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57277A - 汽车用离合器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汽车用离合器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57277A
CN113357277A CN202010150665.6A CN202010150665A CN113357277A CN 113357277 A CN113357277 A CN 113357277A CN 202010150665 A CN202010150665 A CN 202010150665A CN 113357277 A CN113357277 A CN 1133572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inner hub
hub
clutch inner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5066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57277B (zh
Inventor
张瑞
刘飞涛
王瑾
李亚娟
张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Motor Corp Ltd
Shanghai Automotive Industry Corp Group
Original Assignee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Motor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5066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572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572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572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572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572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1/00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 F16D11/16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with clutching members movable otherwise than only axial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8/00External control of clutches
    • F16D48/06Control by electric or electronic means, e.g. of fluid pressure
    • F16D48/064Control of electrically or electromagnet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8/00External control of clutches
    • F16D48/06Control by electric or electronic means, e.g. of fluid pressure
    • F16D48/10Preventing unintentional or unsafe engag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1/00Type of actuator operation force
    • F16D2121/02Fluid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1/00Type of actuator operation force
    • F16D2121/18Electric or magnetic
    • F16D2121/24Electric or magnetic using mo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用离合器,包括:离合器外毂、离合器内毂、推动部件、以及回复部件;离合器内毂可移动地设置于推动部件的外壳上,离合器外毂与输出齿轮固定连接;回复部件设置于离合器内毂的一侧,朝向远离离合器外毂的方向推动离合器内毂;当离合器内毂被回复部件推动处于分离位置时,离合器内毂不与离合器外毂啮合;当离合器内毂被推动部件推动处于啮合位置时,离合器内毂与离合器外毂啮合。解决现有技术中湿式离合器的结构复杂,且影响整机成本和重量的技术问题。其次,提供一种关闭汽车用离合器的控制方法,使得离合器两端的转速差精确控制得以实现。最后,提出一种开启汽车用离合器的控制方法,避免离合器闭合失效。

Description

