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81461A -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81461A CN113381461A CN202010115665.2A CN202010115665A CN113381461A CN 113381461 A CN113381461 A CN 113381461A CN 202010115665 A CN202010115665 A CN 202010115665A CN 113381461 A CN113381461 A CN 11338146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charging
- direct
- quick
- direct curr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3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0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2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rters located in the vehicle
- B60L53/2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charging conver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2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rters located in the vehic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50—Charging stations characterised by energy-storage or power-generation means
- B60L53/53—Batteri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50—Charging stations characterised by energy-storage or power-generation means
- B60L53/57—Charging stations without connection to power network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该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动汽车,包括:识别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连接确认信号电压;在所述连接确认信号电压为预设电压时,检测放电开关信号;在检测到所述放电开关信号为第一状态信息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呈断开状态、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呈闭合状态,并向电池管理系统BMS发送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通过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连接至所述直流快充接口的连接线路,所述动力电池能够为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被充车辆充电。本发明的方案提供了直流车对车充电方法,提高了车对车充电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分为两种:交流慢充充电、直流快充充电,简称慢充和快充:
慢充:电网的交流电通过车辆交流慢充端口,通过车载充电机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给整车动力电池充电,充电功率较小,时间较长;
快充:用非车载充电机即直流快充桩将电网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然后通过车辆直流快充接口,直接给整车动力电池实现大功率充电,充电速度快。
由于双向车载充电机的成功研发及产业化普及应用,可通过车辆交流慢充端口将动力电池的能量转出,实现车对车充电,即第三种为电动车充电的方式。
车对车充电过程中能量从放电车辆高压动力电池到被充车辆高压动力电池需经过两个车载充电机,现市场上车载充电机的满功率充电效率平均在94%左右,车对车充电经过两个车载充电机后,会导致充电效率降低很多,即实际车对车充电效率大约只有94%×94%=88%。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交流车对车充电的充电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车载充电机、与所述车载充电机连接的直流快充接口,其中所述车载充电机与所述直流快充接口之间连接有第一开关单元,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直流快充接口之间连接有第二开关单元,所述充电控制方法包括:
识别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连接确认信号电压;
在所述连接确认信号电压为预设电压时,检测放电开关信号;
在检测到所述放电开关信号为第一状态信息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呈断开状态、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呈闭合状态,并向电池管理系统BMS发送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通过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连接至所述直流快充接口的连接线路,所述动力电池能够为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被充车辆充电。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放电开关信号为第二状态信息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呈闭合状态、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呈断开状态,并向所述BMS发送第二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通过所述车载充电机和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连接至所述直流快充接口的连接线路,所述动力电池能够为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被充车辆充电。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未检测到所述放电开关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呈断开状态、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呈闭合状态,并向所述BMS发送整车直流快充指令,控制所述BMS与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快充桩通过快充CAN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通过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连接至所述直流快充接口的连接线路,所述动力电池能够被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快充桩充电。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放电开关信号为第三状态信息时,控制向所述被充车辆进行充电的过程结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车辆控制单元VCU和直流快充接口,所述充电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VCU发送的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
响应所述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控制所述动力电池内部的高压继电器闭合,为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被充车辆充电。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VCU发送的第二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
响应所述第二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模拟快充桩与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被充车辆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VCU发送的整车直流快充指令;
响应所述整车直流快充指令,与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快充桩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车载充电机和与所述车载充电机连接的直流快充接口,其中所述车载充电机与所述直流快充接口之间连接有第三开关单元,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直流快充接口之间连接有第四开关单元,所述充电控制方法包括:
识别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连接确认信号电压;
在所述连接确认信号电压为预设电压时,检测放电开关信号;
在未检测到所述放电开关信号时,检测电池管理系统BMS的快充CAN协议交互信息;
