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66460B - 高压信令和低压信令的输出驱动器 - Google Patents

高压信令和低压信令的输出驱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66460B
CN113366460B CN202080009466.1A CN202080009466A CN113366460B CN 113366460 B CN113366460 B CN 113366460B CN 202080009466 A CN202080009466 A CN 202080009466A CN 113366460 B CN113366460 B CN 1133664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stor
voltage data
supply voltage
low
d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946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66460A (zh
Inventor
Y·U·伊姆
J·施耐德
S·克里什纳姆尔迪
M·M·拉赫曼
P·马修
A·托姆克
C·K·万
A·塞图拉姆
M·N·阿卜杜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13366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64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664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64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9/00Logic circuits, i.e. having at least two inputs acting on one output; Inverting circuits
    • H03K19/02Logic circuits, i.e. having at least two inputs acting on one output; Inverting circuits using specified components
    • H03K19/173Logic circuits, i.e. having at least two inputs acting on one output; Inverting circuits using specified components using elementary logic circuits as components
    • H03K19/177Logic circuits, i.e. having at least two inputs acting on one output; Inverting circuits using specified components using elementary logic circuits as components arranged in matrix form
    • H03K19/17736Structural details of routing resources
    • H03K19/17744Structural details of routing resources for input/output sign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63Device-to-bus coupling
    • G06F13/4068Electrical coupling
    • G06F13/4072Drivers or 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02M3/15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including plur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for a single load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9/00Logic circuits, i.e. having at least two inputs acting on one output; Inverting circuits
    • H03K19/0175Coupling arrangements;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H03K19/0185Coupling arrangements; Interface arrangements usin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only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9/00Logic circuits, i.e. having at least two inputs acting on one output; Inverting circuits
    • H03K19/02Logic circuits, i.e. having at least two inputs acting on one output; Inverting circuits using specified components
    • H03K19/173Logic circuits, i.e. having at least two inputs acting on one output; Inverting circuits using specified components using elementary logic circuits as components
    • H03K19/1733Controllable logic circuits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支持高压信令和低压信令的混合输出驱动器。高压信令由高电源电压供电,该高电源电压大于为低压信令供电的低电源电压。

Description