汽车用离合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离合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混动用自动变速器一般采用湿式离合器实现动力开闭。湿式离合器由复位弹簧、摩擦片、对偶钢片,调整钢片,碟簧,活塞、密封圈及内外毂构成,通常外毂连接动力输入,内毂连接动力输出。湿式离合器的动力输出依靠摩擦片副压紧后传递。因此对于活塞封闭腔的压力要求高,必须提供专门的液压油路实现。由于组成部分零件较多,且零件结构复杂,导致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湿式离合器的结构复杂,且影响整机成本和重量的技术问题。首先本发明的提出一种汽车用离合器,通过离合器外毂、离合器内毂、推动部件、以及回复部件的配合用简单的结构实现动力开闭。其次,提供一种闭合汽车用离合器的控制方法,使得离合器两端的转速差精确控制得以实现。最后,提出一种开启汽车用离合器的控制方法,避免离合器闭合失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汽车用离合器,包括:离合器外毂、离合器内毂、推动部件、以及回复部件;其中,离合器内毂可移动地设置于推动部件的外壳上,并且离合器外毂与输出齿轮固定连接;回复部件设置于离合器内毂的一侧,并且朝向远离离合器外毂的方向推动离合器内毂;并且,当离合器内毂被回复部件推动处于分离位置时,离合器内毂不与离合器外毂啮合;当离合器内毂被推动部件推动处于啮合位置时,离合器内毂与离合器外毂啮合。
采用上述方案,电机提供动力给推动部件的外壳,使推动部件的外壳转动,由于离合器内毂设置在推动部件的外壳上,则推动部件的外壳转动时,离合器内毂被推动部件的外壳带动。并且,当离合器内毂被推动部件推动处于啮合位置时,离合器内毂与离合器外毂啮合,离合器外毂被离合器内毂带动,实现动力传力。且该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汽车用离合器,推动部件还包括输入轴,离合器外毂、输出齿轮、离合器内毂和外壳同轴地设置于输入轴上;并且回复部件包括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套设于输入轴上,一端固定连接于输入轴,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离合器内毂,从而利用自身的回复力推动离合器内毂处于分离位置。
采用上述方案,动力传递至输入轴的后,输入轴与带动推动部件,之后动力再通过推动部件的外壳传递至活塞内毂,离合器内毂再通过齿啮合将动力传递至输出齿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汽车用离合器,推动部件内部形成液压油路,液压油路包括设置于输入轴内部的进油口、设置于输入轴内部的油路、设置于输入轴外周表面的出油口、以及设置于离合器内毂与外壳外周表面之间的液压腔;其中外壳的外周表面设置有通孔,通孔与出油口连通;进油口进入的液压油经过油路、出油口和通孔流入液压腔,从而利用液压腔内的液压力推动离合器内毂克服回复部件的回复力沿着输入轴的轴向移动至啮合位置。
采用上述方案,离合器内毂一端与推动部件的外壳形成封闭高压油腔,其高压油通过输入轴的中心孔进入液压腔,推动离合器内毂移动,克服复位弹簧,实现离合器内毂与离合器外毂啮合,实现动力传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汽车用离合器,离合器内毂的内周表面与外壳的外周表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密封构件,两个密封构件之间形成液压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汽车用离合器,输入轴由电机驱动,并且输出齿轮与汽车的差速器齿轮接合。
还提供一种闭合上述汽车用离合器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离合器的离合器内毂与离合器外毂的啮合点位置;
S2:确定离合器内毂从分离位置至进入啮合位置时刻的转速变化;
S3:确定离合器内毂进入啮合位置时推动部件施加的推动力大小;
S4:将啮合点位置、啮合时刻的转速大小和推动力大小传输至汽车的变速箱控制单元;
S5:检测汽车的差速器齿轮转速,传输至变速箱控制单元;
S6:变速箱控制单元根据啮合时刻的推动力大小控制推动部件,并且根据啮合点位置、与啮合时刻的转速大小控制电机,以在离合器内毂进入啮合位置时的转速与差速器齿轮的转速差在预设阈值范围内。
采用上述方案,在液压力的施加下,离合器内毂克服复位弹簧由于弹簧压缩所产生的轴向力,离合器内毂沿液压腔扩大的方向移动,待液压油压达到学习点的油压值时,增加油压至目标油压,实现离合器内毂与离合器外毂实现啮合,实现动力传递。离合器两端的转速差精确控制得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关闭汽车用离合器的控制方法,根据至少两次离合器静止闭合工况下推动部件的液压油压值突变图表来确定离合器内毂与离合器外毂的啮合点位置。
采用上述方案,由于变速箱尺寸和装配差异,每台变速箱的齿面接触点不相同,需要通过变速箱自学习策略准确找到能够离合器闭合时的齿面接触点。根据齿面接触点的位置与液压油压值的线性关系,先建立液压油压值突变图表,并由此作为依据确定啮合点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关闭汽车用离合器的控制方法,在步骤S2中,利用转速传感器确定离合器内毂从分离位置至进入啮合位置时刻的转速变化。
还提供一种开启上述汽车用离合器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1、根据离合器内毂与输出齿轮的转速差及液压油压值,确认离合器处于闭合状态;
A2、确认传递扭矩在特定范围时,发出液压油路降压指令;
A3、液压油路的压力值降低,由复位弹簧推动齿形离合器内毂远离离合器外毂,实现离合器打开。