在根据所述快充CAN协议交互信息,确定所述BMS未与快充桩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时,控制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呈闭合状态、所述第四开关单元呈断开状态,并向所述BMS发送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通过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和所述车载充电机,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放电车辆能够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根据所述快充CAN协议交互信息,确定所述BMS未与快充桩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时,控制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呈断开状态、所述第四开关单元呈闭合状态,并向所述BMS发送所述第二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通过所述第四开关单元连接至所述直流快充接口的连接线路,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放电车辆能够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BMS与快充桩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时,控制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呈断开状态、所述第四开关单元呈闭合状态,并向所述BMS发送整车直流快充指令,控制所述BMS与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快充桩通过快充CAN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再通过所述直流快充接口,所述动力电池能够被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快充桩充电。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的车载充电机、车辆控制单元VCU和与所述车载充电机连接的直流快充接口,所述充电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VCU发送的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
在响应所述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时,向所述车载充电机发送所述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通过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和所述车载充电机,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放电车辆能够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VCU发送的第二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
在响应所述第二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时,与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放电车辆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通过所述直流快充接口,所述放电车辆能够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VCU发送的整车直流快充指令;
响应所述整车直流快充指令,与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快充桩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所述快充桩能够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应用于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车载充电机、与所述车载充电机连接的直流快充接口,其中所述车载充电机与所述直流快充接口之间连接有第一开关单元,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直流快充接口之间连接有第二开关单元,所述充电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连接确认信号电压;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连接确认信号电压为预设电压时,检测放电开关信号;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放电开关信号为第一状态信息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呈断开状态、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呈闭合状态,并向电池管理系统BMS发送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通过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连接至所述直流快充接口的连接线路,所述动力电池能够为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被充车辆充电。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放电开关信号为第二状态信息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呈闭合状态、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呈断开状态,并向所述BMS发送第二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通过所述车载充电机和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连接至所述直流快充接口的连接线路,所述动力电池能够为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被充车辆充电。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未检测到所述放电开关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呈断开状态、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呈闭合状态,并向所述BMS发送整车直流快充指令,控制所述BMS与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快充桩通过快充CAN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通过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连接至所述直流快充接口的连接线路,所述动力电池能够被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快充桩充电。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放电开关信号为第三状态信息时,控制向所述被充车辆进行充电的过程结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应用于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车辆控制单元VCU和直流快充接口,所述充电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VCU发送的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
第一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控制所述动力电池内部的高压继电器闭合,为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被充车辆充电。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VCU发送的第二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
第二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第二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模拟快充桩与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被充车辆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VCU发送的整车直流快充指令;
第三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整车直流快充指令,与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快充桩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应用于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车载充电机和与所述车载充电机连接的直流快充接口,其中所述车载充电机与所述直流快充接口之间连接有第三开关单元,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直流快充接口之间连接有第四开关单元,所述充电控制装置包括:
第二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连接确认信号电压;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连接确认信号电压为预设电压时,检测放电开关信号;
第三检测模块,用于在未检测到所述放电开关信号时,检测电池管理系统BMS的快充CAN协议交互信息;
