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56599A - 一种采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实施网壳双向滑移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实施网壳双向滑移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56599A
CN113356599A CN202110709278.6A CN202110709278A CN113356599A CN 113356599 A CN113356599 A CN 113356599A CN 202110709278 A CN202110709278 A CN 202110709278A CN 113356599 A CN113356599 A CN 1133565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fixedly connected
cavity
main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0927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56599B (zh
Inventor
邹建磊
胡鸿志
李昂
王太幸
常诚
谢永伟
吴迪
朱兴陆
王幸男
俞力强
耿旭涛
张香芸
靳昭承尚
甯桃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achinery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achinery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achinery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achinery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0927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565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56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565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565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565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4Conveying or assembling building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4Conveying or assembling building elements
    • E04G21/16Tools or apparatus
    • E04G21/162Handles to carry construction blo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实施网壳双向滑移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搭设多功能操作平台;S2,在所述多功能操作平台两侧分别拼装网壳单元;S3,拆除所述网壳单元对应的支撑梁上的临时支撑,通过牵引装置将两侧的所述网壳单元靠拢滑移;S4,在所述多功能操作平台上拼装中间部分网壳,完成两侧的所述网壳单元合拢;S5,原位张拉剩余预应力索,然后拆除多功能操作平台。双向滑移多功能操作平台,预应力索在网壳对应位置滑移到拉索平台位置时,在拉索平台上张拉预应力索,保证滑移过程中无侧向位移,网壳滑移施工每个多功能操作平台实施两个作业面交叉施工,网壳施工可设置多个多功能操作平台同时施工,缩短了施工工期。

Description

一种采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实施网壳双向滑移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壳滑移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实施网壳双向滑移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网壳结构是以杆件为基础,按一定规律组成网格,按壳体坐标进行布置的空间构架,兼具杆系结构和壳体结构的性质,属于杆系类空间结构。网壳结构兼有薄壳结构和平板网架结构的优点,是一种很有竞争力的大跨度空间结构。目前网壳施工时完成的时间久,不利于保证工程进度。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采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实施网壳双向滑移的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实施网壳双向滑移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搭设多功能操作平台;
S2,在所述多功能操作平台两侧分别拼装网壳单元;
S3,拆除所述网壳单元对应的支撑梁上的临时支撑,通过牵引装置将两侧的所述网壳单元靠拢滑移;
S4,在所述多功能操作平台上拼装中间部分网壳,完成两侧的所述网壳单元合拢;
S5,原位张拉剩余预应力索,然后拆除多功能操作平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多功能操作平台包括:
主滑轨,两个所述主滑轨沿滑移方向设置,所述主滑轨底端固定连接有主滑轨支撑梁,所述主滑轨支撑梁固定连接在结构梁上;
临时支撑,多个所述临时支撑均匀设置在两个所述主滑轨之间,所述临时支撑用于拼装过程中支撑网壳,所述临时支撑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用于连接所述临时支撑;
次滑轨,所述临时支撑上固定连接有次滑轨支撑梁,所述次滑轨固定连接在所述次滑轨支撑梁上侧;
主平台,所述主平台固定连接在所述临时支撑上,所述主平台用于拼装过程中提供作业平台;
拉索平台,所述拉索平台设置在所述主平台下侧,所述主平台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拉索平台,所述拉索平台用于为网壳张拉预应力索提供作业平台;
水平支撑,所述水平支撑固定连接在所述临时支撑上,所述水平支撑用于横向连接所述临时支撑;
斜撑,所述临时支撑两两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斜撑,所述斜撑用于使临时支撑更加稳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牵引装置滑动连接在所述主滑轨上,所述牵引装置包括:
主滑靴,所述主滑靴安装在所述主滑轨上,所述网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所述主滑靴;
次滑靴,所述次滑靴安装在所述次滑轨上,所述次滑靴与所述网壳连接;
顶推装置,所述顶推装置与所述主滑靴连接,所述顶推装置用于带动主滑靴滑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主滑靴包括:
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网壳的主杆端部固定连接;
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垂直设置;
主滑块,所述主滑块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板底端,所述主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主滑轨上;
顶推耳板,所述顶推耳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侧端,所述顶推耳板与所述顶推装置连接;
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板底端,所述限位挡板位于所述主滑块一侧,所述限位挡板用于限制网壳端部侧向位移。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次滑靴包括:
次滑块,次滑块安装在所述次滑轨上;
侧向支撑,两个所述侧向支撑并排固定连接在所述次滑块上,所述侧向支撑与所述次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板;