采用上述方案,首先确认输出齿轮端与离合器内毂端的转速差,确认离合器处于闭合位置。其次通过输出齿轮的扭矩传感器识别,确认传递扭矩在目标扭矩范围内。此时,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发出打开指令,液压油压降低,复位弹簧推动离合器内毂向输出齿轮移动,使离合器内毂与离合器外毂的齿退出啮合,从而实现动力中断,此避免离合器打开失效或打开时间过长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方式中的一种汽车用离合器处于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方式中的一种汽车用离合器处于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方式中的一种汽车用离合器的离合器内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方式中的一种汽车用离合器的推动部件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方式中的一种汽车用离合器的离合器外毂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方式中的一种汽车用离合器的动力传递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方式中的一种汽车用离合器的液压油路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实施方式中的一种闭合汽车用离合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方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3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开启汽车用离合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方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离合器外毂;20:离合器内毂;30:推动部件;
40:回复部件;410:复位弹簧;420:阻挡部;
310:外壳;311:通孔;50:输出齿轮;
60:输入轴;610:进油口;620:油路;630:出油口;640:液压腔;
70:密封构件;
A:动力传递路径;B:液压油路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发明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发明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发明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发明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发明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发明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一种汽车用离合器,如图1-图2所示,包括:离合器外毂10、离合器内毂20、推动部件30、以及回复部件40;其中,离合器内毂20可移动地设置于推动部件30的外壳310上,并且离合器外毂10与输出齿轮50固定连接;回复部件40设置于离合器内毂20的一侧,并且朝向远离离合器外毂10的方向推动离合器内毂20;并且,当离合器内毂20被回复部件40推动处于分离位置时,离合器内毂20不与离合器外毂10啮合;当离合器内毂20被推动部件30推动处于啮合位置时,离合器内毂20与离合器外毂10啮合。
具体地,如1-图5所示,离合器外毂10与输出齿轮50固接一体。离合器内毂20通过花键等方式安装在推动部件30的外壳310上,如图5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推动部件30的外壳310部分地形成安装离合器内毂20的活塞,作为活塞的外壳310外周与离合器内毂20通过花键配合。
推动部件30同时起到使离合器内毂20沿轴向移动和沿周向转动的作用,如图1和图2所示,具体地:
一方面,推动部件30可以与回复部件40的配合,在两者沿轴向的力的平衡中,使离合器内毂20可以相对推动部件30的外壳310沿轴向往复移动,从而使离合器内毂20与离合器外毂10啮合或分离。也就是说,当回复部件40在轴向向左施加的力大于推动部件30向右施加的力时,回复部件40推动离合器内毂20向图1中的左侧移动,使得离合器内毂20与离合器外毂10脱离,使得离合器由关闭状态切换为开启状态,反之离合器关闭。其中,推动部件30可以是通过液压油的压力推动离合器内毂20,也可以是通过连杆或齿轮等推动机构推动离合器内毂20。
另一方面,推动部件30带动离合器内毂20转动,进一步带动离合器外毂10转动。也就是说,电机提供动力给推动部件30的外壳310,使推动部件30的外壳310转动,由于离合器内毂20设置在推动部件30的外壳310上,则推动部件30的外壳310转动时,离合器内毂20被推动部件30的外壳310带动而旋转。并且,当离合器内毂20被推动部件30推动处于啮合位置时,离合器内毂20与离合器外毂10啮合,离合器外毂10被离合器内毂20带动旋转,实现动力传力。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1-图5所示,推动部件30还包括输入轴60,离合器外毂10、输出齿轮50、离合器内毂20和外壳310同轴地设置于输入轴60上;并且回复部件40包括复位弹簧410,复位弹簧410套设于离合器内毂20上,复位弹簧41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输入轴60(在本实施方式中,复位弹簧41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阻挡部420,阻挡部420套设于输入轴60外,并相对于输入轴60固定),复位弹簧4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离合器内毂20,从而利用自身的回复力推动离合器内毂20处于分离位置。
具体地,外壳310可以与输入轴60一体形成,也可以是分别加工再组装起来,只要外壳310不能相对输入轴60沿轴向移动,也不相对输入轴60转动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组装结构,外壳310套设在输入轴60上,并且推动部件30的外壳310的内周和外周均设置有花键,外壳310通过内周的花键与输入轴60配合并随输入轴60旋转,并通过外周的花键与离合器内毂20配合,带动离合器内毂20。
