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59732A - 一种机器人楼宇间运输方法以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器人楼宇间运输方法以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59732A
CN113359732A CN202110656059.6A CN202110656059A CN113359732A CN 113359732 A CN113359732 A CN 113359732A CN 202110656059 A CN202110656059 A CN 202110656059A CN 113359732 A CN113359732 A CN 1133597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bot
information
goods
control center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5605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博
赵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ogo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ogo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ogo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ogo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5605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597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59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597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0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 G05D1/021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 G05D1/0231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using optical position detecting means
    • G05D1/0246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using optical position detecting means using a video camera in combination with image processing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01G19/02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weighing wheeled or rolling bodies, e.g. vehicles
    • G01G19/03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weighing wheeled or rolling bodies, e.g. vehicles for weighing during mo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0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 G05D1/021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 G05D1/021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defining a desired trajectory
    • G05D1/0225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defining a desired trajectory involving docking at a fixed facility, e.g. base station or loading bay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0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 G05D1/021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 G05D1/0276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using signals provided by a source external to the vehicl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0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 G05D1/021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 G05D1/0276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using signals provided by a source external to the vehicle
    • G05D1/0278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using signals provided by a source external to the vehicle using satellite positioning signals, e.g. GP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06Q10/0833Tra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1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plurality of remote 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arketing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器人楼宇间运输方法以及设备,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第一机器人运送或者用户将物品运送到配送中心站;步骤S2、获取物品运输信息并基于所述运输信息打开入单口仓门;步骤S3、用户或机器人将物品放入储存单元中并关闭入单口仓门;步骤S4、用户或机器人向控制中心发出物品进行运输指令;步骤S5、控制中心根据所述运输指令和所述运输信息判断存储单元开始运输时间以及运输路径;步骤S6、用机械臂将存储单元传送到轨道车中进行轨道运输;步骤S7、所述存储单元通过轨道将物品运送至其他楼层中转站;步骤S8、第二机器人送货至用户处或者用户将物品取出,采用轨道运输方式,可以实现物品在楼宇间的传送。

Description

一种机器人楼宇间运输方法以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楼宇间运输方法以及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城市内电子商务、大型百货、连锁商业等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物流业飞速发展的空间;同时,伴随着居民网上购物活动的日益频繁,城市物流配送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快递/物流配送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现代化、定制化服务的需求,另外,楼宇间如果采用工作人员来回移动来传递物品,会消耗大量的劳动力,快递人员或机器人也需要等电梯来将物品传递给工作人员。
其存在以下不足:
目前大部分物流配送车辆都是人工驾驶的燃油车辆或者骑着外卖车,尤其是外卖人员在运送外卖的过程中,为不超时,在行驶过程中往往都会加快行驶速度,在智能化方面投入较少,缺少对车辆实时的远程监控和精准定位,进一步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
大多数城市在机械化、信息化以及智能化的城市配送设施方面的投入不足;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升配送效率,物流配送必须借助于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向着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通过轨道实现楼宇间物品的传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器人楼宇间运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第一机器人运送或用户将物品运送到配送中心站;
S2、获取物品运输信息,并基于所述运输信息打开入单口仓门;
S3、所述第一机器人运送或所述用户将物品放入储存单元中并关闭入单口仓门;
S4、所述第一机器人或所述用户向控制中心发出物品进行运输指令;
S5、所述控制中心根据所述运输指令和所述运输信息判断存储单元开始运输时间以及运输路径;
S6、用机械臂将所述存储单元传送到轨道中进行轨道运输;
S7、所述存储单元通过轨道将物品运送至其他楼层中转站;
S8、第二机器人送货至用户处或者用户将物品取出。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包括:
物流园区、组团分拨中心或社区配送中心根据所述配送中心站的地址进行分拣,并装载到相应的智能驾驶车辆;
获取预设运输路径分配方案;
启动所述智能驾驶车辆和车载货物重量传感器检测所述智能机器人;
启动各级配送中心的控制中心,并按照所述路径分配方案进行配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所述控制中心对多个所述存储单元在轨道中传递的进行时间排序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
判断所述智能驾驶车辆是否达到第一额定负载阈值范围中;
若所述智能驾驶车辆达到第一额定负载阈值范围、物品转载完毕,则所述智能驾驶车辆提示向所述控制中心发送提示;
若所述智能驾驶车辆未达到额定负载、物品转载未完毕,可继续转载物品直到载重落入到所述第一额定负载阈值范围中;
或,若所述智能驾驶车辆未达到额定负载、物品转载未完毕,所述第一机器人或用户向所述智能驾驶车辆发出装载完成指令;
所述智能车辆行按照预设路径开启自动运行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
获取所述智能驾驶车辆的实时信息,所述实时信息包括所述智能驾驶车实时轨迹、速度以及故障信息;
基于所述实时信息判断是否有突发状况,若有突发状况,则向控制中心发出救援信息,所述控制中心采取相应措施;
若无突发状况,则保持正常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
根据所述实时信息,预测到达下级楼宇间配送站的时间,并实时传输给控制中心;
物品根据所标注的地址信息进行自动分拣入库,完毕后向控制中心发送货品接收完成信息,此次配送结束;
或,物品运输至所述接收点,等待智能驾驶车辆实现物品的智能接收、运输和投放。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中具体包括:
所述控制中心接收到所述存储单元信息之后,根据物品的数量及到达时间,确定所述第二机器人的数量,并启动所述第二机器人到达指定目标地点;
所述第二机器人在物品接收过程中进行全程录像,并将视频信息及时发送到级控制中心并储存;
待物品接收后,所述第二机器人通过控制中心发送接收完成信息到上级控制中心,明确完成货物接收。
进一步地,所述储存单元运动到中心转运站,与所述中心转运站站建立无线通信检测智能取货柜投放方案;
所述储存单元通过机械臂运行至所述智能取货柜中储物格中完成物品投放;