高压信令和低压信令的输出驱动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1月15日提交的美国非临时专利申请号16/743,915和于2019年1月1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794,308的优先权和权益,其中每个通过引用并且出于所有可适用目的而全文并入于此,如同下文完全阐述一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输出驱动器,更具体涉及用于高压信令和低压信令的混合输出驱动器。
背景技术
依据应用,输入标准/输出标准具有不同的电源电压。例如,低功率双倍数据速率(LPDDR)标准中使用了各种电源电压,用于移动计算机(例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与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之间的接口。在LPDDR3标准中,标称电源电压为1.2V,而对于LPDDR4X标准,标称电源电压为0.6V。一般而言,为了节省功率,更现代的标准会降低电源电压。因此,存在电源电压相对较低的I/O标准和电源电压相对较高的I/O标准。用于移动应用的片上系统(SoC)的给定输出驱动器通常会针对特定I/O电源电压进行配置:取决于期望I/O标准的高压电源电压或低压电源电压。
SoC制造商提供高压/低压输出驱动器会更有效,该高压/低压输出驱动器可以适应给定客户所选取的任何标准(高压或低压)。例如,高压输出驱动器和低压驱动器都可以多路复用到SoC的给定输出端子。依据用户所选取的应用,对应输出驱动器会被激活并且通过多路复用器进行选择,以通过端子将信号驱动到外部设备。尽管输出驱动器的这种组合可能适用于速度较低的信令,但是将两个输出驱动器多路复用到单个输出端子上会为输出端子加载电平相对较高的输出电容。这种带负载的端子上的高速信令会被过大的电容性负载阻碍。
因此,本领域中需要低压数据路径和高压数据路径以将数字核心接口接合到混合输出驱动器。
发明内容
提供了一种混合输出驱动器,该混合输出驱动器包括:输出端子;第一晶体管,其耦合在输出端子与输入/输出(IO)电源电压节点之间,其中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在高压数据模式期间耦合到用于低压数据信号的高压电平移位版本的第一节点;第二晶体管,其具有耦合到接地的源极以及具有在低压数据模式期间耦合到用于低压数据信号的第二节点的栅极;第三晶体管,其耦合在输出端子与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之间,其中第三晶体管的栅极在高压数据模式期间耦合到第一节点;以及第四晶体管,其耦合在输出端子与IO电源电压节点之间,其中第四晶体管的栅极在低压数据模式期间连接到第二节点。
提供了一种用于混合输出驱动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用于混合输出驱动器的高压数据模式期间:响应于高压数据信号的放电,接通第一晶体管以将输出端子充电到高电源电压;接通第二晶体管;以及响应于将高压数据信号充电到高电源电压,接通通过已接通的第二晶体管耦合到接地的第三晶体管以使输出端子放电;在用于混合输出驱动器的低压数据模式期间:接通第三晶体管;响应于低压数据信号的放电,接通第二晶体管以通过已接通的第三晶体管将输出端子放电到接地;以及响应于将低压数据信号充电到低电源电压,接通第四晶体管以将输出端子充电到低电源电压,其中高电源电压大于低电源电压。
提供了一种混合输出驱动器和数据路径,该混合输出驱动器和数据路径包括:高压数据路径,其包括第一多路复用器,该第一多路复用器被配置为在高压数据模式期间选择低压数据信号的电平移位版本并且在低压数据模式期间选择高电源电压,并且该高压数据路径包括第二多路复用器,该第二多路复用器被配置为在高压数据模式期间选择低压数据信号的电平移位版本并且在低压数据模式期间选择高电源电压;低压数据路径,其包括第三多路复用器,该第三多路复用器被配置为在低压数据模式期间选择低压数据信号并且在高压数据模式期间选择高电源电压;输出端子;第一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MOS)晶体管,其耦合在输出端子与I/O电源节点之间并且具有耦合到第一多路复用器的输出的栅极;第一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NMOS)晶体管,其具有耦合到接地的源极并具有耦合到第三多路复用器的输出的栅极;第二NMOS晶体管,其耦合在输出端子与第一NMOS晶体管的漏极之间并且具有耦合到第二多路复用器的输出的栅极。
通过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特征和其他有利特征。
附图说明
图1A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带有上拉阻抗和下拉阻抗可调谐的混合输出驱动器的SoC。
图1B更详细地图示了图1A的混合输出驱动器的上拉调谐方面和下拉调谐方面。
图1C示出了图1A的混合输出驱动器在高压操作模式和低压操作模式期间的一些简化视图。
图2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带有上拉阻抗和下拉阻抗固定的混合输出驱动器的SoC。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混合输出驱动器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4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各自包含混合输出驱动器的一些示例电子系统。
通过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可以最好地理解本公开的实现方式及其优点。应当理解,相似的附图标记用于标识附图中的一个或多个附图中所示的相似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公开了去往混合输出驱动器的混合或组合高压和低压数据路径,其适应电源电压相对较高和电源电压相对较低的信令。混合输出驱动器将信号从数字核心(诸如在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SoC中)驱动到外部电路。本文中假设外部电路是低功率双倍数据速率(LPDDR)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但应当领会,具有低压数据操作模式和高压数据操作模式的任何外部电路将受益于本文中所公开的混合数据路径和混合输出驱动器。相对较低的电源电压是在LPDDR DRAM的低压数据模式期间用于数字核心和LPDDR DRAM的电源电压。相对较高的电源电压是LPDDR DRAM的高压数据模式期间的LPDDR DRAM的电源电压。数字核心继续使用相对较低的电源电压,而LPDDR DRAM则在高压数据模式下操作。