底部斜块,两个所述底部斜块并排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侧向支撑之间;
固定螺丝,所述侧向支撑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螺丝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主平台和所述拉索平台两侧均设置有栏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网壳为上拉式索承网壳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主滑靴上设有润滑装置,所述润滑装置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所述箱体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下侧,所述第二固定板两侧均设有侧滑轨,所述侧滑轨通过侧滑轨支撑梁固定连接在所述多功能操作平台上,所述箱体位于两侧的所述侧滑轨之间;
所述箱体开设有盛液腔,所述盛液腔连通设置有第一压缩腔,所述第一压缩腔下侧连通设置有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二滑动腔远离所述第一滑动腔侧设有传动腔;
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传动腔底壁上;
滚动轮,所述滚动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滚动轮延伸出所述箱体并与所述侧滑轨接触连接;
圆轮,所述圆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远离所述传动腔底壁端,所述圆轮位于所述滚动轮上侧;
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固定连接在所述圆轮顶端面远离所述圆轮圆心处;
第一铰接杆,所述第一铰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铰接杆另一端铰接连接有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远离所述第一铰接杆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滑动腔内滑动连接;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动杆远离所述第一铰接杆端,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动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铰接杆、第二滑动杆均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滑动杆远离所述连接杆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滑动腔内滑动连接;
橡胶塞,所述橡胶塞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动杆远离所述连接杆端,所述橡胶塞与所述第一滑动腔侧壁接触连接;
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压缩腔底壁上,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半球体,所述第一半球体可封住所述盛液腔;
所述箱体还设有两个第二压缩腔,两个所述第二压缩腔关于所述主滑轨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腔下侧;
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压缩腔底端,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半球体,所述第二半球体可封住第一滑动腔,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与所述第二压缩腔底壁连通设置,所述连接管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箱体并位于所述主滑轨侧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还包括:开闭装置,所述开闭装置安装在所述箱体上,所述开闭装置包括:
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滚动轮下侧;
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连接在所述第一齿轮远离所述侧滑轨侧;
第二转轴,所述箱体内开设有离心腔,所述离心腔位于所述传动腔下侧,所述箱体下侧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离心腔下侧,所述壳体内开设有第一空腔、风扇腔,所述风扇腔位于所述第一空腔靠近所述连接管侧,所述第二转轴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齿轮底端,所述第二转轴另一端穿过所述离心腔延伸至所述第一空腔底壁转动连接;
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固定环位于离心腔内;
离心杆,所述固定环两侧均铰接有所述离心杆,所述离心杆远离所述固定环端固定连接有离心球;
离心板,所述离心板滑动连接在所述离心腔内,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离心板内侧设置,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离心板滑动连接,所述离心板上滑动连接有转动环;
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二铰接杆一端与所述离心杆中端铰接,所述第二铰接杆另一端与所述转动环铰接;
升降杆,所述箱体内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位于所述离心腔靠近所述连接管侧,所述连接管穿过所述第二空腔设置,所述升降杆一端与所述离心板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空腔内限位滑动连接;
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空腔内侧壁上;
辊筒,所述辊筒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转轴上,所述辊筒周壁上设有曲形滑槽,所述升降杆远离所述离心板端滑动连接在所述曲形滑槽内;
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转轴上,所述第三齿轮位于所述辊筒下侧;
条形齿,所述条形齿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条形齿一端延伸至所述连接管一侧,所述条形齿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连接;
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条形齿远离所述连接管端,所述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空腔侧壁上;
挤压块,所述挤压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条形齿靠近所述连接管端;
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一斜齿轮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
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啮合连接在所述第一斜齿轮靠近所述连接管侧;
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斜齿轮远离所述第一斜齿轮端,所述第二连接轴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风扇腔内转动连接;
