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65406A -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及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及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65406A
CN113365406A CN202110680788.5A CN202110680788A CN113365406A CN 113365406 A CN113365406 A CN 113365406A CN 202110680788 A CN202110680788 A CN 202110680788A CN 113365406 A CN113365406 A CN 1133654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ow
temperature plasma
plasma generating
working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807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峰
石蕾
胡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Qingk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Qing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Qingk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Qing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8078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654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654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54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HPLASMA TECHNIQUE; PRODUCTION OF ACCELERATED ELECTRICALLY-CHARGED PARTICLES OR OF NEUTRONS; PRODUCTION OR ACCELERATION OF NEUTRAL MOLECULAR OR ATOMIC BEAMS
    • H05H1/00Generating plasma; Handling plasma
    • H05H1/24Generating plasma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HPLASMA TECHNIQUE; PRODUCTION OF ACCELERATED ELECTRICALLY-CHARGED PARTICLES OR OF NEUTRONS; PRODUCTION OR ACCELERATION OF NEUTRAL MOLECULAR OR ATOMIC BEAMS
    • H05H1/00Generating plasma; Handling plasma
    • H05H1/24Generating plasma
    • H05H1/2406Generating plasma using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s, i.e. with a dielectric interposed between the electro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Plasma Technolo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及用途,主要由高压电源系统、一对电极、至少一个传递件和至少一个工作介质组成。所述高压电源系统可为高压电源或者变压器,用以提供高压电场;所述电极对分别与高压电源系统的输出端的两侧相电连接,用以加载高压电场。所述传递件,用以传递高压电场,诱导工作介质放电。所述工作介质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经历电子雪崩过程放电,从而获取粒径为0‑1000纳米的超细粒子、含氮自由基和含氧自由基中的至少一种纳米活性物质。该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可长期连续工作,工作稳定、安全有效、体积小,可应用于多种医疗器械及康养护理用途。

Description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及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及康养护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及用途。
背景技术
传统药物的给药方式一般采用静脉注射或口服。但是传统药物治疗不但费用昂贵,而且药物利用率低,治疗效果极其有限,全身副作用大。由于纳米药的高活性、高渗透性、低副作用,纳米药作为一种新型的给药方式或药物载体,逐渐成为当下医学研究的热点。
研究表明,空气动力学直径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药物颗粒的吸收效果和沉积的部位,其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主要沉积在嘴里,5-10微米的颗粒主要沉积在咽喉和支气管,0-5微米的颗粒主要沉积在肺中。特别地,当药物的空气动力学直径为1-300纳米时,其进入肺癌细胞的能力相比3-5微米的颗粒增强8-9倍。常规的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主要存在两个不足:
常规的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主要存在两个不足:
(1)不能持续稳定的工作:特别是针对较难放电的工作介质(如水蒸汽等),工作不稳定,经常会工作中止,导致不能连续稳定的发生低温等离子体。
(2)不能同时处理多个工作介质:一般只能处理一种工作介质或多种工作介质的混合物,而不能在多处同时处理不同的工作介质,限制了其应用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的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及用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利用高压电场电离的方式,工作介质在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或所述第一电极与传递件之间,或所述第二电极与传递件之间或相邻的两个传递件之间的高压电场的作用下,经历电子雪崩过程放电,以获取粒径为0-1000纳米的超细粒子、含氮自由基和含氧自由基中的至少一种纳米活性物质,并根据不同的用途,智能调节纳米活性物质的组分和浓度,可用于皮肤病及伤口护理、美容抗衰、防脱发及生发、口腔护理、呼吸道疾病防治、肿瘤治疗等医疗器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包括高压电源系统和电极对,所述电极对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高压电源系统的输出端的一侧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的端部,所述高压电源系统的输出端的另一侧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的端部,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相对设置且不相互接触;
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高压电源系统的作用下,用以加载高压电场;
所述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还至少包括一个传递件和一个工作介质,所述工作介质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经历电子雪崩过程放电,从而获取粒径为0-1000纳米的超细粒子、含氮自由基和含氧自由基中的至少一种纳米活性物质;
所述工作介质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或所述第一电极与传递件之间,或所述第二电极与传递件之间,或相邻的传递件之间;
所述传递件,用以传递高压电场,诱导工作介质放电。
进一步,所述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还包括阻挡介质,所述阻挡介质为高介电常数的介质,用以防止电极对在工作介质区域之外放电,同时稳定高压电场,并产生均匀电离。
进一步,所述阻挡介质被置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或所述第一电极与传递件之间,或所述第二电极与传递件之间,或相邻的两个传递件之间。
进一步,所述阻挡介质贯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设置,或贯穿所述第一电极与传递件设置,或贯穿所述第二电极与传递件设置,或贯穿相邻的两个传递件设置。
进一步,还包括智能传感器,所述智能传感器用于检测粒径为0-1000纳米的超细粒子、含氮自由基和含氧自由基中的至少一种纳米活性物质的浓度,并智能调节所述高压电源系统的工作参数、所述工作介质的组分与剂量。
进一步,所述纳米活性物质为低温等离子体,其电子密度为107~1023/cm3
进一步,所述工作介质为玻尿酸、胶原蛋白、水蒸汽、氢气、甲烷、氧气、氮气、空气、稀有气体、精油、生理盐水或药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在电子雪崩过程中,所述电极对和传递件通过被部分电离的工作介质或被击穿的阻挡介质而相电连接。
进一步,在电子雪崩过程中,所述电极对和传递件通过被部分电离的工作介质或被击穿的阻挡介质相串联或并联。
进一步,所述阻挡介质与工作介质可为同一种介质或不同种介质。
进一步,所述高压电源系统为高压电源或者变压器,所述高压电源系统的输出高压为直流或交流高压。
进一步,所述高压电源系统的输出高压为脉冲高压。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用途,利用所述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获取粒径为0-1000纳米的超细粒子、含氮自由基和含氧自由基中的至少一种纳米活性物质,其电子密度为107~1023/cm3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为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主要由高压电源系统、一对电极、至少一个传递件和至少一个工作介质组成。所述高压电源系统可为高压电源或者变压器,用以提供高压电场;所述电极对分别与高压电源系统的输出端的两侧相电连接,用以加载高压电场。所述传递件,用以传递高压电场,诱导工作介质放电。所述工作介质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经历电子雪崩过程放电,从而获取粒径为0-1000纳米的超细粒子、含氮自由基和含氧自由基中的至少一种纳米活性物质。
所述阻挡介质被置于电极对之间,优选为高介电常数的介质,用以稳定高压电场,并产生均匀电离。
