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77234A - 一种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77234A
CN113377234A CN202110726877.9A CN202110726877A CN113377234A CN 113377234 A CN113377234 A CN 113377234A CN 202110726877 A CN202110726877 A CN 202110726877A CN 113377234 A CN113377234 A CN 1133772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electrode
substrate
layer
compensati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2687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77234B (zh
Inventor
王贤强
廖中亮
胡为冬
颜文晶
陈杰坤
罗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2687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772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772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772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772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772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以上问题。在本申请中,触控电极包括搭接部及主体部,触控走线层包括多个触控走线;第一绝缘层包括多个连接过孔,且触控电极的搭接部设置连接过孔内与触控走线连接;连接电极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触控电极的主体部连接;第二绝缘层包括置在连接过孔内的补偿结构及暴露搭接部的至少部分的镂空部,补偿结构的至少部分覆盖搭接部的边缘的至少部分,且镂空部的至少部分远离搭接部的边缘,连接电极的第二连接部设置在镂空部内与搭接部连接。本申请通过的补偿结构能够为连接电极提供较为平滑的过渡,减小连接电极的断线风险,保证触控基板的触控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集成有触控功能的显示屏是现有技术中显示屏的主流显示屏,在追求轻薄、便携的过程中,触控功能的显示屏取消了单独的触控走线层,而将触控走线设置为与数据线同层设置。
该技术需要将触控走线与触控电极通过过孔电连接起来,且需要用到的过孔深度较深,因此触控电极与触控走线接触的良率明显降低,这就导致触控功能出现问题。
【申请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以上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基板,包括衬底基板、第一电极层、触控走线层、第一绝缘层、第二电极层及第二绝缘层,第一电极层设置在衬底基板的一侧,触控走线层设置在第一电极层靠近衬底基板的一侧,第一绝缘层设置在触控走线层与第一电极层之间,第二电极层设置在第一电极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第二绝缘层设置在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相互绝缘的触控电极且触控电极包括搭接部及主体部,触控走线层包括多个相互绝缘的触控走线;第一绝缘层包括多个连接过孔,连接过孔暴露触控走线的一部分,且触控电极的搭接部设置连接过孔内与触控走线连接;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连接电极,连接电极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触控电极的主体部连接;第二绝缘层包括补偿结构及镂空部,补偿结构及镂空部设置在连接过孔内,设置在连接过孔内的补偿结构及镂空部中,补偿结构的至少部分覆盖搭接部的边缘的至少部分,且镂空部的至少部分远离搭接部的边缘;其中,镂空部暴露触控电极的搭接部的至少部分,且连接电极的第二连接部设置在镂空部内与搭接部连接。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设置在连接过孔内的补偿结构的全部覆盖搭接部的边缘的至少部分。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位于连接过孔内的补偿结构为环状结构,且补偿结构环绕镂空部。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补偿结构的内侧面与外侧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1μm。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位于连接过孔内的补偿结构包括多个间隔排列的块状结构。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位于连接过孔内的多个间隔排列的块状结构排列呈环形,且环形环绕镂空部。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在多个间隔排列的块状结构中,相邻块状结构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1μm。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绝缘层为有机膜层。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触控基板还包括晶体管阵列层,晶体管阵列层包括多个晶体管;触控走线层还包括多条数据线,数据线与晶体管的源极同层且电连接;第二电极层还包括多个像素电极,像素电极与晶体管的漏极通过过孔电连接。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触控电极复用为公共电极。
第二方面,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如第一方面提供的触控基板。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二方面的触控显示面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连接电极的第一连接部连接触控电极的主体部,第二连接部连接触控电极的搭接部远离边缘的至少部分,也就是,作为连续结构的连接电极的部分与触控电极的主体部电连接且部分与通过搭接部与触控走线电连接。则即便位于连接过孔的侧壁与底面交界处的触控电极的部分发生了缺失,也能够通过连接电极将触控走线与触控电极的主体部电连接起来,进而可以保证触控基板的触控性能。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搭接部的边缘的部分位置附近设置补偿结构,也就是在触控电极位于连接过孔内的部分中的侧壁及底面之间的交界处的部分位置设置补偿结构,则可以适当抬高该交界处的高度进而能够减小连接电极在该交界处断线的风险。