记录所述储物格的编号信息,通过所述控制中心将所述编号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内发给收件人;
若在第二预设时间之内物品无人或所述第二机器人领取,所述控制中心会以预设间隔时间发送所述编号信息给用户提醒来取货;
或,所述第二机器人或所述用户取走所述物品,所述储存单元向控制中心发送完成整个物品配送环节的信息,所述控制中心调整所述智能取货柜投放方案继续运行;
在物品投放过程中,开启视频装置全程录像,并将视频信息及时发送到所述控制中心储存一周用于备查,之后自动删除,至此完成整个物品配送环节,其中,所述视频装置包括所述第二机器人的摄像头以及安装在所述中心转运站的周围的摄像头。
进一步地,智能测重检测设备,设置于储存单元上,用于检测所述储存单元货物重量,判断是否超载;
显示灯报警系统,用于所述储存单元发生紧急情况下,向所述控制中心求助;
语音系统,设置于所述第二机器人中,用于用户和所述第二机器人的通话;
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用于与所述控制中心实时通信及所述储存单元实时动态信息传输;
第一视频监控设备,轨道以及配送中心站点周围设置视频监控设备,用于监控智能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室内的动态信息;
第二视频监控设备,所述视频装置包括所述第二机器人的摄像头以及安装在所述中心转运站的周围的摄像头;
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用于与所述控制中心实时通信及第二机器人实时动态信息传输;
北斗高精度定位装置,用于记录所述第一机器人的位置和行驶轨迹;
高精度地图,用于所述第一机器人移动过程中的寻迹行驶;
智能测速传感器,用于所述智能驾驶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速度,判断所述储存单元是否超速。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中心转运站的智能取货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所述存储单元通过轨道将物品运送至其他楼层中转站,可以实现物品在楼宇间的传送;第二机器人送货至用户处或者用户将物品取出,其中,用户可以直接从目的地智能货柜取走物品,或者通过第二机器人进行派送,为用户提供多种物品的送达方式,节约用户时间;启动所述智能驾驶车辆和车载货物重量传感器检测所述智能机器人,实现自动监测驾驶车辆的是否超重的情况;获取所述智能驾驶车辆的实时信息,所述实时信息包括所述智能驾驶车实时轨迹、速度以及故障信息,对智能驾驶车载实时状态进行监控;在物品投放过程中,开启视频装置全程录像,并将视频信息及时发送到所述控制中心储存一周用于备查,之后自动删除,至此完成整个物品配送环节,其中,所述视频装置包括所述第二机器人的摄像头以及安装在所述中心转运站的周围的摄像头,实时监控快递的走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器人楼宇间运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器人楼宇间运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机器人设备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储存单元设备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驾驶车辆设备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机器人设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行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者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所述附图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中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器人楼宇间运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第一机器人运送或用户将物品运送到配送中心站,用户可以直接通移动端在配送中心打开智能货柜,将物品放进储存单元中,或者智能驾驶车辆将物品交给第一机器人,第一机器人将物品放进储存单元中,其中,存储单元放置在智能货柜储存空间格中,储存空间中设置有机械臂手,机械臂手可以固定住储存单元在智能货柜储存空间格中位置,当货柜接受到放置物品完成的指令后,机械手臂会将储存单元推送到轨道中,进行物品在楼宇间的传送,在楼宇间设置有纵向轨道;
S2、获取物品运输信息,并基于所述运输信息打开入单口仓门;
S3、所述第一机器人运送或所述用户将物品放入储存单元中并关闭入单口仓门;
S4、所述第一机器人或所述用户向控制中心发出物品进行运输指令;
S5、所述控制中心根据所述运输指令和所述运输信息判断存储单元开始运输时间以及运输路径;
S6、用机械臂将所述存储单元传送到轨道中进行轨道运输,其中,储存单元上设置有多个啮合齿轮,轨道上设置有和储存单元相互配合的啮合齿;
S7、所述存储单元通过轨道将物品运送至其他楼层中转站,可以实现物品在楼宇间的传送;
S8、第二机器人送货至用户处或者用户将物品取出,其中,用户可以直接从目的地智能货柜取走物品,或者通过第二机器人进行派送,为用户提供多种物品的送达方式,节约用户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包括:
物流园区、组团分拨中心或社区配送中心根据所述配送中心站的地址进行分拣,并装载到相应的智能驾驶车辆;
获取预设运输路径分配方案,示意性地,智能驾驶车辆按照从物流园区、组团分拨中心和转运中心站的顺序进行物品的运送;
启动所述智能驾驶车辆和车载货物重量传感器检测所述智能机器人,实现自动监测驾驶车辆的是否超重的情况;
启动各级配送中心的控制中心,并按照所述路径分配方案进行配送,其中,在图2中所示,具体步骤如下所述。
需要解释地,获取目标智能驾驶车辆的目标物品的物品规格信息;根据所述物品规格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物品是否适用于物品运输轨道进行配送;如果是,则控制所述智能驾驶车辆将所述目标物品传输至运输轨道中。