图1A中示出了针对SoC 100的示例低压数据路径105、高压数据路径110和混合输出驱动器115。在SoC 100中,高压数据操作模式根据LPDDR3存储器标准发生,而低压数据操作模式根据LPDDR4X存储器标准发生,但是应当领会,本文中所公开的高压信令和低压信令不限于LPDDR标准。而且,虽然针对SoC 100示出了混合信令架构,但是应当领会,其他类型的集成电路也会从该混合信令架构中受益。
SoC 100的数字核心120位于由与薄氧化物晶体管兼容的核心电源电压Vdda供电的低功率电压域中。因此,由于低压数据路径105内的电路由薄氧化物晶体管构成,所以当驱动低压数据路径105时,无需对来自数字核心120的低压输入数据信号DQLV进行电平移位。但是,低压输入数据信号DQLV在高压数据路径110中从核心电源电压VDDa电平移位到用于LPDDR3信令的1.2V的相对较高的电源电压(Vddpx)。薄氧化物器件会受到相对较高的电源电压Vddpx的压力。因此,高压数据路径110内的电路酌情由厚氧化物晶体管构成,以保护它们免受这种相对较高的电源电压的压力。
首先,将对高压数据模式期间的操作进行讨论,然后讨论低压数据模式期间的操作。这些模式可适用于任何输入/输出协议,但以下示例将涉及LPDDR协议下的低压信令和高压信令。在LPDDR技术中,高压数据模式的示例是LPDDR3协议(本文中也称为LP3操作模式)。同样,低压数据模式的示例是LPDDR4X协议(本文中也称为LP4X操作模式)。在LP3操作模式期间,高压数据路径110使用电平移位器125在Vddpx电源电压域(例如,1.2V)中将来自数字核心120的低压输入数据信号DQLV电平移位到高压输入数据信号,该高压输入数据信号由NAND门130反相以形成高压数据信号LP3DQ。来自高压数据路径110的高压数据信号LP3DQ驱动混合输出驱动器115中的厚氧化物上拉PMOS晶体管P1和厚氧化物下拉NMOS晶体管M2两者的栅极。针对混合输出驱动器115的输入/输出(I/O)电源电压Vddio等于针对LP3操作模式的Vddpx电源电压。相反,I/O电源电压Vddio等于针对LP4X操作模式的Vdda电源电压。
在混合输出驱动器115中,上拉晶体管P1的源极连接到针对I/O电源电压Vddio的I/O电源节点,而上拉晶体管P1的漏极通过串联布置的电阻器对R耦合到下拉晶体管M2的漏极。电阻器对R之间的节点被系接到针对SoC 100的输出端子140(其在本文中还称为输出焊盘140)。如果高压数据信号LP3DQ是逻辑零(接地),则它将接通上拉晶体管P1以朝向I/O电源电压Vddio(其在LP3操作模式期间为Vddpx)为输出焊盘140充电。同时,下拉晶体管M2可能通过接地的数据信号LP3DQ关断。因此,当高压数据信号LP3DQ为逻辑零时,输出焊盘140在LP3操作模式期间被充电到Vddpx。相反,在LP3操作模式期间,当高压数据信号LP3DQ等于Vddpx时,高压数据信号LP3DQ将接通下拉晶体管M2并且关断上拉晶体管P1。下拉晶体管M2的源极通过薄氧化物NMOS晶体管M1耦合到接地,该薄氧化物NMOS晶体管M1在高压数据模式期间维持接通,如本文中所进一步解释的。因此,输出焊盘140响应于高压数据信号LP3DQ被充电到Vddpx而朝向接地放电。被配置为用于LPDDR3操作的外部DRAM(未图示)可能耦合到输出焊盘140以从输出焊盘140接收所得高压数据信号。
为了向高压数据信号提供可调谐的上拉阻抗和下拉阻抗,上拉晶体管P1、下拉晶体管M2和电阻器R各自可以并行实例化,如图1B所示。因此,为了说明清楚,上拉晶体管P1和下拉晶体管M2在图1A中各自被示为单个晶体管。如本文中所进一步解释的,高压数据路径110在OR门155中将高压数据信号LP3DQ与N位宽的低电平有效上拉调谐信号PCNT<1:N>进行逻辑或运算。依据上拉的期望强度,上拉调谐信号PCNT<1:N>中的各个位关断上拉晶体管P1的对应并行实例化。上拉晶体管P1通过从PMOS上拉晶体管P11开始到PMOS上拉晶体管P1N并行布置的N个PMOS晶体管实例化。这些并行布置的上拉晶体管中的每个上拉晶体管的栅极由来自如由OR门155产生的高压数据信号LP3DQ和上拉调谐信号PCNT<1:N>的或组合的对应位驱动。上拉晶体管P11因此由信号DQ+PCNT1驱动,该信号DQ+PCNT1等于上拉调谐信号位PCNT<1>和高压数据信号LP3DQ的逻辑OR。同样,上拉晶体管P12由等于上拉调谐信号位PCNT<2>和高压数据信号LP3DQ的逻辑OR的信号DQ+PCNT2驱动。最后,上拉晶体管P1N由信号DQ+PCNTN驱动,该信号DQ+PCNTN等于上拉调谐信号位PCNT<N>和高压数据LP3DQ的逻辑OR。低压上拉电路(未图示)还可以用于为输出端子140充电。
上拉晶体管P11至上拉晶体管P1N中的每个上拉晶体管的源极连接到I/O电源电压Vddio的I/O电源节点,如关于图1A所讨论的。上拉晶体管P11的漏极通过电阻器R1连接到输出焊盘140,而上拉晶体管P12的漏极通过电阻器2R1连接到输出焊盘140,该电阻器2R1的电阻是电阻器R1的电阻的两倍。对于其余并行布置的上拉晶体管,这种电阻的二进制级数继续,使得上拉晶体管P1N的漏极通过电阻器2NR1连接到输出焊盘140,该电阻器2NR1的电阻是电阻器R1的电阻的2N倍。应当理解,这种电阻的二进制级数可以在备选实现方式中发生变化。依据上拉调谐信号的哪些位被断言,对应上拉晶体管和电阻器将不会对输出焊盘140的上拉有贡献。以这种方式,上拉调谐信号PCNT<1:N>可以很容易地被调谐以针对输出焊盘140提供期望上拉阻抗。
下拉阻抗调谐是类似的,因为下拉晶体管M2被实例化为N个NMOS下拉晶体管,该N个NMOS下拉晶体管并行布置在输出焊盘140与晶体管M1的漏极之间,该N个NMOS下拉晶体管从第一下拉晶体管M21开始,并且以第N个下拉晶体管M2N完成。下拉晶体管M21的漏极通过电阻器R1连接到输出焊盘140。类似地,第二下拉晶体管M22的漏极通过电阻器2R1连接到输出焊盘140。这种电阻的二进制级数继续,使得下拉晶体管M2N的漏极通过电阻器2NR1连接到输出焊盘140。如上拉所讨论的,这种电阻的二进制级数可以在备选实现方式中发生变化。下拉晶体管M21到M2N中的每个下拉晶体管的源极连接到晶体管M1的漏极。
高压数据路径110在AND门160中将高压数据信号LP3DQ与N位宽的高电平有效的下拉调谐信号NCNT<1:N>进行逻辑AND运算。依据上拉的期望强度,下拉调谐信号NCNT<1:N>中的各个位关断下拉晶体管M2的对应并行实例化。并行布置的下拉晶体管中的每个下拉晶体管的栅极由来自高压数据信号LP3DQ和下拉调谐信号NCNT<1:N>的与组合的对应位驱动。因此,下拉晶体管M21的栅极由信号DQ*NCNT1驱动,该信号DQ*NCNT1等于下拉调谐信号位NCNT<1>和高压数据信号LP3DQ的逻辑AND。同样,下拉晶体管M22的栅极由信号DQ*NCNT2驱动,该信号DQ*NCNT2等于下拉信号调谐位NCNT<2>与高压数据信号LP3DQ的逻辑AND。最后,下拉晶体管M2N的栅极由信号DQ*NCNTN驱动,该信号DQ*NCNTN等于下拉调整信号位PCNT<N>与高压数据LP3DQ的逻辑AND。因此,混合输出驱动器115中的输出焊盘140的下拉阻抗调谐以与针对上拉阻抗调谐所讨论的类似方式执行。