风扇,所述风扇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轴远离所述第二斜齿轮端。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采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实施网壳双向滑移的施工方法通过双向滑移多功能操作平台,预应力索在网壳对应位置滑移到拉索平台位置时,在拉索平台上张拉预应力索,索的初始张拉力是根据施工步骤计算所得,初始张拉力与结构自重水平推力抵消,保证滑移过程中无侧向位移,网壳滑移施工每个多功能操作平台具有两个作业面,两个作业面交叉施工,网壳施工可设置多个多功能操作平台,多个多功能操作平台可同时施工,缩短了施工工期。
本发明所述的采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实施网壳双向滑移的施工方法,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采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实施网壳双向滑移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采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实施网壳双向滑移的施工方法的网壳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采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实施网壳双向滑移的施工方法的多功能操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采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实施网壳双向滑移的施工方法的次滑靴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采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实施网壳双向滑移的施工方法的主滑靴的结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采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实施网壳双向滑移的施工方法的主滑靴的结构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采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实施网壳双向滑移的施工方法的次滑靴的结构主视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的采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实施网壳双向滑移的施工方法的网壳安装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述的采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实施网壳双向滑移的施工方法的开闭装置和润滑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所述的采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实施网壳双向滑移的施工方法的图9中局部A的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所述的采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实施网壳双向滑移的施工方法的图9中局部B的放大图。
图中:1为多功能操作平台;101为主滑轨;102为临时支撑;103为次滑轨;104为支撑梁;105为主平台;106为拉索平台;107为水平支撑;108为斜撑;109为侧滑轨;2为网壳单元;4为牵引装置;401为主滑靴;402为次滑靴;4010为第一固定板;4011为第二固定板;4012为主滑块;4013为顶推耳板;4014为限位挡板;4020为次滑块;4021为侧向支撑;4022为底部斜块;4023为固定螺丝;501为箱体;502为盛液腔;503为第一压缩腔;504为第一滑动腔;505为第二滑动腔;506为传动腔;507为第一转轴;508为滚动轮;509为圆轮;510为第一连接轴;511为第一铰接杆;512为第一滑动杆;513为连接杆;514为第二滑动杆;515为橡胶塞;516为第一弹簧;517为第一半球体;518为第二压缩腔;519为第二弹簧;520为第二半球体;521为连接管;601为第一齿轮;602为第二齿轮;603为第二转轴;604为离心腔;605为壳体;606为第一空腔;607为风扇腔;608为固定环;609为离心杆;610为离心球;611为离心板;612为第二铰接杆;613为升降杆;614为第二空腔;615为第三转轴;616为辊筒;617为曲形滑槽;618为第三齿轮;619为条形齿;620为弹簧;621为挤压块;622为第一斜齿轮;623为第二斜齿轮;624为第二连接轴;625为风扇;7为网壳主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阅图1-图11,一种采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实施网壳双向滑移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搭设多功能操作平台1;
S2,在所述多功能操作平台1两侧分别拼装网壳单元2;
S3,拆除所述网壳单元2对应的支撑梁104上的临时支撑102,通过牵引装置4将两侧的所述网壳单元2靠拢滑移;
S4,在所述多功能操作平台1上拼装中间部分网壳,完成两侧的所述网壳单元2合拢;
S5,原位张拉剩余预应力索,然后拆除多功能操作平台1。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首先搭设多功能操作平台1,将整个网壳区域分为左、右两侧,左侧和右侧为相互对称的两个区域,搭设完多功能操作平台1后,在左侧远离右侧端拼装网壳单元2,然后拆除对应网壳单元2下侧的支撑梁104上的临时支撑102,通过牵引装置4带动网壳单元2滑移至左侧第1道预应力索位置处于左侧拉索平台105上方处,此时张拉左侧第1道预应力索,然后卸载此位置的次滑靴402并将左侧的所述网壳单元2滑移至左侧第2道预应力索位置处于左侧的拉索平台105上方,张拉左侧第2道预应力索,然后卸载此位置的次滑靴402;同时在所述多功能操作平台1右侧远离左侧端拼装网壳单元2,同理按照此顺序,分别左、右两侧的网壳单元2滑移拼装,最后拼装中间部分的网壳,使左侧、右侧的网壳单元2合拢形成完整的网壳,最后原位张拉剩余预应力索,并拆除多功能操作平台1。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方法的设计,通过双向滑移多功能操作平台1,预应力索在网壳对应位置滑移到拉索平台105位置时,在拉索平台105上张拉预应力索,索的初始张拉力是根据施工步骤计算所得,初始张拉力与结构自重水平推力抵消,保证滑移过程中无侧向位移,网壳滑移施工每个多功能操作平台1具有两个作业面,两个作业面交叉施工,网壳施工可设置多个多功能操作平台1,多个多功能操作平台1可同时施工,缩短了施工工期。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操作平台1包括:
主滑轨101,两个所述主滑轨101沿滑移方向设置,所述主滑轨101底端固定连接有主滑轨支撑梁,所述主滑轨支撑梁固定连接在结构梁上;
临时支撑102,多个所述临时支撑102均匀设置在两个所述主滑轨101之间,所述临时支撑102用于拼装过程中支撑网壳,所述临时支撑102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梁104,所述支撑梁104用于连接所述临时支撑102;
次滑轨103,所述临时支撑102上固定连接有次滑轨支撑梁,所述次滑轨103固定连接在所述次滑轨支撑梁上侧;
主平台105,所述主平台105固定连接在所述临时支撑102上,所述主平台105用于拼装过程中提供作业平台;
拉索平台106,所述拉索平台106设置在所述主平台105下侧,所述主平台105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拉索平台106,所述拉索平台106用于为网壳张拉预应力索提供作业平台;
水平支撑107,所述水平支撑107固定连接在所述临时支撑102上,所述水平支撑107用于横向连接所述临时支撑102;
斜撑108,所述临时支撑102两两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斜撑108,所述斜撑108用于使临时支撑102更加稳固。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临时支撑102、水平支撑107、斜撑108、支撑梁104为多功能操作平台1的支撑结构,主滑轨101、次滑轨103为网壳滑移的滑移结构,主平台105和拉索平台106为操作人员提高作业平台。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通过临时支撑102、水平支撑107、斜撑108、支撑梁104提高了多功能操作平台1的稳定性,通过主平台105和拉索平台106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牵引装置4滑动连接在所述主滑轨101上,所述牵引装置4包括:
主滑靴401,所述主滑靴401安装在所述主滑轨101上,所述网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所述主滑靴401;
次滑靴402,所述次滑靴402安装在所述次滑轨103上,所述次滑靴402与所述网壳连接;
顶推装置,所述顶推装置与所述主滑靴401连接,所述顶推装置用于带动主滑靴401滑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利用主滑靴401和次滑靴402将拼装的网壳单元2进行滑移,顶推装置为带动主滑靴401滑移的动力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主滑靴401和次滑靴402带动网壳单元2滑移,保证了网壳单元2滑移的平稳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滑靴401包括:
第一固定板4010,所述第一固定板4010与所述网壳的主杆端部固定连接;
第二固定板4011,所述第二固定板401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板4010上,所述第二固定板4011与所述第一固定板4010垂直设置;
主滑块4012,所述主滑块401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板4011底端,所述主滑块4012滑动连接在所述主滑轨101上;
顶推耳板4013,所述顶推耳板4013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板4011侧端,所述顶推耳板4013与所述顶推装置连接;
限位挡板4014,所述限位挡板4014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板4011底端,所述限位挡板4014位于所述主滑块4012一侧,所述限位挡板4014用于限制网壳端部侧向位移。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第一固定板4010和第二固定板4011形成主滑靴401的框架结构,主滑块4012在主滑轨101上滑动,顶推耳板4013与顶推装置403连接,便于顶推装置403带动主滑靴401滑移,限位挡板4014用于限制网壳端部的侧向位移。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保证了主滑靴401结构的稳定性,同时避免网壳端部产生侧向位移,提高了滑移的平稳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次滑靴402包括:
次滑块4020,次滑块4020安装在所述次滑轨103上;
侧向支撑4021,两个所述侧向支撑4021并排固定连接在所述次滑块4020上,所述侧向支撑4021与所述次滑块4020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板;
底部斜块4022,两个所述底部斜块4022并排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侧向支撑4021之间;
固定螺丝4023,所述侧向支撑4021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螺丝4023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次滑块4020为此滑靴402的滑动单元,侧向支撑4021为此滑靴402的稳定结构,底部斜块4022为网壳主杆的支撑结构,通过固定螺丝4023连接网壳主杆和次滑靴402。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侧向支撑4021保证了网壳主杆安装的稳定性,通过调节底部斜块4022的位置可调节网壳主杆的高度,通过固定螺丝4023可实现无焊接固定主杆和次滑靴,方便网壳主杆的安装和次滑靴的拆卸。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平台105和所述拉索平台106两侧均设置有栏杆。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两侧的栏杆用于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壳为上拉式索承网壳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网壳和索都是向上拱起的,提高了网壳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滑靴401上设有润滑装置,所述润滑装置包括:
箱体501,所述箱体50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板4011上,所述箱体501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4010下侧,所述第二固定板4011两侧均设有侧滑轨109,所述侧滑轨109通过侧滑轨支撑梁固定连接在所述多功能操作平台1上,所述箱体501位于两侧的所述侧滑轨109之间;
所述箱体501开设有盛液腔502,所述盛液腔502连通设置有第一压缩腔503,所述第一压缩腔503下侧连通设置有第一滑动腔504,所述第一滑动腔504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滑动腔505,所述第二滑动腔505远离所述第一滑动腔504侧设有传动腔506;
第一转轴507,所述第一转轴507转动连接在所述传动腔506底壁上;
滚动轮508,所述滚动轮508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507上,所述滚动轮508延伸出所述箱体501并与所述侧滑轨109接触连接;
圆轮509,所述圆轮509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507远离所述传动腔506底壁端,所述圆轮509位于所述滚动轮508上侧;
第一连接轴510,所述第一连接轴510固定连接在所述圆轮509顶端面远离所述圆轮509圆心处;
第一铰接杆511,所述第一铰接杆511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轴51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铰接杆511另一端铰接连接有第一滑动杆512,所述第一滑动杆512远离所述第一铰接杆511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滑动腔505内滑动连接;
连接杆513,所述连接杆513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动杆512远离所述第一铰接杆511端,所述连接杆51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动杆514,所述连接杆513与所述第一铰接杆511、第二滑动杆514均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滑动杆514远离所述连接杆513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滑动腔504内滑动连接;
橡胶塞515,所述橡胶塞515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动杆514远离所述连接杆513端,所述橡胶塞515与所述第一滑动腔504侧壁接触连接;
第一弹簧516,所述第一弹簧516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压缩腔503底壁上,所述第一弹簧516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半球体517,所述第一半球体517可封住所述盛液腔502;
所述箱体501还设有两个第二压缩腔518,两个所述第二压缩腔518关于所述主滑轨101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腔504下侧;
第二弹簧519,所述第二弹簧519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压缩腔518底端,所述第二弹簧519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半球体520,所述第二半球体520可封住第一滑动腔504,
