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67742A - 管件锁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管件锁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67742A
CN113367742A CN202110461658.2A CN202110461658A CN113367742A CN 113367742 A CN113367742 A CN 113367742A CN 202110461658 A CN202110461658 A CN 202110461658A CN 113367742 A CN113367742 A CN 1133677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locking device
tubular
clamping
pipe f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6165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荣军
王翔
朱灵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Qiming Medical Devices Co ltd
Venus Medtech Hangzhou Inc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Qiming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Qiming Medical De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Qiming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6165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677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67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774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5865 priority patent/WO2022228088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2017/00367Details of actuation of instruments, e.g. relations between pushing buttons, or the like, and activation of the tool, working tip,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2017/0046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with a releasable handle; with handle and operating part separabl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管件锁定装置,用于定位医疗器械中的管件,包括:壳体;夹持件,成对且活动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同对夹持件之间为管件穿引通道,所述夹持件的带有与所述管件轮廓形状匹配的夹持部;驱动件,活动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朝向所述夹持件的一侧设有驱动斜面,所述驱动件运动时通过驱动斜面推动同对夹持件相向运动以定位所述管件。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驱动件和夹持件的配合实现管件的定位和释放,结构简单稳定,能够有效改善用户的操作体验,提高治疗效果。

Description

管件锁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管件锁定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的使用需要各部件配合以实现一定功能,尤其是介入治疗过程中。介入器械输送系统一般包括鞘芯组件以及滑动套设在鞘芯组件外部的鞘管,两者构成鞘管组件且远端可进入人体的脉管系统,近端与操作手柄相连接,基于人体脉管系统迂回曲折的特性以及远距离操作的考虑,需要对远端的方向进行调节和控制,使其移动至目标位置。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各管件需要在适当的时机相互运动或锁定,同时也就对操作手柄提出了驱动要求,临床医生等操作人员在使用操作手柄时需要能够满足握持方便,调节方便,定位准确技术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管件锁定装置,用于定位医疗器械中的管件,包括:
壳体;
夹持件,成对且活动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同对夹持件之间为管件穿引通道,所述夹持件上带有与所述管件轮廓形状匹配的夹持部;
驱动件,活动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朝向所述夹持件的一侧设有驱动斜面,所述驱动件运动时通过驱动斜面推动同对夹持件相向运动以定位所述管件。
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可选的,所述驱动件成对设置且各驱动件的运动方向垂直于所述管件的轴向,同对驱动件的驱动斜面相向设置以驱动同对的夹持件。可选的,以管件穿引通道的中心线为参照线,同对的驱动斜面之间在参照线位置处的间距为配合间隙,在所述驱动件运动过程中,所述配合间隙变化以驱动同对夹持件相向或相背运动,相应的夹紧或释放所述管件。
可选的,管件穿引通道的中心线延伸方向为X方向,同对夹持件的相对运动方向为Y方向,所述驱动件的运动方向为Z方向,且所述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在空间上构成空间坐标系。