所述智能传感器用于检测粒径为0-1000纳米的超细粒子、含氮自由基和含氧自由基中的至少一种纳米活性物质的浓度,并智能调节所述变压器的工作参数、所述工作介质的组分与剂量,从而调节纳米活性物质的组分和浓度,满足不同的用途和需求。
所述高压电源系统的输出高压为直流或交流高压,优选为脉冲高压,在高效制造纳米药的同时,降低工作温度,提高生物相容性。
本发明通过设置传递件,可以同时存在多个工作介质,使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不但可以同时处理多个工作介质,以满足多种治疗需求,而且可由易放电的工作介质先行启动放电。另外借助传递件,不但可以用以传递高压电场,诱导工作介质放电,而且诱导较难放电的工作介质(如水蒸汽等)放电,降低其放电难度,并维持工作的稳定性。
该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可长期连续工作,工作稳定、安全有效、体积小,可应用于多种医疗器械及康养护理用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4的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5的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的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产生的部分粒径(11.5-64.9纳米)的超细粒子浓度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的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产生的羟基的频谱图(ESR测试仪);
图8为根据本发明实施的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产生的NO浓度图;
图9为缓解过敏性湿疹的效果对照图;
图10为抑制肿瘤细胞的效果对照图。
图中:1-高压电源系统,11-变压器原边Ⅰ,12-变压器原边Ⅱ,13-第一电极,14-第二电极,2-传递件,2A-第一传递件,2B-第二传递件,2C-第三传递件,3-阻挡介质,4-工作介质,41-工作介质Ⅰ,42-工作介质Ⅱ,43-工作介质Ⅲ,44-工作介质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包括高压电源系统1和电极对,所述电极对包括第一电极13和第二电极14,所述高压电源系统1的输出端的一侧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13的端部,所述高压电源系统1的输出端的另一侧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14的端部,所述第一电极13和第二电极14之间相对设置且不相互接触;
所述第一电极13和第二电极14在高压电源系统1的作用下,用以加载高压电场;
所述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还至少包括一个传递件和一个工作介质4,所述工作介质4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经历电子雪崩过程放电,从而获取粒径为0-1000纳米的超细粒子、含氮自由基和含氧自由基中的至少一种纳米活性物质;
所述工作介质4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13和第二电极14之间,或所述第一电极13与传递件之间,或所述第二电极14与传递件之间,或相邻的传递件之间;
所述传递件2,用以传递高压电场,诱导工作介质4放电。传递件为导体物质,传递件2之间以及传递件2与电极对之间至少存在一处不相互接触,传递件与工作介质4相互接触。
本装置的电极对不同于现有技术的电极对,现有技术的电极对一般放置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而本装置的电极对可以放置在开放的环境中或者相对密闭的环境中,均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还包括阻挡介质3,所述阻挡介质3为高介电常数的介质,用以防止电极对在工作介质4区域之外放电,同时稳定高压电场,并产生均匀电离。
进一步,所述阻挡介质3被置于第一电极13和第二电极14之间,或所述第一电极13与传递件2之间,或所述第二电极14与传递件2之间,或相邻的两个传递件2之间。
进一步,所述阻挡介质3贯穿第一电极13和第二电极14设置,或贯穿所述第一电极13与传递件2设置,或贯穿所述第二电极14与传递件2设置,或贯穿相邻的两个传递件2设置。
进一步,还包括智能传感器,所述智能传感器用于检测粒径为0-1000纳米的超细粒子、含氮自由基和含氧自由基中的至少一种纳米活性物质的浓度,并智能调节所述高压电源系统1的工作参数、所述工作介质4的组分与剂量。
进一步,所述纳米活性物质为低温等离子体,其电子密度为107~1023/cm3。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不但可以直接作为纳米药,而且可以以纳米活性物质本身为载体加入其他药物形成新的纳米药,用于医学用途,比如可用于皮肤病及伤口护理、美容抗衰、防脱发及生发、口腔护理、呼吸道疾病防治、肿瘤治疗等。
进一步,所述工作介质4为玻尿酸、胶原蛋白、水蒸汽、氢气、甲烷、氧气、氮气、空气、稀有气体、精油、生理盐水或药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在电子雪崩过程中,所述电极对和传递件2通过被部分电离的工作介质4或被击穿的阻挡介质3而相电连接。
进一步,在电子雪崩过程中,所述电极对和传递件2通过被部分电离的工作介质4或被击穿的阻挡介质3相串联或并联。
进一步,所述阻挡介质3与工作介质4可为同一种介质或不同种介质。
进一步,所述高压电源系统1为高压电源或者变压器,所述高压电源系统的输出高压为直流高压或交流高压。