第五控制模块,用于在根据所述快充CAN协议交互信息,所述BMS未与快充桩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时,控制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呈闭合状态、所述第四开关单元呈断开状态,并向所述BMS发送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通过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和所述车载充电机,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放电车辆能够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六控制模块,用于在根据所述快充CAN协议交互信息,确定所述BMS未与快充桩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时,控制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呈断开状态、所述第四开关单元呈闭合状态,并向所述BMS发送所述第二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通过所述第四开关单元连接至所述直流快充接口的连接线路,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放电车辆能够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七控制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BMS与快充桩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时,控制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呈断开状态、所述第四开关单元呈闭合状态,并向所述BMS发送整车直流快充指令,控制所述BMS与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快充桩通过快充CAN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再通过所述直流快充接口,所述动力电池能够被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快充桩充电。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应用于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的车载充电机、车辆控制单元VCU和与所述车载充电机连接的直流快充接口,所述充电控制装置包括: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VCU发送的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
第四响应模块,用于在响应所述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时,向所述车载充电机发送所述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通过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和所述车载充电机,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放电车辆能够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五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VCU发送的第二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
第五响应模块,用于在响应所述第二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时,与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放电车辆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通过所述直流快充接口,所述放电车辆能够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六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VCU发送的整车直流快充指令;
第六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整车直流快充指令,与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快充桩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所述快充桩能够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车载充电机、车辆控制单元VCU、电池管理系统BMS,还包括如上所述充电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方案中,该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车载充电机、与所述车载充电机连接的直流快充接口,其中所述车载充电机与所述直流快充接口之间连接有第一开关单元,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直流快充接口之间连接有第二开关单元,所述充电控制方法包括:识别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连接确认信号电压;在所述连接确认信号电压为预设电压时,检测放电开关信号;在检测到所述放电开关信号为第一状态信息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呈断开状态、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呈闭合状态,并向电池管理系统BMS发送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通过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连接至所述直流快充接口的连接线路,所述动力电池能够为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被充车辆充电。本发明的该方案提供了直流车对车充电方法,提高了车对车充电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控制方法的充电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控制方法的充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现有技术中交流车对车充电方式的充电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车载充电机、与所述车载充电机连接的直流快充接口,其中所述车载充电机与所述直流快充接口之间连接有第一开关单元,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直流快充接口之间连接有第二开关单元,所述充电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1,识别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连接确认信号电压;
步骤S12,在所述连接确认信号电压为预设电压时,检测放电开关信号;
步骤S13,在检测到所述放电开关信号为第一状态信息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呈断开状态,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呈闭合状态,并向电池管理系统BMS发送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通过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连接至所述直流快充接口的连接线路,所述动力电池能够为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被充车辆充电。
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放电车辆中,车辆控制单元VCU检测到所述放电开关信号为第一状态信息时,可选第一状态信息为单次数放电开关信号,控制第一开关单元呈断开状态,可选第一开关单元为直流快充继电器,所示第二开关单元呈闭合状态,可选第二开关单元为整车快充继电器,向BMS发送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通过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连接至所述直流快充接口的连接线路,所述动力电池能够为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被充车辆充电。其中,被充车辆与该放电车辆为具有相同的直流车对车充电功能的电动汽车。
可选地,如图9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放电车辆中,VCU在检测到所述放电开关信号为第二状态信息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呈闭合状态,第一开关单元可选为直流快充继电器,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呈断开状态,第二开关单元可选为整车快充继电器,并向所述BMS发送第二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通过所述车载充电机和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连接至所述直流快充接口的连接线路,所述动力电池能够为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被充车辆充电。其中,被充车辆可以为与该放电车辆具有相同的直流车对车充电功能的电动汽车,也可以为不具有此功能的普通电动汽车。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VCU在未检测到所述放电开关信号时,控制直流快充继电器呈断开状态、整车快充继电器呈闭合状态,并向所述BMS发送整车直流快充指令,控制所述BMS与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快充桩通过快充CAN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通过整车快充继电器连接至所述直流快充接口的连接线路,所述动力电池能够被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快充桩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放电开关信号为第三状态信息时,第三状态信息可选为双次数的放电开关信号,控制向所述被充车辆进行充电的过程结束。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车辆控制单元VCU和直流快充接口,所述充电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21,获取所述VCU发送的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
步骤S22,响应所述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控制所述动力电池内部的高压继电器闭合,为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被充车辆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放电车辆与被充车辆均为具备直流车对车充电功能的电动汽车,放电车辆的BMS不需要模拟快充桩与被充车辆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