也就是说,如图6中动力传递路径A所示,动力传递至输入轴60后,输入轴60带动外壳310旋转,之后动力再通过外壳310带动离合器内毂20转动,在汽车用离合器处于闭合状态时,离合器内毂20再通过齿啮合将动力传递至离合器外毂10,最终传递至输出齿轮50。
需要理解的是,输入轴60与复位弹簧410的固定连接的部分可以是通过设置卡扣、螺栓等定位部件进行固定也可以是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设置设置阻挡部420的方式进行固定并起到限位作用,从而使离合器内毂20受复位弹簧410在轴向上的力。并且,本实施方式中的离合器内毂20的外壁具有限位槽用于复位弹簧410的另一端插入其中并起到固定作用,离合器内毂20的外壁也可以不具有用于容纳复位弹簧410的限位槽,只要在垂直于轴向的方向上具有例如凸台等施力点使复位弹簧410可以对离合器内毂20施加轴向上的力即可。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1-图5所示,推动部件30内部形成液压油路,液压油路包括设置于输入轴60内部的进油口610、设置于输入轴60内部的油路620、设置于输入轴60外周表面的出油口630、以及设置于离合器内毂20与外壳310外周表面之间的液压腔640;其中外壳310的外周表面设置有通孔311,通孔311与出油口630连通;进油口610进入的液压油经过油路620、出油口630和通孔311流入液压腔640,从而利用液压腔640内的液压力推动离合器内毂20克服回复部件40的回复力沿着输入轴60的轴向移动至啮合位置。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310与输入轴60是分别加工的组装结构,由于外壳310与输入轴60相对固定,并且通孔311与出油口630连通,因此通孔311与出油口630可看作同一个口。其中,如图7中的液压油路路径B所示,进油口610进入的液压油经过油路620、出油口630和通孔311(参见图2)流入液压腔640。
更具体地,离合器内毂20一端与推动部件30的外壳310形成封闭的液压腔640,高压油通过输入轴60的中心孔进入液压腔640,推动离合器内毂20克服复位弹簧410的弹力沿轴向向图1或图2中的右侧移动,从图1的状态到达图2中的状态,实现离合器内毂20与离合器外毂10啮合,离合器关闭,实现动力传力。
高压油在液压腔640内膨胀推动离合器内毂20可以相对推动部件30的外壳310沿轴向移动。进而当离合器内毂20被推动部件30推动处于啮合位置时,离合器内毂20与离合器外毂10啮合。当液压油压降低时,复位弹簧410大于油压从而推动离合器内毂20向输出齿轮50移动(即离合器内毂20朝向图1或图2中的左侧移动),使离合器内毂20与离合器外毂10的齿退出啮合,从图2的状态到达图1中的状态,离合器开启,从而实现动力中断。
需要理解的是,在复位弹簧410伸缩的路径上设置有必要的阻挡部420或定位部件,在液压力下,离合器内毂20克服复位弹簧410由于弹簧压缩所产生的轴向力,离合器内毂20向阻挡部420移动,离合器的闭合行程由离合器内毂20的行程大小由阻挡部420的位置决定。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离合器内毂20的内周表面与外壳310的外周表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密封构件70,两个密封构件70之间形成液压腔640。
具体地,密封构件70的设置位置如图2所示,使离合器内毂20的内周表面与外壳310的外周表面之间保持密封。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输入轴60由电机驱动,并且输出齿轮50与汽车的差速器齿轮接合。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闭合如实施例1中的汽车用离合器的控制方法,参见图8,该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离合器的离合器内毂20与离合器外毂10的啮合点位置;
S2:确定离合器内毂20从分离位置至进入啮合位置时刻的转速变化;
S3:确定离合器内毂20进入啮合位置时推动部件30施加的推动力大小;
S4:将啮合点位置、啮合时刻的转速大小和推动力大小传输至汽车的变速箱控制单元;
S5:检测汽车的差速器齿轮转速,传输至变速箱控制单元;
S6:变速箱控制单元根据啮合时刻的推动力大小控制推动部件30,并且根据啮合点位置、与啮合时刻的转速大小控制电机,以在离合器内毂20进入啮合位置时的转速与差速器齿轮的转速差在预设阈值范围内。
具体地,S1中“啮合点位置”的识别方法为,由于混动变速箱尺寸和装配差异,每台变速箱的啮合点不相同,需要通过变速箱自学习策略准确找到能够离合器闭合时的啮合点。其中,具体学习策略方法为由于啮合点的位置与液压油压值具有线性关系,通过建立特定啮合点位置时的油压的自学习值,并将该对应关系记录至变速箱控制单元。
S2中“转速变化”的确定方法是,S2中先识别离合器的输出端的转速,并根据一端的拖曳力矩,识别出从离合器内毂20初始位置到齿面接触前的转速变化。转速传感器记录离合器内毂20分离位置时的转速及啮合点位置的转速,确认出分离位置至啮合点位置的转速变化,而啮合点位置的转速需在目标110rpm~200rpm转速差范围内,从而为离合器内毂20处于分离位置的转速提出需求。
S3中离合器内毂20进入啮合位置时推动部件30施加的推动力即齿形离合器的闭合力,该推动力由液压控制,根据牙嵌离合器参数及轴系惯量,锁定液压油路压力。
更具体地,以实施例1所提供的汽车用离合器为例,在闭合过程中使用本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汽车用离合器的控制方法,如图1、图2和图8所示,具体为:
液压油压力在施加前,根据液压油压力值确定离合器内毂20与离合器外毂10的啮合点位置,变速箱控制单元(TCU)根据输出齿轮50端转速,通过电机调节输入轴60带动离合器内毂20,使离合器内毂20转速至目标的转速范围内。当液压油压力值达到学习策略中的自学习值时,表明离合器内毂20进入啮合位置,此时液压油压调节至目标油压值,开始施加推动力。
在液压力的施加下,离合器内毂20克服复位弹簧410由于弹簧压缩所产生的轴向力,离合器内毂20沿液压腔640扩大的方向移动,待液压油压达到学习点的油压值时,增加油压至目标油压,实现离合器内毂20与离合器外毂10实现啮合,实现动力传递。从而实现离合器的闭合。其中,离合器的闭合行程由离合器内毂20的行程大小由阻挡部420的位置决定。混动用离合器液压油路示意图如图2所示,即指输入轴60内部油路620至液压腔640的压力。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至少两次离合器静止闭合工况下推动部件30的液压油压值突变图表来确定离合器内毂20与离合器外毂10的啮合点位置。
具体地,齿面接触点的位置与液压油压值线性,离合器两端静止的情况下闭合(需要保证每次两端位置必须随机,即要求电机控制输入端转速在离合器闭合前轻微转动),得出大概率情况下,齿面接触点的位置时的油压值,根据齿面接触点的位置与液压油压值的线性关系,先建立液压油压值突变图表,并由此作为依据确定啮合点位置。
更具体地,“至少两次离合器静止闭合工况下”是指需要保证每次两端位置必须随机,即要求电机控制输入端转速在离合器闭合前轻微转动,得出大概率情况下,齿面接触点的位置时的油压值,从而根据至少两次工况的数据建立具有线性关系的液压油压值突变图表,并记录至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中,利用转速传感器识别出离合器内毂20在分离位置及啮合位置的转速。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启如实施例1的汽车用离合器的控制方法,参见图9,该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1、根据离合器内毂20与输出齿轮50的转速差及液压油压值,确认离合器处于闭合状态;
A2、确认传递扭矩在特定范围时,发出液压油路降压指令;
A3、液压油路的压力值降低,由复位弹簧410推动齿形离合器内毂20远离离合器外毂10,实现离合器打开。
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9所示,首先确认输出齿轮50端与离合器内毂20端的转速差小于40rpm,其次通过输出齿轮50的扭矩传感器识别,确认传递扭矩在目标扭矩范围内,具体地此目标扭矩在拖曳扭矩范围内。若不在该范围内,变速箱控制单元发出指令降低扭矩。若已经在拖曳扭矩范围内,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发出打开指令,控制减压阀,使主油路压力调整至目标压力,复位弹簧410推动离合器内毂20向输出齿轮50移动,使离合器内毂20与离合器外毂10的齿退出啮合,从而实现动力中断,此避免离合器打开失效或打开时间过长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汽车用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合器外毂、离合器内毂、推动部件、以及回复部件;其中
所述离合器内毂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推动部件的外壳上,并且所述离合器外毂与输出齿轮固定连接;
所述回复部件设置于所述离合器内毂的一侧,并且朝向远离所述离合器外毂的方向推动所述离合器内毂;其中
当所述离合器内毂被所述回复部件推动处于分离位置时,所述离合器内毂不与所述离合器外毂啮合;并且
当所述离合器内毂被所述推动部件推动处于啮合位置时,所述离合器内毂与所述离合器外毂啮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部件还包括输入轴,所述离合器外毂、所述输出齿轮、所述离合器内毂和所述外壳同轴地设置于所述输入轴上;并且,
所述回复部件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输入轴上,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输入轴,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离合器内毂,从而利用自身的回复力推动所述离合器内毂处于所述分离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用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部件内部形成液压油路,所述液压油路包括设置于所述输入轴内部的进油口、设置于所述输入轴内部的油路、设置于所述输入轴外周表面的出油口、以及设置于所述离合器内毂与所述外壳的外周表面之间的液压腔;其中
所述外壳的所述外周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出油口连通;
所述进油口进入的液压油经过所述油路、所述出油口和所述通孔流入所述液压腔,从而利用所述液压腔内的液压力推动所述离合器内毂克服所述回复部件的回复力沿着所述输入轴的轴向移动至所述啮合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用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内毂的内周表面与所述外壳的所述外周表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密封构件,两个所述密封构件之间形成所述液压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用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由电机驱动,并且所述输出齿轮与汽车的差速器齿轮接合。