进一步,所述高压电源系统的输出高压为脉冲高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设置1个传递件2的情况,当所述高压电源系统1为变压器时,所述变压器的一侧为低电压输入端,低电压输入端为变压器原边Ⅰ11和变压器原边Ⅱ12,所述变压器的另一侧为高电压输出端,高电压输出端为变压器副边Ⅰ和变压器副边Ⅱ,所述第一电极13和第二电极14分别与变压器副边Ⅰ和变压器副边Ⅱ相电连接,用以加载高压电场。
传递件2,所述传递件2分别与第一电极13相间隔一定距离相对设置,用以传递高压电场、加载所述工作介质Ⅰ41和工作介质Ⅱ42;工作介质Ⅰ41设置在第一电极13与传递件2之间,所述工作介质Ⅱ42在第二电极14与传递件2之间,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经历电子雪崩过程而放电,以获取粒径为0~1000纳米的超细粒子、含氮自由基和含氧自由基中的至少一种纳米活性物质;还设置阻挡介质3,所述阻挡介质3被置于第二电极14和传递件2之间或者贯穿第二电极14和传递件2设置。其中阻挡介质3优选为高介电常数的介质,一方面用于防止在工作介质Ⅰ41和工作介质Ⅱ42的区域之外放电,另一方面用以稳定高压电场,并产生均匀电离。
在本实施例中,传递件2与第一电极13不相互接触,传递件2分别与工作介质Ⅰ41和工作介质Ⅱ42相互接触。
所述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还包括智能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所述智能传感器用于检测粒径为0~1000纳米的超细粒子、含氮自由基和含氧自由基中的至少一种纳米活性物质的浓度,并智能调节所述变压器的工作参数、所述工作介质4的组分与剂量。
所述纳米活性物质为低温等离子体,其电子密度为107~1023/cm3
所述工作介质4为玻尿酸、胶原蛋白、水蒸汽、氢气、甲烷、氧气、氮气、空气、稀有气体、精油、生理盐水或药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阻挡介质3与工作介质4可为同一种介质,如可同为空气,此时工作介质4的一部分经历电子雪崩过程放电而被电离,另一部分未被电离而呈电介质状态,用做阻挡介质3。
所述阻挡介质3与工作介质4可为不同的介质,此时阻挡介质3可设于第一电极13、第二电极14、传递件2中任一个的外周(比如贯穿第二电极14和传递件2设置),或设于电极对和传递件2任一两者之间(比如第二电极14和传递件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阻挡介质3贯穿第二电极14和传递件2设置,此时阻挡介质3还起到固定电极对和传递件2的作用,进一步保证电场的稳定性。
在电子雪崩过程中,所述第一电极13、第二电极14和传递件2通过被部分电离的工作介质Ⅰ41和工作介质Ⅱ42,或被击穿的阻挡介质3而相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13、第二电极14和传递件2通过被部分电离的工作介质Ⅰ41和工作介质Ⅱ42,或被击穿的阻挡介质3相串联或并联。
所述电极对(13、14)为针状、棒状、条状、片状、环状、平面状等任一组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3、第二电极14均设置为针状,以保持高压电场的局部积聚,更易诱导工作介质Ⅰ41和工作介质Ⅱ42的电子雪崩过程而放电。
所述高压电源系统可为电磁变压器或压电变压器,所述高压电源系统的输出高压为直流或交流高压,优选为脉冲高压,在高效制造纳米药的同时,降低工作温度,提高其生物相容性。
由于存在2个工作介质Ⅰ41和工作介质Ⅱ42,该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可以同时处理不同的工作介质4,以满足不同的治疗需求,作用于不同的治疗目标物。
实施例2
如图2,与实施例1不同的点在于:本实施例设置有2个传递件2。在本实施例中,2个传递件2分别叫做第一传递件2A和第二传递件2B。
2个传递件2也可同时处理2个工作介质4,2个工作介质4分别为工作介质Ⅰ41和工作介质Ⅱ42。
2个传递件2相间隔一定距离相对设置,其中第一传递件2A与第一电极13相连接,第二传递件2B通过工作介质Ⅱ42与第二电极14相连接,工作介质Ⅰ41设置在第一传递件2A和第二传递件2B之间,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经历电子雪崩过程而放电,以获取粒径为0~1000纳米的超细粒子、含氮自由基和含氧自由基中的至少一种纳米活性物质;还设置阻挡介质3,所述阻挡介质3被置于第一电极13和传递件2之间或者贯穿第一电极13和传递件2设置。其中阻挡介质3优选为高介电常数的介质,一方面用于防止在工作介质Ⅰ41和工作介质Ⅱ42的区域之外放电,另一方面用以稳定高压电场,并产生均匀电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阻挡介质3贯穿2个传递件2设置,此时阻挡介质3还起到固定电极对和传递件2的作用,进一步保证电场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递件2A与第一电极13相互接触,第二传递件2B与第二电极14不相互接触,第一传递件2A与第二传递件2B之间接触有工作介质Ⅰ41,第二传递件2B与工作介质Ⅱ42相互接触。
实施例3,
如图3,作为对本实施例2的一种改进,与实施例2不同的点在于:本实施例在设置有2个传递件2的基础上,可同时处理3个工作介质4,3个工作介质4分别为工作介质Ⅰ41、工作介质Ⅱ42、工作介质Ⅲ43。
在本实施例中,2个传递件2分别叫做第一传递件2A和第二传递件2B。