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31,获取所述VCU发送的第二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
步骤S32,响应所述第二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模拟快充桩与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被充车辆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
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41,获取所述VCU发送的整车直流快充指令;
步骤S41,响应所述整车直流快充指令,与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快充桩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放电车辆的BMS获取VCU发送的整车快充指令后,响应并与连接在直流快充接口的快充桩进行直流快充协议及交互,快充桩为该车辆的动力电池进行充电。
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车载充电机和与所述车载充电机连接的直流快充接口,其中所述车载充电机与所述直流快充接口之间连接有第三开关单元,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直流快充接口之间连接有第四开关单元,所述充电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61,识别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连接确认信号电压;
步骤S62,在所述连接确认信号电压为预设电压时,检测放电开关信号;
步骤S63,在未检测到所述放电开关信号时,检测电池管理系统BMS的快充CAN协议交互信息;
步骤S64,在根据所述快充CAN协议交互信息,确定所述BMS未与快充桩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时,控制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呈闭合状态、所述第四开关单元呈断开状态,并向所述BMS发送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通过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和所述车载充电机,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放电车辆能够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被充车辆中,VCU确定BMS未与快充桩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时,控制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呈闭合状态,第三开关单元可选为直流快充继电器,所述第四开关单元呈断开状态,第四开关单元可选为整车快充继电器,向所述BMS发送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通过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和所述车载充电机,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放电车辆能够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其中,放电车辆与该被充车辆为具有相同的直流车对车充电功能的电动汽车。
可选地,如图9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被充车辆的VCU根据所述快充CAN协议交互信息,确定所述BMS未与快充桩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时,控制所述直流快充继电器呈断开状态、整车快充继电器呈闭合状态,并向所述BMS发送所述第二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通过整车快充继电器连接至所述直流快充接口的连接线路,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放电车辆能够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其中,该被充车辆也可以为不具有此直流车对车充电功能的电动汽车,即该电动汽车不具有此直流快充继电器。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BMS与快充桩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时,控制直流快充继电器、整车快充继电器呈闭合状态,并向所述BMS发送整车直流快充指令,控制所述BMS与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快充桩通过快充CAN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再通过所述直流快充接口,所述动力电池能够被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快充桩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被充车辆的VCU确定所述BMS与快充桩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当交互成功时,控制直流快充继电器呈断开状态、整车快充继电器呈闭合状态,并向所述BMS发送整车直流快充指令,控制所述BMS与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快充桩通过快充CAN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再通过所述直流快充接口,所述动力电池能够被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快充桩充电。
当交互不成功时,该被充车辆结束充电过程。
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方法,所述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的车载充电机、车辆控制单元VCU和与所述车载充电机连接的直流快充接口,所述充电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71,获取所述VCU发送的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
步骤S71,在响应所述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时,向所述车载充电机发送所述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通过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和所述车载充电机,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放电车辆能够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如图8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81,获取所述VCU发送的第二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
步骤S82,在响应所述第二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时,与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放电车辆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通过所述直流快充接口,所述放电车辆能够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VCU发送的整车直流快充指令;
响应所述整车直流快充指令,与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快充桩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所述快充桩能够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被充车辆的BMS获取VCU发送的整车直流快充指令后,响应并与连接在直流快充接口的快充桩进行直流快充协议及交互,快充桩为该车辆的动力电池进行充电。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应用于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车载充电机、与所述车载充电机连接的直流快充接口,其中所述车载充电机与所述直流快充接口之间连接有第一开关单元,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直流快充接口之间连接有第二开关单元,所述充电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连接确认信号电压;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连接确认信号电压为预设电压时,检测放电开关信号;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放电开关信号为第一状态信息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呈断开状态,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呈闭合状态,并向电池管理系统BMS发送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通过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连接至所述直流快充接口的连接线路,所述动力电池能够为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被充车辆充电。