同时,即便该交界处的触控电极缺失,也能通过补偿结构填充该区域,进而可以为连接电极提供较为平整的承载面,减小连接电极的断线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基板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基板的局部剖面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基板的局部剖面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基板的局部平面投影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基板的局部平面投影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补偿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补偿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补偿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补偿结构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基板的局部剖面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实施例所描述的“基本上”、“近似”、“大约”、“约”、“大致”“大体上”等词语,是指在合理的工艺操作范围内或者公差范围内,可以大体上认同的,而不是一个精确值。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电极、绝缘层等,但这些电极、绝缘层等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电极、绝缘层等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电极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电极,类似地,第二电极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电极。
本案申请人通过细致深入研究,对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基板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基板的局部剖面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基板的局部剖面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基板的局部平面投影图。
如图2及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包括衬底基板01、第一电极层02、触控走线层03、第一绝缘层04、第二电极层05及第二绝缘层06。
第一电极层02设置在衬底基板01的一侧,触控走线层03设置在第一电极层02靠近衬底基板01的一侧,第一绝缘层04设置在触控走线层03与第一电极层02之间。也就是,触控走线层03相对于第一电极层02更靠近衬底基板01且触控走线层03与第一电极层02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04,则在触控基板的制备过程中,首先在衬底基板01上制备触控走线层03,然后制备第一绝缘层04,再制备第一电极层02。
如图1所示,第一电极层02包括多个相互绝缘的触控电极21,触控电极21可以感应触控动作。触控走线层03包括多个相互绝缘的触控走线31,触控电极21与触控走线31电连接,触控走线31用于传输触控电极21与集成电路之间的触控相关的信号。一个触控电极21与至少一条触控走线31电连接,且不同的触控电极21与不同的触控走线31电连接。
其中,第一绝缘层04包括多个连接过孔410,如图2-图4所示,连接过孔410暴露触控走线31的一部分,以便于触控走线31与对应的且后续制备的触控电极21搭接实现电连接。
如图2及图3所示,触控电极21包括搭接部21a及主体部21b,且触控电极21的搭接部21a设置连接过孔410内与触控走线31连接。其中,如图2及图3所示,搭接部21a与主体部21b可以为连续结构,且搭接部21a为触控电极21位于连接过孔410内且与对应的被连接过孔410所暴露的触控走线31的部分连接的部分,主体部21b可以为触控电极21除搭接部21a之外的部分。
第二电极层05设置在第一电极层02远离衬底基板01的一侧,第二绝缘层06设置在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也就是,第二电极层05相对于第一电极层02更远离衬底基板01且第二电极层05与第一电极层02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层06,则在触控基板的制备过程中,在制备完第一电极层02后制备第二绝缘层06,然后制备第二电极层05。
请结合图2-图4,第二绝缘层06包括补偿结构61及镂空部610,且补偿结构61与镂空部610均设置在连接过孔410内。其中,设置在连接过孔410内的补偿结构61及镂空部10中,补偿结构61的至少部分覆盖设置在连接过孔410内的触控电极21的搭接部21a的边缘,且镂空部610的至少部分远离设置在连接过孔410内的触控电极21的搭接部21a的边缘。
需要说明的是,请结合图2、图3与图4,在对第一绝缘层04进行刻蚀形成连接过孔410的过程中,由于刻蚀工艺技术的限制,形成的连接过孔410的顶面的面积大于底面的面积且通常顶面在沿触控基板的厚度方向覆盖底面,则连接过孔410在衬底基板01上的投影中就包括内边缘41和外边缘42。其中,内边缘41为连接过孔410的底面在衬底基板01上的正投影的边缘,外边缘42为连接过孔410的顶面在衬底基板01上的正投影的边缘。
在制备完成触控电极21时,则沉积在第一绝缘层04的连接过孔410内的触控电极21会具体沉积在连接过孔410的内侧壁、底面和/或内侧壁与底面的交界处。在制备完成触控电极21再制备第二绝缘层06时,可以在连接过孔410内制备补偿结构61,其中补偿结构61的至少部分制备在连接过孔410内的触控电极21的内侧壁与底面的交界处,也就是说,在连接过孔210的触控电极21的搭接部21a的边缘至少部分被第二绝缘层06的补偿结构61覆盖。并且,设置在连接过孔410内的第二绝缘层06的镂空部610至少部分远离在连接过孔210的触控电极21的搭接部21a的边缘,且镂空部610暴露触控电极21的搭接部21a的至少部分。
第二电极层05包括多个连接电极51,连接电极51用于连接触控电极21的搭接部21a和主体部21b,也就是,连接电极51中的一部分连接对应的触控电极21的搭接部21a,一部分连接同一触控电极21的主体部。具体地,如图2及图3所示,连接电极51包括第一连接部51a和第二连接部51b,第一连接部51a与触控电极21的主体部21b连接,连接电极51的第二连接部51b设置在镂空部610内与搭接部21a连接。其中,第一连接部51a与第二连接部51b为同一连接电极51的不同部分。
发明人发现,由于触控电极21需要设置在连接过孔410内,连接过孔410的侧壁的倾斜角度及连接过孔410的深度会对触控电极21的连续性产生影响。即当连接过孔410的侧壁的倾斜角度较大时,设置在连接过孔410内的触控电极21的部分发生断线的风险越大;当连接过孔410的深度越大时,设置在连接过孔410内的触控电极21的部分发生断线的风险也越大。并且触控电极21发生断线的高风险位置在连接过孔410的侧壁与底面的交界处,也就是,触控电极21的搭接部21a的边缘位置附近为触控电极21断线的高风险区域。