可选的,所述X方向、Y方向和Z方向两两垂直。
可选的,沿X方向视角,同对驱动件的驱动斜面经延伸相交后大致呈第一V形,同对驱动件同向运动时、配合间隙的宽窄变化与第一V形的延伸趋势相应。
可选的,沿Z方向视角,同一驱动件上的驱动斜面为开口朝向管件穿引通道第二V形,在第二V形的拐角两侧形成两个副斜面,与驱动件对应的夹持件位于两个副斜面之间。
可选的,两个副斜面之间平滑过渡。
可选的,在X方向上,所述配合间隙逐渐变大后逐渐变小,且变化趋势与第二V形的延伸趋势相应。
可选的,所述夹持件的外周面形状与对应的驱动件的驱动斜面形状配合。
可选的,沿X方向视角,所述夹持件与对应的驱动斜面之间线接触。
可选的,在Z方向上,所述驱动件具有使配合间隙变窄的第一运动方向,以及使配合间隙变宽的第二运动方向,所述驱动件和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带动所述驱动件向第一运动方向的保持件。
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具有驱动所述夹持件定位所述管件的锁定位置和允许所述管件运动的释放位置,
所述驱动件包括:
滑动块,沿Z方向活动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滑动块上朝向管件穿引通道的侧壁同时所述提供所述驱动斜面以及两个副斜面;
弹性件,作用在所述滑动块和所述壳体之间,用于将所述驱动件保持在所述锁定位置;
解锁件,活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用于驱动所述驱动件克服所述保持件的作用进入所述释放位置。
可选的,所述保持件为设置在所述驱动件和所述壳体之间的弹性件,所述驱动件上设有收容至少一分部所述弹性件的定位室。
可选的,各驱动件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弹性件,各弹性件在所述管件的轴向上依次布置。
可选的,所述解锁件为滑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侧面设有与所述壳体配合的引导结构。
可选的,所述解锁件设有防止自身脱出所述壳体的防脱边,所述壳体上设有避让所述解锁件运动的释放区。
可选的,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与所述释放区连通的驱动腔,所述驱动腔用于安装所述驱动件。
可选的,所述管件且有多根且相互嵌套设置,一对夹持件和一对驱动件组成一组锁定组件,所述管件锁定装置内至少包括两组锁定组件,各锁定组件分别锁定不同的管件。
可选的,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所述夹持件配合的定位结构,所述夹持件被约束于所述定位结构内且能够在预定范围内运动,以实现夹持或释放所述管件。
可选的,所述驱动件运动过程中,所述驱动件具有使配合间隙变窄的第一运动方向,以及使配合间隙变宽的第二运动方向;同对驱动件的驱动斜面相互配合形成第一V形,同一驱动件上的驱动斜面为开口朝向管件穿引通道第二V形,所述夹持件在第一V形和第二V形的驱动下实现夹持或释放所述管件。
可选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定位柱,所述夹持件通过设置在自身上的安装孔与所述定位柱配合,所述安装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定位柱的外径。
可选的,所述定位结构还包括定位挡板,所述定位挡板设置在所述夹持件的外周以约束所述夹持件的极限位置。
可选的,所述定位挡板至少设有两块且对称布置,各定位挡板上设有供所述定位柱穿设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挡板与所述夹持件合围形成所述管件穿引通道。
可选的,所述夹持件为柱状且在轴向上的中部内凹以形成所述夹持部。
可选的,所述夹持件为哑铃形。
可选的,所述夹持件为圆柱状且在轴向上的中部缩颈以形成所述夹持部。
可选的,所述夹持件一端的径向尺寸略大于另一端的径向尺寸且两端的外周母线位于同一平面上,该平面与相应侧的驱动斜面匹配。
可选的,夹持件和驱动件为金属件。
可选的,壳体和管件为非金属件。
可选的,管件与夹持部相的配合部位设有抗磨结构。
可选的,所述壳体外还罩设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上开设有操作口,所述操作口用于暴露致使驱动件动作的解锁件。
可选的,一对夹持件和一对驱动件组成一组锁定组件,所述管件锁定装置内至少包括两组锁定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至少两个操作口且分别对应各锁定组件的驱动件。
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具有驱动所述夹持件定位所述管件的锁定位置和允许所述管件运动的释放位置,所述驱动件还包括:
解锁件,活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用于驱动所述驱动件进入所述释放位置;
所述操作口如下设置:
所述解锁件探出所述操作口;或
所述操作口尺寸小于所述解锁件。
可选的,所述定位套为筒状且两端开放。
可选的,所述壳体内部贯穿有所述管件穿引通道,所述管件穿引通道上下两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夹持件的定位挡板,所述管件穿引通道左右两侧与驱动腔连通,所述驱动腔用于安装所述驱动件。
可选的,在所述管件的轴向上,所述定位挡板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隔离板。
可选的,所述壳体内设有至少两套锁定组件,各锁定组件之间通过隔离板间隔。
本申请还公开了操作手柄,用于驱动多条内外依次嵌套的管件相互运动,包括手柄本体和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管件锁定装置;所述管件中的其中至少一者自所述管件锁定装置的管件穿引通道内穿设且被所述夹持件约束。
可选的,所述管件锁定装置相对于所述操作手柄固定或滑动配合。
可选的,内外相邻的管件其中一者为内管,另一者外管,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中的一者与所述管件锁定装置的壳体固定,另一者被所述管件锁定装置的夹持件约束。可选的,所述管件锁定装置设有至少两对夹持件,且分别用于定位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