2个传递件2相间隔一定距离相对设置,其中第一传递件2A通过工作介质Ⅱ42与第一电极13相连接;第二传递件2B通过工作介质Ⅲ43与第二电极14相连接,工作介质Ⅰ41设置在第一传递件2A和第二传递件2B之间,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经历电子雪崩过程而放电,以获取粒径为0~1000纳米的超细粒子、含氮自由基和含氧自由基中的至少一种纳米活性物质;还设置阻挡介质3,所述阻挡介质3被置于第二电极14和传递件2之间或者贯穿第二电极14和传递件2设置。其中阻挡介质3优选为高介电常数的介质,一方面用于防止在工作介质Ⅰ41和工作介质Ⅱ42的区域之外放电,另一方面用以稳定高压电场,并产生均匀电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阻挡介质3贯穿2个传递件2设置,此时阻挡介质3还起到固定电极对和传递件2的作用,进一步保证电场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递件2A与第一电极13不相互接触,第二传递件2B与第二电极14不相互接触,第一传递件2A与第二传递件2B之间接触有工作介质Ⅰ41,第一传递件2A与工作介质Ⅱ42相互接触,第二传递件2B与工作介质Ⅲ43相互接触。
实施例4
如图4,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不同的点在于:为设置3个传递件2的情况,可同时处理2个工作介质4,2个工作介质4分别为工作介质Ⅰ41、工作介质Ⅱ42。
在本实施例中,3个传递件2分别叫做第一传递件2A、第二传递件2B和第三传递件2C。
第一传递件2A和第二传递件2B相间隔一定距离相对设置,其中第一传递件2A与第一电极13相电连接;第二传递件2B通过工作介质Ⅱ42与第三传递件2C相连接,所述第三传递件2C与第二电极14相电连接,工作介质Ⅰ41设置在第一传递件2A和第二传递件2B之间,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经历电子雪崩过程而放电,以获取粒径为0~1000纳米的超细粒子、含氮自由基和含氧自由基中的至少一种纳米活性物质;还设置阻挡介质3,所述阻挡介质3被置于第二电极14和传递件2之间或者贯穿第二电极14和传递件2设置。其中阻挡介质3优选为高介电常数的介质,一方面用于防止在工作介质Ⅰ41和工作介质Ⅱ42的区域之外放电,另一方面用以稳定高压电场,并产生均匀电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阻挡介质3贯穿第一传递件2A和第二传递件2B设置,此时阻挡介质3还起到固定电极对和传递件2的作用,进一步保证电场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递件2A与第一电极13相互接触,第二传递件2B与第二电极14不相互接触,第三传递件2C与第二电极14相互接触,
第一传递件2A与第二传递件2B之间接触有工作介质Ⅰ41,第二传递件2B和第三传递件2C之间接触有工作介质Ⅱ42。
实施例5
作为对本实施例四的一种改进,如图5,为设置3个传递件2的情况,可同时处理4个工作介质4,4个工作介质4分别为工作介质Ⅰ41、工作介质Ⅱ42、工作介质Ⅲ43和工作介质Ⅳ44。
在本实施例中,3个传递件2分别叫做第一传递件2A、第二传递件2B和第三传递件2C。
第一传递件2A和第二传递件2B相间隔一定距离相对设置,其中第一传递件2A通过工作介质Ⅱ42与第一电极13相连接;第二传递件2B通过工作介质Ⅲ43与第三传递件2C相连接,所述第三传递件2C通过工作介质Ⅳ44与第二电极14相连接,工作介质Ⅰ41设置在第一传递件2A和第二传递件2B之间,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经历电子雪崩过程而放电,以获取粒径为0~1000纳米的超细粒子、含氮自由基和含氧自由基中的至少一种纳米活性物质;还设置阻挡介质3,所述阻挡介质3被置于第二电极14和传递件2之间或者贯穿第二电极14和传递件2设置。其中阻挡介质3优选为高介电常数的介质,一方面用于防止在工作介质Ⅰ41和工作介质Ⅱ42的区域之外放电,另一方面用以稳定高压电场,并产生均匀电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阻挡介质3贯穿第一传递件2A和第二传递件2B设置,此时阻挡介质3还起到固定电极对和传递件2的作用,进一步保证电场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递件2A与第一电极13不相互接触,第二传递件2B与第二电极14不相互接触,第三传递件2C与第二电极14不相互接触,
第一传递件2A与第二传递件2B之间接触有工作介质Ⅰ41,第一传递件2A与第一电极13之间接触有工作介质Ⅱ42,第二传递件2B和第三传递件2C之间接触有工作介质Ⅲ43,第二电极14和第三传递件2C之间接触有工作介质Ⅳ44。
具体实验数据如表1所示:
表1.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实验数据表(环境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55%)
Figure BDA0003122429240000121
Figure BDA0003122429240000131
由表1及图6-8可知:本实施案例的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制造出大量粒径为0~1000纳米的超细粒子、含氮自由基和含氧自由基等纳米活性物质,可产生大量含氧自由基(如羟基等),以及浓度为15-42ppm以上的含氮自由基(如一氧化氮等),可用于医学用途。此外,在同等条件下,本实施案例采用脉冲高压,在高效制造纳米药的同时,可降低工作介质4的温度,提高其生物相容性。
含有粒径为0~1000纳米的超细粒子、含氮自由基和含氧自由基中的至少一种纳米活性物质的用途,所述用途为利用具有实施例1-5任一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获取粒径为0~1000纳米的超细粒子、含氮自由基和含氧自由基中的至少一种纳米活性物质,其电子密度为107~1023/cm3,可用于皮肤病及伤口护理、美容抗衰、防脱发及生发、口腔护理、呼吸道疾病防治、肿瘤治疗等医疗器械。