如图3所示,当触控电极21的搭接部21a的边缘位置附近发生断线时,则触控电极21的主体部21b与对应的触控走线31之间的阻抗会变大,甚至会变为无限大。此种情况下,现有技术中触控电极21与集成电极之间所传输的触控相关的信号就会受到影响,即而影响触控基板的触控性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连接电极51的第一连接部51a连接触控电极21的主体部21b,第二连接部51b连接触控电极21的搭接部21a远离边缘的至少部分,也就是,作为连续结构的连接电极51的部分与触控电极21的主体部21b电连接且部分与通过搭接部21a与触控走线31电连接。则即便位于连接过孔410的侧壁与底面交界处的触控电极21的部分发生了缺失,也能够通过连接电极51将触控走线31与触控电极21的主体部21b电连接起来,进而可以保证触控基板的触控性能。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搭接部21a的边缘的部分位置附近设置补偿结构61,也就是在触控电极21位于连接过孔410内的部分中的侧壁及底面之间的交界处的部分位置设置补偿结构61,则可以适当抬高该交界处的高度进而能够减小连接电极51在该交界处断线的风险。同时,如图3所示,即便该交界处的触控电极21缺失,也能通过补偿结构61填充该区域,进而可以为连接电极51提供较为平整的承载面,减小连接电极51的断线风险。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电极51的厚度可以为80nm-100nm,可以减小其在连接过孔410内爬坡时断线的风险。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3所示,连接电极51的第一连接部51a与触控电极21中位于连接过孔410之外的主体部21b电连接,可以保证进一步避免触控电极21在连接过孔410内发生断线导致的触控不良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04为有机膜层。由于有机膜层通常作为平坦结构存在,则当第一绝缘层04为有机膜层时,其厚度较厚,则连接过孔410的深度较深且连接过孔410的侧壁与底面交界处的不良率较高。也就是,当第一绝缘层04为有机膜层时,触控电极21在连接过孔410内的侧壁与底面交界处发生断线的风险更大,采用本申请的发明构思可以更有效的保证触控电极21与触控走线31之间的触控相关信号的传输效果,提升触控基板的触控性能。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基板的局部平面投影图。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及图5所示,设置在连接过孔410内的补偿结构61的全部覆盖设置在连接过孔410内的搭接部21a的至少部分。也就是说,补偿结构61全部位于搭接部21a的边缘附近区域。则一方面,可以增加设置在连接过孔410内的镂空部610远离搭接部21a边缘部分的面积,也就使得被镂空部610暴露的搭接部21a的中间区域的面积增加,进而提高了连接电极51与搭接部21a有效接触的面积;另一方面,可以尽可能地在搭接部21a的边缘设置补偿结构61,有效减小连接电极51断线的风险。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位于连接过孔410内的补偿结构61为环状结构,且补偿结构环绕镂空部610。也就是说,补偿结构61呈环状覆盖搭接部21a的边缘,使得搭接部21a的边缘完全被覆盖,则可以在连接过孔410内的孔内底部位置为连接电极51提供一个较为平缓的过渡,减小连接电极51断线的风险。
进一步地,补偿结构61的内侧面与外侧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1μm,也就是,补偿结构61所对应的环状结构的内边缘与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1μm。例如,补偿结构61的内侧面与外侧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可以等于1μm;例如,补偿结构61的内侧面与外侧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可以等于2μm。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位于连接过孔410内的补偿结构61包括多个间隔排列的块状结构61a,也就是说,位于连接过孔410内的补偿结构61为非连续结构,则位于连接过孔410内的镂空区域较为分散,则连接电极51在连接过孔410内与搭接部21a连接的位置较为分散,则可以提升连接电极51与搭接部21a的连接良率。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位于连接过孔410内的多个间隔排列的块状结构61a排列呈环形,且环形环绕镂空部610,也就是说,多个块状结构61a均位于搭接部21a的边缘上方,且多个块状结构61a构成的环形结构位于搭接部21a的边缘,一方面,补偿结构61中的块状结构61a全部位于搭接部21a的边缘,则可以在连接过孔410内的孔内底部位置为连接电极51提供一个较为平缓的过渡;另一方面,除被补偿结构61覆盖的镂空部610用于实现连接电极51与搭接部21a的连接外,位于镂空部610外围的且位于相邻块状结构61a之间镂空区也可以用于实现连接电极51与搭接部21a的连接,进而增加连接电极51与搭接部21a的连接面积,减小连接电极51断线的风险。
进一步地,在多个间隔排列的块状结构61a中,相邻块状结构61a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1μm。例如,相邻块状结构61a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1.5μm;例如,相邻块状结构61a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1μm。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补偿结构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补偿结构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补偿结构61中的块状结构61a中的数量可以考虑现有制备工艺精度、连接电极51与搭接部21a的接触面积进行设计。例如,可以如图5所示,补偿结构61中包括4个块状结构61a;也可以如图6所示,补偿结构61中包括3个块状结构61a;也可以如图7所示,补偿结构61中包括5个块状结构61a。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补偿结构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补偿结构的示意图。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补偿结构61可以为图4所示的圆环结构、可以为图8所示的三角形环形结构、也可以为图9所示的五边形环形结构。此外,当补偿结构61包括多个块状结构61a时,则多个块状结构61a排列呈圆环结构、可以为三角形环形结构、也可以为五边形环形结构。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基板的局部剖面图。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触控基板还包括晶体管阵列层,且晶体管阵列层包括多个晶体管T1,晶体管T1包括源极31及漏极33。触控走线层03还包括多条数据线,数据线与晶体管T1的源极32同层且电连接。第二电极层05还包括多个像素电极52,像素电极52与晶体管T1的漏极33通过过孔电连接。
也就是说,触控走线31与数据线同层设置并均位于触控走线层03,连接电极51与像素电极52同层设置且均位于第二电极层05。在本实施例,通过将不同功能的导电结构设置在同一膜层可以减薄触控基板的厚度。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第一绝缘层04可以位于晶体管阵列层与显示相关电极(例如,像素电极、公共电极)所在膜层之间的平坦化层,以保证显示相关电极有一个较为平整的承载面,因此,作为平坦化层的第一绝缘层04的厚度较厚。