可选的,所述管件至少设有三根,所述管件锁定装置设有至少两个,任意两根相邻的管件之间均通过对应的管件锁定装置相互定位,各管件锁定装置在所述管件的轴向上依次排布。
可选的,所述手柄本体包括支撑筒,所述支撑筒上设有沿所述管件轴向开设的操作窗,所述管件锁定装置滑动安装于所述支撑筒内且至少一部分暴露于所述操作窗。
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驱动件和夹持件的配合实现管件的定位和释放,结构简单稳定,能够有效改善用户的操作体验,提高治疗效果。
具体的有益技术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具体结构或步骤进一步阐释。
附图说明
图1a为一实施例中管件锁定装置示意图;
图1b为图1a中的管件锁定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c为图1a中的管件锁定装置的壳体内部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d为图1a中的管件锁定装置的锁定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a为一实施例中驱动件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2a中的驱动件成对设置的侧面示意图;
图2c为图2a中的驱动件成对设置的顶面示意图;
图3a为一实施例中夹持件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中的夹持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c为图3a中的夹持件侧面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锁定组件工作示意图;
图5a为一实施例中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5b为图5a中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c为一实施例中解锁件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6a为一实施例中操作手柄示意图;
图6b为图6a中的操作手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c为管件锁定装置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管件;
2、管件锁定装置;
21、壳体;213、定位挡板;214、定位孔;215、释放区;217、驱动腔;218、隔离板;
22、夹持件;221、夹持部;222、安装孔;
23、管件穿引通道;
24、驱动件;241、驱动斜面;2411、副斜面;242、配合间隙;243、保持件;244、解锁件;245、定位室;246、引导结构;247、防脱边;
25、定位套;251、操作口;
3、操作手柄;31、支撑筒;32、操作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考附图1a至附图5c,本申请公开了管件锁定装置2,用于定位医疗器械中的管件1,包括:
壳体21;
夹持件22,成对且活动安装在壳体21内,同对夹持件22之间为管件穿引通道23,夹持件22的上带有与管件1轮廓形状匹配的夹持部221;
驱动件24,活动安装在壳体21内且朝向夹持件22的一侧设有驱动斜面241,驱动件24运动时通过驱动斜面241推动同对夹持件22相向运动以定位管件1。
夹持件22的相互远离会加宽管件穿引通道23,从而释放管件1;同理的,夹持件22的相互靠近会收窄管件穿引通道23,从而夹持管件1实现定位。夹持部221作为与管件1实际接触的部件,通过形状匹配来提高对管件1的夹持能力,提高夹持效果的同时也为其他功能提供结构基础。夹持件22的运动可以通过驱动件24的运动来实现。驱动件24在自身运动时会导致驱动斜面241相对夹持件22运动,从而实现同对夹持件22的相对运动。驱动斜面241能够实现运动换向、传动比的转换、以及夹持件22位置的自锁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驱动件24和夹持件22的配合实现管件1的定位和释放,结构简单稳定,能够有效改善的操作体验,提高便捷度。
参考附图2a至附图2c,公开了驱动件24的设置细节。参考一实施例中,驱动件24成对设置且各驱动件24的运动方向垂直于管件1的轴向,同对驱动件24的驱动斜面241相向设置以驱动同对的夹持件22。
驱动件24成对设置且驱动一对夹持件22具有多种实际表现形式,例如一对驱动件24驱动单个夹持件22,同对夹持件22之间相互联动;或每个驱动件24驱动对应的夹持件22,各驱动件24之间联动或独立触发;等等多种形式。驱动件24的运动方向垂直于管件1的轴向能够避免对夹持件22的运动造成影响,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斜面241至少起到运动换向的作用,能够在优化壳体21内部布局的同时实现预定程度上的运动隔离,避免驱动件24的运动过程中的状态突变影响夹持件22的运动状态。
在图4所述的实施例中,每个驱动件24驱动对应的夹持件22,参考一实施例中,以管件穿引通道23的中心线为参照线,同对的驱动斜面241之间在参照线位置处的间距为配合间隙242,在驱动件24运动过程中,配合间隙242变化以驱动同对夹持件22相向或相背运动,相应的夹紧或释放所述管件1。
配合间隙242的变化实际上是同对夹持件22之间允许的最大距离的变化,驱动件24通过驱动斜面241实现自身运动时配合间隙242调整。
为更好的理解驱动件24以及各部件的运动关系,参考一实施例中,管件穿引通道23的中心线延伸方向为X方向,同对夹持件22的相对运动方向为Y方向,驱动件24的运动方向为Z方向,且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在空间上构成空间坐标系。各方向构成空间坐标系应理解为三个方向中其中两个方向构成一平面,其余一方向与该平面不共面。为了更好的表述各结构上的运动关系,参见附图1d和图4中的指示,进一步的,X方向、Y方向和Z方向两两垂直。
参见附图2b中公开的实施例,沿X方向视角,同对驱动件24的驱动斜面241经延伸相交后大致呈第一V形,同对驱动件24同向运动时、配合间隙242的宽窄变化与第一V形的延伸趋势相应。