再者,参考图1A,如果LP3操作模式没有通过LP3模式信号的逻辑零值而被选择,则高压数据路径110中的NAND门130将电平移位器的输出与LP3模式信号(LP3mode)进行NAND运算,以选通电平移位器125的输出。在LP3操作模式期间,LP3模式信号被断言为Vddpx电源电压。因此,NAND门130在LP3操作模式期间使电平移位器125的输出反相,以使经电平移位的信号可以在缓冲器135中缓冲以形成高压数据信号LP3DQ。因此,缓冲器135的输出可以被视为形成高压数据信号LP3DQ的第一节点。多路复用器145在LP3操作模式期间选择来自缓冲器135的高压数据信号LP3DQ以驱动OR门155,该OR门155然后将高压数据信号LP3DQ与上拉调谐信号PCNT<1:N>进行OR运算,以形成或数据信号,以用于关于图1B所讨论的上拉调谐。在LP4X操作模式期间,多路复用器145使用逻辑1信号(Vddpx电源电压)驱动OR门155,使得晶体管P11至P1N被关断。
高压数据路径110还包括多路复用器150,该多路复用器150在LP3操作模式期间选择来自缓冲器135的高压数据信号LP3DQ以驱动AND门160,该AND门160然后将高压数据信号LP3DQ与下拉调谐信号NCNT<1:N>进行AND运算,以形成与数据信号,以用于也关于图1B所讨论的下拉调谐。在LP4X操作模式期间,多路复用器150选择LP3模式关闭信号(LP3modeoff),该LP3模式关闭信号等于I/O电源电压Vddio,同时LP4X模式被启用。因此,下拉调谐信号NCNT<1:N>控制在LP4X操作模式期间接通下拉晶体管M21至M2N中的哪个下拉晶体管。
应当指出,在缓冲器135中的第一反相器之后并且在混合输出驱动器115之前的高压数据路径110的部分可以被多次实例化,使得每个实例化可以被选择性地激活或去激活以提供用于驱动输出焊盘140的其他调谐能力。在这些附加实例化中,为了说明清楚,图1A中仅示出了缓冲器135中的第二反相器。
现在,将对低压数据操作模式(LP4X操作模式)进行讨论。低压数据路径105包括选通NAND门165,该选通NAND门165在LP3模式期间选通来自数字核心120的低压数据信号DQLV,但在LP4X模式期间将低压数据信号DQLV的反相版本传达到缓冲器170。为了执行该选通,NAND门165将低压数据信号DQLV与LP4模式信号(LP4modeoff)进行NAND运算,该LP4模式信号在LP4X操作模式期间被断言并且在LP3操作模式期间被解除断言。缓冲器170缓冲来自NAND门165的低压数据信号DQLV的反相版本以形成仍处于数字核心120的核心电源电压域(Vdda)内的经缓冲的低压数据信号DQ。缓冲器170的输出可以视为形成用于低压数据信号DQ的第二节点。多路复用器175在LP4X操作模式期间选择低压数据信号DQ,以使低压数据信号DQ驱动晶体管M1的栅极。如果低压数据信号DQLV为逻辑零,则低压数据信号DQ将为高(Vdda电源电压),从而晶体管M1接通以朝向接地使输出焊盘140放电。下拉阻抗仍由如由下拉调谐信号所确定的晶体管M21至M2N控制,如也在LP3模式期间发生的。
在LP3操作模式期间,在LP3模式被启用的同时,多路复用器175选择LP4模式关闭信号(LP4mode),该LP4模式关闭信号等于I/O电源电压Vddio。因此,在LP3模式被启用的同时,接通晶体管M1。
低压数据路径105还包括多路复用器180,该多路复用器180选择低压数据信号DQ以驱动薄氧化物PMOS上拉晶体管P2的栅极,该薄氧化物PMOS上拉晶体管P2的源极系接到针对Vddio电源电压节点的I/O电源节点。上拉晶体管P2的漏极通过厚氧化物上拉调谐NMOS晶体管M3耦合到输出焊盘140。如关于图1B所类似地讨论的,晶体管M3和电阻器R可以并行实例化。应当领会,在备选实现方式中,可以删除电阻器R。上拉调谐信号(PCNTB)的n位宽的补码驱动如通过AND门185所耦合的并行布置的上拉晶体管M3的栅极,该AND门185将补码上拉调谐信号PCNTB与LP4X模式信号进行与运算,该LP4X模式信号在LP4X操作模式期间被断言。因此,在LP4X操作模式期间,通过上拉晶体管M3和对应电阻器的并行组合来调谐来自上拉晶体管P2的上拉(为了说明清楚,这些晶体管和电阻器由图1A中的单个上拉晶体管M3和电阻器R表示)。在LP3操作模式期间,LP4X模式信号为逻辑零,使得N位宽的补码上拉调谐信号PCNTB的所有位均为零。然后,关断所有上拉晶体管M3。同样,低压数据路径105中的多路复用器180在LP3操作模式期间选择逻辑一信号以关断上拉晶体管P2。为了在LP3操作模式期间保护上拉晶体管P2的薄氧化物,接通厚氧化物晶体管P3。为了说明清楚,厚氧化物晶体管P3的栅极信号未在图1A中示出,但该栅极信号可以使用LP4模式信号的补码来实现。厚氧化物晶体管P3的源极系接到Vddio电源电压节点,而其漏极系接到上拉晶体管P2的漏极。因此,在LP3操作模式期间,上拉晶体管P2的漏极和源极都被充电到Vddpx以保护上拉晶体管P2。耦合到输出焊盘140的一对二极管D1和D2提供静电放电保护。
通过图1C所示的简化视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混合输出驱动器115的操作。在LP3操作模式期间(LP3启用),高压数据信号LP3DQ和上拉调谐信号PCNT的逻辑OR驱动上拉晶体管P1的栅极。同样,高压数据信号LP3DQ与下拉调谐信号NCNT的逻辑AND驱动下拉晶体管M2的栅极。晶体管M1接通。上拉晶体管P2和M3关断。晶体管P3接通以保护上拉晶体管P2。如果混合输出驱动器115的实例化在LP3操作模式期间(LP3禁用)被禁用,则晶体管M1、M2、M3、P1和P2都关断,但晶体管P3保持接通以保护晶体管P2。
在LP4X操作模式期间(LP4X启用),上拉晶体管P1和上拉晶体管P3均关断。来自低压数据路径105的经缓冲的数据信号DQ驱动晶体管M1和上拉晶体管P2的栅极。下拉调谐信号NCNT驱动下拉晶体管M2的栅极,而补码上拉信号PCTNB驱动晶体管M3的栅极。如果混合输出驱动器115的实例化在LP4X操作模式期间(LP4X禁用)被禁用,则晶体管M1、M2、M3、P1、P2和P3都关断。