连接管521,所述连接管521一端与所述第二压缩腔518底壁连通设置,所述连接管521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箱体501并位于所述主滑轨101侧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盛液腔502内盛有润滑液,进行网壳滑移时,主滑靴401通过顶推装置403在主滑轨101上滑动,主滑靴401滑动时,箱体501跟随第二固定板4011一起移动,箱体501移动时,滚动轮508在侧滑轨109上滚动,从而带动第一转轴507转动,从而带动圆轮509转动,第一连接轴510跟随圆轮509转动,从而通过第一铰接杆511带动第一滑动杆512滑动,从而带动连接杆513滑动,从而带动第二滑动杆514滑动,从而带动橡胶塞515滑动,两侧的橡胶塞515运动方向保持相反,当两侧的橡胶塞515相互靠近移动时,第一滑动腔504内的气压变大,从而使第一半球体517堵住盛液腔502、第二半球体520未堵住第一滑动腔504,当两侧的橡胶塞515相互远离移动时,此时第一弹簧516被拉伸,第二弹簧519被压缩,使第一半球体517未堵住盛液腔502,第二半球体520堵住第一滑动腔504,此时第一弹簧516被压缩,第二弹簧519被拉伸,通过橡胶塞515的移动使盛液腔502内的润滑液依次流入至第一压缩腔503、第一滑动腔504、第二压缩腔518内并从连接管512中流出对主滑靴401进行润滑。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通过箱体501内两侧设置的滚动轮508分别在两侧的侧滑轨109滚动,提高了主滑靴401的滑动效果,两侧的侧滑轨109对箱体501起到限位作用,防止主滑靴401在滑移时产生侧向位移,避免网壳被损坏,利用滚动轮508的转动带动第一半球体517和第二半球体520移动,避免盛液腔502内的润滑液不断流出,起到节约润滑液的效果,通过润滑液对主滑靴401进行润滑,增强了主滑靴401滑移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开闭装置,所述开闭装置安装在所述箱体501上,所述开闭装置包括:
第一齿轮601,所述第一齿轮60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507上,所述第一齿轮601位于所述滚动轮508下侧;
第二齿轮602,所述第二齿轮602啮合连接在所述第一齿轮601远离所述侧滑轨109侧;
第二转轴603,所述箱体501内开设有离心腔604,所述离心腔604位于所述传动腔506下侧,所述箱体501下侧固定连接有壳体605,所述壳体605位于所述离心腔604下侧,所述壳体605内开设有第一空腔606、风扇腔607,所述风扇腔607位于所述第一空腔606靠近所述连接管521侧,所述第二转轴603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齿轮602底端,所述第二转轴603另一端穿过所述离心腔604延伸至所述第一空腔606底壁转动连接;
固定环608,所述固定环608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转轴603上,所述固定环608位于离心腔604内;
离心杆609,所述固定环608两侧均铰接有所述离心杆609,所述离心杆609远离所述固定环608端固定连接有离心球610;
离心板611,所述离心板611滑动连接在所述离心腔604内,所述第二转轴603穿过所述离心板611内侧设置,所述第二转轴603与所述离心板611滑动连接,所述离心板611上滑动连接有转动环;
第二铰接杆612,所述第二铰接杆612一端与所述离心杆609中端铰接,所述第二铰接杆612另一端与所述转动环铰接;
升降杆613,所述箱体501内开设有第二空腔614,所述第二空腔614位于所述离心腔604靠近所述连接管521侧,所述连接管521穿过所述第二空腔614设置,所述升降杆613一端与所述离心板611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613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空腔614内限位滑动连接;
第三转轴615,所述第三转轴615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空腔614内侧壁上;
辊筒616,所述辊筒616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转轴615上,所述辊筒616周壁上设有曲形滑槽617,所述升降杆613远离所述离心板611端滑动连接在所述曲形滑槽617内;
第三齿轮618,所述第三齿轮618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转轴615上,所述第三齿轮618位于所述辊筒616下侧;
条形齿619,所述条形齿619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空腔614内,所述条形齿619一端延伸至所述连接管512一侧,所述条形齿619与所述第三齿轮618啮合连接;
弹簧620,所述弹簧620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条形齿619远离所述连接管521端,所述弹簧620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空腔614侧壁上;
挤压块621,所述挤压块621固定连接在所述条形齿619靠近所述连接管521端;
第一斜齿轮622,所述第一斜齿轮62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转轴603上,所述第一斜齿轮622位于所述第一空腔606内;
第二斜齿轮623,所述第二斜齿轮623啮合连接在所述第一斜齿轮622靠近所述连接管521侧;
第二连接轴624,所述第二连接轴624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斜齿轮623远离所述第一斜齿轮622端,所述第二连接轴624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风扇腔607内转动连接;
风扇625,所述风扇625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轴624远离所述第二斜齿轮623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网壳不滑移时,箱体501保持不动,即滚动轮508不转动,此时离心板611位于离心腔604底壁上,升降杆613位于曲形滑槽617最低点,挤压块621挤压住连接管521,弹簧620处于正常状态,当网壳滑移时,滚动轮508转动,从而通过第一转轴507带动第一齿轮601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602转动,从而第二转轴603转动,从而带动固定环608转动,从而带动离心杆609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铰接杆612转动,从而带动转动环转动,从而带动离心球610转动,离心球610转动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往上移动,从而带动第二铰接杆612、离心板611往上移动,离心板611往上移动时,升降杆613跟随离心板611往上移动,升降板613往上移动时通过曲形滑槽617带动辊筒616转动,从而带动第三转轴615转动,从而带动第三齿轮618转动,从而带动条形齿619往远离连接管521方向滑动,从而带动按压块621滑动使按压块621与连接管521脱离,使连接管521内的润滑液能顺利流出,第二转轴603转动同时带动第一斜齿轮622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斜齿轮623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接轴624、风扇625转动,风扇625转动时将从连接管521内流出的润滑液往主滑轨101方向吹,使流出的润滑液在风扇625的风力作用下喷洒在主滑轨101上,同时网壳停止滑移时,滚动轮508停止转动,从而离心球610向下移动,从而使按压块621挤压住连接管521。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第二齿轮602的直径小于第一齿轮601的直径,根据传动比原理可增大第二齿轮602的转速,从而增大离心球610的离心力,便于离心球610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往上移动,通过离心球610的离心力作用下带动按压块612与连接管521脱离,使网壳不滑移时,润滑液无法从连接管521内流出,保证了润滑装置的密闭性,网壳滑移时,润滑液能从连接管521流出,节约人力,提高自动化效果,同时网壳滑移时通过风扇625的转动将出的润滑液在风扇625的风力作用下喷洒在主滑轨101上,增大了润滑液与主滑轨101的接触面积,保证了润滑液与主滑轨101均匀接触,提高了润滑效果,保证了网壳滑移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端”、“下端”、“前端”、“后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中。