同对驱动件24的驱动斜面241相互配合形成第一V形,在驱动件24与管件1相对运动的过程中,管件1所在轴线对应第一V形不同的深度从而得到不同的配合间隙242,最终实现夹持件22的驱动。参见附图2c中公开的实施例,沿Z方向视角,同一驱动件24上的驱动斜面241为开口朝向管件穿引通道242第二V形,在第二V形的拐角两侧形成两个副斜面2411,与驱动件24对应的夹持件22位于两个副斜面2411之间。
同一驱动件24上的驱动斜面241通过自身的两个副斜面2411形成第二V形,该作用在于夹持件22的定位和自锁定。不难理解的,当夹持件22实现对管件1的夹持后,管件1受力时会对夹持件22产生作用力,导致夹持件22产生在管件1的轴向上的运动趋势,该运动趋势会影响驱动件24和夹持件22的配合效果。当然可以通过适当的部件相互作用来克服上述问题,但是随之而来的是部件复杂程度的增加以及装配精度的提升。本实施例中通过驱动斜面241在管件1的轴向(即X方向上)上成第二V形且形成两个副斜面2411,对应的夹持件22位于两个副斜面2411之间从而实现定位。
根据上文可知,驱动斜面241在三维空间上是一个复合斜面且具有三个斜率,即在夹持件22的轴向上,具有一个驱使同对夹持件22相互靠拢的第一斜率,以及在管件1的轴向上,具有两个将对应夹持件22保持在驱动斜面241中部的第二斜率和第三斜率。第二斜率和第三斜率构成上文中提到的两副斜面2411。
在两个副斜面过渡形式上,可以采用平滑过渡的形式,减少应力集中。或者可以参见附图所示,两个副斜面之间通过过渡线实现线接触。该设置的方式能够有更好的实现夹持件在驱动件上的定位,避免因为平滑过渡导致的定位模糊,以至于夹持件在驱动件上出现轻微位移的情况,两种不同设置可以根据产品不同的使用情况灵活调整。同对驱动件24的副斜面2411相互配合后合围形成变化的配合间隙242。表现为在X方向上,配合间隙242逐渐变大后逐渐变小,且变化趋势与第二V形的延伸趋势相应。
上文提到第二V形能够实现夹持件22的定位和自锁定并解释了定位的实现原理,下文将解释如何实现自锁定。
当管件1被夹持件22定位后,当管件1收到作用力产生运动趋势时,会导致夹持件22在管件1的轴向上同样产生运动趋势,因此在副斜面2411上运动,导致在驱动件24位置不同的情况下导致配合间隙242发生变化,最终的效果是夹持件22之间的间距具有变小的趋势,进一步提高管件1的定位效果,遏制管件1的运动趋势,形成负反馈。在最终产品的使用效果上,当管件1被定位后,管件1受力会导致定位效果加强,从而保证定位的稳定程度。
进一步结合夹持部221形状,夹持件22的还能够具有单一自由度锁定的效果。夹持部221的形状与关键的形状匹配,在产品中,夹持部221的形状为与管件1外周的互补的圆弧状,因此与管件1的接触面积较小。当管件1产生轴向运动趋势时,同对夹持件22的夹持部221会相互凑近增加夹持力矩以提高锁定效果,因此管件1轴向自由度被锁定。但是当管件1产生周向旋转的运动趋势时,同对夹持件22的夹持部221之间的距离不会发生变化且因为夹持部221与管件1的接触面积较小,因此锁定力矩较小,因此管件1能够在被夹持件22定位的情况下,通过较小的力矩驱动实现周向转动,实现上文中提到的单一自由度锁定的效果。
夹持件22的运动效果锁定的效果需要通过驱动件24来实现,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几种设置方式外,驱动斜面241和夹持件22还可以设置多种方式来实现上述功能,但是从原理上看,两者应满足:夹持件22的外周面形状与对应的驱动件24的驱动斜面241形状配合。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在一实施例中,沿X方向视角,夹持件22与对应的驱动斜面241之间线接触。
夹持件22上述工作效果需要通过驱动件24的稳定工作来实现。参考一实施例中,在Z方向上,驱动件24具有使配合间隙242变窄的第一运动方向,以及使配合间隙242变宽的第二运动方向,驱动件24和壳体21之间设置有带动驱动件24向第一运动方向的保持件243。
保持件243的设置能够保证驱动件24在未触发的情况自身位置的稳定,从而提高夹持件22对管件1的锁定效果。从驱动件24的运动过程来看,驱动件24可以通过用户直接驱动方式来实现运动,也可以参考一实施例中,驱动件24具有驱动夹持件22定位管件1的锁定位置和允许管件1运动的释放位置,驱动件24包括:
滑动块,即自身本体,沿Z方向活动安装于壳体21,滑动块上朝向管件穿引通道23的侧壁同时所述提供驱动斜面241以及两个副斜面2411;弹性件243,作用在滑动块和壳体21之间,用于将驱动件24保持在锁定位置;
解锁件244,活动安装在壳体21上,用于驱动驱动件24克服保持件243的作用进入释放位置。
与上文中同理的,起到保持件243作用的弹性件的设置能够保证驱动件24在未触发的情况自身位置的稳定,从而提高夹持件22对管件1的锁定效果,解锁件244能够提高用户的操作手感,方便产品结构的布局。更重要的是,解锁件244能够方便的实现驱动件24或者夹持件22的联动。
在保持件243的安装细节上,参考一实施例中,保持件243为设置在驱动件24和壳体21之间的弹性件,驱动件24上设有收容至少一分部弹性件的定位室245。
弹性件可以是可形变的橡胶,螺旋弹簧等结构。定位室245的作用在于方便保持件243的装配,提高保持件243与驱动件24的装配效果以及在壳体21内容积预定的情况下提高驱动件24的运动行程。
进一步的,各驱动件24设有至少两个弹性件,各弹性件在管件1的轴向上依次布置。本实施例中的设置通过保持件243的冗余设置实现驱动件24各位置的稳定。尤其是当夹持件22因管件1运动产生运动趋势时,可能会造成驱动件24定位发生偏差,从而影响定位效果。当保持件243在管件1轴向上依次布置时,能够很好的克服上述问题。
在解锁件244的设置细节上,参考一实施例中,解锁件244为滑动安装在壳体21上的滑块,滑块的侧面设有与壳体21配合的引导结构246。
滑块配合引导结构246能够在保证运动稳定性的同时简化部件的配合关系,便于装配。引导结构246可以采用相互卡合的引导槽等形式,能够在引导的同时提供限位。也可以参考一实施例中,解锁件244设有防止自身脱出壳体21的防脱边247,壳体21上设有避让解锁件244运动的释放区215。
防脱边247能够进一步提高限位作用,提高解锁件244动作的稳定性。
防脱边247在结构上可以兼顾其他使用。例如当解锁件244远离夹持件22运动时与壳体21或对应结构相抵起到限位的作用,也可以在当解锁件244朝向夹持件22运动时与驱动件24或对应结构相抵起到驱动的作用,此时需要壳体21内的腔室满足预定的空间关系。参考一实施例中,壳体21内还设有与释放区215连通的驱动腔217,驱动腔217用于安装驱动件24。本实施例中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部件的利用程度,便于空间布置,利于管件锁定装置2整体的小型化,为整体高度集成提供结构基础。