对于其中上拉阻抗和下拉阻抗是固定而非可调谐的SoC 200,如图2所示,可以简化本文中所公开的混合架构。SoC 200包括低压数据路径205、高压数据路径210和混合输出驱动器215,其布置类似于关于SoC 100所讨论的。然而,混合输出驱动器215中仅存在单个上拉晶体管P1和对应电阻器R。因此,没有上拉调谐或下拉调谐,使得高压数据路径210不包括对应的NOR门155和AND门160。因此,高压数据路径210仅包括电平移位器125、NAND门130、缓冲器135、以及多路复用器145和150,其布置如针对高压数据路径110所讨论的。混合输出驱动器215中的上拉晶体管P1的栅极由来自高压数据路径210的多路复用器145的输出驱动。因此,混合输出驱动器215在LP3操作模式期间的上拉阻抗由电阻器R的电阻控制。同样,高压数据路径210中的多路复用器150的输出驱动单个下拉晶体管M2的栅极(其漏极通过另一电阻器R耦合到输出焊盘140),以使混合输出驱动器215在LP3操作模式期间的下拉阻抗也由电阻器R的电阻控制。低压数据路径205包括NAND门165、缓冲器170、以及多路复用器180和175,其布置如针对低压数据路径105所讨论的。
在混合输出驱动器215中,下拉晶体管M2在LP4X操作模式期间控制下拉阻抗。在LP4X操作模式的上拉期间,LP4X模式信号被断言以接通上拉晶体管M3(其未并行实例化)。因此,LP4X操作模式期间的上拉阻抗由系接到晶体管M3的源极的电阻器R的电阻控制。为了说明清楚,多路复用器150在LP4X操作模式期间所选择的LP3模式关闭信号在图2中被示为二进制一,由于这是LP4X模式启用时LP3模式关闭信号的值。同样,为了说明清楚,多路复用器175在LP3操作模式期间所选择的LP4模式关闭信号在图2中被示为二进制一信号,由于因为这是LP3模式被启用时LP4模式关闭信号的值。
现在,关于图3的流程图对混合输出驱动器的操作方法进行讨论。该方法包括:在混合输出驱动器的高压数据模式期间发生的动作300、305和310的第一集合。动作300包括:响应于高压数据信号的放电,接通第一晶体管以将输出端子充电到高电源电压。动作300的示例是接通上拉晶体管P1。动作305是接通第二晶体管。在高压数据模式期间接通晶体管M1是动作305的示例。动作310是响应于将高压数据信号充电到高电源电压,接通通过已接通的第二晶体管耦合到接地的第三晶体管以使输出端子放电。动作310的示例是接通下拉晶体管M2。
该方法还包括在混合输出驱动器的低压数据模式期间发生的动作315、320和325的集合。动作315包括:接通第三个晶体管。在低压数据模式期间接通下拉晶体管M2是动作315的示例。动作320是响应于低压数据信号的放电,接通第二晶体管以通过已接通的第三晶体管将输出端子放电到接地。响应于低压数据信号DQLV的放电而接通晶体管M1是动作320的示例。最后,动作325是响应于将低压数据信号充电到低电源电压,接通第四晶体管以将输出端子充电到低电源电压,其中高电源电压大于低电源电压。响应于低压数据信号DQLV的二进制一状态而接通上拉晶体管P2是动作325的示例。
本文中所公开的混合输出驱动器可以有利地并入任何合适的移动设备或电子系统中。例如,如图4所示,根据本公开,蜂窝电话400、膝上型计算机405和平板PC 410都可以包括混合输出驱动器。诸如音乐播放器、视频播放器、通信设备和个人计算机之类的其他示例性电子系统也可以配置有根据本公开构造的混合输出驱动器。
应当领会,在没有背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公开的设备的材料、装置、配置和使用方法进行许多修改、替换和变化。有鉴于此,本公开的范围不应限于本文中所示出和描述的特定实现方式的范围,因为它们仅作为其一些示例,而是本公开的范围应与此后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功能等同物的范围完全相称。

Claims (22)

1.一种混合输出驱动器,包括:
输出端子;
第一晶体管,耦合在所述输出端子与输入/输出(IO)电源电压节点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在高压数据模式期间耦合到用于低压数据信号的高压电平移位版本的第一节点;
第二晶体管,具有耦合到接地的源极以及具有在低压数据模式期间耦合到用于所述低压数据信号的第二节点的栅极;
第三晶体管,耦合在所述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之间,其中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在所述高压数据模式期间耦合到所述第一节点;以及
第四晶体管,耦合在所述输出端子与所述输入/输出电源电压节点之间,其中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在所述低压数据模式期间耦合到所述第二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输出驱动器,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是厚氧化物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MOS)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是厚氧化物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NMOS)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为薄氧化物NMOS晶体管,以及所述第四晶体管为薄氧化物PMOS晶体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输出驱动器,其中所述输入/输出电源电压节点被配置为在所述高压数据模式期间被充电到高电源电压并且在所述低压数据模式期间被充电到低电源电压,并且其中所述高电源电压大于所述低电源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输出驱动器,其中所述高电源电压是用于低功率双倍数据速率3(LPDDR3)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的电源电压,并且其中所述低电源电压是用于低功率双倍数据速率4(LPDDR4)DRAM的电源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输出驱动器,还包括:
第五晶体管,耦合在所述输出端子与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漏极之间,其中所述第五晶体管被配置为在所述低压数据模式期间接通并且在所述高压数据模式期间关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输出驱动器,还包括:
第六晶体管,具有连接到所述输入/输出电源电压节点的源极并且具有连接到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漏极的漏极,并且其中所述第六晶体管被配置为在所述高压数据模式期间接通并且在所述低压数据模式期间关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输出驱动器,其中所述第五晶体管是厚氧化物NMOS晶体管并且所述第六晶体管是厚氧化物PMOS晶体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输出驱动器,还包括:
上拉电阻器,耦合在所述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之间;
下拉电阻器,耦合在所述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输出驱动器,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包括并行布置的多个第一晶体管,并且其中所述上拉电阻器包括与所述多个第一晶体管相对应的多个上拉电阻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输出驱动器,其中所述第三晶体管包括并行布置的多个第三晶体管,并且其中所述下拉电阻器包括与所述多个第三晶体管相对应的多个下拉电阻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输出驱动器,其中所述输出端子是用于驱动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的输出端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输出驱动器,其中所述低压数据信号是来自数字核心的低压输入数据信号的反相版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混合输出驱动器,其中所述数字核心是用于片上系统的数字核心。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输出驱动器,其中所述混合输出驱动器被并入移动设备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混合输出驱动器,其中所述移动设备是蜂窝电话。
16.一种用于混合输出驱动器的方法,包括:
在用于所述混合输出驱动器的高压数据模式期间:
响应于高压数据信号的放电,接通第一晶体管以将输出端子充电到高电源电压;
接通第二晶体管;以及
响应于将所述高压数据信号充电到所述高电源电压,接通通过已接通的所述第二晶体管耦合到接地的第三晶体管以使所述输出端子放电;
在所述混合输出驱动器的低压数据模式期间:
接通所述第三晶体管;
响应于低压数据信号的放电,接通所述第二晶体管以通过已接通的所述第三晶体管将所述输出端子放电到接地;
响应于将所述低压数据信号充电到低电源电压,接通第四晶体管以将所述输出端子充电到所述低电源电压,其中所述高电源电压大于所述低电源电压。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高压数据模式期间和在所述低压数据模式期间调谐针对所述输出端子的阻抗。
18.一种混合输出驱动器,包括:
高压数据路径,包括第一多路复用器,所述第一多路复用器被配置为在高压数据模式期间选择低压数据信号的电平移位版本、并且在低压数据模式期间选择高电源电压,并且所述高压数据路径包括第二多路复用器,所述第二多路复用器被配置为在所述高压数据模式期间选择所述低压数据信号的所述电平移位版本、并且在所述低压数据模式期间选择所述高电源电压;
低压数据路径,包括第三多路复用器,所述第三多路复用器被配置为在所述低压数据模式期间选择所述低压数据信号、并且在所述高压数据模式期间选择所述高电源电压;
输出端子;
第一PMOS晶体管,耦合在所述输出端子与I/O电源电压节点之间并且具有耦合到所述第一多路复用器的输出的栅极;
第一NMOS晶体管,具有耦合到接地的源极并且具有耦合到所述第三多路复用器的输出的栅极;
第二NMOS晶体管,耦合在所述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一NMOS晶体管的漏极之间并且具有耦合到所述第二多路复用器的输出的栅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混合输出驱动器,其中所述高压数据路径包括电平移位器,以用于将所述低压数据信号电平移位到所述低压数据信号的所述电平移位版本。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混合输出驱动器,其中所述低压数据路径包括第四多路复用器,所述第四多路复用器被配置为在所述低压数据模式期间在所述低压数据信号之间进行选择并且在所述低压数据模式期间选择所述高电源电压,所述混合输出驱动器还包括:
第二PMOS晶体管,耦合在所述输出端子与所述I/O电源电压节点之间并且具有连接到所述第四多路复用器的输出的栅极。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混合输出驱动器,其中所述I/O电源电压节点被配置为在所述高压数据模式期间被充电到所述高电源电压并且在所述低压数据模式期间被充电到低电源电压,并且其中所述高电源电压大于所述低电源电压。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混合输出驱动器,其中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和所述第二NMOS晶体管均是厚氧化物晶体管,并且其中所述第一NMOS晶体管和所述第二PMOS晶体管均是薄氧化物晶体管。
CN202080009466.1A 2019-01-18 2020-01-16 高压信令和低压信令的输出驱动器 Active CN1133664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794308P 2019-01-18 2019-01-18
US62/794,308 2019-01-18
US16/743,915 2020-01-15
US16/743,915 US10707876B1 (en) 2019-01-18 2020-01-15 High-voltage and low-voltage signaling output driver
PCT/US2020/013940 WO2020150516A1 (en) 2019-01-18 2020-01-16 High-voltage and low-voltage signaling output driv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66460A CN113366460A (zh) 2021-09-07
CN113366460B true CN113366460B (zh) 2024-03-22

Family