另外,所述智能驾驶车辆将所述目标物品传输至运输轨道中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目标物品的收货地址信息,并从多个运输轨道中匹配与所述收货地址信息和所述物品规格信息对应的目标运输轨道;控制所述智能驾驶车辆在所述运输轨道的运行,将所述目标物品运输到所述收货地址信息对应的用户物智能货柜中。
其中,所述物品规格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目标物品的物品性质、所述目标物品的物品尺寸、所述目标物品的物品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所述控制中心对多个所述存储单元在轨道中传递的进行时间排序处理,示意性地当多个储存单元在智能货柜中,那些智能货柜进入到轨道中运行需要进行排序,这是基于用户对时间的要求,优先将时间紧迫的物品传送到轨道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
判断所述智能驾驶车辆是否达到第一额定负载阈值范围中;
若所述智能驾驶车辆达到第一额定负载阈值范围、物品转载完毕,则所述智能驾驶车辆提示向所述控制中心发送提示;
若所述智能驾驶车辆未达到额定负载、物品转载未完毕,可继续转载物品直到载重落入到所述第一额定负载阈值范围中;
或,若所述智能驾驶车辆未达到额定负载、物品转载未完毕,所述第一机器人或用户向所述智能驾驶车辆发出装载完成指令;
所述智能车辆行按照预设路径开启自动运行模式。
需要解释地,根据所述物品信息紧急情况所述控制中心对所述存储单元在轨道中的进行排序处理,其中,所述储存单元的状态可分为启动状态、等待启动;根据所述物品信息初始位置和目标位置判断所述储存单元是做横向运动或纵向运动。
另外,层间的配送和楼宇中传送过程还包括:判断所述储存单元是否达到第一额定负载阈值范围中;若所述储存单元达到第一额定负载阈值范围、物品转载完毕,则所述储存单元提示向所述控制中心发送提示;若所述储存单元未达到额定负载、物品转载未完毕,可继续转载物品直到载重落入到所述第一额定负载阈值范围中;或,若所述储存单元未达到额定负载、物品转载未完毕,所述第一机器人或用户向所述储存单元发出装载完成指令;所述智能车辆行按照预设路径开启自动运行模式。
其中,楼层间的配送和楼宇中传送过程还包括:获取所述存储单元的实时信息,所述实时信息包括所述存储单元实时轨迹、速度以及故障信息;基于所述实时信息判断是否有突发状况,若有突发状况,则向控制中心发出救援信息,所述控制中心采取相应措施;若无突发状况,则保持正常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
获取所述智能驾驶车辆的实时信息,所述实时信息包括所述智能驾驶车实时轨迹、速度以及故障信息,对智能驾驶车载实时状态进行监控;
基于所述实时信息判断是否有突发状况,若有突发状况,则向控制中心发出救援信息,所述控制中心采取相应措施;
若无突发状况,则保持正常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
根据所述实时信息,预测到达下级楼宇间配送站的时间,并实时传输给控制中心;
物品根据所标注的地址信息进行自动分拣入库,完毕后向控制中心发送货品接收完成信息,此次配送结束;
或,物品运输至所述接收点,等待智能驾驶车辆实现物品的智能接收、运输和投放。
在本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中具体包括:
所述控制中心接收到所述存储单元信息之后,根据物品的数量及到达时间,确定所述第二机器人的数量,并启动所述第二机器人到达指定目标地点;
所述第二机器人在物品接收过程中进行全程录像,并将视频信息及时发送到级控制中心并储存;
待物品接收后,所述第二机器人通过控制中心发送接收完成信息到上级控制中心,明确完成货物接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存单元运动到中心转运站,与所述中心转运站站建立无线通信检测智能取货柜投放方案;
所述储存单元通过机械臂运行至所述智能取货柜中储物格中完成物品投放;
记录所述储物格的编号信息,通过所述控制中心将所述编号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内发给收件人;
若在第二预设时间之内物品无人或所述第二机器人领取,所述控制中心会以预设间隔时间发送所述编号信息给用户提醒来取货;
或,所述第二机器人或所述用户取走所述物品,所述储存单元向控制中心发送完成整个物品配送环节的信息,所述控制中心调整所述智能取货柜投放方案继续运行;
在物品投放过程中,开启视频装置全程录像,并将视频信息及时发送到所述控制中心储存一周用于备查,之后自动删除,至此完成整个物品配送环节,其中,所述视频装置包括所述第二机器人的摄像头以及安装在所述中心转运站的周围的摄像头,实时监控快递的走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6所示,智能测重检测设备,设置于储存单元上,用于检测所述储存单元货物重量,判断是否超载;
显示灯报警系统401,用于所述储存单元40发生紧急情况下,向所述控制中心30求助;
语音系统501,设置于所述第二机器人50中,用于用户和所述第二机器人50的通话;
第一无线通信设备403,用于与所述控制中心30实时通信及所述储存单元40实时动态信息传输;
第一视频监控设备101,轨道以及配送中心站点周围设置视频监控设备,用于监控智能车辆行驶10过程中驾驶室内的动态信息;
第二视频监控设备502,所述视频装置包括所述第二机器人50的摄像头以及安装在所述中心转运站的周围的摄像头;
第二无线通信设备503,用于与所述控制中心30实时通信及第二机器人50实时动态信息传输;
北斗高精度定位装置201,用于记录所述第一机器人20的位置和行驶轨迹;
高精度地图202,用于所述第一机器人20移动过程中的寻迹行驶;
智能测速传感器103,用于所述智能驾驶车辆行驶10过程中的速度,判断所述智能驾驶车辆是否超速。
在本实施例优先技术中,所述智能取货柜中的储物格,可使用卡扣式快拆快装固定结构,或者是形状凸凹以实现模块单元之间的快速定位,方便安装,以适应不同灵活场景,方便组装与运输,同时在关键点位进行固定加固,即可进行快速紧固。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中心转运站的智能取货柜。
需要解释地,运输轨道用于配送所述目标物品,其中,所述轨道包括横向传送轨道和纵向传送轨道,所述轨道和所述储存单元相互啮合;所述储存单元通过啮合齿轮在所述纵向传送轨道上移动,完成所述储存单元在楼层间的传递;所述储存单元通过啮合齿轮在所述纵向传送轨道上移动,完成了所述储存单元在楼宇间的传递。