上文重点介绍了管件锁定装置2中驱动件24和夹持件22如何配合实现管件1的锁定,但是在医疗器械领域中,管件1常常设有多根,参考一实施例中,管件1且有多根且相互嵌套设置,一对夹持件22和一对驱动件24组成一组锁定组件,管件锁定装置2内至少包括两组锁定组件,各锁定组件分别锁定不同的管件1。
两组锁定组件对不同的管件1进行锁定,能够对管件1进行不同的操作。操作可以表现为通过释放锁定组件来实现管件1的驱动,也可以表现对通过锁定组件来实现管件1和管件锁定装置2之间的定位且通过驱动管件锁定装置2来实现管件1的驱动。管件锁定装置不同的使用方式为医疗器械的设置方式提供丰富的选择。
参考附图3a至附图3c,公开了夹持件22的设置细节。
参考一实施例中,壳体21内设有与夹持件22配合的定位结构,夹持件22被约束于定位结构内且能够在预定范围内运动,以实现夹持或释放管件1。
夹持件22的工作与驱动件24的运动密切相关,驱动件24运动过程中,驱动件24具有使配合间隙242变窄的第一运动方向,以及使配合间隙242变宽的第二运动方向;同对驱动件24的驱动斜面241相互配合形成第一V形,同一驱动件24上的驱动斜面241为开口朝向管件穿引通道242第二V形,夹持件22在第一V形和第二V形的驱动下实现夹持或释放管件1。
定位结构能够实现夹持件22安装的同时允许夹持件22的运动,在结构上,可以采用可形变安装件来实现,通过可形变安装件的形变来释放夹持件22的运动。也可以采用间隙配合来实现,参考一实施例中,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21内的定位柱(图未示),夹持件22通过设置在自身上的安装孔222与定位柱配合,安装孔222的孔径大于定位柱的外径。
间隙配合的安装孔222和定位柱能够提供稳定的装配关系的同时为夹持件22提供多维度的自由度,包括但不限于多个方向上的平移,多个方向上的旋转以及两者的运动叠加。安装孔222和定位柱的具体尺寸差值可以根据夹持件22需要的运动行程调整。
夹持件22在运动的过程中,除了定位柱的约束外,还可以设置极限位置的保护结构。参考一实施例中,定位结构还包括定位挡板213,定位挡板213设置在夹持件22的外周以约束夹持件22的极限位置。
定位挡板213能够在不干涉夹持件22运动的同时提供极限位置的约束,防止夹持件22的约束失效的同时减少定位柱的力学要求。同时定位挡板213在尺寸较大的情况下还能够为夹持件22提供较为封闭的运动空间,避免异物影响夹持件22的运动效果,保证管件1释放和定位的响应程度。
在结构上,定位挡板213为了稳定设置一般会选择与壳体21的内侧壁连接,因此定位挡板213还能够起到其他部件的固定点位。参考一实施例中,定位挡板213至少设有两块且对称布置,各定位挡板213上设有供定位柱穿设的定位孔214,管件1自定位挡板213之间穿设通过。
本实施例中的设置不仅可以方便定位柱的安装,更可以为管件穿引通道23提供预定的封闭效果,避免多个部件相互运动时干涉管件1的运动。从另一角度来看,定位挡板213与夹持件22合围形成管件穿引通道23。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上文描述中“夹持件被约束于所述定位结构内且能够在预定范围内运动”中的预定范围表现为定位柱和定位挡板的约束。参考附图4和附图5a中,在Z方向上,夹持件的预定范围表现为两定位挡板213之间的间隙,在X和Y方向上,夹持件的约定范围表现为定位柱和安装孔222之间的配合间隙。
在夹持件22的具体形态上,参考一实施例中,夹持件22为柱状且在轴向上的中部内凹以形成夹持部221。
夹持件22为柱状的结构能够更好的适应驱动斜面241的驱动效果,同时柱状形态与驱动斜面241有通过自身轴向的延伸来提供较大的接触面积,保证夹持件22位置的稳定性。中部内凹形成的夹持部221在配合管件1形状的情况下能够更好的定位管件1,避免管件1的移动导致定位失效的情况。
在具体产品中,夹持件22的柱状形状可以进一步优化。参考一实施例中,夹持件22为圆柱状且在轴向上的中部缩颈以形成夹持部221。
圆柱状的结构能够允许自身在轴向上旋转,为其他功能提供结构基础,同时在体积确定以及满足夹持管件1功能的前提下提供更大的外周面积,实现与驱动斜面241更好的配合效果。从整体形态上看,夹持件22为哑铃形。具体参见附图中所示的,夹持件22为两端膨大的哑铃形,或者称为狗骨形,在中间内凹部分与两端膨大部分的过渡上,可以设置为附图中所示的方式,避免管件脱出内凹的夹持部;也可以设置为圆弧的平滑过渡,减少夹持件运动过程中对管件或周围部件造成损伤;具体可以根据周边部件的材质和管件锁定装置的设置参数需要灵活设置。
在一般产品设计中,部件的运动会保持直线以方便内部布局,因此驱动斜面241对部件的相互配合可能会产生影响。可以采用调整驱动件24运动方向的形式来克服该问题,但是相应的会影响管件锁定装置2内部布局的紧凑程度。参考一实施例中,夹持件22一端的径向尺寸略大于另一端的径向尺寸且两端的外周母线位于同一平面上,该平面与相应侧的驱动斜面匹配。
本实施例中的方案通过优化夹持件22的外周形状来兼顾上述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同时两端不等大的设置能够实现夹持件22在驱动斜面241上的运动趋势,提高对管件1的定位效果。
根据上文的表述不难看出,管件1的定位效果取决于夹持件22、驱动件24以及管件1之间的实际配合效果,配合效果除了上文中提到的配合间隙、公差等尺寸参数外,还涉及到各部件的材质设置。
参考一实施例中,夹持件22为金属件。金属材料能够提供更好的结构强度,耐磨性能,同理的,驱动件22为金属件。在实际产品中,壳体1和管件1为了实现复杂构型,常设置为:壳体1为非金属件。同理管件1为非金属件。管件1作为非金属材料能够通过自身形变释放夹持件22的位移,从而更好的实现夹持效果。
在产品使用的稳定性上,管件1与夹持件22配合部位设有抗磨结构。抗磨结构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例如在管件1外周面上设置抗磨涂层或者润滑涂层;再例如管件1在对应位置增加壁厚;再例如管件1在对应位置外套设用于与夹持件配合的套管等等。
在产品中,壳体21需要加工复杂的腔室,还需要保证强度,同时具有良好的产品外观,因此成本较高。可以选择将结构功能和外观功能适当剥离,方便生产和装配。参考一实施例中,壳体21外还罩设有定位套25,定位套25上开设有操作口251,操作口251用于暴露致使驱动件24动作的解锁件244。