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放电开关信号为第二状态信息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呈闭合状态,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呈断开状态,并向所述BMS发送第二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通过所述车载充电机和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连接至所述直流快充接口的连接线路,所述动力电池能够为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被充车辆充电。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未检测到所述放电开关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呈断开状态,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呈闭合状态,并向所述BMS发送整车直流快充指令,控制所述BMS与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快充桩通过快充CAN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通过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连接至所述直流快充接口的连接线路,所述动力电池能够被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快充桩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放电开关信号为第三状态信息时,控制向所述被充车辆进行充电的过程结束。
本发明的充电控制装置,应用如上所述充电控制方法,此处不作赘述。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应用于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车辆控制单元VCU和直流快充接口,所述充电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VCU发送的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
第一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控制所述动力电池内部的高压继电器闭合,为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被充车辆充电。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VCU发送的第二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
第二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第二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模拟快充桩与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被充车辆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VCU发送的整车直流快充指令;
第三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整车直流快充指令,与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快充桩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
本发明的充电控制装置,应用如上所述充电控制方法,此处不作赘述。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应用于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车载充电机和与所述车载充电机连接的直流快充接口,其中所述车载充电机与所述直流快充接口之间连接有第三开关单元,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直流快充接口之间连接有第四开关单元,所述充电控制装置包括:
第二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连接确认信号电压;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连接确认信号电压为预设电压时,检测放电开关信号;
第三检测模块,用于在未检测到所述放电开关信号时,检测电池管理系统BMS的快充CAN协议交互信息;
第五控制模块,用于在根据所述快充CAN协议交互信息,所述BMS未与快充桩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时,控制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呈闭合状态、所述第四开关单元呈断开状态,并向所述BMS发送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通过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和所述车载充电机,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放电车辆能够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六控制模块,用于在根据所述快充CAN协议交互信息,确定所述BMS未与快充桩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时,控制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呈断开状态、所述第四开关单元呈闭合状态,并向所述BMS发送所述第二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通过所述第四开关单元连接至所述直流快充接口的连接线路,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放电车辆能够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七控制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BMS与快充桩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时,控制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呈断开状态,控制所述第四开关单元呈闭合状态,并向所述BMS发送整车直流快充指令,控制所述BMS与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快充桩通过快充CAN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再通过所述直流快充接口,所述动力电池能够被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快充桩充电。
本发明的充电控制装置,应用如上所述充电控制方法,此处不作赘述。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应用于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的车载充电机、车辆控制单元VCU和与所述车载充电机连接的直流快充接口,所述充电控制装置包括: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VCU发送的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
第四响应模块,用于在响应所述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时,向所述车载充电机发送所述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通过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和所述车载充电机,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放电车辆能够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五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VCU发送的第二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
第五响应模块,用于在响应所述第二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时,与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放电车辆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通过所述直流快充接口,所述放电车辆能够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六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VCU发送的整车直流快充指令;
第六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整车直流快充指令,与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快充桩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所述快充桩能够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本发明的充电控制装置,应用如上所述充电控制方法,此处不作赘述。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车载充电机、车辆控制单元VCU、电池管理系统BMS,还包括如上所述充电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该电动汽车具有在现有直流快充模式、交流慢充模式和通过交流慢充端口利用车载电动机实现交流车对车充电模式这三种充电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一种通过直流快充接口实现直流车对车充电模式,提升充电效率;可以通过复用交流车对车充电的放电开关与连接确认信号电压组合判断,以区分整车直流快充模式、直流模式,实现直流车对车充电;同时,可实现直流车对车大功率充电,同时兼顾小功率交流车对车充电;当放电车辆和被充车辆都为具备此直流车对车充电功能的电动汽车时,不需要BMS模拟快充桩通过快充CAN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充电方法相对简单。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7)