需要解释地,轨道小车运动轨道由齿条组成,在保持良好啮合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过程定位特性,可以精准的知道所走行程,
利用辅助到位光电到位传感器,机器人可以明确知道自己所处对接位置,多处设置的定位锚点(以RFID举例),可以实时辅助纠正轨道小车的位置。对接容差利用目前的对接方案,可以进行覆盖。
传感器原理:所有动力以及传感部件集中在Gecko小车上,由于为齿条控制,小车位置可由电机编码器精准获得,在对接方面,使用PSD扫描模式进行适应性精准位置控制,在轨道方面可在关键位置设置RFID检测点辅助确定机器人位置供电模式:Gecko小车进行导轨供电,设电力中继放大站,或者小车自带电池,进行接续充电模式通讯方式:2.4G模式,载波通讯(较为推荐)
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储存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从调度服务器侧描述的机器人自检控制方法。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机器人楼宇间运输方法以及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机器人楼宇间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第一机器人运送或用户将物品运送到配送中心站;
S2、获取物品运输信息,并基于所述运输信息打开入单口仓门;
S3、所述第一机器人运送或所述用户将物品放入储存单元中并关闭入单口仓门;
S4、所述第一机器人或所述用户向控制中心发出物品进行运输指令;
S5、所述控制中心根据所述运输指令和所述运输信息判断存储单元开始运输时间以及运输路径;
S6、用机械臂将所述存储单元传送到轨道中进行轨道运输;
S7、所述存储单元通过轨道将物品运送至其他楼层中转站;
S8、第二机器人送货至用户处或者用户将物品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楼宇间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包括:
物流园区、组团分拨中心或社区配送中心根据所述配送中心站的地址进行分拣,并装载到相应的智能驾驶车辆;
获取预设运输路径分配方案;
启动所述智能驾驶车辆和车载货物重量传感器检测所述智能机器人;
启动各级配送中心的控制中心,并按照所述路径分配方案进行配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楼宇间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所述控制中心对多个所述存储单元在轨道中传递的进行时间排序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楼宇间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
判断所述智能驾驶车辆是否达到第一额定负载阈值范围中;
若所述智能驾驶车辆达到第一额定负载阈值范围、物品转载完毕,则所述智能驾驶车辆提示向所述控制中心发送提示;
若所述智能驾驶车辆未达到额定负载、物品转载未完毕,可继续转载物品直到载重落入到所述第一额定负载阈值范围中;
或,若所述智能驾驶车辆未达到额定负载、物品转载未完毕,所述第一机器人或用户向所述智能驾驶车辆发出装载完成指令;
所述智能车辆行按照预设路径开启自动运行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楼宇间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
获取所述智能驾驶车辆的实时信息,所述实时信息包括所述智能驾驶车实时轨迹、速度以及故障信息;
基于所述实时信息判断是否有突发状况,若有突发状况,则向控制中心发出救援信息,所述控制中心采取相应措施;
若无突发状况,则保持正常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楼宇间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
根据所述实时信息,预测到达下级楼宇间配送站的时间,并实时传输给控制中心;
物品根据所标注的地址信息进行自动分拣入库,完毕后向控制中心发送货品接收完成信息,此次配送结束;
或,物品运输至所述接收点,等待智能驾驶车辆实现物品的智能接收、运输和投放。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楼宇间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中具体包括:
所述控制中心接收到所述存储单元信息之后,根据物品的数量及到达时间,确定所述第二机器人的数量,并启动所述第二机器人到达指定目标地点;
所述第二机器人在物品接收过程中进行全程录像,并将视频信息及时发送到级控制中心并储存;
待物品接收后,所述第二机器人通过控制中心发送接收完成信息到上级控制中心,明确完成货物接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楼宇间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单元运动到中心转运站,与所述中心转运站站建立无线通信检测智能取货柜投放方案;
所述储存单元通过机械臂运行至所述智能取货柜中储物格中完成物品投放;
记录所述储物格的编号信息,通过所述控制中心将所述编号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内发给收件人;
若在第二预设时间之内物品无人或所述第二机器人领取,所述控制中心会以预设间隔时间发送所述编号信息给用户提醒来取货;
或,所述第二机器人或所述用户取走所述物品,所述储存单元向控制中心发送完成整个物品配送环节的信息,所述控制中心调整所述智能取货柜投放方案继续运行;
在物品投放过程中,开启视频装置全程录像,并将视频信息及时发送到所述控制中心储存一周用于备查,之后自动删除,至此完成整个物品配送环节,其中,所述视频装置包括所述第二机器人的摄像头以及安装在所述中心转运站的周围的摄像头。
9.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机器人楼宇间运输方法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智能测重检测设备,设置于储存单元上,用于检测所述储存单元货物重量,判断是否超载;