6.一种闭合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用离合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离合器的离合器内毂与离合器外毂的啮合点位置;
S2:确定所述离合器内毂从分离位置至进入啮合位置时刻的转速变化;
S3:确定所述离合器内毂进入所述啮合位置时推动部件施加的推动力大小;
S4:将所述啮合点位置、啮合时刻的所述转速大小和所述推动力大小传输至所述汽车的变速箱控制单元;
S5:检测所述汽车的差速器齿轮转速,传输至所述变速箱控制单元;
S6:所述变速箱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啮合时刻的推动力大小控制所述推动部件,并且根据所述啮合点位置、与所述啮合时刻的转速大小控制所述电机,以在所述离合器内毂进入所述啮合位置时的转速与所述差速器齿轮的转速差在预设阈值范围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根据至少两次离合器静止闭合工况下所述推动部件的液压油压值突变图表来确定所述离合器内毂与所述离合器外毂的啮合点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利用转速传感器确定所述离合器内毂从分离位置至进入啮合位置时刻的转速变化。
9.一种开启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用离合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1、根据所述离合器内毂与所述输出齿轮的转速差及液压油压值,确认离合器处于闭合状态;
A2、确认传递扭矩在特定范围时,发出液压油路降压指令;
A3、液压油路的压力值降低,由复位弹簧推动齿形离合器内毂远离离合器外毂,实现离合器打开。
CN202010150665.6A 2020-03-06 2020-03-06 汽车用离合器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33572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50665.6A CN113357277B (zh) 2020-03-06 2020-03-06 汽车用离合器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50665.6A CN113357277B (zh) 2020-03-06 2020-03-06 汽车用离合器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57277A true CN113357277A (zh) 2021-09-07
CN113357277B CN113357277B (zh) 2023-03-10

Family

ID=77524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50665.6A Active CN113357277B (zh) 2020-03-06 2020-03-06 汽车用离合器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57277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43143A (en) * 1957-09-05 1960-08-04 Elliott Brothers London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haft couplings
GB862708A (en) * 1957-02-16 1961-03-15 Ribblesdale Motors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four wheel drive vehicles
US3395782A (en) * 1965-04-05 1968-08-06 Sss Patents Ltd Synchronous self-shifting clutches
SU486164A1 (ru) * 1974-04-12 1975-09-30 Головное Специальное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е Бюро По Проектированию Тяжелых Кранов Сцепна муфта
DD241107A1 (de) * 1985-09-17 1986-11-26 Mikromat Dresden Betrieb Schaltbare zahnkupplung
CN103249964A (zh) * 2010-12-08 2013-08-14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输出部件以及多轴驱动装置
US20170037912A1 (en) * 2015-08-07 2017-02-09 Regal Beloit America, Inc. Coupling, drive assembly and associated method
CN207315899U (zh) * 2017-02-27 2018-05-04 李激初 离合器控制机构及其应用的内变速器
CN108779821A (zh) * 2016-01-19 2018-11-09 Gkn汽车有限公司 具有离合器坡道单元的离合器组件和控制离合器组件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62708A (en) * 1957-02-16 1961-03-15 Ribblesdale Motors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four wheel drive vehicles