平坦化层的厚度通常在3300nm,在对触控电极21进行退火、第二绝缘层61进行沉积的过程中,会造成第一绝缘层收缩导致连接过孔410的底部位置附近的倾斜角度变大,进而导致触控电极在此处断线风险变大。而采用本申请的发明构思可以有效解决连接过孔410内的触控电极21与触控走线31接触不良的问题。
进一步地,触控电极21可以复用为公共电极,也就是说,触控电极21在触控阶段用于触控,在显示阶段作为公共电极。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如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001。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盖板002,盖板002上可以进一步地包括色阻21和位于色阻之间的黑矩阵22,色阻与像素对应设置,可以将白光转换为彩色光,或者将彩色光过滤为色度更纯的光。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具体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也就是说,触控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位于触控基板001与盖板002之间的液晶层。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显示面板,例如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或者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连接电极51的第一连接部51a连接触控电极21的主体部21b,第二连接部51b连接触控电极21的搭接部21a远离边缘的至少部分,也就是,作为连续结构的连接电极51的部分与触控电极21的主体部21b电连接且部分与通过搭接部21a与触控走线31电连接。则即便位于连接过孔410的侧壁与底面交界处的触控电极21的部分发生了缺失,也能够通过连接电极51将触控走线31与触控电极21的主体部21b电连接起来,进而可以保证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性能。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搭接部21a的边缘的部分位置附近设置补偿结构61,也就是在触控电极21位于连接过孔410内的部分中的侧壁及底面之间的交界处的部分位置设置补偿结构61,则可以适当抬高该交界处的高度进而能够减小连接电极51在该交界处断线的风险。同时,即便该交界处的触控电极21缺失,也能通过补偿结构61填充该区域,进而可以为连接电极51提供较为平整的承载面,减小连接电极51的断线风险。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000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也可以为电脑、电视等显示装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连接电极51的第一连接部51a连接触控电极21的主体部21b,第二连接部51b连接触控电极21的搭接部21a远离边缘的至少部分,也就是,作为连续结构的连接电极51的部分与触控电极21的主体部21b电连接且部分与通过搭接部21a与触控走线31电连接。则即便位于连接过孔410的侧壁与底面交界处的触控电极21的部分发生了缺失,也能够通过连接电极51将触控走线31与触控电极21的主体部21b电连接起来,进而可以保证显示装置的触控性能。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搭接部21a的边缘的部分位置附近设置补偿结构61,也就是在触控电极21位于连接过孔410内的部分中的侧壁及底面之间的交界处的部分位置设置补偿结构61,则可以适当抬高该交界处的高度进而能够减小连接电极51在该交界处断线的风险。同时,即便该交界处的触控电极21缺失,也能通过补偿结构61填充该区域,进而可以为连接电极51提供较为平整的承载面,减小连接电极51的断线风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基板;
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相互绝缘的触控电极,所述触控电极包括搭接部及主体部;
触控走线层,所述触控走线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靠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且所述触控走线层包括多个相互绝缘的触控走线;
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触控走线层与所述第一电极层之间,且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多个连接过孔,所述连接过孔暴露所述触控走线的一部分,且所述触控电极的所述搭接部设置所述连接过孔内与所述触控走线连接;
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连接电极;所述连接电极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触控电极的主体部连接;
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且所述第二绝缘层包括补偿结构及镂空部,所述补偿结构及所述镂空部设置在所述连接过孔内;设置在所述连接过孔内的所述补偿结构及所述镂空部中,所述补偿结构的至少部分覆盖所述搭接部的边缘的至少部分,且所述镂空部的至少部分远离所述搭接部的边缘;
其中,所述镂空部暴露所述触控电极的所述搭接部的至少部分,且所述连接电极的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镂空部内与所述搭接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连接过孔内的所述补偿结构的全部覆盖所述搭接部的边缘的至少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连接过孔内的所述补偿结构为环状结构,且所述补偿结构环绕所述镂空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结构的内侧面与外侧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1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连接过孔内的所述补偿结构包括多个间隔排列的块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连接过孔内的所述多个间隔排列的块状结构排列呈环形,且所述环形环绕所述镂空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间隔排列的块状结构中,相邻所述块状结构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1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为有机膜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基板还包括晶体管阵列层,所述晶体管阵列层包括多个晶体管;
所述触控走线层还包括多条数据线,所述数据线与所述晶体管的源极同层且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极层还包括多个像素电极,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晶体管的漏极通过过孔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复用为公共电极。