以缓解皮肤病的方法为例,通过提供工作介质4经历电子雪崩过程放电产生含有粒径为0~1000纳米的超细粒子、含氮自由基和含氧自由基中的至少一种纳米活性物质,作用于皮肤,增加皮肤的氧合作用和血红蛋白指数,抑制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活化,抑制IL-6、TNF-α的表达和产生,并抑制NF-κB活化,改善过敏性皮炎。以过敏性湿疹为例,如图9。治疗前M2型巨噬细胞浸润明显,角质层比较厚,经过纳米活性物质治疗后,角质层变薄明显。治疗前M2型巨噬细胞腺体肥大,治疗后M2型巨噬细胞的腺体明显变小。因此纳米活性物质作用于皮肤后,抑制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活化,同时角质层变薄、恢复正常,抑制角化异常,改善过敏性湿疹。
以抑制肿瘤细胞的方法为例,通过提供工作介质4经历电子雪崩过程放电产生含有粒径为0~1000纳米的超细粒子、含氮自由基和含氧自由基中的至少一种纳米活性物质,作用于肿瘤细胞,如图10,以肺癌细胞为例,纳米药作用16分钟后,肺癌细胞被完全抑制,激活巨噬细胞、T细胞或NK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系统触发特异性、保护性的免疫应答,同时诱导肿瘤细胞铁死亡。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发明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3)

1.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包括高压电源系统和电极对,所述电极对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高压电源系统的输出端的一侧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的端部,所述高压电源系统的输出端的另一侧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的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相对设置且不相互接触;
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高压电源系统的作用下,用以加载高压电场;
所述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还至少包括一个传递件和一个工作介质,所述工作介质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经历电子雪崩过程放电,从而获取粒径为0-1000纳米的超细粒子、含氮自由基和含氧自由基中的至少一种纳米活性物质;
所述工作介质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或所述第一电极与传递件之间,或所述第二电极与传递件之间,或相邻的两个传递件之间;
所述传递件,用以传递高压电场,诱导工作介质放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还包括阻挡介质,所述阻挡介质为高介电常数的介质,用以防止电极对在工作介质区域之外放电,同时稳定高压电场,并产生均匀电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介质被置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或所述第一电极与传递件之间,或所述第二电极与传递件之间,或相邻的两个传递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介质贯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设置,或贯穿所述第一电极与传递件设置,或贯穿所述第二电极与传递件设置,或贯穿相邻的两个传递件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智能传感器,所述智能传感器用于检测粒径为0-1000纳米的超细粒子、含氮自由基和含氧自由基中的至少一种纳米活性物质的浓度,并智能调节所述高压电源系统的工作参数、所述工作介质的组分与剂量。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活性物质为低温等离子体,其电子密度为107~1023/cm3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介质为玻尿酸、胶原蛋白、水蒸汽、氢气、甲烷、氧气、氮气、空气、稀有气体、精油、生理盐水或药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电子雪崩过程中,所述电极对和传递件通过被部分电离的工作介质或被击穿的阻挡介质而相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电子雪崩过程中,所述电极对和传递件通过被部分电离的工作介质或被击穿的阻挡介质相串联或并联。
10.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介质与工作介质可为同一种介质或不同种介质。
11.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源系统为高压电源或者变压器,所述高压电源系统的输出高压为直流高压或交流高压。
12.按照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源系统的输出高压为脉冲高压。
13.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获取粒径为0-1000纳米的超细粒子、含氮自由基和含氧自由基中的至少一种纳米活性物质,其电子密度为
Figure FDA0003122429230000021