1.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车载充电机、与所述车载充电机连接的直流快充接口,其中所述车载充电机与所述直流快充接口之间连接有第一开关单元,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直流快充接口之间连接有第二开关单元,所述充电控制方法包括:
识别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连接确认信号电压;
在所述连接确认信号电压为预设电压时,检测放电开关信号;
在检测到所述放电开关信号为第一状态信息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呈断开状态、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呈闭合状态,并向电池管理系统BMS发送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通过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连接至所述直流快充接口的连接线路,所述动力电池能够为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被充车辆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放电开关信号为第二状态信息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呈闭合状态、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呈断开状态,并向所述BMS发送第二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通过所述车载充电机和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连接至所述直流快充接口的连接线路,所述动力电池能够为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被充车辆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未检测到所述放电开关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呈断开状态、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呈闭合状态,并向所述BMS发送整车直流快充指令,控制所述BMS与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快充桩通过快充CAN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通过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连接至所述直流快充接口的连接线路,所述动力电池能够被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快充桩充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放电开关信号为第三状态信息时,控制向所述被充车辆进行充电的过程结束。
5.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车辆控制单元VCU和直流快充接口,所述充电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VCU发送的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
响应所述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控制所述动力电池内部的高压继电器闭合,为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被充车辆充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VCU发送的第二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
响应所述第二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模拟快充桩与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被充车辆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VCU发送的整车直流快充指令;
响应所述整车直流快充指令,与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快充桩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
8.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车载充电机和与所述车载充电机连接的直流快充接口,其中所述车载充电机与所述直流快充接口之间连接有第三开关单元,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直流快充接口之间连接有第四开关单元,所述充电控制方法包括:
识别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连接确认信号电压;
在所述连接确认信号电压为预设电压时,检测放电开关信号;
在未检测到所述放电开关信号时,检测电池管理系统BMS的快充CAN协议交互信息;
在根据所述快充CAN协议交互信息,确定所述BMS未与快充桩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时,控制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呈闭合状态、所述第四开关单元呈断开状态,并向所述BMS发送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通过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和所述车载充电机,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放电车辆能够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根据所述快充CAN协议交互信息,确定所述BMS未与快充桩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时,控制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呈断开状态、所述第四开关单元呈闭合状态,并向所述BMS发送所述第二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通过所述第四开关单元连接至所述直流快充接口的连接线路,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放电车辆能够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BMS与快充桩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时,控制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呈断开状态、所述第四开关单元呈闭合状态,并向所述BMS发送整车直流快充指令,控制所述BMS与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快充桩通过快充CAN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再通过所述直流快充接口,所述动力电池能够被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快充桩充电。
11.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的车载充电机、车辆控制单元VCU和与所述车载充电机连接的直流快充接口,所述充电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VCU发送的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
在响应所述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时,向所述车载充电机发送所述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通过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和所述车载充电机,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放电车辆能够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VCU发送的第二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
在响应所述第二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时,与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放电车辆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通过所述直流快充接口,所述放电车辆能够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VCU发送的整车直流快充指令;