Claims (9)

1.一种采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实施网壳双向滑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搭设多功能操作平台(1);
S2,在所述多功能操作平台(1)两侧分别拼装网壳单元(2);
S3,拆除所述网壳单元(2)对应的支撑梁(104)上的临时支撑(102),通过牵引装置(4)将两侧的所述网壳单元(2)靠拢滑移;
S4,在所述多功能操作平台(1)上拼装中间部分网壳,完成两侧的所述网壳单元(2)合拢;
S5,原位张拉剩余预应力索,然后拆除多功能操作平台(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实施网壳双向滑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操作平台(1)包括:
主滑轨(101),两个所述主滑轨(101)沿滑移方向设置,所述主滑轨(101)底端固定连接有主滑轨支撑梁,所述主滑轨支撑梁固定连接在结构梁上;
临时支撑(102),多个所述临时支撑(102)均匀设置在两个所述主滑轨(101)之间,所述临时支撑(102)用于拼装过程中支撑网壳,所述临时支撑(102)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梁(104),所述支撑梁(104)用于连接所述临时支撑(102);
次滑轨(103),所述临时支撑(102)上固定连接有次滑轨支撑梁,所述次滑轨(103)固定连接在所述次滑轨支撑梁上侧;
主平台(105),所述主平台(105)固定连接在所述临时支撑(102)上,所述主平台(105)用于拼装过程中提供作业平台;
拉索平台(106),所述拉索平台(106)设置在所述主平台(105)下侧,所述主平台(105)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拉索平台(106),所述拉索平台(106)用于为网壳张拉预应力索提供作业平台;
水平支撑(107),所述水平支撑(107)固定连接在所述临时支撑(102)上,所述水平支撑(107)用于横向连接所述临时支撑(102);
斜撑(108),所述临时支撑(102)两两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斜撑(10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实施网壳双向滑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4)滑动连接在所述主滑轨(101)上,所述牵引装置(4)包括:
主滑靴(401),所述主滑靴(401)安装在所述主滑轨(101)上,所述网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所述主滑靴(401);
次滑靴(402),所述次滑靴(402)安装在所述次滑轨(103)上,所述次滑靴(402)与所述网壳连接;
顶推装置,所述顶推装置与所述主滑靴(401)连接,所述顶推装置用于带动主滑靴(401)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实施网壳双向滑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滑靴(401)包括:
第一固定板(4010),所述第一固定板(4010)与所述网壳的主杆端部固定连接;
第二固定板(4011),所述第二固定板(401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板(4010)上,所述第二固定板(4011)与所述第一固定板(4010)垂直设置;
主滑块(4012),所述主滑块(401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板(4011)底端,所述主滑块(4012)滑动连接在所述主滑轨(101)上;
顶推耳板(4013),所述顶推耳板(4013)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板(4011)侧端,所述顶推耳板(4013)与所述顶推装置连接;
限位挡板(4014),所述限位挡板(4014)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板(4011)底端,所述限位挡板(4014)位于所述主滑块(4012)一侧,所述限位挡板(4014)用于限制网壳端部侧向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实施网壳双向滑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滑靴(402)包括:
次滑块(4020),次滑块(4020)安装在所述次滑轨(103)上;
侧向支撑(4021),两个所述侧向支撑(4021)并排固定连接在所述次滑块(4020)上,所述侧向支撑(4021)与所述次滑块(4020)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板;
底部斜块(4022),两个所述底部斜块(4022)并排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侧向支撑(4021)之间;
固定螺丝(4023),所述侧向支撑(4021)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螺丝(4023)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实施网壳双向滑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平台(105)和所述拉索平台(106)两侧均设置有栏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实施网壳双向滑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壳为上拉式索承网壳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实施网壳双向滑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滑靴(401)上设有润滑装置,所述润滑装置包括:
箱体(501),所述箱体(50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板(4011)上,所述箱体(501)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4010)下侧,所述第二固定板(4011)两侧均设有侧滑轨(109),所述侧滑轨(109)通过侧滑轨支撑梁固定连接在所述多功能操作平台(1)上,所述箱体(501)位于两侧的所述侧滑轨(109)之间;
所述箱体(501)开设有盛液腔(502),所述盛液腔(502)连通设置有第一压缩腔(503),所述第一压缩腔(503)下侧连通设置有第一滑动腔(504),所述第一滑动腔(504)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滑动腔(505),所述第二滑动腔(505)远离所述第一滑动腔(504)侧设有传动腔(506);
第一转轴(507),所述第一转轴(507)转动连接在所述传动腔(506)底壁上;
滚动轮(508),所述滚动轮(508)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507)上,所述滚动轮(508)延伸出所述箱体(501)并与所述侧滑轨(109)接触连接;
圆轮(509),所述圆轮(509)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507)远离所述传动腔(506)底壁端,所述圆轮(509)位于所述滚动轮(508)上侧;
第一连接轴(510),所述第一连接轴(510)固定连接在所述圆轮(509)顶端面远离所述圆轮(509)圆心处;
第一铰接杆(511),所述第一铰接杆(511)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轴(51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铰接杆(511)另一端铰接连接有第一滑动杆(512),所述第一滑动杆(512)远离所述第一铰接杆(511)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滑动腔(505)内滑动连接;