定位套25在提供良好外观的同时还能对于解锁件244或驱动件24提供操作口251。操作口251的数量可以根据管件锁定装置2的不同设置进行调整。参考一实施例中,一对夹持件22和一对驱动件24组成一组锁定组件,管件锁定装置2内至少包括两组锁定组件,壳体21上设有至少两个操作口251且分别对应各锁定组件的驱动件24。
不同操作口251也可以进行区分设置。参考一实施例中,驱动件24具有驱动夹持件22定位管件1的锁定位置和允许管件1运动的释放位置,驱动件24还包括:
解锁件244,活动安装在壳体21上,用于驱动驱动件24进入释放位置;
操作口251如下设置:
解锁件244探出操作口251;或
操作口251尺寸小于解锁件244。
操作口251不同的设置能够实现不同的设计目的。例如图1a中下方的操作口251设置方式,解锁件244探出操作口251,能够方便用户对解锁件244进行操作;再例如图1a中上方的操作口251设置方式,操作口251尺寸小于解锁件244,能够避免用户对解锁件244误操作,但是当实际使用中需要时,通过合适的工具也能实现快速操作。因此操作口251在提供引导、限位同时还能够为其他功能提供结构基础。
从壳体21的整体形态来看,参考一实施例中,定位套25为筒状且两端开放。在X方向上两端开放的定位套25方便壳体21的装配,同时也方便管件1穿设壳体21完成管件锁定装置2的功能。
在内部腔室分配上,参考一实施例中,壳体21内部贯穿有管件穿引通道23,管件穿引通道23上下两侧设有用于安装夹持件22的定位挡板213,管件穿引通道23左右两侧与驱动腔217连通,驱动腔217用于安装驱动件24。
在壳体21内安装多套锁定组件会导致部件运动关系复杂,因此参考一实施例中,在管件1的轴向上(即X方向上),定位挡板213与壳体21之间设有隔离板218。进一步的,壳体21内设有至少两套锁定组件,各锁定组件之间通过隔离板218间隔。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隔离板218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补强作用外,还能够为不同锁定组件之间提供隔离的效果,在保证管件锁定装置2紧凑布局的同时保证各部件运动的稳定性,避免了壳体21上开设过多的腔体会导致壳体21的结构强度下降的问题。
因此参考一实施例中,在管件1的轴向上,定位挡板213与壳体21之间设有加强肋板218。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加强肋板218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补强作用外,还能够为不同锁定组件之间提供隔离的效果,在保证管件锁定装置2紧凑布局的同时保证各部件运动的稳定性。
参考图6a至图6c,本申请还公开了操作手柄3,用于驱动多条内外依次嵌套的管件1相互运动,包括手柄本体和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管件锁定装置2;管件1中的其中至少一者自管件锁定装置2的管件穿引通道23内穿设且被夹持件22约束。关于管件锁定装置2如何实现管件1的锁定详见上文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操作手柄3通过管件锁定装置2实现管件1的锁定,从而实现对具体管件1的操作。操作可以表现为通过释放锁定组件来实现管件1的驱动,也可以表现对通过锁定组件来实现管件1和管件锁定装置2之间的定位且通过驱动管件锁定装置2来实现管件1的驱动。锁管件1不同的使用方式为医疗器械的设置方式提供丰富的选择。参考一实施例中,管件锁定装置2相对于所述操作手柄3固定或滑动配合。
为方便表述,任意内外相邻的管件1其中一者为内管,另一者外管。针对不同管件1的使用需要,可以采取不同的设置方式,例如参考附图6a中所示的操作手柄,其包括外管和内管,在操作手柄的远端处,管件1可以选择直接固定于操作手柄3;再例如参考附图6b中所示,管件1可以选择直接固定于操作手柄3的活动部件上,且该活动部件通过操作手柄3上驱动机构实现轴向运动,例如通过螺纹旋转;再例如参考附图6c中所示,参考一实施例中,管件锁定装置2设有至少两对夹持件22,且分别用于定位内管和外管;再例如附图6b中所示,内管和外管中的一者与管件锁定装置2的壳体21固定,另一者被管件锁定装置2的夹持件22约束,等等。多管件1套设的方案中,管件锁定装置2的设置更为灵活,参考一实施例中,管件1至少设有三根,管件锁定装置2设有至少两个,任意两根相邻的管件1之间均通过对应的管件锁定装置2相互定位,各管件锁定装置2在管件1的轴向(即X方向上)上依次排布。
本实施例中通过管件锁定装置2的轴向依次排布能够实现不同管件1之间的任意位置锁定,操作方便,各管件1运动能够共享同一段操作手柄3上的运动行程,对于操作手柄3的紧凑布置具有积极意义。
进一步的,手柄本体包括支撑筒31,支撑筒31上设有沿管件1轴向开设的操作窗32,管件锁定装置2滑动安装于支撑筒31内且至少一部分暴露于操作窗32。支撑筒31能够为管件锁定装置2的运动提供导向,从而在方便用户快速操作各管件锁定装置2实现管件1的驱动,同时叶便于暴露管件锁定装置的解锁按钮,提高介入治疗的实施效果。
如上文中关于不同管件1锁定方式的描述,各管件1的实际取方式也可以分别设置。例如参见附图中,管件1可以通过操作手柄3上的螺纹配合实现管件1相对操作手柄3轴向上的运动,也可以通过管件锁定装置2锁定后操作管件锁定装置2运动以实现管件1运动,管件1不同操作方式主要是为了适配不同的使用需求以满足不同的治疗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体现在同一附图中时,可视为该附图也同时披露了所涉及的各个实施例的组合例。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管件锁定装置,用于定位医疗器械中的管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夹持件,成对且活动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同对夹持件之间为管件穿引通道,所述夹持件的上带有与所述管件轮廓形状匹配的夹持部;