响应所述整车直流快充指令,与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快充桩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所述快充桩能够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14.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车载充电机、与所述车载充电机连接的直流快充接口,其中所述车载充电机与所述直流快充接口之间连接有第一开关单元,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直流快充接口之间连接有第二开关单元,所述充电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连接确认信号电压;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连接确认信号电压为预设电压时,检测放电开关信号;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放电开关信号为第一状态信息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呈断开状态、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呈闭合状态,并向电池管理系统BMS发送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通过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连接至所述直流快充接口的连接线路,所述动力电池能够为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被充车辆充电。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放电开关信号为第二状态信息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呈闭合状态、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呈断开状态,并向所述BMS发送第二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通过所述车载充电机和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连接至所述直流快充接口的连接线路,所述动力电池能够为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被充车辆充电。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未检测到所述放电开关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呈断开状态、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呈闭合状态,并向所述BMS发送整车直流快充指令,控制所述BMS与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快充桩通过快充CAN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通过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连接至所述直流快充接口的连接线路,所述动力电池能够被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快充桩充电。
17.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放电开关信号为第三状态信息时,控制向所述被充车辆进行充电的过程结束。
18.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车辆控制单元VCU和直流快充接口,所述充电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VCU发送的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
第一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控制所述动力电池内部的高压继电器闭合,为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被充车辆充电。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VCU发送的第二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
第二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第二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模拟快充桩与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被充车辆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VCU发送的整车直流快充指令;
第三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整车直流快充指令,与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快充桩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
21.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车载充电机和与所述车载充电机连接的直流快充接口,其中所述车载充电机与所述直流快充接口之间连接有第三开关单元,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直流快充接口之间连接有第四开关单元,所述充电控制装置包括:
第二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连接确认信号电压;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连接确认信号电压为预设电压时,检测放电开关信号;
第三检测模块,用于在未检测到所述放电开关信号时,检测电池管理系统BMS的快充CAN协议交互信息;
第五控制模块,用于在根据所述快充CAN协议交互信息,所述BMS未与快充桩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时,控制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呈闭合状态、所述第四开关单元呈断开状态,并向所述BMS发送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通过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和所述车载充电机,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放电车辆能够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六控制模块,用于在根据所述快充CAN协议交互信息,确定所述BMS未与快充桩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时,控制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呈断开状态、所述第四开关单元呈闭合状态,并向所述BMS发送所述第二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通过所述第四开关单元连接至所述直流快充接口的连接线路,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放电车辆能够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七控制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BMS与快充桩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时,控制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呈断开状态、所述第四开关单元呈闭合状态,并向所述BMS发送整车直流快充指令,控制所述BMS与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快充桩通过快充CAN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再通过所述直流快充接口,所述动力电池能够被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快充桩充电。
24.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的车载充电机、车辆控制单元VCU和与所述车载充电机连接的直流快充接口,所述充电控制装置包括: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VCU发送的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
第四响应模块,用于在响应所述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时,向所述车载充电机发送所述第一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通过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和所述车载充电机,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放电车辆能够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五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VCU发送的第二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
第五响应模块,用于在响应所述第二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时,与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放电车辆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通过所述直流快充接口,所述放电车辆能够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六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VCU发送的整车直流快充指令;
第六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整车直流快充指令,与连接在所述直流快充接口处的快充桩进行直流快充协议交互,所述快充桩能够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27.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电池、车载充电机、车辆控制单元VCU、电池管理系统BMS,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4至17任一项所述充电控制装置、如权利要求18至20任一项所述充电控制装置、如权利要求21至23任一项所述充电控制装置或者如权利要求24至26任一项所述充电控制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15665.2A CN113381461A (zh) | 2020-02-25 | 2020-02-25 |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15665.2A CN113381461A (zh) | 2020-02-25 | 2020-02-25 |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81461A true CN113381461A (zh) | 2021-09-10 |