1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基板。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CN202110726877.9A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3772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6877.9A CN113377234B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6877.9A CN113377234B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77234A true CN113377234A (zh) 2021-09-10
CN113377234B CN113377234B (zh) 2023-09-05

Family

ID=77579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26877.9A Active CN113377234B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7723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8666A (zh) * 2015-04-01 2015-06-1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触控面板、触控装置、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WO2016201891A1 (zh) * 2015-06-15 2016-1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6775173A (zh) * 2017-02-07 2017-05-3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7293593A (zh) * 2017-07-18 2017-10-2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375827A (zh) * 2018-12-14 2019-02-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1210732A (zh) * 2020-03-06 2020-05-29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8666A (zh) * 2015-04-01 2015-06-1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触控面板、触控装置、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WO2016201891A1 (zh) * 2015-06-15 2016-1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6775173A (zh) * 2017-02-07 2017-05-3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7293593A (zh) * 2017-07-18 2017-10-2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375827A (zh) * 2018-12-14 2019-02-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1210732A (zh) * 2020-03-06 2020-05-29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77234B (zh) 2023-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76672B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US10845933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ouch electrod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9244317B2 (en)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993821B (zh) 一种oled显示面板
CN112612164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WO2017016153A1 (zh) 电连接结构、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KR20190044016A (ko)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KR20190047565A (ko) 표시 장치
US11538892B2 (en) Display panel having circuits on opposing sides of insulating substrate connected by tapered through hole and pa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403463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3380144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377234A (zh) 一种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273209A1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20160008680A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KR20210084838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2562497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WO2021248453A1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4902422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1129029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09659310A (zh) 像素结构以及像素结构的制作方法
CN113629074B (zh) 显示面板
CN111477120B (zh) 一种显示母板及其分离方法和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CN219352274U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US20230200113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thereof
US20240072012A1 (en) Light emitting display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