连接杆(513),所述连接杆(513)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动杆(512)远离所述第一铰接杆(511)端,所述连接杆(51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动杆(514),所述连接杆(513)与所述第一铰接杆(511)、第二滑动杆(514)均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滑动杆(514)远离所述连接杆(513)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滑动腔(504)内滑动连接;
橡胶塞(515),所述橡胶塞(515)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动杆(514)远离所述连接杆(513)端,所述橡胶塞(515)与所述第一滑动腔(504)侧壁接触连接;
第一弹簧(516),所述第一弹簧(516)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压缩腔(503)底壁上,所述第一弹簧(516)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半球体(517),所述第一半球体(517)可封住所述盛液腔(502);
所述箱体(501)还设有两个第二压缩腔(518),两个所述第二压缩腔(518)关于所述主滑轨(101)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腔(504)下侧;
第二弹簧(519),所述第二弹簧(519)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压缩腔(518)底端,所述第二弹簧(519)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半球体(520),所述第二半球体(520)可封住第一滑动腔(504),
连接管(521),所述连接管(521)一端与所述第二压缩腔(518)底壁连通设置,所述连接管(521)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箱体(501)并位于所述主滑轨(101)侧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采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实施网壳双向滑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闭装置,所述开闭装置安装在所述箱体(501)上,所述开闭装置包括:
第一齿轮(601),所述第一齿轮(60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507)上,所述第一齿轮(601)位于所述滚动轮(508)下侧;
第二齿轮(602),所述第二齿轮(602)啮合连接在所述第一齿轮(601)远离所述侧滑轨(109)侧;
第二转轴(603),所述箱体(501)内开设有离心腔(604),所述离心腔(604)位于所述传动腔(506)下侧,所述箱体(501)下侧固定连接有壳体(605),所述壳体(605)位于所述离心腔(604)下侧,所述壳体(605)内开设有第一空腔(606)、风扇腔(607),所述风扇腔(607)位于所述第一空腔(606)靠近所述连接管(521)侧,所述第二转轴(603)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齿轮(602)底端,所述第二转轴(603)另一端穿过所述离心腔(604)延伸至所述第一空腔(606)底壁转动连接;
固定环(608),所述固定环(608)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转轴(603)上,所述固定环(608)位于离心腔(604)内;
离心杆(609),所述固定环(608)两侧均铰接有所述离心杆(609),所述离心杆(609)远离所述固定环(608)端固定连接有离心球(610);
离心板(611),所述离心板(611)滑动连接在所述离心腔(604)内,所述第二转轴(603)穿过所述离心板(611)内侧设置,所述第二转轴(603)与所述离心板(611)滑动连接,所述离心板(611)上滑动连接有转动环;
第二铰接杆(612),所述第二铰接杆(612)一端与所述离心杆(609)中端铰接,所述第二铰接杆(612)另一端与所述离心板(611)铰接;
升降杆(613),所述箱体(501)内开设有第二空腔(614),所述第二空腔(614)位于所述离心腔(604)靠近所述连接管(521)侧,所述连接管(521)穿过所述第二空腔(614)设置,所述升降杆(613)一端与所述离心板(611)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613)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空腔(614)内限位滑动连接;
第三转轴(615),所述第三转轴(615)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空腔(614)内侧壁上;
辊筒(616),所述辊筒(616)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转轴(615)上,所述辊筒(616)周壁上设有曲形滑槽(617),所述升降杆(613)远离所述离心板(611)端滑动连接在所述曲形滑槽(617)内;
第三齿轮(618),所述第三齿轮(618)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转轴(615)上,所述第三齿轮(618)位于所述辊筒(616)下侧;
条形齿(619),所述条形齿(619)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空腔(614)内,所述条形齿(619)一端延伸至所述连接管(512)一侧,所述条形齿(619)与所述第三齿轮(618)啮合连接;
弹簧(620),所述弹簧(620)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条形齿(619)远离所述连接管(521)端,所述弹簧(620)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空腔(614)侧壁上;
挤压块(621),所述挤压块(621)固定连接在所述条形齿(619)靠近所述连接管(521)端;
第一斜齿轮(622),所述第一斜齿轮(62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转轴(603)上,所述第一斜齿轮(622)位于所述第一空腔(606)内;
第二斜齿轮(623),所述第二斜齿轮(623)啮合连接在所述第一斜齿轮(622)靠近所述连接管(521)侧;
第二连接轴(624),所述第二连接轴(624)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斜齿轮(623)远离所述第一斜齿轮(622)端,所述第二连接轴(624)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风扇腔(607)内转动连接;
风扇(625),所述风扇(625)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轴(624)远离所述第二斜齿轮(623)端。
CN202110709278.6A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采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实施网壳双向滑移的施工方法 Active CN1133565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09278.6A CN113356599B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采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实施网壳双向滑移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09278.6A CN113356599B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采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实施网壳双向滑移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56599A true CN113356599A (zh) 2021-09-07