Family
ID=77569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115665.2A Pending CN113381461A (zh) | 2020-02-25 | 2020-02-25 |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381461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02022103449U1 (de) | 2022-06-21 | 2022-06-28 | Madhu Gopahanal Manjunath | Tragbare Ladevorrichtung von Elektrofahrzeug zu Elektrofahrzeug |
CN114771326A (zh) * | 2022-04-29 | 2022-07-22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交直流兼容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车载终端及系统 |
EP4303067A1 (en) * | 2022-06-24 | 2024-01-10 | Chongqing Changan New Energy Vehicles Technology Co., Ltd | Plug-in hybrid vehicle v2v direct current charg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
WO2024153539A1 (fr) * | 2023-01-17 | 2024-07-25 | Vitesco Technologies GmbH | Dispositif de charge d'une batterie d'un véhicule électrique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27624A (zh) * | 2016-10-11 | 2017-02-22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及电动汽车 |
CN108621831A (zh) * | 2018-04-08 | 2018-10-09 | 嘉善中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充电机实现直流快充功能的方法 |
CN108819779A (zh) * | 2018-07-06 | 2018-11-16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系统及电动汽车 |
CN108909490A (zh) * | 2018-07-06 | 2018-11-30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充放电的控制方法、装置、充放电系统及车辆 |
CN109066877A (zh) * | 2018-08-31 | 2018-12-21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向直流充电系统及电动汽车 |
CN109239483A (zh) * | 2018-07-30 | 2019-01-18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的高压抛负载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
CN110015084A (zh) * | 2017-11-16 | 2019-07-16 | 北汽(镇江)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对汽车充电系统、汽车及其控制方法 |
-
2020
- 2020-02-25 CN CN202010115665.2A patent/CN11338146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27624A (zh) * | 2016-10-11 | 2017-02-22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及电动汽车 |
CN110015084A (zh) * | 2017-11-16 | 2019-07-16 | 北汽(镇江)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对汽车充电系统、汽车及其控制方法 |
CN108621831A (zh) * | 2018-04-08 | 2018-10-09 | 嘉善中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充电机实现直流快充功能的方法 |
CN108819779A (zh) * | 2018-07-06 | 2018-11-16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系统及电动汽车 |
CN108909490A (zh) * | 2018-07-06 | 2018-11-30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充放电的控制方法、装置、充放电系统及车辆 |
CN109239483A (zh) * | 2018-07-30 | 2019-01-18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的高压抛负载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
CN109066877A (zh) * | 2018-08-31 | 2018-12-21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向直流充电系统及电动汽车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71326A (zh) * | 2022-04-29 | 2022-07-22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交直流兼容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车载终端及系统 |
CN114771326B (zh) * | 2022-04-29 | 2024-04-09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交直流兼容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车载终端及系统 |
DE202022103449U1 (de) | 2022-06-21 | 2022-06-28 | Madhu Gopahanal Manjunath | Tragbare Ladevorrichtung von Elektrofahrzeug zu Elektrofahrzeug |
EP4303067A1 (en) * | 2022-06-24 | 2024-01-10 | Chongqing Changan New Energy Vehicles Technology Co., Ltd | Plug-in hybrid vehicle v2v direct current charg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
WO2024153539A1 (fr) * | 2023-01-17 | 2024-07-25 | Vitesco Technologies GmbH | Dispositif de charge d'une batterie d'un véhicule électrique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381461A (zh) |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 |
EP2800232B1 (en) | Electric automobile and charging system for the electric automobile | |
CN102361342B (zh) |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及电动汽车充电方法 | |
CN109733249B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8773281B (zh) |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管理控制方法 | |
CN109398155B (zh) | 一种电池包充电热管理控制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 |
CN102299533B (zh) |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及其控制识别方法 | |
CN103814498A (zh) | 电动汽车用的充电装置 | |
CN103441558B (zh) | 充电控制方法及电动汽车车载终端 | |
CN204452095U (zh) | 电动汽车高压供电系统 | |
CN101966819B (zh) | 电动汽车车载充电保护装置、充电保护方法及车辆 | |
KR101512879B1 (ko) | 전기 자동차의 충전 시스템 | |
KR101470254B1 (ko) | 친환경 자동차의 급속충전 릴레이 융착 검출 방법 | |
CN104890668A (zh) |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系统控制方法 | |
CN105270200A (zh) | 设置在城市道路上的电动汽车智能快速充电装置及方法 | |
CN211543268U (zh) | 一种光伏电动汽车光伏设备充电控制系统、光伏电动汽车 | |
CN113381460A (zh) |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 |
CN106911173B (zh) | 一种智能低压辅助电源装置、方法和非车载充电机 | |
CN106627194A (zh) | 高兼容性高效率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控制方法 | |
CN113715638B (zh) | 一种车对车充电的控制方法及电动汽车 | |
CN111114349B (zh) | 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方法和系统 | |
CN110723002B (zh) | 一种移动充电小车 | |
CN111409497A (zh) | 一种具有脉冲充电功能充电桩 | |
CN106696734A (zh) |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充电桩以及电动汽车 | |
CN113381459B (zh) |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