ID=71408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9466.1A Active CN113366460B (zh) 2019-01-18 2020-01-16 高压信令和低压信令的输出驱动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707876B1 (zh)
EP (1) EP3912047B1 (zh)
KR (1) KR20210113992A (zh)
CN (1) CN113366460B (zh)
TW (1) TWI718846B (zh)
WO (1) WO2020150516A1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0321A (zh) * 2006-09-20 2008-03-26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输出驱动电路、信号转换方法以及并行转串行发送器
CN104111903A (zh) * 2013-04-22 2014-10-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驱动器以及具有该驱动器的存储器控制器
CN105446923A (zh) * 2014-09-23 2016-03-30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上拉升压器和下拉升压器的差分驱动器
CN105528322A (zh) * 2015-09-01 2016-04-27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防热插拔驱动可选的输出驱动电路
CN105794111A (zh) * 2013-10-01 2016-07-20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在加电和断电序列期间控制电流
CN106250338A (zh) * 2015-06-15 2016-12-21 爱思开海力士有限公司 输出驱动器、使用其的半导体装置、系统和计算系统
CN107015937A (zh) * 2017-03-27 2017-08-04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一种低压高速感性负载驱动电路
CN107636966A (zh) * 2015-06-05 2018-01-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预处理电路的电压电平移位器与相关系统和方法
CN108132903A (zh) * 2018-01-19 2018-06-08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通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207490897U (zh) * 2016-11-08 2018-06-12 意法半导体公司 电压驱动器电路
CN109219926A (zh) * 2016-05-23 2019-01-1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宽输入电压范围的低功率接收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12401B2 (en) 1999-09-10 2003-01-28 Intel Corporation Output buffer for high and low voltage bus
US6980034B2 (en) * 2002-08-30 2005-12-27 Cadence Design Systems, Inc. Adaptive, self-calibrating, low noise output driver
US7224195B2 (en) * 2003-12-11 2007-05-29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Output drive circuit that accommodates variable supply voltages
US8054054B2 (en) * 2006-01-27 2011-11-08 International Rectifier Corporation High voltage gate driver IC (HVIC) with internal charge pumping voltage source
US7928758B2 (en) * 2008-06-13 2011-04-19 System General Corp. Transistor gate driving circuit with power saving of power converter
US10146713B2 (en) * 2012-06-28 2018-12-04 David Schie Direct drive LED driver and offline charge pump and method therefor
US9130557B2 (en) * 2012-12-03 2015-09-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perating method of input/output interface
US9495317B2 (en) * 2013-12-18 2016-11-15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Bus driver circuit with improved transition speed
US9383794B2 (en) * 2014-06-11 2016-07-05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Integrated circuit with multi-voltage input/output (I/O) cells
DE102014218028B4 (de) * 2014-09-09 2016-05-04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Slave-Vorrichtung für ein serielles, synchrones Vollduplexbussystem
WO2016202395A1 (en) * 2015-06-18 2016-12-22 European Space Agency High voltage tolerant cmos driver for low-voltage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buses
