端发起当前通信业务后,生成的首个业务数据;
生成与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对应的极低限度通信MEC业务波形,所述MEC业务波形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将所述MEC业务波形传输至所述接收方终端设备,以使所述接收方终端设备解析所述MEC业务波形获取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可选地,当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为定频模式时,所述生成与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对应的MEC业务波形,包括:
生成第一类型MEC业务波形,所述第一类型MEC业务波形包括业务传输波形,所述业务传输波形包括业务帧,其中,所述业务帧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可选地,当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为自主选频模式时,所述生成与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对应的MEC业务波形,包括:
生成第二类型MEC业务波形,所述第二类型MEC业务波形包括导频同步头和业务传输波形,所述业务传输波形包括业务帧,其中,所述业务帧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待传输至接收方终端设备的第二业务数据,所述第二业务数据在生成所述第一业务数据之后生成的业务数据;
生成第一类型MEC业务波形,所述第一类型MEC业务波形包括业务传输波形,所述业务传输波形包括业务帧,其中,所述业务帧中包括所述第二业务数据。
可选地,在获取待传输至接收方终端设备的第一业务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工作模式设置指令;
根据所述工作模式设置指令设置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
可选地,所述接收工作模式设置指令,包括:
接收用户通过触发设置在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上的工作模式选择开关生成的工作模式设置指令。
可选地,所述获取的待传输至接收方终端设备的第一业务数据为短信数据或语音数据。
可选地,所述业务传输波形的长度最大为1200ms。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可存储有适于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所述程序用于:
获取待传输至接收方终端设备的第一业务数据,所述第一业务数据为所述发送方终端发起当前通信业务后,生成的首个业务数据;
生成与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对应的极低限度通信MEC业务波形,所述MEC业务波形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将所述MEC业务波形传输至所述接收方终端设备,以使所述接收方终端设备解析所述MEC业务波形获取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可选的,所述程序的细化功能和扩展功能可参照上文描述。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发送方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传输至接收方终端设备的第一业务数据,所述第一业务数据为所述发送方终端发起当前通信业务后,生成的首个业务数据;
生成与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对应的极低限度通信MEC业务波形,所述MEC业务波形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将所述MEC业务波形传输至所述接收方终端设备,以使所述接收方终端设备解析所述MEC业务波形获取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当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为自主选频模式时,所述生成与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对应的MEC业务波形,包括:
生成第二类型MEC业务波形,所述第二类型MEC业务波形包括导频同步头和业务传输波形,所述业务传输波形包括业务帧,其中,所述业务帧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获取待传输至接收方终端设备的第二业务数据,所述第二业务数据在生成所述第一业务数据之后生成的业务数据;
生成第一类型MEC业务波形,所述第一类型MEC业务波形包括业务传输波形,所述业务传输波形包括业务帧,其中,所述业务帧中包括所述第二业务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为定频模式时,所述生成与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对应的MEC业务波形,包括:
生成第一类型MEC业务波形,所述第一类型MEC业务波形包括业务传输波形,所述业务传输波形包括业务帧,其中,所述业务帧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待传输至接收方终端设备的第一业务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工作模式设置指令;
根据所述工作模式设置指令设置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工作模式设置指令,包括:
接收用户通过触发设置在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上的工作模式选择开关生成的工作模式设置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的待传输至接收方终端设备的第一业务数据为通知消息数据或短信数据或语音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传输波形的长度最大为1200ms。
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发送方终端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传输至接收方终端设备的第一业务数据,所述第一业务数据为所述发送方终端发起当前通信业务后,生成的首个业务数据;
MEC业务波形生成单元,用于生成与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对应的极低限度通信MEC业务波形,所述MEC业务波形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MEC业务波形传输至所述接收方终端设备,以使所述接收方终端设备解析所述MEC业务波形获取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当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为自主选频模式时,所述生成与所述发送方终端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对应的MEC业务波形,包括:
生成第二类型MEC业务波形,所述第二类型MEC业务波形包括导频同步头和业务传输波形,所述业务传输波形包括业务帧,其中,所述业务帧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获取待传输至接收方终端设备的第二业务数据,所述第二业务数据在生成所述第一业务数据之后生成的业务数据;
生成第一类型MEC业务波形,所述第一类型MEC业务波形包括业务传输波形,所述业务传输波形包括业务帧,其中,所述业务帧中包括所述第二业务数据。
8.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CN202010162111.8A 2020-03-10 2020-03-10 通信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1133818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2111.8A CN113381846B (zh) 2020-03-10 2020-03-10 通信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2111.8A CN113381846B (zh) 2020-03-10 2020-03-10 通信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1846A CN113381846A (zh) 2021-09-10
CN113381846B true CN113381846B (zh) 2023-03-21

Family

ID=77568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62111.8A Active CN113381846B (zh) 2020-03-10 2020-03-10 通信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81846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3815A (zh) * 2018-03-05 2019-09-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寻呼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43202A (en) * 1966-06-22 1969-02-19 British Telecomm Res Ltd Improvements in electrical signalling systems using a common transmission path
JP5571248B2 (ja) * 2011-06-02 2014-08-13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およびカプセル型内視鏡システム
CN107359964B (zh) * 2016-11-24 2020-05-19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3815A (zh) * 2018-03-05 2019-09-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寻呼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1846A (zh) 2021-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71140B2 (en) Optimized combination of preamble and data fields for sensor networks having low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telegram splitting method
JP4542997B2 (ja)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EP1249104B1 (en) Data delivery through beacons
CN116709562A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JP3977440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改良された信号受信認知のための回路と方法
CN106576390A (zh) 设备到设备通信中用于选择中继的方法和装置
JP2005500737A5 (zh)
CN103428818A (zh) 终端设备发现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905915B (zh) 一种多跳网络架构的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
CN113381846B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KR100769606B1 (ko) 비컨을 이용한 통신 시스템, 통신 디바이스, 및 통신 방법
CN108702643B (zh) 设备对设备d2d通信的方法和d2d设备
US5539783A (en) Non-coherent synchronization signal detector
CN113630865A (zh) 一种多基站多终端定位方法
CN108702206B (zh) 同步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JP3093730B2 (ja) 無線選択呼び出し受信機
CN115720377A (zh) Uwb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系统
JP2000209131A (ja) 受信機、cdma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受信機をそのようなシステムの送信局と同期させる方法
CN114827910B (zh) 广播通信方法、广播通信装置及终端设备
KR101889032B1 (ko) 사물 인터넷 통신 시스템과 그 시스템에서의 수신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JP5228276B2 (ja) 位置推定システム
CN114641062B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6576361B (zh) 基于nb m2m的dci长度的指示方法、装置和设备
JP7056561B2 (ja) 無線装置、通信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14079552B (zh) 一种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生成方法、装置、终端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