显示灯报警系统,用于所述储存单元发生紧急情况下,向所述控制中心求助;
语音系统,设置于所述第二机器人中,用于用户和所述第二机器人的通话;
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用于与所述控制中心实时通信及所述储存单元实时动态信息传输;
第一视频监控设备,轨道以及配送中心站点周围设置视频监控设备,用于监控智能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室内的动态信息;
第二视频监控设备,所述视频装置包括所述第二机器人的摄像头以及安装在所述中心转运站的周围的摄像头;
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用于与所述控制中心实时通信及第二机器人实时动态信息传输;
北斗高精度定位装置,用于记录所述第一机器人的位置和行驶轨迹;
高精度地图,用于所述第一机器人移动过程中的寻迹行驶;
智能测速传感器,用于所述智能驾驶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速度,判断所述储存单元是否超速。
10.根据权利要求9任一所述的机器人楼宇间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中心转运站的智能取货柜。
CN202110656059.6A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机器人楼宇间运输方法以及设备 Pending CN1133597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56059.6A CN113359732A (zh)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机器人楼宇间运输方法以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56059.6A CN113359732A (zh)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机器人楼宇间运输方法以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59732A true CN113359732A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34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56059.6A Pending CN113359732A (zh)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机器人楼宇间运输方法以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5973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35587A (zh) * 2023-10-09 2023-11-10 山东省智能机器人应用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货物信息的多个机器人协同工作管理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35587A (zh) * 2023-10-09 2023-11-10 山东省智能机器人应用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货物信息的多个机器人协同工作管理系统
CN117035587B (zh) * 2023-10-09 2024-01-16 山东省智能机器人应用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货物信息的多个机器人协同工作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70667B (zh) 一种基于车-快递柜-无人机的快递配送方法
CN108694543A (zh) 社区自动派送快递方法及社区自动派送快递系统
CN106570666B (zh) 一种应用于快递运输装置的智能控制系统
CN109508012B (zh) 智能快件箱及其派件方法
WO2019124335A1 (ja) 搬送ロボット、搬送システム、搬送方法及び搬送プログラム
US20210158280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medium
JP2019109847A (ja) 配達管理装置、配達管理システム、配達管理方法、配達管理プログラム及び仕分け装置
CN111857110A (zh) 智能快件配送系统和方法
US1104595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nomously loading cargo into vehicles
US20220292436A1 (en) Distribution system
TW201100315A (en) Conveyance vehicle system
CN113359732A (zh) 一种机器人楼宇间运输方法以及设备
CN113256218A (zh) 一种机器人楼宇间轨道运输以及设备
CN111680942A (zh) 一种兼容多种物流配送方式的住宅楼快递传送与储存方案
CN111702770A (zh) 一种货物智能自动化配送系统
CN111573296A (zh) 传送装置、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311161A (zh) 应用自动跟随机器人和物联网系统的高效末端配送方法
CN108360853B (zh) 一种基于汽车客运站的智能物体运送系统
CN206494612U (zh) 电梯智能物流运送系统
CN111377310B (zh) 快递电梯派送装置
CN114906558B (zh) 快递包裹自动配送系统
CN114260925B (zh) 一种移动机器人的运送方法及装置
CN113869819A (zh) 一种智能库房系统以及智能库房管理方法
CN112681845A (zh) 一种立体停车库及停车方法
CN111667221B (zh) 楼宇快递配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