驱动件,活动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朝向所述夹持件的一侧设有驱动斜面,所述驱动件运动时通过驱动斜面推动同对夹持件相向运动以定位所述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所述夹持件配合的定位结构,所述夹持件被约束于所述定位结构内且能够在预定范围内运动,以实现夹持或释放所述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件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定位柱,所述夹持件通过设置在自身上的安装孔与所述定位柱配合,所述安装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定位柱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为柱状且在轴向上的中部内凹以形成所述夹持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件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为哑铃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成对设置且各驱动件的运动方向垂直于所述管件的轴向,同对驱动件的驱动斜面相向设置以驱动同对的夹持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件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以管件穿引通道的中心线为参照线,同对的驱动斜面之间在参照线位置处的间距为配合间隙,在所述驱动件运动过程中,所述配合间隙变化以驱动同对夹持件相向或相背运动,相应的夹紧或释放所述管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件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管件穿引通道的中心线延伸方向为X方向,同对夹持件的相对运动方向为Y方向,所述驱动件的运动方向为Z方向,且所述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在空间上构成空间坐标系;
沿X方向视角,同对驱动件的驱动斜面经延伸相交后大致呈第一V形,同对驱动件同向运动时、配合间隙的宽窄变化与第一V形的延伸趋势相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件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沿Z方向视角,同一驱动件上的驱动斜面为开口朝向管件穿引通道第二V形,在第二V形的拐角两侧形成两个副斜面,与驱动件对应的夹持件位于两个副斜面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件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X方向上,所述配合间隙逐渐变大后逐渐变小,且变化趋势与第二V形的延伸趋势相应。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件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Z方向上,所述驱动件具有使配合间隙变窄的第一运动方向,以及使配合间隙变宽的第二运动方向,所述驱动件和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带动所述驱动件向第一运动方向的保持件。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件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具有驱动所述夹持件定位所述管件的锁定位置和允许所述管件运动的释放位置,所述驱动件包括:
滑动块,沿Z方向活动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滑动块上朝向管件穿引通道的侧壁同时所述提供所述驱动斜面以及两个副斜面;
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滑动块和所述壳体之间,用于将所述驱动件保持在所述锁定位置;
解锁件,活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用于驱动所述驱动件克服所述保持件的作用进入所述释放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且有多根且相互嵌套设置,一对夹持件和一对驱动件组成一组锁定组件,所述管件锁定装置内至少包括两组锁定组件,各锁定组件分别锁定不同的管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还罩设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上开设有操作口,所述操作口用于暴露致使驱动件动作的解锁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管件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夹持件和一对驱动件组成一组锁定组件,所述管件锁定装置内至少包括两组锁定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至少两个操作口且分别对应各锁定组件的驱动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整体为柱状且内部贯穿有所述管件穿引通道,所述管件穿引通道上下两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夹持件的定位挡板,所述管件穿引通道左右两侧与驱动腔连通,所述驱动腔用于安装所述驱动件。
CN202110461658.2A 2021-04-27 2021-04-27 管件锁定装置 Pending CN1133677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61658.2A CN113367742A (zh) 2021-04-27 2021-04-27 管件锁定装置
PCT/CN2022/085865 WO2022228088A1 (zh) 2021-04-27 2022-04-08 管件锁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61658.2A CN113367742A (zh) 2021-04-27 2021-04-27 管件锁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67742A true CN113367742A (zh) 2021-09-10