US10903840B2 (en) * 2018-04-02 2021-01-26 Mediatek Inc. Pad tracking circuit for high-voltage input-tolerant output buffer
US10347325B1 (en) * 2018-06-29 2019-07-09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DDR4 memory I/O driver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0321A (zh) * 2006-09-20 2008-03-26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输出驱动电路、信号转换方法以及并行转串行发送器
CN104111903A (zh) * 2013-04-22 2014-10-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驱动器以及具有该驱动器的存储器控制器
CN105794111A (zh) * 2013-10-01 2016-07-20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在加电和断电序列期间控制电流
CN105446923A (zh) * 2014-09-23 2016-03-30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上拉升压器和下拉升压器的差分驱动器
CN107636966A (zh) * 2015-06-05 2018-01-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预处理电路的电压电平移位器与相关系统和方法
CN106250338A (zh) * 2015-06-15 2016-12-21 爱思开海力士有限公司 输出驱动器、使用其的半导体装置、系统和计算系统
CN105528322A (zh) * 2015-09-01 2016-04-27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防热插拔驱动可选的输出驱动电路
CN109219926A (zh) * 2016-05-23 2019-01-1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宽输入电压范围的低功率接收器
CN207490897U (zh) * 2016-11-08 2018-06-12 意法半导体公司 电压驱动器电路
CN107015937A (zh) * 2017-03-27 2017-08-04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一种低压高速感性负载驱动电路
CN108132903A (zh) * 2018-01-19 2018-06-08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通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12047A1 (en) 2021-11-24
TWI718846B (zh) 2021-02-11
TW202038540A (zh) 2020-10-16
KR20210113992A (ko) 2021-09-17
CN113366460A (zh) 2021-09-07
WO2020150516A1 (en) 2020-07-23
US10707876B1 (en) 2020-07-07
EP3912047B1 (en) 2024-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23204B2 (en) Transmitter circuit and receiver circuit for operating under low voltage
EP0212584B1 (en) Output circuit device with stabilized potential
US775125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revent high voltage supply degradation for high-voltage latches of a non-volatile memory
US7834662B2 (en) Level shifter with embedded logic and low minimum voltage
US9748957B2 (en) Voltage level shifter circuit,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de supply voltage applications
US8446784B2 (en) Level shifting circuit
KR100474603B1 (ko) 슬루 레이트를 조정할 수 있는 데이터 출력 회로를 갖는반도체 장치
US8299831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US9330750B2 (en) Integrated circuit using method for setting level of reference voltage
US6639424B2 (en) Combined dynamic logic gate and level shifter and method employing same
US20100231259A1 (en) Logic circuit capable of level shifting
EP3046239B1 (en) Current generating circuit, current generating method, charge pumping circuit and charge pumping method
CN113366460B (zh) 高压信令和低压信令的输出驱动器
CN113302600B (zh) 混合输出驱动器的高压数据路径和低压数据路径
US7973591B2 (en) Internal voltage generation circuit with controlled enable pulse width
US5469385A (en) Output buffer with boost from voltage supplies
KR20180134559A (ko) 등화 동작을 수행하는 송신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