CN113356599B CN113356599B (zh) 2023-07-21

Family

ID=77536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09278.6A Active CN113356599B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采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实施网壳双向滑移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56599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3636A (zh) * 2007-03-23 2007-09-12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大跨度双向张弦桁架带索累计滑移施工方法
CN204728720U (zh) * 2015-06-08 2015-10-28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倒三角桁架的单榀滑移组件
CN106836826A (zh) * 2017-01-21 2017-06-13 浙江中南建设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双轨道进行顶推累积滑移工装及其施工方法
CN109537912A (zh) * 2018-11-26 2019-03-29 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稳定型速滑馆及其施工工艺
CN209413322U (zh) * 2018-12-10 2019-09-20 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桁架滑移转换装置
CN110421652A (zh) * 2019-09-06 2019-11-08 浦江亿岩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尘的林木灌木切割装置
CN110778115A (zh) * 2019-09-19 2020-02-11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钢结构屋盖的竖向弧形滑移装置、安装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2502341A (zh) * 2021-02-02 2021-03-16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超长上凸式张弦杂交拱壳开合屋盖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2973222A (zh) * 2021-03-01 2021-06-18 刘红霞 一种建筑废水回收利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3636A (zh) * 2007-03-23 2007-09-12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大跨度双向张弦桁架带索累计滑移施工方法
CN204728720U (zh) * 2015-06-08 2015-10-28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倒三角桁架的单榀滑移组件
CN106836826A (zh) * 2017-01-21 2017-06-13 浙江中南建设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双轨道进行顶推累积滑移工装及其施工方法
CN109537912A (zh) * 2018-11-26 2019-03-29 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稳定型速滑馆及其施工工艺
CN209413322U (zh) * 2018-12-10 2019-09-20 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桁架滑移转换装置
CN110421652A (zh) * 2019-09-06 2019-11-08 浦江亿岩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尘的林木灌木切割装置
CN110778115A (zh) * 2019-09-19 2020-02-11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钢结构屋盖的竖向弧形滑移装置、安装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2502341A (zh) * 2021-02-02 2021-03-16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超长上凸式张弦杂交拱壳开合屋盖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2973222A (zh) * 2021-03-01 2021-06-18 刘红霞 一种建筑废水回收利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56599B (zh) 2023-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87337U (zh) 一种活动拆分式建筑设备操作平台
CN108708376A (zh) 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稳定式土木工程用打桩机
CN106044656B (zh) 变电检修工作可移动登高固定安装踏台装置
CN107574756A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桥梁建设用支撑装置
CN212743302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脚手架
CN113356599A (zh) 一种采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实施网壳双向滑移的施工方法
CN110331849B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外墙作业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8086141A (zh) 一种桥梁用防变形装置
CN111997117A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地基高效平整设备
CN206368358U (zh) 一种岩土工程基础施工用的夯实设备
CN207331694U (zh) 一种建筑用取土设备
CN105923586B (zh) 一种建筑用自稳支撑装置
CN113216135A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地基整平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1421125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打桩机
CN212388619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深基坑用监测装置
CN210482712U (zh) 一种工业厂房
CN106002953A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道路吸水设备的并联机械手
CN207793851U (zh) 一种桥梁用防变形装置
CN207934797U (zh) 一种能适应斜度坡的登高梯
CN112709423B (zh) 一种土木建筑施工架底部稳定加固结构
CN213742344U (zh) 一种人防结构用泥浆浇筑装置
CN214531127U (zh) 一种高度可调节的建筑钢结构
CN220451511U (zh) 一种人防工程室外出入口可折叠防倒塌棚架装置
CN216157092U (zh) 一种土木工程建筑用施工安全架
CN219099954U (zh) 一种农田水利排水沟滑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