CN202110680788.5A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及用途 Pending CN1133654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0788.5A CN113365406A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及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0788.5A CN113365406A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及用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65406A true CN113365406A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35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80788.5A Pending CN113365406A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及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65406A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41537A (ko) * 2000-11-28 2002-06-03 (주)에스이 플라즈마 대기압에서 저온 플라즈마를 발생시키는 장치
KR20070088290A (ko) * 2006-10-26 2007-08-29 도시바 미쓰비시덴키 산교시스템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 촉매 물질 생성 방법 및 광 촉매 물질 생성 장치
US20110198312A1 (en) * 2008-07-17 2011-08-1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ir current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03260329A (zh) * 2013-04-23 2013-08-2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带悬浮电极的等离子体射流装置
CN104470180A (zh) * 2014-11-24 2015-03-2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锥形石英玻璃管的等离子射流发生装置及方法
KR101778120B1 (ko) * 2017-04-21 2017-09-14 광운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입자를 대전시킬 수 있는 플라즈마 발생장치
KR20180051008A (ko) * 2016-11-07 2018-05-16 이동주 입체 처리물에 균일한 미세 필라멘트 방전을 발생시키는 장치
CN108479658A (zh) * 2018-05-28 2018-09-04 杭州清稞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纳米蒸汽发生装置及美容仪
KR20190040603A (ko) * 2017-10-11 2019-04-19 한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플라스마 발생 장치
KR20200021113A (ko) * 2018-08-20 2020-02-28 광운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플라즈마 방전을 이용한 오존 프리 미세먼지 제거 및 살균 장치
CN112312638A (zh) * 2020-11-10 2021-02-02 杭州清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活性低温等离子体、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WO2021039632A1 (ja) * 2019-08-28 2021-03-04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プラズマアクチュエータ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41537A (ko) * 2000-11-28 2002-06-03 (주)에스이 플라즈마 대기압에서 저온 플라즈마를 발생시키는 장치
KR20070088290A (ko) * 2006-10-26 2007-08-29 도시바 미쓰비시덴키 산교시스템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 촉매 물질 생성 방법 및 광 촉매 물질 생성 장치
US20110198312A1 (en) * 2008-07-17 2011-08-1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ir current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03260329A (zh) * 2013-04-23 2013-08-2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带悬浮电极的等离子体射流装置
CN104470180A (zh) * 2014-11-24 2015-03-2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锥形石英玻璃管的等离子射流发生装置及方法
KR20180051008A (ko) * 2016-11-07 2018-05-16 이동주 입체 처리물에 균일한 미세 필라멘트 방전을 발생시키는 장치