GB843143A (en) * 1957-09-05 1960-08-04 Elliott Brothers London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haft couplings
US3395782A (en) * 1965-04-05 1968-08-06 Sss Patents Ltd Synchronous self-shifting clutches
SU486164A1 (ru) * 1974-04-12 1975-09-30 Головное Специальное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е Бюро По Проектированию Тяжелых Кранов Сцепна муфта
DD241107A1 (de) * 1985-09-17 1986-11-26 Mikromat Dresden Betrieb Schaltbare zahnkupplung
CN103249964A (zh) * 2010-12-08 2013-08-14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输出部件以及多轴驱动装置
US20170037912A1 (en) * 2015-08-07 2017-02-09 Regal Beloit America, Inc. Coupling, drive assembly and associated method
CN108779821A (zh) * 2016-01-19 2018-11-09 Gkn汽车有限公司 具有离合器坡道单元的离合器组件和控制离合器组件的方法
CN207315899U (zh) * 2017-02-27 2018-05-04 李激初 离合器控制机构及其应用的内变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57277B (zh) 2023-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97485B2 (en) Belt typ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device
KR102249964B1 (ko) 모터 차량용 드라이브트레인, 및 상기 유형의 드라이브트레인을 작동시키는 방법
KR102561026B1 (ko) 하이브리드 구동 시스템용 클러치 장치
US20180266493A1 (en) Schalt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sowie Kraftfahrzeuggetriebe
GB2369416A (en) Clutch assembly
US10233983B2 (en) Clutch actuating assembly
US20140026697A1 (en) Vehicle drive system
EP3099952B1 (en) Composite friction and dog clutch
US10036430B2 (en) Clutch device
KR101400562B1 (ko) 결합 배열체
KR20180114176A (ko) 변속기 내부 pto 클러치 및 제어 방법
RU2628543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сцепления зацепляющего типа
US6053293A (en) Two-way clutch unit
US10605357B2 (en) Double disconnect transmission reverser with disconnect synchronizer
EP0506015B1 (en) Torque transmission device of a four-wheel drive vehicle
CN113357277B (zh) 汽车用离合器及其控制方法
US10612650B2 (en) Double disconnect transmission reverser with disconnect synchronizer
KR20180117134A (ko) 변속기 내부 pto 클러치 및 제어 방법
US20040262115A1 (en) Centrifugal clutch
JP2013133879A (ja) クラッチ装置
KR102193407B1 (ko) 클러치의 압력 플레이트의 위치결정 방법
JP6915427B2 (ja) 車両制御システム
US7063199B2 (en) Centrifugal clutch
US9315251B2 (en) Outboard motor
JP2002286130A (ja) クラッチ自動制御式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3

Address after: Room 509, building 1, 563 Songtao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3

Patentee after: SAIC Motor Corp.,Ltd.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automotive industr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509, building 1, 563 Songtao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3

Patentee before: SAIC Motor Corp.,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