Family

ID=77570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61658.2A Pending CN113367742A (zh) 2021-04-27 2021-04-27 管件锁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67742A (zh)
WO (1) WO202222808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28088A1 (zh) * 2021-04-27 2022-11-03 杭州启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管件锁定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2332U (zh) * 1990-11-09 1991-08-07 章绍永 弹性锚具
CN101839270A (zh) * 2010-05-19 2010-09-22 名人行有限公司 升降调整装置
GB2487822B (en) * 2011-01-26 2013-07-10 Gripple Ltd Clamping assembly
CN104589117A (zh) * 2014-11-24 2015-05-06 常州市永联管桩有限公司 一种刀具夹持结构
WO2016089955A2 (en) * 2014-12-02 2016-06-09 Deka Products Limited Partnership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amping
JP5935917B1 (ja) * 2015-03-23 2016-06-15 株式会社フジマシン 固定方法
CN205117915U (zh) * 2015-09-25 2016-03-30 中山品创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管件
CN109171966B (zh) * 2018-09-29 2021-05-07 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手术器械的快换装置
CN209856145U (zh) * 2019-04-02 2019-12-27 苏州西派格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精确定位锁止的锁紧结构
CN210681643U (zh) * 2019-10-30 2020-06-05 祝慧 一种医院检验科用试管运输装置
CN212653090U (zh) * 2020-04-24 2021-03-05 长春莱斯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摇臂钻上的刀具固定装置
CN113367843B (zh) * 2021-04-27 2023-08-15 杭州启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介入器械的输送系统
CN113367742A (zh) * 2021-04-27 2021-09-10 杭州启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管件锁定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28088A1 (zh) * 2021-04-27 2022-11-03 杭州启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管件锁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28088A1 (zh) 2022-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07151U (ja) 係止保持装置
JP6131103B2 (ja) 車両用ハンドル装置
AU2017238506B2 (en) Privacy lock mechanism
JP3580818B2 (ja) 座部と連結可能なバックレスト内に配置されている骨盤支え及び/又は脊椎前湾部支えを調整するためのボーデン式制御ケーブルユニットを備えた座席の調整装置
CN113367742A (zh) 管件锁定装置
KR20080028332A (ko) 물체 유지용 유지장치
CN113367843A (zh) 介入器械的输送系统
EP3895964A1 (en) Locking mechanism and vehicle having same
KR20120025312A (ko) 안전 도어록
CN217488713U (zh) 一种管件锁定装置
EP3415704B1 (en) Push-button lock
JP2018501453A (ja) リミット調節可能な機械的ロック装置を適用した油圧アクチュエータ
US11686122B2 (e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lock
JP6769831B2 (ja) ケーブルユニット、及びドアロック装置
US6903283B2 (en) Plunger reten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witch enclosures
JP2018037337A (ja) コネクタ装置
EP1526307A2 (en) Linear type actuator
KR20200142334A (ko) 슬라이딩 도어용 잠금장치
WO2024084895A1 (ja) 遠隔操作ヤットコ
US20230366427A1 (en) Operating device
JP7401921B2 (ja) 連結装置
WO2022116214A1 (zh) 快速插拔装置、执行机构及手术机器人
JP6242445B2 (ja) 電動工具
JP6620598B2 (ja) 操作スイッチ
JP2024035261A (ja) 固定体および挟持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