KR101778120B1 (ko) * 2017-04-21 2017-09-14 광운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입자를 대전시킬 수 있는 플라즈마 발생장치
KR20190040603A (ko) * 2017-10-11 2019-04-19 한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플라스마 발생 장치
CN108479658A (zh) * 2018-05-28 2018-09-04 杭州清稞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纳米蒸汽发生装置及美容仪
KR20200021113A (ko) * 2018-08-20 2020-02-28 광운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플라즈마 방전을 이용한 오존 프리 미세먼지 제거 및 살균 장치
WO2021039632A1 (ja) * 2019-08-28 2021-03-04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プラズマ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12312638A (zh) * 2020-11-10 2021-02-02 杭州清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活性低温等离子体、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谢春玮: "不同结构微电极介质阻挡放电特性的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pages 042 - 3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9215755A (ja) 皮接治療具
Wen et al. Applications of cold atmospheric plasma for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A review
Chupradit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cold atmospheric plasma (CAP) for breast cancer therapy
CN112312638A (zh) 一种高活性低温等离子体、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14146009A (zh) 一种dha抗衰抗炎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2403490B1 (ko) 액상 플라즈마를 이용한 켈로이드의 예방 또는 치료 방법
CN113473689A (zh) 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及用途
Happle et al. Systemic retinoid therapy of systematized verrucous epidermal nevus
CN113365406A (zh)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及用途
JP2014502896A (ja) 頭皮及び毛髪用光学治療機器
CN113456663B (zh) 一种纳米药发生装置及用途
Greenbaum Iontophoresis as a tool for anesthesia in dermatologic surgery: an overview
Peña-Eguiluz et al. Acute neck radiodermatitis treated by nonthermal plasma therapy: case report
CN115813758A (zh) 静电针刺麻醉装置
CN211634932U (zh) 等离子生发梳
Kim et al. Highly Efficient transfection effect of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via skin by hybrid bipolar arc plasma stimulation and dual pulse electroporation technique
Chutsirimongkol et al. Non-thermal atmospheric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plasma, medical application studies in Thailand
CN220043735U (zh) 产生冷空气等离子体的设备及产生电晕冷空气等离子体的设备
Dave et al. Low dose isotretinoin for pigmented post‐varicella scars.
CN220776131U (zh) 等离子体发生器及等离子体护理设备
Rafiq et al. Comparison of topical 0.03% tacrolimus with 0.05% clobetasol in treatment of vitiligo
KR102120552B1 (ko) 액상 플라즈마를 포함하는 피부 진정용 조성물
US20240277757A1 (en) Methods of using a plasma-generated stream of no-containing gas for treatment of a spectrum of medical conditions
CN118474976A (zh) 产生冷空气等离子体的设备
CN113712938B (zh) 一种用于银屑病治疗的v-9302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